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殺真菌混合物的制作方法
本申請(qǐng)是申請(qǐng)日為2005年12月21日、申請(qǐng)?zhí)枮?00580044738.7的中國專利申請(qǐng)的分案申請(qǐng)。
本發(fā)明涉及殺真菌混合物,其以協(xié)同增效有效量包含如下化合物作為活性組分 1)式I的異噁唑衍生物
和 2)至少一種選自下組的活性化合物II A)唑類,例如雙苯三唑醇(bitertanol)、糠菌唑(bromuconazole)、環(huán)唑醇(cyproconazole)、噁醚唑(difenoconazole)、烯唑醇(diniconazole)、烯菌靈(enilconazole)、氧唑菌(epoxiconazole)、喹唑菌酮(fluquinconazole)、腈苯唑(fenbuconazole)、氟硅唑(flusilazole)、粉唑醇(flutriafol)、己唑醇(hexaconazole)、酰胺唑(imibenconazole)、環(huán)戊唑醇(ipconazole)、環(huán)戊唑菌(metconazole)、腈菌唑(myclobutanil)、戊菌唑(penconazole)、丙環(huán)唑(propiconazole)、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硅氟唑(simeconazole)、三唑酮(triadimefon)、唑菌醇(triadimenol)、戊唑醇(tebuconazole)、氟醚唑(tetraconazole)、戊叉唑菌(triticonazole)、丙氯靈(prochloraz)、稻瘟酯(pefurazoate)、烯菌靈(imazalil)、氟菌唑(triflumizole)、氰霜唑(cyazofamid)、苯菌靈(benomyl)、多菌靈(carbendazim)、涕必靈(thiabendazole)、麥穗寧(fuberidazole)、噻唑菌胺(ethaboxam)、氯唑靈(etridiazole)、土菌消(hymexazole), B)嗜球果傘素類(strobilurins),如腈嘧菌酯(azoxystrobin)、醚菌胺(dimoxystrobin)、烯肟菌酯(enestroburin)、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亞胺菌(kresoxim-methyl)、叉氨苯酰胺(metominostrobin)、肟醚菌胺(orysastrobin)、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唑菌胺酯(pyraclostrobin)、肟菌酯(trifloxystrobin); C)羧酰胺類,如萎銹靈(carboxin)、苯霜靈(benalaxyl)、啶酰菌胺(boscalid)、環(huán)酰菌胺(fenhexamid)、氟酰胺(flutolanil)、呋吡唑靈(furametpyr)、丙氧滅繡胺(mepronil)、甲霜靈(metalaxyl)、精甲霜靈(mefenoxam)、甲呋酰胺(ofurace)、噁霜靈(oxadixyl)、氧化萎銹靈(oxycarboxin)、吡噻菌胺(penthiopyrad)、溴氟唑菌(thifluzamide)、噻酰菌胺(tiadinil), 3,4-二氯-N-(2-氰基苯基)異噻唑-5-甲酰胺、烯酰嗎啉(dimethomorph)、氟嗎啉(flumorph), 氟聯(lián)苯菌(flumetover)、氟吡菌胺(picobenzamid)、苯酰菌胺(zoxamide),氯環(huán)丙酰胺(carpropamid)、雙氯氰菌胺(diclocymet)、雙炔酰菌胺(mandipropamid), N-(2-{4-[3-(4-氯苯基)丙-2-炔基氧基]-3-甲氧基苯基}乙基)-2-甲磺酰氨基-3-甲基丁酰胺、N-(2-{4-[3-(4-氯苯基)丙-2-炔基氧基]-3-甲氧基苯基}乙基)-2-乙磺酰氨基-3-甲基丁酰胺, 式III的酰胺
其中各變量和指數(shù)如下所定義 R1和R2相互獨(dú)立地為氫、鹵素、C1-C6烷基或C1-C6鹵代烷基、氰基、硝基、甲氧基或三氟甲氧基,條件是R1和R2不同時(shí)為氫,和 R3為CF3或CHF2; D)雜環(huán)化合物,如氟啶胺(fluazinam)、啶斑肟(pyrifenox)、磺嘧菌靈(bupirimate)、環(huán)丙嘧啶(cyprodinil)、異嘧菌醇(fenarimol)、嘧菌腙(ferimzone)、嘧菌胺(mepanipyrim)、氟苯嘧啶醇(nuarimol)、二甲嘧菌胺(pyrimethanil), 嗪氨靈(triforine), 拌種咯(fenpiclonil)、氟噁菌(fludioxonil), 4-十二烷基-2,6-二甲基嗎啉(aldimorph)、嗎菌靈(dodemorph)、丁苯嗎啉(fenpropimorph)、克啉菌(tridemorph), 苯銹啶(fenpropidin), 異丙定(iprodione)、殺菌利(procymidone)、烯菌酮(vinclozolin), 噁唑酮菌(famoxadone)、咪唑菌酮(fenamidone)、異噻菌酮(octhilinone)、噻菌靈(probenazole), 5-氯-7-(4-甲基哌啶-1-基)-6-(2,4,6-三氟苯基)[1,2,4]三唑并[1,5-a]嘧啶, 敵菌靈(anilazine)、噠菌清(diclomezine)、咯喹酮(pyroquilon)、丙氧喹啉(proquinazid)、三環(huán)唑(tricyclazole), 2-丁氧基-6-碘-3-丙基苯并吡喃-4-酮, 噻二唑素(acibenzolar-S-methyl)、敵菌丹(captafol)、克菌丹(captan)、棉隆(dazomet)、滅菌丹(folpet)、氰菌胺(fenoxanil)、喹氧靈(quinoxyfen),或 N,N-二甲基-3-(3-溴-6-氟-2-甲基吲哚-1-磺?;?[1,2,4]三唑-1-磺酰胺; E)氨基甲酸鹽類,如代森錳鋅(mancozeb)、代森錳(maneb)、威百畝(metam)、代森聯(lián)(metiram)、福美鐵(ferbam)、甲基代森鋅(propineb)、福美雙(thiram)、代森鋅(zineb)、福美鋅(ziram), 乙霉威(diethofencarb)、異丙菌胺(iprovalicarb)、苯噻菌胺(flubenthiavalicarb)、百維靈(propamocarb), 3-(4-氯苯基)-3-(2-異丙氧基羰基氨基-3-甲基丁酰氨基)丙酸甲酯,{2-氯-5-[1-(3-甲基芐氧基亞氨基)乙基]芐基}氨基甲酸甲酯、{2-氯-5-[1-(6-甲基吡啶-2-基甲氧基亞氨基)乙基]芐基}氨基甲酸甲酯; F)選自如下的其他殺真菌劑 胍類多果定(dodine)、雙胍辛醋酸鹽(iminoctadine)、雙胍鹽(guazatine); 抗菌素類春雷素(kasugamycin)、鏈霉素(streptomycin)、多氧霉素(polyoxine)、井岡霉素(validamycin A); 硝基苯基衍生物樂殺螨(binapacryl)、敵螨普(dinocap)、敵螨通(dinobuton), 含硫的雜環(huán)基化合物二噻農(nóng)(dithianon)、稻瘟靈(isoprothiolane),有機(jī)金屬化合物類三苯錫基鹽,如薯瘟錫(fentin acetate), 有機(jī)磷化合物克瘟散(edifenphos)、異稻瘟凈(iprobenfos)、藻菌磷(fosetyl)、乙膦鋁(fosetyl aluminum)、亞磷酸及其鹽、定菌磷(pyrazophos)、甲基立枯磷(tolclofos-methyl); 有機(jī)氯化合物百菌清(chlorothalonil)、抑菌靈(dichlofluanid)、磺菌胺(flusulfamide)、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四氯苯酞(phthalide)、戊菌隆(pencycuron)、五氯硝基苯(quintozene)、甲基托布津(thiophanate-methyl)、對(duì)甲抑菌靈(tolylfluanid), 無機(jī)活性化合物波爾多液(Bordeaux混合物)、醋酸銅、氫氧化銅、王銅、堿式硫酸銅、硫, 其他環(huán)氟菌胺(cyflufenamid)、清菌脲(cymoxanil)、甲菌定(dimethirimol)、乙菌定(ethirimol)、呋氨丙靈(furalaxyl)、苯菌酮(metrafenone)和螺噁茂胺(spiroxamine)。
此外,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使用化合物I與活性化合物II的混合物防治有害真菌的方法,化合物I與活性化合物II在制備該類混合物中的用途以及包含這些混合物的組合物。
上面稱為組分1的式I的異噁唑衍生物、其制備及其對(duì)有害真菌的作用由文獻(xiàn)已知(代碼SYP-Z048;EP-A 1035122)。
上面作為組分2提及的活性化合物II、其制備及其對(duì)有害真菌的作用通常是已知的(參見http://www.hclrss.demon.co.uk/index.html);它們可以市購 雙苯三唑醇,β-([1,1’-聯(lián)苯]-4-基氧基)-α-(1,1-二甲基乙基)-1H-1,2,4-三唑-1-乙醇(DE 2324020), 糠菌唑,1-[[4-溴-2-(2,4-二氯苯基)四氫-2-呋喃基]甲基]-1H-[1,2,4]-三唑(Proc.1990Br.Crop.Prot.Conf.-Pests Dis.,第1卷,第459頁), 環(huán)唑醇,2-(4-氯苯基)-3-環(huán)丙基-1-[1,2,4]三唑-1-基丁-2-醇(US 4664696); 噁醚唑,1-{2-[2-氯-4-(4-氯苯氧基)苯基]-4-甲基-[1,3]二氧戊環(huán)-2-基甲基}-1H-[1,2,4]三唑(GB-A 2098607); 烯唑醇,(βE)-β-[(2,4-二氯苯基)亞甲基]-α-(1,1-二甲基乙基)-1H-1,2,4-三唑-1-乙醇(Noyaku Kagaku,1983,第8卷,第575頁), 烯菌靈(imazalil),1-[2-(2,4-二氯苯基)-2-(2-丙烯氧基)乙基]-1H-咪唑(Fruits,1973,第28卷,第545頁), 氧唑菌,(2RS,3SR)-1-[3-(2-氯苯基)-2,3-環(huán)氧-2-(4-氟苯基)丙基]-1H-1,2,4-三唑(EP-A 196038); 喹唑菌酮,3-(2,4-二氯苯基)-6-氟-2-[1,2,4]三唑-1-基-3H-喹唑啉-4-酮(Proc.Br.Crop Prot.Conf.-Pests Dis.,5-3,411(1992)); 腈苯唑,α-[2-(4-氯苯基)乙基]-α-苯基-1H-1,2,4-三唑-1-丙腈(Proc.1988Br.Crop Prot.Conf.-Pests Dis.,第1卷,第33頁), 氟硅唑,1-{[二(4-氟苯基)甲基硅烷基]甲基}-1H-[1,2,4]三唑(Proc.Br.CropProt.Conf.-Pests Dis.,1,413(1984)); 粉唑醇,α-(2-氟苯基)-α-(4-氟苯基)-1H-1,2,4-三唑-1-乙醇(EP 15756),己唑醇,2-(2,4-二氯苯基)-1-[1,2,4]三唑-1-基己-2-醇(CAS RN[79983-71-4]); 酰胺唑,N-(2,4-二氯苯基)-1H-1,2,4-三唑-1-乙烷硫代亞胺酸(4-氯苯基)甲基酯(Proc.1988Br.Crop Prot.Conf.-Pests Dis.,第2卷,第519頁), 環(huán)戊唑醇,2-[(4-氯苯基)甲基]-5-(1-甲基乙基)-1-(1H-1,2,4-三唑-1-基甲基)環(huán)戊醇(EP 267778), 環(huán)戊唑菌,5-(4-氯芐基)-2,2-二甲基-1-[1,2,4]三唑-1-基甲基環(huán)戊醇(GB 857383); 腈菌唑,2-(4-氯苯基)-2-[1,2,4]三唑-1-基甲基戊腈(CAS RN [88671-89-0]); 戊菌唑,1-[2-(2,4-二氯苯基)戊基]-1H-[1,2,4]三唑(Pesticide Manual,第12版(2000),第712頁); 丙環(huán)唑,1-[[2-(2,4-二氯苯基)-4-丙基-1,3-二氧戊環(huán)-2-基]甲基]-1H-1,2,4-三唑(BE 835579); 丙硫菌唑,2-[2-(1-氯環(huán)丙基)-3-(2-氯苯基)-2-羥基丙基]-2,4-二氫[1,2,4]三唑-3-硫酮(WO 96/16048); 硅氟唑,α-(4-氟苯基)-α-[(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1H-1,2,4-三唑-1-乙醇[CAS RN 149508-90-7], 三唑酮,1-(4-氯苯氧基)-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2-丁酮; 唑菌醇,β-(4-氯苯氧基)-α-(1,1-二甲基乙基)-1H-1,2,4-三唑-1-乙醇; 戊唑醇,1-(4-氯苯基)-4,4-二甲基-3-[1,2,4]三唑-1-基甲基戊-3-醇(EP-A 40345); 氟醚唑,1-[2-(2,4-二氯苯基)-3-(1,1,2,2-四氟乙氧基)丙基]-1H-1,2,4-三唑(EP234242), 戊叉唑菌,(5E)-5-[(4-氯苯基)亞甲基]-2,2-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甲基)環(huán)戊醇(FR 2641277), 丙氯靈,N-{丙基-[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咪唑-1-甲酰胺(US 3991071); 稻瘟酯,2-[(2-呋喃基甲基)(1H-咪唑-1-基羰基)氨基]丁酸4-戊烯基酯[CASRN 101903-30-4], 氟菌唑,(4-氯-2-三氟甲基苯基)-(2-丙氧基-1-[1,2,4]三唑-1-基亞乙基)胺(JP-A 79/119462) 氰霜唑,4-氯-2-氰基-N,N-二甲基-5-(4-甲基苯基)-1H-咪唑-1-磺酰胺(CASRN 120116-88-3), 苯菌靈,N-丁基-2-乙酰氨基苯并咪唑-1-甲酰胺(US 3631176); 多菌靈,(1H-苯并咪唑-2-基)氨基甲酸甲酯(US 3657443); 涕必靈,2-(1,3-噻唑-4-基)苯并咪唑(US 3017415), 麥穗寧,2-(2-呋喃基)-1H-苯并咪唑(DE 1209799), 噻唑菌胺,N-(氰基-2-噻吩基甲基)-4-乙基-2-(乙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EP-A 639574), 氯唑靈, 土菌消,5-甲基-1,2-噁唑-3-醇(JP 518249,JP 532202), 腈嘧菌酯,2-{2-[6-(2-氰基-1-乙烯基戊-1,3-二烯氧基)嘧啶-4-基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EP-A 382375), 醚菌胺,(E)-2-(甲氧亞氨基)-N-甲基-2-[α-(2,5-二甲苯氧基)-鄰甲苯基]乙酰胺(EP-A 477631); 氟嘧菌酯,(E)-{2-[6-(2-氯苯氧基)-5-氟嘧啶-4-基氧基]苯基}(5,6-二氫-1,4,2-二噁嗪-3-基)甲酮O-甲基肟(WO 97/27189); 亞胺菌,(E)-甲氧亞氨基[α-(鄰甲苯氧基)-鄰甲苯基]乙酸甲酯(EP-A 253213); 叉氨苯酰胺,(E)-2-(甲氧亞氨基)-N-甲基-2-(2-苯氧基苯基)乙酰胺(EP-A 398692); 肟醚菌胺,(2E)-2-(甲氧亞氨基)-2-{2-[(3E,5E,6E)-5-(甲氧亞氨基)-4,6-二甲基-2,8-二氧雜-3,7-二氮雜壬-3,6-二烯-1-基]苯基}-N-甲基乙酰胺(WO97/15552); 啶氧菌酯,3-甲氧基-2-[2-(6-三氟甲基吡啶-2-基氧基甲基)苯基]丙烯酸甲酯(EP-A 278595); 唑菌胺酯,N-{2-[1-(4-氯苯基)-1H-吡唑-3-基氧基甲基]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WO-A 96/01256); 肟菌酯,(E)-甲氧亞氨基-{(E)-α-[1-(α,α,α-三氟-間甲苯基)亞乙基氨基氧基]-鄰甲苯基}乙酸甲酯(EP-A 460575); 萎銹靈,5,6-二氫-2-甲基-N-苯基-1,4-氧硫雜芑-3-甲酰胺(US 3249499); 苯霜靈,N-(苯基乙酰基)-N-(2,6-二甲苯基)-DL-丙氨酸甲酯(DE 2903612), 啶酰菌胺,2-氯-N-(4’-氯聯(lián)苯-2-基)煙酰胺(EP-A 545099); 環(huán)酰菌胺,N-(2,3-二氯-4-羥基苯基)-1-甲基環(huán)己烷甲酰胺(Proc.Br.CropProt.Conf.-Pests Dis.,1998,第2卷,第327頁); 氟酰胺,α,α,α-三氟-3’-異丙氧基-鄰甲苯甲酰苯胺(JP1104514), 呋吡唑靈,5-氯-N-(1,3-二氫-1,1,3-三甲基-4-異苯并呋喃基)-1,3-二甲基-1H-吡唑-4-甲酰胺[CAS RN 123572-88-3], 丙氧滅繡胺,3’-異丙氧基-鄰甲苯甲酰苯胺(US 3937840), 甲霜靈,N-(甲氧基乙?;?-N-(2,6-二甲苯基)-DL-丙氨酸甲酯(GB 1500581); 精甲霜靈,N-(2,6-二甲苯基)-N-(甲氧基乙酰基)-D-丙氨酸甲酯; 甲呋酰胺,(RS)-α-(2-氯-N-2,6-二甲苯基乙酰胺基)-γ-丁內(nèi)酯[CAS RN58810-48-3]; 噁霜靈,N-(2,6-二甲基苯基)-2-甲氧基-N-(2-氧代-3-噁唑烷基)乙酰胺(GB2058059), 氧化萎銹靈,5,6-二氫-2-甲基-1,4-氧硫雜芑-3-甲酰苯胺4,4-二氧化物(US3399214), 吡噻菌胺,N-[2-(1,3-二甲基丁基)-3-噻吩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JP 10130268), 溴氟唑菌,N-[2,6-二溴-4-(三氟甲氧基)苯基]-2-甲基-4-(三氟甲基)-5-噻唑甲酰胺; 噻酰菌胺,3’-氯-4,4’-二甲基-1,2,3-噻二唑-5-甲酰苯胺[CAS RN223580-51-6], 烯酰嗎啉,3-(4-氯苯基)-3-(3,4-二甲氧基苯基)-1-嗎啉-4-基丙烯酮(EP-A 120321); 氟嗎啉,3-(4-氟苯基)-3-(3,4-二甲氧基苯基)-1-嗎啉-4-基丙烯酮(EP-A 860438); 氟聯(lián)苯菌,2-(3,4-二甲氧基苯基)-N-乙基-α,α,α-三氟-N-甲基-對(duì)甲苯甲酰胺[AGROW No.243,22(1995)], 氟吡菌胺(picobenzamid),2,6-二氯-N-(3-氯-5-三氟甲基吡啶-2-基甲基)苯甲酰胺(WO 99/42447); 苯酰菌胺,(RS)-3,5-二氯-N-(3-氯-1-乙基-1-甲基-2-氧代丙基)-對(duì)甲苯甲酰胺[CAS RN 156052-68-5]; 氯環(huán)丙酰胺,2,2-二氯-N-[1-(4-氯苯基)乙基]-1-乙基-3-甲基環(huán)丙烷甲酰胺[CAS RN 104030-54-8], 雙氯氰菌胺,2-氰基-N-[(1R)-1-(2,4-二氯苯基)乙基]-3,3-二甲基丁酰胺;雙炔酰菌胺,(RS)-2-(4-氯苯基)-N-[3-甲氧基-4-(丙-2-炔基氧基)苯乙基]-2-(丙-2-炔基氧基)乙酰胺[CAS RN 374726-62-2]; 氟啶胺,3-氯-N-[3-氯-2,6-二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5-(三氟甲基)-2-吡啶胺(The Pesticide Manual,publ.The 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第10版(1995),第474頁); 啶斑肟,1-(2,4-二氯苯基)-2-(3-吡啶基)乙酮O-甲基肟(EP-A 49854), 磺嘧菌靈, 環(huán)丙嘧啶,(4-環(huán)丙基-6-甲基嘧啶-2-基)苯基胺(EP-A 310550); 異嘧菌醇,(4-氯苯基)-(2-氯苯基)嘧啶-5-基甲醇(GB 1218623), 嘧菌腙,(Z)-2’-甲基苯乙酮4,6-二甲基嘧啶-2-基腙; 嘧菌胺,(4-甲基-6-丙-1-炔基嘧啶-2-基)苯基胺(EP-A 224339); 氟苯嘧啶醇,α-(2-氯苯基)-α-(4-氟苯基)-5-嘧啶甲醇(GB 1218623); 二甲嘧菌胺,4,6-二甲基嘧啶-2-基)苯基胺(DD-A 151404); 嗪氨靈,N,N’-{哌嗪-1,4-二基二[(三氯甲基)亞甲基]}二甲酰胺(DE 1901421); 拌種咯,4-(2,3-二氯苯基)-1H-吡咯-3-甲腈(Proc.1988Br.Crop Prot.Conf.-Pests Dis.,第1卷,第65頁); 氟噁菌,4-(2,2-二氟苯并[1,3]二氧雜環(huán)戊烯-4-基)-1H-吡咯-3-甲腈(ThePesticide Manual,publ.The 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第10版(1995),第482頁); 4-十二烷基-2,6-二甲基嗎啉,包含65-75%2,6-二甲基嗎啉和25-35%2,5-二甲基嗎啉的4-烷基-2,5(或2,6)-二甲基嗎啉,其中超過85%為4-十二烷基-2,5(或2,6)-二甲基嗎啉且其中“烷基”還可以包括辛基、癸基、十四烷基和十六烷基以及其中順/反比為1∶1; 嗎菌靈,4-環(huán)十二烷基-2,6-二甲基嗎啉(DE 1198125), 丁苯嗎啉,(RS)-順式-4-[3-(4-叔丁基苯基)-2-甲基丙基]-2,6-二甲基嗎啉(DE2752096), 克啉菌,2,6-二甲基-4-十三烷基嗎啉(DE 1164152), 苯銹啶,(RS)-1-[3-(4-叔丁基苯基)-2-甲基丙基]哌啶(DE 2752096), 異丙定,N-異丙基-3-(3,5-二氯苯基)-2,4-二氧代咪唑烷-1-甲酰胺(GB 1312536); 殺菌利,N-(3,5-二氯苯基)-1,2-二甲基環(huán)丙烷-1,2-二甲酰亞胺(US 3903090); 烯菌酮,3-(3,5-二氯苯基)-5-甲基-5-乙烯基噁唑烷-2,4-二酮(DE-OS2207576); 噁唑酮菌,(RS)-3-苯胺基-5-甲基-5-(4-苯氧基苯基)-1,3-噁唑烷-2,4-二酮; 咪唑菌酮,(S)-1-苯胺基-4-甲基-2-甲硫基-4-苯基咪唑啉-5-酮; 異噻菌酮, 噻菌靈,3-烯丙氧基-1,2-苯并噻唑1,1-二氧化物[CAS RN 27605-76-1]; 敵菌靈,4,6-二氯-N-(2-氯苯基)-1,3,5-三嗪-2-胺(US 2720480); 噠菌清,6-(3,5-二氯苯基-對(duì)甲苯基)噠嗪-3(2H)-酮; 咯喹酮,1,2,5,6-四氫吡咯并[3,2,1-ij]喹啉-4-酮(GB 1394373); 丙氧喹啉,6-碘-2-丙氧基-3-丙基喹唑啉-4(3H)-酮(WO 97/48684); 三環(huán)唑,5-甲基-1,2,4-三唑并[3,4-b]苯并噻唑(GB 1419121); 噻二唑素, 敵菌丹,N-(1,1,2,2-四氯乙硫基)環(huán)己-4-烯-1,2-二甲酰亞胺; 克菌丹,2-三氯甲硫基-3a,4,7,7a-四氫異吲哚-1,3-二酮(US 2553770); 棉隆,3,5-二甲基-1,3,5-噻二嗪烷-2-硫酮; 滅菌丹,2-三氯甲硫基異吲哚-1,3-二酮(US 2553770); 氰菌胺,N-(1-氰基-1,2-二甲基丙基)-2-(2,4-二氯苯氧基)丙酰胺(EP-A 262393); 喹氧靈,5,7-二氯-4-(4-氟苯氧基)喹啉(US 5240940); 代森錳鋅,亞乙基二(二硫代氨基甲酸)錳鋅配合物(US 3379610); 代森錳,亞乙基二(二硫代氨基甲酸)錳(US 2504404); 威百畝,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US 2791605); 代森聯(lián),亞乙基二(二硫代氨基甲酸)鋅氨合物(US 3248400); 甲基代森鋅,亞丙基二(二硫代氨基甲酸)鋅聚合物(BE 611960); 福美鐵,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鐵(3+)(US 1972961); 福美雙,二(二甲基硫代氨基甲?;?二硫化物(DE 642532); 福美鋅,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鹽; 代森鋅,亞乙基二(二硫代氨基甲酸)鋅(US 2457674); 乙霉威,3,4-二乙氧基苯胺基甲酸異丙基酯; 異丙菌胺,[(1S)-2-甲基-1-(1-對(duì)甲苯基乙基氨基甲?;?丙基]氨基甲酸異丙基酯(EP-A 472996); 苯噻菌胺(benthiavalicarb),{(S)-1-[(1R)-1-(6-氟苯并噻唑-2-基)乙基氨基甲?;鵠-2-甲基丙基}氨基甲酸異丙基酯(JP-A 09/323984); 百維靈,3-(二甲基氨基)丙基氨基甲酸丙基酯(DE 1643040); 多果定,(2,4-二氯苯氧基)乙酸(US 2867562); 雙胍辛醋酸鹽、雙胍鹽,包含雙胍辛醋酸鹽-二(8-胍基辛基)胺的混合物(GB 1114155); 春雷素,1L-1,3,4/2,5,6-1-脫氧-2,3,4,5,6-五羥基環(huán)己基-2-氨基-2,3,4,6-四脫氧-4-(α-亞氨基甘氨酰)-α-D-阿拉伯吡喃己糖苷; 鏈霉素,O-2-脫氧-2-甲基氨基-α-L-吡喃葡糖基-(1→2)-O-5-脫氧-3-C-甲?;?α-L-呋喃來蘇糖基-(1→4)-N1,N3-二脒基-D-鏈霉胺; 多氧霉素,5-(2-氨基-5-O-氨基甲?;?2-脫氧-L-木質(zhì)酰胺基)-1-(5-羧基-1,2,3,4-四氫-2,4-二氧代嘧啶-1-基)-1,5-二脫氧-β-D-呋喃阿洛糖醛酸及其鹽; 井岡霉素, 樂殺螨,3-甲基巴豆酸(RS)-2-仲丁基-4,6-二硝基苯基酯; 敵螨普,巴豆酸2,6-二硝基-4-辛基苯基酯和巴豆酸2,4-二硝基-6-辛基苯基酯的混合物,其中“辛基”為1-甲基庚基、1-乙基己基和1-丙基戊基的混合物(US 2526660); 敵螨通,碳酸(RS)-2-仲丁基-4,6-二硝基苯基·異丙基酯; 二噻農(nóng),5,10-二氧代-5,10-二氫萘并[2,3-b][1,4]二噻英-2,3-二甲腈(GB857383); 稻瘟靈,吲哚-3-基乙酸[CAS RN 50512-35-1]; 薯瘟錫,乙酸三苯基錫; 克瘟散,二硫代磷酸O-乙基S,S-二苯基酯; 異稻瘟凈, 藻菌磷、乙膦鋁,膦酸乙酯鋁鹽(FR 2254276); 定菌磷, 甲基立枯磷, 百菌清,2,4,5,6-四氯間苯二甲腈(US 3290353); 抑菌靈,N-二氯一氟甲硫基-N’,N’-二甲基-N-苯基磺酰胺(DE 1193498); 磺菌胺, 六氯苯, 四氯苯酞, 戊菌隆,1-(4-氯芐基)-1-環(huán)戊基-3-苯基脲(DE 2732257); 五氯硝基苯,五氯硝基苯(DE 682048); 甲基托布津,1,2-亞苯基二(亞氨基硫代羰基)二(氨基甲酸二甲酯)(DE-OS 1930540); 對(duì)甲抑菌靈,N-二氯一氟甲硫基-N’,N’-二甲基-N-對(duì)甲苯基磺酰胺(DE 1193498); 環(huán)氟菌胺,(Z)-N-[α-(環(huán)丙基甲氧亞氨基)-2,3-二氟-6-(三氟甲基)芐基]-2-苯基乙酰胺(WO 96/19442); 清菌脲,1-(2-氰基-2-甲氧亞氨基乙?;?-3-乙基脲(US 3957847); 甲菌定, 乙菌定, 呋氨丙靈, 苯菌酮,3’-溴-2,3,4,6’-四甲氧基-2’,6-二甲基二苯甲酮(US 5945567); 螺噁茂胺,(8-叔丁基-1,4-二氧雜螺[4.5]癸-2-基)二乙基胺(EP-A 281842)。
根據(jù)IUPAC命名的化合物、其制備及其殺真菌作用同樣是已知的 5-氯-7-(4-甲基哌啶-1-基)-6-(2,4,6-三氟苯基)-[1,2,4]三唑并[1,5-a]嘧啶(WO98/46608), 3,4-二氯-N-(2-氰基苯基)異噻唑-5-甲酰胺(WO 99/24413), N-(2-{4-[3-(4-氯苯基)丙-2-炔基氧基]-3-甲氧基苯基}乙基)-2-甲磺酰氨基-3-甲基丁酰胺(式II-A)、N-(2-{4-[3-(4-氯苯基)丙-2-炔基氧基]-3-甲氧基苯基}乙基)-2-乙磺酰氨基-3-甲基丁酰胺(式II-B)(WO 04/049804),
R甲基(II-A),乙基(II-B); 式III的酰胺(WO 03/066609), 式IV的2-丁氧基-6-碘-3-丙基苯并吡喃-4-酮(WO 03/14103),
式V的N,N-二甲基-3-(3-溴-6-氟-2-甲基吲哚-1-磺?;?-[1,2,4]三唑-1-磺酰胺(WO 03/053145),
式VI的3-(4-氯苯基)-3-(2-異丙氧基羰基氨基-3-甲基丁酰氨基)丙酸甲酯(EP-A 1028125)
式VII的氨基甲酸酯肟醚(EP-A 1201648)
X為N(VII-A)或CH(VII-B)。
為了降低已知化合物的施用率并拓寬其活性譜,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在活性化合物的施用總量降低下對(duì)有害真菌,尤其是對(duì)某些適應(yīng)癥具有改進(jìn)活性的混合物。
我們發(fā)現(xiàn)該目的由開頭所定義的混合物實(shí)現(xiàn)。此外,我們發(fā)現(xiàn)與單一化合物相比,同時(shí),即聯(lián)合或分開施用化合物I和活性化合物II或依次施用化合物I和活性化合物II可以更好地防治有害真菌(協(xié)同增效混合物)。化合物I可以用作大量不同活性化合物的協(xié)同增效劑。同時(shí),即聯(lián)合或分開使用化合物I和活性化合物II以超加和方式增加了殺真菌效力。
化合物I和活性化合物II的混合物,或同時(shí),即聯(lián)合或分開使用的化合物I和活性化合物II對(duì)寬范圍的植物病原性真菌,尤其是選自子囊菌綱(Ascomycetes)、半知菌綱(Deuteromycetes)、卵菌綱(Oomycetes)和擔(dān)子菌綱(Basidiomycetes)的真菌具有顯著效力。它們中的一些起內(nèi)吸作用且可以作為葉面和土壤作用殺真菌劑用于作物保護(hù)中。
它們對(duì)在各種作物植物如香蕉、棉花、蔬菜品種(例如黃瓜、豆類和葫蘆科植物)、大麥、禾草、燕麥、咖啡、土豆、玉米、水果品種、稻、黑麥、大豆、西紅柿、葡萄藤、小麥、觀賞植物、甘蔗以及大量種子中防治大量真菌尤其重要。
它們有利地適于防治下列植物病原性真菌禾谷類中的禾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白粉病),葫蘆科植物上的二孢白粉菌(Erysiphecichoracearum)和單絲殼白粉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蘋果上的蘋果白粉病菌(Podosphaera leucotricha),葡萄藤上的葡萄鉤絲殼菌(Uncinulanecator),禾谷類上的柄銹菌(Puccinia)屬,棉花、稻和草坪上的絲核菌(Rhizoctonia)屬,禾谷類和甘蔗上的黑粉菌(Ustilago)屬,蘋果上的黑星病菌(Venturia inaequalis),禾谷類、稻和草坪中的平臍蠕孢(Bipolaris)屬和內(nèi)臍蠕孢(Drechslera)屬,小麥上的殼針孢(Septoria)屬,草莓、蔬菜、觀賞植物和葡萄藤上的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香蕉、花生和禾谷類上的球腔菌(Mycosphaerella)屬,小麥和大麥上的眼斑病菌(Pseudocercosporellaherpotrichoides),稻上的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大豆上的層銹菌(Phakopsora)屬,土豆和西紅柿上的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葫蘆科植物和啤酒花上的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屬,葡萄藤上的葡萄生單軸霉(Plasmopara viticola),水果和蔬菜上的鏈格孢(Alternaria)屬,以及鐮孢霉(Fusarium)屬和輪枝孢(Verticillium)屬。
化合物I和活性化合物II的混合物尤其適合防治灰霉菌(Botrytis)屬有害真菌。
化合物I和活性化合物II可以同時(shí),即聯(lián)合或分開施用,或依次施用,在分開施用時(shí)施用順序通常對(duì)防治措施的結(jié)果沒有任何影響。
在對(duì)式III所給符號(hào)的定義中,使用代表下列取代基的集合性術(shù)語鹵素氟、氯、溴和碘; 烷基具有1-6個(gè)碳原子的飽和直鏈或支化烴基,例如C1-C4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1-甲基乙基、丁基、1-甲基丙基、2-甲基丙基、1,1-二甲基乙基; 鹵代烷基具有1-6個(gè)碳原子的直鏈或支化烷基,其中這些基團(tuán)中的部分或所有氫原子可以被上述鹵原子替換尤其是C1-C2鹵代烷基,如氯甲基、溴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氯氟甲基、二氯一氟甲基、一氯二氟甲基、1-氯乙基、1-溴乙基、1-氟乙基、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2-氯-2-氟乙基、2-氯-2,2-二氟乙基、2,2-二氯-2-氟乙基、2,2,2-三氯乙基或五氟乙基。
考慮到式III的酰胺在本發(fā)明混合物中的應(yīng)用,下列式IIIa-IIIf的化合物是特別合適的
其中特別優(yōu)選式IIId化合物。尤其優(yōu)選匯編在下表中的化合物 表1 化合物1.1-1.22其中R1為氟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a化合物 表2 化合物2.1-2.22其中R1為氯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a化合物 表3 化合物3.1-3.22其中R1為溴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a化合物 表4 化合物4.1-4.22其中R1為碘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a化合物 表5 化合物5.1-5.22其中R1為甲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a化合物 表6 化合物6.1-6.22其中R1為甲氧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a化合物 表7 化合物7.1-7.22其中R1為三氟甲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a化合物 表8 化合物8.1-8.22其中R1為三氟甲氧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a化合物 表9 化合物9.1-9.22其中R1為氰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a化合物 表10 化合物10.1-10.22其中R1為硝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a化合物 表11 化合物11.1-11.20其中R1為氫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第2-21行之一的式IIIa化合物 表12 化合物12.1-12.22其中R1為氟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b化合物 表13 化合物13.1-13.22其中R1為氯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b化合物 表14 化合物14.1-14.22其中R1為溴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b化合物 表15 化合物15.1-15.22其中R1為碘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b化合物 表16 化合物16.1-16.22其中R1為甲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b化合物 表17 化合物17.1-17.22其中R1為甲氧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b化合物 表18 化合物18.1-18.22其中R1為三氟甲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b化合物 表19 化合物19.1-19.22其中R1為三氟甲氧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b化合物 表20 化合物20.1-20.22其中R1為氰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b化合物 表21 化合物21.1-21.22其中R1為硝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b化合物 表22 化合物22.1-22.20其中R1為氫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第2-21行之一的式IIIb化合物 表23 化合物23.1-23.22其中R1為氟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c化合物 表24 化合物24.1-24.22其中R1為氯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c化合物 表25 化合物25.1-25.22其中R1為溴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c化合物 表26 化合物26.1-26.22其中R1為碘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c化合物 表27 化合物27.1-27.22其中R1為甲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c化合物 表28 化合物28.1-28.22其中R1為甲氧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c化合物 表29 化合物29.1-29.22其中R1為三氟甲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c化合物 表30 化合物30.1-30.22其中R1為三氟甲氧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c化合物 表31 化合物31.1-31.22其中R1為氰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c化合物 表32 化合物32.1-32.22其中R1為硝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c化合物 表34 化合物34.1-34.22其中R1為氟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d化合物 表35 化合物35.1-35.22其中R1為氯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d化合物 表36 化合物36.1-36.22其中R1為溴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d化合物 表37 化合物37.1-37.22其中R1為碘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d化合物 表38 化合物38.1-38.22其中R1為甲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d化合物 表39 化合物39.1-39.22其中R1為甲氧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d化合物 表40 化合物40.1-40.22其中R1為三氟甲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d化合物 表41 化合物41.1-41.22其中R1為三氟甲氧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d化合物 表42 化合物42.1-42.22其中R1為氰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d化合物 表43 化合物43.1-43.22其中R1為硝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d化合物 表44 化合物44.1-44.20其中R1為氫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第2-21行之一的式IIId化合物 表45 化合物45.1-45.22其中R1為氟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e化合物 表46 化合物46.1-46.22其中R1為氯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e化合物 表47 化合物47.1-47.22其中R1為溴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e化合物 表48 化合物48.1-48.22其中R1為碘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e化合物 表49 化合物49.1-49.22其中R1為甲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e化合物 表50 化合物50.1-50.22其中R1為甲氧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e化合物 表51 化合物51.1-51.22其中R1為三氟甲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e化合物 表52 化合物52.1-52.22其中R1為三氟甲氧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e化合物 表53 化合物53.1-53.22其中R1為氰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e化合物 表54 化合物54.1-54.22其中R1為硝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e化合物 表56 化合物56.1-56.22其中R1為氟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f化合物 表57 化合物57.1-57.22其中R1為氯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f化合物 表58 化合物58.1-58.22其中R1為溴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f化合物 表59 化合物59.1-59.22其中R1為碘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f化合物 表60 化合物60.1-60.22其中R1為甲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f化合物 表61 化合物61.1-61.22其中R1為甲氧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f化合物 表62 化合物62.1-62.22其中R1為三氟甲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f化合物 表63 化合物63.1-63.22其中R1為三氟甲氧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f化合物 表64 化合物64.1-64.22其中R1為氰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f化合物 表65 化合物65.1-65.22其中R1為硝基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一行的式IIIf化合物 表66 化合物66.1-66.20其中R1為氫且R2和R3的組合在每種情況下為表A的第2-21行之一的式IIIf化合物 表A 式VII表示其中X為N(VII-A)或CH(VII-B)的化合物。
本發(fā)明混合物的優(yōu)選實(shí)施方案涉及式I化合物與選自下組的活性化合物的組合 二硫代氨基甲酸鹽,尤其是代森錳鋅、甲基代森鋅、福美雙, 苯并咪唑類,尤其是苯菌靈、托布津、多菌靈, 二羧酰亞胺類,尤其是異丙定、殺菌利、烯菌酮、乙菌利(chlozolinate), 鄰苯二甲酰亞胺類,尤其是克菌丹、百菌清、滅菌丹, 苯胺基嘧啶類,尤其是環(huán)丙嘧啶、二甲嘧菌胺、嘧菌胺, 三唑類,尤其是戊唑醇、噁醚唑、環(huán)唑醇、腈菌唑, 羧酰苯胺類,尤其是環(huán)酰菌胺、苯霜靈、啶酰菌胺、吡噻菌胺, 式III的酰替苯胺類,式IV的化合物, 有機(jī)氯化合物,尤其是抑菌靈、百菌清、對(duì)甲抑菌靈, 氨基甲酸鹽類,尤其是乙霉威, 含氮的雜環(huán)基化合物,尤其是氟噁菌、氟啶胺, 嗜球果傘素類,尤其是亞胺菌、唑菌胺酯、腈嘧菌酯、肟菌酯、烯肟菌酯、啶氧菌酯、氟嘧菌酯, 有機(jī)錫化合物,尤其是薯瘟錫,以及尤其是 5-氯-7-(4-甲基哌啶-1-基)-6-(2,4,6-三氟苯基)-[1,2,4]三唑并[1,5-a]嘧啶。
制備混合物時(shí),優(yōu)選使用純活性化合物,可以根據(jù)需要向其中加入對(duì)抗有害真菌或其他害蟲如昆蟲、蜘蛛或線蟲的其他活性化合物或除草或生長調(diào)節(jié)活性化合物或肥料作為其他活性組分。
通常使用化合物I與一種活性化合物II的混合物。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化合物I與兩種或合適的話多種活性組分的混合物可能是有利的。
在上述意義上合適的其他活性組分尤其為在開頭所提到的活性化合物II,尤其是上述優(yōu)選的活性化合物。
化合物I和活性化合物II通常以100∶1-1∶100,優(yōu)選20∶1-1∶20,尤其是10∶1-1∶10的重量比使用。
需要的話,可以將其他活性組分以20∶1-1∶20的比例加入化合物I中。
取決于化合物的類型和所需效果,本發(fā)明混合物的施用率為5-2000g/ha,優(yōu)選50-900g/ha,尤其是50-750g/ha。
相應(yīng)地,化合物I的施用率通常為1-1000g/ha,優(yōu)選10-900g/ha,尤其是20-750g/ha。
相應(yīng)地,活性化合物II的施用率通常為1-2000g/ha,優(yōu)選10-900g/ha,尤其是40-500g/ha。
在種子處理中,混合物的施用率通常為1-1000g/100kg種子,優(yōu)選1-750g/100kg種子,尤其是5-500g/100kg種子。
防治有害真菌的方法通過在植物播種之前或之后或在它們出苗之前或之后對(duì)種子、植物或土壤噴霧或撒粉而分開或聯(lián)合施用化合物I和活性化合物II,或施用化合物I和活性化合物II的混合物而進(jìn)行。
可將本發(fā)明的混合物或化合物I和活性化合物II轉(zhuǎn)化成常規(guī)配制劑,例如溶液、乳液、懸浮液、粉劑、粉末、糊和顆粒。使用形式取決于特定的意欲目的;在每種情況下,應(yīng)確保本發(fā)明化合物精細(xì)且均勻地分布。
配制劑以已知方式制備,例如通過將活性化合物與溶劑和/或載體混合而制備,若需要的話使用乳化劑和分散劑。適于該目的的溶劑/助劑主要為 -水、芳族溶劑(如Solvesso產(chǎn)品、二甲苯)、石蠟(如礦物油餾分)、醇類(如甲醇、丁醇、戊醇、芐醇)、酮類(如環(huán)己酮、γ-丁內(nèi)酯)、吡咯烷酮(NMP、NOP)、乙酸酯(乙二醇二乙酸酯)、二元醇、脂肪酸二甲基酰胺、脂肪酸及脂肪酸酯。原則上還可以使用溶劑混合物。
-載體如磨碎的天然礦物(如高嶺土、粘土、滑石、白堊)和磨碎的合成礦物(如高度分散的硅酸、硅酸鹽);乳化劑如非離子和陰離子乳化劑(如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烷基磺酸鹽和芳基磺酸鹽)以及分散劑如木素亞硫酸鹽廢液和甲基纖維素。
適合用作表面活性劑的是木素磺酸、萘磺酸、苯酚磺酸、二丁基萘磺酸的堿金屬鹽、堿土金屬鹽和銨鹽,烷基芳基磺酸鹽,烷基硫酸鹽,烷基磺酸鹽,脂肪醇硫酸鹽,脂肪酸和硫酸化脂肪醇乙二醇醚,此外還有磺化萘與甲醛的縮合物和萘衍生物與甲醛的縮合物,萘或萘磺酸與苯酚和甲醛的縮合物,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乙氧基化異辛基酚、辛基酚、壬基酚,烷基苯基聚乙二醇醚,三丁基苯基聚乙二醇醚,三硬脂基苯基聚乙二醇醚,烷基芳基聚醚醇,醇和脂肪醇/氧化乙烯縮合物,乙氧基化蓖麻油,聚氧乙烯烷基醚,乙氧基化聚氧丙烯,月桂醇聚乙二醇醚縮醛,山梨醇酯,木素亞硫酸鹽廢液和甲基纖維素。
適于制備可直接噴霧溶液、乳液、糊或油分散體的物質(zhì)為中至高沸點(diǎn)的礦物油餾分如煤油或柴油,還有煤焦油和植物或動(dòng)物來源的油,脂族、環(huán)狀和芳族烴如甲苯、二甲苯、石蠟、四氫化萘、烷基化萘或其衍生物,甲醇,乙醇,丙醇,丁醇,環(huán)己醇,環(huán)己酮,異佛爾酮,強(qiáng)極性溶劑如二甲亞砜、N-甲基吡咯烷酮和水。
粉末、撒播用材料和可撒粉產(chǎn)品可以通過將活性物質(zhì)與固體載體混合或一起研磨來制備。
顆粒如涂敷顆粒、浸漬顆粒和均質(zhì)顆??梢酝ㄟ^使活性化合物與固體載體粘附而制備。固體載體實(shí)例為礦土如硅膠、硅酸鹽、滑石、高嶺土、活性粘土(attaclay)、石灰石、石灰、白堊、紅玄武土、黃土、粘土、白云石、硅藻土、硫酸鈣、硫酸鎂、氧化鎂,磨碎的合成材料,肥料如硫酸銨、磷酸銨、硝酸銨、尿素以及植物來源的產(chǎn)品如谷粉、樹皮粉、木粉和堅(jiān)果殼粉,纖維素粉和其它固體載體。
配制劑通常包含0.01-95重量%,優(yōu)選0.1-90重量%的活性化合物?;钚曰衔镆?0-100%,優(yōu)選95-100%的純度(根據(jù)NMR譜)使用。
對(duì)于種子處理,所述配制劑在稀釋2-10倍后在即用制劑中給出0.01-60重量%,優(yōu)選0.1-40重量%的活性化合物濃度。
下列為本發(fā)明的配制劑實(shí)例 1.用水稀釋的產(chǎn)品 A水溶性濃縮物(SL、LS) 將10重量份活性化合物溶于90重量份水或水溶性溶劑中?;蛘撸尤霛駶檮┗蚱渌鷦?。活性化合物經(jīng)水稀釋溶解。以此方式得到活性化合物含量為10重量%的配制劑。
B分散性濃縮物(DC) 將20重量份活性化合物溶于70重量份環(huán)己酮中并加入10重量份分散劑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用水稀釋得到分散體?;钚曰衔锖繛?0重量%。
C可乳化的濃縮物(EC) 將15重量份活性化合物溶于75重量份二甲苯中并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鈣和蓖麻油乙氧基化物(在每種情況下為5重量份)。用水稀釋得到乳液。該配制劑的活性化合物含量為15重量%。
D乳液(EW、EO、ES) 將25重量份活性化合物溶于35重量份二甲苯中并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鈣和蓖麻油乙氧基化物(在每種情況下為5重量份)。借助乳化機(jī)(例如Ultraturrax)將該混合物加入30重量份水中并制成均相乳液。用水稀釋得到乳液。該配制劑的活性化合物含量為25重量%。
E懸浮液(SC、OD、FS) 在攪拌的球磨機(jī)中,將20重量份活性化合物粉碎并加入10重量份分散劑和濕潤劑以及70重量份水或有機(jī)溶劑,得到細(xì)碎活性化合物懸浮液。用水稀釋得到穩(wěn)定的活性化合物懸浮液。該配制劑中的活性化合物含量為20重量%。
F水分散性顆粒和水溶性顆粒(WG、SG) 將50重量份活性化合物細(xì)碎研磨并加入50重量份分散劑和濕潤劑,借助工業(yè)裝置(如擠出機(jī)、噴霧塔、流化床)將其制成水分散性或水溶性顆粒。用水稀釋得到穩(wěn)定的活性化合物分散體或溶液。該配制劑的活性化合物含量為50重量%。
G水分散性粉末和水溶性粉末(WP、SP、SS、WS) 將75重量份活性化合物在轉(zhuǎn)子-定子磨機(jī)中研磨并加入25重量份分散劑、濕潤劑和硅膠。用水稀釋得到穩(wěn)定的活性化合物分散體或溶液。該配制劑的活性化合物含量為75重量%。
H凝膠配制劑 在珠磨機(jī)中將20重量份活性化合物、10重量份分散劑、1重量份膠凝劑和70重量份水或有機(jī)溶劑研磨成細(xì)懸浮液。用水稀釋得到活性化合物含量為20重量%的穩(wěn)定懸浮液。
2.不經(jīng)稀釋而施用的產(chǎn)品 I粉劑(DP、DS) 將5重量份活性化合物細(xì)碎研磨并與95重量份細(xì)碎高嶺土充分混合。這得到活性化合物含量為5重量%的可撒粉產(chǎn)品。
J顆粒(GR、FG、GG、MG) 將0.5重量份活性化合物細(xì)碎研磨并結(jié)合95.5重量份載體。現(xiàn)行方法是擠出、噴霧干燥和流化床方法。得到不經(jīng)稀釋而施用的活性化合物含量為0.5重量%的顆粒。
K ULV溶液(UL) 將10重量份活性化合物溶于90重量份有機(jī)溶劑如二甲苯中,得到不經(jīng)稀釋而施用的活性化合物含量為10重量%的產(chǎn)品。
對(duì)于種子處理,通常利用水溶性濃縮物(LS)、懸浮液(FS)、粉劑(DS)、水分散性和水溶性粉末(WS、SS)、乳液(ES)、可乳化的濃縮物(EC)和凝膠配制劑(GF)。這些配制劑可以不經(jīng)稀釋或優(yōu)選稀釋后施用于種子上。可以在播種前施用。
活性化合物可以直接、以其配制劑形式或由其制備的施用形式(如可直接噴霧溶液、粉末、懸浮液或分散體、乳液、油分散體、糊、可撒粉產(chǎn)品、撤播用材料或顆粒形式),借助噴霧、霧化、撒粉、撒播或澆灌來使用。使用形式完全取決于意欲的目的;它們應(yīng)在每種情況下確保本發(fā)明活性化合物的最佳可能分布。
含水使用形式可通過加入水由乳液濃縮物、糊或可濕性粉末(可噴霧粉末、油分散體)制備。為制備乳液、糊或油分散體,可借助濕潤劑、增粘劑、分散劑或乳化劑將該物質(zhì)直接或溶于油或溶劑中后在水中均化。然而,還可以制備由活性物質(zhì)、濕潤劑、增粘劑、分散劑或乳化劑以及合適的話溶劑或油組成的濃縮物,這些濃縮物適于用水稀釋。
即用制劑中的活性化合物濃度可在較寬范圍內(nèi)變化。它們通常為0.0001-10%,優(yōu)選0.01-1%。
活性化合物也可成功用于超低容量法(ULV),其中可以施用包含超過95重量%活性化合物的配制劑,或甚至施用不含添加劑的活性化合物。
各種類型的油、濕潤劑、輔助劑、除草劑、殺真菌劑、其它殺蟲劑或殺菌劑都可加入活性化合物中,甚至若合適的話,恰在緊鄰施用前加入(桶混合)。這些試劑通??膳c本發(fā)明組合物以1∶100-100∶1,優(yōu)選1∶10-10∶1的重量比混合。
在這方面合適的輔助劑尤其是有機(jī)改性的聚硅氧烷,例如Break ThruS
醇烷氧基化物,例如Atplus
Atplus MBA
PlurafacLF
和Lutensol ON
EO/PO嵌段聚合物,例如Pluronic RPE
和Genapol
醇乙氧基化物,例如Lutensol XP
以及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鈉,例如Leophen
化合物I和II或混合物或?qū)?yīng)的配制劑通過用殺真菌有效量的混合物或在分開施用的情況下化合物I和II處理有害真菌或需要防止它們的植物、種子、土壤、區(qū)域、材料或空間而施用。可以在有害真菌侵染之前或之后施用。
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殺真菌效果可通過下列試驗(yàn)證實(shí) 使用溶劑/乳化劑體積比為99∶1的丙酮和/或DMSO與乳化劑
EL(基于乙氧基化烷基酚的具有乳化和分散作用的潤濕劑)的混合物將活性化合物單獨(dú)或一起制備成包含25mg活性化合物并配成10ml的儲(chǔ)備溶液。然后用水將該混合物配成100ml。使用所述溶劑/乳化劑/水混合物將該儲(chǔ)備溶液稀釋至下述活性物質(zhì)濃度。
活性化合物氧唑菌和唑菌胺酯以市售配制劑使用并用水稀釋至所述濃度。
將肉眼測定的侵染葉面積百分?jǐn)?shù)轉(zhuǎn)化成效力,以相對(duì)于未處理對(duì)照的%表示 使用Abbot公式按如下計(jì)算效力(E) E=(1-α/β)·100 α對(duì)應(yīng)于處理植物的真菌侵染百分?jǐn)?shù),和 β對(duì)應(yīng)于未處理(對(duì)照)植物的真菌侵染百分?jǐn)?shù)。
效力為0表示處理植物的侵染水平相當(dāng)于未處理的對(duì)照植物;效力為100表示處理植物未受侵染。
活性化合物混合物的預(yù)期效力使用Colby公式[Colby,S.R.,“計(jì)算除草劑組合的協(xié)同增效和拮抗響應(yīng)”,Weeds(雜草),15,1967,第20-22頁]確定并與觀察的效力比較。
Colby公式E=x+y-x·y/100 E使用濃度為a和b的活性化合物A和B的混合物時(shí)的預(yù)期效力,以相對(duì)于未處理對(duì)照的%表示, x使用濃度為a的活性化合物A時(shí)的效力,以相對(duì)于未處理對(duì)照的%表示, y使用濃度為b的活性化合物B時(shí)的效力,以相對(duì)于未處理對(duì)照的%表示。
應(yīng)用實(shí)施例1-對(duì)柿子椒葉子上由灰葡萄孢引起的灰霉病的活性,1天保護(hù)性施用 將栽培品種為“Neusiedler Ideal Elite”的柿子椒秧苗在充分發(fā)育出2-3片葉后用活性化合物濃度如下所述的含水懸浮液噴霧至滴流點(diǎn)。第二天將已處理植物用在濃度為2%的生物麥芽溶液中含有1.7×106個(gè)孢子/ml的灰葡萄孢的孢子懸浮液接種。然后將試驗(yàn)植物置于22-24℃和高大氣濕度的黑暗氣候調(diào)節(jié)室中。5天后可肉眼測定葉子上的真菌侵染程度的百分?jǐn)?shù)。
應(yīng)用實(shí)施例2-對(duì)柿子椒葉子上由灰葡萄孢引起的灰霉病的活性,5天保護(hù)性施用 將栽培品種為“Neusiedler Ideal Elite”的柿子椒秧苗在充分發(fā)育出2-3片葉后用活性化合物濃度如下所述的含水懸浮液噴霧至滴流點(diǎn)。5天后將已處理植物用在濃度為2%的生物麥芽水溶液中含有1.7×106個(gè)孢子/ml的灰葡萄孢的孢子懸浮液接種。然后將試驗(yàn)植物置于22-24℃和高大氣濕度的黑暗氣候調(diào)節(jié)室中。5天后可肉眼測定葉子上的真菌侵染程度的百分?jǐn)?shù)。
應(yīng)用實(shí)施例3-對(duì)由對(duì)早疫鏈格孢(Alternaria solani)引起的西紅柿早疫病的5天保護(hù)活性 將栽培品種為“Goldene
”的盆栽植物的葉子用活性化合物濃度如下所述的含水懸浮液噴霧至滴流點(diǎn)。5天后將葉子用早疫鏈格孢在2%生物麥芽溶液中的含水孢子懸浮液侵染,該懸浮液具有0.17×106個(gè)孢子/ml的密度。然后將植物置于溫度為20-22℃的水蒸氣飽和室中。5天后在未處理但侵染的對(duì)照植物上的病害已經(jīng)發(fā)展到可以通過肉眼以百分?jǐn)?shù)測定侵染的程度。
試驗(yàn)結(jié)果表明,由于協(xié)同增效作用,本發(fā)明混合物與使用Colby公式預(yù)測的相比顯著更具活性。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防治植物病原性有害真菌的殺真菌混合物,該混合物以協(xié)同增效有效量包含如下兩種活性組分
1)式I的異噁唑衍生物
和
2)至少一種選自下組的活性化合物II
A)唑類,例如雙苯三唑醇、糠菌唑、環(huán)唑醇、噁醚唑、烯唑醇、烯菌靈、氧唑菌、喹唑菌酮、腈苯唑、氟硅唑、粉唑醇、己唑醇、酰胺唑、環(huán)戊唑醇、環(huán)戊唑菌、腈菌唑、戊菌唑、丙環(huán)唑、丙硫菌唑、硅氟唑、三唑酮、唑菌醇、戊唑醇、氟醚唑、戊叉唑菌、丙氯靈、稻瘟酯、烯菌靈、氟菌唑、氰霜唑、苯菌靈、多菌靈、涕必靈、麥穗寧、噻唑菌胺、氯唑靈、土菌消,
C)羧酰胺類,如萎銹靈、苯霜靈、啶酰菌胺、環(huán)酰菌胺、氟酰胺、呋吡唑靈、丙氧滅繡胺、甲霜靈、精甲霜靈、甲呋酰胺、噁霜靈、氧化萎銹靈、吡噻菌胺、溴氟唑菌、噻酰菌胺,
3,4-二氯-N-(2-氰基苯基)異噻唑-5-甲酰胺、烯酰嗎啉、氟嗎啉,
氟聯(lián)苯菌、氟吡菌胺、苯酰菌胺,
氯環(huán)丙酰胺、雙氯氰菌胺、雙炔酰菌胺,
N-(2-{4-[3-(4-氯苯基)丙-2-炔基氧基]-3-甲氧基苯基}乙基)-2-甲磺酰氨基-3-甲基丁酰胺、N-(2-{4-[3-(4-氯苯基)丙-2-炔基氧基]-3-甲氧基苯基}乙基)-2-乙磺酰氨基-3-甲基丁酰胺,
式III的酰胺
其中各變量和指數(shù)如下所定義
R1和R2相互獨(dú)立地為氫、鹵素、C1-C6烷基或C1-C6鹵代烷基、氰基、硝基、甲氧基或三氟甲氧基,條件是R1和R2不同時(shí)為氫,和
R3為CF3或CHF2;
D)雜環(huán)化合物,如氟啶胺、啶斑肟、磺嘧菌靈、環(huán)丙嘧啶、異嘧菌醇、嘧菌腙、嘧菌胺、氟苯嘧啶醇、二甲嘧菌胺,
嗪氨靈,
拌種咯、氟噁菌,
4-十二烷基-2,6-二甲基嗎啉、嗎菌靈、丁苯嗎啉、克啉菌,
苯銹啶,
異丙定、殺菌利、烯菌酮,
噁唑酮菌、咪唑菌酮、異噻菌酮、噻菌靈,
5-氯-7-(4-甲基哌啶-1-基)-6-(2,4,6-三氟苯基)[1,2,4]三唑并[1,5-a]嘧啶,
敵菌靈、噠菌清、咯喹酮、丙氧喹啉、三環(huán)唑,
2-丁氧基-6-碘-3-丙基苯并吡喃-4-酮,
噻二唑素、敵菌丹、克菌丹、棉隆、滅菌丹、氰菌胺、喹氧靈,或
N,N-二甲基-3-(3-溴-6-氟-2-甲基吲哚-1-磺?;?[1,2,4]三唑-1-磺酰胺;
E)氨基甲酸鹽類,如代森錳鋅、代森錳、威百畝、代森聯(lián)、福美鐵、甲基代森鋅、福美雙、代森鋅、福美鋅,
乙霉威、異丙菌胺、苯噻菌胺、百維靈,
3-(4-氯苯基)-3-(2-異丙氧基羰基氨基-3-甲基丁酰氨基)丙酸甲酯,
{2-氯-5-[1-(3-甲基芐氧基亞氨基)乙基]芐基}氨基甲酸甲酯、{2-氯-5-[1-(6-甲基吡啶-2-基甲氧基亞氨基)乙基]芐基}氨基甲酸甲酯;
F)選自如下的其他殺真菌劑
胍類多果定、雙胍辛醋酸鹽、雙胍鹽;
抗菌素類春雷素、鏈霉素、多氧霉素、井岡霉素;
硝基苯基衍生物樂殺螨、敵螨普、敵螨通,
含硫的雜環(huán)基化合物二噻農(nóng)、稻瘟靈,
有機(jī)金屬化合物類三苯錫基鹽,如薯瘟錫,
有機(jī)磷化合物克瘟散、異稻瘟凈、藻菌磷、乙膦鋁、亞磷酸及其鹽、定菌磷、甲基立枯磷;
有機(jī)氯化合物百菌清、抑菌靈、磺菌胺、六氯苯、四氯苯酞、戊菌隆、五氯硝基苯、甲基托布津、對(duì)甲抑菌靈,
無機(jī)活性化合物波爾多液、醋酸銅、氫氧化銅、王銅、堿式硫酸銅、硫,
其他環(huán)氟菌胺、清菌脲、甲菌定、乙菌定、呋氨丙靈、苯菌酮、螺噁茂胺。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殺真菌混合物,包含唑類或羧酰胺類或所提到的其他殺真菌劑之一作為活性化合物II。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的殺真菌混合物,以100∶1-1∶100的重量比包含式I化合物和式II化合物。
4.一種組合物,包含液體或固體載體和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3中任一項(xiàng)的混合物。
5.一種防治植物病原性有害真菌的方法,包括用有效量的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化合物I和化合物II處理真菌、其棲息地或需要防止真菌侵染的種子、土壤或植物。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同時(shí),即聯(lián)合或分開施用或依次施用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化合物I和II。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或6的方法,其中以5-2000g/ha的量施用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化合物I和II或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3中任一項(xiàng)的混合物。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或6的方法,其中以1-1000g/100kg種子的量施用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化合物I和II或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3中任一項(xiàng)的混合物。
9.種子,以1-1000g/100kg的量包含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3中任一項(xiàng)的混合物。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化合物I和II在制備適于防治有害真菌的組合物中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殺真菌混合物,其以協(xié)同增效有效量包含如下化合物作為活性組分1)式(I)的異噁唑衍生物,和2)至少一種選自唑類、嗜球果傘素類、羧酰胺類、雜環(huán)化合物、氨基甲酸鹽類、胍類、抗菌素類、硝基苯基衍生物、含硫雜環(huán)化合物、有機(jī)金屬化合物、有機(jī)磷化合物、有機(jī)氯化合物、無機(jī)活性成分、環(huán)氟菌胺、清菌脲、甲菌定、乙菌定、呋氨丙靈、苯菌酮和螺噁茂胺的活性成分II。本發(fā)明還涉及借助化合物I與活性成分II的混合物防治有害真菌的方法,化合物I與活性物質(zhì)II在生產(chǎn)所述混合物中的用途以及包含這些混合物的試劑。
文檔編號(hào)A01N43/80GK101822260SQ201010167459
公開日2010年9月8日 申請(qǐng)日期2005年12月2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4年12月23日
發(fā)明者M·格韋爾, R·施蒂爾, M·尼登布呂克, U·許格爾 申請(qǐng)人:巴斯夫歐洲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