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牽引手扶鏟耘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農(nóng)具,即一種適用于農(nóng)田苗間鋤草的牽引手扶鏟耘機。
背景技術:
目前用于農(nóng)作物田間管理的農(nóng)具已有多種,可是農(nóng)作物苗間鋤草的機具還沒有出現(xiàn)。這主要是因為現(xiàn)有的農(nóng)機具還不能識別作物和雜草,因此,苗間鋤草還必須由人用鋤頭操作,俗稱“鏟地”。鏟地的勞動強度較大,且正值夏日,日曬雨淋,十分辛苦。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能部分代替手工勞動,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的苗間鋤草機具。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研制一種牽引手扶鏟耘機,這種鏟耘機也有一個牽引架,牽引架后面也有一條橫梁,所不同的是在橫梁上牽掛兩支以上的手扶鏟耕犁,手扶鏟耘犁的主體是一支長桿狀的犁梁,犁梁前端通過一支豎立的立軸和一支水平的橫軸連接到橫梁上,犁梁中部,裝有一支向下的犁柱,犁柱下端裝有犁刀,在犁柱的一側,還裝有一支其下端與犁刀前部相對的標尺,犁梁后部是一段扶手。
在犁梁上,裝有8支手扶鏟耘犁,每兩支為一組,每組之間,犁梁上還固定一個耘鋤。
所說的犁刀為長條形。
所說的標尺的位置可調。
所說的犁柱的高度可調。
采用上述方案制成的鏟耘機,前面由拖拉機或畜力牽引,后面每兩支鏟耘犁與一行作物相對,由一個操縱,進行苗間鋤草,并通過耘鋤進行行間鏟耘作業(yè),減輕了勞動強度,作業(yè)效率比人工提高近40倍。
附圖介紹
圖1是一種實施例的主視圖;圖2是其俯視圖。
圖中可見橫梁1、下懸掛點2、上懸掛點3、壓桿4、橫軸5、立軸6、犁梁7、操縱桿8、犁柱9、犁刀10、標尺11,耘鋤12。
實施方式如圖所示,這種鏟耘機有一條橫梁1,前面有三個懸掛點。橫梁上連接8個鏟耘犁和3個耘鋤。鏟耘犁的前端通過一個“十”字軸架連接在橫梁上,所說的“十”字軸由一支橫軸5和一支立軸6構成,兩軸相互垂直,其軸線可相交在同一平面,也可分別在兩個平面內。有了這個“十”字軸架,犁梁即可繞橫軸5上下擺動,又可繞立軸6左右擺動,犁梁中部向下連接一個犁柱9,犁柱9上連接一個長條形犁刀10,犁刀10的上方,還有一支顯示犁刀位置的標尺11,標尺11上邊連接在犁梁上,下端指向犁刀靠近禾苗一側的前邊緣處。工作時每支耘鋤對著一個行間,負責鏟耘行間的土壤。而每兩支鏟耘犁的犁刀分置于一行禾苗的兩側,操縱人雙手各執(zhí)一支操縱桿8,眼盯標尺,在隨著拖拉機行進的同時,使兩犁刀做開合動作,盡量使標尺靠近禾苗,即可完成苗間的鏟耘作業(yè)。
權利要求1.一種牽引手扶鏟耘機,這種鏟耘機也有一個牽引架,牽引架后面也有一條橫梁(1),其特征在于在橫梁(1)上牽掛兩個以上的手扶鏟耕犁,手扶鏟耘犁的主體是一支長桿狀的犁梁(7),犁梁(7)前端通過一支豎立的立軸(6)和一支水平的橫軸(5)連接到橫梁上,犁梁中部,裝有一支向下的犁柱(9),犁柱(9)下端裝有犁刀(10),在犁柱(9)的一側,還裝有一支其下端與犁刀前部相對的標尺,犁梁后部是一段操縱桿(8)。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牽引手扶鏟耘機,其特征在于在犁梁(1)上,裝有8支手扶鏟耘犁,每兩支為一組,每組之間,犁梁上還固定一個耘鋤(12)。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牽引手扶鏟耘機,其特征在于所說的犁刀(10)為長條形。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牽引手扶鏟耘機,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標尺(11)的位置可調。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牽引手扶鏟耘機,其特征在于所說的犁柱(9)的高度可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牽引手扶鏟耘機。目前,農(nóng)作物苗間的除草及松土作業(yè)還只能由人工來完成,勞動強度大,作業(yè)效率低。本產(chǎn)品通過一支帶有牽引架的橫梁連接多個鏟耘犁,每兩支為一組,夾在一行作物的兩側,由一個人雙手操縱,在拖拉機或畜力的牽引下,鏟除苗間的雜草。同時,在每組鏟耘犁之間還有一支耘鋤,可以進行行間的鏟耘作業(yè)。圖中橫梁1、下懸掛點2、上懸掛點3、壓桿4、橫軸5、立軸6、犁梁7、操縱桿8、犁刀10、標尺11,耘鋤12。
文檔編號A01B35/14GK2650464SQ03238190
公開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請日期2003年9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9月9日
發(fā)明者包玉成 申請人:包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