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稻種膜復合體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水稻種膜復合體及其制作方法。
已知的水稻地膜覆蓋栽培方法為首先將地膜按一定株行距打孔,然后平鋪于已整好的適合于地膜栽培的稻田廂面或將地膜鋪于稻田后再按一定株行距打孔,而后將育好的水稻秧苗插入地膜上相應的孔中,通過地膜的增溫、保肥、節(jié)水、殺草等功效,大幅度提高水稻產(chǎn)量。但存在著勞動強度大,生產(chǎn)效率低、增產(chǎn)不多的不足。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增加水稻產(chǎn)量,降低水稻栽培過程中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chǎn)效率的水稻種膜復合體;以及該種膜復合體的制作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水稻種膜復合體由地膜,稻種粘結而成,稻種粘結在按一定株行距加工的地膜上的孔組處。
上述水稻種膜復合體也可用地膜、稻種、紙膜依次粘結而成。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水稻種膜復合體的制作步驟是首先將稻種放置于粘結劑中攪拌,攪拌過的稻種按一定株行距粘結在地膜上,然后在地膜上粘種處打上孔組。
本發(fā)明由于將稻種直接粘結在帶孔組的地膜表面,栽培時直接將種膜復合體鋪于整好的稻田中,使水稻種膜復合體與廂面緊貼,種子與稻田濕潤泥土接合,種子在稻田中就正常生根發(fā)芽。該方法直接用于大田生產(chǎn),可免去育秧插秧工序,不但提高了勞動效率,而且降低了勞動強度;同時由于種子入泥淺,更利于水稻低位分蘗早生、快發(fā),因而水稻穗多、穗大、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經(jīng)試驗比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增產(chǎn)5-10%。
下面結合實例進一步描述本發(fā)明。
實施例1在聚乙烯超微薄膜或地膜上按兩種密度打孔,一種用于育秧,密度為6×8厘米;一種用于大田直播,密度為16×31厘米(所述6×8厘米或16×31厘米也就是水稻種植的株行距),每個孔組由3-10個直徑小于2毫米的小孔組成,而后將精選的水稻放置于水溶性粘結劑(如漿糊、濃米湯)中攪拌后,將種子粘結在地膜表面的孔組處,干燥后形成種膜復合體。通常每個孔組粘結2-3稻種粒。
實施例2在紙膜上(如衛(wèi)生紙)按一定株行距放置稻種,而后將地膜式超微膜與低膜粘為一體,地膜或超微膜上有稻種處打孔組,形成一種帶紙膜復合體。
按上述方法制作種膜復合體,其中稻種必須精選,并用殺蟲劑、殺菌劑、吸水劑、抗寒劑、增產(chǎn)劑作包衣處理,或將殺蟲劑、殺菌劑、吸水劑、抗寒劑、增產(chǎn)劑等加入粘接劑中,從而達到全苗、壯苗、抗災、高產(chǎn)的目的。
將按上述方法制作的種膜復合體平鋪于整好的稻田,使稻種與濕潤的稻田泥面接后,這樣,水稻就可正常生根、發(fā)芽、生長、成熟,并最終獲得高產(chǎn)。
權利要求
1.一種水稻種膜復合體,其特征在于復合體由地膜、稻種粘結而成,稻種粘結在按一定株行距加工的地膜上的孔組處。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水稻種膜復合體,其特征在于稻種下端粘結有紙膜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水稻種膜復合體其特征在于孔組由8-10個直徑為2毫米的微孔組成。
4.權利要求1所述水稻種膜復合體的制作方法是將水稻種放置于粘結劑中攪拌,攪拌過的稻中按一定株行距粘結在地膜上,然后在地膜上有稻種處加工孔組。
全文摘要
一種水稻種膜復合體及其制作方法,其技術方案是水稻種膜復合體由地膜、稻種粘接而成,稻種粘結在地膜的孔組處;制作時首先將稻種放置于水溶性粘結劑中攪拌,攪拌過的稻中按一定株行距粘結在地膜上,然后在地膜表面相對稻種處加工孔組而獲得種膜復合體。栽培時直接將種膜鋪于稻田中,種子就會正常生根、發(fā)芽生長。該方法免去了育秧、插秧程序,不但提高了勞動效率,而且降低了勞動強度;同時由于稻種入泥淺利于水稻分蘗早生快發(fā),提高水稻產(chǎn)量。經(jīng)實驗比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增產(chǎn)5—10%,該方法簡單能工業(yè)化生產(chǎn),特別適用于在溫度低的寒冷稻田中推廣。
文檔編號A01C1/00GK1223784SQ9811342
公開日1999年7月28日 申請日期1998年1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1998年1月22日
發(fā)明者楊壽國, 熊飛 申請人:竹山縣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