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秸條帶狀深耕還田小麥種植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小麥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shù)】
[0002]長期以來,不斷追求作物的高產(chǎn)是很多農(nóng)業(yè)科學(xué)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如何提高土壤肥力、實現(xiàn)作物的高產(chǎn),需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研宄者不斷研宄探索;常規(guī)的栽培方法需要進一步的改進。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法簡便,可有效提高土壤肥力的稻秸條帶狀深耕還田小麥種植方法。
[0004]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解決方案是:
一種稻秸條帶狀深耕還田小麥種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驟:
(1)稻秸條帶狀疏理:收獲水稻時將水稻秸桿粉碎,按秸桿帶30cm、空幅帶30cm相互交替,進行稻秸疏理,使秸桿在田間呈規(guī)律性的條帶狀分布;
(2)稻秸條帶狀深耕還田:用深耕犁在秸桿帶進行深翻,耕翻深度在25cm以上,將水稻秸桿進行條帶狀深埋;
(3)淺耕并進行田塊整平:對土壤進行淺層旋耕或耙耕,淺耕深度在5-8cm,通過淺旋或是淺耙耕作措施整平土壤;
(4)小麥條帶狀播種:在沒有深耕過的空幅帶播種小麥,小麥呈條帶狀分布,小麥播幅25-30cm,然后按照與麥幅相垂直,進行機械開溝,機開溝拋灑的細碎土塊均勻地覆蓋在麥種上。
[0005]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一是稻秸深翻還田,有利于控制秸桿所帶的病菌和蟲卵在田間傳播與為害;二是小麥條帶狀種植,且種植在沒有深耕過的地塊,使得小麥根層土壤具有較高的肥力,有利于全苗壯苗;三是條帶狀耕作能夠顯著降低機械能耗,秸桿深耕帶逐年合理輪換,能夠加深土壤耕作層,提高土壤肥力。
[0006]下面結(jié)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07]一種稻秸條帶狀深耕還田小麥種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驟:
(1)稻秸條帶狀疏理:收獲水稻時將水稻秸桿粉碎,按秸桿帶30cm、空幅帶(無秸桿覆蓋區(qū))30cm相互交替,進行稻秸疏理,使秸桿在田間呈規(guī)律性的條帶狀分布;
(2)稻秸條帶狀深耕還田:用深耕犁在秸桿帶進行深翻,耕翻深度在25cm以上,將水稻秸桿進行條帶狀深埋;
(3)淺耕并進行田塊整平:對土壤進行淺層旋耕或耙耕,淺耕深度在5-8cm,通過淺旋或是淺耙耕作措施整平土壤; (4)小麥條帶狀播種:在沒有深耕過的空幅帶播種小麥,小麥呈條帶狀分布,小麥播幅25-30cm,然后按照與麥幅相垂直,進行機械開溝(以利于麥田排水),機開溝拋灑的細碎土塊均勻地覆蓋在麥種上。
【主權(quán)項】
1.一種稻秸條帶狀深耕還田小麥種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驟: (1)稻秸條帶狀疏理:收獲水稻時將水稻秸桿粉碎,按秸桿帶30cm、空幅帶30cm相互交替,進行稻秸疏理,使秸桿在田間呈規(guī)律性的條帶狀分布; (2)稻秸條帶狀深耕還田:用深耕犁在秸桿帶進行深翻,耕翻深度在25cm以上,將水稻秸桿進行條帶狀深埋; (3)淺耕并進行田塊整平:對土壤進行淺層旋耕或耙耕,淺耕深度在5-8cm,通過淺旋或是淺耙耕作措施整平土壤; (4)小麥條帶狀播種:在沒有深耕過的空幅帶播種小麥,小麥呈條帶狀分布,小麥播幅25-30cm,然后按照與麥幅相垂直,進行機械開溝,機開溝拋灑的細碎土塊均勻地覆蓋在麥種上。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稻秸條帶狀深耕還田小麥種植方法,包括稻秸條帶狀疏理、稻秸條帶狀深耕還田、淺耕并進行田塊整平、小麥條帶狀播種等步驟。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一是稻秸深翻還田,有利于控制秸稈所帶的病菌和蟲卵在田間傳播與為害;二是小麥條帶狀種植,且種植在沒有深耕過的地塊,使得小麥根層土壤具有較高的肥力,有利于全苗壯苗;三是條帶狀耕作能夠顯著降低機械能耗,秸稈深耕帶逐年合理輪換,能夠加深土壤耕作層,提高土壤肥力。
【IPC分類】A01B79-02, A01G1-00
【公開號】CN104737663
【申請?zhí)枴緾N201510166438
【發(fā)明人】劉建, 魏亞鳳, 楊美英, 薛亞光, 李波, 汪波
【申請人】江蘇沿江地區(qū)農(nóng)業(yè)科學(xué)研究所
【公開日】2015年7月1日
【申請日】2015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