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聯(lián)合收割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聯(lián)合收割機,在行駛機體上設有集谷箱,并且設有將該集谷箱中的谷粒通過排出絞龍排出的卸谷裝置,所述卸谷裝置被設置成繞擺動軸心自由擺動,以便自由切換到使排出側端部朝向行駛機體上方側的收納姿態(tài)或使排出側端部朝向行駛機體外側的排出姿態(tài)。
背景技術:
作為現(xiàn)有的聯(lián)合收割機,例如專利文獻I公開了一種聯(lián)合收割機。在此,作為卸谷裝置的排出用縱向絞龍,繞連接金屬部件的中間筒部的軸心自由擺動地安裝在從集谷箱的后面下端向后方側延伸的連接金屬部件上,由此能夠自由切換到使排出用縱向絞龍的前端朝向行駛機體上方側的收納姿態(tài)(縱向姿態(tài)),或使排出用縱向絞龍的前端向行駛機體外 側傾斜的排出姿態(tài)(橫向姿態(tài))。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10-98966號公報(圖I)在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聯(lián)合收割機中,處于收納姿態(tài)的排出用縱向絞龍保持大致沿豎直方向的姿態(tài)。因此,例如在使用合適的鎖止機構固定處于收納姿態(tài)的排出用縱向絞龍的情況下,為了將排出用縱向絞龍切換到排出姿態(tài)而解除該鎖止機構,之后如果任何振動或沖擊傳遞到排出用縱向絞龍,則排出用縱向絞龍容易向行駛機體外側傾斜,從而存在使處于收納姿態(tài)的卸谷裝置切換到排出姿態(tài)的擺動操作難以進行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將處于收納姿態(tài)的卸谷裝置切換到排出姿態(tài)時不會將卸谷裝置強制切換到排出姿態(tài)的聯(lián)合收割機。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聯(lián)合收割機的第一特征在于,在行駛機體上設有集谷箱,并且設有通過排出絞龍排出該集谷箱中的谷粒的卸谷裝置,所述卸谷裝置被設置成繞擺動軸心自由擺動以便自由切換到使排出側端部朝向行駛機體上方側的收納姿態(tài),或使排出側端部朝向行駛機體外側的排出姿態(tài),該聯(lián)合收割機具有保持處于收納姿態(tài)的卸谷裝置的支座部件和固定所述卸谷裝置的姿態(tài)鎖止機構。第二特征在于,具有支座部件,以相對豎直方向向行駛機體內側傾斜的傾斜姿態(tài)保持處于收納姿態(tài)的卸谷裝置;以及姿態(tài)鎖止機構,對處于所述傾斜姿態(tài)的卸谷裝置進行固定?!沧饔眉靶Ч掣鶕?jù)本構成,在卸谷裝置的收納姿態(tài)中將卸谷裝置保持在支座部件上,并使用姿態(tài)鎖止機構固定卸谷裝置,在該狀態(tài)下,由于以相對豎直方向向行駛機體內側傾斜的傾斜姿態(tài)保持處于收納姿態(tài)的卸谷裝置,因此,卸谷裝置的重心相對豎直方向靠近行駛機體內側的位置。因此,為了將卸谷裝置切換到排出姿態(tài)而解除姿態(tài)鎖止機構之后,與以沿豎直方向的姿態(tài)被保持的情況相比,即使向卸谷裝置傳遞任何振動或沖擊等,卸谷裝置也不易向行駛機體外側傾斜,穩(wěn)定地保持姿態(tài)。之后,能夠順利地將卸谷裝置切換到排出姿態(tài)。 第三和第四特征在于,在所述支座部件上設有所述姿態(tài)鎖止機構。〔作用及效果〕根據(jù)本構成,在以收納姿態(tài)固定卸谷裝置的情況下,由于將姿態(tài)鎖止機構設置在以收納姿態(tài)接收卸谷裝置的支座部件上,因此簡化了姿態(tài)鎖止機構的結構從而謀求降低成本。第五特征在于,具有繞縱軸心與所述集谷箱一體地旋轉的支撐部件,該支撐部件將所述集谷箱支撐為使其繞所述縱軸心自由旋轉到收納在行駛機體的作業(yè)姿態(tài)和從行駛機體向橫向伸出的檢修姿態(tài),在所述支撐部件上設有所述支座部件?!沧饔眉靶Ч?根據(jù)本構成,由于集谷箱、卸谷裝置及支座部件一體旋轉,因此卸谷裝置和支座部件的位置關系不變。因此,在收納姿態(tài)中不會在支座部件上強制保持卸谷裝置。而且,由于在繞縱軸心與集谷箱一體旋轉的支撐部件上設有支座部件,因此不需要特別設置用于支撐支座部件的其他部件,簡化了結構從而謀求降低成本。第六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撐部件的上端設有對谷粒的排出方向進行照明的燈。第七特征在于,具有多個所述姿態(tài)鎖止機構?!沧饔眉靶Ч掣鶕?jù)本構成,由于具有多個姿態(tài)鎖止機構,因此能夠更加可靠地固定處于收納姿態(tài)(傾斜姿態(tài))的卸谷裝置。第八特征在于,多個所述姿態(tài)鎖止機構具備具有自由掛合或解除的掛合部件和被掛合部件的第一姿態(tài)鎖止機構,和具有銷孔和自由插拔的鎖銷的第二姿態(tài)鎖止機構?!沧饔眉靶Ч掣鶕?jù)本構成,由于使用鎖止方式分別不同的第一和第二姿態(tài)鎖止機構進行鎖止,因此,與設有多個相同種類的鎖止機構的情況相比,能夠更加可靠地固定卸谷裝置。即,在設有相同種類的鎖止機構的情況下,如果因沖擊等原因一個鎖止機構的鎖止被解除,則另一個鎖止機構同樣因沖擊等原因鎖止被解除的可能性高,但是,如果具有鎖止方式分別不同的鎖止機構,則可以認為即使一個鎖止機構因沖擊等原因鎖止被解除,而另一個鎖止機構的鎖止同樣被解除的可能性低。第九特征在于,在所述卸谷裝置的長度方向的中間部設有把手部?!沧饔眉靶Ч掣鶕?jù)本構成,由于作業(yè)人員一邊把持卸谷裝置的把手部一邊對卸谷裝置進行擺動操作,因此作業(yè)性高。第十特征在于,所述卸谷裝置處于收納姿態(tài)時的所述把手部的位置設定在比所述支座部件高的位置?!沧饔眉靶Ч掣鶕?jù)本構成,由于卸谷裝置處于收納姿態(tài)時的把手部的位置設定在比支座部件高的位置,因此把手部設置在處于收納姿態(tài)的卸谷裝置中比較高的位置。因此,與將把手設置在處于收納姿態(tài)的卸谷裝置中較低位置的情況相比,作業(yè)人員容易支撐卸谷裝置并且容易進行擺動操作。第十一特征在于,所述卸谷裝置設置在所述集谷箱的后方側,所述把手部設置在所述卸谷裝置的后面?zhèn)取!沧饔眉靶Ч掣鶕?jù)本構成,作業(yè)人員在行駛機體的后方側把持把手部能夠容易進行卸谷裝置的
擺動操作。第十二特征在于,設有保護所述卸谷裝置的下部的保護部件?!沧饔眉靶Ч掣鶕?jù)本構成,能夠通過保護部件來防止卸谷裝置的下部因遭到沖擊等而破損。第十三特征在于,在所述行駛機體的后端部,將燃料箱設置在所述集谷箱的后方位置,所述燃料箱位于所述卸谷裝置的側方并位于所述保護部件的上方。
圖I是全喂入聯(lián)合收割機整體的右側視圖。圖2是全喂入聯(lián)合收割機整體的俯視圖。圖3是表示集谷箱后部和卸谷裝置的側視圖。圖4是表不卸谷裝直和支柱狀部件的后視圖。圖5是彎管單元的縱剖側視圖。圖6是支座部件中鎖止機構和連接桿的立體圖。圖7是卸谷裝置和支柱狀部件的橫剖俯視圖。圖8(a)和(b)是鎖止機構中第一鎖止部件(a)及第二鎖止部件(b)的后視圖。圖9(a)和(b)是表示連接桿和卡合部件的卡合狀態(tài)的后視圖(a)和分解立體圖(b)。圖10是表示處于擺動狀態(tài)的卸谷裝置的后視圖。圖11是示意表示姿態(tài)維持機構的其他實施方式的側視圖。附圖標記說明25支柱狀部件(支撐部件)27保持板(支座部件)46把手部65保護部件66外構件(掛合構件)67內構件(被掛合構件)A行駛機體E集谷箱F卸谷裝置K姿態(tài)鎖止機構Kl第一姿態(tài)鎖止機構K2第二姿態(tài)鎖止機構RP 鎖銷[0063]PH 銷孔X擺動軸心Y縱軸心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舱w構成〕圖I和圖2表示作為聯(lián)合收割機的一例的全喂入聯(lián)合收割機。該全喂入聯(lián)合收割機在通過左右一對履帶行駛裝置I行駛的行駛機體A的前部位 置,設有駕駛部B和割取前處理部C,并且在行駛機體A上設有投入來自該割取前處理部C的谷桿的脫粒處理部D和蓄積來自脫粒處理部D的谷粒的集谷箱E。集谷箱E被支撐為,通過繞位于行駛機體A后部的縱向姿態(tài)的縱軸心Y旋轉,自由切換到收納在行駛機體A的作業(yè)姿態(tài)(圖2中用實線表示的姿態(tài))或從行駛機體A向橫向伸出的檢修姿態(tài)(圖2中用假想線表示的姿態(tài)),在該集谷箱E的后面設有卸谷裝置F。該卸谷裝置F被設置為繞前后朝向姿態(tài)的擺動軸心X自由擺動,以便自由切換到使排出側端部朝向行駛機體A的上方側的收納姿態(tài)(圖4),或使排出側端部朝向行駛機體A的外側的排出姿態(tài)(圖10)。而且,在行駛機體A的后端部,燃料箱4設置在集谷箱E的后方位置。在駕駛部B的駕駛座2下方位置配置有發(fā)動機3,在行駛機體A前部的中央位置,設有將來自發(fā)動機3的驅動力傳遞給左右履帶行駛裝置I的變速箱(未圖示)。在該變速箱中設有使來自發(fā)動機3的驅動力無級變速的無級變速裝置,并且內設有向左右的履帶行駛裝置I傳遞或斷開驅動力的轉向離合器(未圖示)。割取前處理部C構成為,通過撥禾輪5的轉動動作撥入植立谷桿的穗稍側,用割刀6切割該谷桿的莖根,由橫送絞龍7將割取的整個谷桿(割取谷桿)向橫向輸送,并由供給裝置8將該割取的整個谷桿向脫粒處理部D投入。此外,該割取前處理部C構成為,設有繞后端部的橫軸心(未圖示)上下自由擺動地連接并且進行該上下擺動的液壓缸等致動器,通過根據(jù)該致動器的動作設定擺動量,能夠調整谷桿的割取高度?!泊畛笋{駛部〕在駕駛部B設有覆蓋發(fā)動機3上方的箱形發(fā)動機罩11,在該發(fā)動機罩11的上面設有用于駕駛者就坐的駕駛座2。在該發(fā)動機罩11的外側部形成有進氣殼Ila,在該進氣殼Ila的外面?zhèn)?,為了使冷卻風進入而形成有鋪設了防塵網的進氣部lib。在駕駛座2的前方側設有控制行駛機體A的轉向和割取前處理部C的升降的轉向桿12,在駕駛座2的左側部設有控制行駛機體A的行駛速度的變速桿13,和用來實現(xiàn)割取前處理部C和脫粒處理部D的驅動和停止的作業(yè)桿14。而且,在進氣殼Ila和駕駛座2之間設有排出離合器桿15。轉向桿12在非操作狀態(tài)中維持中立姿態(tài),以該中立姿態(tài)為基準可向左右方向擺動操作,由此控制安裝在變速箱內的轉向離合器,實現(xiàn)行駛機體A的轉向(旋轉)。而且,通過將該轉向桿12向前后方向操作,控制前述的致動器以實現(xiàn)割取前處理部C的升降。此夕卜,變速桿13通過向前后方向的操作,對無級變速裝置進行變速操作,實現(xiàn)行駛速度的變更。作業(yè)桿14通過向前后方向的操作,使對脫粒處理部D傳遞或斷開動力的離合器接合或斷開,并且使對割取前處理部C傳遞或斷開動力的離合器接合或斷開。[0076]還設有將來自發(fā)動機3的驅動力傳遞給集谷箱E的排出系統(tǒng)的排出離合器G,為了操作該排出離合器G,連接有前述的排出離合器桿15。根據(jù)這樣的構成,可通過將該排出離合器桿15操作到接合位置使排出離合器G接合,由此將來自發(fā)動機3的驅動力傳遞給集谷箱E的底部絞龍21,進而驅動卸谷裝置F實現(xiàn)從集谷箱E排出谷粒?!裁摿2俊趁摿L幚聿緿設有軸流型脫粒筒(未圖示)和篩選處理裝置(未圖 示),該軸流型脫粒筒繞以沿行駛機體A的前后方向姿態(tài)的軸心驅動旋轉,對供給到脫粒室的割取谷桿進行脫粒處理,該篩選處理裝置從通過該脫粒筒的脫粒處理得到的處理物篩選出谷粒。在該篩選處理裝置中篩選的谷粒通過縱向送谷裝置9供給到集谷箱E,谷粒以外的草屑等從篩選處理裝置向行駛機體A的后方落下并排出?!布认浜托豆妊b置〕如圖3 圖10所示,在集谷箱E中,將向后方輸送蓄積在箱本體20內的谷粒的底部絞龍21設置在箱本體20的底部。箱本體20的底壁20b形成為傾斜面以使蓄積的谷粒流向行駛機體A的外側,由于具有這樣的結構,底部絞龍21配置在向行駛機體A的外側偏離的位置。底部絞龍21的旋轉軸21a的前端從箱本體20的前壁20f向前方突出,經由錐齒輪(未圖示)連接在該突出部位的橫向姿態(tài)的中間軸(未圖示)設置在箱本體20的前壁20f 的下部。前述的排出離合器G構成為向中間軸(未圖示)傳遞來自發(fā)動機3的驅動力的皮帶張力式,排出離合器桿15構成為通過調整該離合器機構的皮帶張力,進行動力的傳遞或斷開。如圖3和圖5所示,底部絞龍21的旋轉軸21a的軸心和擺動軸心X —致,在箱本體20的后壁20r上設有彎管單元30,該彎管單元30將通過底部絞龍21輸送到的谷粒向卸谷裝置F輸送。該彎管單元30具有橫向姿態(tài)的筒狀的基端部31和筒狀的延伸部32,該延伸部32與該基端部31以垂直的姿態(tài)相連,基端部31具有與集谷箱E連接的固定筒31a、相對該固定筒31a配置成與擺動軸心X同軸的旋轉筒3lb、將該固定筒31a和旋轉筒31b相互自由旋轉地連接的連接機構31c。連接機構31c具有以擺動軸心X為中心自由擺動地連接固定筒31a和旋轉筒31b的結構,并且設有以防脫落狀態(tài)保持旋轉筒31b的多個保持體33,還設有用于允許該保持體33和旋轉筒31b相對旋轉的襯套、軸環(huán)等。保持體33支撐在與集谷箱E —體地旋轉的支撐板62上。雖在圖中未表示,但在基端部31上形成有將內部的塵埃排出的開口,并且裝卸自如地設有封堵該開口的蓋體,打開該開口排出內部塵埃,還可以進行內部檢修。卸谷裝置F具有排出筒41和配置在該排出筒41內部的排出絞龍42,在卸谷裝置F的排出側端部設有向與排出筒41的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引導谷粒的排出引導部43。排出絞龍42的基端側構成為在旋轉軸42a上形成有兩條絞龍的雙重絞龍式,以便在該基端側能夠可靠地輸送谷粒。需要說明的是,旋轉軸42a被支撐為以旋轉軸心Z為中心自由旋轉。在卸谷裝置F的排出筒41的長度方向的中間部且在排出筒41的后面?zhèn)仍O有作業(yè)人員把持的把手部46。如圖3和圖4所示,把手部46在卸谷裝置F的排出筒41的長度方向上設置于中間部的靠近送出端的一側。把手部46將棒狀的部件折彎而成形為-形。把手部46的基部46a在卸谷裝置F的排出筒41中固定在設有排出引導部43的一側的外周面上,作業(yè)人員把持的把持部46b具有折彎成俯視時為L形的形狀以便繞到排出筒41的后面?zhèn)?。而且,卸谷裝置F處于收納姿態(tài)時的把手部46的位置設定在比安裝在后述的支柱狀部件25 (支撐部件)上的保持板27 (支座部件)高的位置。如圖5所示,在彎管單元30的基端部31的內部插入有底部絞龍21的旋轉軸21a的一部分,在彎管單元30的延伸部32的內部插入有排出絞龍42的一部分。在底部絞龍21的輸送終端位置的旋轉軸21a上設有揚起谷粒的旋轉板21b,在彎管單元30的內部設有錐齒輪機構44,該錐齒輪機構44具有繞相互垂直的軸心旋轉的一對錐齒輪44a,以便將該旋轉軸21a的驅動力傳遞給排出絞龍42的旋轉軸42a。根據(jù)該傳動結構,能夠將底部絞龍21的驅動力經由彎管單元30的錐齒輪機構44 傳遞給排出絞龍42,能夠利用底部絞龍21向排出絞龍42輸送集谷箱E內的谷粒,從卸谷裝置F的送出端排出。在該卸谷裝置F中,底部絞龍21的旋轉方向被設定為從后方看集谷箱E時左旋轉(逆時針方向),當從卸谷裝置F送出谷粒時,對卸谷裝置F的排出筒41作用有使該卸谷裝置F朝向收納姿態(tài)的向上的轉矩(參照圖10)。由此,在排出谷粒時,在抬起卸谷裝置F的排出側端部的方向上總是作用有力。需要說明的是,通過變更底部絞龍21的形狀,也能夠將旋轉方向設定為反向,在將旋轉方向設定成反向的情況下,當送出谷粒時,在使卸谷裝置F的排出側端部下降的方向上作用有力。在集谷箱E的箱本體20的后壁20r上,通過托架26連接固定有與縱軸心Y成為同軸的支柱狀部件25 (支撐部件)。該支柱狀部件25成形為圓柱狀,在其下端部連接有中間體60。在該中間體60的下面連接有直徑比支柱狀部件25小且與縱軸心Y同軸的圓筒狀的支承軸61,該支承軸61的下端自由旋轉地支撐在軸承體51上,該軸承體51設置在與機體框架50連接的托架50a上。如圖3所示,在支柱狀部件25的上端設有朝谷粒的排出方向進行照明的燈45。而且,在機體框架50上,以向行駛機體A的后方伸出的狀態(tài)設有將圓管折彎而成形為-形的保護部件65。由此,能夠利用保護部件65防止配置在卸谷裝置F下部的彎管單元30等從后面受到沖突等而破損。以從前后位置夾入支承軸61的狀態(tài)設有與支承軸61、中間體60及彎管單元30的基端部31連接的一對支撐板62,在一對支撐板62中的一個支撐板上設有前述的保持體33。由此,集谷箱E被支撐為以縱軸心Y為中心自由旋轉,在旋轉時集谷箱E、卸谷裝置F、彎管單元30、支柱狀部件25、中間體60、支承軸61、支撐板62 —體旋轉。如圖4所示,在機體框架50上設有縱向姿態(tài)的縱向框架52,該縱向框架52在與支柱狀部件25相鄰的位置與縱軸心Y平行,在該縱向框架52上設有旋轉支撐體53。該旋轉支撐體53成形為環(huán)狀,自由旋轉地環(huán)抱支柱狀部件25的外周面。而且,由于支承軸61的直徑小于支柱狀部件25的直徑,因此,通過將彎管單元30的基端部31接近支承軸61配置,由此俯視時支柱狀部件25和基端部31處于一部分重疊的位置關系,從而實現(xiàn)支柱狀部件25和彎管單元30接近配置(參照圖7)。在該聯(lián)合收割機中,將縱軸心Y配置在接近集谷箱E的后壁20r的位置,以該縱軸心Y為基準,將擺動軸心X配置在行駛機體A的橫向寬度方向上的外側,在比縱軸心Y靠近后方的位置設有卸谷裝置F的旋轉軸心Z。這樣,擺動軸心X相比縱軸心Y配置在行駛機體A的外側,底部絞龍21向行駛機體A的外側偏離配置,因此卸谷裝置F的整體配置在行駛機體A的外側部,在將卸谷裝置F的排出側端部向外側擺動時,排出位置和機體的距離增大。而且,如圖4所示,在集谷箱E處于作業(yè)姿態(tài)且卸谷裝置F處于收納姿態(tài)的狀態(tài)下,支柱狀部件25和卸谷裝置F的排出筒41配置在從后面看時一部分重疊的位置。由此,在行駛機體A的橫向寬度方向上使支柱狀部件25和卸谷裝置F接近,從而能夠將它們配置在小的空間內。如圖6所示,在支柱狀部件25上以連接固定狀態(tài)設有向后方突出的橫向平板狀的保持板27 (支座部件)。如圖3所示,保持板27在支柱狀部件25的上下方向上設置于中間 部的靠近下部的位置。如圖7所示,在保持板27上形成有兩個俯視時為圓弧狀的凹部27a,27b,在保持板27中將凹部27a配置成朝向行駛機體A的橫向外側,將凹部27b配置成朝向行駛機體A的前方側。沿保持板27的凹部27a,縱向匹配地設有橫截面形狀為圓弧狀的收容板28。由此,收納姿態(tài)(縱向姿態(tài))的卸谷裝置F的排出筒41俯視時處于收容在收容板28中的狀態(tài)。而且,在保持板27的凹部27b收容有支柱狀部件25的后方側的半圓部分。如圖8 (a)、(b)所示,保持板27被安裝成相對水平方向稍微傾斜,以使支柱狀部件25的凹部27a (收容板28)側稍微位于上方,收容板28相比豎直方向向行駛機體A的內側稍微傾斜。根據(jù)上述構成,在將卸谷裝置F從排出姿態(tài)(橫向姿態(tài))擺動到收納姿態(tài)(縱向姿態(tài))時,卸谷裝置F的排出筒41相比豎直方向向行駛機體A的內側稍微擺動以使其能夠與收容板28匹配。因此,處于收納姿態(tài)的卸谷裝置F通過保持板27及收容板28被保持而處于相比豎直方向向行駛機體A的內側傾斜的傾斜姿態(tài)。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雖設有收容板28,但不限于此,可根據(jù)需要設置收容板28。如圖6及圖8 (a)所示,在保持板27上設有用于固定處于收納姿態(tài)的卸谷裝置F的姿態(tài)鎖止機構K。姿態(tài)鎖止機構K具有稱為第一姿態(tài)鎖止機構Kl和第二姿態(tài)鎖止機構K2的、鎖止方式各不相同的兩種鎖止機構Kl,K2。卸谷裝置F通過這些第一姿勢鎖止機構Kl和第二姿態(tài)鎖止機構K2兩重鎖止機構被固定在收納姿態(tài),即相比豎直方向向行駛機體A的內側傾斜的傾斜姿態(tài)(參照圖4)。第一姿態(tài)鎖止機構Kl具有自由掛合或解除的扣緊式的外構件66 (掛合構件)和內構件67 (被掛合構件)。外構件66具有固定在保持板27后端的基座部66a、可繞基座部66a的縱軸心擺動的把持部66b、掛合在內構件67上的環(huán)狀部66c。如圖4所示,內構件67在卸谷裝置F的排出筒41的長度方向上設置在中間部的靠近基端附近。如圖6和圖8(a)所示,內構件67具有固定在卸谷裝置F的排出筒41后面的截面為2形的托架67a和固定在托架67a上的掛鉤部67b。通過擺動外構件66的把持部66b,能夠將外構件66的環(huán)狀部66c和內構件67的掛鉤部67b的掛合自由解除。[0108]第二姿態(tài)鎖止機構K2具有自由插拔的鎖銷RP和銷孔PH。如圖7所示,鎖銷RP在俯視時設置在第一姿態(tài)鎖止機構Kl的外構件66和后述的姿態(tài)維持機構J的支點部件55之間。如圖6和圖8 (b)所示,鎖銷RP是L形棒狀部件,通過插入設置于同一縱軸心上的兩個貫穿孔H1,H2而支撐在保持板27上,其中貫穿孔Hl在保持板27的后部上下方向貫穿而形成,貫穿孔H2在直立設置于保持板27的后部的L形第一支架69上上下方向貫穿而形成(圖8 (b))。而且,通過設置在鎖銷RP的外周的螺旋彈簧CSl對鎖銷RP的前端朝上方施力以使其從第一支架69的通孔H2向上方突出。銷孔PH設置在固定于卸谷裝置F的排出筒41后面的L形第二支架70上。而且,第二支架70的前端形成有錐部73。當卸谷裝置F處于收納姿態(tài)時,銷孔PH配置在與配置有保持板27的通孔Hl和第一支架69的通孔H2的縱軸心相同的縱軸心上。當卸谷裝置F從排出姿態(tài)(橫向姿態(tài))擺動到收納姿態(tài)(縱向姿態(tài))時,鎖銷RP 的上端與第二支架70前端的錐部73抵接而被向下方引導,由此鎖銷RP克服螺旋彈簧CSl的彈簧力向下擠壓,第二支架70的銷孔PH移動到鎖銷RP上方的同時,鎖銷RP在螺旋彈簧CSl的彈簧力的作用下向上方移動,鎖銷RP的前端插入第二支架70的銷孔PH而自動地進行卡合。需要說明的是,作業(yè)人員可通過將鎖銷RP的下端克服螺旋彈簧CSl的彈簧力向下方拉拽,使鎖銷RP的前端從銷孔PH脫離而解除卡合。而且,在保持板27和卸谷裝置F的排出筒41之間設有維持卸谷裝置F的擺動姿態(tài)的姿態(tài)維持機構J。如圖4、圖6、圖9和圖10所示,姿態(tài)維持機構J包括固定在保持板27的上表面的支點部件55、沿著卸谷裝置的排出筒41的長度方向直立設置在其外周面的長板74(卡合部件)以及將保持板27的支點部件55和卸谷裝置F的排出筒41的長板74連接的連接桿80。由于保持板27與支柱狀部件25連接,因此,即使集谷箱E以縱軸心Y為中心旋轉,該姿態(tài)維持機構J也能夠維持支點部件55、長板74及連接桿80的相對位置關系,并且能夠穩(wěn)定地維持卸谷裝置F的姿態(tài)。支點部件55的結構包括L形支撐板56、設置在支撐板56的側面的凸臺部件57以及設置在轂部件57外周的螺旋彈簧CS2 (施力機構)。如圖4所示,長板74直立設置在卸谷裝置F的排出筒41中設有排出引導部43的一側相反側的外周面上,在從卸谷裝置F的排出筒41的長度方向的中間部至送出端的部分(處于收納姿態(tài)的卸谷裝置F的排出筒41的上半部)設置。如圖4及圖9(a)、(b)所示,在長板74的長度方向上形成有多個自動卡合部75。自動卡合部75是貫穿長板74的厚度方向的多個通孔,這些多個自動卡合部75通過向長板74的長度方向延伸并貫穿厚度方向的長孔77相互連通。需要說明的是,如圖9(a)所示,自動卡合部75設置在長孔77中與卸谷裝置F的排出筒41 一側相反的一側。而且,在各自動卡合部75附近的卸谷裝置F的基端側(擺動軸心X側),設有分別與多個自動卡合部75對應的貫穿長板74的厚度方向的第一螺栓貫穿孔BH1。連接桿80的端部80a和基部80b分別折彎成L形,作為整體具有口形狀。如圖6所示,連接桿80的基部80b插入到從支點部件55的支撐板56到轂部件57形成的插入孔(未圖示),在穿過插入孔的基部80b的前端上,通過設置防脫銷Pl來進行該基部80b的脫落。由此,連接桿80在支點部件55中被支撐為繞連接桿80的基部80b的橫向軸心自由擺動。需要說明的是,支點部件55的螺旋彈簧CS2對連接桿80施力使其向連接桿80的端部80a與長板74的自動卡合部75卡合的一側即向行駛機體A的內側(上方側)擺動。如圖9 (b)所示,通過使連接桿80的端部80a插入長板74的長孔77,并且在穿過長孔77的端部的前端設置墊圈81和防脫銷P 2來防止脫落。由此,使連接桿80的端部80a插入長板74的長孔77并在長孔77內移動,能夠有選擇地進入多個自動卡合部75中的任一個自動卡合部并與之進行卡合。而且,在連接桿80的端部80a設有由基部83a和端部83b構成的L形的固定板83。固定板83被固定成在基部83a貫穿連接桿80的端部80a的前端,進而在形成于固定板83的端部83b的凹部83c嵌入連接桿80。在固定板83的基部83a形成有貫穿其厚度方向的第二螺栓通孔BH2,對準第二螺栓通孔BH2的位置,在固定板83的基部83a背面焊接固定具有內螺紋孔的螺母N。
·[0122]而且,姿態(tài)維持機構J具有將連接桿80與長板74的自動卡合部75的卡合狀態(tài)固定的卡合鎖止機構L??ê湘i止機構L具有設置在長板74的自動卡合部75附近的第一螺旋通孔BHl、設置在連接桿80的端部80a的固定板83上的第二螺栓通孔BH2、自由插拔地插入第一和第二螺栓通孔BHl,BH2的旋鈕螺栓84 (鎖止螺栓)。如果使連接桿80的端部80a進入長板74的自動卡合部75并與之卡合,則長板74的第一螺栓通孔BHl和連接桿80的固定板83的第二螺栓通孔BH2處于同一橫向軸心上。因此,如果使旋鈕螺栓84從長板74側插入第一螺栓通孔BH1,則可插入固定板83的第二螺栓通孔BH2并與固定板83背面的螺母N螺紋結合,從而進行連接固定。需要說明的是,在擺動操作卸谷裝置F時,需要解除利用卡合鎖止機構L進行的鎖止,因此必須卸下旋鈕螺栓84。卸下的旋鈕螺栓可以擰入在行駛機體A的后方側配置于燃料箱4的上方的橫向框架54所具有的內螺紋部85(參照圖10)而保持?!残豆妊b置的擺動操作〕在本實施方式中,以擺動軸心X為中心使卸谷裝置F擺動的操作由作業(yè)人員的人為操作來進行。如上所述,處于收納姿態(tài)的卸谷裝置F通過保持板27和收容板28保持在相比豎直方向向行駛機體A的內側傾斜的傾斜姿態(tài),并且由第一和第二姿態(tài)鎖止機構Kl,K2雙重鎖止機構K固定該傾斜姿態(tài)。此時,姿態(tài)維持機構J的連接桿80的端部80a在長板74的長孔77中位于最接近卸谷裝置F的送出端側(排出筒41的排出引導部43側)的位置。然后,當卸谷裝置F從收納姿態(tài)切換到排出姿態(tài)時,首先,作業(yè)人員走到行駛機體A的后方且正面面對集谷箱E的后面站立,然后擺動第一姿態(tài)鎖止機構Kl的外構件66的把持部66b解除外構件66和內構件67的掛合。接著,作業(yè)人員一邊用右手把持卸谷裝置F的把手部46的把持部46b,一邊用左手將第二姿態(tài)鎖止機構K2的鎖銷RP的下端向下方拉拽,使鎖銷RP的前端從銷孔PH中拔出而解除卡合,然后用右手將卸谷裝置F向行駛機體A的外側擺動。此時,姿態(tài)維持機構J的連接桿80在支點部件55中繞連接桿80的基部的軸心向行駛機體A的外側擺動,連接桿80的端部80a沿著長板74的長孔77向卸谷裝置F的基端側移動。然后,連接桿80的端部80a在支點部件55的螺旋彈簧CS2的彈簧力的作用下進入卸谷裝置F的最靠近送出端側的自動卡合部75自動卡合,從而暫時保持該擺動姿態(tài)。需要說明的是,如圖9(a)所示,在長板74的自動卡合部75中靠近卸谷裝置F的送出端側的角部上形成有錐面76。由此,當卸谷裝置F從收納姿態(tài)切換到排出姿態(tài)時,連接桿80的端部80a被錐面76導向而容易卡合在自動卡合部75上。接著,作業(yè)人員用右手托起卸谷裝置F的把手部46將卸谷裝置F向行駛機體A的 內側稍微擺動,并且,用左手將連接桿80克服支點部件55的螺旋彈簧CS2的彈簧力壓入行駛機體A的外側,使連接桿80的端部80a從自動卡合部75脫離。然后,一邊用左手將連接桿80向行駛機體A的外側壓入,一邊用右手將卸谷裝置F向行駛機體A的外側擺動直到處于所期望的擺動姿態(tài)。此時,由于連接桿80的端部80a在長板74的長孔77內向卸谷裝置F的基端側移動,因此選擇合適的自動卡合部75,在該自動卡合部75中使連接桿80的端部80a進入而卡合。最后,由卡合鎖止機構L固定連接桿80對于自動卡合部75的卡合狀態(tài)。即,取下保持在橫向框架54上的旋鈕螺栓84,從長板74側插入位于與連接桿80的端部80a卡合的自動卡合部75附近的第一螺栓通孔BH1,進而插入固定板83的第二螺栓通孔BH2并與固定板83背面的螺母N螺紋接合而連接,固定連接桿80的卡合狀態(tài)。另外,當卸谷裝置F從排出姿態(tài)切換到收納姿態(tài)時,作業(yè)人員首先將旋鈕螺栓84卸下并擰入橫向框架54的內螺紋部85而保持。接著,一邊用右手托起卸谷裝置F的排出筒41的把手部46,將卸谷裝置F向行駛機體A的內側稍微擺動,一邊用左手將連接桿80克服支點部件55的螺旋彈簧CS2的彈簧力向行駛機體A的外側壓入,使連接桿80的端部80a從自動卡合部75脫離。然后,一邊用左手將連接桿80向行駛機體A的外側壓入,一邊用右手將卸谷裝置F向行駛機體A的內側擺動直到處于收納姿態(tài)(傾斜姿態(tài)),此時第二姿態(tài)鎖止機構K2的鎖銷RP的前端插入第二支架70的銷孔PH自動地卡合。此時,連接桿80的端部80a在長板74的長孔77內向卸谷裝置F的送出端側移動,再次位于長板74的長孔77中最靠近卸谷裝置F的送出端側(排出筒41的排出引導部43側)的位置。最后,擺動第一姿態(tài)鎖止機構Kl的外構件66的把持部66b,將外構件66和內構件67掛合而鎖止。雖然說明了作業(yè)人員一人完成上述操作例子,但是也可以數(shù)名作業(yè)人員一起完成。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集谷箱E構成為設有將谷粒輸送的底部絞龍21,底部絞龍21的旋轉驅動力經由錐齒輪機構44傳遞給卸谷裝置F的排出絞龍42,使排出絞龍42繞軸心向左(逆時針方向)正旋轉,集谷箱E內的谷粒從底部絞龍21輸送到卸谷裝置F的排出絞龍42,并從卸谷裝置F的送出端排出。因此,在完成排出作業(yè)之后,停止底部絞龍21的旋轉,將卸谷裝置F從排出姿態(tài)切換到收納姿態(tài),此時卸谷裝置F的排出絞龍42向右(順時針方向)反旋轉,從而卸谷裝置F的排出筒41內的谷粒輸送到卸谷裝置F的基端側。由此,在卸谷裝置F從排出姿態(tài)切換到收納姿態(tài)時能夠可靠地防止谷粒溢出而灑落?!财渌麑嵤┓绞健场?I〕如圖11所示,前述的實施方式中的自動卡合部75也可以構成為,在長板74中相對長孔77向卸谷裝置F的排出筒41側朝下而設置,取消連接桿80的基部80b中的螺旋彈簧CS2(施力機構)的施力,通過連接桿80的自重卡合在自動卡合部75。該情況下,使連接桿80的端部80a通過自重卡合在自動卡合部75上,暫時保持該擺動姿態(tài),然后作業(yè)人員一邊用右手托起卸谷裝置F的把手部46使卸谷裝置F向行駛機體A的內側稍微擺動,一邊用左手將連接桿80克服其自重向行駛機體A的內側擺動,使連接桿80的端部80a從自動卡合部75脫離。然后,一邊用左手將連接桿80向行駛機體A的內側壓入,一邊用右手將卸谷裝置F向行駛機體A的外側擺動直到使其處于所期望的擺動姿態(tài)。 〔2〕在前述的實施方式中,維持卸谷裝置F的擺動姿態(tài)的姿態(tài)維持機構J構成為包括自由擺動地支撐在集谷箱E側(支柱狀部件25的保持板27)的連接桿80,和設置在卸谷裝置F側(卸谷裝置F的排出筒41)的卡合部件(長板74),但不限于該構成,姿態(tài)維持機構J也可以構成為包括自由擺動地支撐在卸谷裝置F側的連接桿和設置在集谷箱側的卡合部件。〔 3〕在前述的實施方式中,姿態(tài)鎖止機構K設有第一和第二姿態(tài)鎖止機構Kl,K2雙重鎖止機構,但不限于該構成,根據(jù)需要可以僅設置第一姿態(tài)鎖止機構Kl和第二姿態(tài)鎖止機構K2中的任一個鎖止機構,或者設置更多的姿態(tài)鎖止機構K。工業(yè)實用性本實用新型的應用不限于全喂入聯(lián)合收割機,也能夠應用于半喂入聯(lián)合收割機。
權利要求1.一種聯(lián)合收割機,在行駛機體(A)上設有集谷箱(E),并且設有通過排出絞龍排出該集谷箱(E)中的谷粒的卸谷裝置(F), 所述卸谷裝置(F)被設置成繞擺動軸心(X)自由擺動以便自由切換到使排出側端部朝向行駛機體(A)上方側的收納姿態(tài),或使排出側端部朝向行駛機體(A)外側的排出姿態(tài),該聯(lián)合收割機的特征在于, 具有保持處于收納姿態(tài)的卸谷裝置(F)的支座部件(27)和固定所述卸谷裝置(F)的姿態(tài)鎖止機構(K)。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聯(lián)合收割機,其特征在于,具有 支座部件(27),以相對豎直方向向行駛機體(A)內側傾斜的傾斜姿態(tài)保持處于收納姿態(tài)的卸谷裝置(F);以及 姿態(tài)鎖止機構(K),對處于所述傾斜姿態(tài)的卸谷裝置(F)進行固定。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聯(lián)合收割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座部件(27)上設有所述姿態(tài)鎖止機構(K)。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聯(lián)合收割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座部件(27)上設有所述姿態(tài)鎖止機構(K)。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聯(lián)合收割機,其特征在于, 具有繞縱軸心(Y)與所述集谷箱(E) —體地旋轉的支撐部件(25),該支撐部件(25)將所述集谷箱(E)支撐為使其繞所述縱軸心(Y)自由旋轉到收納在行駛機體(A)的作業(yè)姿態(tài)和從行駛機體(A)向橫向伸出的檢修姿態(tài),在所述支撐部件(25)上設有所述支座部件(27)。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聯(lián)合收割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撐部件(25)的上端設有對谷粒的排出方向進行照明的燈(45)。
7.如權利要求I至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聯(lián)合收割機,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個所述姿態(tài)鎖止機構(K)。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聯(lián)合收割機,其特征在于, 多個所述姿態(tài)鎖止機構(K)具備具有自由掛合或解除的掛合部件¢6)和被掛合部件(67)的第一姿態(tài)鎖止機構(Kl),和具有銷孔(PH)和自由插拔的鎖銷(RP)的第二姿態(tài)鎖止機構(K2)。
9.如權利要求I至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聯(lián)合收割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卸谷裝置(F)的長度方向的中間部設有把手部(46)。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聯(lián)合收割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卸谷裝置(F)處于收納姿態(tài)時的所述把手部(46)的位置設定在比所述支座部件(27)高的位置。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聯(lián)合收割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卸谷裝置(F)設置在所述集谷箱(E)的后方側,所述把手部(46)設置在所述卸谷裝置(F)的后面?zhèn)取?br>
12.如權利要求I 6、8、10、11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聯(lián)合收割機,其特征在于, 設有保護所述卸谷裝置(F)的下部的保護部件(65)。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聯(lián)合收割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行駛機體(A)的后端部,將燃料箱(4)設置在所述集谷箱(E)的后方位置,所述燃料箱 (4)位于所述卸谷裝置(F)的側方并位于所述保護部件(65)的上方。
專利摘要一種聯(lián)合收割機,在將處于收納姿態(tài)的卸谷裝置切換到排出姿態(tài)時,不會把卸谷裝置強制切換到排出姿態(tài)。該聯(lián)合收割機構成為,在行駛機體上設有集谷箱(E),并設有將該集谷箱(E)的谷粒通過排出絞龍排出的卸谷裝置(F),卸谷裝置(F)被設置成繞擺動軸心自由擺動以便自由切換到使排出側端部朝向行駛機體上方側的收納姿態(tài),或使排出側端部朝向行駛機體外側的排出姿態(tài)。該聯(lián)合收割機具有以相對豎直方向向行駛機體內側傾斜的傾斜姿態(tài)保持處于收納姿態(tài)的卸谷裝置(F)的支座部件(27),和對處于傾斜姿態(tài)的卸谷裝置(F)進行固定的姿態(tài)鎖止機構(K)。
文檔編號A01D41/00GK202524777SQ201220049980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3月31日
發(fā)明者東泰一郎, 井上喜博, 田中佑二 申請人:株式會社久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