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移樹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有旋挖裝置的新型移樹機。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對苗木的移植,一般都是采用人工的方式挖掘,這樣的操作方式,所需要的工人比較多,同時勞動強度大,導致工作效率低,相對成本增高。另外,人工挖掘個過程中,很容易對樹木根系造成 很大的損害,影響樹木的成活率,不利于長期發(fā)展。而且,現(xiàn)有的移樹機使用范圍窄,無法進行調節(jié),有待改進。有鑒于此,本發(fā)明人做了深入的研究,并且憑借著多年從事相關行業(yè)的經(jīng)驗與實踐,設計出一種新型移樹機,結構簡單精巧,降低人工使用成本,擴大使用范圍,節(jié)省挖掘時間,減少對樹木根系破壞,提高挖掘移植效率及樹木存活率,本案由此產(chǎn)生。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移樹機,結構簡單精巧,降低人工使用成本,擴大使用范圍,節(jié)省挖掘時間,減少對樹木根系破壞,提高挖掘移植效率及樹木存活率。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新型移樹機,包括駕駛室,設置在駕駛室底部的履帶驅動輪,在前部設有旋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挖裝置包括依次設置的震動結構、旋轉結構和挖刀結構,所述挖刀結構包括挖刀,在挖刀的末端設有輸入軸,在輸入軸上設有雙齒輪,所述輸入軸的末端設有卡端,在卡端上形成對稱卡口,所述卡口為斜口式,在卡口的端部形成凹槽。本發(fā)明采用上述方案的旋挖裝置,使用時震動馬達產(chǎn)生震動傳給輸出軸,再通過輸出軸將震動傳給挖刀,使挖刀震動;旋轉馬達轉動,帶動小齒輪旋轉,通過雙旋齒輪帶動輸出軸轉動,再通過輸出軸使挖刀震動旋轉,將樹木挖出。優(yōu)選,所述震動結構包括震動馬達和震動錘,在震動馬達和震動錘之間設有主齒輪和過渡齒輪。優(yōu)選,所述震動錘的端部設有與卡口相對應的斜式凸體,在凸體的底部形成與凹槽相對應的凸柱。其中,為了提高震動效果的穩(wěn)定性,在輸入軸的末端設有卡端,在卡端上形成對稱卡口,所述卡口為斜口式,在卡口的端部形成凹槽,這不僅利于連接方便,固定效果好且效率提高,同時,也利于在維護和維修時拆卸方便靈活。在連接后,輸出軸與震動馬達之間的連接和穩(wěn)固,不容易分開,底部連接緊密,震動傳遞效果好。優(yōu)選,所述旋轉結構包括旋轉馬達,與旋轉馬達連接一傳動桿,在傳動桿的末端設有與雙齒輪相配合設置的小雙齒輪。該結構中,通過小雙齒輪與雙齒輪的配合設置,這樣在運行過程中,旋轉穩(wěn)定,控制起來非常方便,小齒輪需要旋轉多次才能帶動雙齒輪,故此,在控制上比較精細,利于樹木根部在旋挖過程中,操作靈活,效率大大提高。優(yōu)選,在駕駛室的前頂部通過旋轉軸設有照明燈,所述旋轉軸與控制器連接,可360度旋轉,該旋轉軸包括軸端,設置在軸端上的旋軸,在旋軸的底部設有一小型電機。該結構中,可實現(xiàn)夜間操作,擴大了使用范圍,適合不同角度照明,降低危險性,提高操作的安全系數(shù)。通過小型電機帶動旋軸在軸端旋轉,實現(xiàn)360度不同角度旋轉。優(yōu)選,所述履帶驅動輪包括左右對稱設置的履帶輪,所述履帶輪包括液壓油缸,前連桿、后連桿和履帶,所述前連桿的后端、前端形成軸孔,該軸孔通過銷軸與車體、履帶可旋轉式活動連接,所述后連桿的后端、前端形成軸孔,該軸孔通過銷軸與車體、履帶可旋轉式活動連接,所述液壓油缸與后連桿連接設置。該結構可根據(jù)不同的工作環(huán)境,通過液壓油缸對后連桿的拉動或者推動,進而借助后連桿的前后移動,帶動對履帶的前后調節(jié),能夠選擇最適合的履帶之間的距離,以利于車輛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當?shù)缆穼挾冗^窄時,本發(fā)明可以通過液壓油缸,對后連桿的向后推動,由于后連桿、前連桿都軸銷可旋轉式活動連接,故此前連桿、后連桿都可以向后移動,這樣借助前連桿、后連桿的移動帶動履帶向后移動,也就是相內側移動,縮小了左右履帶之間的距離,適合道路的要求。當然,也可以調節(jié)履帶之間的間距來提高行車的穩(wěn)定性,該操作方式反一反,在此不再贅述。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結構簡單精巧,降低人工使用成本,擴大使用范圍,節(jié)省挖掘時間,減少對樹木根系破壞,提高挖掘移植效率及樹木存活率。為了進一步解釋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闡述。`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中輸出軸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fā)明中震動錘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中照明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fā)明中履帶驅動輪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新型移樹機,包括駕駛室,設置在駕駛室底部的履帶驅動輪,在前部設有旋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挖裝置包括依次設置的震動結構、旋轉結構和挖刀結構,所述挖刀結構包括挖刀1,在挖刀I的末端設有輸入軸2,在輸入軸2上設有雙齒輪3,所述輸入軸2的末端設有卡端4,在卡端4上形成對稱卡口 5,所述卡口 5為斜口式,在卡口 5的端部形成凹槽6。所述震動結構包括震動馬達7和震動錘8,在震動馬達7和震動錘8之間設有主齒輪9和過渡齒輪10,所述震動錘8的端部設有與卡口 5相對應的斜式凸體11,在凸體11的底部形成與凹槽相對應的凸柱12。所述旋轉結構包括旋轉馬達13,與旋轉馬達13連接一傳動桿14,在傳動桿14的末端設有與雙齒輪3相配合設置的小雙齒輪15。如圖4所示,在駕駛室的前頂部通過旋轉軸設有照明燈16,所述旋轉軸與控制器連接,可360度旋轉,該旋轉軸包括軸端17,設置在軸端17上的旋軸18,在旋軸18的底部設有一小型電機19。如圖5所示,所述履帶驅動輪包括左右對稱設置的履帶輪,所述履帶輪包括液壓油缸20,前連桿21、后連桿22和履帶23,所述前連桿21的后端、前端形成軸孔,該軸孔通過銷軸24與車體25、履帶23可旋轉式活動連接,所述后連桿22的后端、前端形成軸孔,該軸孔通過銷軸24與車體25、履帶23可旋轉式活動連接,所述液壓油缸20與后連桿22連接設置。由上可知,本發(fā)明結構簡單精巧,降低人工使用成本,擴大使用范圍,節(jié)省挖掘時間,減少對樹木根系破壞,提高挖掘移植效率及樹木存活率。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并非對本案設計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設計關鍵所做的等同變化,均落入本案的保 護范圍。
權利要求
1.新型移樹機,包括駕駛室,設置在駕駛室底部的履帶驅動輪,在前部設有旋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挖裝置包括依次設置的震動結構、旋轉結構和挖刀結構,所述挖刀結構包括挖刀,在挖刀的末端設有輸入軸,在輸入軸上設有雙齒輪,所述輸入軸的末端設有卡端,在卡端上形成對稱卡口,所述卡口為斜口式,在卡口的端部形成凹槽。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新型移樹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動結構包括震動馬達和震動錘,在震動馬達和震動錘之間設有主齒輪和過渡齒輪。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新型移樹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動錘的端部設有與卡口相對應的斜式凸體,在凸體的底部形成與凹槽相對應的凸柱。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新型移樹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結構包括旋轉馬達,與旋轉馬達連接一傳動桿,在傳動桿的末端設有與雙齒輪相配合設置的小雙齒輪。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新型移樹機,其特征在于:在駕駛室的前頂部通過旋轉軸設有照明燈,所述旋轉軸與控制器連接,可360度旋轉,該旋轉軸包括軸端,設置在軸端上的旋軸,在旋軸的底部設有一小型電機。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新型移樹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帶驅動輪包括左右對稱設置的履帶輪,所述履帶輪包括液壓油缸,前連桿、后連桿和履帶,所述前連桿的后端、前端形成軸孔,該軸孔通過銷軸與車體、履帶可旋轉式活動連接,所述后連桿的后端、前端形成軸孔,該軸孔通過銷軸與車體、履帶可 旋轉式活動連接,所述液壓油缸與后連桿連接設置。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新型移樹機,包括駕駛室,設置在駕駛室底部的履帶驅動輪,在前部設有旋挖裝置,所述旋挖裝置包括依次設置的震動結構、旋轉結構和挖刀結構,所述挖刀結構包括挖刀,在挖刀的末端設有輸入軸,在輸入軸上設有雙齒輪,所述輸入軸的末端設有卡端,在卡端上形成對稱卡口,所述卡口為斜口式,在卡口的端部形成凹槽;本發(fā)明結構簡單精巧,降低人工使用成本,擴大使用范圍,節(jié)省挖掘時間,減少對樹木根系破壞,提高挖掘移植效率及樹木存活率。
文檔編號A01G23/06GK103081779SQ201310035228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月13日
發(fā)明者鄭明法 申請人:鄭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