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獲機及聯(lián)合收獲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玉米收獲機,能夠消除繁瑣的操作以提高操作性,該玉米收獲機包括:收獲部,其升降自如地支承在行駛機體的前部上;收獲部驅(qū)動升降機構,其使所述收獲部驅(qū)動升降自如;變速裝置,其使發(fā)動機的動力變速并傳遞到行駛裝置;手動操作式的變速桿,其使所述變速裝置的變速狀態(tài)變更自如;在所述行駛機體的駕駛部中,在駕駛座的機體前方側(cè)設有方向盤;在所述變速桿上設有指令所述收獲部驅(qū)動升降機構的動作的輸入的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
【專利說明】玉米收獲機及聯(lián)合收獲機
[0001]本申請是株式會社久保田于2013年7月31日向中國專利局提交的題為“玉米收獲機及聯(lián)合收獲機”、申請?zhí)枮?01320461312.3的中國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收獲玉米的玉米收獲機,此外還涉及一種駕駛部設有操作桿的聯(lián)合收獲機。
【背景技術】
[0003]玉米收獲機在使行駛車體駛的同時收獲玉米,并對殘留在田地中的莖部進行切斷切碎等處理。于是,現(xiàn)有的玉米收獲機構成為在行駛車體上升降自如地設有殘桿處理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專利文獻I中雖然沒有記載詳細的結構,但作為與行駛車體的操縱操作用的操作部件分體的操作部件具有用于升降操作殘桿處理裝置的操作部件。
[0004]當通過玉米收獲機進行收獲作業(yè)時,使行駛車體行駛并同時進行收獲作業(yè)。此時,駕駛者用手操作車體操作用的操作部件例如變更車體的行駛狀態(tài)的變速桿、變更車體的朝向的轉(zhuǎn)向桿等的同時進行作業(yè)。
[0005]但是,在上述現(xiàn)有結構中,用于升降操作殘桿處理裝置的操作部件與行駛車體的操縱操作用的操作部件為分體的操作部件,因此存在以下不利之處。
[0006]S卩,在使行駛車體行駛時,如果需要變更殘桿處理裝置的升降位置,則駕駛者需要一時將手離開車體操作用操作部件而改手操作用于升降操作殘桿處理裝置的操作部件,在這點上存在操作繁瑣的不利之處。
[0007]另外,在收獲期,玉米在植立的莖桿上長有內(nèi)包了很多種子的房狀部。現(xiàn)有的玉米收獲機在行駛自如的行駛機體的前部具有從植立的莖桿收獲收獲物(房狀部)的收獲部,使機體行駛的同時收獲房狀部作為收獲物,通過液壓缸上下自如地調(diào)節(jié)收獲部對莖桿的作用位置(例如專利文獻I)。
[0008]而且,在專利文獻I中,雖然沒有詳細說明,但其構成為通過駕駛部所具有的升降指令部指令升降,而且,變速操作行駛機體所具有的變速裝置的變速操作部與升降指令部分體而設置于駕駛部。
[0009]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92135號公報
[0010]在上述現(xiàn)有結構中,由于在收獲作業(yè)中需要變更機體的行駛速度,因此操縱者在收獲作業(yè)中手握變速操作部進行操作。變速操作部構成為在所希望的變速位置將保持自如,但是,操縱者總是將手放在變速操作部上以便在任何時候都能夠進行變速操作。
[0011]而且,在收獲作業(yè)中,當需要變更針對莖桿的作用位置時,操縱者需要將手離開變速操作部并操作設置于其他位置的升降指令部,或者用一只手對變速操作部進行手握操作,而用另一只手操作設置于與變速操作部不同位置的升降指令部。
[0012]這樣,對現(xiàn)有結構而言,在收獲作業(yè)中通過不同的操作部分別進行所需要的操作,因此操縱操作變得繁瑣。
[0013]另外,以往,作為駕駛部設有操作桿的技術,有如專利文獻2所示的在駕駛部的座位左側(cè)設置操作桿(文獻中為“主變速桿”)的技術。在該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技術中,在操作桿的手握部的后面設有第一指令輸入機構(文獻中為“割取升降開關”)和第二指令輸入機構(文獻中為“撥禾輪十字開關”)。
[0014]根據(jù)專利文獻2中記載的技術,在以左手握住操作桿的狀態(tài)下,能夠以左手的一根手指(例如拇指)進行第一指令輸入機構、第二指令輸入機構的輸入操作,能夠單手進行對多個控制對象的動作指令。
[0015]專利文獻2:特開2007 — 244335號公報(特別參照圖16)
[0016]但是,根據(jù)專利文獻I中記載的技術,由于輸入操作方式不同的第一指令輸入機構和第二指令輸入機構設置于同一面,因此不僅有可能混淆操作兩個機構,而且需要進行復雜的手指(例如拇指)動作,在同時操作操作桿等時會有特別不能按照所想進行操作輸入的情況。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1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首先,提供一種消除繁瑣的操作以使操作性優(yōu)異的玉米收獲機;其次,提供一種對具有兩個指令輸入機構的操作桿進行操作時誤操作少且操作性好的聯(lián)合收獲機;最后,提供一種能夠減輕收獲作業(yè)中的操縱操作的繁瑣程度的玉米收獲機。
[0018]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獲部,其升降自如地支承在行駛機體的前部上;收獲部驅(qū)動升降機構,其使所述收獲部驅(qū)動升降自如;變速裝置,其使發(fā)動機的動力變速并傳遞到行駛裝置;手動操作式的變速桿,其使所述變速裝置的變速狀態(tài)變更自如;在所述行駛機體的駕駛部中,在駕駛座的機體前方側(cè)設有方向盤;在所述變速桿上設有指令所述收獲部驅(qū)動升降機構的動作的輸入的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
[0019]在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二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所述變速裝置為能夠無級變速操作的無級變速裝置。
[0020]在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三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以能夠用對所述變速桿進行手握操作的手指操作的方式設置在該變速桿的手握部上。
[0021]在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四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以能夠用對所述變速桿進行手握操作的手指操作的方式設置在該變速桿的手握部上。
[0022]在本實用新型第三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五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包括上升指令操作部和下降指令操作部,所述上升指令操作部位于上側(cè),所述下降指令操作部位于下側(cè),所述上升指令操作部和所述下降指令操作部沿上下方向排列,并且,通過所述上升指令操作部的操作,指令所述收獲部的上升,通過所述下降指令操作部的操作,指令所述收獲部的下降。
[0023]在本實用新型第四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六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包括上升指令操作部和下降指令操作部,所述上升指令操作部位于上側(cè),所述下降指令操作部位于下側(cè),所述上升指令操作部和所述下降指令操作部沿上下方向排列,并且,通過所述上升指令操作部的操作,指令所述收獲部的上升,通過所述下降指令操作部的操作,指令所述收獲部的下降。
[0024]在本實用新型第三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七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包括上升指令操作部和下降指令操作部,所述上升指令操作部位于靠近操縱者一側(cè),所述下降指令操作部位于遠離操縱者一側(cè),所述上升指令操作部和所述下降指令操作部在相對于操縱者的遠近方向上排列,并且,通過所述上升指令操作部的操作,指令所述收獲部的上升,通過所述下降指令操作部的操作,指令所述收獲部的下降。
[0025]在本實用新型第四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八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包括上升指令操作部和下降指令操作部,所述上升指令操作部位于靠近操縱者一側(cè),所述下降指令操作部位于遠離操縱者一側(cè),所述上升指令操作部和所述下降指令操作部在相對于操縱者的遠近方向上排列,并且,通過所述上升指令操作部的操作,指令所述收獲部的上升,通過所述下降指令操作部的操作,指令所述收獲部的下降。
[0026]在本實用新型第一至第八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九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由搖臂開關構成。
[0027]在本實用新型第一至第八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行,第十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在所述行駛機體的下部設有對由所述收獲部收獲作物之后的殘桿進行切碎處理的殘桿處理裝置,所述玉米收獲機具有使所述殘桿處理裝置驅(qū)動升降自如的殘桿處理驅(qū)動升降機構,在所述變速桿上設有指令所述殘桿處理驅(qū)動升降機構的動作的輸入的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
[0028]在本實用新型第九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十一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在所述行駛機體的下部設有對由所述收獲部收獲作物之后的殘桿進行切碎處理的殘桿處理裝置,所述玉米收獲機具有使所述殘桿處理裝置驅(qū)動升降自如的殘桿處理驅(qū)動升降機構,在所述變速桿上設有指令所述殘桿處理驅(qū)動升降機構的動作的輸入的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
[0029]在本實用新型第十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十二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以能夠用對所述變速桿進行手握操作的手指操作的方式設置在該變速桿的手握部上。
[0030]在本實用新型第十一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十三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以能夠用對所述變速桿進行手握操作的手指操作的方式設置在該變速桿的手握部上。
[0031]在本實用新型第十二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十四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包括沿上下方向設置的上升指令操作部和下降指令操作部,通過位于上側(cè)的上升指令操作部的操作,指令所述殘桿處理裝置的上升,通過位于下側(cè)的下降指令操作部的操作,指令所述殘桿處理裝置的下降。
[0032]在本實用新型第十三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十五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包括沿上下方向設置的上升指令操作部和下降指令操作部,通過位于上側(cè)的上升指令操作部的操作,指令所述殘桿處理裝置的上升,通過位于下側(cè)的下降指令操作部的操作,指令所述殘桿處理裝置的下降。
[0033]在本實用新型第十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十六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由搖臂開關構成。
[0034]在本實用新型第十一至第十五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十七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由搖臂開關構成。
[0035]在本實用新型第十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十八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和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都以能夠用對所述變速桿進行手握操作的手指操作的方式設置在所述變速桿的手握部上,在所述變速桿的所述手握部上分別形成有供操縱者放置拇指的第一面及供操縱者放置拇指以外的手指的第二面,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和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中的任一方的升降指令機構在所述第一面上被設置為能夠由拇指按壓操作自如,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和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中的另一方的升降指令機構在所述第二面上被設置為能夠由拇指之外的手指按壓操作自如。
[0036]在本實用新型第十一至第十六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第十九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和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都以能夠用對所述變速桿進行手握操作的手指操作的方式設置在所述變速桿的手握部上,在所述變速桿的所述手握部上分別形成有供操縱者放置拇指的第一面及供操縱者放置拇指以外的手指的第二面,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和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中的任一方的升降指令機構在所述第一面上被設置為能夠由拇指按壓操作自如,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和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中的另一方的升降指令機構在所述第二面上被設置為能夠由拇指之外的手指按壓操作自如。
[0037]在本實用新型第十七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二十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和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都以能夠用對所述變速桿進行手握操作的手指操作的方式設置在所述變速桿的手握部上,在所述變速桿的所述手握部上分別形成有供操縱者放置拇指的第一面及供操縱者放置拇指以外的手指的第二面,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和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中的任一方的升降指令機構在所述第一面上被設置為能夠由拇指按壓操作自如,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和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中的另一方的升降指令機構在所述第二面上被設置為能夠由拇指之外的手指按壓操作自如。
[0038]在本實用新型第十八或二十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二 i^一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在所述第一面中供所述任一方的升降指令機構設置的指令機構設置位置的周圍鼓出地形成有鼓出部。
[0039]在本實用新型第十九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二十二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在所述第一面中供所述任一方的升降指令機構設置的指令機構設置位置的周圍鼓出地形成有鼓出部。
[0040]在本實用新型第二十一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二十三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所述鼓出部形成在所述指令機構設置位置的周圍中除去操縱者的拇指所在位置的區(qū)域。
[0041]在本實用新型第二十二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二十四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所述鼓出部形成在所述指令機構設置位置的周圍中除去操縱者的拇指所在位置的區(qū)域。
[0042]在本實用新型第十八、二十、二十二至二十四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二十五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在所述第二面的上端部鼓出地形成有用于供拇指之外的手指勾住的勾指用突狀部,以位于所述第二面中勾指用突狀部下方的狀態(tài)設有所述另一方的升降指令機構。
[0043]在本實用新型第十九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二十六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在所述第二面的上端部鼓出地形成有用于供拇指之外的手指勾住的勾指用突狀部,以位于所述第二面中勾指用突狀部下方的狀態(tài)設有所述另一方的升降指令機構。
[0044]在本實用新型第二十一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二十七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在所述第二面的上端部鼓出地形成有用于供拇指之外的手指勾住的勾指用突狀部,以位于所述第二面中勾指用突狀部下方的狀態(tài)設有所述另一方的升降指令機構。
[0045]在本實用新型第十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二十八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設置在所述變速桿中比手握部位于靠近基端側(cè)的位置的連桿部上。
[0046]在本實用新型第十一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二十九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設置在所述變速桿中比手握部位于靠近基端側(cè)的位置的連桿部上。
[0047]在本實用新型第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三十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設置在所述變速桿中比手握部位于靠近基端側(cè)的位置的連桿部上。
[0048]在本實用新型第一至八、i^一至十六、十八、二十、二十二至二十四、二十六至二十九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三十一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在所述行駛機體的被駕駛室覆蓋的駕駛部中,在駕駛座的機體前方側(cè)設有方向盤,在所述駕駛座的橫向一側(cè)設有所述變速桿。
[0049]在本實用新型第三十一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三十二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在所述變速桿的機體前方側(cè)設有加速踏板。
[0050]在本實用新型第三十一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三十三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在所述變速桿的機體前方側(cè)設有制動踏板。
[0051]在本實用新型第三十二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三十四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在所述變速桿的機體前方側(cè)設有制動踏板。
[0052]在本實用新型第三十一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三十五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在所述變速桿的與所述駕駛座相反一側(cè)的橫向一側(cè)設有加速桿。
[0053]在本實用新型第三十二至三十四任一方面所述的玉米收獲機的基礎上,第三十六方面的玉米收獲機優(yōu)選為,在所述變速桿的與所述駕駛座相反一側(cè)的橫向一側(cè)設有加速桿。
[0054]根據(jù)本實用新型,能夠得到以下技術效果。
[0055](I)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當駕駛者用手操作變速操作部件并使行駛車體行駛時,如果需要變更殘桿處理裝置的升降位置,則由于殘桿處理用升降指令部件設置于變速操作部件,因此駕駛者能夠手不離開變速操作部件并對殘桿處理用升降指令部件進行操作。
[0056]也就是說,在使行駛車體行駛時,即使需要變更殘桿處理裝置的升降位置,駕駛者能夠在沒有一時將手離開車體操作用的操作部件而改成手持殘桿處理用升降指令部件等繁瑣操作的狀態(tài)下變更殘桿處理裝置的升降位置。
[0057]由此,能夠消除操作的繁瑣,提供操作性優(yōu)異的玉米收獲機。
[0058](2)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當駕駛者用手操作轉(zhuǎn)向操作部件并使行駛車體行駛時,如果需要變更殘桿處理裝置的升降位置,則由于殘桿處理用升降指令部件設置于轉(zhuǎn)向操作部件,因此駕駛者能夠手不離開變速操作部件并對殘桿處理用升降指令部件進行操作。
[0059]也就是說,在使行駛車體行駛時,即使需要變更殘桿處理裝置的升降位置,駕駛者能夠在沒有一時將手離開轉(zhuǎn)向操作部件而改成手持殘桿處理用升降指令部件等繁瑣操作的狀態(tài)下變更殘桿處理裝置的升降位置。
[0060](3)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殘桿處理用升降指令部件為按壓式的開關,因此,能夠通過在手握住且不離開操縱用操作部件(變速操作部件、轉(zhuǎn)向操作部件)的狀態(tài)下以手指進行按壓操作這一簡單的操作,來操作殘桿處理用升降指令部件。
[0061](4)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在操作殘桿處理用升降指令部件時,通過從中立恢復的狀態(tài)按壓操作天平擺動自如的一側(cè)操作位置或者另一側(cè)操作位置中的任一個位置,能夠進行殘桿處理裝置的上升操作或者下降操作。例如,按壓操作一側(cè)操作位置,則進行上升操作,按壓操作另一側(cè)操作位置,則進行下降操作。
[0062]如果具備這樣構成,則根據(jù)中立恢復狀態(tài),容易認識到一側(cè)操作位置或者另一側(cè)操作位置中某個操作位置與上升操作對應還是與下降操作相對應,例如,與分別設置指令上升的操作開關和指令下降的操作開關的結構相比,誤操作較少。
[0063](5)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收獲裝置用升降指令部件設置于變速操作部件,因此,當駕駛者用手操作變速操作部件并使行駛車體行駛時,如果需要變更收獲處理裝置的升降位置,駕駛者能夠手不離開變速操作部件并對收獲裝置用升降指令部件進行操作。
[0064]也就是說,在使行駛車體行駛時,即使需要變更收獲裝置的升降位置,駕駛者能夠在沒有一時將手離開變速操作部件而改成手持收獲裝置用升降指令部件等繁瑣操作的狀態(tài)下變更收獲裝置的升降位置。
[0065]因此,不僅是在操作殘桿處理用升降指令部件時,在操作收獲裝置用升降指令部件時,也能夠消除操作的繁瑣,進一步提高操作性。
[0066](6)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收獲裝置用升降指令部件設置于轉(zhuǎn)向操作部件,因此,當駕駛者用手操作轉(zhuǎn)向操作部件并使行駛車體行駛時,如果需要變更收獲處理裝置的升降位置,駕駛者能夠手不離開轉(zhuǎn)向操作部件并對收獲裝置用升降指令部件進行操作。
[0067]也就是說,在使行駛車體行駛時,即使需要變更收獲裝置的升降位置,駕駛者能夠在沒有一時將手離開轉(zhuǎn)向操作部件而改成手持收獲裝置用升降指令部件等繁瑣操作的狀態(tài)下變更收獲裝置的升降位置。
[0068]因此,不僅是在操作殘桿處理用升降指令部件時,在操作收獲裝置用升降指令部件時,也能夠消除操作的繁瑣,進一步提高操作性。
[0069](7)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收獲裝置用升降指令部件為按壓式開關,因此,即使手不離開操縱用的操作部件(變速操作部件、轉(zhuǎn)向操作部件),也能夠通過在握住轉(zhuǎn)向操作部件的狀態(tài)下以手指進行按壓操作這一簡單的操作,來操作收獲裝置用升降指令部件。
[0070](8)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在操作殘桿處理用升降指令部件時,從中立恢復的狀態(tài)通過天平擺動向任意操作方向進行按壓操作,從而能夠進行殘桿處理裝置的上升操作及下降操作。
[0071 ] 如果具備這樣的結構,從中立狀態(tài)向任意操作方向進行操作,則易于認識到是上升還是下降,例如,與分別設置指令上升的操作開關和指令下降的操作開關的結構相比,誤操作可能性較小。
[0072](9)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當行駛車體的行駛狀態(tài)成為后退行駛狀態(tài)時,強制上升機構使殘桿處理裝置上升到非作業(yè)用高位置。
[0073]在行駛車體后退行駛時,雖然不進行殘桿處理作業(yè),但是殘桿處理裝置如果處于較低的位置,則可能和地面接觸從而造成損傷。
[0074]但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如果是后退行駛狀態(tài),則殘桿處理裝置被上升到非作業(yè)用高位置,因此能夠?qū)@樣的不利防范于未然。
[0075](10)根據(jù)本實用新型,例如,在進行道路行駛等情況下,當行駛車體以非作業(yè)用的高速狀態(tài)行駛時,雖然不進行殘桿處理作業(yè),但是殘桿處理裝置如果處于較低的位置,則可能和地面接觸從而造成損傷。
[0076]但是,在以非作業(yè)用的高速狀態(tài)行駛時,殘桿處理裝置由強制上升機構上升到非作業(yè)用高位置,因此能夠?qū)@樣的不利防范于未然。
[0077](11)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殘桿處理裝置的對地高度由對地高度檢測機構檢測,其檢測結果由顯示機構顯示,因此,駕駛者通過顯示機構能夠得知殘桿處理裝置的對地高度,從而易于進行操作以成為適當?shù)母叨取?br>
[0078](12)根據(jù)本實用新型,通過動力斷續(xù)機構,能夠斷續(xù)向所述殘桿處理裝置的動力供給。因此,在進行殘桿處理作業(yè)時供給動力,在不進行殘桿處理作業(yè)時切斷動力的供給,由此,能夠抑制無謂的動力消費。
[0079](13)根據(jù)本實用新型,能夠通過操作手動操作部件,將動力斷續(xù)機構在動力切斷狀態(tài)和動力傳送狀態(tài)之間切換,因此,通過操作者根據(jù)當時的作業(yè)情況進行操作,能夠切換到適應于作業(yè)情況的狀態(tài)。
[0080](14)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動力斷續(xù)機構隨著殘桿處理裝置的升降操作而自動切換,因此沒有通過手動操作進行切換的繁瑣操作,沒有忘記切換等不利之處,能夠總是切換到適于作業(yè)情況的狀態(tài)。
[0081](15)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第一指令輸入機構和第二指令輸入機構設置于不同的面,因此,和設置于同一面的情況相比,兩個機構的誤操作減少。而且,第一指令輸入機構通過沿著第一面繞指根部擺動拇指來進行輸入,第二指令輸入機構通過拇指以外的四指中的任一手指的按壓操作來進行輸入,通過簡單的手指的操作能夠進行兩個機構的輸入操作,因此操作性好,即使例如在同時操作操作桿和這些機構時,也能夠進行可靠的操作輸入。
[0082](16)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第一指令輸入機構為能夠從不同的輸入中選取其一的搖臂開關(壓板式開關),因此,不會同時指令相反的動作,從而能夠正確地輸入針對第二作業(yè)部的動作指令。而且,緣于搖臂開關的形狀的特性,兩個輸入處以平滑的面連結,因此,只需沿著搖臂開關的表面擺動拇指,就能使拇指從一個輸入處移動到另一個輸入處。這樣,能夠防止第一指令輸入機構的輸入操作錯誤,并且能夠順暢地進行第一指令輸入機構的輸入操作。
[0083](17)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第二指令輸入機構為能夠從不同的輸入中選取其一的搖臂開關,因此,即使在例如將食指放在一個輸入處,將中指放在另一個輸入處的情況下,只需通過任意一指的按壓操作即能進行第二指令輸入機構的輸入操作,無需移動整個手。而且,不會同時指令相反動作,能夠正確地輸入針對第三作業(yè)部的動作指令。這樣,能夠輕松地進行第二指令輸入機構的輸入操作,并且能夠防止第二指令輸入機構的輸入操作錯誤。
[0084](18)根據(jù)本實用新型,以將手掌載置于操作桿的上表面的狀態(tài)握住操作桿,則不用采取勉強的姿勢,能夠以自然的姿勢使拇指位于第一面,同時使其他四指位于第二面。
[0085](19)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在如上所述的從上握入式的操作桿中,第二指令輸入機構以越遠離操縱者越位于下方的方式傾斜,因此,如遠離身體的手指(小指側(cè))那樣大幅彎入。于是,小指側(cè)被強力握入,力量充分注入到手、手指,從而能夠準確操作第二指令輸入部。
[0086](20)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操作桿的上表面以越遠離操縱者越位于下方的方式傾斜,因此握住操作桿的手成為外側(cè)下降的狀態(tài)。此時,手臂成為自然地沿著手傾斜的狀態(tài),從而使手腕不成為擰著的狀態(tài)。于是,胳膊肘靠近身體,腋成為閉合的狀態(tài),與腋打開的狀態(tài)相t:匕,難以給肩帶來負擔。
[0087](21)根據(jù)本實用新型,通常,在除拇指之外的四指中,能夠較強地發(fā)揮按壓操作力的是食指、中指、無名指。在從上握住操作桿的狀態(tài)下,上述三指的前端位于離上表面大致相同距離的位置。能夠以自然的狀態(tài)使食指、中指、無名指中的任意兩指位于第二指令輸入機構,從而使第二指令輸入機構的操作容易。
[0088](22)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手的姿勢在俯視時相對于前后方向成為外開的狀態(tài),因此腋成為自然閉合的狀態(tài),即使為了前后操作操作桿而前后移動手臂,也難以給肩、肘等帶來負擔。
[0089](23)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手的姿勢在俯視時相對于前后方向成為外開的狀態(tài),因此腋成為自然閉合的狀態(tài),即使為了前后操作操作桿而前后移動手臂,也難以給肩、肘等帶來負擔。
[0090](24)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在使用頻度較高的變速桿上設置有第一指令輸入機構和第二指令輸入機構,因此,以較少的手的移動就能進行這些機構的操作輸入。
[0091](25)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在一般總是被握住的主變速桿上設置有第一指令輸入機構和第二指令輸入機構,因此,無需為了進行這些機構的操作輸入而特意移動手。
[0092](26)根據(jù)本實用新型,能夠在通過操作桿操作第一作業(yè)部的同時,以握住操作桿的手進行割取部的升降操作或者撥禾輪的升降操作,從而成為操作方便的聯(lián)合收獲機。
[0093](27)根據(jù)本實用新型,能夠在通過操作桿操作第一作業(yè)部的同時,以握住操作桿的手進行割取部的升降操作,從而成為操作方便的聯(lián)合收獲機。而且,第一指令輸入機構由位于比其他四指靠近身體一側(cè)的拇指進行輸入操作,因此,當?shù)谌鳂I(yè)部為位于割取部前側(cè)(遠離身體一側(cè))的作業(yè)部時,能夠直觀地理解到能夠指令割取部的升降操作的機構為第一指令輸入機構,從而難以產(chǎn)生與第二指令輸入機構混淆操作。
[0094](28)根據(jù)本實用新型,能夠在通過操作桿操作第一作業(yè)部的同時,以握住操作桿的手進行撥禾輪的升降操作,從而成為操作方便的聯(lián)合收獲機。而且,第二指令輸入機構由位于比拇指遠離身體一側(cè)的其他四指進行輸入操作,因此,當?shù)诙鳂I(yè)部為位于撥禾輪后側(cè)(靠近身體一側(cè))的作業(yè)部時,能夠直觀地理解到能夠指令撥禾輪的升降操作的機構為第一指令輸入機構,從而難以產(chǎn)生與第一指令輸入機構混淆操作。
[0095](29)根據(jù)本實用新型,能夠?qū)⒉僮鳁U設置在操縱者容易操作的高度位置。
[0096](30)根據(jù)本實用新型,例如,在法律規(guī)定靠右通行的國家的道路上行駛時,能夠以和該國的一般的乘用車等(駕駛座:車體左側(cè),變速桿:駕駛座右側(cè))相同的感覺進行變速操作。
[0097](31)根據(jù)本實用新型,與履帶式聯(lián)合收獲機相比,有利于在田地以外的道路上行駛。
[0098](32)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后輪為轉(zhuǎn)向輪,因此,與前輪為轉(zhuǎn)向輪的情況相比,能夠減小旋轉(zhuǎn)半徑,成為擅于小轉(zhuǎn)彎的聯(lián)合收獲機。而且,因為是以方向盤對后輪進行轉(zhuǎn)向操作的結構,所以與轉(zhuǎn)向桿等相比,能夠?qū)⑥D(zhuǎn)向支承件相對于單位旋轉(zhuǎn)量的操作量設定得較大,從而能夠給指令細微的旋轉(zhuǎn)量,并且還能夠進行徹底的旋轉(zhuǎn)操作。
[0099](33)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在收獲作業(yè)中,基于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的指令,通過驅(qū)動收獲部驅(qū)動升降機構,能夠使收獲部升降,從而變更相對于植立莖桿的作用位置。而且,通過手動操作變速桿,能夠變更變速裝置的變速狀態(tài),從而變更行駛速度。
[0100]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設置于變速桿,因此操縱者能夠以操作變速桿的手直接操作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由此,操縱者不用進行以下繁瑣的操作:將手從變速桿離開而操作設置于其他位置的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或者用與操作變速桿的手相反側(cè)的手操作與變速桿分開設置于其他位置的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等。
[0101]因此,能夠提供可以減輕收獲作業(yè)中操縱操作的繁瑣程度的玉米收獲機。
[0102](34)根據(jù)本實用新型,能夠?qū)π旭偹俣冗M行無級變速,因此能夠根據(jù)收獲作業(yè)的作業(yè)狀況的變化調(diào)整到適于當時作業(yè)狀況的行駛速度。由此,能夠在不存在因行駛速度過快而不能進行良好的收獲作業(yè)、行駛速度過慢而導致作業(yè)效率降低等不利的狀態(tài)下,進行良好的收獲作業(yè)。
[0103](35)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操縱者在對變速桿的手握部進行握操作的同時進行變速操作。而且,在操作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時,手不離開進行握操作的手握部,因此能夠用對手握部進行我操作的手指直接操作,從而能夠進一步減輕操縱操作的繁瑣程度。
[0104](36)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當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的上升指令操作部被操作時,收獲部驅(qū)動升降機構動作,以使收獲部上升。當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的下降指令操作部被操作時,收獲部驅(qū)動升降機構動作,以使收獲部下降。
[0105]上升指令操作部和下降指令操作部以上升指令操作部位于上側(cè)且下降指令操作部位于下側(cè)的狀態(tài)在上下方向上排列,因此,上升指令操作部的位置(上側(cè))和收獲部的動作(上升),以及下降指令操作部的位置(下側(cè))和收獲部的動作(下降)具有對應的位置關系,對于操縱者來說,該對應關系易于直觀地理解,從而能夠進行沒有操作錯誤等的良好的操作。
[0106](37)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當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的上升指令操作部被操作時,收獲部驅(qū)動升降機構動作,以使收獲部上升。當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的下降指令操作部被操作時,收獲部驅(qū)動升降機構動作,以使收獲部下降。
[0107]上升指令操作部和下降指令操作部以升指令操作部位于靠近操縱者一側(cè)且下降指令操作部位于遠離操縱者一側(cè)的狀態(tài)在相對于操縱者的遠近方向上排列,因此上升指令操作部被操作部的位置(靠近側(cè))和收獲部的動作(上升并接近操縱者),以及下降指令操作部的位置(遠離側(cè))和收獲部的動作(下降并遠離操縱者)具有對應的位置關系,對于操縱者來說,該對應關系易于直觀地理解,從而能夠進行沒有操作錯誤等的良好的操作。
[0108](38)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是能夠?qū)Σ煌斎脒M行擇一選擇的搖臂開關(波動開關),因此不會同時指令相反的動作指令,從而能夠正確輸入對收獲部驅(qū)動升降機構的動作指令。
[0109]當以拇指操作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時,根據(jù)搖臂開關的形狀特性,兩個指令操作部以平滑的面連結,因此只要沿搖臂開關的表面擺動拇指,就能夠?qū)⒛粗笍囊粋€指令操作部移動到另外一個指令操作部。
[0110]而且,當以拇指以外的手指操作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時,例如,將食指放在一個指令操作部,將中指放在另一個指令操作部,不用移動整個手,只要上述任一手指進行按壓操作就能操作。而且,不會通過兩指同時指令相反的動作指令。
[0111]這樣,在該特征中,能以無輸入操作錯誤的狀態(tài),且通過輕松的操作準確地輸入相對于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的動作指令。
[0112](39)根據(jù)本實用新型,作物被收獲后的殘桿伴隨著收獲作業(yè)而被殘桿處理裝置切碎處理。而且,殘桿處理驅(qū)動升降機構基于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的指令動作,從而對殘桿處理裝置進行升降操作,因此,能夠?qū)⑾鄬τ跉垪U的殘桿處理裝置的上下位置調(diào)節(jié)為適當?shù)奈恢谩?br>
[0113]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具有變速桿,因此操縱者能夠以操作變速桿的手直接操作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由此,操縱者不用進行以下繁瑣的操作:將手從變速桿離開而操作設置于其他位置的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或者用與操作變速桿的手相反側(cè)的手操作與變速桿分開設置于其他位置的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等。
[0114]因此,能夠以操作變速桿的手操作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以及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從而能夠進一步減輕收獲作業(yè)中的操縱操作的煩瑣程度。
[0115](40)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操縱者在對變速桿的手握部進行手握操作的同時進行變速操作,在操作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時,能夠手不離開進行該手握操作的手握部,直接用對手握部進行手握操作的手指進行操作。
[0116](41)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當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的上升指令操作部被操作時,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動作,以使殘桿處理裝置上升。當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的下降指令操作部被操作時,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動作,以使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下降。
[0117]上升指令操作部和下降指令操作部以上升指令操作部位于上側(cè),下降指令操作部位于下側(cè)的狀態(tài)在上下方向上排列,因此,上升指令操作部的位置(上側(cè))和殘桿處理裝置的動作(上升),以及下降指令操作部的位置(下側(cè))和殘桿處理裝置的動作(下降)具有對應的位置關系,對于操縱者來說,該對應關系易于直觀地理解,從而能夠進行沒有操作錯誤等的良好的操作。
[0118](42)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是能夠?qū)Σ煌斎脒M行擇一選擇的搖臂開關(波動開關),因此不會同時指令相反的動作指令,從而能夠正確輸入對殘桿處理驅(qū)動升降機構的動作指令。
[0119]當以拇指操作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時,根據(jù)搖臂開關的形狀特性,兩個指令操作部以平滑的面連結,因此只要沿搖臂開關的表面擺動拇指,就能夠?qū)⒛粗笍囊粋€指令操作部移動到另外一個指令操作部。
[0120]而且,當以拇指以外的手指操作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時,例如,將食指放在一個指令操作部,將中指放在另一個指令操作部,不用移動整個手,只要上述任一手指進行按壓操作就能操作。而且,不會通過兩指同時指令相反的動作指令。
[0121]這樣,在該特征中,能以無輸入操作錯誤的狀態(tài),且通過輕松的操作準確地輸入相對于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的動作指令。
[0122](43)根據(jù)本實用新型,能夠通過對變速桿進行手握操作的手指分別操作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和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因此能夠進一步減輕操縱操作的繁瑣程度。
[0123]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和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設置在形成于變速桿的手握部的不同面上,因此,與設置在同一面上相比,誤操作的可能性變小,而且,任一升降指令機構由拇指沿著第一面進行輸入,另一升降指令機構由拇指之外的四指的任一指的按壓操作進行輸入,由此,兩機構能夠以簡單的手指操作進行輸入操作,因此操作性良好,即使是同時操作變速桿和上述機構的情況下,也能夠進行可靠的操作輸入。
[0124](44)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在操縱者的拇指所在的第一面中設置有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和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中的任一升降指令機構的位置的周圍,以向外方鼓出的形態(tài)形成有鼓出部。
[0125]在操縱者慌忙操作變速桿時,有可能手接觸到一個升降指令機構而發(fā)生誤操作,但是通過在設置一個升降指令機構的位置的周圍形成如上所述的鼓出部,能夠防止發(fā)生這樣的誤操作。
[0126]而且,在應該操作一個升降指令機構時,有意將拇指按壓于一個升降指令機構,從而能夠進行操作。
[0127](45)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在操縱者的拇指所在的位置未形成鼓出部,因此,當通過拇指操作一個升降指令機構時,不需要越過鼓出部(突部)等勉強的動作,能夠輕松地進行操作。
[0128](46)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當操縱者對變速桿的手握部進行手握操作時,以使拇指位于第一面,使拇指之外的四指位于形成在第二面的上端部上的勾指用突狀部的狀態(tài)進行握操作。
[0129]勾指用突狀部向第二面的外方即向前方側(cè)鼓出,因此,拇指之外的四指以稍彎曲且勾住勾指用突狀部的狀態(tài)位于勾指用突狀部,在對變速桿進行向后方牽拉操作時,能夠防止手滑脫。
[0130]以位于勾指用突狀部下方的狀態(tài)具有另一升降指令機構,因此,勾住勾指用突狀部并稍彎曲狀態(tài)的四指雖然不能直接夠到另一升降指令機構,但是如果有意伸展手指,則能夠操作另一升降指令機構。也就是說,在操作變速桿時,不可能誤操作另一升降指示單元,通過有意伸展手指,能夠?qū)α硪簧抵噶顧C構進行良好的操作。
[0131](47)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例如經(jīng)由支架等設置于連桿部。在該結構中,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設置于遠離變速桿操作中進行手握操作的手握部的位置,因此對變速桿進行握操作的手指不可能直接接觸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而發(fā)生誤操作。
[0132](48)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例如經(jīng)由支架等設置于連桿部。在該結構中,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設置于遠離變速桿操作中進行握操作的手握部的位置,因此對變速桿進行手握操作的手指不可能直接接觸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而發(fā)生誤操作。
[0133](49)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坐在駕駛座上的操縱者通過操作位于機體前方側(cè)的方向盤進行轉(zhuǎn)向操作,操作設置于駕駛座的橫向一側(cè)的變速桿進行變速操作。然后,以操作變速桿的手操作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
[0134]在收獲作業(yè)中,行駛機體主要以直進狀態(tài)行駛,因此,能夠以單手扶住方向盤,以另一手操作變速桿,并在需要的時刻操作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
[0135](50)根據(jù)本實用新型,設置有加速踏板,由此,例如在道路行駛等時,將變速裝置的變速狀態(tài)設定為規(guī)定狀態(tài),通過操作加速踏板,能夠調(diào)節(jié)行駛速度。而且,此時,手雖然離開變速桿,但因為是非作業(yè)狀態(tài),所以無需操作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
[0136](51)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在行駛時通過操作制動踏板能夠減速。而且,如果將制動踏板構成為能夠保持位置,則在行駛停止時還能發(fā)揮停車制動的功能。
[0137](52)根據(jù)本實用新型,設置有加速桿,由此,例如在收獲作業(yè)中,通過加速桿將加速設定值固定為規(guī)定值,能夠在根據(jù)行駛狀況操作變速桿調(diào)節(jié)行駛速度的同時進行良好的收獲作業(y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138]圖1是玉米收獲機的右視圖。
[0139]圖2是玉米收獲機的俯視圖。
[0140]圖3玉米收獲機的左視圖。
[0141]圖4是表示殘桿處理裝置的升降操作狀態(tài)的側(cè)視圖。
[0142]圖5是中間軸配置部的俯視圖。
[0143]圖6是表示離合器操作構造的立體圖。
[0144]圖7是主變速桿的手握部的立體圖。
[0145]圖8是控制框圖。
[0146]圖9是方向盤的立體圖。
[0147]圖10是表示其他實施方式的殘桿處理裝置的升降操作狀態(tài)的側(cè)視圖。
[0148]圖11是表示其他實施方式的殘桿處理裝置的升降操作狀態(tài)的側(cè)視圖。
[0149]圖12是表示其他實施方式的殘桿處理裝置的升降操作狀態(tài)的側(cè)視圖。
[0150]圖13是其他實施方式的簡化后的控制框圖。
[0151]圖14是表示聯(lián)合收獲機的整體的側(cè)視圖。
[0152]圖15是表示駕駛部的俯視圖。
[0153]圖16是表示駕駛部的主視圖。
[0154]圖17是表不王變速桿的周邊的俯視圖。
[0155]圖18是表示主變速桿在作業(yè)前進區(qū)域時的主變速桿周邊的主視圖中的局部剖面圖。
[0156]圖19是表示駕駛部的立體圖。
[0157]圖20是表示圖18中沿VI1-VII線的剖面圖。
[0158]圖21是表示作為其他實施方式的玉米聯(lián)合收獲機的整體的側(cè)視圖。
[0159]圖22是玉米收獲機的左視圖。
[0160]圖23是玉米收獲機的俯視圖。
[0161]圖24玉米收獲機的右視圖。
[0162]圖25是駕駛部支承框架的俯視圖。
[0163]圖26是駕駛部支承框架的側(cè)視圖。
[0164]圖27是駕駛部支承框架的主視圖。
[0165]圖28是駕駛部的側(cè)視圖。
[0166]圖29是駕駛部的縱剖側(cè)視圖。
[0167]圖30是表示保持門位置的保持件的立體圖。
[0168]圖31是駕駛部的橫剖俯視圖。
[0169]圖32是駕駛部的主視圖。
[0170]圖33是操作面板的俯視圖。
[0171]圖34是變速桿的立體圖。
[0172]圖35是變速桿的俯視圖。
[0173]圖36是上下車用臺階部的部分剖切俯視圖。
[0174]圖37是上下車用臺階部的縱剖側(cè)視圖。
[0175]圖38是表示第四扶手的安裝結構的剖切俯視圖。
[0176]圖39是其他實施方式的變速桿的立體圖。
[0177]附圖標記說明
[0178]3行駛車體;4收獲裝置;7殘桿處理裝置;26變速操作部件;28轉(zhuǎn)向操作部件;41動力斷續(xù)機構;42手動操作部件;63殘桿處理用升降指令部件;75收獲裝置用升降指令部件;77對地高度檢測機構;78顯示機構;C3致動器;Kl、K2強制上升機構;Ii聯(lián)合收獲機;8'后輪;10'駕駛座;IP主變速桿(操作桿、變速桿);13'桿箱;14'方向盤;18'座面;21'連桿;22'手握部;23'軸部;24'第一面;25'切口部;26'第二面;27'上表面;28'外側(cè)鼓出部;29'凹入部;30'內(nèi)側(cè)鼓出部;34'搖臂開關(第一指令輸入機構);37'搖臂開關(第二指令輸入機構);43'下端鼓出部;45'電氣配線;46'插通孔;47'插通孔;50'桿導向部;D'操縱者;A'手臂;H'手;P'手掌;t'姆指;f'食指;m'中指;!■'無名指;p'小指;3"行駛機體;4"收獲部;7"殘桿處理裝置;11"發(fā)動機;53"駕駛座;63方向盤;65"變速桿;66"加速桿;68"加速踏板;69"制動踏板;70"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70A"上升指令操作部;70B"下降指令操作部;71"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71A"上升指令操作部;71B"下降指令操作部;72"手握部;73"連桿部;74"第一面;75"第二面;75a"勾指用突狀部;79"鼓出部;Cl"收獲部驅(qū)動升降機構;C2"殘桿處理驅(qū)動升降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0179]第一實施方式
[0180]下面,基于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的玉米收獲機進行說明。
[0181]如圖1?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玉米收獲機構成為包括:行駛車體3,其具有左右一對前輪I和左右一對后輪2 ;作為作物收獲部的收獲處理裝置4,其位于該行駛車體3前部;作為搬送裝置的供給裝置5,其從收獲處理裝置4的后部橫跨到行駛車體3的上方而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作為回收部的回收箱6,其位于行駛車體3的后部;殘桿處理裝置7,其在行駛車體3的下部位于前輪I和后輪2之間的前后中間部。
[0182]在收獲期,作為植物體的玉米在植立的莖桿上長有內(nèi)包很多種子的房狀部。該房狀部的包葉內(nèi)部包含有很多種子,該種子整齊地排列在棒狀芯的外表面上。本實用新型的玉米收獲機以包葉內(nèi)部含有很多種子的房狀部作為收獲對象進行收獲并回收。
[0183]S卩,該玉米收獲機在收獲作業(yè)時通過前輪I的驅(qū)動而使行駛車體3行駛,由供給裝置5將通過收獲處理裝置4收獲到的收獲對象向回收箱6搬送,并儲存在回收箱6中。然后,通過殘桿處理裝置7對收獲時殘留在田地中的莖桿進行切碎處理。
[0184]行駛車體3構成為在車體前部設有上方被駕駛室8覆蓋的駕駛部9,該駕駛部9的后方具有原動部10,通過設置于原動部10的發(fā)動機11驅(qū)動處于左右朝向固定狀態(tài)的左右一對前輪I而能夠行駛。
[0185]將發(fā)動機11的動力傳遞到左右一對前輪I的行駛傳動系統(tǒng)包括由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HST)構成的主變速裝置24、齒輪咬合式的高低二擋自由切換的副變速裝置25 (參照圖8)。傳動系統(tǒng)構成為在發(fā)動機11的動力被變速之后傳遞到左右的前輪I。
[0186]如圖8所示,主變速裝置24構成為通過將駕駛部9所具有的主變速桿26從中立位置N向前方擺動到前進操作區(qū)域F,從行駛中立狀態(tài)向前進方向無級增加行駛速度;通過將主變速桿26從中立位置N向后方擺動到后退操作區(qū)域R,從行駛中立狀態(tài)向后退方向無級增加行駛速度。
[0187]副變速裝置25通過駕駛部9所具有的副變速桿27能夠在高速狀態(tài)和標準狀態(tài)這兩擋之間切換,在田地中進行收獲作業(yè)時設定為標準狀態(tài),在道路上行駛以及以非作業(yè)狀態(tài)在田地中高速移動時設定為高速狀態(tài)。
[0188]駕駛者在收獲作業(yè)時將副變速桿27切換為標準狀態(tài),操作主變速桿26進行變速操作而達到希望的行駛速度。此時,即使將主變速桿26操作到最大操作位置,速度也會被限制為比可行駛的最大速度小的作業(yè)用速度。而且,在道路上行駛以及以非作業(yè)狀態(tài)在田地中高速移動時,將副變速桿27切換到高速狀態(tài),操作主變速桿26進行變速操作而達到希望的行駛速度。此時,如果將主變速桿26操作到最大操作位置,則能夠變速到最大速度。
[0189]左右一對后輪2設置為通過液壓操作式轉(zhuǎn)向液壓缸(未圖示)而能夠操作變更左右朝向,作為駕駛部9所具有的轉(zhuǎn)向操作部件的方向盤28和轉(zhuǎn)向液壓缸Cl經(jīng)由未圖示的液壓式連接機構而相連接,通過轉(zhuǎn)動操作方向盤28,轉(zhuǎn)向操作左右一對后輪2。
[0190]如圖2所示,在駕駛室8的左側(cè)出入口的橫向外側(cè)設置有升降臺12和升降臺階13。通過繞擺動軸心的擺動操作,升降臺階13能夠在位于前輪I的橫向外側(cè)的使用位置和位于前輪I后側(cè)的收納位置之間切換。
[0191]相對于供給裝置5在車體左側(cè)的橫側(cè)部設有輔助作業(yè)者搭乘臺14,輔助作業(yè)者搭乘于該輔助作業(yè)者搭乘臺14,能夠進行監(jiān)視供給裝置5的玉米搬出狀況等輔助作業(yè)。輔助作業(yè)者搭乘臺14設置為前端位于升降臺12后端的附近。
[0192]如圖2及圖3所示,輔助作業(yè)者搭乘臺14位于存儲向發(fā)動機11供給燃料的燃料箱15的上方,具備覆蓋燃料箱15上方的罩體的功能。而且,原動部10具有發(fā)動機11、發(fā)動機冷卻用散熱器16、進氣箱17、吸入燃燒用空氣的空氣濾清器18、預濾清器19等。
[0193]如圖1、圖3及圖5所示,支承行駛車體3的車體框架F包括:作為主支承體的左右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20,其位于行駛車體3的左右兩側(cè),且在行駛車體3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多個橫向連結部件21,其沿橫向延伸,并且分別在車體前部側(cè)位置、車體后部側(cè)位置及前后中間部側(cè)位置連接左右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20 ;駕駛部框架23,其從下方支承駕駛部9和包圍駕駛部9的駕駛室8。駕駛部框架23從左右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20向上部側(cè)立設。
[0194]如圖1所示,收獲處理裝置4構成為繞橫軸心Pl擺動自如地支承于車體框架F中的駕駛部框架23,通過支承于車體框架F下部的左右一對液壓操作式收獲處理裝置用升液壓缸C2(以下簡稱為收獲處理缸)自由驅(qū)動升降。
[0195]下面對殘桿處理裝置7進行說明。
[0196]殘桿處理裝置7對收獲時殘留在田地中的莖桿進行切碎,如圖1及圖3所示,殘桿處理裝置7在行駛機體的前輪I和后輪2之間且配置在行駛車體3的下部,包括:罩體31,其經(jīng)由左右一對擺動支承體30支承于車體框架F ;旋轉(zhuǎn)閘刀32,其設置在罩體31的內(nèi)部;接地輥33,其位于旋轉(zhuǎn)閘刀32的后方。罩體31具備作為支承殘桿處理裝置7整體的框體的功能。旋轉(zhuǎn)閘刀32為繞橫向軸心旋轉(zhuǎn)的錘刀式切碎裝置,對殘留在田地中的玉米的莖桿進行切碎處理。
[0197]如圖4所示,左右一對擺動支承體30構成為包括兩股狀的上下一對擺動支撐臂30a、30b,并且通過分別固定于左右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20的左右一對托架34被支承為繞橫軸心P2上下擺動自如,其延伸端部連結于罩體31。
[0198]殘桿處理裝置7設置為利用作為致動器的液壓操作式殘桿處理裝置用升液壓缸C3(以下簡稱為殘桿處理缸)升降自如。如圖4所示,殘桿處理缸C3以縱向姿勢安裝在位于車體框架F中車體前后方向的中間部的橫向連結部件21A。
[0199]進一步說明如下:所述橫向連結部件21A形成為截面呈方筒狀,跨設在左右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20上。而且,在該橫向連結部件21A的車體橫寬方向的中間位置的上部表面上固定支承有殘桿處理缸C3的缸本體35。
[0200]在殘桿處理缸C3中的活塞桿36的上端部具有繞橫向軸心自由轉(zhuǎn)動的引導輥37。而且,一端部連結于固定在橫向連結部件21A上的支承部38而另一端部連結于殘桿處理裝置7的罩體31的下懸用鏈39以卷繞的狀態(tài)張設在引導輥37上。
[0201]因此,通過伸縮操作殘桿處理缸C3,被鏈39下懸支承的殘桿處理裝置7支承為能夠繞橫軸心P2擺動升降。而且,殘桿處理裝置7構成為能夠在接地輥33接地而旋轉(zhuǎn)閘刀32接近地面的下降位置和接地輥33及旋轉(zhuǎn)閘刀32從地面高高上升的上升位置之間升降操作。
[0202]如圖3及圖5所示,用于將發(fā)動機11的動力傳遞到各部的中間軸55從行駛車體3的橫向一側(cè)延伸到橫向另一側(cè)。中間軸55構成為包括一體旋轉(zhuǎn)自由地設置于中間部的輸入帶輪56、一體旋轉(zhuǎn)自由地設置于一端部的輸出帶輪57及輸出鏈輪58,來自發(fā)動機11的驅(qū)動力被輸入輸入帶輪56,將被輸入的驅(qū)動力從輸出帶輪57向收獲處理裝置4輸出,并從輸出鏈輪58向供給裝置5輸出。
[0203]輸入到中間軸55的動力經(jīng)由傳動箱59內(nèi)的未圖不的齒輪傳動機構,從該中間軸55的另一端部傳遞到殘桿處理裝置7,如圖5所示,傳動箱59設置為支承于前后一對橫向連結部件21B,21C的右側(cè)端部,輸出軸60位于與殘桿處理裝置7的升降擺動軸心P2同一的軸心上。
[0204]具有皮帶張緊式殘桿處理離合器41,其作為動力斷續(xù)機構自由地斷續(xù)傳動箱59的輸出軸60和旋轉(zhuǎn)閘刀32的驅(qū)動軸40之間的動力傳遞。該殘桿處理離合器41構成為基于作為手動操作部件的手動操作式離合器接合斷開桿42的操作,在動力切斷狀態(tài)和動力傳遞狀態(tài)之間自由切換。
[0205]S卩,如圖4所示,傳動皮帶45卷設在傳動箱59的輸出軸60所具有的驅(qū)動帶輪43和旋轉(zhuǎn)閘刀32的驅(qū)動軸40所具有的從動帶輪44上,并且設置有向該傳動皮帶45提供張力的張緊輥46。該張緊輥46軸支承于張緊臂47的一端側(cè)部位,所述張緊臂47繞橫向軸心P3旋轉(zhuǎn)自如地支承于罩體31。
[0206]如圖6所示,將圓棒件俯視時一體地固定為T形的操作連接部件48的前端橫向部49旋轉(zhuǎn)自如地支承于張緊臂47的另一端部。操作連接部件48的前后朝向連桿部50插通設置于離合器接合斷開桿42的卡合部51。而且,在前后朝向連桿部50的前端卡止部50a和離合器接合斷開桿42的卡合部51上作用的螺旋彈簧52外嵌安裝于前后朝向連桿部50。
[0207]離合器接合斷開桿42設置為通過支承擺動支點部的螺栓42a有余量地插通插通孔42b而自由傾斜擺動,并且設置為通過彈簧42C相對于保持部件53被施力而接合。而且,離合器接合斷開桿42利用兩個保持部件53在接合位置和斷開位置分別自由保持位置。
[0208]當離合器接合斷開桿42被操作到接合位置時,張緊輥46通過螺旋彈簧52的壓縮作用力向傳動皮帶45施加張力,從而使殘桿處理離合器41切換到動力傳遞狀態(tài)。當離合器接合斷開桿42被操作到斷開位置時,螺旋彈簧52的作用力被解除,張緊輥46成為自由狀態(tài),從而使殘桿處理離合器41切換到動力切斷狀態(tài)。
[0209]如圖6所示,具有:電磁操作式液壓控制閥61,其對殘桿處理缸C3進行工作油的供給和排出;控制裝置62,其控制該液壓控制閥61的動作;作為手動操作式殘桿處理用升降指令部件的殘桿處理裝置用升降開關63 (以下簡稱為殘桿升降開關),其基于手動操作指令殘桿處理裝置7的上升及下降。
[0210]殘桿升降開關63設置于主變速桿26,構成為駕駛者在操作主變速桿26并使行駛車體3行駛時,即使手不離開主變速桿26,也能夠進行操作。
[0211]即,如圖7所示,殘桿升降開關63以能夠手指操作的狀態(tài)設置在主變速桿26的手握部26A,構成為能夠通過對主變速桿26進行手握操作的手指進行按壓操作。而且,該殘桿升降開關63由自由恢復中立的天平擺動式按壓操作開關構成。
[0212]進一步說明如下:如圖8所示,殘桿升降開關63構成為:設置有天平擺動自如的按壓操作式開關操作體64,當按壓操作開關操作體64的一端側(cè)時一觸點65接通,當按壓操作開關操作體64的另一端側(cè)時另一觸點66接通,當解除對開關操作體64的按壓操作時,開關操作體64通過彈簧67恢復中立以使觸點65、66都處于斷開狀態(tài)。
[0213]當一觸點65接通時,控制裝置62將液壓控制閥61切換到上升位置U。這樣,殘桿處理缸C3被伸長操作,殘桿處理裝置7上升。當另一觸點66接通時,控制裝置62將液壓控制閥61切換到下降位置D。這樣,殘桿處理缸C3被縮短操作,殘桿處理裝置7下降。
[0214]也就是說,駕駛者操作殘桿升降開關63,對開關操作體64的一端側(cè)進行按壓操作時,在按壓操作期間殘桿處理裝置7上升。另一方面,對開關操作體64的另一端側(cè)進行按壓操作時,在按壓操作期間殘桿處理裝置7下降。當停止對開關操作體64的按壓操作時,殘桿處理裝置7的升降操作停止,并保持在該位置。
[0215]在從液壓控制閥61到殘桿處理缸C3的工作油供排路68中,具有單向閥69和節(jié)流閥70,所述單向閥69容許從液壓控制閥61向殘桿處理缸C3供給工作油并阻止逆向的工作油通過,所述節(jié)流閥70以迂回于單向閥69的狀態(tài)設置。通過這樣的結構,迅速進行殘桿處理裝置7的上升操作,低速進行殘桿處理裝置7的下降操作。
[0216]殘桿處理裝置7在對收獲完玉米之后殘留在田地中的殘桿進行處理時,使接地輥33接地或者使接地輥33位于接近地面的較低位置(作業(yè)用低位置),并使旋轉(zhuǎn)閘刀32旋轉(zhuǎn)。在不進行殘桿處理時,使殘桿處理裝置7上升至較高的遠離地面的位置(非作業(yè)用高位置),并停止旋轉(zhuǎn)閘刀32的旋轉(zhuǎn)操作。
[0217]支承接地輥33的支承臂72以位置固定的狀態(tài)安裝于罩體31,并設定為在接地輥33接地的狀態(tài)下旋轉(zhuǎn)閘刀32的下端部位于僅從地面上升規(guī)定量的位置。
[0218]如圖8所示,具有后退檢測開關73和高速檢測開關74,主變速桿26從中立位置N被操作到后退操作區(qū)域R時所述后退檢測開關73接通,副變速桿27被操作到高速狀態(tài)時所述高速檢測開關74解除。
[0219]控制裝置62在后退檢測開關73及高速檢測開關74中的至少一個開關接通時,將液壓控制閥61切換到上升位置,使殘桿處理裝置7上升到非作業(yè)用高位置。
[0220]也就是說,在主變速桿26被操作到后退操作區(qū)域R而后退檢測開關73接通的情況以及高速檢測開關74被操作到高速狀態(tài)而高速檢測開關74接通的情況中的任一種情況下,不管殘桿升降開關63的指令狀態(tài)如何,都強制地使殘桿處理裝置7上升到非作業(yè)用高位置。
[0221]因此,由后退檢測開關73和控制裝置62構成當行駛車體3的行駛狀態(tài)變?yōu)楹笸诵旭偁顟B(tài)時使殘桿處理裝置7上升到非作業(yè)用高位置的強制上升機構K1。而且,由高速檢測開關74和控制裝置62構成當行駛車體3的行駛狀態(tài)變?yōu)榉亲鳂I(yè)用的高速狀態(tài)時使殘桿處理裝置7上升到非作業(yè)用高位置的強制上升機構K2。
[0222]如圖7所示,在主變速桿26上除了殘桿升降開關63外還設有收獲處理裝置用升降開關75(以下簡稱為收獲升降開關),其作為使收獲處理裝置4升降的收獲裝置用升降指令部件,用于切換操作收獲處理缸C2。
[0223]該收獲升降開關75與殘桿升降開關63同樣,以能夠手指操作的狀態(tài)設置在主變速桿26的手握部26A上,構成為能夠用對主變速桿26進行手握操作的手指進行按壓操作。而且,該收獲升降開關75與殘桿升降開關63同樣,由自由恢復中立的天平擺動式按壓操作開關構成,由于其具體結構和殘桿升降開關63相同,因此省略詳細說明。
[0224]需要說明的是,具有左右一對收獲處理缸C2,左右一對收獲處理缸C2各自具有液壓控制閥76,當指令上升或下降時,由一對液壓控制閥76進行液壓控制,使得分別對左右一對收獲處理缸C2供排等量的工作油。
[0225]殘桿處理裝置7以如上所述使接地輥33接地的狀態(tài)進行作業(yè)的情況較多,但是,例如在將莖桿切碎之后的切碎處理物用于飼料等時,也有使接地輥33從地面浮起而避免旋轉(zhuǎn)閘刀32撥入土的狀態(tài)進行作業(yè),從而使土等不混入切碎處理物。
[0226]于是,具有對地高度檢測部77和指示器78,所述對地高度檢測部77作為檢測殘桿處理裝置7的對地高度的對地高度檢測機構,所述指示器78作為以駕駛者能夠認識的狀態(tài)顯示所檢測出的對地高度的顯示機構。
[0227]如圖4所示,對地高度檢測部77由牽拉操作式操作金屬絲79構成。也就是說,牽拉操作式操作金屬絲79中的內(nèi)金屬絲79a的一端連結于殘桿處理裝置7的罩體31上的鏈連結用托架80,操作金屬絲79的外金屬絲79b的一端被行駛車體3側(cè)的固定承受件81支承。操作金屬絲79延伸到駕駛部9,在駕駛部9中,外金屬絲79b的另一端被行駛車體3側(cè)的固定承受件82支承,內(nèi)金屬絲79a的另一端通過牽拉彈簧83向另一端側(cè)外方被牽拉施力。
[0228]而且,與駕駛部9中的操作金屬絲79所通過位置相對應地形成駕駛者能夠目視的透過窗84,在該透過窗84上沿著金屬絲長度方向形成有刻度85,在內(nèi)金屬絲79a上安裝有與刻度85相對應的顯示指針86。
[0229]內(nèi)金屬絲79a的另一端部通過牽拉彈簧83向另一端側(cè)外方被牽拉,但是一端部連結于罩體31,所以,當殘桿處理裝置7的對地高度被確定時,以該狀態(tài)保持位置。因此,構成操作殘桿處理缸C3而使殘桿處理裝置7的對地高度變化時顯示指針86根據(jù)其對地高度而移動的滑動式指示器78,能夠顯示殘桿處理裝置7的對地高度。
[0230][其他實施方式]
[0231](I)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主變速桿26具有殘桿升降開關63及收獲升降開關75,但是也可以以如下的(1-1)?(1-5)的結構代替這種結構。
[0232](1-1)如圖9所示,殘桿升降開關63及收獲升降開關75設置于方向盤28的結構。
[0233]在該情況下,不限于排列配置殘桿升降開關63和收獲升降開關75,還可以將殘桿升降開關63和收獲升降開關75在左右兩側(cè)分開配置。而且,不限于按壓操作式開關,也可以由擺動桿式開關構成。
[0234](1-2)殘桿升降開關63設于主變速桿26而收獲升降開關75設于方向盤28的結構。
[0235](1-3)殘桿升降開關63設于方向盤28而收獲升降開關75設于主變速桿26的結構。
[0236](1-4)殘桿升降開關63設于主變速桿26而收獲升降開關75設于主變速桿26及方向盤28之外的例如駕駛部9的操作面板等的結構。
[0237](1-5)殘桿升降開關63設于方向盤28而收獲升降開關75設于主變速桿26及方向盤28之外的例如駕駛部9的操作面板等的結構。
[0238](1-6)具有擺動操作式操作桿來代替方向盤28作為轉(zhuǎn)向操作部件。
[0239](2)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殘桿升降開關63由恢復中立自由的天平擺動式按壓操作開關構成,但是也可以以分別設置指令上升的操作開關和指令下降的操作開關的結構代替上述結構。而且,也可以以擺動操作式開關代替按壓操作式開關。
[0240](3)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殘桿處理裝置7中,接地輥33以位置固定的狀態(tài)安裝于罩體31,并設定為在接地輥33接地的狀態(tài)下,旋轉(zhuǎn)閘刀32的下端部位于僅從地面上升規(guī)定量的位置,但是,也可以以下面的結構代替上述結構。
[0241 ] 如圖10所示,旋轉(zhuǎn)自如地支承接地輥33的支承臂87繞橫軸心P4擺動自由地樞軸支承于罩體31,且通過駕駛部9所具有的高度調(diào)節(jié)桿88能夠變更支承臂87相對于罩體31的擺動角度。
[0242]進一步說明如下:側(cè)視時呈L形的中繼環(huán)90的中間部繞橫軸心P5擺動自如地支承于固定在罩體31上的托架89。該中繼環(huán)90的一端部和支承臂87的擺動端部由連桿91聯(lián)動地連結,中繼環(huán)90的另一端部和高度調(diào)節(jié)桿88經(jīng)由牽拉操作式操作金屬絲92聯(lián)動地連結。
[0243]需要說明的是,在罩體31側(cè)的外金屬絲承受件94和中繼環(huán)90的另一端部之間設置壓縮彈簧95。
[0244]當殘桿處理裝置7下降而接地輥33接地時,中繼環(huán)90擺動而經(jīng)由連桿91牽拉操作操作金屬絲92。而且,高度調(diào)節(jié)桿88卡止于卡止部93,從而相對于操作金屬線92的牽拉操作保持在規(guī)定位置。
[0245]另外,卡止部93根據(jù)對地高度形成有多個,在將高度調(diào)節(jié)桿88卡止于任一卡止部93的狀態(tài)下,當殘桿處理裝置7下降而接地輥33接地時,旋轉(zhuǎn)閘刀32的高度被調(diào)節(jié)為對應于卡止部93的高度。
[0246]操作金屬絲92不是推拉金屬絲,而是牽拉操作式金屬絲,當通過高度調(diào)節(jié)桿88使殘桿處理裝置7上升時,操作金屬絲92處于松弛狀態(tài)。此時,支承臂87向下方擺動,接地輥33相對地向下方下降,但是,能夠以該狀態(tài)操作高度調(diào)節(jié)桿88變更到任意的調(diào)節(jié)位置。
[0247]如上所述,使殘桿處理裝置7上升而進行位置調(diào)節(jié)之后,使殘桿處理裝置7下降時,接地輥92接地,并通過接地壓力而上升。而且,當上升到由高度調(diào)節(jié)桿88設定的調(diào)節(jié)位置時,在此基礎上繼續(xù)上升的相對上升被停止,由此,殘桿處理裝置7在使接地輥33接地的狀態(tài)下保持于該位置。
[0248](4)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殘桿處理離合器41構成為基于手動操作式離合器接合斷開桿42的操作在動力切斷狀態(tài)和動力傳遞狀態(tài)之間自由切換,但是,也可以以如下的結構代替上述結構,或者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加上如下的結構。
[0249]如圖11所示,樞軸支承連結于支承張緊輥46的支承臂96的另一端側(cè)的操作連接部件97的上下朝向連桿部98以插通車體側(cè)的固定承受部99的狀態(tài)設置,在該上下朝向連桿部98的固定承受部99的上下兩側(cè)外裝有螺旋彈簧100、101。
[0250]在該結構中,當操作殘桿處理缸C3被操作而殘桿處理裝置7下降到作業(yè)用低位置時,支承臂96也隨之下降,但是,此時外裝于上下朝向連桿部98的上部側(cè)的上側(cè)的螺旋彈簧100在固定承受部99和上下朝向連桿部98的上端承受部98a之間被壓縮,支承臂96相對擺動,以使張緊輥46按壓作用于傳動皮帶45,從而使殘桿處理離合器41切換到動力傳遞狀態(tài)(參照圖11)。
[0251]當殘桿處理裝置7上升至非作業(yè)用高位置時,支承臂96也隨之上升,但此時,外裝于上下朝向連桿部98的上下兩側(cè)的螺旋彈簧100、101處于平衡狀態(tài),支承臂96相對擺動,以使張緊輥46解除對傳動皮帶45的按壓作用,從而使殘桿處理離合器41切換到動力切斷狀態(tài)(參照圖12)。
[0252]也就是說,殘桿處理離合器41構成為與殘桿處理裝置7的升降操作聯(lián)動,使向殘桿處理裝置7供給的動力斷續(xù),從而在殘桿處理裝置7上升到非作業(yè)用高位置時切換到動力切斷狀態(tài),而在殘桿處理裝置7下降到作業(yè)用低位置時切換成動力傳遞狀態(tài)。
[0253](5)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對地高度檢測機構的對地高度檢測部77由牽拉操作式操作金屬絲79構成,雖未圖示,但是作為對地高度檢測機構,也可以采用例如通過檢測隨著接地而擺動位移的擺動臂的角度來檢測殘桿處理裝置的對地高度的接地式高度檢測傳感器,或者以非接觸狀態(tài)檢測殘桿處理裝置的對地高度的非接觸式高度檢測傳感器等。
[0254]而且,作為顯示對地高度的顯示機構,可以以數(shù)字顯示式高度顯示器、柱狀圖表式高度顯示器(未圖示)等各種形態(tài)實施,從而代替滑動式指示器78。
[0255](6)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殘桿處理裝置7在行駛車體3的下部設置在前輪I和后輪2之間的前后中間部,但是也可以將殘桿處理裝置7設置于行駛車體3的前部側(cè)下部,或者設置于行駛車體3的后部側(cè)下部。
[0256](7)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從液壓控制閥61到殘桿處理缸C3的工作油供排路68上,以排列狀態(tài)設有單向閥69和節(jié)流閥70,但是也可以以如下結構代替上述結構。
[0257]如圖13所示,也可以構成為在從液壓控制閥61到殘桿處理缸C3的工作油供排路68上設有先導操作式單向閥102。但是,在這樣的結構中,為了在下降操作中不使殘桿處理裝置7急劇下降,最好脈沖間歇地驅(qū)動操作液壓控制閥61。
[0258](8)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分別具有強制上升機構Kl和強制上升機構K2,當行駛車體3的行駛狀態(tài)變?yōu)楹笸诵旭偁顟B(tài)時,所述強制上升機構Kl使殘桿處理裝置7上升到非作業(yè)用高位置,當行駛車體3的行駛狀態(tài)變?yōu)榉亲鳂I(yè)用的高速狀態(tài)時,強制上升機構K2使殘桿處理裝置7上升操作到非作業(yè)用高位置,但是也可以是僅具有上述強制上升機構K1、K2中的任一個的構成,也可以是不具有上述強制上升機構K1、K2的構成。
[0259]工業(yè)實用性
[0260]本實用新型能夠適用于具有殘桿處理裝置的玉米收獲機。
[0261]第二實施方式
[0262]下面,參照【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將本實用新型適用于輪式聯(lián)合收獲機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聯(lián)合收獲機。
[0263][聯(lián)合收獲機的整體結構]
[0264]如圖14所示,聯(lián)合收獲機I'是收獲稻、麥等作物的全喂入型聯(lián)合收獲機。聯(lián)合收獲機P包括支承機體的行駛部2'、位于行駛部2'上方的駕駛部3'、位于駕駛部3'前方的割取部4'、位于機體后方的脫粒部5'和位于脫粒部5'上方的貯存部6'。
[0265]行駛部Y包括左右一對前輪W及作為轉(zhuǎn)向輪的后輪V、向左右一對前輪V及后輪8'傳遞來自發(fā)動機的動力的行駛變速箱(未圖示)。行駛變速箱包括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相當于“變速裝置”、“第一作業(yè)部”。以下稱為“HST”)。
[0266]割取部V包括用于切割作物的莖桿的割刀60'。割取部V通過未圖示的液壓缸的伸縮而繞擺動支點P擺動,從而上下升降。而且,割取部4'包括通過繞未圖示的左右軸旋轉(zhuǎn)而扶起作物以及將割取到的莖桿向后方撥入的撥禾輪61'。撥禾輪61'通過未圖示的液壓缸的伸縮而繞擺動支點擺動,從而上下升降。
[0267][駕駛部]
[0268]如圖15及圖16所示,駕駛部3'包括設置在機體的中央部的駕駛座10'、被在駕駛座10'右側(cè)設置的桿箱13'支承并能夠指令HST變速動作的主變速桿11'(相當于“操作桿”)和方向盤14"。通過方向盤14"的操作,能夠?qū)ψ鳛檗D(zhuǎn)向輪的后輪8'進行轉(zhuǎn)向操作。
[0269]如圖15、圖17和圖19所示,在桿箱13'的上表面形成有桿導向部50'。主變速桿IP插通桿導向部50',且支承于桿箱13'的內(nèi)部,沿著桿導向部50'被擺動操作。主變速桿IP位于駕駛座10'的附近(操縱者D'的右斜前方)。在桿導向部50'上從前開始依次形成有道路行駛區(qū)域Dl'、作業(yè)區(qū)域D2'和后退區(qū)域R'。桿箱13'構成為使桿導向部50'位于與駕駛座10'的座面18'大致相同的高度。
[0270]如圖17所示,聯(lián)合收獲機I'行駛在田地以外的道路上時,操作主變速桿11'使其位于道路行駛區(qū)域Dl'。聯(lián)合收獲機I'在田地進行割取作業(yè)時,操作主變速桿11'使其位于作業(yè)區(qū)域D2'。聯(lián)合收獲機I'后退時,操作主變速桿11'使其位于后退區(qū)域R,。在道路行駛區(qū)域Dl'及作業(yè)區(qū)域D2',越使主變速桿1Γ向前方倒下,越增加機體的行駛速度。在后退區(qū)域V,越使主變速桿IP向后方倒下,越增加機體的后退速度。這樣,通過使主變速桿IP向前后的推拉操作,對機體的行駛速度進行調(diào)整。
[0271]桿箱13'的上表面形成為向上方彎曲,作業(yè)區(qū)域D2'位于桿箱13'的最頂部部分。這樣,主變速桿IP越被向前側(cè)操作越處在低位(遠離身體的位置),與桿箱13'的上表面形成為水平面的情況相比,能夠伸長手臂,不會成為拘禁的姿勢。而且,如圖15所示,使用頻度高的作業(yè)區(qū)域D2'位于操縱者的稍前側(cè),因此在將主變速桿1Γ操作到作業(yè)區(qū)域D2'時,能夠以輕松的姿勢進行割取作業(yè)。
[0272]如圖17所示,主變速桿11'包括搖臂開關34'(相當于“第一指令輸入機構”)及搖臂開關37'(相當于“第二指令輸入機構”)。通過搖臂開關34'的輸入操作,指令用于使割取部4'升降的液壓缸動作。也就是說,升降割取部4'的液壓缸構成割取升降控制部(相當于“第二作業(yè)部”)。而且,通過搖臂開關37'的輸入操作,指令用于使撥禾輪61'升降的液壓缸動作。也就是說,升降撥禾輪61'的液壓缸構成撥禾輪升降控制部(相當于“第三作業(yè)部”)。
[0273][主變速桿的形狀]
[0274]主變速桿11'為樹脂制,如圖18所示,經(jīng)由金屬制的連桿21'支承于桿箱13'。主變速桿11'包括手握部22'和支承手握部22'的軸部23'。
[0275]如圖18所示,在軸部23'上設置有供搖臂開關34'及搖臂開關37'的電氣配線45'插通的插通孔46'和供連桿21'插通的插通孔47'。如圖20所示,電氣配線45'用的插通孔46'和連桿21'用的插通孔47'以重疊的狀態(tài)設置。
[0276]在軸部23'的底面和桿箱13'的桿導向部50'之間,在上下方向上設置有規(guī)定的間隙44',從而避免主變速桿11'和桿箱13'的干涉。在軸部23'的下端部形成有向外周方向鼓出的下端鼓出部43'。即使間隙44'較大,也能夠通過下端鼓出部43'防止從間隙44'完全看到電氣配線45'和連桿2Γ。也就是說,即使在因間隙44'大而將變速桿IP組裝于連桿21'時的組裝精度沒有那么高,外觀上也會成為良好的組裝。
[0277]如圖17所示,手握部22'形成為整體倒圓的橫長形狀。手握部22'形成有第一面24'、與第一面24'不同的面的第二面26'、與第一面24'及第二面26'不同的面的上表面27'、位于第二面26'的相反側(cè)的背面31'。除第一面24'以外,手握部22'的表面為倒圓的形狀。因此,當把食指Γ、中指m'、無名指r'、小指P'放在第二面26'或者上表面27'上時,手H'容易握住主變速桿11'。
[0278]而且,俯視時,手握部22'形成為其橫向?qū)挾缺仁諬'的寬度大。也就是說,手握部22'形成為其沿第二面26'方向的寬度比其沿第一面24'方向的寬度大。
[0279]第一面24'為供拇指C放置的面。如圖15、圖17及圖18所示,第一面24'形成為大致平面狀,而且在俯視時,以從駕駛座10'的左右中心線X'越向左遠離越位于前方的方式傾斜,即俯視時第一面24'以越遠離操縱者D'越位于前方的方式傾斜。第一面24'和第二面26'的分界部分、第一面24'和上表面27'的分界部分及第一面24'和背面31'的分界部分形成為稍有棱角的形狀。另外,在第一面24'上設有上述搖臂開關34'。
[0280]在第一面24'中從靠近操縱者D' —側(cè)的部分橫跨到背面31'的部分形成有切口部25'。切口部25'形成在第一面24'中靠近操縱者D' —側(cè)的部分。切口部25'形成為隨著從背面31'側(cè)朝向第一面24'逐漸展開的三角形,并且與拇指t'的形狀相對應地形成為向主變速桿IP的桿中心側(cè)彎曲的倒滑的形狀。由此,為了操作搖臂開關34'而使拇指t'繞其根部擺動時,切口部25'成為拇指t'的引導部。
[0281]第二面26'是供食指f'、中指m'、無名指r'、小指P'放置的面。第二面26'形成為整體倒滑的形狀,而且在俯視時,以從左右中心線V越向右遠離越位于后方的方式傾斜。即俯視時第二面26'以越遠離操縱者D'越位于后方的方式傾斜。第二面26'和上表面27'形成為稍帶倒滑且相連續(xù)。另外,在第二面26'上設有上述搖臂開關37'。
[0282]如圖15所示,在第二面26'上,以接近左右中心線X'的順序形成有外側(cè)鼓出部28'、凹入部29'和內(nèi)側(cè)鼓出部30'。
[0283]如圖15、圖16及圖18所示,在手握部22'中遠離操縱者IV —側(cè)的端部,外側(cè)鼓出部28'形成在第二面26'的上端部(第二面26'和上表面27'的分界部分)。外側(cè)鼓出部28'的上端部與上表面27'的前端部連續(xù)地形成。俯視時,外側(cè)鼓出部28'形成為向前方(準確來說是遠離操縱者IV的身體的稍右斜前方)彎曲的圓弧形狀。將手m放在主變速桿IP上時,能夠?qū)o名指r'、小指V彎曲勾在外側(cè)鼓出部28'上,在對主變速桿IP進行牽拉操作時,能夠防止手H'滑脫。
[0284]如圖15、圖16及圖18所示,凹入部2Y與外側(cè)鼓出部2V的左側(cè)連續(xù)地形成。凹入部29'形成為從上表面27'的上端部橫跨到第二面26'的下端部并向背面31'側(cè)凹入的形狀。能夠?qū)⑹持窹位于凹入部29',凹入部29'成為握住主變速桿11'時的抓手。
[0285]如圖15、圖16及圖18所示,內(nèi)側(cè)鼓出部30'與凹入部29'的左側(cè)連續(xù)地形成。內(nèi)側(cè)鼓出部30'形成為使橫跨第一面24'和第二面26'的部分向前方(準確來說是遠離操縱者D'的身體的稍右斜前方)鼓出。內(nèi)側(cè)鼓出部30'的上端部與上表面27'的前端部連續(xù)地形成。從正面看,內(nèi)側(cè)鼓出部30'形成為向前方伸出的形狀。能夠?qū)⑹持竑'勾在內(nèi)側(cè)鼓出部30'上,在對主變速桿11'進行牽拉操作時,能夠防止手H'滑脫。
[0286]通過構成這樣的外側(cè)鼓出部28'、凹入部29'及內(nèi)側(cè)鼓出部30',外側(cè)鼓出部28;、凹入部29'及內(nèi)側(cè)鼓出部30'成為握住主變速桿11'時的抓手,并且可靠地定位食指f'、中指m'、無名指r'和小指P',以使手H'的位置穩(wěn)定。另外,手H'的位置穩(wěn)定,因此能夠牢牢握住主變速桿11',從而提高主變速桿11'的操作性。
[0287]上表面27'是主要載置手掌P'的面。如圖16及圖18所示,上表面27'以越向右遠離機體的左右中心線Γ越位于下方的方式傾斜。也就是說,上表面27'以越遠離操縱者D'越位于下方的方式傾斜。上表面27'和背面31'的分界部分帶倒圓且連續(xù)地形成。
[0288]在對主變速桿11'進行推壓操作時,背面31'為主要與手掌P'相抵接的面。如圖17所示,背面31'以向駕駛座10'側(cè)稍彎曲的方式帶倒圓而形成,并且與上表面27'及第一面24'鄰接,且形成于第二面26'的相反側(cè)。如圖15所示,背面31'以越向右遠離左右中心線X'越位于后方的方式傾斜。背面31'的下端部附近形成為朝向斜左后上方的大致平面狀。手握部22'的遠離駕駛座10' —側(cè)的端部,即第二面26'、上表面27'和背面31'的分界部分形成為向右斜后方呈大致半球狀鼓出的形狀。
[0289]另外,在手握部22'的避開連桿21'插入部分的位置形成有未圖示的切割面。手握部22'通過切割面能夠分割成兩個部件。一分割手握部22',就能夠簡單地對容納在手握部22'內(nèi)部的電氣配線45'和連桿2Γ進行維護。
[0290][開關的設置]
[0291]如圖17至圖19所示,搖臂開關34'在第一面24'上。搖臂開關34'經(jīng)由樹脂制的臺座35'以稍浮起的方式安裝在第一面24'上。搖臂開關34'形成在手握部22'中接近操縱者D' —側(cè)的側(cè)部。搖臂開關34'具有一個突起34A'和與該一個突起34A'連續(xù)形成的另一個突起34B'。搖臂開關34'為瞬間式開關,對一個突起34A'或另一個突起34B'的按壓被解除,則搖臂開關34'自動回復到中立位置。
[0292]如圖17所示,至少使主變速桿11'位于作業(yè)區(qū)域D2'中的前側(cè)區(qū)域(通常的割取作業(yè)時使用的區(qū)域)時,以一個突起34A'位于另一個突起34B'的上方的狀態(tài)設置搖臂開關34',從而使搖臂開關34'從下方朝向上方前倒傾斜。搖臂開關34'以一個突起34A/與另一個突起34B'的排列方向沿著以切口部25'(大致三角形)后方的頂點為中心的圓周的切線方向(拇指t'的前端部的擺動軌跡(圓弧)的大致中央的切線方向)的方式傾斜。也就是說,搖臂開關34'設置為其傾斜方向沿著拇指t'的擺動方向形成。因此,能夠輕松地用拇指t'操作一個突起34A'或者另一個突起34B'動作。而且,尤其是在使主變速桿IP位于作業(yè)區(qū)域D2'前側(cè)的區(qū)域(通常的割取作業(yè)區(qū)域)而從手腕L'的前側(cè)部分稍前傾的狀態(tài)下,由于搖臂開關34'設置為從下方向上方前倒傾斜,因此,拇指t'在擺動操作時不會有不自然的姿勢,搖臂開關34'的操作簡單。
[0293]通過按壓使一個突起34A'擺動,則割取部4'上升,通過按壓使另一個突起34B'擺動,則割取部4'下降。也就是說,搖臂開關34'構成為按壓一個突起34A',則向割取部4'輸入動作的指令,而按壓另一個突起34B',則向割取部4'輸入與按壓一個突起34A'時的指令相反的動作指令。而且,解除一個突起34A'或者另一個突起34B'的按壓,則割取部4'停止升降。
[0294]另外,割取部V的上升由位于上方的突起34A'的操作來實現(xiàn),而割取部V的下降由位于下方的突起34B'的操作來實現(xiàn),因此,割取部4'的升降動作與搖臂開關34'的操作感覺上相聯(lián)系,從而難以出現(xiàn)突起34A'、34B'迅速選擇的錯誤以及突起34A'和突起34B,的選擇錯誤。
[0295]如圖18所示,搖臂開關37'設置在第二面26'中從外側(cè)鼓出部28'向下方稍離開的位置(離上表面27'稍遠的位置)。也就是說,搖臂開關37'設置在中指m'和無名指r'稍彎曲就夠不到,但有意識地伸展中指m'和無名指r'就能充分夠到的位置。搖臂開關37'經(jīng)由樹脂制的臺座38'以稍浮起的方式安裝于第二面26'。搖臂開關37'形成在手握部22'中遠離操縱者D' —側(cè)的側(cè)部。搖臂開關37'具有一個突起37A'和與該一個突起37A'連續(xù)形成的另一個突起37B'。
[0296]如圖17所示,搖臂開關37'以傾斜的狀態(tài)設置為一個突起37A'位于另一個突起37B'的上方。搖臂開關37'沿上表面27'的傾斜方向傾斜。搖臂開關37'為瞬間式開關,對一個突起37A'或另一個突起37B'的按壓被解除,則搖臂開關37'自動回復到中立位置。
[0297]通過按壓使一個突起37A'擺動,則撥禾輪61'上升。通過按壓使另一個突起37B'擺動,則撥禾輪61'下降。也就是說,按壓一個突起37A',則搖臂開關37'向撥禾輪6Γ輸入動作的指令,而按壓另一個突起37B',則搖臂開關37'向撥禾輪61'輸入與按壓一個突起37A'時的指令相反的動作指令。而且,對一個突起37A'或另一個突起37B'的按壓被解除,則撥禾輪61'的升降停止。
[0298]另外,撥禾輪61'的上升(接近操縱者D'的身體的動作)由位于靠近操縱者D'的身體的一側(cè)的突起37A'的操作來實現(xiàn),而撥禾輪61'的下降(遠離操縱者D'的身體的動作)由位于遠離操縱者D'的身體的一側(cè)的突起37B'的操作來實現(xiàn),因此,撥禾輪61'的升降動作與搖臂開關37'的操作感覺上相聯(lián)系,難以出現(xiàn)突起37A'、37B'迅速選擇的錯誤以及突起34A'和突起34B,的選擇錯誤。
[0299][變速桿11'的操作方法]
[0300]在田地進行作業(yè)時,使主變速桿11'推移到作業(yè)區(qū)域D2'并對其進行操作。
[0301]在使機體加速時,通過以手掌K將背面3Γ推向前方,主變速桿1Γ向前方被推壓操作。此時,拇指t'、食指f'、中指m'、無名指r'、小指P'可以不用很大的力,因此能夠通過拇指t'操作搖臂開關34',通過中指m'、無名指r'操作搖臂開關37'。
[0302]另一方面,在使機體減速時,通過食指f'、中指m'、無名指?、小指P'勾住并牽拉第二面26',將主變速桿11'向后方牽拉操作。此時,拇指t'、中指m'、無名指r'可以不用很大的力,因此能夠通過拇指t'操作搖臂開關34',通過中指m'、無名指r'操作搖臂開關37'。此時,在第二面26'上,搖臂開關37'設置在中指m'和無名指r'稍彎曲就夠不到,但有意識地伸展中指m'和無名指r'就能充分夠到的位置,因此,能夠防止由于主變速桿IP的牽拉操作而導致的搖臂開關37'的誤操作。
[0303]因此,能夠一邊對主變速桿11'進行推壓操作或者牽拉操作而使機體加速或者減速,一邊通過拇指t'操作搖臂開關34'而升降割取部4',通過中指m'、無名指r'操作搖臂開關37'而升降撥禾輪61'。
[0304]優(yōu)選的是,例如在對倒伏的作物進行收獲時,能夠在根據(jù)作物的倒伏狀態(tài)對機體的前進速度進行減速調(diào)整的同時,適當?shù)刈兏筛钊〔?'的割刀60'割取的作物莖桿的切割高度和撥禾輪6Γ對割取到的莖桿的撥入作用高度。如果采用具備所述結構的本變速桿11',則通過單手操作就能夠自然地進行上述對倒伏作物的收獲作業(yè)。
[0305]在對田地以外的道路上的行駛、田地中作業(yè)時的行駛及后退進行切換時,主變速桿11'在道路行駛區(qū)域Dl'、作業(yè)區(qū)域D2'和后退區(qū)域R'之間移動。
[0306]在使主變速桿11'從道路行駛區(qū)域Dl'移動到作業(yè)區(qū)域D2'時以及從后退區(qū)域R'移動到作業(yè)區(qū)域D2'時,將主變速桿I廣向左推壓。此時,食指Γ能夠勾在內(nèi)側(cè)鼓出部30'上,因此食指f'不會滑脫。而且,以無名指r'和小指p'握住外側(cè)鼓出部28',由此容易用力。
[0307]在使主變速桿1Γ從作業(yè)區(qū)域D2'移動到后退區(qū)域R'時以及從作業(yè)區(qū)域D2'移動到道路行駛區(qū)域Dl'時,將主變速桿11'向右推壓。此時,拇指t'的指根部能夠勾在切口部25'上,因此能夠防止拇指t'滑脫。而且,以無名指r'和小指P'握住外側(cè)鼓出部28',由此容易用力。
[0308]其他的實施方式
[0309](I)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第二作業(yè)部作為由用于使割取部V升降的液壓缸構成的割取升降控制部,將第三作業(yè)部作為由用于使撥禾輪61'升降的液壓缸構成的撥禾輪升降控制部,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將第二作業(yè)部作為撥禾輪升降控制部,將第三作業(yè)部作為割取升降控制部。而且,也可以將第二作業(yè)部或者第三作業(yè)部作為與割取升降控制部、撥禾輪升降控制部不同的其他作業(yè)部。
[0310](2)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普通的聯(lián)合收獲機I'進行了說明,但是也可以是收獲玉米的玉米聯(lián)合收獲機。例如如圖21所示,玉米聯(lián)合收獲機I' 01包括對割取作物后殘留在田地的莖桿進行粉碎處理的旋轉(zhuǎn)切碎機102'。旋轉(zhuǎn)切碎機102'設置為繞機體的左右方向軸心自由擺動升降。也可以使旋轉(zhuǎn)切碎機102'的擺動升降例如基于主變速桿所包括的搖臂開關37^的操作來進行。
[0311](3)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手握部22'上形成有切口部25',但是也可以是未形成切口部25'的手握部。
[0312](4)手握部22'形成為在俯視時沿第二面26'方向的寬度比沿第一面24'方向的寬度大,但是也可以形成為在俯視時沿第一面2^方向的寬度比沿第二面26'方向的寬度大。
[0313](5)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手握部22'的上表面27'以越遠離操縱者D'越位于下方的方式傾斜,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上表面以大致水平的狀態(tài)設置的手握部。
[0314](6)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手握部22'上形成有外側(cè)鼓出部28'、凹入部29'及內(nèi)側(cè)鼓出部30',但是也可以是外側(cè)鼓出部28'、凹入部29'、內(nèi)側(cè)鼓出部30'任意形成的手握部。
[0315](7)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引導主變速桿11'的桿導向部50'設置在與駕駛座10'的座面18'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但是桿導向部50'也可以設置在與駕駛座10'的座面18'不同高度的位置。
[0316](8)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主變速桿11'的軸部23'上設置有搖臂開關34'及搖臂開關37'的電氣配線45'用的插通孔46'、支承主變速桿11'的連桿21'用的插通孔47',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主變速桿11'的外側(cè)布置電氣配線45'。
[0317](9)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俯視時,第一面24'以越遠離操縱者D'越位于前方的方式傾斜,但是也可以將第一面24'設置為在機體的前后方向上大致平行的面。
[0318](10)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手握部22'上以重疊的狀態(tài)設置有電氣配線45'用的插通孔46'和連桿21'用的插通孔47',但是,也可以獨立設置電氣配線45'用的插通孔46'和連桿21'用的插通孔47'而使其不重疊。
[0319](11)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手握部22'上形成有下端鼓出部43',但是,也可以是未形成有下端鼓出部43'的手握部。
[0320](12)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示出了駕駛部3'設有方向盤14'的結構,但也可以是具備轉(zhuǎn)向桿等其他的轉(zhuǎn)向支承件而代替方向盤If的結構。
[0321](13)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割取部V的上升通過突起34A'的操作來實現(xiàn),割取部4'的下降通過突起34B'的操作來實現(xiàn),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相反地構成為割取部4'的上升通過突起34B'的操作來實現(xiàn),割取部4'的下降通過突起34A'的操作來實現(xiàn)。
[0322](14)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撥禾輪61'的上升通過突起37A'的操作來實現(xiàn),撥禾輪61'的下降通過突起37B'的操作來實現(xiàn),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相反地構成為撥禾輪61'的上升通過突起37B'的操作來實現(xiàn),撥禾輪6Γ的下降通過突起37A'的操作來實現(xiàn)。
[0323](15)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第一指令輸入機構作為搖臂開關3^,將第二指令輸入機構作為搖臂開關37',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將第一指令輸入機構、第二指令輸入機構分別作為指示相反動作的兩個按鈕開關。而且,也可以將第一指令輸入機構、第二指令輸入機構作為分別通過短按壓操作和長按壓操作而進行兩種不同的指令的一個按鈕開關。
[0324](16)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主變速桿11'作為操作桿的一例進行了說明,但是,在副變速桿上也能夠適用于本實用新型。
[0325](17)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列舉出了行駛部2'由多個車輪構成的例子,但是,行駛部2,也可以由履帶裝置構成。
[0326](18)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列舉出了將主變速桿1Γ設置在駕駛座1(V的右側(cè)的例子,但是,也可以設置在左側(cè)。
[0327](19)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后輪V作為轉(zhuǎn)向輪,但是,也可以將前輪V作為轉(zhuǎn)向輪。
[0328]工業(yè)實用性
[0329]本實用新型能夠適用于包括行駛變速箱的變速裝置和操作桿的聯(lián)合收獲機,所述操作桿設置在駕駛座的附近,并且通過前后操作能夠?qū)λ鲎兯傺b置指令動作。
[0330]第三實施方式
[0331 ]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方式的玉米收獲機進行說明。
[0332][整體結構]
[0333]如圖22?圖2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玉米收獲機包括:行駛機體3",其具有左右一對朝向固定的前輪I"和能夠轉(zhuǎn)向操作的左右一對后輪2";收獲處理裝置4",其位于該行駛機體3"的前部,并作為取入作物的作業(yè)部;供給裝置5",其從收獲處理裝置4"的后部到行駛機體3"的上方以后方上升的狀態(tài)沿前后方向延伸而跨設;回收箱6",其位于行駛機體3"的后部,作為回收部;殘桿處理裝置7",其在行駛機體3"的下部,并位于前輪I"和后輪2"之間的前后中間部。
[0334]在收獲期,玉米在植立的莖桿上長有內(nèi)包很多種子的房狀部。該房狀部的包葉內(nèi)含有許多種子,該種子整齊地排列在棒狀芯的外表面上。本實用新型的玉米收獲機以包葉內(nèi)具有很多種子的房狀部作為收獲對象進行收獲并回收。
[0335]在行駛機體3"上,以其車體前部的上方被駕駛室8"覆蓋的狀態(tài)設有駕駛部9",該駕駛部9"的后方具有原動部10"。原動部10"具有發(fā)動機11"、發(fā)動機冷卻用散熱器12"、進氣箱13"、吸入燃燒用空氣的空氣濾清器14"以及預濾清器15"等。
[0336]設置在原動部10"中的發(fā)動機11"的動力由無級變速操作自如的無級變速裝置(未圖示)變速之后,傳送到左右一對前輪I"以驅(qū)動前輪I",由此使行駛機體3"行駛。而且,后輪2"設置為由液壓操作式轉(zhuǎn)向液壓缸(未圖示)轉(zhuǎn)向操作自如。
[0337]該玉米收獲機在收獲作業(yè)時通過前輪I "的驅(qū)動而使行駛機體3 "行駛,由供給裝置5"將通過收獲處理裝置4"收獲到的收獲對象向回收箱6"搬送,并存儲在回收箱6"中。然后,通過殘桿處理裝置7"對收獲時殘留在田地中的莖桿進行切碎處理。
[0338]收獲處理裝置4"形成有橫向并列的三列導入路徑,收獲處理裝置4"具有位于將各導入路徑夾在其間的位置的左右一對收獲輥16"和位于其上部的左右一對環(huán)狀搬送鏈17"等。雖未詳細說明,但收獲輥16"以與導入路徑平行的旋轉(zhuǎn)軸心為中心旋轉(zhuǎn)自如地被支承,將收獲物(房狀部)從被導入的玉米的植立莖桿切拉分離。
[0339]而且,多個收獲輥16"和多個環(huán)狀搬送鏈17"的后方位置具有將收獲物向橫向中央位置移送的絞龍18"。該絞龍18"將在三列導入路徑分別從植立莖桿分離的收獲物向橫向中央位置移送。然后,該絞龍18"將收獲物從其送出口供給到供給裝置5"的搬送始端部。
[0340]供給裝置5"以位于機體橫寬方向中央的狀態(tài)設置,在越向后方側(cè)越朝向上方傾斜的方筒狀的供給裝置箱19"內(nèi)具有未圖示的環(huán)狀轉(zhuǎn)動式搬送傳送帶。在供給裝置箱19"內(nèi)部搬送從絞龍18"的送出口供給的收獲物,從供給裝置箱19"后端的搬送終端部經(jīng)由引導滑槽20"朝向機體后方排出到回收箱6"的上方。
[0341]雖未詳細說明,但在與供給裝置箱19"的后端部連續(xù)設置的處理箱23"的內(nèi)部設有處理裝置,該處理裝置在供給裝置5"的后部將通過供給裝置5"與收獲物一起排出的葉屑、莖桿屑等向與收獲物的排出方向不同的方向撥出,并對該撥出的非收獲物進行切碎處理。被切碎的處理物從排出口 24"飛散并朝向后上方排出到機外。
[0342]回收箱6"在俯視時呈大致矩形,上部開放,從該開放的區(qū)域接收收獲物。而且,在供給裝置5"的排出部的下方側(cè)位置具有排塵風扇21",該排塵風扇21"位于供給裝置箱19"的搬送終端部下側(cè)。排塵風扇21"構成為對通過供給裝置5"與收獲物一起排出的葉屑、莖桿屑等向與收獲物的排出方向不同的后上方進行吹送引導。
[0343]殘桿處理裝置7"為繞橫軸心驅(qū)動旋轉(zhuǎn)的錘刀式的切碎裝置,對收獲時殘留在田地中的莖桿進行切碎處理。
[0344]收獲處理裝置4"繞橫軸心Pl"擺動自如地被支承于機體,通過作為收獲部驅(qū)動升降機構的左右一對液壓操作式收獲處理裝置用的升降液壓缸Cl"(以下簡稱為收獲處理缸)驅(qū)動升降自如。而且,殘桿處理裝置7"繞橫軸心P2"擺動自如地被支承于機體,通過作為殘桿處理驅(qū)動升降機構的液壓操作式殘桿處理裝置用升降液壓缸C2"(以下簡稱為殘桿處理缸)升降自如。
[0345][駕駛部的結構]
[0346]下面對駕駛部9 "進行說明。
[0347]駕駛部9 "的上方被駕駛室8 "覆蓋,駕駛部支承框架26 "從下方支承包含該駕駛室8"的駕駛部9"的整體,所述駕駛部支承框架26"從沿機體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對機體框架25"向上方固定延伸。
[0348]如圖25?圖27所示,駕駛部支承框架26"在車體前部側(cè)位置,從左右一對機體框架25"的各自向上方一體延伸設置左右兩側(cè)各有兩個方筒狀的前部支柱27A"、27B"和左右一對方筒狀的后部支柱28 "。在左右兩側(cè)的各一側(cè)分別設有連結一對前部支柱21 k"、27B"中位于機體橫向外側(cè)的外側(cè)前部支柱27A"和后部支柱28"的上端部彼此的方筒狀的前后朝向支承體29"。
[0349]如圖27所示,左右兩側(cè)各具有兩個的前部支柱27A"、27B"以沿橫向排列的狀態(tài)設置,它們的上下兩側(cè)部彼此被連結。而且,位于機體橫寬方向內(nèi)側(cè)的左右兩側(cè)的前部支柱27B"被橫向支承體30 —體地連結在一起。
[0350]左右兩側(cè)的前后朝向支承體29"以比外側(cè)前部支柱27A"向車體前方側(cè)突出的狀態(tài)設置,左右兩側(cè)的外側(cè)前部支柱27A"的下端部與左右兩側(cè)的前后朝向支承體29"的前端部通過傾斜姿勢的傾斜支承桿31連結,左右一對后部支柱28"的上下中間部彼此由橫向支承體32"架設連結。具備這種結構的駕駛部支承框架26"從下方支承駕駛部9"。
[0351]如圖29所示,覆蓋駕駛部9"的駕駛室8"以被支承框33"支承的狀態(tài)形成有前面34"、左右側(cè)面35"、36"、后面37"及頂面38"。支承框33"將支承頂面的頂面支承部39"、支承駕駛部9"的地板部40"的底面支承部41"、連結所述頂面支承部39"和底面支承部41"的縱向的多個支柱42" —體地連結而構成。多個支柱42"包括俯視時設置在相當于四個角落的角部位置的角部支柱42A"和承接支承左右門43R"、43L"的擺動端側(cè)位置的中間部支柱42B"。
[0352]駕駛室8"形成為包圍駕駛部9"的周圍的箱狀,包含該駕駛室8"的駕駛部9"整體經(jīng)由作為防震機構的防震橡膠44"彈性支承于駕駛部支承框架26"的上部。也就是說,如圖25?圖27所示,駕駛部支承框架26"的左右兩側(cè)的前后朝向支承體29"各自在前后方向上隔開間隔的兩處、也就是共四處具有載置用支架45"。如圖29所示,在該載置用支架45"上經(jīng)由防震橡膠44"載置支承有支承支架46",所述支承支架46"設置于支撐框33"的底面支承部41",駕駛室8"整體經(jīng)由防震橡膠44"支承于駕駛部支承框架26"。
[0353]駕駛室8"的前面34"及駕駛室8"的左右側(cè)面35"、36"的門43R"、43L"分別由透明的玻璃構成,從而易于從駕駛部9"目視確認機體前部和左右兩側(cè)位置。如圖28所示,左右的門43R"、43L"各自的前部側(cè)端部經(jīng)由上下一對樞軸支承連結部47"繞上下朝向軸心擺動開關自如地支承于支撐框33"的前部側(cè)的角部支柱42A"。左右的門43R"、43L"構成為操縱者從左側(cè)的門43L"上下車,不從右側(cè)的門43R"上下車。而且,如圖24所示,在駕駛室8"的右側(cè)面35中,右側(cè)的門43R"的后部側(cè)位置整個面都由板狀壁部48"堵住。
[0354]如圖28所示,在駕駛室8"的左側(cè)面36"中,左側(cè)的門43L"的后部側(cè)位置的上半部分形成為具有透明玻璃的玻璃面49",而下半部分形成為由板體堵住的板狀壁部50"。在上部的玻璃面49"和下部的板狀壁部50"之間的分隔部51"上,以向駕駛室8"的內(nèi)面?zhèn)韧怀龅臓顟B(tài)設置有連結體52",所述連結體52"橫跨架設連結于左后部側(cè)的角部支柱42A"和左側(cè)的中間部支柱42B"。當作業(yè)者(輔助者)在駕駛室8"內(nèi)位于駕駛座53"的左側(cè)的空間時,該連結部52"能夠用作為胳膊肘放置部。此時,分隔部51"呈現(xiàn)越朝向機體前部側(cè)越位于下方的傾斜姿勢,因此作業(yè)者容易將胳膊肘放置于連結體52"。
[0355]作業(yè)者不在右側(cè)的門43R"出入,但是能夠以比左側(cè)的門43L"小的開關范圍(例如數(shù)十厘米左右)進行開關,從而能夠從駕駛室8"的內(nèi)部通過該右側(cè)的門43R"退出到外部。
[0356]而且,在夏季等環(huán)境下內(nèi)部溫度變高時,為了使右側(cè)的門43R"稍微打開的狀態(tài)保持位置,設置有以使右側(cè)的門43R"稍打開的狀態(tài)保持位置自如的位置保持件54"。
[0357]如圖30所示,該位置保持件54"由金屬制的線材彎曲而形成,通過支承支架55"可擺動操作地被支承在位于右側(cè)的門43R"的擺動側(cè)端部的中間部支柱42B"上。位置保持件54"的自由端側(cè)端部形成有彎曲成L形的卡止作用部56",該卡止作用部56"與卡合孔58"卡合,由此位置保持件54"處于支承狀態(tài),從而能夠使保持右側(cè)的門43R"以稍打開的狀態(tài)保持位置,所述卡合孔58"形成在設置于右側(cè)的門43R"的內(nèi)表面的卡合部件57"上。需要說明的是,在非使用時,位置保持件54"由中間部支柱42B"所具有的夾持部件59"被彈性地保持,由此能夠以下垂的退避姿勢保持位置。
[0358]駕駛室8 "的后面37 "的大部分由被板體堵住的板狀壁部60 "構成,但如圖29所示,上部側(cè)的一部分區(qū)域設有由玻璃板構成的玻璃面61",該玻璃面61"設置側(cè)視時越向上部側(cè)越位于前方側(cè)而稍微傾斜,從而對駕駛部9"能夠進行良好的采光。
[0359][駕駛部的操作構造]
[0360]下面對駕駛部9"的操作構造進行說明。在駕駛部9"中的駕駛座53"的前方側(cè)位置立設有轉(zhuǎn)向柱62",該轉(zhuǎn)向柱62"的上部具有指令后輪2"的轉(zhuǎn)向操作的方向盤63"。而且,如圖33所示,在駕駛座53"的右橫側(cè)所具有的操作面板64"上,在前后方向上擺動操作自如地設有變速桿65 ",該變速桿65 "用于對無級變速裝置進行變速操作。而且,在變速桿65"的右側(cè),即變速桿65"的與駕駛座53"相反側(cè)的橫向一側(cè)具有能夠通過手動操作設定加速的加速桿66"。
[0361]在操作面板64"中供變速桿65"插通的桿導向部67"上,從前部側(cè)向后部側(cè)依次形成有道路行駛區(qū)域LI"、作業(yè)區(qū)域L2"、后退區(qū)域L3"。當使收獲機行駛在田地以外的道路上時,操作變速桿65",將其操作到道路行駛區(qū)域LI"。當使收獲機在田地前進行駛并進行收獲作業(yè)時,將其操作到作業(yè)區(qū)域L2"。當使收獲機后退時,使變速桿65"位于后退區(qū)域L3"。在道路行駛區(qū)域LI"及作業(yè)區(qū)域L2",越使變速桿65"向前方倒下,越增加機體的行駛速度。在后退區(qū)域L3",越使變速桿65"向后方倒下,越增加機體的后退速度。
[0362]如圖31及圖32所示,在變速桿65"的機體前方側(cè),且轉(zhuǎn)向柱62"的右側(cè)具有加速踏板68"和制動踏板69",所述加速踏板68"通過腳踩操作進行加速操作,所述制動踏板69"用于操作傳動系統(tǒng)所具有的制動器(未圖示)。
[0363]加速桿66"構成為向前后方向擺動操作自如,且通過未圖示的摩擦保持機構在任意的操作位置保持位置自如。在進行收獲作業(yè)時,操縱者手動操作變速桿66"而設定在規(guī)定值,并保持位置,通過在作業(yè)區(qū)域L2"在前后方向上移動操作變速桿65",能夠變更調(diào)節(jié)行駛速度。在進行道路行駛時,將變速桿65"操作到道路行駛區(qū)域LI"并保持位置,通過腳踏操作加速踏板68 ",能夠變更調(diào)節(jié)行駛速度。
[0364]制動踏板69 "和變速桿65 "經(jīng)由未圖示的連桿機構而聯(lián)動地連接,從而在行駛中腳踏操作制動踏板69"時制動器動作,同時變速桿被強制操作到中立位置。因此,如果在道路行駛中踩下制動踏板69",則變速桿65"被操作到中立位置,使無級變速裝置切換到中立狀態(tài),即使腳離開制動踏板69",也維持停止狀態(tài)。
[0365]以通過對變速桿65"進行手握操作的手指能夠操作的方式將收獲處理裝置用的升降開關70"(以下簡稱為收獲升降開關)和殘桿處理裝置用的升降開關71"(以下簡稱為殘桿升降開關)設置在變速桿65"的手握部72"上,所述收獲升降開關70"作為指令收獲處理缸Cl"的動作輸入的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所述收獲升降開關作為指令殘桿處理缸C2"的動作輸入的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
[0366]下面進行進一步說明。如圖34及圖35所示,變速桿65"構成為具有操縱者手握操作的手握部72"和支承該手握部72"的連桿部73"。而且,手握部72"形成為整體倒圓的橫長形狀,并形成有供操縱者的拇指放置的第一面74"、供拇指以外的四指即食指f"、中指m"、無名指r"、小指P"放置的第二面75"、與所述第一面74"及所述第二面75"不同的面即上表面76"、位于第二面75"的相反側(cè)的背面77"。
[0367]第一面74"位于靠近駕駛座53"的左側(cè),傾斜成俯視時從駕駛座53"越向右遠離越位于前方,即越遠離操縱者越位于前方。
[0368]在第一面74"上具有收獲升降開關70"。而且,在該第一面74"上,在作為設置收獲升降開關70"的指令機構設置位置的開關設置位置78"周圍中除去操縱者的拇指所在位置以外的區(qū)域形成有鼓出部79"。即,在開關設置位置78"的周圍中的上部側(cè)位置、前部側(cè)位置及下部側(cè)位置分別形成有鼓出部79",所述鼓出部79"以從開關設置位置78"向左伸出的方式鼓出。在拇指所在的后部側(cè)位置沒有鼓出部,能夠通過拇指輕松地操作收獲升降開關70"。
[0369]通過形成如上所述的鼓出部79",就坐于駕駛座53"的操縱者例如在行駛中想要進行急減速操作的情況下,能夠阻止在操作變速桿65"時手指、手臂等誤接觸收獲升降開關70",防止在不應該升降時誤升降收獲處理裝置4"。
[0370]收獲升降開關70"由搖臂開關構成,具有作為上升指令操作部的一個突起70A"、與該一個突起70A"連續(xù)形成且作為下降指令操作部的另一個突起70B",由如果對一個突起70A"或另一個突起70B"的按壓被解除,則自動回復到中立位置的瞬間式開關構成。而且構成為,如果按壓一個突起70A",則輸入收獲處理裝置4"的上升指令,而按壓另一個突起70B",則輸入下降指令,如果解除一個突起70A"或另一個突起70B"的按壓,則收獲處理裝置4"的升降停止。
[0371]當至少使變速桿65"位于作業(yè)區(qū)域L2"時,以一個突起70A"位于另一個突起70B"的上方的狀態(tài),在上下方向上排列設置一個突起70A"和另一個突起70B"。
[0372]這樣,收獲處理裝置4"的上升由手動操作位于上方的突起70A"而實現(xiàn),收獲處理裝置4"的下降由手動操作位于下方的突起70B"而實現(xiàn),因此,收獲處理裝置4"的升降動作和收獲升降開關70"的操作具有對應的位置關系,對于操縱者來說,該對應關系易于直觀地理解,從而能夠進行沒有操作錯誤等的良好的操作。
[0373]第二面75"是用于放置食指f"、中指m"、無名指r"、小指P"的面。第二面75"傾斜成俯視時越向右遠離越位于后方。即,第二面75"傾斜成俯視時越遠離操縱者越位于后方。而且,在第二面75"的上端部鼓出地形成有用于供食指f"、中指m"、無名指r"、小指p"勾住的勾指用突狀部75a",并且以位于第二面的勾指用突狀部75a"的下方的狀態(tài)設有殘桿升降開關71"。
[0374]殘桿升降開關71"與收獲升降開關70"同樣地由搖臂開關構成。也就是說,構成為具有作為上升指令操作部的一個突起71A"、與該一個突起70A"連續(xù)形成且作為下降指令操作部的另一個突起71B"。而且構成為按壓一個突起71A",則輸入殘桿處理裝置7"的上升指令,按壓另一個突起71B",則輸入殘桿處理裝置7"的下降指令,解除一個突起71A"或另一個突起71B"的按壓,則殘桿處理裝置7"的升降停止。
[0375]以一個突起71A"位于靠近就坐于駕駛座53"的操縱者的身體一側(cè),而另一個突起71B"位于遠離操縱者的身體一側(cè)的狀態(tài),在相對于操縱者的遠近方向上排列設置有一個突起71A"和另一個突起71B"。
[0376]這樣,殘桿處理裝置7"的上升(接近操作者的身體的動作)由操作位于靠近操縱者的身體一側(cè)的突起71A"而實現(xiàn),殘桿處理裝置7"的下降(遠離操作者的身體的動作)由操作位于遠離操縱者的身體一側(cè)的突起71B"而實現(xiàn),因此,殘桿處理裝置7"的升降動作和殘桿升降開關71"的操作具有對應的位置關系,對于操縱者來說,該對應關系易于直觀地理解,從而能夠進行沒有操作錯誤等的良好的操作。
[0377][駕駛部周圍的作業(yè)者的支承構造]
[0378]下面,對駕駛部9"周圍的作業(yè)者支承構造進行說明。
[0379]如圖31及圖32所示,在駕駛部9"的橫向外側(cè),即駕駛室8"的左側(cè)的門43L"的橫向外側(cè),具有與駕駛部9"的地板部40"相連的外部搭乘臺80"。該外部搭乘臺80"連結固定于駕駛室8"的支承框33"。而且,在該外部搭乘臺80"的橫向外側(cè),具有能夠上下駕駛部9"的上下車用臺階部81"。
[0380]如圖23所示,在駕駛部9"的后方側(cè),且在相對于供給裝置5"的車體橫寬方向左側(cè)的橫側(cè)部上具有作業(yè)臺82"。作業(yè)者(操縱者或者除操縱者外的輔助者)搭乘于該作業(yè)臺82",能夠監(jiān)視由供給裝置5"搬出并存留于回收箱6"內(nèi)的收獲物的存留狀態(tài)以及葉屑、莖桿屑等的排出狀態(tài)等,并且在莖桿屑等堵塞時,除去該堵塞的莖桿屑等的各種作業(yè)。作業(yè)臺82"以前端位于外部搭乘臺80"的后端附近的方式設置,并與外部搭乘臺80"相連,從而作業(yè)者能夠從外部搭乘臺80"通行。
[0381]如圖22所示,作業(yè)臺82"被多個縱框架83"支承,位于用于儲存向發(fā)動機11供給的燃料的燃料箱84"的上方,并作為覆蓋燃料箱84"的上方的罩體發(fā)揮作用,其中,多個縱框架83"以被機體框架25"支承的狀態(tài)設置。
[0382]如圖22所示,用于對燃料箱84"進行供油的供油管85"以從燃料箱84"的上表面84A"向上方延伸,并通過形成于作業(yè)臺82"的開口 86向上方突出的狀態(tài)設置。然后,供油口 87"從作業(yè)臺82"向上方突出,且比上表面84A"高的位置形成。
[0383]在作業(yè)臺82"的橫外側(cè)端緣以及后部側(cè)端緣安裝固定有用于支承作業(yè)者的柵欄88",供作業(yè)者能夠安全地作業(yè)。該柵欄88"以從作業(yè)臺82"的橫外側(cè)端緣橫跨到后部側(cè)端緣的相連狀態(tài)設置,并通過連結固定上部支承桿88A"、多個縱桿88B"、中間支承桿88C"而構成,所述上部支承桿88A"位于作業(yè)者自如進行手握操作的高度,所述多個縱桿88B"為了支承該上部支承桿88A"而隔開適當?shù)拈g隔而設置,所述中間支承桿88C"位于上部支承桿88A"和作業(yè)臺82"的上下中間,并以從作業(yè)臺82"的橫外側(cè)端緣橫跨到后部側(cè)端緣的相連狀態(tài)設置。多個縱桿88B"的下端部分別連結固定于作業(yè)臺82"。
[0384]該柵欄中,可以將上部支承桿88A"作為扶手使用,利用中間支承桿88C"能夠支承作業(yè)者的身體。
[0385]而且,如圖23所示,在駕駛室8"的后方側(cè),且在供給裝置5"的上方位置設有中央側(cè)作業(yè)臺89"。該中央側(cè)作業(yè)臺89"連結固定于供給裝置5"的上表面,并具有能夠搭載作業(yè)者移動的支承強度。作業(yè)者能夠從作業(yè)臺82"搭載到該中央側(cè)作業(yè)臺89",并移動到供給裝置5"的車體橫寬方向右側(cè)的橫側(cè)部,從而能夠進行原動部10"的各種維修作業(yè)。
[0386]下面,對上下車用臺階部81"進行說明。
[0387]如圖23及圖36所示,上下車用臺階部81"構成為通過繞上下軸心Xl "擺動操作而在上下車用作用位置El"和容納位置E2"之間切換自如,所述上下車用作用位置El"是向橫側(cè)外方突出而位于前輪I"的橫外側(cè)的位置,所述容納位置E2"是向車體內(nèi)側(cè)退避而位于前輪I"的后側(cè)的位置。
[0388]如圖28所示,上下車用臺階部81"構成為具有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和中繼支承部92",所述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具有多個上下車用的腳放置部90",所述中繼支承部92"將所述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繞上下軸心XI"可轉(zhuǎn)動地連結于駕駛部支承框架26"的左側(cè)的外側(cè)前部支柱27A"(縱框架的一例)。
[0389]如圖36所示,被安裝部93"連結固定于駕駛部支承框架26"中的左側(cè)的外側(cè)前部支柱27A"。中繼支承部92"構成為可相對轉(zhuǎn)動地連結于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并通過與被安裝部93"連接固定而使上下車用臺階部81"連結支承于駕駛部支承框架26"。
[0390]被安裝部93"由長方形的板狀體構成,并一體地連結固定于位于左側(cè)的外側(cè)前部支柱27A"的側(cè)面。也就是說,外側(cè)前部支柱27A"形成為方筒狀,將板狀體的被安裝部93"以抵接的狀態(tài)一體地連結固定在外側(cè)前部支柱27A"的機體橫外方側(cè)的平坦的側(cè)面上。
[0391]中繼支承部9"構成為具有板狀的安裝部件94"和支承部件95",所述板狀的安裝部件94"以面接合的狀態(tài)與被安裝部93"連結,所述支承部件95"從上述安裝部件94"向機體外側(cè)方延伸,并且將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可相對轉(zhuǎn)動地樞軸支承于其延伸端部。
[0392]安裝部件94"由與被安裝部93"大致相同的長方形的板狀體構成,以與被安裝部93"抵接為面接合的狀態(tài)利用螺栓連結四個角部,從而將該安裝部件94"連結固定于被安裝部93"。
[0393]如圖36及圖37所示,支承部件95"將底面部95a"、上表面部95b"、在整個周向上相連的縱壁部95c " —體地連結而形成為箱狀體,而且,形成為俯視時從安裝部件94 "越向機體外側(cè)方延伸寬度越窄的前端狹窄狀。進一步說明為:底面部95a"和上表面部95b"分別由俯視時呈大致三角形的板狀體形成,縱壁部95c"形成為從安裝部件94"越向機體外側(cè)方延伸越使前后兩側(cè)的縱向的板狀部分相互接近的俯視時大致呈V形,底面部95a"、上表面部95b"及縱壁部95c" —體地連結固定而形成為大致箱狀。用于支承旋動支軸96"的筒狀的樞軸支承凸臺部97" —體地連結固定于如上所述形成為大致箱狀的支承部件95"中俯視時呈前端狹窄狀的前端部。
[0394]如圖28所示,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構成為以一體地連結的狀態(tài)具有向縱向延伸的縱向延設部98"和向橫向延伸的橫向延設部99"。
[0395]縱向延設部98"具有側(cè)板100"和三個腳放置部90",并形成為臺階狀,所述側(cè)板100"位于左右兩側(cè),并以平行狀態(tài)沿縱向延伸,所述三個腳放置部90"上下隔開適當間隔地架設連結于左右的側(cè)板100"。
[0396]如圖36及圖37所示,橫向延設部99"構成為具有左右兩側(cè)的側(cè)板103"、腳放置部90"、筒狀的上下一對樞軸支承凸臺部105"、上下一對連結板106"和上下一對加強板107",其中左右兩側(cè)的側(cè)板103"以與縱向延設部98"的側(cè)板100"相連的狀態(tài)向橫向延伸;腳放置部90"在縱向延設部98"側(cè)的位置橫跨架設連結于左右的側(cè)板103";筒狀的上下一對樞軸支承凸臺部105"用于支承轉(zhuǎn)動支軸96";上下一對連結板106"在靠近支承部件95"的一側(cè)橫跨架設連結于左右的側(cè)板103";上下一對加強板107"用于支承樞軸支承凸臺部105"。在腳放置部90"上形成有多個中央部開口的防滑用突起102"。
[0397]進一步說明如下:橫向延設部99"的左右的側(cè)板103"在靠近支承部件95"的一側(cè)的位置以越向支承部件95"越相互接近的方式形成為俯視時大致成V形。上下兩側(cè)的樞軸支承凸臺部105"以從上下兩側(cè)夾著支承部件95"中的樞軸支承凸臺部97"的狀態(tài),一體地連結固定于左右的側(cè)板103"最接近的支承部件95"側(cè)的端部。
[0398]在橫向延設部99"中的靠近縱向延設部98"的一側(cè)的位置,以連結左右的側(cè)板103"的彼此下部的狀態(tài)具有腳放置部90"。在該腳放置部90"上形成有多個與縱向延設部98"中的腳放置部90"相同的防滑用突起102"。而且,縱壁部108" —體地連設于腳放置部90"的支承部件95"側(cè)的端部,該縱壁部108"連結固定于上下的連結板106"。
[0399]上下兩側(cè)的連結板106"由平坦的板狀體構成,下側(cè)的連結板106"連結左右的側(cè)板103"的彼此下部,上側(cè)的連結板106"連結左右的側(cè)板103"的彼此上部。該上下一對連結板106"形成為俯視時呈大致V形,使得靠近支承部件95" —側(cè)的位置沿左右的側(cè)板103"越向支承部件95"越成為前端狹窄狀。
[0400]而且,如圖36所示,上下一對加強板107"俯視時形成為大致三角形狀,并連結固定于左右的側(cè)板103"及上下的樞軸支承凸臺部105"。通過該構成,提高了上下車用臺階部81"整體的重量施加在轉(zhuǎn)動支軸96"上的位置處的支承強度。因此,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中的中繼支承部92"側(cè)的端部在俯視時形成為越向轉(zhuǎn)動支軸96"寬度越變窄的前端狹窄狀。
[0401]如圖37所示,使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側(cè)的上下一對樞軸支承凸臺部105"上下夾著支承部件95"側(cè)的樞軸支承凸臺部97",并以上下貫通各所述樞軸支承凸臺部97"、105"的狀態(tài)內(nèi)嵌轉(zhuǎn)動支軸96"。利用防脫銷109"對轉(zhuǎn)動支軸96"從下側(cè)的樞軸支承凸臺部105"向下方突出的位置進行止脫,從而支承轉(zhuǎn)動支軸96"。
[0402]因此,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被支承為繞轉(zhuǎn)動支軸96"的上下軸心XI"轉(zhuǎn)動自如,通過繞上下軸心XI"的轉(zhuǎn)動,在向機體橫側(cè)外方突出的上下車用作用位置El"和向機體內(nèi)方側(cè)退避的容納位置E2"之間切換自如。
[0403]具有使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分別在上下車用作用位置El"和容納位置E2"保持位置自如的位置保持機構110"。
[0404]該位置保持機構110"構成為具有形成于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的卡合孔111"、鎖銷112"、移動自如地支承鎖銷112"的支承支架113"等,并使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在保持位置的保持狀態(tài)和解除位置保持狀態(tài)的解除狀態(tài)之間切換自如,所述鎖銷112"以位置固定的狀態(tài)設置于中繼支承部92"側(cè),并在與卡合孔111"卡合的狀態(tài)和解除卡合的狀態(tài)之間切換自如。而且,具有使該位置保持結構110"在保持狀態(tài)和解除狀態(tài)之間切換自如的操作部114"。
[0405]如圖36及圖37所示,支承支架113"由通過縱板部113c"將上側(cè)板部113a"和下側(cè)板部113b"的單側(cè)端部一體地連結而成的槽部件形成,在支承部件95"的靠近前端狹窄狀的前端的位置,將縱板部113c"利用螺栓連結于從上表面部95b"向上固定立設的縱型托架115",從而將支承支架113"安裝固定于支承部件95"。
[0406]轉(zhuǎn)動支軸96" —體地連結固定于支承支架113"。即,轉(zhuǎn)動支軸96"處于貫通支承支架113"中的上側(cè)板部113a"和下側(cè)板部113b"的狀態(tài),轉(zhuǎn)動支軸96"分別一體地連結固定于上側(cè)板部113a"和下側(cè)板部113b"。也就是說,支承支架113"兼用作支承轉(zhuǎn)動支軸96"的部件。
[0407]支承支架113"設置為長條狀,在俯視時朝向機體左外方后方側(cè),從支承部件95"的靠近前端狹窄狀的前端部的位置橫跨延伸到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的橫向延設部99"中靠近支承部件95" —側(cè)的位置。
[0408]在支承支架113"中與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相對應的位置具有卡脫自如地作用于形成在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上的卡合孔111"的鎖銷112"。該鎖銷112"插通上側(cè)板部113a"和下側(cè)板部113b",并被上下移動自如地支承,且處于通過彈簧116"被靠壓而向下方移動的狀態(tài)。
[0409]用于使鎖銷112"上下移動的操作部114"通過彎曲寬度小的帶狀體而形成,其一端一體地連結于鎖銷112",而另一端在沿支承支架113"的長度方向的方向上較長地延伸。
[0410]操作部114"繞沿與支承支架113"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水平軸心P3"擺動自如地支承于支承支架113"。也就是說,如圖37所示,在從支承支架113"的上側(cè)板部113a" —體地延長的延長板部117"上,一體地形成有一對縱向姿勢的板狀支承部118",將從操作部114"的長度方向的中途部延伸的樞軸支承部119"插入一對板狀支承部118"之間,并支軸120"貫穿樞軸支承部119"和一對板狀支承部118",由此擺動自如地支承操作部114"。一對板狀支承部118"的間隔與樞軸支承部119"的板厚大致相同,能夠以穩(wěn)定而沒有晃動的狀態(tài)擺動自由地支承操作部114"。
[0411]操作部114"的延伸方向側(cè)端部向上方彎曲形成,該操作部114"的延伸方向側(cè)端部穿過以能夠在上下方向插通外部搭乘臺80"的狀態(tài)形成的插通孔121"(開口的一例)而向上方突出。
[0412]上側(cè)板部113a"中供鎖銷112"插通的位置沿操作部114"的延伸方向被切割,而且,下側(cè)板部113b"中供鎖銷112"插通的開口 123"在操作部114"的延伸方向上形成為長孔。通過這樣的結構,鎖銷112"能夠以伴隨操作部114"的擺動而一體地聯(lián)動的狀態(tài)擺動。
[0413]在位于鎖銷112"的下方的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上形成有供鎖銷112"進入卡合的卡合孔111"。
[0414]當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位于向機體橫寬方向外方側(cè)突出的上下車用作用位置El"時,當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位于向機體橫寬方向內(nèi)方側(cè)退避并位于作業(yè)臺82"的下方側(cè)的容納位置E2"時,以及當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位于處于上下車用作用位置El"與容納位置E2"中間的、適于對燃料箱84"進行供油作業(yè)的中間位置E3"時,與鎖銷112"進入位置相對應地共計形成有三個該卡合孔111"。
[0415]各卡合孔111"形成為長孔,以使鎖銷112"能夠以伴隨操作部114"的擺動而一體地聯(lián)動的狀態(tài)擺動。也就是說,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構成為也能夠自由切換到位于上下車用作用位置El"和收容位置E2"的中間的中間位置E3",并且自由地保持位置。
[0416]鎖銷112"被彈簧116"靠壓而向下方移動,因此,當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變更姿勢而位于某個卡合孔111"與鎖銷112"相對應的位置時,鎖銷112"在自由狀態(tài)下嵌入卡合孔111"進行卡合。在這樣的卡合到卡合孔111"的狀態(tài)下,鎖銷112"處于大致鉛垂姿勢,以該姿勢抵接于支承支架113"的端緣并保持位置。
[0417]而且,在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的形成有卡合孔111"的位置的下表面?zhèn)龋O置有將帶板彎曲為側(cè)視時呈U形的下限規(guī)制部件124"。在該下限規(guī)制部件124"的連結固定于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的下表面的上部面上,形成有與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的卡合孔111"相同的長孔形狀的卡合孔123"。但是,位于下側(cè)的下部面上未形成卡合孔,作為限制鎖銷112"向下方移動的止動件發(fā)揮作用。
[0418]也就是說,鎖銷112"對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的卡合孔111"僅能插入能夠保持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的位置的規(guī)定量而卡合,即使卡入深度因多年長期使用等而產(chǎn)生變化,鎖銷112"對卡合孔111"插入所需量以上的情況被限制。
[0419]當把操作部114"的比外部搭乘臺80"向上方突出的位置向下方按壓操作時,鎖銷112"克服彈簧116"的靠壓力向上方擺動,從而與卡合孔111"的卡合被解除。在該解除狀態(tài)下,能夠使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轉(zhuǎn)動到任意的位置。當作業(yè)者位于機外時,能夠用手將操作部114"操作到解除狀態(tài),當作業(yè)者在外部搭乘臺80"上時,能夠通過腳踩將操作部114"操作到解除狀態(tài)。將操作部114"操作到解除狀態(tài),并使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轉(zhuǎn)動到希望的位置,停止操作部114"的操作,切換到保持狀態(tài)。
[0420]當作業(yè)者從機外上下駕駛部時,將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切換成上下車用作用位置El"。當進行收獲作業(yè)、進行道路行駛等而使機體行駛時,將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切換到容納位置E2"。
[0421]而且,燃料箱84"的供油口 87"位于較高位置,不能從地上向燃料箱84"供油進行燃料補給,因此,通過將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切換到中間位置E3",能夠登上上下車用臺階主體91"并接近供油口 87",從而進行燃料補給。
[0422][作業(yè)者支承用扶手]
[0423]下面,對設置在駕駛部9"周圍的作業(yè)者支承用扶手進行說明。
[0424]如圖22、圖23及圖28所示,具有位于駕駛室8"和作業(yè)臺82"之間的第一扶手131"。該第一扶手131"相對于駕駛室8"及作業(yè)臺82"位于上下車用臺階部81"側(cè),且向后方延伸。
[0425]第一扶手131"以俯視時向后方延伸的狀態(tài),并且在上下方向上較長地環(huán)狀地延伸的狀態(tài)設置,其上下兩側(cè)連結固定于駕駛室8"的支承框33"中位于上下車用臺階部81"側(cè)的側(cè)面的角部支柱42A"。
[0426]當作業(yè)者在外部搭乘臺80"和作業(yè)臺82"之間搭乘移動時,作業(yè)者通過握住第一扶手131",能夠以穩(wěn)定的姿勢進行移動。
[0427]在駕駛室8"的后部的機體橫寬方向中央側(cè)位置,且在與駕駛室8"的后面37"的上部相對應的位置具有第二扶手132"。S卩,第二扶手132"以俯視時向后方延伸的狀態(tài),并且在橫向上較長地環(huán)狀地延伸的狀態(tài)設置,其左右兩側(cè)連結固定于駕駛室8"的支承框33"中的頂面支承部39"的后部側(cè)。
[0428]如圖28所示,在駕駛室8"的上下車用臺階部81"側(cè)的側(cè)面中板狀壁部50"的外面?zhèn)染哂械谌鍪?33"。該第三扶手133"以俯視時向橫側(cè)方延伸的狀態(tài),并且沿后方下降的傾斜方向較長地環(huán)狀地延伸。
[0429]該第三扶手133"在側(cè)視時位于第一扶手131"的下方。也就是說,第三扶手133"的上端部側(cè)視時以比第一扶手131"下端部稍位于下方的狀態(tài)連結固定于中間部支柱42B",并沿后方下降的傾斜方向較長地延伸,下端部連結固定于角部支柱42A"的上下中間位置。
[0430]當作業(yè)者利用上下車用臺階部81"出入駕駛部9"時,例如開關左側(cè)的門43L"時,通過握住該第三扶手133"并進行操作,能夠以穩(wěn)定的姿勢開關門43L"。而且,在上下車時,通過扶住第三扶手133"可使姿勢穩(wěn)定。
[0431]在左側(cè)的門43L"的內(nèi)表面具有第四扶手134"。
[0432]即,如圖28所示,第四扶手134"位于左側(cè)的門43L"中玻璃面49"的內(nèi)表面?zhèn)?,且上下兩?cè)被固定。該第四扶手134"設置為以越是前部側(cè)越位于上方的方式傾斜的長條狀,其下端部位于門43L"的開關操作用的操作突起135"的附近,而上端部位于與處于上側(cè)的樞軸支承連結部47"相對應的位置。
[0433]如圖38所示,第四扶手134"的下端部以夾著玻璃面49"的狀態(tài)通過螺釘136"緊固連結,第四扶手134"的上端部通過螺紋連接將一體地設置于其上的凸緣部137"連結固定于樞軸支承連結部47",并設置為俯視時向機體內(nèi)側(cè)延伸設置的環(huán)狀。需要說明的是,在右側(cè)的門43R"上,也同樣地設有右側(cè)的第四扶手134",其在內(nèi)表面?zhèn)纫栽绞乔安總?cè)越位于上方的方式傾斜。
[0434]側(cè)視機體時,第四扶手134"的下端位置與第三扶手133"的上端位置大致相同。根據(jù)該結構,作業(yè)者在出入駕駛部9"時,在第三扶手133"和第四扶手134"之間換握并移動時,因為第三扶手133"和第四扶手134"位于相互靠近的位置,所以容易進行扶手的換握操作。該第四扶手134"除了在出入駕駛部時使用,在位于駕駛部的作業(yè)者開關門43R"、43L"時等也可使用。
[0435]在上下車用臺階部81"上設有第五扶手138",當切換到容納位置E2"時,在機體內(nèi)側(cè)該第五扶手138"位于作業(yè)臺82"的下方。
[0436]如圖28所示,第五扶手138"設置在上下車用臺階部81"的縱向延設部98"的左右一對側(cè)板100"中當切換到容納位置E2"時位于機體內(nèi)側(cè)的側(cè)板100"上。該第五扶手138"設置為在側(cè)板100"的上部側(cè)位置以向外方延伸的狀態(tài)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環(huán)狀,上下兩側(cè)連結固定于側(cè)板100"。
[0437]第五扶手138"以位于縱向延設部98"的上端部的下方的狀態(tài)設置,將上下車用臺階部81"切換到容納位置E2"時,位于作業(yè)臺82"的下方側(cè),能夠與作業(yè)臺82"不干涉地向機體內(nèi)側(cè)退避收容。
[0438]而且,當上下車用臺階部81"位于上下車用作用位置El"時,該第五扶手138"俯視時處于接近第三扶手133"的狀態(tài)。
[0439]在上下車用臺階部81"中第五扶手138"所在側(cè)的相反側(cè),具有從作業(yè)臺向上方延伸的第六扶手139"。
[0440]如圖28所示,第六扶手139"設置在上下車用臺階部81"的橫向延設部99"的左右一對側(cè)板103"中當切換到容納位置E2"時位于機體外側(cè)的側(cè)板103"上。該第六扶手139"構成為在側(cè)板103"的縱向延設部98"側(cè)的端部,在上下方向上較長地環(huán)狀地延伸,并通過螺栓連結位于下部的兩側(cè)端部而連結固定于側(cè)板103"。
[0441]如圖22及圖23所示,當將上下車用臺階部81"切換到容納位置E2"時,第六扶手139"俯視時接近作業(yè)臺82"的橫側(cè)端部,且側(cè)視時從作業(yè)臺82"向上方延伸,具體來說,第六扶手139"的上端部延伸到接近柵欄88"的中間支承桿88C"的高度。
[0442]在上下車用臺階部81"切換到容納位置E2"的狀態(tài)下,當作業(yè)者在外部搭乘臺80"和作業(yè)臺82"之間搭乘移動時,作業(yè)者通過握住第六扶手139",能夠以穩(wěn)定的姿勢進行移動。而且,當作業(yè)者在作業(yè)臺82"上時,第六扶手139"還能夠發(fā)揮加強柵欄88"的作用。
[0443]在上下車用臺階部81"切換到上下車用作用位置El"的狀態(tài)下,利用上下車用臺階部81",為了進出駕駛部9"而上下車時,通過握住第五扶手138"及第六扶手139"可使姿勢穩(wěn)定。
[0444][其他實施方式]
[0445](I)如圖39所示,也可以構成為將收獲升降開關70"設置于變速桿中比手握部72"位于基端側(cè)的連桿部73"。也就是說,經(jīng)由固定于連桿部73"的支架150",以位于接近手握部72"的位置的狀態(tài)設置收獲升降開關70"。需要說明的是,在該結構中,也可以將殘桿升降開關71"設置于變速桿65"的手握部72",或者設置于其他位置。
[0446](2)也可以構成為將殘桿升降開關71"設置于變速桿65"中比手握部72"位于基端側(cè)的連桿部73"。也就是說,與圖39同樣,經(jīng)由固定于連桿部73"的支架150",以位于接近手握部72"的位置的狀態(tài)設置殘桿升降開關71"。需要說明的是,在該結構中,也可以將收獲升降開關70"設置于變速桿65"的手握部72",也可以設置于連桿部73"。
[0447](3)也可以構成為將收獲升降開關70"設置于變速桿65"中手握部72"的第二面 75 "。
[0448]S卩,也可以將收獲升降開關70"構成為在相對于操縱者的遠近方向上排列設置突起70A"、70B",一個突起70A"(上升指令操作部)位于靠近操縱者的一側(cè),而另一個突起70B"(下降指令操作部)位于遠離操縱者的一側(cè)。
[0449](4)也可以構成為將殘桿升降開關71"設置于變速桿65"中手握部72"的第一面 74"。
[0450]S卩,也可以構成為將殘桿升降開關71"以在上下方向上排列的狀態(tài)具有突起70A"、70B",一個突起70A"(上升指令操作部)位于上側(cè),而另一個突起70B"(下降指令操作部)位于下側(cè)。
[0451](5)也可以用搖臂開關代替收獲升降開關70"及殘桿升降開關71",由指示相反動作的兩個按壓開關構成。而且,也可以由通過短按操作和長按操作進行兩種不同的指令的一個按鈕構成。
[0452](6)也可以在變速桿65"的手握部72"的第一面74"中設置有收獲升降開關70"的設置位置78"周圍的整個區(qū)域形成鼓出部79"。而且,也可以使變速桿65"的手握部72"的第一面74"形成為不具有鼓出部79"的平坦面。
[0453](7)也可以使變速桿65"的手握部72"的第二面75"形成為不具有勾指用突狀部72a"的平坦面。
[0454](8)也可以構成為只具有加速趕66"而不具有加速踏板68"。
[0455](9)作為變速裝置,也可以使用具有齒輪式變速機構的有級切換式變速裝置來代替無級變速裝置。
[0456]工業(yè)實用性
[0457]本實用新型能夠適用于具有從植立于行駛機體前部的莖桿收獲玉米的收獲部,且在使機體行駛的同時收獲并回收玉米的玉米收獲機。
【權利要求】
1.一種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獲部(4),其升降自如地支承在行駛機體(3)的前部上;收獲部驅(qū)動升降機構(Cl),其使所述收獲部(4)驅(qū)動升降自如;變速裝置,其使發(fā)動機(11)的動力變速并傳遞到行駛裝置(I);手動操作式的變速桿(65),其使所述變速裝置的變速狀態(tài)變更自如; 在所述行駛機體⑶的駕駛部(9)中,在駕駛座(53)的機體前方側(cè)設有方向盤(63); 在所述變速桿¢5)上設有指令所述收獲部驅(qū)動升降機構(Cl)的動作的輸入的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7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速裝置為能夠無級變速操作的無級變速裝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70)以能夠用對所述變速桿¢5)進行手握操作的手指操作的方式設置在該變速桿¢5)的手握部(72)上。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70)以能夠用對所述變速桿¢5)進行手握操作的手指操作的方式設置在該變速桿¢5)的手握部(72)上。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70)包括上升指令操作部(70A)和下降指令操作部(70B),所述上升指令操作部(70A)位于上側(cè),所述下降指令操作部(70B)位于下側(cè),所述上升指令操作部(70A)和所述下降指令操作部(70B)沿上下方向排列,并且,通過所述上升指令操作部(70A)的操作,指令所述收獲部(4)的上升,通過所述下降指令操作部(70B)的操作,指令所述收獲部(4)的下降。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70)包括上升指令操作部(70A)和下降指令操作部(70B),所述上升指令操作部(70A)位于上側(cè),所述下降指令操作部(70B)位于下側(cè),所述上升指令操作部(70A)和所述下降指令操作部(70B)沿上下方向排列,并且,通過所述上升指令操作部(70A)的操作,指令所述收獲部(4)的上升,通過所述下降指令操作部(70B)的操作,指令所述收獲部(4)的下降。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70)包括上升指令操作部(70A)和下降指令操作部(70B),所述上升指令操作部(70A)位于靠近操縱者一側(cè),所述下降指令操作部(70B)位于遠離操縱者一側(cè),所述上升指令操作部(70A)和所述下降指令操作部(70B)在相對于操縱者的遠近方向上排列,并且,通過所述上升指令操作部(70A)的操作,指令所述收獲部(4)的上升,通過所述下降指令操作部(70B)的操作,指令所述收獲部(4)的下降。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70)包括上升指令操作部(70A)和下降指令操作部(70B),所述上升指令操作部(70A)位于靠近操縱者一側(cè),所述下降指令操作部(70B)位于遠離操縱者一側(cè),所述上升指令操作部(70A)和所述下降指令操作部(70B)在相對于操縱者的遠近方向上排列,并且,通過所述上升指令操作部(70A)的操作,指令所述收獲部(4)的上升,通過所述下降指令操作部(70B)的操作,指令所述收獲部(4)的下降。
9.如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70)由搖臂開關構成。
10.如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行駛機體(3)的下部設有對由所述收獲部(4)收獲作物之后的殘桿進行切碎處理的殘桿處理裝置(7), 所述玉米收獲機具有使所述殘桿處理裝置(7)驅(qū)動升降自如的殘桿處理驅(qū)動升降機構(C2), 在所述變速桿¢5)上設有指令所述殘桿處理驅(qū)動升降機構(C2)的動作的輸入的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71)。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行駛機體(3)的下部設有對由所述收獲部(4)收獲作物之后的殘桿進行切碎處理的殘桿處理裝置(7), 所述玉米收獲機具有使所述殘桿處理裝置(7)驅(qū)動升降自如的殘桿處理驅(qū)動升降機構(C2), 在所述變速桿¢5)上設有指令所述殘桿處理驅(qū)動升降機構(C2)的動作的輸入的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71)。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71)以能夠用對所述變速桿¢5)進行手握操作的手指操作的方式設置在該變速桿¢5)的手握部(72)上。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71)以能夠用對所述變速桿¢5)進行手握操作的手指操作的方式設置在該變速桿¢5)的手握部(72)上。
1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71)包括沿上下方向設置的上升指令操作部(71A)和下降指令操作部(71B),通過位于上側(cè)的上升指令操作部(71A)的操作,指令所述殘桿處理裝置(7)的上升,通過位于下側(cè)的下降指令操作部(71B)的操作,指令所述殘桿處理裝置(7)的下降。
15.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71)包括沿上下方向設置的上升指令操作部(71A)和下降指令操作部(71B),通過位于上側(cè)的上升指令操作部(71A)的操作,指令所述殘桿處理裝置(7)的上升,通過位于下側(cè)的下降指令操作部(71B)的操作,指令所述殘桿處理裝置(7)的下降。
16.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71)由搖臂開關構成。
17.如權利要求11?15中任一項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71)由搖臂開關構成。
18.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70)和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71)都以能夠用對所述變速桿¢5)進行手握操作的手指操作的方式設置在所述變速桿¢5)的手握部(72)上, 在所述變速桿¢5)的所述手握部(72)上分別形成有供操縱者放置拇指的第一面(74)及供操縱者放置拇指以外的手指的第二面(75), 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70)和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71)中的任一方的升降指令機構(70)在所述第一面(74)上被設置為能夠由拇指按壓操作自如, 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70)和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71)中的另一方的升降指令機構(71)在所述第二面(75)上被設置為能夠由拇指之外的手指按壓操作自如。
19.如權利要求11?16中任一項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70)和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71)都以能夠用對所述變速桿¢5)進行手握操作的手指操作的方式設置在所述變速桿(65)的手握部(72)上, 在所述變速桿¢5)的所述手握部(72)上分別形成有供操縱者放置拇指的第一面(74)及供操縱者放置拇指以外的手指的第二面(75), 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70)和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71)中的任一方的升降指令機構(70)在所述第一面(74)上被設置為能夠由拇指按壓操作自如, 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70)和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71)中的另一方的升降指令機構(71)在所述第二面(75)上被設置為能夠由拇指之外的手指按壓操作自如。
20.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70)和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71)都以能夠用對所述變速桿¢5)進行手握操作的手指操作的方式設置在所述變速桿¢5)的手握部(72)上, 在所述變速桿¢5)的所述手握部(72)上分別形成有供操縱者放置拇指的第一面(74)及供操縱者放置拇指以外的手指的第二面(75), 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70)和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71)中的任一方的升降指令機構(70)在所述第一面(74)上被設置為能夠由拇指按壓操作自如, 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70)和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71)中的另一方的升降指令機構(71)在所述第二面(75)上被設置為能夠由拇指之外的手指按壓操作自如。
21.如權利要求18或20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面(74)中供所述任一方的升降指令機構(70)設置的指令機構設置位置的周圍鼓出地形成有鼓出部(79)。
22.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面(74)中供所述任一方的升降指令機構(70)設置的指令機構設置位置的周圍鼓出地形成有鼓出部(79)。
23.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鼓出部(79)形成在所述指令機構設置位置的周圍中除去操縱者的拇指所在位置的區(qū)域。
24.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鼓出部(79)形成在所述指令機構設置位置的周圍中除去操縱者的拇指所在位置的區(qū)域。
25.如權利要求18、20、22?24中任一項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面(75)的上端部鼓出地形成有用于供拇指之外的手指勾住的勾指用突狀部(75a), 以位于所述第二面(75)中勾指用突狀部(75a)下方的狀態(tài)設有所述另一方的升降指令機構(71)。
26.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面(75)的上端部鼓出地形成有用于供拇指之外的手指勾住的勾指用突狀部(75a), 以位于所述第二面(75)中勾指用突狀部(75a)下方的狀態(tài)設有所述另一方的升降指令機構(71)。
27.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面(75)的上端部鼓出地形成有用于供拇指之外的手指勾住的勾指用突狀部(75a), 以位于所述第二面(75)中勾指用突狀部(75a)下方的狀態(tài)設有所述另一方的升降指令機構(71)。
28.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71)設置在所述變速桿¢5)中比手握部(72)位于靠近基端側(cè)的位置的連桿部(73)上。
29.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殘桿處理升降指令機構(71)設置在所述變速桿¢5)中比手握部(72)位于靠近基端側(cè)的位置的連桿部(73)上。
30.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獲部升降指令機構(70)設置在所述變速桿¢5)中比手握部(72)位于靠近基端側(cè)的位置的連桿部(73)上。
31.如權利要求1?8、11?16、18、20、22?24,26?29中任一項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行駛機體(3)的被駕駛室(8)覆蓋的駕駛部(9)中,在駕駛座(53)的機體前方側(cè)設有方向盤(63),在所述駕駛座(53)的橫向一側(cè)設有所述變速桿(65)。
32.如權利要求31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變速桿¢5)的機體前方側(cè)設有加速踏板(68)。
33.如權利要求31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變速桿¢5)的機體前方側(cè)設有制動踏板(69)。
34.如權利要求32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變速桿¢5)的機體前方側(cè)設有制動踏板(69)。
35.如權利要求31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變速桿(65)的與所述駕駛座(53)相反一側(cè)的橫向一側(cè)設有加速桿(66)。
36.如權利要求32?3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變速桿(65)的與所述駕駛座(53)相反一側(cè)的橫向一側(cè)設有加速桿(66)。
【文檔編號】A01D45/02GK204104357SQ201420271831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8月6日
【發(fā)明者】松下博昭, 中島伸六, 仲島鐵彌, 田部彩, 福岡義剛, 永田康弘, 古木大樹, 成田靖, 田中佑二, 南照男, 寺坂賢一, 岡田干夫, 吉田有作 申請人:株式會社久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