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淺水區(qū)小型魚類的綜合采樣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水產捕撈采樣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淺水區(qū)小型魚類綜 合采樣的方法。
背景技術:
漁民的捕魚方法與工具種類繁多,漁民按其捕魚工具種類將捕魚 方法分為網具類、竹具類、鐵器類和其它種類。
網具類的捕魚方法主要包括絲網、罟網、鰈網、漩網、攔河罾、 拖網、地籠等。絲網用尼龍線,聚乙烯線編織成網目大小不同、網具 長短不同的捕魚網具;網的結構主要有三層網和單層網,漁民將絲網 有規(guī)律的撒在有魚活動的水域,使魚在活動中被絲網纏住,然后捕獲。 罟網是用尼龍線編織成的一種大型捕魚網具,主要用于河溝和魚塘的 捕撈,漁民將罟網放在河溝、魚塘的一端,兩岸有人拉網,使一端出
水捕獲。鰈網是尼龍網和毛竹制成的一種捕魚工具,它的型狀如"、r 字型,主要用于小河溝的捕撈,漁民用船將鰈網放河溝的一端向另一 端推進,末端出來后捕獲魚類。漩網是用尼龍線織成的一種捕魚工具, 型狀如斗笠,頂部有繩索,底部固定上等量的錫腳,漁民用旋轉的手 法將網撒出,利用離心力使網張開放入水中,收回時底腳的錫腳自動 收攏將魚捕獲。攔河罾是用毛竹或木棒做支架和編織網等制成的一種 大型攔河捕魚工具,網的長度同河的寬度基本相等,網的兩端有活動 桿和活動繩,利用活動桿和活動繩將網沉入河底或收出水面,魚順流而下落入網中,適當時機將網收出水面捕獲魚類。拖網是用網片制成 中袋型的一種捕魚工具,漁民用船在河灘中將拖網放入河底用繩索牽 在船頭進行拖拉使魚落入網中而捕獲。地籠用鐵條或竹片和網片做成 的一種捕魚工具,呈長方形,兩邊做有若干有倒須的進口。主要用于 捕捉螃蟹、黃鱔、甲魚、草蝦等。
竹具類的捕魚方法主要包括罩、篳封、攔河籪、卡等。罩是用竹 片制成的一種捕魚工具,它的形狀成無底無蓋圓筒,上面留有活動蓋 口網,以防在深水中魚從上蓋逃跑,罩一般分大罩、小罩和齒罩。篳 封是用竹條制成的一種捕魚工具,正面有入門,但魚進入后不易返出; 船民通常將有魚的水域圍住后,將魚趕入篳封而捕獲。攔河籪是用竹 箔或網箔在河流中橫攔,并擺成若干"9"型的一種捕魚手段,它是魚 的"迷魂陣"??ㄊ怯妹裰瞥?-3厘米長,1-3毫米粗,兩端尖銳的 竹器,將15厘米左右的尼龍線一端扣在其中間,尼龍線的另一端扣 在若干長的尼龍線上,此漁民稱為"卡";操作是將竹器弄成"U〃字形, 在"IT形的開口處套上制作好青蘆葦套,放進餌料后撒入水中,魚吃 餌后使青蘆葦套(漁民稱卡套子)破裂,卡住魚而獲取,卡有大卡、 小卡之分。
鐵具類的捕魚方法主要包括叉、鉤,滾鉤和掛鉤等。叉用鐵打做 齒狀的捕魚工具,叉又分為板叉和燈籠叉。板叉一般5-9個齒,成扇 型,它固定在竹桿上,看魚的行蹤叉取。燈籠叉, 一般5-9個齒,形 似燈籠,有時用無目標的叉魚。它也作為專業(yè)漁民的一種輔助捕魚工 具。鉤是魚鉤通過短線懸掛在若千長的長線上的一種取魚工具,漁民 將鉤固定蕩邊的此草上,定時收取,此種取魚方法近似大規(guī)模的固定 垂釣。滾鉤是將鉤掛在繩索上,用人工在河中拉動,以鉤住魚類。掛鉤是將鉤掛在繩索上,固定的攔在河中,魚游動時被鉤住。
其它的捕魚方法主要包括放鸕鶿、打窠等。放盧烏鶿捕魚時,漁民
持有一條約3米長而兩端尖的木船,在盧烏鶿囊狀體下部扎一根繩,以 防魚被鸕鶿吃入腹中。鸕鶿放入水中,如捕到大魚,有止嘴尖鉤住, 及時獲取。打窠是在烏鱧產卵季節(jié),用水草在易產卵的地方做成黑魚 窩,待它產卵后護卵時,用魚叉或罩將它捕獲。
漁民捕魚主要目的在于獲得最大化的經濟利益,因此上述的捕魚 方法主要適用于捕撈個體較大的魚類,而不適用于小型魚類,而在研 究工作中,對小型魚類進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在目前的研究采樣時,
小型魚類群落研究中經常使用以下方法進行采樣水下觀察、蹦網
(pop-net)和罩網(drop-net)、刺網、電捕、拖網、圍網、定置張網 等。水下觀察法通過研究人員親自潛入水中或通過一定的設備在水中 直接觀察魚類的活動,主要研究魚類的活動規(guī)律和空間分布。這種方 法比較復雜,較少采用。蹦網和罩網均由上下框和連接上下框的圍網 構成。蹦網從下而上圍住一定面積的水體,而罩網則剛好相反,從上 而下圍住一定面積的水體。研究表明蹦網上框的上浮過程易驚擾上層 的活動能力較強的魚類,使它們逃離蹦網要采樣的區(qū)域,因此蹦網主 要適應于研究中下層活動能力較弱的小型魚類。刺網中的魚類常和網 目大小有一定的關系,在魚類群落研究中常常一起使用網目大小不同 的刺網來迸行研究。刺網雖然采樣方法簡單,但對魚類選擇性較大, 影響研究的準確性。電捕在魚類群落采樣中應用較多,研究表明弱電 流的電捕對魚類致死作用較弱, 一般只是將其擊昏,而且對各種大小 的魚類都有明顯的效果,但電捕作用的范圍較小。拖網采樣面積較大, 常用于魚類群落多樣性的研究,在海洋研究中應用較多,采樣要求水體底質平坦,水生植物稀少,有利于船只和拖網的行進。定置張網在 湖泊魚類的捕撈中使用較多,勞動強度較低,但其結構對一些魚類具 有引誘或驚嚇作用,從而影響魚類采樣的準確性。
小型魚類是魚類群落的重要組成部分,種類眾多,資源量相當豐 富,在許多長期過度的選擇性捕撈的湖泊中魚類資源小型化現象十分 突出。小型魚類消耗大量的餌料資源,同時與許多經濟魚類競爭食物, 因此應該合理利用小型魚類資源,防止其種群增長過度,可通過食物 鏈將小型魚類作為兇猛性魚類的餌料資源,將其轉化為優(yōu)質魚產品, 是個較好的解決辦法之一。因此需要對小型魚類群落進行采樣研究, 闡明其群落結構、生物量、生長特性等特征。
對小型魚類進行研究采樣時,采用上述的方法進行采樣,或多或 少都能捕到部分魚,為了捕撈足夠的樣本,有時需要用多種捕魚方法 分別進行采樣,才能達到采樣要求。如用絲網捕撈上層小型魚類,用 電捕捕撈活動能力弱的上層小型魚類,用蹦網捕撈中下層活動能力較 弱的小型魚類,但這些方法效率低,比較費時費力。因此目前需要解 決小型魚類綜合采樣的問題,能方便的對中上層魚類與下層魚類同時 進行采樣,可節(jié)省大量的人力與物力,提高采樣研究的效率。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發(fā)明一種采樣方法,能方便的對中上層魚類與下 層魚類同時進行采樣,節(jié)省人力與物力,提高采樣研究的效率,解決 小型魚類的綜合采樣問題。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使用的網具主要由引網、攔網、竹竿、絲網、 地籠組成,引網與攔網的上綱綁有浮子,下綱綁有墜子;絲網上綱綁 有浮子,下綱綁在地籠上;先將引網、攔網、絲網、地籠用竹竿固定在水中,網具兩側的引網分別成垂直設置,使魚沿引網游動而進入網
具內;2片引網與4片攔網在網具的兩側形成內小外大成"八"字形 的4個進魚門,使魚沿引網通過進魚門后難以外逃;絲網為目徑較小 的多網目三層網,用于捕撈中上層不同個體大小的小型魚類;地籠在 網具的內側開有帶倒須的進魚口,地籠兩端有囊網,囊網內亦設倒須, 地籠內的魚最終進入囊網而被捕獲,用于捕撈下層魚類;然后用多艘 小船向網具方向行進,利用船上的發(fā)動機以及船槳等發(fā)出噪音,使小 型魚類往網具方向逃竄,進入網具中,待足夠的魚進入網具內后,將 進魚門用網片封住,采樣人員駕小船進入集魚箱內不停驅魚,使魚被 絲網纏住或進入地籠而被捕獲,然后從水中取出地籠和絲網,逐尾取 下魚放入水箱中。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1.用橫豎兩道引網,并用船驅魚,使采樣 區(qū)域內的魚順利沿著引網進入網具內;2.使用2片引網與4片攔網 在網具的兩側形成2個內小外大成"八"字形的進魚門,使魚沿引網 通過進魚門后難以外逃;3.網具僅用竹竿固定網具,操作簡便,而 且網具的造價低,易于推廣;4.將多網目的三層網與地籠相連,對 中上層魚類與下層魚類能同時釆樣,可節(jié)省大量的人力與物力,提高 采樣研究的效率;5.待足夠的魚進入網具內后,將進魚門用網片封 住,然后小船進入集魚箱內驅魚,捕撈的效率高。
附圖表示的是淺水區(qū)小型魚類綜合采樣網具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fā)明使用的網具(見附圖)主要由引網5、攔網4、竹竿l、絲網 6、地籠7組成,引網5與攔網4的上綱綁有浮子,下綱綁有墜子,上綱每隔1米綁1個直徑20厘米的浮子,下綱每隔20厘米綁1個 100克的墜子,并每隔5米用l根竹竿固定在水中;絲網6上綱綁有 浮子,上綱每隔1米綁1個直徑20厘米的浮子,下綱用尼龍繩綁在 地籠7上;引網5、攔網4、絲網6、地籠7都用竹竿1固定在水中; 引網5長度30 — 100米,網目1厘米,網具兩側的2片引網5分別成 垂直設置,使魚沿引網5游動而進入網具內;2片引網5與4片攔網 4在網具的兩側形成內小外大成"八"字形的4個進魚門2,進魚門 2外部寬度5米,內部寬度0.5米,使小型魚類沿引網通過進魚門后 難以外逃;絲網6為網目目徑較小的多網目三層網,其網目分別為l 厘米、2厘米、3厘米,用于捕撈中上層不同個體大小的小型魚類; 地籠7僅在網具的內側開有帶倒須的進魚口,進魚口靠近水底,直徑 4厘米,地籠7兩端有囊網3,囊網3內亦設倒須,地籠7內的魚最 終進入囊網3而被捕獲,地籠7主要用于捕撈下層魚類;對淺水區(qū)的 小型魚類進行綜合采樣時,需先將網具設好,首先設置地籠7與絲網 6,然后連接地籠7與絲網6端的攔網4,設置好進魚門2,用攔網4 圍成集魚箱8,最后設置成直角的4片引網5;將網具設置好后用多 艘小船向網具方向行進,利用船上的發(fā)動機以及船漿等發(fā)出噪音,使 小型魚類往網具方向逃竄,進入網具中,待足夠的魚進入網具內后, 將進魚門2用網片封住,網片的網目大小為l厘米,然后采樣人員駕 小船進入集魚箱8內不停驅魚,使魚被絲網6纏住或進入地籠而被捕 獲,然后從水中取出地籠7和絲網6,逐尾取下魚放入水箱中。
權利要求
1、淺水區(qū)小型魚類的綜合采樣的方法,使用的網具由引網、攔網、竹竿、絲網、地籠組成,引網與攔網的上綱綁有浮子,下綱綁有墜子;絲網上綱綁有浮子,下綱綁在地籠上;其特征是先將引網、攔網、絲網、地籠用竹竿固定在水中,網具兩側的引網分別成垂直設置,使魚沿引網游動而進入網具內;2片引網與4片攔網在網具的兩側形成內小外大成“八”字形的4個進魚門,使魚沿引網通過進魚門后難以外逃;絲網為目徑較小的多網目三層網,用于捕撈中上層不同個體大小的小型魚類;地籠在網具的內側開有帶倒須的進魚口,地籠兩端有囊網,囊網內亦設倒須,地籠內的魚最終進入囊網而被捕獲,用于捕撈下層魚類;然后用多艘小船向網具方向行進,利用船上的發(fā)動機以及船漿等發(fā)出噪音,使小型魚類往網具方向逃竄,進入網具中,待足夠的魚進入網具內后,將進魚門用網片封住,采樣人員駕小船進入集魚箱內不停驅魚,使魚被絲網纏住或進入地籠而被捕獲,然后從水中取出地籠和絲網,逐尾取下魚放入水箱中。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淺水區(qū)小型魚類的綜合采樣的方法, 其特征是引網長度30—100米,網目l厘米;引網與攔網上綱每隔l 米綁1個直徑20厘米的浮子,下綱每隔20厘米綁1個100克的墜子, 每隔5米用1根竹竿固定在水中;絲網上綱每隔1米綁1個直徑20 厘米的浮子;進魚門外部寬度5米,內部寬度0.5米;絲網的三層網, 其網目分別為l厘米、2厘米、3厘米;地籠的進魚口直徑4厘米。
全文摘要
淺水區(qū)小型魚類的綜合采樣的方法,涉及淺水區(qū)小型魚類采樣方法,需要提供一種對中上層魚類與下層魚類同時采樣的方法,本發(fā)明用引網、攔網、竹竿、絲網、地籠,其特征是先將引網、攔網、絲網、地籠用竹竿固定在水中,網具兩側的引網分別成垂直設置;2片引網與4片攔網在兩側形成內小外大的4個進魚門;絲網為多網目三層網;地籠的內側開有帶倒須的進魚口,地籠兩端囊網內設倒須;然后用多艘小船向網具方向行進,利用船上的發(fā)動機以及船槳發(fā)出噪音,使魚往網具方向進入網具中,魚進入網具內后,將進魚門用網片封住,采樣人員駕小船進入集魚箱內驅魚,然后從水中取出地籠和絲網,逐尾取下魚放入水箱中。本發(fā)明用于淺水區(qū)小型魚類的綜合采樣。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1564016SQ200810036340
公開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4月21日
發(fā)明者馮廣朋, 劉鑒毅, 平 莊, 章龍珍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