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果實保育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果實保育袋,特別是一種使用于水果種植時包覆于果實外部防止鳥食、蟲咬及藥害等種植過程的災害,可隨時進行果實成熟度的觀察,并可有效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以確保果實生產(chǎn)的質量。
在科技日益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中,有許多發(fā)明是因科技發(fā)達帶來的方便,亦有許多事物的缺點是由科技的發(fā)展產(chǎn)生的對人類的負面影響,如農作物的種植中,因科技的進步而有了農藥,農藥可有效地防止農作物中蟲害的產(chǎn)生,有效地控制農作物生產(chǎn)的質量。就水果種植而言,果農為避免鳥食、蟲害及農藥噴灑后依附在農作物上的殘留物,而在果實成熟之前先用一紙袋包覆在其外表,但由于紙袋包覆在果實的外部,果農若想觀察果實的成長情況則需解開袋口的繩子方得以觀察,果園中成千上萬的果實都需包覆、觀察,此種方式造成果農在工作上的重大負擔。
在不斷的創(chuàng)作發(fā)明過程中產(chǎn)生的紙袋,如圖3、4所示,該現(xiàn)有的水果套袋包括一袋體10,在袋體10的側面上有一透明部11,該透明部11上有一自袋體10延伸并設有一帶蓋的掀開部12,在袋體10的開口處一邊形成一束口段13,該束口段13的內部包覆一軟鐵線;使用時將該袋體10套在果實的外部并通過束口段13將袋體10固定于果實的上方,果農在觀察果實的成長情況時,可掀開該掀開部12,由透明部11看到袋體10中的果實。但由于該現(xiàn)有的透明部11呈垂直條狀,而該掀開部12亦隨其呈垂直條狀,在使用中該掀開部12會因為風的吹拂而使垂直條狀的掀開部12常處于掀開狀態(tài)。
如圖5所示,另一現(xiàn)有結構的示意圖,其在該袋體10的內部浮貼一透明部11,并于該袋體10的下部適當處形成一缺口部14,以供觀看袋內水果的生長情況。
當掀開部12為常開狀態(tài)及該缺口部14形成開口,水果將會因局部受陽光的長時間照射而使得水果的質量不佳且色澤較差,這樣栽培的水果若作出口,受陽光局部照射的部份水果則為整批出口產(chǎn)品中的次品,會使果農在無形當中增加成本開支。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便于觀察果實生長情況的保育袋,它可有效避免陽光直接照射,改善現(xiàn)有套袋給果農造成的損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果實保育袋,由袋體、透明部、掀開部和帶軟鐵絲的束口段組成,透明部設在袋體的底部,在透明部上有自袋體延伸設置的掀開部,該掀開部的開口朝向下方。
袋體的下方底部設有若干穿孔。
本實用新型由于在袋體的下方適當處設有透明部,在透明部的上方設有掀開部,該掀開部的開口朝下,在使用時掀開部可呈自然平貼的狀態(tài),果農可方便地觀察果實的成熟情況,且可避免陽光直接照射產(chǎn)生水果色澤不佳及質量不良的缺點,有效地改善現(xiàn)有套袋的不足。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依據(jù)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果實保育袋的具體結構和工作原理。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圖3為現(xiàn)有結構的示意圖;圖4為現(xiàn)有結構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圖5為另一現(xiàn)有結構示意圖。
首先,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有一袋體20,該袋體20的下方適當處設有一透明部21,在該透明部20的上方有自袋體20延伸設置的掀開部22,且在袋體20的上端開口處的一側設有一內部包覆軟鐵絲的束口段23,該袋體20的下方底部設有若干穿孔24供漏水用。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如圖2所示,使用者將袋體20套在果實上并通過束口段23將其固定在果實上,果農可由該掀開部22掀開觀察果實的成長的情況,該掀開部22的開口朝向下方,故在使用時掀開部22可呈自然平貼的狀態(tài),而不會有現(xiàn)有的種種結構產(chǎn)生的缺點,使得水果在成長過程中可通過此袋體20的包覆防止鳥食、蟲咬及農藥的直接附著,且可避免陽光直接照射產(chǎn)生水果色澤不佳及質量不良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袋體20底部形成的穿孔24可將果實上形成的水滴或流入袋體中的水,由穿孔24順暢流出。
權利要求1.一種果實保育袋,由袋體、透明部、掀開部和帶軟鐵絲的束口段組成,其特征在于透明部設在袋體的底部,在透明部上有自袋體延伸設置的掀開部,該掀開部的開口朝向下方。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果實保育袋,其特征在于袋體的下方底部設有若干穿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果實保育袋,由袋體、透明部、掀開部和帶軟鐵絲的束口段組成,透明部設在袋體的底部,在透明部上有自袋體延伸設置的掀開部,該掀開部的開口朝向下方。袋體的下方底部設有若干穿孔。果農可方便地觀察果實的成熟情況,且可避免陽光直接照射產(chǎn)生水果色澤不佳及質量不良的缺點,有效地改善現(xiàn)有套袋的不足。
文檔編號A01G17/00GK2378921SQ992115
公開日2000年5月24日 申請日期1999年5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1999年5月31日
發(fā)明者楊炳榮 申請人:楊炳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