專利名稱:電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連接器領域技木,尤其是指一種電連接器。
背景技術:
HDMI 電連接器,英文全稱是 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中文名稱是高清晰多媒體接ロ,是ー種全數(shù)位化影像和聲音傳送接ロ,可以傳送無壓縮的音頻信號及視頻信號。目前,HDMI電連接器已廣泛應用于機頂盒、DVD播放機、個人電腦、電視游樂器、綜合擴大機、數(shù)位音響與電視機中。市場上的HDMI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屏蔽殼體和數(shù)個導電端子。該數(shù)個導電端子分為上下兩排整齊地收納在絕緣本體上,屏蔽殼體包覆于絕緣本體外。其中,該屏蔽殼體是由頂板、兩側板和底板圍合而成,該兩側板上具有缺ロ,該缺口內(nèi)的金屬向下折彎形成固定腳,該固定腳插入PCB板預設的插孔中以高溫錫膏固定,使屏蔽殼體固定在PCB板上。這種結構的HDMI電連接器,固定腳是與屏蔽殼體一體成型后折彎而成,其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屏蔽殼體因折彎過多造成模具成型困難,成品的尺寸標準難以控制,不良率多;再者,成型后,屏蔽殼體兩側板因對固定腳讓位而造成空洞,后制程需要貼邁拉(mylar,一種堅韌聚脂類高分子物),以防止異物掉進到屏蔽殼體內(nèi)造成短路,且兩側板的空洞內(nèi)貼邁拉必然導致成本増加;除此之外,鐵殼兩側的破孔空洞導致EMI測試(干擾測試,是被測產(chǎn)品對環(huán)境和別的產(chǎn)品干擾能力的測試)及安規(guī)測試(安全規(guī)范,是指電子產(chǎn)品在設計中必須保持和遵守的規(guī)范)無法通過。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ー種HDMI電連接器,其能降低模具沖制難度,有效提高制品優(yōu)良率,保證安規(guī)和干擾測試可以順利通過,從而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一種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包覆于絕緣本體外的屏蔽殼體和收納在絕緣本體上的數(shù)個導電端子,進ー步包括有固接在屏蔽殼體上金屬片,該金屬片兩側延設有臺階狀的側壁,該側壁上向PCB板端設有的固定腳。優(yōu)選的,所述兩側壁的頂沿連接有ー頂壁,該頂壁的寬度等于屏蔽殼體的寬度,該頂壁貼合在屏蔽殼體的上表面,該兩側壁貼合在屏蔽殼體的兩側面。優(yōu)選的,所述金屬片之頂壁和兩側壁利用鐳射焊接方式固定于金屬外殼之上表面和兩側面上。優(yōu)選的,所述屏蔽殼體之前端沿向外翹起延伸形成有止擋片,該止擋片擋于金屬片之前端面上。優(yōu)選的,所述屏蔽殼體包括有頂板、底板和左、右側板,前述止擋片一體成型在該頂板和左、右側板上。[0012]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過在原屏蔽殼體的基礎上取消一體成型的固定腳,外増加一金屬片固接在屏蔽殼體上,將固定腳設置在金屬片上,籍此,金屬片與屏蔽殼體分體成型再組接,使單個零件的結構變得簡單,降低模具沖制之難度,生產(chǎn)更為容易,能有效提高制品優(yōu)良率;并且,由于固定腳設置在金屬片上,屏蔽殼體無需因固定腳的讓位而造成空洞,保證EMI測試及安規(guī)檢測可以順利通過,從而解決傳統(tǒng)將固定腳直接設置在屏蔽殼體中引起的一系列問題。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和功效,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圖I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組裝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中金屬片從整體圖中分解出的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識說明10、屏蔽殼體11、頂板12、底板13、左側板14、右側板15、止擋片16、卡槽17、限位片20、絕緣本體21、基部211、卡塊212、限位槽22、舌板23、端子槽30、端子限位座31、通孔40、導電端子41、接觸部42、固持部421、干涉卡點43、焊腳部50、金屬片51、頂壁52、側壁53、延伸部54、固定腳。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I至圖3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包括有一屏蔽殼體10、ー絕緣本體20、一端子限位座30、數(shù)個導電端子40及一金屬片50。其中,該數(shù)個導電端子40整齊地收納在端子限位座30上,且插裝在絕緣本體20中,該屏蔽殼體10包覆在絕緣本體20タト,而金屬片50由后向前置于屏蔽殼體10上,以鐳射焊接的方式與屏蔽殼體10固定。具體而言,如圖3所示,所述數(shù)個導電端子40上下兩排整齊分布,各導電端子40包括有位于前端的接觸部41、中間的固持部42和后端的焊腳部43,該接觸部41 一體成型連接在固持部42的前端。所述焊腳部43是由固持部42的末端向后延伸出,再向下折彎而成。所述固持部42上凸起有干涉卡點421,用于咬緊在絕緣本體20上。 所述絕緣本體20包括一基部21和自基部21前端一體延伸出的舌板22,該基部21的頂部兩側后方向外凸起有卡塊211,基部21的后端上側凹設有數(shù)個限位槽212。所述舌板2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凹設有數(shù)個端子槽23,各個端子槽23貫穿至基部21的后端面,每個端子槽23可嵌裝一個導電端子40。所述端子限位座30上整齊地設置有兩排通孔31,前述各導電端子40尾端的焊腳部43折彎后均插入到通孔31中,該端子限位座30使各導電端子40排列整齊有序,一方面増加導電端子40安裝的便捷性,另ー方面也使導電端子40通過錫膏固定到PCB板上更為容易。該屏蔽殼體10是由頂板11、底板12和左、右側板13、14圍合形成的框體結構,該屏蔽殼體10前后貫通。所述頂板11的前沿具有金屬向上翹起延伸形成止擋片15,并且,該左、右側板13、14的前沿也具有金屬向外翹起延伸形成止擋片15。這些止擋片15用于將金屬片50限制在屏蔽殼體10的前端后側,有利于金屬片50的焊接定位。針對前述絕緣本體20后端的卡塊211,該屏蔽殼體10之兩側后方相應位置向內(nèi)凹設有卡槽16 ;針對前述絕緣本體20后端的限位槽212,于屏蔽殼體10的相應位置設有缺ロ,該缺口內(nèi)的金屬向下折彎形成限位片17,該限位片17卡入到限位槽212中。承上,結合圖2和圖3來看,所述金屬片50用鐳射焊接方式固定于屏蔽殼體10上,該金屬片50具有ー頂壁51和自頂壁51兩側向下延伸出的側壁52,該兩側壁52的下端向外延伸后向下折彎形成延伸部53,從而使整個側壁52呈臺階狀,該延伸部53上設有數(shù)個固定腳54,這些固定腳54用于插入PCB板中以高溫錫膏固定,將屏蔽殼體10壓緊在PCB板上。其中,頂壁51內(nèi)側的寬度與屏蔽殼體10之頂板11的寬度相等,兩側壁52恰好貼緊在屏蔽殼體10之左、右側板13、14上,固定腳54伸出到屏蔽殼體10下方。將金屬片50焊接到屏蔽殼體10的過程時,先將金屬片50由后向前插置在屏蔽殼體10的上方,直至屏蔽殼體10前端沿的止擋片15擋在金屬片50的前端面上,此時,金屬片50之頂壁51和兩側壁52均貼合在屏蔽殼體10的頂板11和左、右側板13、14上,再以鐳射焊接的方式將金屬片50焊接到屏蔽殼體10上即可。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重點在于,其主要是通過在原屏蔽殼體的基礎上取消一體成型的固定腳,外増加一金屬片固接在屏蔽殼體上,將固定腳設置在金屬片上,籍此,金屬片與屏蔽殼體分體成型再組接,使單個零件的結構變得簡單,降低模具沖制之難度,生產(chǎn)更為容易,能有效提高制品優(yōu)良率;并且,由于固定腳設置在金屬片上,屏蔽殼體無需因固定腳的讓位而造成空洞,保證EMI測試及安規(guī)檢測可以順利通過,從而解決傳統(tǒng)將固定腳直接設置在屏蔽殼體中引起的一系列問題。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zhì)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1.一種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包覆于絕緣本體外的屏蔽殼體和收納在絕緣本體上的數(shù)個導電端子,其特征在干進ー步包括有固接在屏蔽殼體上金屬片,該金屬片兩側延設有臺階狀的側壁,該側壁上向PCB板端設有的固定腳。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側壁的頂沿連接有ー頂壁,該頂壁的寬度等于屏蔽殼體的寬度,該頂壁貼合在屏蔽殼體的上表面,該兩側壁貼合在屏蔽殼體的兩側面。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片之頂壁和兩側壁利用鐳射焊接方式固定于金屬外殼之上表面和兩側面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殼體之前端沿向外翹起延伸形成有止擋片,該止擋片擋于金屬片之前端面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殼體包括有頂板、底板和左、右側板,前述止擋片一體成型在該頂板和左、右側板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包覆于絕緣本體外的屏蔽殼體和收納在絕緣本體上的數(shù)個導電端子,進一步包括有固接在屏蔽殼體上金屬片,該金屬片兩側延設有臺階狀的側壁,該側壁上向PCB板端設有的固定腳。籍此,金屬片與屏蔽殼體分體成型再組接,使單個零件的結構變得簡單,降低模具沖制之難度,生產(chǎn)更為容易,能有效提高制程良率;并且,由于固定腳設置在金屬片上,屏蔽殼體無需因固定腳的讓位而造成空洞,保證EMI測試及安規(guī)檢測可以順利通過,從而解決傳統(tǒng)將固定腳直接設置在屏蔽殼體中引起的一系列問題。
文檔編號H01R13/516GK202423735SQ20112055799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28日
發(fā)明者蔡佳諺, 顧正文 申請人:實盈電子(東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