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馬鈴薯-水稻復種模式的種植技術(shù)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傳統(tǒng)馬鈴薯種植方法的缺點,提供一種馬鈴薯-水稻復種模式的種植技術(shù),提高馬鈴薯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如下
馬鈴薯-水稻復種模式的種植技術(shù),其包括馬鈴薯免耕覆蓋技術(shù)和水稻栽培技術(shù),具體過程如下
(一)馬鈴薯免耕覆蓋技術(shù)
(1)種薯選擇與處理
選擇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適應(yīng)性廣、抗病性強、商品性好的脫毒馬鈴薯品種,播種前根據(jù)薯塊大小,將種薯切成2-6塊,每一塊必須保證有1-2個芽眼和單塊重在20-25g,將分切好的薯塊放在200-300倍中草藥液中浸3-5 min,撈出后攤開將表面水分晾干,用草木灰拌種薯,使種薯切面都均勻粘附上一層草木灰;
(2)選田整畦
選擇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地塊,水稻收割時稻樁15-20 cm高度,播種前先劃畦開溝,畦寬1-1. 5 m,溝寬20-25cm,溝深15_20cm,開溝時挖起來的泥土搗碎均勻撒在畦面上,田間大草人工鏟除;
(3)種植、施肥和覆蓋
選擇在I月下旬至2月上旬的晴好天氣播種,將經(jīng)過處理的種薯直接擺放在畦面上,每畦擺種3-4行.行距25-30 cm,株距30_40cm,每畝播種4500-5000株,播種完畢,畝施氮磷鉀三元復合肥50-60 kg、腐熟的豬牛糞2000-3000kg、蠶沙200_300kg,后用稻草均勻地覆蓋在畦面上,厚度為8-9 cm,再覆蓋好地膜,同時進行清溝,將溝中挖起的泥土均勻地壓在地膜四邊上,多雨期間應(yīng)及時清溝,排水防潰;
(4)田間管理
出苗期每天上午9時前進行田間檢查,及時破膜,以防燙苗,如果表土干燥,應(yīng)及時澆水,以免影響出苗,出苗前后觀察土壤,濕度不足及時補水,出苗后8-lOd左右追施氮肥,促進幼苗發(fā)棵,每畝施改性尿素20-30kg或碳銨50-100kg,在現(xiàn)蕾期,要及時摘除花蕾,對徒長趨勢的田塊,每畝用10-15%多效唑20-25g,兌水40-50kg噴霧,控制徒長,在整個生長期,每隔1-2個月噴一遍兌300-400倍水的廣譜中草藥殺蟲劑,預防病蟲害;
(5)采收
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獲,采收最好選擇晴天上午進行;
(二)水稻栽培技術(shù)
(I)播種
選擇抗稻瘟病、結(jié)實率高的中早熟品種,稻谷種子經(jīng)曬種、鹽水選種后,將種子用500-600倍中草藥液中浸浸種24-36h,5月下旬中播種,播種量每畝8_10kg,秧本比為1:15-20,播種時須分畈定量,精播勻播;
(2)育秧
2葉I心期,淺水上秧畈,畝施改性尿素3-5 kg、氯化鉀2-3 kg,4葉期,灌水上畈,此后秧田保持淺水層,畝施改性尿素5-6kg、氯化鉀3-4kg,5葉期,畝施改性尿素5-6kg、氯化鉀5-6kg,在整個生長期,每隔5-7天噴一遍兌300-400倍水的廣譜中草藥殺蟲劑,預防病蟲害,20-25天后,培育出株高15-20cm、分蘗2_3根、主莖寬5_6mm、葉色翠綠、根系粗壯、無病害的壯秩;
(3)適時移栽
馬鈴薯采收結(jié)束后.清除殘余地膜,把薯葉、稻草翻耕入土,筑好地塊四周田埂并覆上黑膜,每畝施碳酸氫銨25-30kg、過磷酸鈣20-25kg作基肥,在6月中旬旬末 移栽,按株行距30 cm X 30 cm密植規(guī)格單本插種,每畝插苗7000-8000叢;
(4)大田管理
移栽后6-7d灌淺水,每畝用改性尿素5-8kg拌稻無草15-20g撒施,7月上旬初和7月下旬末,每畝分別施改性尿素5-6kg、氯化鉀7-8kg,擱地后以干濕交替為主,割前8-lOd斷水,在整個生長期,每隔15-20天噴一遍兌300-400倍水的廣譜中草藥殺蟲劑,預防病蟲害;
(5)收割
10月下旬進行收割,收割時稻樁15-20 cm高度。所述的改性尿素通過以下方法制備向尿素中加入1-2%的納米碳、3-4%的冬青油、1-2%的羧甲基纖維素鈉、2-3%的硅烷偶聯(lián)劑KH550、0. 2-0. 3%的月桂醇硫酸鈉,加熱至尿素熔融后,攪拌混合混勻,再重新造粒得到改性尿素。所述的中草藥液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10-20份魚腥草、10-15份黃芩、10-20份大青葉、15-20份大蒜、10-20份蛇床子、10-15份千里光、20-30份艾葉、10-20份菖蒲葉經(jīng)粉碎、煎煮、過濾、濃縮等步驟而制成。所述的廣譜中草藥殺蟲劑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10-15份苦皮藤、8-12份雷丸、10-20份檳榔、10-15份通草、8-10份木香加入水煎煮、收集濾液濃縮成干燥粉末制成。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免耕、稻草覆蓋的馬鈴薯種植技術(shù)簡便、省工,農(nóng)戶易于接受,產(chǎn)量高,薯塊上無泥土、蟲害、色艷而質(zhì)優(yōu)。收獲時,可提早挖除部分大的薯塊而不影響馬鈴薯后期繼續(xù)生長,經(jīng)濟效益更高。馬鈴薯收后的莖葉、覆蓋物稻草及施用的有機肥翻耕后全還入土壤中,提高了有機物還田的質(zhì)量,為下季晚稻生長提供了充足的有機肥源晚稻草做到了利用(覆蓋)后再還田,提高了秸桿的利用價值。與兩季都種植水稻的復種方式相比,較好地協(xié)調(diào)了勞力方面的季節(jié)矛盾,前茬與后茬收種日期緊湊而互不影響。一年內(nèi)農(nóng)田的水旱輪作,馬鈴薯可連續(xù)多年種植,產(chǎn)量不減且薯塊無蟲害,發(fā)病減輕,增強了農(nóng)作物的抗逆能力。本發(fā)明通過采用中草藥液浸種、廣譜中草藥殺蟲劑預防噴施,可以大大減少馬鈴薯的病蟲害,凈化了馬鈴薯的生長環(huán)境,減少了化學農(nóng)藥的使用,保護了生態(tài)環(huán)境。本發(fā)明種植出來的馬鈴薯品相好,安全無公害。本發(fā)明栽培方法簡單,具有成本低,收率高,管理方便等優(yōu)點,適合大規(guī)模栽培。
背景技術(shù):
傳統(tǒng)馬鈴薯種植方法采用翻耕、開溝、整地、做畦、下種、施肥、覆土等工序,花工多、工效較低,馬鈴薯收獲中馬鈴薯表面帶土多,破碎多,影響馬鈴薯商品率。稻田免耕稻草覆蓋種植馬鈴薯,在水稻收割后,當馬鈴薯下種季節(jié),在稻田免耕田間下,開溝做畦,施肥,將切塊種薯直接放在畦面上,用稻草覆蓋,并配合適當?shù)脑耘啻胧?,就能獲得較高馬鈴薯鮮薯產(chǎn)量,省去了播種時花工較多的翻耕、整地等工序,省工節(jié)本顯著,且高產(chǎn)高效,管理方便,非常適宜在水稻產(chǎn)區(qū)推廣 應(yīng)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馬鈴薯-水稻復種模式的種植技術(shù),其包括馬鈴薯免耕覆蓋技術(shù)和水稻栽培技術(shù),具體過程如下
(一)馬鈴薯免耕覆蓋技術(shù)
(1)種薯選擇與處理
選擇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適應(yīng)性廣、抗病性強、商品性好的脫毒馬鈴薯品種,播種前根據(jù)薯塊大小,將種薯切成2-6塊,每一塊必須保證有2個芽眼和單塊重在25g,將分切好的薯塊放在300倍中草藥液中浸4 min,撈出后攤開將表面水分晾干,用草木灰拌種薯,使種薯切面都均勻粘附上一層草木灰;
(2)選田整畦
選擇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地塊,水稻收割時稻樁15-20 cm高度,播種前先劃畦開溝,畦寬1. 2 m,溝寬24cm,溝深16cm,開溝時挖起來的泥土搗碎均勻撒在畦面上,田間大草人工鏟除;
(3)種植、施肥和覆蓋
選擇在I月下旬的晴好天氣播種,將經(jīng)過處理的種薯直接擺放在畦面上,每畦擺種4行.行距25 cm,株距30cm,每畝播種4800株,播種完畢,畝施氮磷鉀三元復合肥55kg、腐熟的豬牛糞2500kg、蠶沙250kg,后用稻草均勻地覆蓋在畦面上,厚度為8cm,再覆蓋好地膜,同時進行清溝,將溝中挖起的泥土均勻地壓在地膜四邊上,多雨期間應(yīng)及時清溝,排水防潰;
(4)田間管理
出苗期每天上午9時前進行田間檢查,及時破膜,以防燙苗,如果表土干燥,應(yīng)及時澆水,以免影響出苗,出苗前后觀察土壤,濕度不足及時補水,出苗后8d左右追施氮肥,促進幼苗發(fā)棵,每畝施改性尿素30kg或碳銨80kg,在現(xiàn)蕾期,要及時摘除花蕾,對徒長趨勢的田塊,每畝用5%多效唑25g,兌水50kg噴霧,控制徒長,在整個生長期,每隔I個月噴一遍兌400倍水的廣譜中草藥殺蟲劑,預防病蟲害;
(5)采收
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獲,采收最好選擇晴天上午進行;
(二)水稻栽培技術(shù)
(I)播種
選擇抗稻瘟病、結(jié)實率高的中早熟品種,稻谷種子經(jīng)曬種、鹽水選種后,將種子用500倍中草藥液中浸浸種32h,5月下旬中播種,播種量每畝8kg,秧本比為1:18,播種時須分畈定量,精播勻播;
(2)育秧
2葉I心期,淺水上秧畈,畝施改性尿素4 kg、氯化鉀2 kg, 4葉期,灌水上畈,此后秧田保持淺水層,畝施改性尿素5kg、氯化鉀3kg, 5葉期,畝施改性尿素6kg、氯化鉀5kg,在整個生長期,每隔6天噴一遍兌400倍水的廣譜中草藥殺蟲劑,預防病蟲害,22天后,培育出株高18cm、分蘗3根、主莖寬5mm、葉色翠綠、根系粗壯、無病害的壯秧;
(3)適時移栽
馬鈴薯采收結(jié)束后.清除殘余地膜,把薯葉、稻草翻耕入土,筑好地塊四周田埂并覆上黑膜,每畝施碳酸氫銨28kg、過磷酸鈣25kg作基肥,在6月中旬旬末移栽,按株行距30cm X 30 cm密植規(guī)格單本插種,每畝插苗7500叢;
(4)大田管理
移栽后7d灌淺水,每畝用改性尿素6kg拌稻無草18g撒施,7月上旬初和7月下旬末,每畝分別施改性尿素5kg、氯化鉀7kg,擱地后以干濕交替為主,割前9d斷水,在整個生長期,每隔15天噴一遍兌400倍水的廣譜中草藥殺蟲劑,預防病蟲害;
(5)收割
10月下旬進行收割,收割時稻樁15-20 cm高度。所述的改性尿素通過以下方法制備向尿素中加入1%的納米碳、3%的冬青油、1%的羧甲基纖維素鈉、2%的硅烷偶聯(lián)劑KH550、0. 2%的月桂醇硫酸鈉,加熱至尿素熔融后,攪拌混合混勻,再重新造粒得到改性尿素。所述的中草藥液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18份魚腥草、12份黃芩、16份大青葉、18份大蒜、20份蛇床子、15份千里光、20份艾葉、12份菖蒲葉經(jīng)粉碎、煎煮、過濾、濃縮等步驟而制成。所述的廣譜中草藥殺蟲劑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10份苦皮藤、12份雷丸、16份檳榔、12份通草、8份木香加入水煎煮、收集濾液濃縮成干燥粉末制成。利用上述栽培技術(shù)與傳統(tǒng)栽培技術(shù)相比,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勢:_
I產(chǎn)晶質(zhì)量標馬鈴蓮產(chǎn)量I瘕生發(fā)生率ISOg以上有機銷含量
I mI (%) m塊(%) (QKS 體示)
本發(fā)明栽培I無公 msI86 I 15
-1--4------1-
傳統(tǒng)栽格I殘窗農(nóng)蘚多 SV685.H
::1
_I_5_:_I_:_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馬鈴薯-水稻復種模式的種植技術(shù),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馬鈴薯免耕覆蓋技術(shù)和水稻栽培技術(shù),具體過程如下(一)馬鈴薯免耕覆蓋技術(shù)(1)種薯選擇與處理選擇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適應(yīng)性廣、抗病性強、商品性好的脫毒馬鈴薯品種,播種前根據(jù)薯塊大小,將種薯切成2-6塊,每一塊必須保證有1-2個芽眼和單塊重在20-25g,將分切好的薯塊放在200-300倍中草藥液中浸3-5 min,撈出后攤開將表面水分晾干,用草木灰拌種薯,使種薯切面都均勻粘附上一層草木灰;(2)選田整畦選擇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地塊,水稻收割時稻樁15-20 cm高度,播種前先劃畦開溝,畦寬1-1. 5 m,溝寬20-25cm,溝深15_20cm,開溝時挖起來的泥土搗碎均勻撒在畦面上,田間大草人工鏟除;(3)種植、施肥和覆蓋選擇在I月下旬至2月上旬的晴好天氣播種,將經(jīng)過處理的種薯直接擺放在畦面上,每畦擺種3-4行.行距25-30 cm,株距30_40cm,每畝播種4500-5000株,播種完畢,畝施氮磷鉀三元復合肥50-60 kg、腐熟的豬牛糞2000-3000kg、蠶沙200_300kg,后用稻草均勻地覆蓋在畦面上,厚度為8-9 cm,再覆蓋好地膜,同時進行清溝,將溝中挖起的泥土均勻地壓在地膜四邊上,多雨期間應(yīng)及時清溝,排水防潰;(4)田間管理出苗期每天上午9時前進行田間檢查,及時破膜,以防燙苗,如果表土干燥,應(yīng)及時澆水,以免影響出苗,出苗前后觀察土壤,濕度不足及時補水,出苗后8-lOd左右追施氮肥,促進幼苗發(fā)棵,每畝施改性尿素20-30kg或碳銨50-100kg,在現(xiàn)蕾期,要及時摘除花蕾,對徒長趨勢的田塊,每畝用10-15%多效唑20-25g,兌水40-50kg噴霧,控制徒長,在整個生長期, 每隔1-2個月噴一遍兌300-400倍水的廣譜中草藥殺蟲劑,預防病蟲害;(5)采收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獲,采收最好選擇晴天上午進行;(二)水稻栽培技術(shù)(1)播種選擇抗稻瘟病、結(jié)實率高的中早熟品種,稻谷種子經(jīng)曬種、鹽水選種后,將種子用 500-600倍中草藥液中浸浸種24-36h,5月下旬中播種,播種量每畝8_10kg,秧本比為 1:15-20,播種時須分畈定量,精播勻播;(2)育秧2葉I心期,淺水上秧畈,畝施改性尿素3-5 kg、氯化鉀2-3 kg, 4葉期,灌水上畈,此后秧田保持淺水層,畝施改性尿素5-6kg、氯化鉀3-4kg,5葉期,畝施改性尿素5_6kg、氯化鉀 5-6kg,在整個生長期,每隔5-7天噴一遍兌300-400倍水的廣譜中草藥殺蟲劑,預防病蟲害,20-25天后,培育出株高15-20cm、分蘗2_3根、主莖寬5_6mm、葉色翠綠、根系粗壯、無病害的壯秩;(3)適時移栽馬鈴薯采收結(jié)束后.清除殘余地膜,把薯葉、稻草翻耕入土,筑好地塊四周田埂并覆上黑膜,每畝施碳酸氫銨25-30kg、過磷酸鈣20-25kg作基肥,在6月中旬旬末移栽,按株行距 30 cm X 30 cm密植規(guī)格單本插種,每畝插苗7000-8000叢;(4)大田管理移栽后6-7d灌淺水,每畝用改性尿素5-8kg拌稻無草15-20g撒施,7月上旬初和7月下旬末,每畝分別施改性尿素5-6kg、氯化鉀7-8kg,擱地后以干濕交替為主,割前8-lOd斷水, 在整個生長期,每隔15-20天噴一遍兌300-400倍水的廣譜中草藥殺蟲劑,預防病蟲害;(5)收割10月下旬進行收割,收割時稻樁15-20 cm高度。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馬鈴薯-水稻復種模式的種植技術(sh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尿素通過以下方法制備向尿素中加入1-2%的納米碳、3-4%的冬青油、1-2%的羧甲基纖維素鈉、2-3%的硅烷偶聯(lián)劑KH550、0. 2-0. 3%的月桂醇硫酸鈉,加熱至尿素熔融后,攪拌混合混勻,再重新造粒得到改性尿素。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馬鈴薯-水稻復種模式的種植技術(sh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草藥液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10-20份魚腥草、10-15份黃芩、10-20份大青葉、15-20份大蒜、10-20份蛇床子、10-15份千里光、20-30份艾葉、10-20份菖蒲葉經(jīng)粉碎、煎煮、過濾、濃縮等步驟而制成。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馬鈴薯-水稻復種模式的種植技術(sh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廣譜中草藥殺蟲劑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10-15份苦皮藤、8-12份雷丸、10-20份檳榔、10-15份通草、8-10份木香加入水煎煮、收集濾液濃縮成干燥粉末制成。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馬鈴薯-水稻復種模式的種植技術(shù),其包括馬鈴薯免耕覆蓋技術(shù)和水稻栽培技術(shù)。本發(fā)明通過采用中草藥液浸種、廣譜中草藥殺蟲劑預防噴施,可以大大減少馬鈴薯的病蟲害,凈化了馬鈴薯的生長環(huán)境,減少了化學農(nóng)藥的使用,保護了生態(tài)環(huán)境。本發(fā)明種植出來的馬鈴薯品相好,安全無公害。本發(fā)明栽培方法簡單,具有成本低,收率高,管理方便等優(yōu)點,適合大規(guī)模栽培。
文檔編號A01G16/00GK102986405SQ20121038051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10月10日
發(fā)明者楊世安, 李鑒, 張定聰, 張慶武, 孫堅政, 張大來, 陳永龍, 韋世宏 申請人:肥西縣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