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燜鍋菜肴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燜鍋菜肴的制作方法,本發(fā)明將御香紅油、腌制好的輔料、
腌制好的主料分層依次碼放在所述燜鍋中,鍋內(nèi)溫度達到10(TC以上后燜制8-9
分鐘,然后加入調(diào)味醬汁,燜制5-6分鐘,制作而成。
背景技術(shù):
中國專利申請?zhí)?2116821.0公開了一種香燜雞食品,其制作方法是用童
子雞或成年雞,將雞去毛去脂肪去內(nèi)臟用飲用水洗凈后放入鐵鍋內(nèi)加入質(zhì)量合 格的香油50ml、 二鍋頭白酒50ml、黃豆釀造的醬油50ml、飲用水20ml鍋上加蓋 密封,用急火煮開后用慢火燜20分鐘后開鍋蓋將雞翻動一次再加蓋密封慢火燜 20分鐘即制成香燜雞。它的制作是利用了香油的香味和提高加熱的熱度利用了 酒精的脫脂作用和消毒作用加強了雞的消毒,制作時雞的脂肪已去掉,減少了 動物脂肪含量但又加入了植物油香油,所以營養(yǎng)依然豐富。香燜雞衛(wèi)生,昧美, 營養(yǎng)豐富,口感肉嫩不膩。中國專利號200610048228.3公開了一種酥骨魚的 加工方法,提供了一種營養(yǎng)價值豐富、口感鮮美,而且魚骨可食用,造型又能 保持完整的酥骨魚的加工方法。具體步驟為1、將活魚宰殺、清洗、瀝干水 分;2、將處理好的火魚置于容器內(nèi),用佐料腌制30—50分鐘;3、將腌制好的 魚放入砂鍋,加入二十多種佐料用小火燜4一6個小時。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 1、營養(yǎng)價值高,并能起到一定的食療作用;2、造型完整,不同于一般的酥骨 魚將魚加工的支離破碎,而且色澤鮮亮,可以很好地調(diào)動人們的食欲。上述發(fā) 明中僅僅是對肉類食品單獨加工,營養(yǎng)不夠全面,缺乏特色。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燜鍋菜肴的制作方法,本發(fā)明將御香紅油、腌 制好的輔料、腌制好的主料分層依次碼放在所述燜鍋中,鍋內(nèi)溫度達到10(TC 以上后燜制8-9分鐘,然后加入調(diào)味醬汁,燜制5-6分鐘,制作而成。本發(fā)明葷 素搭配,營養(yǎng)全面,可以滿足多種口味需求。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由下述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燜鍋菜肴的制作方法,使用 電磁爐作為灶具,使用不粘型燜鍋作為制作設備,將御香紅油、腌制好的輔料、 腌制好的主料分層依次碼放在所述燜鍋中,所述燜鍋底部為紅油層,中部為輔 料層,上部為主料層;第一次加熱功率設置為^1600W,鍋內(nèi)溫度達到100'C
以上后燜制8-9分鐘,然后加入調(diào)味醬汁,第二次加熱功率設置為^1200W,燜 制5-6分鐘,制作完成,停止加熱;每500重量份的所述主料配置500重量份的 所述輔料、100—150重量份的所述御香紅油、100 —200重量份的所述調(diào)味醬汁; 所述輔料中含有下述原料,該原料的重量份配比為
生大蒜300 — 400份
紅薯90—110份
西芹40 — 60份
洋蔥90—110份
青椒40 — 60份
紅尖椒40 — 60份
胡蘿卜60 — 80份
20-30份
雞精20-30份
生抽5—10份;
所述輔料中還含有小西紅柿(圣女果M — 6枚、大棗4一6枚、枸杞18 — 22枚;
所述主料使用下述腌制原料制備,主料與腌制原料的重量份配比為
魚類主料450 — 550 份
食鹽 4—6 份
雞精 8—12 份
味精 4_6 份
胡椒粉 l一2 份;
所述腌制原料中還含有下述佐料,姜、蔥、料酒,每種佐料含量《0.3份。 所述調(diào)味醬汁中含有下述原料,該原料的重量份配比為
色拉油150--200份
雞油70 —100份
豆瓣醬240--260份
老干媽醬90 —110份
柱候醬25 —35份
香辣牛肉醬110—130份
芝麻醬25 —35份
辣妹子醬75 —85份:
.所述御香紅油中含有下述原料,該原料的重量份配比為
植物油 100_150 份
紅尖椒粉100 — 120 份
八角 1 — 2 份
桂皮 l一2 份
香葉 l一2 份
草果 1 — 2 份。
本發(fā)明與已有技術(shù)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
1、 本發(fā)明僅使用一臺電磁爐和一口不粘鍋,在餐桌上即可快速完成一種 全新模式的菜肴加工,開創(chuàng)一種新的就餐方式。
2、 本發(fā)明巧妙完美的將干鍋,火鍋,燉菜,鹵煮等烹調(diào)手法有機融合為 一體,全方位地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3、 本發(fā)明原材料選擇與原料之間的搭配,均經(jīng)過科學考究和精準的量化, 充分達到營養(yǎng)均衡口感濃郁,滋味鮮美之效果。
4、 本發(fā)明可以提供原味醬汁,咖喱醬汁,海鮮醬汁,蕃茄醬汁,麻辣醬 汁,香辣醬汁,家常醬汁,在同樣的原料條件下制作出多種口味菜肴。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一
一種燜鍋菜肴的制作方法,使用電磁爐作為灶具,使用不粘型燜鍋作為制 作設備,該制作設備是市場公開銷售的產(chǎn)品,將御香紅油、腌制好的輔料、腌 制好的主料分層依次碼放在所述燜鍋中,所述燜鍋底部為紅油層,中部為輔料
層,上部為主料層;第一次加熱功率設置為》1600W,鍋內(nèi)溫度達到10(TC以 上后炯制8-9分鐘(所述10(TC以上是指局部位置可以達到該溫度),然后加入 調(diào)味醬汁,第二次加熱功率設置為》1200W,燜制5-6分鐘,制作完成,停止加 熱;每500克的主料配置500克的輔料、100—150克的御香紅油、100 — 200克的 所述調(diào)味醬汁;本實施例中,原料配比可以在上述范圍內(nèi)任意選取,不一一例 舉;
所述輔料中含有下述原料,該原料的重量份配比為
生大蒜300-—400克
紅薯90 —110克
西芹40 —-60克
洋蔥90-110克
青椒40—-60克紅尖椒 40 — 60 克 胡蘿卜 60_80 克 鹽 20-30 克
雞精 20-30 克
生抽 5—10 克;
所述輔料中還含有小西紅柿(圣女果)4一6枚、大棗4一6枚、枸杞18 — 22 枚;所述輔料中的原料可以在上述范圍內(nèi)任意選配,不詳細舉例。所述輔料混 合好以后腌制20 — 30分鐘即可。
所述主料使用下述腌制原料制備,主料與腌制原料的重量份配比為
魚類主料450 — 550克
4一6克
雞精8—12克
味精4一6克
胡椒粉l一2克;
所述腌制原料中還含有下述佐料,姜、蔥、料酒,每種佐料含量《0.3克。 所述主料中的原料可以在上述范圍內(nèi)任意選配,不詳細舉例,所述魚類包 括海水魚、淡水魚、常見的食用魚。所述主料混合好以后腌制20 — 30分鐘即可。 所述調(diào)味醬汁中含有下述原料,該原料的重量份配比為
色拉油150-—200克
雞油70 —100克
豆瓣醬240-—260克
老干媽醬90 —110克
柱候醬25 —35克
香辣牛肉醬110-—130克
芝麻醬25 —35克
辣妹子醬75 —.85克;
所述調(diào)味醬汁中的原料可以在上述范圍內(nèi)任意選配,不詳細舉例。
調(diào)味醬汁的制作方法是取炒鍋放入色拉油和的雞油,當油燒熱后放入剁 細豆瓣醬,炒香后加入老干媽醬、柱候醬、香辣牛肉醬、辣妹子醬、芝麻醬, 炒香后加入適量的清湯調(diào)開,然后用生抽、雞粉、味精、滅活罌粟粉調(diào)味即可。 辣妹子醬最好選用湖南辣妹子醬。
上述原料中加入適量的清湯調(diào)開,然后用生抽、雞粉、味精、滅活罌粟粉
調(diào)味即可完成;
在上述調(diào)味醬汁制作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常規(guī)的調(diào)配方式還可以制作出咖喱醬 汁,海鮮醬汁,蕃茄醬汁,麻辣醬汁,香辣醬汁,家常醬汁,不詳細舉例。 所述御香紅油中含有下述原料,該原料的重量份配比為
植物油100 — 150克
紅尖椒粉100 — 120克
八角1_2克
桂皮1 — 2克
香葉l一2克
草果1_2克;
所述御香紅油中的原料可以在上述范圍內(nèi)任意選配,不詳細舉例。
御香紅油的制作方法是將干紅尖椒切段入炒鍋文火焙香后碾碎,制成紅 尖椒粉,用冷油或料酒打濕(兩手能捏成團狀為度)盛入器皿中。將植物油下鍋 選放入八角、桂皮、草果、香葉烘香,再接著下入蔥段、姜片、蒜瓣炒至金黃。 濾出香辛料,趁熱將油澆入盛紅尖椒粉的器皿中即可。另外,可在炒香料時加入 少許紫草,可以提色(增加紅度)。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一基礎(chǔ)上的改進,主要是將魚類主料改成牛肉主料, 其余技術(shù)內(nèi)容與實施例一記載的技術(shù)內(nèi)容相同,不重復描述;
所述主料使用下述腌制原料制備,主料與腌制原料的重量份配比為
牛肉主料 450 — 550 克 食鹽 4 — 6 克
8—12 克 4一6 克 1 — 2 克;
所述腌制原料中還含有下述佐料,高度白酒、姜、蔥、嫩肉粉、松肉粉, 每種佐料含量《0.3克。 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一基礎(chǔ)上的改進,主要是將魚類主料改成豬肉主料,
其余技術(shù)內(nèi)容與實施例一記載的技術(shù)內(nèi)容相同,不重復描述;
所述主料使用下述腌制原料制備,主料與腌制原料的重量份配比為 豬肉主料450 — 550 克 食鹽 4 — 6 克
味精 胡椒粉
雞精8—12克
味精4_6克
胡椒粉l一2克;
所述腌制原料中還含有下述佐料,高度白酒、姜、蔥、嫩肉粉、松肉粉,
每種佐料含量《0.3克。。
實施例四
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一基礎(chǔ)上的改進,主要是將魚類主料改成驢肉主料, 其余技術(shù)內(nèi)容與實施例一記載的技術(shù)內(nèi)容相同,不重復描述;
所述主料使用下述腌制原料制備驢肉主料450 — 550克
4 — 6克
雞精8—12克
味精4一6克
胡椒粉1_2克;
所述腌制原料中還含有下述佐料每種佐料含量《0.3克。 實施例五
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一基礎(chǔ)上的改進,主要是將魚類主料改成羊肉主料, 其余技術(shù)內(nèi)容與實施例一記載的技術(shù)內(nèi)容相同,不重復描述;
主料與腌制原料的重量份配比為-
所述主料使用下述腌制原料制備羊肉主料450 — 550克
4一6克
雞精8—12克
味精4 — 6克
胡椒粉1_2克;
所述腌制原料中還含有下述佐料:高度白酒、姜、蔥、嫩肉粉、松肉粉,
每種佐料含量《0.3克。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御香七品燜鍋菜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電磁爐作為灶具,使用不粘型燜鍋作為制作設備,將御香紅油、腌制好的輔料、腌制好的主料分層依次碼放在所述燜鍋中,所述燜鍋底部為紅油層,中部為輔料層,上部為主料層;第一次加熱功率設置為≥1600W,鍋內(nèi)溫度達到100℃以上后燜制8-9分鐘,然后加入調(diào)味醬汁,第二次加熱功率設置為≥1200W,燜制5-6分鐘,制作完成,停止加熱;每500重量份的所述主料配置500重量份的所述輔料、100—150重量份的所述御香紅油、100—200重量份的所述調(diào)味醬汁;所述輔料中含有下述原料,該原料的重量份配比為生大蒜 300—400份紅薯90—110份西芹40—60份洋蔥90—110份青椒40—60份紅尖椒 40—60份胡蘿卜 60—80份鹽 20-30份雞精20-30份生抽5—10份;所述輔料中還含有小西紅柿4—6枚、大棗4—6枚、枸杞18—22枚;所述主料使用下述腌制原料制備,主料與腌制原料的重量份配比為魚類主料450—550份食鹽4—6份雞精8—12份味精4—6份胡椒粉 1—2份;所述腌制原料中還含有下述佐料,姜、蔥、料酒,每種佐料含量≤0.3份。所述調(diào)味醬汁中含有下述原料,該原料的重量份配比為色拉油 150—200份雞油70—100份豆瓣醬 240—260份老干媽醬 90—110份柱候醬 25—35份香辣牛肉醬 110—130份芝麻醬 25—35份辣妹子醬 75—85份;所述御香紅油中含有下述原料,該原料的重量份配比為植物油 100—150份紅尖椒粉 100—120份八角 1—2份桂皮 1—2份香葉 1—2份草果 1—2份。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l所述的燜鍋菜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料 使用下述腌制原料制備,主料與腌制原料的重量份配比為牛肉主料450 — 550份食鹽4一6份雞精8—12份味精4一6份胡椒粉l一2份;所述腌制原料中還含有下述佐料,高度白酒、姜、蔥、嫩肉粉、松肉粉,每種佐料含量《0.3份。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l所述的燜鍋菜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料 使用下述腌制原料制備,主料與腌制原料的重量份配比為豬肉主料 450 — 550 份 食鹽 4一6 份雞精 8—12 份味精 4一6 份胡椒粉 1一2 份;所述腌制原料中還含有下述佐料,高度白酒、姜、蔥、嫩肉粉、松肉粉, 每種佐料含量《0.3份。
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l所述的燜鍋菜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料使用下述腌制原料制備,主料與腌制原料的重量份配比為驢肉主料450 — 550 份 雞精 味精 胡椒粉份 份 份份;所述腌制原料中還含有下述佐料,高度白酒、姜、蔥、嫩肉粉、松肉粉, 每種佐料含量《0.3份。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l所述的燜鍋菜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料 使用下述腌制原料制備,主料與腌制原料的重量份配比為羊肉主料450 — 550 份食鹽 4一6 份雞精 8 — 12 份味精 4一6 份胡椒粉 l一2 份;所述腌制原料中還含有下述佐料,高度白酒、姜、蔥、嫩肉粉、松肉粉, 每種佐料含量《0.3份。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御香七品燜鍋菜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電磁爐作為灶具,使用不粘型燜鍋作為制作設備,將御香紅油、腌制好的輔料、腌制好的主料分層依次碼放在所述燜鍋中,所述燜鍋底部為紅油層,中部為輔料層,上部為主料層;第一次加熱功率設置為≥1600W,鍋內(nèi)溫度達到100℃以上后燜制8-9分鐘,然后加入調(diào)味醬汁,第二次加熱功率設置為≥1200W,燜制5-6分鐘,制作完成,停止加熱;每500重量份的所述主料配置500重量份的所述輔料、100-150重量份的所述御香紅油、100-200重量份的所述調(diào)味醬汁;本發(fā)明葷素搭配,營養(yǎng)全面,可以滿足多種口味需求。
文檔編號A23L1/48GK101380066SQ20071014631
公開日2009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7年9月5日
發(fā)明者鄧金波 申請人:鄧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