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導向犁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用工具,特別涉及一種人力拉犁導向犁底。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普通人力拉犁,普遍存在著起垅時犁頭或犁鏵左右搖擺、側滑、起垅不直等弊端,費時費力,勞動效率低,雖然普通的人力拉犁設置有導向犁底,但傳統(tǒng)的導向犁底與土壤間為平面接觸,由于接觸面積大,造成阻礙犁鏵尖入土,影響犁地的深度調整。因此,人力拉犁需要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省時省力的導向犁底。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導向犁底,該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提高勞動效率。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一種導向犁底,犁底端部為板形結構或柱形結構,犁底垂直接觸地面設置,板形體的厚度范圍為0. lmm-20mm ;柱形體外切圓的直徑范圍為0. lmm-20mm。—種導向犁底,犁底為柱形體結構,犁底端部為錐形體結構或楔形體結構,且垂直接觸地面設置。所述的犁底為一個或多個,且設置在犁體下表面。所述的導向犁底與犁體為一體化設計。所述的導向犁底與犁體采用螺栓連接或焊接方式連接。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犁底端部采用板形結構或柱形結構,或是犁底端部為錐形體結構,減小了犁底與土地的接觸面積,進而減小了工作中的阻力,使犁底便于深入到土里,解決了起垅時犁頭或犁鏵左右搖擺、側滑、起垅不直等問題,同時,不影響犁地深度的調整,并且該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提高勞動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犁底端部為板形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圖3為圖1的側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犁底端部為板形體的在犁體上使用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犁底端部為圓柱體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犁底端部為錐形體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犁底端部為楔形體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7的側視圖。圖中1-連接件2-犁底3-螺栓孔4-犁體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實施例一,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一種導向犁底,犁底2的端部為兩個板形結構的部件,犁底2垂直接觸地面設置,并列設置在犁體4下表面,每個板形體的厚度為3mm, 犁底2通過連接件1上的螺栓孔3采用螺栓與犁體4連接。實施例二,如圖5所示,一種導向犁底,犁底2的端部為兩個圓柱體的部件,犁底2 垂直接觸地面設置,并列設置在犁體4下表面,每個柱形體的直徑為8mm,犁底2通過連接件 1上的螺栓孔3采用螺栓與犁體4連接。實施例三,如圖6所示,一種導向犁底,犁底2為柱形體結構且端部為錐形體結構, 犁底2垂直接觸地面設置,設置在犁體4下表面,犁底2與犁體4為一體,采用鑄鐵制成。實施例四,如圖7、圖8所示,一種導向犁底,犁底2為柱形體結構且端部為兩個楔形體的部件,犁底2垂直接觸地面設置,并列設置在犁體4下表面,犁底2通過連接件1上的螺栓孔3采用螺栓與犁體4連接。在起垅時,由于本實用新型犁底端部與土地的接觸面積小,進而減小了起垅作業(yè)中的阻力,使犁底容易深入到土里,解決了起垅時犁頭或犁鏵左右搖擺、側滑、起垅不直等問題,同時,不影響犁地深度的調整。
權利要求1.一種導向犁底,其特征在于,犁底端部為板形結構或柱形結構,犁底垂直接觸地面設置,板形體的厚度范圍為0. lmm-20mm ;柱形體外切圓的直徑范圍為0. lmm-20mm。
2.—種導向犁底,其特征在于,犁底為柱形體結構,犁底端部為錐形體結構或楔形體結構,且垂直接觸地面設置。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導向犁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犁底為一個或多個, 且設置在犁體下表面。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導向犁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向犁底與犁體為一體化設計。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導向犁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向犁底與犁體采用螺栓連接或焊接方式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導向犁底,犁底端部為板形結構或柱形結構,板形體的厚度范圍為0.1mm-20mm;柱形體外切圓的直徑范圍為0.1mm-20mm。犁底為柱形體結構且端部為錐形體結構或楔形體結構。犁底為一個或多個,并設置在犁體下表面,導向犁底與犁體為一體化設計;導向犁底與犁體采用螺栓連接或焊接方式連接。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該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提高勞動效率。
文檔編號A01B3/02GK202121931SQ2011201965
公開日2012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6月10日
發(fā)明者楊德, 楊永孚 申請人:楊永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