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三輪乘坐式水稻插秧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插秧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三輪乘坐式水稻插秧機。
背景技術:
隨著農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水稻插秧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是許多水稻插秧機都是 獨輪驅動,插秧裝置的船板下方固定兩個輔助滾輪,這兩個滾輪在插秧時并不能起到支撐 作用,因此在田間行駛時就會不平穩(wěn),影響插秧質量,同時由于插秧裝置固定在行走架上, 無法升降,因而在田間過埂時特別的費力。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三輪乘坐式水稻插秧機,該插秧機 的插秧裝置能夠自由升降,同時行駛平穩(wěn),田間過埂方便,插秧質量好。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三輪乘坐式水稻插秧機,包括 行走裝置,所述行走裝置包括轉向架和行走架,所述轉向架與行走架鉸接;所述轉向架上安 裝有由轉向機構驅動的轉向輪;所述行走架上安裝有發(fā)動機、行走箱和驅動橋,所述驅動橋 上安裝有驅動輪;插秧裝置,所述插秧裝置包括船板和固定于所述船板上的工作箱,所述工 作箱的動力輸入軸與行走箱的插秧動力輸出軸之間設有傳動裝置;懸掛裝置,所述懸掛裝 置安裝于所述行走架和船板之間;動力提升裝置,所述動力提升裝置設置于所述懸掛裝置 與行走架之間。作為一種改進,所述支撐架包括支撐架本體和浮動機構,所述浮動機構設置于所 述支撐架本體與船板之間,用于實現(xiàn)所述插秧裝置的左右浮動。作為一種改進,所述驅動橋包括驅動橋軸和圍繞于所述驅動橋軸的驅動橋殼,所 述驅動橋殼固定于所述行走箱的箱體上,所述驅動橋軸轉動安裝于所述行走箱的箱體上構 成所述行走箱的動力輸出軸;驅動輪軸,所述驅動輪軸設有軸向盲孔,所述驅動輪軸通過軸 向盲孔套裝在所述驅動橋軸上,所述驅動輪軸伸出所述驅動橋殼并與驅動輪固定連接;兩 個離合器,所述的每一個離合器包括滑鍵連接于所述驅動橋軸上的公離合子和設置于驅 動輪軸上的母離合子,所述驅動橋軸上套裝有彈簧,所述彈簧擠壓于所述公離合子與驅動 橋軸上的一個軸向限位件之間,所述公離合子、母離合子和彈簧位于所述驅動橋殼內。作為一種改進,所述轉向架上安裝有配重。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效果是由于所述插秧機包括懸掛裝置,所 述懸掛裝置安裝于所述行走架和船板之間;動力提升裝置,所述動力提升裝置設置于所述 懸掛裝置與行走架之間,因此在插秧的時候,插秧裝置懸掛在行走裝置上由行走裝置帶動 平穩(wěn)行駛,同時在動力提升裝置的驅動下,所述插秧裝置下降與水田軟泥面接觸實現(xiàn)插秧; 在田間過埂的時候,動力提升裝置就驅動所述插秧裝置上升離地懸空,這樣行走裝置承載 插秧裝置過埂,既方便又平穩(wěn)安全,同時所述插秧機的驅動橋安裝在行走架上,因此轉向輪 就為前輪,驅動輪就為兩個后輪,這樣所述插秧機的驅動方式就為后輪雙驅,插秧機在水田插秧時,三個輪同時支撐在水田的硬泥面上,這樣,插秧機的插秧作業(yè)就非常的平穩(wěn),從而 保證了插秧深度一致,且轉彎半徑比四輪的轉彎半徑小,有利于插秧機的轉彎;而后輪雙驅 就可以提供給插秧機更大的牽引力,從而可以有效減少插秧機泥陷的情況,同時給過埂和 爬坡提供足夠動力。又由于所述支撐架包括支撐架本體和浮動機構,所述浮動機構設置于所述支撐架 本體與船板之間,用于實現(xiàn)所述插秧裝置的左右浮動,因此在水田田面不平整的情況下,插 秧裝置可以通過浮動機構左右浮動來適應田面的狀況,從而確保插秧深度的一致,提高了 插秧的質量。又由于所述驅動橋包括驅動橋軸和圍繞于所述驅動橋軸的驅動橋殼,所述驅動 橋殼固定于所述行走箱的箱體上,所述驅動橋軸轉動安裝于所述行走箱的箱體上構成所述 行走箱的動力輸出軸;驅動輪軸,所述驅動輪軸設有軸向盲孔,所述驅動輪軸通過軸向盲孔 套裝在所述驅動橋軸上,所述驅動輪軸伸出所述驅動橋殼并與驅動輪固定連接;兩個離合 器,所述的每一個離合器包括滑鍵連接于所述驅動橋軸上的公離合子和設置于驅動輪軸上 的母離合子,所述驅動橋軸上套裝有彈簧,所述彈簧擠壓于所述公離合子與驅動橋軸上的 一個軸向限位件之間,所述公離合子、母離合子和彈簧位于所述驅動橋殼內,因此,公、母 離合子分離時,驅動橋軸在驅動輪軸內空轉從而切斷驅動橋軸與驅動輪之間的動力傳遞, 插秧機停止前進;而當公、母離合子結合時,驅動橋軸就通過公、母離合子將動力傳遞給驅 動輪軸進而傳遞給固定在驅動輪軸上的驅動輪,這樣就可以實現(xiàn)左、右驅動輪的差速,實現(xiàn) 轉彎,而公、母離合子之間的分離與結合使動力傳遞更加穩(wěn)定,避免出現(xiàn)動力傳遞打滑的現(xiàn) 象,為實現(xiàn)平穩(wěn)安全的過埂和爬坡提供了動力保障。又由于所述轉向架上安裝有配重,這樣就可以平衡插秧機前后的重量,便于插秧 機的過埂與爬坡。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
圖1的A-A方向的局部示意圖;圖3是
圖1的B方向的局部剖視圖;附圖中1.行走裝置2.插秧裝置;3.行走架;4.發(fā)動機;5.座椅;6.圓錐齒輪 副;7.行走箱;8.液壓缸;9.萬向節(jié)聯(lián)軸器;10.上連桿;11.秧箱;12.支撐桿;13.工作 箱;14.鏈箱;15.栽植臂;16.尾托板;17.船板;18.支承軸;19.支承套;20.支撐架本體; 21.下連桿;22.驅動橋;22a.驅動橋軸;22b.驅動橋殼;23.配重;24.轉向架;25.拉伸彈 簧;26.離合器;27.驅動輪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三輪乘坐式水稻插秧機,如
圖1、圖2和圖3所示,它包括行走裝置1、插秧裝 置2、用于懸掛插秧裝置2的懸掛裝置以及驅動插秧裝置2升降的動力提升裝置。所述行走裝置1包括轉向架24和行走架3,所述轉向架24與行走架3鉸接且轉向 架24上安裝有配重23 ;所述轉向架24上安裝有由轉向機構驅動的一個轉向輪;所述行走架3上安裝有座椅5、發(fā)動機4、行走箱7和驅動橋22,所述發(fā)動機4與行走箱7相連,所述 行走箱7傾斜安裝于所述行走架3上,所述行走箱7的插秧動力輸出軸與插秧裝置2的工 作箱13的動力輸入軸通過傳動裝置連接,所述傳動裝置包括萬向節(jié)聯(lián)軸器9和圓錐齒輪副 6,所述圓錐齒輪副6設置于所述萬向節(jié)聯(lián)軸器9與所述行走箱7的插秧動力輸出軸之間。如圖3所示,所述驅動橋22包括驅動橋軸22a和圍繞于所述驅動橋軸22a的驅 動橋殼22b,所述驅動橋殼22b固定于所述行走箱7的箱體上,所述驅動橋軸22a轉動安裝 于所述行走箱7的箱體上構成所述行走箱7的動力輸出軸;驅動輪軸27,所述驅動輪軸27 設有軸向盲孔,所述驅動輪軸27通過軸向盲孔套裝在所述驅動橋軸22a上,所述驅動輪軸 27伸出所述驅動橋殼22b并與驅動輪固定連接,所述驅動輪軸27與驅動輪連接的部分具有 矩形外輪廓面;兩個離合器26,所述的每一個離合器26包括滑鍵連接于所述驅動橋軸22a 上的公離合子和設置于驅動輪軸27上的母離合子,所述驅動橋軸22a上套裝有彈簧,所述 彈簧擠壓于所述公離合子與驅動橋軸22a上的一個軸向限位件之間,所述公離合子、母離 合子和彈簧位于所述驅動橋殼22b內。在行走架33上安裝有分別控制兩個離合器26的離 合踏板。插秧裝置2,所述插秧裝置2包括船板17、固定于所述船板17上的工作箱13以及 固定在秧箱托架上的秧箱11,所述工作箱13的動力輸入軸與行走箱7的插秧動力輸出軸之 間設有傳動裝置,所述工作箱13又與鏈箱14連接,所述鏈箱14的動力輸出軸上鉸接有栽 植臂15,在船板17的下方固定安裝有尾托板16。 懸掛裝置,所述懸掛裝置安裝于行走架3和船板17之間,所述懸掛裝置包括上連 桿10和下連桿21,所述上連桿10與下連桿21的一端均與所述行走架3鉸接,所述上連桿 10與行走車架之間還鉸接有動力提升裝置,所述動力提升裝置包括一個液壓缸8 ;所述上 連桿10和下連桿21的另一個端部鉸接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與所述船板17連接。所述支 撐架包括支撐架本體20和浮動機構,所述浮動機構設置于支撐架本體20與船板17之間, 用于實現(xiàn)所述插秧裝置2的左右浮動。所述浮動機構包括支承軸18,所述支承軸18 —端 固定于所述插秧裝置2的船板17上,另一端設有弧形限位槽;支承套19,所述支承套19 一 端鉸接在支撐架本體20的鉸接軸上且通過一根支撐桿12與所述支撐架本體20固定連接, 所述支承套19套裝于所述支承軸18上;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固定于支承套19上且卡入所 述限位槽內,所述支承軸18只能在支承套19內小角度逆時針或順時針轉動且不能相對支 承套19滑動;拉伸彈簧25,所述拉伸彈簧25安裝于所述船板17與支撐架本體20之間,用 于使插秧裝置2左右浮動平衡。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插秧機在進行插秧工作時,通過液壓缸8控制懸掛裝 置使插秧裝置2下降到船板17與水田軟泥接觸,然后插秧機的行走裝置1帶動插秧裝置2 共同行駛,同時栽植臂15在工作箱13和鏈箱14的動力傳遞下驅動轉動,實現(xiàn)插秧工作。 由于插秧機是三個車輪支撐,這樣就比獨輪的插秧機更加的平穩(wěn),無論水田的軟泥下方的 硬土面是否平整,插秧機都能比較平穩(wěn)的工作,同時由于浮動機構的作用,插秧裝置2就可 以左右的浮動去適應水田軟泥面的狀況,從而可以保證一致的插秧的深度,提高了插秧的 質量。而當在田間過埂時就可以通過液壓缸8驅動懸掛裝置使插秧裝置2上升,從而插秧 裝置2懸空掛在行走架3上,就使過埂特別便利,而且后輪驅動也給爬坡和過埂提供了足 夠的動力,在轉彎時就可以腳踩離合踏板,控制公、母離合子的分離或結合使左右驅動輪差速,實現(xiàn)轉彎,同時,轉向輪為一個輪,就比四輪的插秧機轉彎半徑小,便于插秧機的作業(yè)和 轉彎;采用左右兩個離合器26實現(xiàn)差速,公、母離合子的結合或分離使插秧機的動力傳遞 更加穩(wěn)定,避免了動力傳遞打滑的情況,給順利的爬坡和過埂提供了保障;而當不需要插秧 時,將插秧裝置2上升,插秧機就如同三輪車一樣可以平穩(wěn)的在路上行駛,輕巧便利。
權利要求三輪乘坐式水稻插秧機,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裝置,所述行走裝置包括轉向架和行走架,所述轉向架與行走架鉸接;所述轉向架上安裝有由轉向機構驅動的轉向輪;所述行走架上安裝有發(fā)動機、行走箱和驅動橋,所述驅動橋上安裝有驅動輪;插秧裝置,所述插秧裝置包括船板和固定于所述船板上的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動力輸入軸與行走箱的插秧動力輸出軸之間設有傳動裝置;懸掛裝置,所述懸掛裝置安裝于所述行走架和船板之間;動力提升裝置,所述動力提升裝置設置于所述懸掛裝置與行走架之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輪乘坐式水稻插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懸掛裝置包括 上連桿,所述上連桿一端與所述行走架鉸接;下連桿,所述下連桿一端與所述行走架鉸接;支撐架,所述支撐架分別與上連桿和下連桿的另一個端部鉸接,且所述支撐架與所述 船板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三輪乘坐式水稻插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包括支撐架 本體和浮動機構,所述浮動機構設置于所述支撐架本體與船板之間,用于實現(xiàn)所述插秧裝 置的左右浮動。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三輪乘坐式水稻插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動機構包括 支承軸,所述支承軸一端固定于所述插秧裝置的船板上,另一端設有弧形限位槽;支承套,所述支承套一端與所述支撐架本體固定連接,所述支承套套裝于所述支承軸上;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固定于所述支承套上且卡入所述限位槽內; 拉伸彈簧,所述拉伸彈簧安裝于所述船板與支撐架本體之間。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三輪乘坐式水稻插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箱傾斜安裝于 所述行走架上,所述傳動裝置包括萬向節(jié)聯(lián)軸器和圓錐齒輪副,所述圓錐齒輪副設置于所 述萬向節(jié)聯(lián)軸器與所述行走箱的插秧動力輸出軸之間。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三輪乘坐式水稻插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橋包括驅動橋軸和圍繞于所述驅動橋軸的驅動橋殼,所述驅動橋殼固定于所述行走箱的箱體 上,所述驅動橋軸轉動安裝于所述行走箱的箱體上構成所述行走箱的動力輸出軸;驅動輪軸,所述驅動輪軸設有軸向盲孔,所述驅動輪軸通過軸向盲孔套裝在所述驅動 橋軸上,所述驅動輪軸伸出所述驅動橋殼并與驅動輪固定連接;兩個離合器,所述的每一個離合器包括滑鍵連接于所述驅動橋軸上的公離合子和設置 于驅動輪軸上的母離合子,所述驅動橋軸上套裝有彈簧,所述彈簧擠壓于所述公離合子與 驅動橋軸上的一個軸向限位件之間,所述公離合子、母離合子和彈簧位于所述驅動橋殼內。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三輪乘坐式水稻插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輪軸與驅動輪 連接的部分具有矩形外輪廓面。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輪乘坐式水稻插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提升裝置包括 一個液壓缸。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輪乘坐式水稻插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架上安裝有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三輪乘坐式水稻插秧機,包括行走裝置,所述行走裝置包括轉向架和行走架,所述轉向架與行走架鉸接;所述轉向架上安裝有由轉向機構驅動的轉向輪;所述行走架上安裝有發(fā)動機、行走箱和驅動橋,所述驅動橋上安裝有驅動輪;插秧裝置,所述插秧裝置包括船板和固定于所述船板上的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動力輸入軸與行走箱的插秧動力輸出軸之間設有傳動裝置;懸掛裝置,所述懸掛裝置安裝于所述行走架和船板之間;動力提升裝置,所述動力提升裝置設置于所述懸掛裝置與行走架之間。該插秧機的插秧裝置能夠自由升降,同時行駛平穩(wěn),田間過埂方便,插秧質量好。
文檔編號A01C11/02GK201639969SQ2009202799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2月1日
發(fā)明者孟慶和 申請人:孟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