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水田作業(yè)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73323閱讀:25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水田作業(yè)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乘坐型插秧機或乘坐型直播機等水田作業(yè)車。
      背景技術
      作為這種水田作業(yè)車,有如例如日本國特開2004-17934號公報、日本國特開2003-81140號公報等中所公開的那樣、左右前輪或者左右后輪經由懸架機構支承于機體從而提高了在水田中或者路上的行駛性能的作業(yè)車。
      作為水田作業(yè)車,有下述作業(yè)車,其構成為從輸出部經由供給部將料斗內的貯存物(例如肥料或種子等粉粒體)向地面供給(參照日本國特開2004-17934號公報)。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驅動輸出部,需要將來自發(fā)動機的動力傳遞到輸出部。
      因此,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田作業(yè)車,其備有可以更加適當?shù)貙l(fā)動機動力傳遞到輸出部、從而能夠提高向輸出部的動力傳遞效率的構成。

      發(fā)明內容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是左右前輪或者后輪經由懸架機構支承在機體上的水田作業(yè)車,將來自發(fā)動機的動力分別傳遞到左右后輪上的變速箱固定在機體上,并且將料斗內的貯存物向地面供給的輸出部支承在機體上,其特征在于,用于驅動前述輸出部的傳動機構設置在前述變速箱至輸出部之間。
      根據(jù)上述特征構成,利用設置在左右前輪或者左右后輪與機體之間的懸架機構,與該機構對應的車輪與機體的位置關系發(fā)生變化。此時,由于變速箱固定在機體上,所以變速箱與機體的位置關系不會變化。另外,由于輸出部也支承在機體上,所以輸出部與機體的位置關系也不會變化。因此,傳動機構架設在與機體的位置關系不會變化的變速箱與輸出部之間。所以,即使因地面的凹凸等在懸架機構的作用下使對應的車輪與機體之間的位置關系發(fā)生了變化,傳動機構與機體的相對位置關系也不會變化。這樣,來自發(fā)動機的動力從變速箱經由傳動機構可以順利地傳遞到輸出部而不會受阻。
      因此,利用與機體的相對位置關系一定的傳動機構,可以從變速箱向輸出部進行穩(wěn)定的動力傳遞,從而可以提高傳向輸出部的動力的傳動效率。
      為得到上述構成,根據(jù)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前述懸架機構設置在前述各后輪上,并且支承各后輪的后車軸箱經由該懸架機構支承在機體上,而且,來自前述變速箱的行駛輸出軸的動力經由萬向接頭及傳動軸傳遞到前述后車軸箱。
      在這樣將后車軸箱經由懸架機構支承在機體上的情況下,如果前述行駛輸出軸從前述變速箱突出,在其突出端部上經由前述萬向接頭連接前述傳動軸,由此前述行駛輸出軸的動力傳遞到前述后車軸箱,從前述行駛輸出軸輸出傳向前述傳動機構的動力,則這樣的構成具有下述優(yōu)點。
      即,如果后車軸箱與機體的位置關系發(fā)生變化,則與其伴隨地、萬向接頭及傳動軸與機體的位置關系也會發(fā)生變化,與其相對,由于行駛輸出軸是固定在變速箱上的,所以行駛輸出軸與機體的位置關系不會變化。因此,根據(jù)上述構成,從與機體的位置關系不會變化的行駛輸出軸可以更加無阻地順利輸出用于驅動輸出部的動力。因此,可以進一步提高傳向輸出部的動力的傳動效率。
      另外,經由傳動機構向輸出部傳遞的動力是來自應從行駛用動力向后車軸箱及各后輪傳遞的動力的分支動力,所以輸出部被以與機體的行駛速度同步的速度所驅動。即,如果機體的行駛速度變?yōu)楦咚賱t輸出部也以高速被驅動,如果機體的行駛速度變?yōu)榈退賱t輸出部也以低速被驅動。由此,與機體的行駛速度無關地、每單位行駛距離中對地面供給的粉粒體的量大致一定。
      另外,如果在前述傳動機構中位于前述行駛輸出軸附近的部分上,設置有自如傳遞及隔斷動力的離合器,則由于傳動機構是固定在機體上的,所以傳動機構與機體的位置關系不會變化。由于離合器也是固定在機體上的,所以離合器與機體之間的位置關系也不會變化。由此,離合器的傳動和隔斷操作的可靠性得以進一步提高。另外,由于離合器配置在接近于變速箱的位置上,所以與變速箱連接的操作系統(tǒng)和與離合器連接的操作系統(tǒng)配置在互相接近的位置上。因此,易于將這些操作系統(tǒng)配置地比較緊湊,從而對于構造的簡潔化、各操作系統(tǒng)的節(jié)省空間來說是有利的。
      根據(jù)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前述懸架機構設置在前述各后輪上,并且經由該懸架機構設有對各后輪進行支承的后車軸箱,前述傳動機構是穿過支承該后車軸箱的機體的支承部件與該后車軸箱之間配置的。該構成具有下述優(yōu)點。
      即,在經由懸架機構將后車軸箱支承在機體的支承部件上的情況下,在機體的支承部件與后車軸箱之間會產生較小的空隙??梢杂行У乩迷摽障秮砗侠淼嘏渲脗鲃訖C構,所以從節(jié)省空間來說是有利的。另外,由于在該構成中,傳動機構位于后車軸箱的上側,所以傳動機構與地面接觸的情況減少,從而有利于傳動機構的破損的防止和耐久性的提高。
      根據(jù)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前述懸架機構設置在前述各后輪上,并且經由該懸架機構設有對各后輪進行支承的后車軸箱,在對該后車軸箱進行支承的機體的支承部件上支承有前述傳動機構。該構成具有下述優(yōu)點。
      即,除了后車軸箱經由懸架機構支承在機體的支承部件上之外,傳動機構也支承在機體的支承部件上。由此,可以在作為共用的部件的機體的支承部件上既支承后車軸箱又支承傳動機構。由此,盡管后車軸箱與機體(或者機體的支承部件)的位置關系會因懸架機構而發(fā)生變化,但是該變化的范圍可以根據(jù)與機體(或者機體的支承部件)的關系而比較容易地預想到。這樣,易于恰當?shù)嘏渲脗鲃訖C構,使其不會與后車軸箱干涉,所以,可以高精度地確定后車軸箱與傳動機構的位置關系。另外,也不必距后車軸箱過遠地配置傳動機構。
      根據(jù)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前述懸架機構設置在前述各前輪及各后輪上。根據(jù)該構成,每一個車輪都經由懸架機構支承。由此,在作業(yè)狀態(tài)(對于乘坐型插秧機的情況,例如下述插秧作業(yè)狀態(tài)駕駛者落座于駕駛席上,肥料貯存于料斗中,秧苗載置在預備秧苗載置臺上,秧苗載置在插秧裝置的秧苗載置臺上)下,利用設置在各車輪上的懸架機構,可以一邊很好地吸收從地面?zhèn)鬟f到車輪的振動等,一邊將駕駛部的底板維持在大致水平狀態(tài)。因此,可以得到穩(wěn)定的乘坐感,可以進行穩(wěn)定的水田作業(yè)。
      根據(jù)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設有決定前述懸架機構的伸長極限和收縮極限的限制機構,通過該限制機構構成為,懸架機構的朝向收縮極限的動作行程比朝向伸長極限的動作行程大。該構成具有下述優(yōu)點。
      即,對于懸架機構,一般來說,將其動作行程的中途位置設定為標準位置,設置決定從該位置開始向伸縮兩個方向的動作極限的限制機構。此時,如果如本發(fā)明這樣,通過該限制機構設定成懸架機構的朝向收縮極限的動作行程比朝向伸長極限的動作行程大,則即使在前輪或者后輪軋在了較大的凸部之上的情況下,懸架機構也可以較大地收縮。由此,有利于將駕駛部的底板維持在大致水平狀態(tài)從而得到穩(wěn)定的乘坐感。
      另外,如果除了上述構成之外,還設有吸收前述懸架機構達到伸長極限及收縮極限之時的沖擊的緩沖機構,則可以抑制該沖擊傳遞到機體,因而是更加有利的。
      根據(jù)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前述懸架機構設置在前述各后輪上,并且水田作業(yè)裝置經由升降機構以可從地面升降的方式連結在機體后部,設有當前述水田作業(yè)裝置上升到超過規(guī)定高度之時、強制性地使前述懸架機構伸長的強制伸長機構。該構成具有下述優(yōu)點,下面,基于作為水田作業(yè)車的一例的乘坐型插秧機對此進行說明。
      乘坐型插秧機一般備有將插秧裝置(水田作業(yè)裝置的一例)升降自如地支承于機體的后部并對插秧裝置進行升降驅動的升降機構。乘坐型插秧機一般是在左右后輪的驅動力的作用下前進的,所以在左右后輪的驅動反力的作用下,機體的前部有被抬起的傾向,但是在作業(yè)過程中,支承在機體的后部的插秧裝置是接地的,所以可以抑制這一傾向。但是,當乘坐型插秧機到達畦邊之時,需要使插秧裝置從地面較大地上升并使機體轉彎。該情況下,由于由插秧裝置得到的抑制效果不復存在,所以如果在左右后輪的驅動反力的作用下機體的前部有被抬起的傾向,則左右前輪的接地壓力降低,從而有時不能順利地進行機體的轉彎。
      對于這一點,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上述構成,如果插秧裝置由升降機構上升驅動而距地面超過規(guī)定高度,則在伸長驅動機構的作用下,懸架機構被強制性地伸長,左右后輪下降,在其中途,左右后輪的接地壓力暫時變大。由此,機體的后部被抬起,并且機體容易前沉而抑制左右前輪的接地壓力的降低。因此,左右后輪的驅動力順利地傳遞到耕犁,從而可以平滑地進行機體的轉彎。由此,可以提高轉彎性能。
      其他的特征構成、優(yōu)點,一邊參照附圖一邊閱讀下面的說明即可以明了。
      另外,在下面的說明中,將以行駛機體前進方向為基準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橫向、橫向側面以及上下方向分別稱為“前后方向”、“左右方向”、“橫向”、“橫向側面”以及“上下方向”。


      圖1是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水田作業(yè)車的整體左側視圖,是表示作為水田作業(yè)車的一例的乘坐型插秧機的圖。
      圖2是表示向后車軸箱以及左右后輪傳動的傳動系統(tǒng)的俯視圖。
      圖3是表示后車軸箱的支承構造、從變速箱向后車軸箱傳動的傳動系統(tǒng)、以及從變速箱向輸出部傳動的傳動系統(tǒng)的右側視圖。
      圖4是表示后車軸箱的支承構造、從變速箱向后車軸箱傳動的傳動系統(tǒng)、以及從變速箱向輸出部傳動的傳動系統(tǒng)的左側視圖。
      圖5是表示后車軸箱的支承構造、從變速箱向后車軸箱傳動的傳動系統(tǒng)、以及從變速箱向輸出部傳動的傳動系統(tǒng)的俯視圖。
      圖6是表示后車軸箱的支承構造、從變速箱向后車軸箱傳動的傳動系統(tǒng)、從變速箱向輸出部傳動的傳動系統(tǒng)、以及從變速箱向插秧裝置傳動的傳動系統(tǒng)的主視圖。
      圖7是變速箱的橫剖俯視圖。
      圖8是變速箱中的株間變速裝置的附近的橫剖俯視圖。
      圖9是前輪支承部的附近的縱剖主視圖。
      圖10是行駛輸出軸以及傳動箱的附近的縱剖右側視圖。
      圖11是圖1所示的乘坐型插秧機的整體俯視圖。
      圖12是插秧機體的俯視圖。
      圖13是下降關閉作業(yè)狀態(tài)下的秧苗載置臺的側視圖。
      圖14是上升打開管理狀態(tài)下的秧苗載置臺的側視圖。
      圖15是懸吊連結機構、升降調節(jié)機構、轉動連結部的側視圖。
      圖16是升降調節(jié)機構的主視圖。
      圖17是調節(jié)桿的桿導向部件的俯視圖。
      圖18是懸吊連結機構的支承輥配置部的側視圖。
      圖19(a)是下降關閉作業(yè)狀態(tài)下的秧苗載置臺下端側的側視圖,圖19(b)是上升打開管理狀態(tài)下的秧苗載置臺下端側的側視圖。
      圖20是秧苗導向部件的側視圖。
      圖21是秧苗導向部件的俯視圖。
      圖22是圖20的XXII一XXII向剖視圖。
      圖23是方向指示器的縱剖視圖。
      圖24是方向指示器的燈泡配置部的俯視圖。
      圖25是方向指示器的燈泡以及燈泡支承部的立體圖。
      圖26是秧苗載置臺在加強桿配置部處的立體圖。
      圖27是插秧機體主框架的剖視圖。
      圖28是第1實施方式的變形例(1)的、后車軸箱的支承構造、從變速箱向后車軸箱傳動的傳動系統(tǒng)、以及從變速箱向輸出部傳動的傳動系統(tǒng)的左側視圖。
      圖29是第1實施方式的變形例(2)的、懸吊連結機構的支承輥配置部的側視圖。
      圖30是第1實施方式的變形例(3)的、懸吊連結機構的支承輥配置部的側視圖。
      圖31是本發(fā)明第2實施方式的水田作業(yè)車的整體左側視圖,是表示作為水田作業(yè)車的一例的乘坐型插秧機的圖。
      圖32是表示后車軸箱、向左右后輪傳動的傳動系統(tǒng)的俯視圖。
      圖33是表示左右前輪支承箱的支承構造、后車軸箱的支承構造的俯視圖。
      圖34是前輪支承部的附近的縱剖主視圖。
      圖35是表示后車軸箱的支承構造的側視圖。
      圖36是表示后車軸箱的支承構造的后視圖。
      圖37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的變形例1中的后車軸箱的支承構造的側視圖。
      圖38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的變形例2中的后車軸箱的支承構造的側視圖。
      圖39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的變形例3中的后車軸箱的支承構造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一邊參照附圖,一邊基于作為水田作業(yè)車(更加特定地說是乘坐型水田作業(yè)機)的一例的乘坐型插秧機,對本發(fā)明的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第1實施方式乘坐型插秧機的整體構成在圖1所示的乘坐型插秧機中,在備有左右前輪1、左右后輪2的機體的后部備有連桿機構3以及對連桿機構3進行升降驅動的液壓缸(升降機構的一例)4,在連桿機構3的后部支承有插秧裝置(水田作業(yè)裝置的一例)5。
      如圖1所示,插秧裝置5備有傳動箱6、旋轉驅動自如地支承在傳動箱6的后部的插秧箱7、備于插秧箱7的兩端的一對插秧臂8、接地浮體9以及秧苗載置臺10等。由此,伴隨著秧苗載置臺10被左右地往復橫向進給驅動,插秧箱7被旋轉驅動,插秧臂8交替地從秧苗載置臺10的下部取出秧苗并栽種到田地上。
      該乘坐型插秧機的施肥裝置如圖1及圖4所示那樣構成。即,在該施肥裝置中,將來自貯存肥料的料斗12的肥料(貯存物的一例)輸出的輸出部13在設于機體的底板220上的駕駛座席11的后側固定并支承在機體上。并且,在該輸出部13的上方設有料斗12。在駕駛座席11的下側備有鼓風機14。在接地浮子9上備有開溝器15(相當于供給部),在輸出部13和開溝器15之間連接有軟管16。由此,伴隨著前述那樣的秧苗栽種,從料斗12通過輸出部13每次輸出規(guī)定量的肥料,在鼓風機14送出的風的作用下,肥料通過軟管16而供給到開溝器15,肥料經由開溝器15供給到地面。
      也可以進行直播作業(yè),即通過在料斗12中貯存種子而取代肥料,從料斗12經由開溝器15將種子供給到地面(這種情況下,使插秧裝置5停止)。
      在機罩244左右的橫向外側,備有與底板220相連的左右踏板底板236。在左右踏板底板236左右的橫向外側,備有左右預備秧苗載置臺237,在各預備秧苗載置臺237上,在上下方向上支承有3層預備秧苗載置部237a。
      前輪及左后輪的支承構造如圖1、圖3及圖5所示,在機體的前部固定有變速箱17,在連結于變速箱17的前部的支承架18上,支承有發(fā)動機19。方管狀的左右機體框架21(相當于機體的支承部件)連結在變速箱17的后部的上部并向后方延伸,在變速箱17的后部和左右機體框架21之間,連結有側面觀察時呈三角形狀的加強部件20。
      如圖1及圖5所示,左右前車軸箱23從變速箱17左右的橫向側面延伸,在左右前車軸箱23的端部上備有朝向斜前下方(參照縱軸芯P1)的圓筒狀的支承部23a。支承左右前輪1的前輪支承部24以繞縱軸芯P1旋轉自如且在縱軸芯P1的方向上滑動自如的方式支承在左右前車軸箱23的支承部23a上。如圖2、圖3及圖5所示,轉向臂25繞縱軸芯P8擺動自如地支承在變速箱17的下部并向后延伸,在前輪支承部24與轉向臂25之間連接有轉向橫拉桿26。如圖1所示,備有對轉向臂25進行擺動操作的操縱盤27,利用操縱盤27對轉向臂25進行擺動操作,由此對左右前輪1進行轉向操作。
      如圖3、圖5及圖6所示,后車軸箱28一體地形成,在后車軸箱28上支承著左右后輪2。截面コ字狀的縱長的左右托架22固定在后車軸箱28的前部,左右的上連桿29繞左右托架22的上部的橫軸芯P2上下擺動自如地得到支承并向前方延伸,并且繞固定于左右機體框架21的中間部的托架21a的橫軸芯P3上下擺動自如地得到支承。
      如圖3、圖5及圖6所示,在左右托架22的下部,朝向橫向外側地固定有支承銷31,左右的下連桿30繞支承銷31的橫軸芯P4上下擺動自如地得到支承并向前方延伸,并且繞變速箱17的后部的下部的橫軸芯P5上下擺動自如地得到支承。在左右機體框架21上,固定有支撐部21b,在支承銷31上固定有支撐部31a,在左右機體框架21的支撐部21b與支承銷31的支撐部31a之間,安裝有左右懸架彈簧32(相當于懸架機構)。如圖5及圖6所示,橫向桿34繞左右機體框架21的后端的前后軸芯P6上下擺動自如地得到支承,并且繞后車軸箱28右側的后部的前后軸芯P7上下擺動自如地得到支承。
      如上所述,通過懸架彈簧32等構成了左右后輪2的懸架機構267。由此,如圖3、圖5及圖6所示,后車軸箱28通過懸架彈簧32而上下移動自如且轉動自如地得到支承,通過左右上連桿29、左右下連桿30來確定后車軸箱28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通過橫向桿34來確定后車軸箱28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
      向前輪傳動的動力傳動構造如圖5及圖7所示,在變速箱17左側的橫向側部上連結有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33,發(fā)動機19的動力經由傳動帶35而傳遞到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33,傳遞到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33的動力原封不動地經由傳動軸36傳遞到液壓泵37。
      如圖7所示,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33的輸出軸33a的動力經由傳動齒輪55而傳遞到傳動軸56,在傳動軸56上固定有低速齒輪57以及高速齒輪58、傳動齒輪59。在與傳動軸56平行地配置的傳動軸60上,通過花鍵構造而與傳動軸60一體旋轉自如且滑動自如地外嵌有移位齒輪61,在傳動軸60上還固定有傳動齒輪62。由此,通過對移位齒輪61進行滑動操作并與低速齒輪57和高速齒輪58嚙合,來以高低兩級對傳動軸56的動力進行變速并傳遞到傳動軸60。
      如圖7及圖9所示,在變速箱17和左右前車軸箱23之間,對接地配置有一對傳動軸63,在一對傳動軸63之間備有差速傳動機構64,固定在差速傳動機構64的箱體64a上的傳動齒輪65與傳動齒輪62嚙合,在一對傳動軸63的端部上固定有錐齒輪66。圓筒部件81通過鍵構造而外嵌在一個傳動軸63上,與該傳動軸一體旋轉自如而且滑動自如,通過使圓筒部件81與差速傳動機構64的箱體64a的端部嚙合,可以使差速傳動機構64處于鎖定狀態(tài)。
      如圖9所示,在左右前車軸箱23的支承部23a上,經由軸承67支承有錐齒輪68(上側)以及支撐部件69(下側),錐齒輪66、68嚙合在一起。傳動軸70通過花鍵構造而一體旋轉自如且滑動自如地安裝著錐齒輪68和支撐部件69,在傳動軸70的下端,固定有錐齒輪71。
      如圖9所示,在前輪支承部24上,備有對右(左)前輪1進行支承的前車軸72、固定于前車軸72上的錐齒輪73,在前輪支承部24的上端固定有圓筒狀的套筒74。前輪支承部24和套筒74通過軸承75而旋轉自如地支承在傳動軸70上,在左右前車軸箱23的支承部23a和套筒74之間,備有密封部件76,錐齒輪71、73嚙合在一起。支撐部件77抵接在上側的軸承75上,在支撐部件69、77之間備有內側和外側兩層懸架彈簧40。
      由此,如圖7及圖9所示,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33的輸出軸33a的動力經由傳動軸56、60、差速傳動機構64、傳動軸63、70以及前車軸72而傳遞到左右前輪1。前輪支承部24繞縱軸芯P1旋轉自如且在縱軸芯P1的方向上滑動自如地支承在左右前車軸箱23的支承部23a上,懸架彈簧40相對于前輪支承部24向縱軸芯P1方向的滑動而發(fā)揮作用。
      如上所述,通過左右前車軸箱23的支承部23a、前輪支承部24以及螺旋彈簧40等,構成了左右前輪1的懸架機構(前輪懸架機構的一例)260。
      向后輪傳動的傳動構造如圖2、圖3及圖7所示,行駛輸出軸78備于變速箱17的后部的下部(俯視時為機體的左右中央CL的稍靠右側)并向后突出,固定在差速傳動機構64的箱體64a上的錐齒輪79與固定在行駛輸出軸78上的錐齒輪80嚙合,在行駛輸出軸78的端部安裝萬向接頭82,傳動軸84經由圓筒狀的伸縮接頭83(傳遞動力并且允許傳動軸84相對于萬向接頭82的滑動)而與萬向接頭82連接。在后車軸箱28的前部(機體左右中央CL的稍靠右側),輸出軸38向前突出,傳動軸84和輸入軸38經由萬向接頭82連接在一起。
      如圖2所示,在后車軸箱28中備有傳動軸39,固定于輸入軸38的錐齒輪38a與固定于傳動軸39的錐齒輪39a嚙合。在傳動軸39的左右端部上,備有摩擦多板型的左右側部離合器41,在側部離合器41與支承左右后輪2的后車軸43之間,備有傳動軸42。由此如圖2、圖3、圖7所示,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33的輸出軸33a的動力經由傳動軸56、60、差速傳動機構64的箱體64a、行駛輸出軸78、輸入軸38、傳動軸39、左右側部離合器41、傳動軸42而傳遞到左右后輪2。
      如圖7所示,在變速箱17的內部的壁部與行駛輸出軸78之間備有多片摩擦板44,圓盤狀的操作部件45相對旋轉自如地外嵌在行駛輸出軸78上。操作軸46以與行駛輸出軸78的下側交叉的方式而旋轉操作自如地得到支承,操作軸46的中間部46a形成為截面半月狀,操作軸46的中間部46a與操作部件45的后端接觸。如上所述,通過摩擦板44、操作部件45以及操作軸46等構成了制動器47,制動器踏板(未圖示)與操作軸46以及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33機械地聯(lián)系在一起。
      由此,在對制動器踏板進行踩踏操作時,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33被操作到中立停止位置,操作軸46被旋轉操作而向圖7中的紙面順時針方向轉動規(guī)定角度,操作部件45被操作軸46的中間部46a向圖7的紙面上方推壓,進而操作部件45推壓摩擦板44,從而制動器47被操作到制動側。如圖2、圖7、圖9所示,制動器47被操作到制動側時,左右前輪1經由差速傳動機構64和傳動軸63、70而被施加制動,左右后輪2經由行駛輸出軸78、傳動軸84、輸入軸38、傳動軸39、左右側部離合器41、傳動軸42而被施加制動。
      如圖2所示,左右側部離合器41由彈簧(未圖示)向傳動狀態(tài)施力,備有將左右側部離合器41向隔斷狀態(tài)操作的左右操作臂51,在轉向臂25和左右操作臂51之間連接著連接桿53。圖2所示的狀態(tài)是左右前輪1被轉向操作到直線前進位置A0、左右側部離合器41被操作成傳動狀態(tài)時的狀態(tài),動力傳遞到左右前輪1和左右后輪2。即使在直線前進位置A0和左右的設定角度A1之間對左右前輪1進行轉向操作,也會成為前述狀態(tài),機體直線前進或者平緩地向右或者向左轉向。
      如圖2所示,在右側的設定角度A1和右側的操作極限A2之間對左右前輪1進行轉向操作之時,通過轉向臂25而牽引操作右側的連接桿53,通過右側的操作臂51而將右側的側部離合器41操作至隔斷狀態(tài),從而右后輪2成為自由旋轉狀態(tài)。該情況下,左側的側部制動器41保持傳動狀態(tài),動力依然被傳遞到左后輪2。在左側的設定角度A1和左側的操作極限A2之間對左右前輪1進行轉向操作之時,通過轉向臂25而牽引操作左側的連接桿53,通過左側的操作臂51而將左側的側部離合器41操作至隔斷狀態(tài),從而左后輪2成為自由旋轉狀態(tài)。該情況下,右側的側部制動器41保持傳動狀態(tài),動力依然被傳遞到右后輪2。
      這樣,在右側的設定角度A1與右側的轉向極限A2之間、或者左側的設定角度A1與左側的轉向極限A2之間對左右前輪1進行轉向操作之時,成為下述狀態(tài)動力傳遞到左右前輪1以及轉彎外側的后輪2,而傳向轉彎中心側的后輪2的動力則被隔斷,從而旋轉中心側的后輪2成為自由旋轉狀態(tài),這樣進行右轉彎或者左轉彎。由此,轉彎中心側的后輪2成為一邊伴隨著轉彎而適度地旋轉一邊直線前進的狀態(tài),從而減少了在轉彎時由轉彎中心側的后輪2引起的地面破壞的問題。
      向插秧裝置傳動的動力傳動構造如圖7及圖8所示,傳動齒輪48和6個傳動齒輪49互相連結在一起而一體地旋轉,傳動齒輪48和6個傳動齒輪49相對旋轉自如地外嵌在傳動軸60上,傳動齒輪48、59嚙合在一起。在與傳動軸60平行地配置的傳動軸50上相對旋轉自如地外嵌有6個變速齒輪52,6對齒輪49、52分別嚙合,備有選擇一個變速齒輪52并可自由地將其連結在傳動軸50上或者從傳動軸50上解除連結的操作桿54。如上所述,通過6對齒輪49、52以及操作桿54等構成了株間變速裝置85,通過操作桿54選擇6個變速齒輪52中的一個變速齒輪52并將其連結在傳動軸50上,由此對傳動軸60的動力進行6級變速并傳遞到傳動軸50。
      如圖5及圖8所示,輸出軸86備于變速箱17的后部的下部(俯視時為機體的左右中央CL的位置)并向后突出,相對旋轉自如地外嵌在輸出軸86上的錐齒輪87與固定在傳動軸50上的錐齒輪88嚙合。移位部件89通過花鍵構造而外嵌在輸出軸86上,與該輸出軸86一體旋轉自如且滑動自如,備有對移位部件89向與錐齒輪87嚙合的一側施力的彈簧90,并備有對移位部件89進行操作使其遠離錐齒輪87的操作桿91,由此構成了自如地將傳動軸50的動力向輸出軸86傳遞和隔斷的插秧離合器92。
      如圖1、圖5及圖6所示,傳動軸93與輸出軸86連接并向后方延伸,俯視時配置在機體的左右中央CL的位置上,傳動軸93旋轉自如地支承在固定于左右機體框架21上的支承部94上,傳動軸93配置在后車軸箱28的上側(側面觀察時配置在左右機體框架21與后車軸箱28之間)。在傳動軸93上經由萬向接頭82連接著傳動軸95,傳動軸95與插秧裝置5連接。由此,如圖5、圖7、圖8所示,傳動軸60的動力經由株間變速裝置85、錐齒輪87、88、插秧離合器92、輸出軸86、傳動軸93、95而傳遞到插秧裝置5。
      向輸出部傳動的動力傳遞構造如圖3、圖5及圖10所示,在行駛輸出軸78上的從變速箱17突出的部分上,在行駛輸出軸78上的位于萬向接頭82與變速箱17之間的部分上固定有傳動齒輪96,傳動箱97(相當于傳動機構)以覆蓋傳動齒輪96的方式經由軸承98而相對旋轉自如地外嵌在行駛輸出軸78和傳動齒輪96上,傳動箱97連接在變速箱17上,使得行駛輸出軸78與傳動齒輪96不能一起牽連旋轉。
      如圖3、圖5及圖10所示,輸出軸99備于傳動箱97上并向后突出,輸出軸99位于變速箱17的后部的下部(俯視時為機體的左右中央CL的稍靠右側的位置)。在傳動箱97的內部,在輸出軸99上相對旋轉自如地外嵌有傳動齒輪100,傳動齒輪96、100嚙合在一起,移位部件101通過花鍵構造而一體旋轉自如且滑動自如地外嵌在輸出軸99上,備有對移位部件101向其與傳動齒輪100嚙合的一側施力的彈簧102。由此,在傳動箱97的內部,構成了自如地向輸出軸99傳遞和隔斷行駛輸出軸78的動力的離合器103。
      如圖3所示,將離合器103向隔斷狀態(tài)操作(進行使移位部件101從傳動齒輪100離開的操作)的操作臂104備于傳動箱97的右側部,在加強部件20上形成有開口部20a,操作臂104面對加強部件20的開口部20a。如圖3及圖8所示,將插秧離合器92向隔斷狀態(tài)操作(進行使移位部件89從錐齒輪87離開的操作)的操作桿91與操作臂104同樣地從變速箱17向右側突出。
      根據(jù)以上的構成,行駛輸出軸78固定在變速箱17上并從此處突出,在其突出端部上經由萬向接頭82連接有傳動軸99,由此,行駛輸出軸78的動力傳遞到后車軸箱28。另外,經由該行駛輸出軸78上的傳動齒輪96和傳動箱97內的輸出軸99上的傳動齒輪100,輸出用于驅動輸出部13的動力。并且,在該傳動機構中的行駛輸出軸78的附近部分上,備有自如傳遞和隔斷動力的離合器103。操作臂104與插秧離合器92的隔斷操作聯(lián)動,從而由彈簧102向傳動側施力的該離合器103被進行隔斷操作。
      如圖3至圖5所示,傳動軸105(相當于傳動機構)連接于輸出軸99并向后方延伸,配置在俯視時比機體的左右中央CL稍靠右側的位置上,在固定于左右機體框架21的支承部106上旋轉自如地支承有傳動軸105,傳動軸105配置在后車軸箱28的上側(側面觀察時,傳動軸105在左右機體框架21與后車軸箱28之間穿過地配置)。在傳動軸105上固定有操作臂105a,在位于上方的輸出部13的輸入部13a與傳動軸105的操作臂105a之間,連接有連接桿107(相當于傳動機構)。由此,行駛輸出軸78的動力經由傳動箱97(傳動齒輪96、100、離合器103以及輸出軸99)而傳遞到傳動軸105,傳動軸105的旋轉動力作為推拉的動力而經由連接桿107傳遞到輸出部13的輸入部13a。
      插秧裝置的構成下面,一邊參照圖11至圖13,一邊對前述插秧裝置5的構成進行詳細說明。
      插秧裝置5的插秧機體111由用橫向的方型筒材構成的主框架114、支承在主框架114的橫向中央部的進給箱115、從主框架114的橫向的多個部位向后方延伸的前述傳動箱6構成。在各傳動箱6的后端部的橫向兩側,設有插秧機構113。在各插秧機構113的前上方,設有在橫向上并列設置有分別向多個插秧機構113供給秧苗的多個秧苗載置部10a的秧苗載置臺10。該秧苗載置臺10設置成越向其下端側越向后方稍微傾斜的組裝姿式。在秧苗載置臺10的下端側設有秧苗載置臺10用的導軌118。在插秧機體111的下側,可繞其后端部的橫向軸芯上下擺動地連結有前述接地浮子9。
      如圖12等所示,各插秧機構113備有經由橫向的驅動軸113a而轉動自如地支承在傳動箱6上的前述插秧箱7、繞與驅動軸113a平行的軸芯而樞軸支承在該插秧箱7的兩端部的插秧臂8、一體轉動自如地支承在各插秧臂8上的插秧爪113d、滑動驅動自如地支承在各插秧臂8上的秧苗推出部件113e等。
      從前述傳動軸95輸入到進給箱115的驅動力通過位于進給箱115及傳動箱6的內部的、利用了齒輪或者鏈條的驅動機構和傳動機構(未圖示)而傳遞到驅動軸113a,使插秧箱7轉動。插秧箱7轉動時,各插秧臂8繞驅動軸113a的軸芯共轉,通過位于插秧箱7內部的齒輪式驅動機構(未圖示),各插秧臂8相對于插秧箱7自轉轉動。由此,在各插秧機構113中,一對插秧爪113d以不同的相位往復移動。即,各插秧爪113d的前端沿圖13所示的轉動軌跡T而在上下方向上往復運動,進行下述插秧運動當一個插秧爪113d的前端位于轉動軌跡T的上端之時,另一個插秧爪113d的前端位于轉動軌跡T的下端。
      秧苗載置臺的安裝構造如圖13所示,秧苗載置臺10的安裝部由橫向的上導軌131形成,所述上導軌131固定于從該秧苗載置臺10的重心位置G向上側離開長度D的部位的背面。如圖12所示,秧苗載置臺框架119備有固定在插秧機體111的主框架114上的左右一對支柱119a、支柱連結桿119b等。并且,秧苗載置臺10的前述安裝部經由連結機構支承在秧苗載置臺框架119的兩支柱119a的上端部。該連結機構備有懸吊連結機構130A、升降調節(jié)機構130B、轉動連結部130C。
      前述懸吊連結機構130A如圖15至圖16以及圖18所示,備有前述上導軌131、在橫向多個部位上嵌入到該上導軌131的導向槽132中的支承輥133、在其前端側經由輥支軸134而對各支承輥133進行支承的支承臂135、樞軸支承連結各輥支軸134的連動桿135a、與前述輥支軸134平行的支軸136、經由該支軸136將支承臂135的基端側樞軸支承連結在中間部上的支承桿137。該支承桿137的兩端的連結腳部137a連結在前述支柱119a的支承端部119c上。
      前述上導軌131如圖18所示,卡合并外嵌在各支承輥133上。即,通過各支承輥133的轉動,上導軌131由各支承輥133導引,相對于輥支軸134在橫向上向左右任一個方向相對移動。
      如圖18所示,在支承輥133的支承周面上,設有平行卡合面133a、前側傾斜卡合面133b以及后側傾斜卡合面133。平行卡合面133a與該旋轉軸芯134a平行地形成于前述支承輥的旋轉軸芯134a方向上的中間部。前側傾斜卡合面133b以越向前側越接近旋轉軸芯134a的方式相對于該旋轉軸芯134a傾斜地形成于平行卡合面133a的前側。另外,后側傾斜卡合面133c以越向后側越接近旋轉軸芯134a的方式相對于該旋轉軸芯134a傾斜地形成于平行卡合面133a的后側。在上導軌131的上導向面和下導向面上,設有與支承輥133的平行卡合面133a、前側傾斜卡合面133b以及后側傾斜卡合面133c對應的平行卡合面132a、前側傾斜卡合面132b以及后側傾斜卡合面132c。這樣,支承輥133和上導軌131,無論是在相對于旋轉軸芯134a平行的卡合面133a、132a上,還是在相對于旋轉軸芯134a傾斜的卡合面133b、132b、133c、132c上都卡合。
      由此,在懸吊連結機構130A中,各支承輥133經由支承臂135以及支承桿137而由秧苗載置臺框架119支承。另外,各支承輥133支承在上導軌131上,由此,秧苗載置臺10在比其重心位置G靠上側的部位上得到懸吊支承,并且能夠相對于秧苗載置臺框架119在橫向上往復移動。由于懸吊連結機構130A是上方配置的,所以與在下側進行連結和支承從而一多半載荷作用在下端側的構成相比較,該往復移動可以更順滑地進行。另外,雖然在作業(yè)時泥水容易附著在秧苗載置臺10的下側,但利用這樣的上方配置,能夠抑制由泥水導致的摩擦的產生。
      如圖12、圖16~圖18所示,升降調節(jié)機構130B包括前述上導軌131、前述支承臂135、聯(lián)動桿135a、一體轉動自如地連結在一個(這里是橫向中央的)支承臂135的前后朝向的支軸136上的調節(jié)桿138、支承在前述支承桿137上的調節(jié)桿138的桿導向部件139。當圍繞支軸136而沿導向槽139a對調節(jié)桿138在橫向上進行擺動操作時,支軸136被進行轉動操作,從而對支承臂135進行擺動操作。于是,利用聯(lián)動桿135a的聯(lián)動作用,其他的支承臂135也被進行擺動操作,從而所有的支承臂135都經由支承輥133而對上導軌131進行操作,使其相對于支承桿137平行地升降。操作到規(guī)定位置上的調節(jié)桿138由與該調節(jié)桿138連結的鎖定彈簧138a(參照圖15)擺動施力,當桿導向部件139卡入到定位凹部139b(參照圖17)中之時,調節(jié)桿138通過桿導向部件139保持在其操作位置上。由此,各支承臂135克服秧苗載置臺10的重量而被保持在與調節(jié)桿138的操作位置對應的擺動位置上。
      這樣,利用桿導向部件139將調節(jié)桿138保持在操作位置上,由此各支承臂135繞前后朝向的支軸136而上下擺動,經由支承輥133作用在上導軌131上。由此,升降操作力或保持力作用在比秧苗載置臺10的重心位置G更靠上側的部位上,由此,秧苗載置臺10相對于秧苗載置臺框架119升降并保持在升降位置上。
      前述轉動連結部130C如圖12及圖15等所示,通過將前述支承桿137的各連結腳部137a連結起來、使其經由左右的連結銷137b相對于前述支柱119a的支承端部119c轉動自如而構成。另外,前述上導軌131作為安裝部而設置在秧苗載置臺10的重心位置G的上側。該上導軌131以能夠繞穿過各連結銷137b的橫向軸芯P轉動、且能夠與懸吊連結機構130A和升降調節(jié)機構130B一起轉動的方式相對于秧苗載置臺框架119連結。
      在秧苗載置臺框架119的左右設有裝卸自如的鎖定機構142,所述鎖定機構142由安裝在設于支柱119a的支承端部119c的螺栓孔140和設于支承桿137的連結腳部137a的螺栓孔141之間的鎖定螺栓構成。利用該鎖定機構142的作用,秧苗載置臺10不能轉動地鎖定在秧苗載置臺框架119上。
      如圖13及圖19所示,在秧苗載置臺10的下端部的背面,設有附設有被導向部件的被導向部10b。在前述導軌118上,形成有用于使該被導向部10b進入的導向槽118a。由此,導軌118經由設置在橫向兩端部上的左右的支承機構150而支承在插秧機體111的傳動箱6上。
      該支承機構150備有固定在傳動箱6上的支承部件151、上端部由連結螺栓152固定在導軌118上的安裝桿153。
      該安裝桿153的下端部插入到支承部件151的上下一對的導向部154的導向孔中,相對于支承部件151滑動自如地得到卡止。由此,導軌118和插秧機體111以不能在橫向上相對移動的方式卡合在一起。由此,即使秧苗載置臺10在橫向上被輸送,導軌118也不會隨其移動而是支承在插秧機體111上。在前述被導向部10b上,設有樹脂滑靴10c。該樹脂滑靴10c在導向槽118a內的兩個導引面118b上發(fā)揮導引作用,由此,秧苗載置臺10在其下端部由導軌118在橫向上移動導引。
      通過左右的支承機構150中的支承部件151與安裝桿153的卡合,導軌118與插秧機體111以沿上下方向相對移動自如的方式卡合在一起。另外,由于秧苗載置臺10的被導向部10b進入到導軌118的導向槽118a中,所以導軌118與秧苗載置臺10以沿上下方向一體移動自如的方式卡合在一起。由此,當秧苗載置臺10通過升降調節(jié)機構130B而在上下方向上移動時,導軌118與秧苗載置臺10一起相對于插秧機體111在上下方向上移動。
      如圖19(a)、圖19(b)所示,導軌118的導向槽118a朝向上方和后方開口。當秧苗載置臺10繞前述轉動連結部130C的橫向軸芯P而相對于插秧機體111上下擺動時,秧苗載置臺10的下端部在圖19(b)所示的上升打開管理狀態(tài)和圖19(a)所示的下降關閉作業(yè)狀態(tài)之間切換。在上升打開管理狀態(tài)下,秧苗載置臺10的被導向部10b從導向槽118a向上方脫開,由此從導軌118脫離。在該狀態(tài)下,如圖14所示,秧苗載置臺10的下端部上升而從插秧機構113的轉動軌跡T遠離。另一方面,在下降關閉作業(yè)狀態(tài)下,秧苗載置臺10的被導向部10b從上方進入到導向槽118a中從而與導軌118卡合。在該狀態(tài)下,如圖13所示,在側面觀察時秧苗載置臺10的下端部與插秧機構113的轉動軌跡T干涉。
      如圖14及圖19所示,在秧苗載置臺10的下端部的背面?zhèn)鹊?、秧苗載置臺橫向上的兩端部上,設有秧苗載置臺用的鎖定桿160以及桿形的支承部件161。
      各鎖定桿160繞連結螺栓162的軸芯轉動操作自如地支承在秧苗載置臺10的框體部分上,被進行轉動操作時,在鎖定狀態(tài)和鎖定解除狀態(tài)之間切換,所述鎖定狀態(tài)是指鎖定桿160的前端側進入到導軌118的端部118c的下側、從而將秧苗載置臺10的下端側固定在下降關閉作業(yè)狀態(tài)的狀態(tài)(參照圖19(a)),所述鎖定解除狀態(tài)是指鎖定桿160的前端側從導軌118的端部118c的下側脫開從而解除了該下降關閉作業(yè)狀態(tài)下的固定的狀態(tài)(參照圖19(b))。
      各支承部件161在位于該支承部件161的一端側的連結部上,繞該連結部的橫向軸芯轉動自如地連結在秧苗載置臺10的框體部分上,可以相對于秧苗載置臺10進行擺動升降操作。通過擺動升降操作,各支承部件161在從秧苗載置臺10垂下、其自由端部進入到導軌118的導向槽118a中并被卡止的使用狀態(tài)(參照圖14)和在秧苗載置臺10的背面?zhèn)纫钥v向姿式卡止在秧苗載置臺10的保持器上的收納狀態(tài)(參照圖13)之間切換。切換到使用狀態(tài)的支承部件161以導軌118為反力部件,相對于秧苗載置臺10起到懸臂支承作用,克服重力將秧苗載置臺10的下端部保持在前述上升打開管理狀態(tài)。切換成收納狀態(tài)的支承部件161解除了相對于秧苗載置臺10的懸臂支承,從而秧苗載置臺下端部可以下降到下降關閉作業(yè)狀態(tài)。
      如圖19~圖21所示,在前述導軌118的下側,一體成形有構成秧苗止動部165的橫截面呈L形的部件,在該秧苗止動部165上形成有切口,通過該切口形成了與每個插秧機構113分別對應的秧苗取出口166。
      止動部165相對于載置在秧苗載置臺10的各秧苗載置部10a上的簇狀秧苗發(fā)揮止動器的作用。具體地說,止動部165使該簇狀秧苗的下端部處于從秧苗載置部10a的下端向插秧機構113的前述轉動軌跡T伸出規(guī)定長度的狀態(tài)并對其進行固定保持。各秧苗取出口166配置成,作插秧運動的插秧機構113的插秧爪113d的前端側通過秧苗取出口166,從簇狀秧苗的下端部取出秧苗組。在前述止動部165上,從各秧苗取出口166向下延伸設置有秧苗導向部件167。
      如圖12~圖13所示,在前述進給箱115與秧苗載置臺10之間,設有橫向進給機構170,所述橫向進給機構170備有從進給箱115向橫向一側延伸出的橫向進給軸171和從秧苗載置臺10的背面?zhèn)妊由斐龅臋M向進給臂172等。
      安裝在橫向進給軸171上的橫向進給體173與橫向進給臂172一體移動自如地連結在一起。橫向進給軸171通過進給箱115內的驅動機構(未圖示)而與插秧機構113的驅動連動地轉動。橫向進給體173與設置在橫向進給軸171的外周面上的螺旋槽(未圖示)卡合,通過橫向進給軸171沿該螺旋槽往復移動一定的行程,從而對橫向進給臂172進行移動操作。橫向進給機構170使各插秧機構113的插秧運動聯(lián)動地在橫向上往復移動。
      為連結前述橫向進給體173而設置在橫向進給臂172上的連結銷孔174(參照圖5)形成為長孔,以實現(xiàn)用于允許秧苗載置臺10通過升降調節(jié)機構130B被升降操作的聯(lián)動融通。
      如圖12~圖14所示,在秧苗載置臺10的各秧苗載置部10a的背面上設有縱向進給帶180。在秧苗載置臺10與進給箱115之間設有縱向進給機構185,所述縱向進給機構185備有安裝在與各縱向進給帶180的驅動輪體181聯(lián)動的縱向進給軸182上的縱向進給臂183、驅動自如地設置在進給箱115的橫向外側的左右一對驅動臂184。
      當秧苗載置臺10被橫向輸送而到達左右某一個行程終點之時,縱向進給臂183與對應于該行程終點的一個驅動臂184抵接,通過該驅動臂184而被擺動操作設定的行程。由此,縱向進給軸182被驅動設定的轉動角,從而以設定的行程驅動各縱向進給帶180。每次秧苗載置臺10到達左右的橫向進給行程終點之時,都由縱向進給機構185將秧苗載置部10a上的簇狀秧苗在各縱向進給帶180上向插秧機構113縱向進給設定長度??v向進給臂183經由單方向旋轉離合器(未圖示)而與縱向進給軸182聯(lián)動,在由驅動臂184驅動之后向待機位置復原擺動時,相對于縱向進給軸182不進行傳動。
      即,通過各插秧機構113,一對插秧爪113d交替地從秧苗載置臺10的下端側的上方穿過秧苗取出口166并通過秧苗導向部件167的內部,從而下降到田地面上。利用各插秧爪113d,在秧苗取出口166處,從載置于秧苗載置臺10的秧苗載置部10a上的簇狀秧苗的下端部切斷足夠一株的秧苗組并將其取出。該秧苗由秧苗導向部件167保護著被下降輸送,從而不會從插秧爪113d上脫落,在下降到田地泥土上時,由秧苗推出部件113e從插秧爪113d推到泥土內,這樣進行插秧。這一插秧運動通過一對插秧爪113d而在同一插秧條中交替地進行。
      與插秧運動聯(lián)動地,通過橫向進給機構170,秧苗載置臺10的上端部由懸吊連結機構130A的支承輥133導引,其下端部由導軌118滑動導引,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秧苗載置臺10在橫向上被往復移動。此時,秧苗載置部10a上的簇狀秧苗的下端部沿著導軌118的秧苗止動部165而相對于秧苗取出口166在橫向上相對移動,由此,各插秧機構113的插秧爪113d從簇狀秧苗的下端部的橫向一端側開始向另一端側依次取出秧苗組。這樣,在秧苗載置臺10被橫向移動之時,秧苗載置臺10一邊由懸吊連結機構130A懸吊支承一邊橫向移動,所以施加在導軌118上的秧苗載置臺的載荷變得較小。
      每次秧苗載置臺10到達左右某一個橫向進給行程終點之時,縱向進給軸182都由縱向進給機構185驅動。由此,各秧苗載置部10a的縱向進給帶180轉動過規(guī)定行程,各秧苗載置部10a的簇狀秧苗由縱向進給帶180向導軌118的秧苗止動部165縱向進給。該縱向進給量相當于與由插秧機構113所得的縱向上的秧苗取出量相當?shù)拈L度。
      在對由插秧機構113所得的秧苗載置臺縱向上的秧苗取出量進行調節(jié)的情況下,對調節(jié)桿138進行操作使其沿著桿導向部件139的導向槽139a擺動,使位于操作目標位置上的調節(jié)桿138卡入到桿導向部件139的定位凹部139b中從而對其進行保持。于是,升降調節(jié)機構130B的各支承臂135對秧苗載置臺10的上導軌131產生升降作用,相對于秧苗載置臺框架119對秧苗載置臺10進行升降調節(jié)。此時,導軌118的左右的支承機構150的安裝桿153隨導軌118移動而相對于支承部件151升降,導軌118隨秧苗載置臺10而相對于插秧機體111升降。于是,導軌118的秧苗止動部165相對于插秧機構113的轉動軌跡T升降,秧苗、插秧爪13d穿過秧苗取出口166之時的、插秧爪13d相對于秧苗取出口166的進入深度發(fā)生變化。由此,插秧機構13所要取出的秧苗組的在載置臺縱向上的尺寸發(fā)生變動。即,各插秧機構113的秧苗取出量增減。
      在進行秧苗載置臺10的被導向部10b或其樹脂滑靴10c的更換、相對于導軌118或秧苗載置臺10的背面?zhèn)鹊木S修作業(yè)的情況下,將下端部的左右的鎖定桿160切換到鎖定解除狀態(tài),解除由轉動連結部130C的左右的鎖定機構142所實現(xiàn)的轉動鎖定,進而解除橫向進給機構170的橫向進給臂172與橫向進給體173的連結,繞轉動連結部130C的橫向軸芯P對秧苗載置臺10的下端部進行上升擺動操作,從而成為上升打開管理狀態(tài)。于是,秧苗載置臺10的被導向部10b上升而從導軌118離開并露出,并且秧苗載置臺10的背面?zhèn)群屯ǔS裳砻巛d置臺10覆蓋著的插秧機體部分被開放。此時,通過使用支承部件161,不必進行支承操作,下端側即被保持在上升打開管理狀態(tài),從而作業(yè)變得易于進行。因此,在對插秧裝置5進行希望的更換或維修的情況下,與需要將秧苗載置臺10的整體都卸下來從而費時費力的構成相比較,可以輕松地進行這些作業(yè)。另外,與上升打開管理狀態(tài)同時地,被導向部10b和其樹脂滑靴10c成為從導軌118開放的狀態(tài),所以這些部件的更換也可以迅速進行。
      如圖20~圖22所示,秧苗導向部件167由左右一對的側部導向板168和一根中央導向桿169構成,所述一對的側部導向板168的上端部由螺紋固定式的安裝部168a固定在導軌118的秧苗止動部165上,所述中央導向桿169的上端部連結在該左右一對的側部導向板168的上端部上。
      左右一對的側部導向板168與中央導向桿169通過樹脂材料的一體成形而制作,從而秧苗導向部件167的整體成為一體的零件。
      中央導向桿169構成為備有比插秧爪113d彼此之間的間隔稍窄的橫向寬度的拱形,而且配置成越靠近中央導向桿169的下端側、進入到插秧爪113d的轉動軌跡T的內側的深度越深,由此,中央導向桿169進入到插秧臂8的左右一對的插秧爪113d的爪彼此之間,可以對插秧臂8的保持苗發(fā)揮支承作用。在側部導向板168的上端部,設有位置比中央導向桿169更靠秧苗導向部件外側、并將左右的側部導向板168彼此連結起來的連結桿168b。
      如圖1及圖11所示,在秧苗載置臺10的橫向兩側設有方向指示器190。如圖23~圖25所示,左右的方向指示器190由燈泡收納凹部191、配置在該燈泡收納凹部191內的點燈192、將安裝在側壁10e上的燈泡收納凹部191覆蓋起來的透鏡193構成,所述燈泡收納凹部191設置在位于秧苗載置臺10的最橫端的側壁10e上。
      在燈泡192的安裝軸部的外周面的兩個部位上,設有定位突起192a。在組裝點燈192之際,各定位突起192a從點燈收納凹部191的點燈支承部194的切口195進入到燈泡支承部194的上側,一邊使密封部件196發(fā)生彈性變形一邊越過燈泡支承部194的錐狀突起197。一個定位突起192a是用于在越過錐狀突起197之后與止動突起198抵接從而確認燈泡192已到達規(guī)定的安裝位置的突起,另一方面,進入到錐狀突起197與止動突起198之間的定位突起192a是用于與錐狀突起197或止動突起198抵接而防止燈泡192的脫落的突起。
      如圖26所示,在秧苗載置臺10的背面上,沿著秧苗載置臺10的橫向寬度方向設有加強桿200。加強桿200備有沿著該加強桿200形成的作為布線路徑的纜線收納槽201和位于該纜線收納槽201的橫向兩側的連結片部202,在纜線收納槽201的開口由秧苗載置臺10封閉起來的組裝姿勢下,通過一對連結片部202來與秧苗載置臺10連結。另外,用于方向指示器190等的電氣纜線203以在秧苗載置臺10的背面收納于纜線收納槽201中的方式布線。
      如圖27所示,在插秧機體111的主框架114上,設有電線收納槽206和夾持器209,所述電線收納槽206以朝向插秧機體下方開口的方式形成于該主框架114的下表面?zhèn)?,所述夾持器209裝卸自如地固定在位于電線收納槽206的橫向兩側的位置上的卡止部208上以在其中固定電線207。夾持器209配置在主框架114的橫向上的多個部位上。
      第1實施方式的變形例(1)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輸出部13在駕駛坐席11的后側固定并支承在機體上,在其上方設有料斗12。也可以取代這種方式,而如圖28所示以下述方式固定將支承框架108固定在后車軸箱28上并使其延伸到上方,在支承框架108上支承輸出部13地固定。并且在輸出部13的上方設置料斗12。這里,構成為在后車軸箱28的后部備有輸出軸109、輸入軸38的動力被分支后傳遞到輸出軸109。并且,在該輸出軸109的操作臂109a與輸出部13的輸入部13a之間,連接有連接桿110。
      由此,行駛輸出軸78的動力經由傳動軸84以及輸入軸38而傳遞到輸出軸109,輸出軸109的旋轉動力作為推拉的動力而經由連接桿110傳遞到輸出部13的輸入部13a。
      (2)前述懸吊連結機構130A可以如圖29所示那樣構成。該懸吊連結機構130A備有支承輥133和上導軌131,所述支承輥133具有相對于支承輥133的旋轉軸芯134a傾斜的、作為卡合面133d的圓弧形的支承周面,所述上導軌131具有相對于支承輥133的旋轉軸芯134a傾斜的、作為卡合面132d的圓弧形的上導向面和下導向面。
      (3)前述懸吊連結機構130A還可以如圖30所示那樣構成。圖30表示備有另一其他實施方式的懸吊連結機構130A。該懸吊連結機構130A備有由利用了滾珠軸承的軸承部件構成的支承輥133。
      (4)另外,盡管省略了圖示,但作為升降調節(jié)機構130B,也可以取代如上述實施方式那樣的構成、即繞前后軸芯而在橫向上擺動支承臂135從而對秧苗載置臺10進行升降操作,而是構成為,繞橫向軸芯而前后擺動支承臂從而對秧苗載置臺10進行升降操作。
      第2實施方式下面,參照圖31~圖36,對本發(fā)明的水田作業(yè)車的第2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本實施方式中,也是基于乘坐型插秧機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中的乘坐型插秧機的整體構成在圖31所示的乘坐型插秧機中,在備有左右前輪1、左右后輪2的機體的后部,備有對連桿機構3和連桿機構4進行升降驅動的液壓缸4,在連桿機構3的后部支承著插秧裝置(水田作業(yè)裝置的一例)5。
      如圖31所示,插秧裝置5備有傳動箱6、旋轉驅動自如地支承在傳動箱6的后部的插秧箱7、備于插秧箱7的兩端的一對插秧臂8、接地浮子9以及秧苗載置臺10等。由此,伴隨著秧苗載置臺10被左右地往復橫向進給驅動,插秧箱7被旋轉驅動,插秧臂8交替地從秧苗載置臺10的下部取出秧苗并栽種到地面上。
      如圖31及圖33所示,在機體的前部配置有變速箱17。在連結于該變速箱17的前部的支承臂18上,支承著發(fā)動機19。方管狀的左右的機體框架21連結在變速箱17的后部的上部并向后方延伸。在變速箱17、左右的機體框架21的上部,備有底板220。在底板220的后部的上部,備有駕駛坐席11。在底板220的前部,備有發(fā)動機19和覆蓋發(fā)動機19的機罩244。在機罩244的上部,備有操縱盤27。
      如圖31所示,在機罩244的左右的橫向外側,備有與底板220相連的左右的踏板底板236。在左右的踏板底板236的左右的橫向外側,備有左右的預備秧苗載置臺237,在各預備秧苗載置臺237上,在上下方向上支承有3層預備秧苗載置部237a。
      該乘坐型插秧機的施肥裝置如圖31所示那樣構成。即,在該施肥裝置中,將來自貯存肥料的料斗12的肥料(貯存物的一例)輸出的輸出部13在設于機體的底板220上的駕駛座席11的后側固定并支承在機體上。并且,在該輸出部13的上方設有料斗12。在駕駛座席11的下側備有鼓風機14。在接地浮子9上備有開溝器15(相當于供給部),在輸出部13和開溝器15之間連接有軟管16。由此,伴隨著前述那樣的秧苗栽種,從料斗12通過輸出部13每次輸出規(guī)定量的肥料,在鼓風機14送出的風的作用下,肥料通過軟管16而供給到開溝器15,肥料經由開溝器15供給到地面。
      也可以進行直播作業(yè),即通過在料斗12中貯存種子而取代肥料,從料斗12經由開溝器15將種子供給到底面(這種情況下,使插秧裝置5停止)。
      前輪的支承構造以及傳動構造如圖33及圖34所示,左右的前車軸箱23從變速箱17左右的橫向側面延伸,在左右前車軸箱23的端部上備有朝向斜前下方(參照縱軸芯P1)的圓筒狀的支承部23a。支承左右前輪1的前輪支承部24以繞縱軸芯P1旋轉自如且在縱軸芯P1的方向上滑動自如的方式支承在左右前車軸箱23的支承部23a上。如圖32及圖33所示,轉向臂25繞縱軸芯P8擺動自如地支承在變速箱17的下部并向后延伸,在前輪支承部24與轉向臂25之間連接有轉向橫拉桿26。由此,利用操縱盤27對轉向臂25進行擺動操作,由此對左右前輪1進行轉向操作。
      如圖33及圖34所示,在變速箱17左側的橫向側部上連結有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33,發(fā)動機19的動力經由傳動帶35而傳遞到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33。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33的動力經由內置于變速箱17的副變速裝置(未圖示)(高低兩級地變速自如)以及差速傳動機構(未圖示)而傳遞到內置于左右前車軸箱23的傳動軸63。
      如圖34所示,在左右前車軸箱23的支承部23a上,經由軸承67支承有錐齒輪68(上側)以及支撐部件69(下側),固定于傳動軸63上的錐齒輪66、與錐齒輪68嚙合在一起。傳動軸70通過花鍵構造而一體旋轉自如且滑動自如地安裝著錐齒輪68和支撐部件69,在傳動軸70的下端,固定有錐齒輪71。
      如圖34所示,在前輪支承部24上,備有對各前輪1進行支承的前車軸72、固定于前車軸72上的錐齒輪73,在前輪支承部24的上端固定有圓筒狀的套筒74。前輪支承部24和套筒74通過軸承75而旋轉自如地支承在傳動軸70上,在左右前車軸箱23的支承部23a和套筒74之間,備有密封部件76,錐齒輪71、73嚙合在一起。支撐部件77抵接在上側的軸承75上,在支撐部件69和支撐部件77之間備有內側和外側兩層由螺旋彈簧構成的懸架彈簧40。
      由此,如圖33及圖34所示,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33的動力從傳動軸63開始經由傳動軸70以及前車軸72而傳遞到左右前輪1。前輪支承部24繞縱軸芯P1旋轉自如且在縱軸芯P1的方向上滑動自如地支承在左右前車軸箱23的支承部23a上,懸架彈簧40相對于前輪支承部24向縱軸芯P1方向的滑動而發(fā)揮作用。
      如上所述,通過左右前車軸箱23的支承部23a、前輪支承部24以及懸架彈簧40等,構成了左右前輪1的懸架機構260。
      后輪的支承構造以及傳動構造如圖33、圖35及圖36所示,通過備有橫長的中央部28a、從中央部28a向斜后下方延伸的左右的橫側部28b而形成有后車軸箱28,在后車軸箱28的左右的橫側部28b上支承著左右后輪2。截面コ字狀的縱長的左右托架22固定在后車軸箱28的中央部28a的前部,左右上連桿29繞左右托架22的上部的橫軸芯P2上下擺動自如地得到支承并向前方延伸,并且繞左右機體框架21的中間部的橫軸芯P3上下擺動自如地得到支承。
      如圖33、圖35及圖36所示,在后車軸箱28的左右的橫側部28b的內側部,與支承左右后輪2的后車軸43同芯狀地朝向內側固定有支承銷31,在支承銷31的端部與后車軸箱28的左右的橫側部28b之間固定有托架262。左右的下連桿30繞支承銷31的橫軸芯P4上下擺動自如地得到支承并向前方延伸,并且繞變速箱17的后部的下部的橫軸芯P5上下擺動自如地得到支承。
      如圖35及圖36所示,通過將細長的板材彎折成縱長的コ字狀而構成懸架框架261,固定在懸架框架261的下部的托架261a繞支承銷31的橫軸芯P4擺動自如地得到支承,懸架框架261在連桿機構3的左右下部連桿3a左右的橫向外側、后車軸箱28左右的橫側部28b的內側、后車軸箱28的中央部28a的后側向上方延伸。在左右的機體框架21的后部固定有支承銷221a,在形成于懸架框架261的上部的長孔261b中,插入有左右的機體框架21的支承銷221a,兩根防脫銷263安裝在左右的機體框架2 1的支承銷221a上。
      如圖35及圖36所示,在懸架框架261的上部,滑動自如地外嵌有支撐部件264,以位于懸架框架261的托架261a與支撐部件264之間的方式,由螺旋彈簧構成的懸架彈簧32外嵌在懸架框架261上。橡膠部件265以位于懸架框架261的長孔261b的下部的方式安裝,在懸架框架261的上部安裝有橡膠部件266,支撐部件264由懸架彈簧32的作用力推壓到左右的機體框架21的支承銷221a上。如圖33、35以及圖36所示,橫向桿34繞固定于左側的機體框架21上的托架221c的前后軸芯P6上下擺動自如地得到支承,并且繞后車軸箱28的中央部28a的前后軸芯P7上下擺動自如地得到支承。
      如上所述,通過懸架框架261以及懸架彈簧32等構成了左右后輪2的懸架機構(后輪懸架機構的一例)267。由此,如圖31、圖35及圖36所示,后車軸箱28通過左右的懸架彈簧32而上下移動自如且轉動自如地得到支承,通過左右上連桿29、左右下連桿30來確定后車軸箱28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通過橫向桿34來確定后車軸箱28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
      前輪及后輪的支承狀態(tài)圖33、圖35及圖36所示的狀態(tài)表示插秧作業(yè)狀態(tài)(例如秧苗載置臺10、預備秧苗載置臺237以及料斗12的滿載狀態(tài)的大約40%的狀態(tài))。在插秧作業(yè)狀態(tài)下,如圖35及圖36所示,左右的支承框架21的支承銷221a位于懸架框架261的長孔261b的中央(懸架彈簧32的動作行程的中央位置),如圖34所示,在左右的前車軸箱23的支承部23a上,前輪支承部24位于動作行程的中央。由此,在插秧作業(yè)狀態(tài)下,成為圖31所示的狀態(tài),即底板220與左右的踏板底板236大致水平。
      關于前述插秧作業(yè)狀態(tài),換言之即LA=FA/RA≈FB/RB=LB其中,LA懸架彈簧40的位移量LB懸架彈簧32的位移量FA作用在右(左)前輪1上的載荷FB作用在右(左)后輪2上的載荷RA兩層懸架彈簧40的彈簧常數(shù)RB懸架彈簧32的彈簧常數(shù)由此,在左右前輪1、左右后輪2與水平的鋪設路面接觸的狀態(tài)下,底板220與左右的踏板底板236呈大致水平的狀態(tài)。
      接著,在秧苗載置臺10、預備秧苗載置臺237以及料斗12的滿載狀態(tài)下,圖35及圖36所示的左右支承框架21的支承銷221a位于懸架框架261的長孔261b的下端,左右后輪2(后車軸箱28)成為能夠相對于機體下降、但是不能相對于機體上升到機體以上的狀態(tài)。同樣地,圖34所示的前輪支承部24(套筒74)與軸承67或者支撐部件69抵接,左右前輪1成為能夠相對于機體(左右前車軸箱23的支承部23a)下降但不能相對于機體(左右前車軸箱23的支承部23a)上升到機體以上的狀態(tài)。
      在秧苗載置臺10、預備秧苗載置臺237以及料斗12的空載狀態(tài)下,圖35及圖36所示的左右支承框架21的支承銷221a位于懸架框架261的長孔261b的上端,左右后輪2(后車軸箱28)成為能夠相對于機體上升、但是不能相對于機體下降到機體以下的狀態(tài)。同樣地,圖34所示的傳動軸70的上端的止動環(huán)70a與錐齒輪68抵接,左右前輪1成為能夠相對于機體(左右前車軸箱23的支承部23a)上升但不能相對于機體(左右前車軸箱23的支承部23a)下降到機體以下的狀態(tài)。
      向后輪傳動的動力傳動構造如圖32及圖33所示,行駛輸出軸78備于變速箱17的后部并向后突出,輸入軸38向前突出到后車軸箱28的中央部28a的前部,行駛輸出軸78與輸入軸38經由萬向接頭82、圓筒狀的伸縮接頭83以及傳動軸84連接在一起。
      如圖32所示,在后車軸箱28中備有傳動軸39,固定于輸入軸38的錐齒輪38a與固定于傳動軸39的錐齒輪39a嚙合。在傳動軸39的左右端部上,備有摩擦多板型的左右側部離合器41,在左右的側部離合器41與左右后輪2的后車軸43之間,備有傳動軸42。由此如圖32、圖33所示,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33的動力經由行駛輸出軸78、傳動軸84、輸入軸38、傳動軸39、左右側部離合器41、傳動軸42而傳遞到左右后輪2。
      如圖32所示,左右側部離合器41由彈簧(未圖示)向傳動狀態(tài)施力,備有將左右側部離合器41向隔斷狀態(tài)操作的左右操作臂51,在轉向臂25和左右操作臂51之間連接著連接桿53。圖32所示的狀態(tài)是左右前輪1被轉向操作到直線前進位置A0、左右側部離合器41被操作成傳動狀態(tài)時的狀態(tài),動力傳遞到左右前輪1和左右后輪2。即使在直線前進位置A0和左右的設定角度A1之間對左右前輪1進行轉向操作,也會維持前述狀態(tài),機體直線前進或者平緩地向右或者向左轉向。
      如圖32所示,在右側的設定角度A1和右側的操作極限A2之間對左右前輪1進行轉向操作之時,通過轉向臂25而牽引操作右側的連接桿53,通過右側的操作臂51而將右側的側部離合器41操作至隔斷狀態(tài),從而右后輪2成為自由旋轉狀態(tài)。該情況下,左側的側部制動器41保持傳動狀態(tài),動力依然被傳遞到左后輪2。在左側的設定角度A1和左側的操作極限A2之間對左右前輪1進行轉向操作之時,通過轉向臂25而牽引操作左側的連接桿53,通過左側的操作臂51而將左側的側部離合器41操作至隔斷狀態(tài),從而左后輪2成為自由旋轉狀態(tài)。該情況下,右側的側部制動器41保持傳動狀態(tài),動力依然被傳遞到右后輪2。
      這樣,在右側的設定角度A1與右側的轉向極限A2之間、或者左側的設定角度A1與左側的轉向極限A2之間對左右前輪1進行轉向操作之時,成為下述狀態(tài)動力傳遞到左右前輪1以及轉彎外側的后輪2,而傳向轉彎中心側的后輪2的動力則被隔斷,從而旋轉中心側的后輪2成為自由旋轉狀態(tài),這樣進行右轉彎或者左轉彎。由此,轉彎中心側的后輪2成為一邊伴隨著轉彎而適度地旋轉一邊前進的狀態(tài),從而減少了在轉彎時由轉彎中心側的后輪2引起的地面破壞的問題。
      第2實施方式的變形例上述第2實施方式的懸架機構267也可以取代前述構成而如下面的變形例(1)~(3)那樣構成。
      (1)如圖37所示,備有桿狀的懸架框架272,固定在懸架框架272的下部的托架272a繞支承銷31的橫軸芯P4擺動自如地得到支承,懸架框架272上下滑動自如地插入到固定于左右的機體框架21的托架221b上,在懸架框架272的上端固定有支撐部件272b。
      如圖37所示,在懸架框架272的托架272a與左右的機體框架21的托架221b之間,外嵌有較長的第1螺旋彈簧273,在懸架框架272的支撐部件272b與左右的機體框架21的托架221b之間,外嵌有較短的第2螺旋彈簧274。在懸架框架272的托架272a上固定有第1圓筒部件275(相當于限制機構),在第1圓筒部件275上固定有橡膠等的第1彈性部件277(相當于緩沖機構),在懸架框架272的支撐部件272b上固定有第2圓筒部件276(相當于限制機構),在第2圓筒部件276上固定有橡膠等的第2彈性部件278(相當于緩沖機構)。
      如上所述,通過懸架框架272、第1螺旋彈簧273以及第2螺旋彈簧274等構成了左右后輪2的懸架機構267。
      圖37所示的狀態(tài)表示的是插秧作業(yè)狀態(tài)(例如秧苗載置臺10、預備秧苗載置臺237以及料斗12的滿載狀態(tài)的大約40%的狀態(tài))。在插秧作業(yè)狀態(tài)下,第1圓筒部件275(第1彈性部件277)與左右的機體框架21的托架221b之間的距離L1大于第2圓筒部件276(第2彈性部件278)與左右的機體框架21的托架221b之間的距離L2(懸架機構267在插秧作業(yè)狀態(tài)下朝向收縮極限的動作行程大于懸架機構267在插秧作業(yè)狀態(tài)下朝向伸長極限的動作行程的狀態(tài))。
      由此,如圖37所示,當懸架機構267從插秧作業(yè)狀態(tài)開始收縮并到達收縮極限之時,第1圓筒部件275(第1彈性部件277)與左右的機體框架21的托架221b抵接。當懸架機構267從插秧作業(yè)狀態(tài)開始伸長并到達伸長極限之時,第2圓筒部件276(第2彈性部件278)與左右的機體框架21的托架221b抵接。
      上述第1圓筒部件275與第2圓筒部件276、第1彈性部件277與第2彈性部件278的構造及功能也可以應用于左右前輪1的懸架機構260。
      (2)在圖38所示的例子中,取代前述變形例1的懸架機構267中的第1圓筒部件275以及第2圓筒部件276、第1彈性部件277以及第2彈性部件278,而是將第1螺旋彈簧273和第2螺旋彈簧274構成不等節(jié)距的螺旋彈簧,所述不等節(jié)距的螺旋彈簧備有節(jié)距較大的部分273a、274a和節(jié)距較小的部分273b、274b。
      圖38所示的狀態(tài)表示的是插秧作業(yè)狀態(tài)(例如秧苗載置臺10、預備秧苗載置臺237以及料斗12的滿載狀態(tài)的大約40%的狀態(tài))。在插秧作業(yè)狀態(tài)下,第1螺旋彈簧273的長度比第2螺旋彈簧274的長度長(懸架機構267在插秧作業(yè)狀態(tài)下朝向收縮極限的動作行程大于懸架機構267在插秧作業(yè)狀態(tài)下朝向伸長極限的動作行程的狀態(tài))。
      由此,如圖38所示,在懸架機構267從插秧作業(yè)狀態(tài)開始收縮并到達收縮極限的情況下,第1螺旋彈簧273的節(jié)距較大的部分273a和節(jié)距較小的部分273b同樣地收縮,同時第1螺旋彈簧273的節(jié)距較小的部分273b的節(jié)距消失,從而第1螺旋彈簧273的節(jié)距較小的部分273b喪失作為螺旋彈簧的功能,懸架機構267處于到達收縮極限的狀態(tài)。該情況下,第1螺旋彈簧273的節(jié)距較大的部分273a的節(jié)距尚未消失從而繼續(xù)作為螺旋彈簧而發(fā)揮作用,所以第1螺旋彈簧273的節(jié)距較大的部分273a作為吸收懸架機構267到達收縮極限之時的沖擊的緩沖機構而起作用。
      如圖38所示,在懸架機構267從插秧作業(yè)狀態(tài)開始伸長并到達伸長極限的情況下,第2螺旋彈簧274的節(jié)距較大的部分274a和節(jié)距較小的部分274b同樣地收縮,同時第2螺旋彈簧274的節(jié)距較小的部分274b的節(jié)距消失,從而第2螺旋彈簧274的節(jié)距較小的部分274b喪失作為螺旋彈簧的功能,懸架機構267處于到達伸長極限的狀態(tài)。該情況下,第2螺旋彈簧274的節(jié)距較大的部分274a的節(jié)距尚未消失從而繼續(xù)作為螺旋彈簧而發(fā)揮作用,所以第2螺旋彈簧274的節(jié)距較大的部分274a作為吸收懸架機構267到達伸長極限之時的沖擊的緩沖機構而起作用。
      上述那樣的第1螺旋彈簧273及第2螺旋彈簧274的構造和功能也可以應用于左右前輪1的懸架機構260。
      (3)圖39示出了第2實施方式的另一個變形例。
      在圖39的構成中,在連桿機構3的左右的下部連桿3a的基部上固定有操作臂3b(相當于伸縮驅動機構),在插秧裝置5位于地面上的狀態(tài)下,連桿機構3的左右的操作臂3b從懸架框架261的上部向上方遠離。由此,在插秧裝置5在距地面規(guī)定高度的范圍內由液壓缸4升降驅動的狀態(tài)下,連桿機構3的左右的操作臂3b不會與懸架框架261的上部抵接。
      當插秧裝置5由液壓缸4上升驅動而距地面超過規(guī)定高度之時,連桿機構3的左右的操作臂3b與懸架框架261的上部抵接,從而懸架框架261被向下推壓,左右后輪2(后車軸箱28)被下降驅動(強制性地使懸架機構267向伸長側動作)。這種情況下,當插秧裝置5由液壓缸4上升驅動到上限位置時,左右的支承框架21的支承銷221a到達懸架框架的長孔261b的上端,懸架機構267達到伸長極限。
      上述那樣的連桿機構3的左右的操作臂3b的構造和功能也可以應用于變形例1或者變形例2的懸架機構267。
      總括最后,在上述第1實施方式中所說明的、用于驅動輸出部13的傳動機構97、105、107的特征構成也可以應用于第2實施方式及其各變形例的構成之中。
      權利要求
      1.一種水田作業(yè)車,是左右前輪或者后輪經由懸架機構而支承在機體上的水田作業(yè)車,將來自發(fā)動機(19)的動力分別傳遞到左右后輪(2)上的變速箱(17)固定在機體上,并且將料斗(12)內的貯存物向地面供給的輸出部(13)支承在機體上,其特征在于,用于驅動前述輸出部的傳動機構(97、105、107)設置在前述變速箱至輸出部之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作業(yè)車,其特征在于,前述懸架機構(267)設置在前述各后輪上,并且支承各后輪的后車軸箱(28)經由該懸架機構而支承在機體上,而且,來自前述變速箱的行駛輸出軸(78)的動力經由萬向接頭(82)及傳動軸(84)傳遞到前述后車軸箱。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田作業(yè)車,其特征在于,前述行駛輸出軸(78)從前述變速箱突出,在其突出端部上經由前述萬向接頭來連接前述傳動軸,由此前述行駛輸出軸的動力傳遞到前述后車軸箱,從前述行駛輸出軸輸出傳向前述傳動機構(97、105、107)的動力。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田作業(yè)車,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傳動機構中位于前述行駛輸出軸附近的部分上,設置有自如傳遞及隔斷動力的離合器(103)。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作業(yè)車,其特征在于,前述懸架機構(267)設置在前述各后輪上,并且經由該懸架機構設有對各后輪進行支承的后車軸箱(28),前述傳動機構是穿過支承該后車軸箱(28)的機體的支承部件(21)與該后車軸箱之間配置的。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作業(yè)車,其特征在于,前述懸架機構(267)設置在前述各后輪上,并且經由該懸架機構設有對各后輪進行支承的后車軸箱(28),在對該后車軸箱進行支承的機體的支承部件(21)上支承有前述傳動機構。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作業(yè)車,其特征在于,前述懸架機構(260、267)設置在前述各前輪及各后輪上。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作業(yè)車,其特征在于,設有決定前述懸架機構的伸長極限和收縮極限的限制機構(75、76),通過該限制機構,使得懸架機構的朝向收縮極限的動作行程(L1)比朝向伸長極限的動作行程(L2)大。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水田作業(yè)車,其特征在于,設有吸收前述懸架機構到達伸長極限及收縮極限之時的沖擊的緩沖機構(77、78)。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作業(yè)車,其特征在于,前述懸架機構(267)設置在前述各后輪上,并且水田作業(yè)裝置(5)經由升降機構(4)以可從地面升降的方式連結在機體后部,設有當前述水田作業(yè)裝置上升到超過規(guī)定高度之時、強制性地使前述懸架機構伸長的強制伸長機構(3b)。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是左右前輪(1)或者后輪(2)經由懸架機構(260、267)支承在機體上的水田作業(yè)車,將來自發(fā)動機(19)的動力分別傳遞到左右后輪上的變速箱(17)固定在機體上,并且將料斗(12)內的貯存物向地面供給的輸出部(13)支承在機體上,用于驅動前述輸出部的傳動機構(97、105、107)設置在前述變速箱(17)至輸出部(13)之間。
      文檔編號A01C11/02GK1751555SQ20051006526
      公開日2006年3月29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9月24日
      發(fā)明者安田真, 洼津誠, 八木澤俊夫, 牧原邦充, 藤本周作, 谷敬次 申請人:株式會社久保田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