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缽體育苗播種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的水稻缽體育苗播種機涉及到一種播種機械,是由機架、傳送機構、排種器、土種箱、覆土箱和驅動電機構成,機架上設有傳送機構,傳送機構的上方沿其傳送方向依次安裝有排種器和覆土箱,排種器的上方固定了土種箱,驅動電機固定在機架中、其動力輸出軸通過傳動帶分別與傳送機構、排種器、覆土箱和土種箱傳動連接。本發(fā)明的水稻缽體育苗播種機,結構簡單,成本低,增大了充種面積,其整合了孔穴式、槽輪式、勺式排種器的優(yōu)點并且能夠在一次流水線作業(yè)就完成了裝土、播種、覆土等作業(yè),減少了人工以及時間的浪費,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運營成本。
【專利說明】
水稻缽體育苗播種機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到一種播種機械,尤其涉及到一種水稻缽體育苗播種機。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階段對于水稻的種植,多數采用育秧盤進行育苗,以備后續(xù)用于機械化插秧,而目前對于育秧盤育苗的播種一般是人工進行播種,但是這不僅浪費時間和人力,而且由于過程枯燥,會造成播種的數量不均以及質量的下降,而采用機器進行育秧盤播種,通常采用圓盤狀的排種器進行播種,而這種播種只能夠對種子進行控制,無法完成注入底土和覆土功能。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水稻缽體育苗播種機。
[0004]本發(fā)明的水稻缽體育苗播種機,是由機架、傳送機構、排種器、土種箱、覆土箱和驅動電機構成,機架上設有傳送機構,傳送機構的上方沿其傳送方向依次安裝有排種器和覆土箱,排種器的上方固定了土種箱,驅動電機固定在機架中、其動力輸出軸通過傳動帶分別與傳送機構、排種器、覆土箱和土種箱傳動連接。
[0005]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排種器是由排種器殼體、驅動輪、從動輪和排種帶構成,驅動輪與從動輪分別動配合于排種器殼體的前端和后端,該驅動輪通過排種帶與從動輪傳動連接、通過傳動帶與驅動電機傳動連接,且驅動輪的前端安裝有擋板。
[0006]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排種帶的平帶面外側等距且間隔固定有橫向的排種板、且于兩個排種板之間橫向設有槽板,兩個槽板與其中間的排種板構成排種凹槽,排種板上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種子穴孔;排種帶的平帶面內側于排種板的對應位置設有凸部,驅動輪環(huán)周設有與該凸部相匹配的凹溝。
[0007]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驅動輪與從動輪之間設有漲緊輪,該漲緊輪向下緊抵于排種帶內側。
[0008]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土種箱分為底土箱與種箱兩個部分,底土箱底端的出口位于驅動輪上方、種箱底端的出口位于驅動輪和從動輪之間的排種帶上方。
[0009]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種箱內分為主腔和副腔,副腔與底土箱相鄰、其內部橫向動配合有清種輪,該清種輪與排種帶配合、其一端設有提升機構,提升機構的另一端位于主腔的上方;清種輪、提升機構均通過傳動帶與驅動電機傳動連接。
[0010]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清種輪的表面設有螺旋葉片。
[0011]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覆土箱內橫向設有撥土輪,該撥土輪通過傳動帶與驅動電機傳動連接。
[0012]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覆土箱的尾端設有平土滾輪。
[0013]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排種器的前方安裝育秧盤放置架,該育秧盤放置架的底部設有育秧盤給進機構。
[0014]本發(fā)明的水稻缽體育苗播種機,結構簡單,成本低,增大了充種面積,,其整合了孔穴式、槽輪式、勺式排種器的優(yōu)點并且能夠在一次流水線作業(yè)就完成了裝土、播種、覆土等作業(yè),減少了人工以及時間的浪費,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運營成本。
【附圖說明】
[0015]圖1?圖2為本發(fā)明的水稻缽體育苗播種機的結構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水稻缽體育苗播種機的拆裝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水稻缽體育苗播種機的排種器(不包括排種器殼體)的結構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水稻缽體育苗播種機的排種器中驅動輪與排種帶的配合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水稻缽體育苗播種機,作進一步說明:
本發(fā)明的水稻缽體育苗播種機,是由機架1、傳送機構2、排種器3、土種箱4、覆土箱5和驅動電機6構成。
[0017]機架I上設有傳送機構2,該傳送機構2可以為傳送帶等傳送裝置,假設沿該傳送機構2的傳送方向為由前至后,則在傳送機構2的上方沿其傳送方向依次安裝有排種器3和覆土箱5,土種箱4固定在排種器3的上方,傳送機構2在排種器3前方還可以安裝育秧盤放置架27,在育秧盤放置架27的底部配合安裝有育秧盤給進機構28。
[0018]上述的排種器3是由排種器殼體7、驅動輪8、從動輪9和排種帶10構成,驅動輪8與從動輪9分別通過輪軸設于排種器殼體7的前端和后端即沿傳送機構2的前進方向設置,所述的驅動輪8通過一條首尾相接的排種帶10與從動輪9傳動連接,其中從動輪9的半徑應該小于驅動輪8的半徑,且兩者之間上方的排種帶10應該具有從驅動輪8到從動輪9逐漸變低的傾斜角度。
[0019]排種帶10的平帶面外側等距且間隔固定有橫向排種板13、且于兩個排種板13之間橫向設有槽板12,排種板13平行于平帶面固定且其上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種子穴孔15,槽板12通過鉸接或其它方式安裝于平帶面外側,其可以來回擺動,兩個槽板12與其中間的排種板13構成了排種凹槽14;將排種板13通過螺栓固定于平帶面上,螺栓的尾端穿過平帶面并在平帶面的內側通過螺母等固定,則該螺母在排種帶10的平帶面內側形成了凸部16,而驅動輪8環(huán)周設有與該凸部16相匹配的凹溝17,凸部16能夠完全嵌入凹溝17當中。
[0020]為了防止排種凹槽14所攜帶的土和種子旋轉至驅動輪8側面的時候脫落,則需在驅動輪8的前端也就是側面安裝擋板11,該擋板11與驅動輪8的弧度相同、與驅動輪8表面的距離應以讓排種帶10上所帶槽板12恰好通過為宜;并且在驅動輪8與從動輪9之間設有漲緊輪18,該漲緊輪18向下緊抵于排種帶10內側,其與排種帶10為剛性接觸。
[0021]土種箱4分為底土箱19與種箱20兩個部分,底土箱19內用于盛放底土,種箱20內用于盛放種子,底土箱19底端的出口位于驅動輪8上方,種箱20底端的出口位于驅動輪8和從動輪9之間的排種帶10上方,所述的種箱20內又分為主腔21和副腔22,副腔22與底土箱19相鄰、其內部通過輪軸橫向動配合有清種輪23,清種輪23的表面設有螺旋葉片,清種輪23本身也可以是螺旋輸送器,其與排種帶10接觸配合,而在清種輪23傳輸方向末端的一端還設有提升機構24,提升機構24是由主動輪、從動輪以及兩者之間傳動連接的提升帶構成,其中主動輪與清種輪23同軸固定,從動輪架設于主腔21的上端,則該提升機構24的一端位于副腔22內、另一端位于主腔21的上方。
[0022]覆土箱5內通過輪軸橫向設有撥土輪25,該覆土箱5內部盛放有覆土,在覆土箱5的尾端設有平土滾輪26,用于鎮(zhèn)平覆土。
[0023]傳送機構2上的傳動帶可以為多條并列排列,中間留有縫隙,這樣掉落下來的種子和泥土就可以通過縫隙落入機架I內部回收,不會堆積在傳送機構2上,對工作造成不便。育秧盤給進機構28采用往復抽拉的方式將秧盤送至排種器3下方。
[0024]驅動電機6固定在機架I中,傳送機構2的主動輪、驅動輪8、清種輪23和撥土輪25均同軸固定有摩擦輪,驅動電機6通過傳動帶與這些摩擦輪傳動連接。
[0025]本發(fā)明的水稻缽體育苗播種機,其具體使用方法如下:
當排種器3中的驅動輪8按如圖所示逆時針轉動,且排種帶10上槽板12和排種板13形成的排種凹槽14為活動式的,由于凸部16的作用其在從動輪5的運動半周內是凸起的,在其它地方是凹陷或凸起的。種箱20的主腔21內所盛放的種子通過其底部的出口掉落至從動輪5于從動輪9之間區(qū)域的排種帶10的排種凹槽14中,一部分種子掉落在排種板2的種子穴孔15中(但無法滿足每個種子穴孔15中的種子平均粒數的要求),一部分種子在凸起的槽板12推動和擾動作用下,繼續(xù)充實未滿的種子穴孔15。
[0026]排種帶10從驅動輪8到從動輪9逐漸變低與水平面形成一定角度,在種子穴孔15、槽板12以及排種帶10在一定傾斜角度下而產生的勺子特點的共同作用下,繼續(xù)為未滿的種子穴孔15補充種子,以達到填滿排種板2上的每個穴孔的目的,當種子均勻地充滿排種板13上的各個種子穴孔15后,排種板13上的多余種子會被接下來的種箱20的副腔22中的清種輪23清除并通過提升機構24輸送回主腔21,再隨著排種帶10的繼續(xù)運動,底土箱19的底土被槽板12刮充到排種板13的上方,形成了上土下種的格局。
[0027]當育秧盤在育秧盤給進機構28或手動的推動下,在驅動輪8的下方前部定位并繼續(xù)輔助推進一定距離,換由排種帶10為主同步推動,同時排種帶10將底土和種子轉移到育秧盤中,達到上種下土種子集中的目的。為了排除排種帶10的種子穴孔15中殘留的種子的可能性,特意在排種器3中設計了與排種帶10剛性接觸的漲緊輪18,排種凹槽14內殘留的種子或土在漲緊輪18的剛性震動下被排除。
[0028]育秧盤沿傳送機構2繼續(xù)運動至覆土箱5下方,撥土輪25將覆土箱5中的覆土撥動至育秧盤內種子的上方,對種子進行覆蓋,育秧盤繼續(xù)運動到平土滾輪26的下方,平土滾輪26將不規(guī)整的覆土滾壓鎮(zhèn)平。
【主權項】
1.水稻缽體育苗播種機,是由機架(I)、傳送機構(2)、排種器(3)、土種箱(4)、覆土箱(5)和驅動電機(6)構成,其特征在于機架(I)上設有傳送機構(2),傳送機構(2)的上方沿其傳送方向依次安裝有排種器(3)和覆土箱(5),排種器(3)的上方固定了土種箱(4),驅動電機(6)固定在機架(I)中、其動力輸出軸通過傳動帶分別與傳送機構(2)、排種器(3)、覆土箱(5)和土種箱(4)傳動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缽體育苗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排種器(3)是由排種器殼體(7)、驅動輪(8)、從動輪(9)和排種帶(10)構成,驅動輪(8)與從動輪(9)分別動配合于排種器殼體(7)的前端和后端,該驅動輪(8)通過排種帶(10)與從動輪(9)傳動連接、通過傳動帶與驅動電機(6)傳動連接,且驅動輪(8)的前端安裝有擋板(11)。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缽體育苗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排種帶(10)的平帶面外側等距且間隔固定有橫向的排種板(13)、且于兩個排種板(13)之間橫向設有槽板(12),兩個槽板(12)與其中間的排種板(13)構成排種凹槽(14),排種板(13)上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種子穴孔(15);排種帶(10)的平帶面內側于排種板(13)的對應位置設有凸部(16),驅動輪(8)環(huán)周設有與該凸部(16)相匹配的凹溝(17)。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水稻缽體育苗播種機,其特征在于驅動輪(8)與從動輪(9)之間設有漲緊輪(18),該漲緊輪(18)向下緊抵于排種帶(10)內側。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稻缽體育苗播種機,其特征在于土種箱(4)分為底土箱(19)與種箱(20)兩個部分,底土箱(19)底端的出口位于驅動輪(8)上方、種箱(20)底端的出口位于驅動輪(8)和從動輪(9)之間的排種帶(10)上方。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稻缽體育苗播種機,其特征在于種箱(20)內分為主腔(21)和副腔(22),副腔(22)與底土箱(19)相鄰、其內部橫向動配合有清種輪(23),該清種輪(23)與排種帶(10)配合、其一端設有提升機構(24),提升機構(24)的另一端位于主腔(21)的上方;清種輪(23)、提升機構(24)均通過傳動帶與驅動電機(6)傳動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水稻缽體育苗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清種輪(23)的表面設有螺旋葉片。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缽體育苗播種機,其特征在于覆土箱(5)內橫向設有撥土輪(25),該撥土輪(25)通過傳動帶與驅動電機(6)傳動連接。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水稻缽體育苗播種機,其特征在于覆土箱(5)的尾端設有平土滾輪(26)。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缽體育苗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排種器(3)的前方安裝育秧盤放置架(27),該育秧盤放置架(27)的底部設有育秧盤給進機構(28)。
【文檔編號】A01C7/18GK105960906SQ201610318889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6日
【發(fā)明人】陶桂香, 王福成, 陶淇元, 張均惠, 代洪慶, 趙良琪
【申請人】黑龍江八農墾大學,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