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后置直齒曲柄雙控制秧苗分插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后置直齒曲柄雙控制秧苗分插機構,是一種農業(yè)機械中水稻插秧機,特別涉及直 齒曲柄雙控制水稻秧苗分插機構。
技術背景目前國內外水稻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在國民經(jīng)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水稻插秧是水稻栽植得重要的農藝手段,過去大都以手工栽植為主,我國是最早研制、生產 和使用水稻插秧機的國家之一,從1980年起,國外開始致力于新型分插機構的研究,曲柄 搖桿、連桿式分插機構的出現(xiàn)使日本水稻插秧機的科技水平走在了世界的前列,20世紀80 年代中期日本行星齒輪式分插機構的研制成功,出現(xiàn)了高速水稻插秧機。目前高速插秧機 已成為時代的潮流,分插機構是插秧機的關鍵部件之一,到目前為止,國內外相繼出現(xiàn)應用 于高速插秧機的分插機構有旋轉滑道式分插機構、(偏心、橢圓)齒輪行星系分插機構、偏 心鏈輪分插機構、正齒行星齒輪分插機構和差數(shù)分插機構等;以上機構均能滿足高速插秧 的要求,但是由于機構采用非圓齒輪(即偏心齒輪、橢圓齒輪等)和旋轉滑道、偏心鏈輪等 來實現(xiàn)秧臂的運動軌跡,對加工質量和配合精度要求很高,目前的主要問題是常常由于加 工質量和配合精度達不到要求而產生旋轉臂中的非圓齒輪工作的不穩(wěn)定性,造成秧爪的實 際運動軌跡與理論值存在較大偏差,影響插秧質量,原因是非圓齒輪、旋轉滑道和偏心鏈輪 對精度等級要求高、加工難度大,產品很難達到設計要求。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后置直齒曲柄雙控制秧苗分插機構發(fā)明目的在于設計制造一種與現(xiàn) 有技術完全不同,在性能結構、運動規(guī)律和適應性方面更好的分插機構,以降低加工制造難 度,提高產品的可靠性,降低生產成本,力求能使中小企業(yè)也可以進行生產,加快產品的推 廣應用。本實用新型后置直齒曲柄雙控制秧苗分插機構是這樣實現(xiàn)的含栽植部、動力傳 動部和行星輪系旋轉部,由行星輪偏心輪、中間輪、連桿、太陽輪、擺盤、主動齒輪、旋轉臂、 栽植臂、轉軸、鏈輪、從動齒輪和動力傳動箱體、旋轉臂外殼、栽植臂連接軸、插秧爪、鉸鏈軸 和副軸等組成;轉軸中段安裝在動力傳動箱體內,兩端安裝旋轉臂,旋轉臂通過行星輪驅動 栽植臂運動;A、栽植部栽植部由插秧爪、栽植臂和栽植臂連接軸組成,插秧爪安裝在栽植臂前 端,栽植臂后端和栽植臂連接軸連成一體;B、動力傳動部由偏心輪、連桿、擺盤、主動齒輪、轉軸、鏈輪、從動齒輪和動力傳動 箱體、鉸鏈軸和副軸組成;動力傳動箱體內的轉軸上依次固定安裝擺盤、主動齒輪、鏈輪和 另一端擺盤,擺盤通過鉸鏈軸連接連桿,主動齒輪和鏈輪是連體結構,主動齒輪嚙合從動齒 輪,另一端擺盤通過傳動小轉軸連接偏心輪,連桿、從動齒輪和偏心輪依次套裝在副軸相應 一定位置,副軸由軸承座安裝在動力傳動箱體內、轉軸一側;[0007]C、行星輪系旋轉部由行星輪、中間輪、太陽輪、旋轉臂外殼組成旋轉臂外殼和 太陽輪依次安裝在轉軸端部,太陽輪嚙合中間輪,中間輪嚙合行星輪,太陽輪、中間輪和行 星輪同平面軸線平行安裝在旋轉臂外殼一定位置;行星輪和連接軸套裝成運動副。本實用新型后置直齒曲柄雙控制秧苗分插機構的有益效果栽植臂結構簡單,容 易制造、安裝和維修,插秧精度容易控制,便于廣大農民的使用;降低了制造難度,也降低了 制造成本;改變桿的不同長度,滿足不同的插秧需求,達到不同需要的插秧效果,機構的適 應性強。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后置直齒曲柄雙控制秧苗分插機構平面簡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后置直齒曲柄雙控制秧苗分插機構軸測簡圖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后置直齒曲柄雙控制秧苗分插機構旋轉臂結構示意圖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后置直齒曲柄雙控制秧苗分插機構裝配示意圖圖中行星輪
(I)、偏心輪⑵、中間輪(3)、連桿(4)、太陽輪(5)、擺盤(6)、主動齒輪(7)、旋轉臂(8)、栽 植臂(9)、轉軸(10)、鏈輪(11)、從動齒輪(12)和動力傳動箱體(13)、旋轉臂外殼(14)、栽 植臂連接軸(15)、插秧爪(16)、鉸鏈軸(17)、副軸(18)。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后置直齒曲柄雙控制秧苗分插機構由含栽植部、動力傳動部和行星輪 系旋轉部,由行星輪(1)、偏心輪(2)、中間輪(3)、連桿(4)、太陽輪(5)、擺盤(6)、主動齒輪 (7)、旋轉臂(8)、栽植臂(9)、轉軸(10)、鏈輪(11)、從動齒輪(12)和動力傳動箱體(13)、旋 轉臂外殼(14)、栽植臂連接軸(15)、插秧爪(16)、鉸鏈軸(17)、副軸(18)組成;轉軸(10) 中段安裝在動力傳動箱體(13)內,兩端安裝旋轉臂(8),旋轉臂(8)通過行星輪(1)驅動栽 植臂(9)運動;A、栽植部栽植部由插秧爪(16)、栽植臂(9)和栽植臂連接軸(15)組成,插秧爪 (16)安裝在栽植臂(9)前端,栽植臂(9)后端和栽植臂連接軸(15)連成一體;B、動力傳動部由偏心輪(2)、連桿(4)、擺盤(6)、主動齒輪(7)、轉軸(10)、鏈輪
(II)、從動齒輪(12)和動力傳動箱體(13)、鉸鏈軸(17)和副軸(18)組成;動力傳動箱體 (13)內的轉軸(10)上依次固定安裝擺盤(6)、主動齒輪(7)、鏈輪(11)和另一端擺盤(6), 擺盤(6)通過鉸鏈軸(17)連接連桿(4),主動齒輪(7)和鏈輪(11)是連體結構,主動齒輪 (7)嚙合從動齒輪(12),另一端擺盤(6)通過鉸鏈軸(17)連接偏心輪(2),連桿(4)、從動 齒輪(12)和偏心輪(2)依次套裝在副軸(18)相應一定位置,副軸(18)由軸承座安裝在動 力傳動箱體(13)內、轉軸(10) 一側;C、行星輪系旋轉部由行星輪(1)、中間輪(3)、太陽輪(5)、旋轉臂外殼(14)組 成旋轉臂外殼(14)和太陽輪(5)依次安裝在轉軸(10)端部,太陽輪(5)嚙合中間輪(3), 中間輪⑶嚙合行星輪(1),太陽輪(5)、中間輪(3)和行星輪⑴同平面軸線平行安裝在 旋轉臂外殼(14) 一定位置;行星輪(1)和連接軸(15)套裝成運動副。
權利要求后置直齒曲柄雙控制秧苗分插機構,其特征在于含栽植部、動力傳動部和行星輪系旋轉部,由行星輪(1)、偏心輪(2)、中間輪(3)、連桿(4)、太陽輪(5)、擺盤(6)、主動齒輪(7)、旋轉臂(8)、栽植臂(9)、轉軸(10)、鏈輪(11)、從動齒輪(12)和動力傳動箱體(13)、旋轉臂外殼(14)、栽植臂連接軸(15)、插秧爪(16)、鉸鏈軸(17)、副軸(18)組成;轉軸(10)中段安裝在動力傳動箱體(13)內,兩端安裝旋轉臂(8),旋轉臂(8)通過行星輪(1)驅動栽植臂(9)運動;A、栽植部栽植部由插秧爪(16)、栽植臂(9)和栽植臂連接軸(15)組成,插秧爪(16)安裝在栽植臂(9)前端,栽植臂(9)后端和栽植臂連接軸(15)連成一體;B、動力傳動部由偏心輪(2)、連桿(4)、擺盤(6)、主動齒輪(7)、轉軸(10)、鏈輪(11)、從動齒輪(12)和動力傳動箱體(13)、鉸鏈軸(17)和副軸(18)組成;動力傳動箱體(13)內的轉軸(10)上依次固定安裝擺盤(6)、主動齒輪(7)、鏈輪(11)和另一端擺盤(6),擺盤(6)通過鉸鏈軸(17)連接連桿(4),主動齒輪(7)和鏈輪(11)是連體結構,主動齒輪(7)嚙合從動齒輪(12),另一端擺盤(6)通過鉸鏈軸(17)連接偏心輪(2),連桿(4)、從動齒輪(12)和偏心輪(2)依次套裝在副軸(18)相應一定位置,副軸(18)由軸承座安裝在動力傳動箱體(13)內、轉軸(10)一側;C、行星輪系旋轉部由行星輪(1)、中間輪(3)、太陽輪(5)、旋轉臂外殼(14)組成旋轉臂外殼(14)和太陽輪(5)依次安裝在轉軸(10)端部,太陽輪(5)嚙合中間輪(3),中間輪(3)嚙合行星輪(1),太陽輪(5)、中間輪(3)和行星輪(1)同平面軸線平行安裝在旋轉臂外殼(14)一定位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后置直齒曲柄雙控制秧苗分插機構,其特征在于行星輪(1) 和連接軸(15)套裝成運動副。
專利摘要后置直齒曲柄雙控制秧苗分插機構,是一種農業(yè)機械中水稻插秧機,特別涉及直齒曲柄雙控制水稻秧苗分插機構;含栽植部、動力傳動部和行星輪系旋轉部,由行星輪、偏心輪、中間輪、連桿、太陽輪、擺盤、主動齒輪、旋轉臂多個零件組成;結構簡單,容易制造、安裝和維修,插秧精度容易控制,便于廣大農民的使用;降低了制造難度,也降低了制造成本;改變桿的不同長度,滿足不同的插秧需求,達到不同需要的插秧效果,機構的適應性強。
文檔編號A01C11/02GK201709114SQ20092014399
公開日2011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8月12日
發(fā)明者于建, 薛永風, 趙偉康, 高陽 申請人:趙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