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節(jié)能安全的高溫水殺菌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溫高壓殺菌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節(jié)能安全的高溫水殺菌
直O(jiān)
背景技術:
目前,農(nóng)副產(chǎn)品、水產(chǎn)品加工企業(yè)中,需要有高溫高壓殺菌工序。由于高溫高壓殺 菌時,規(guī)定殺菌鍋內(nèi)的溫度要高于100°c,相對應的壓力也高于大氣壓,由于這樣的溫度和 壓力是一般的鍋灶所無法達到的,必須配備鍋爐。這對于偏遠農(nóng)村、漁村的小型加工企業(yè)來 說,實在是困難重重,綜合起來說,配備鍋爐設備存在以下不足1、鍋爐設備是??卦O備,構 造復雜,附帶設備多,價格昂貴,在整個投資額中占有很大比重;2、廠房場地有專門的要求, 要單獨建造,使投資額增加;3、運行成本很高,要配備多名專業(yè)人員管理和操作;4、鍋爐設 備本身在運行時、熱介質在遠距離輸送過程中都會有很大的熱損失,這樣就增加能耗;5、不 安全,存在爆炸隱患。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節(jié)能安全的高溫水殺菌裝置,克服目前高溫高壓殺 菌工序中需配備鍋爐而存在的設備價格昂貴、廠房場地投資大、運行成本高、能耗大、不安 全等不足。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包括殺菌釜、給水管和給水閥,設有集水管、一支或一支以上的加熱 管、布水管、安全閥、爐箅、外殼和煙 ,所述加熱管的下端和布水管連通上端和集水管連通 并形成爐膛,集水管和殺菌釜之間、殺菌釜和布水管之間均設有管道連通,所述管道上均設 有閥門,所述加熱管、集水管和布水管的外面設有外殼,外殼的上方設有煙囪,爐箅設于爐 膛下部。為了達到進一步節(jié)能的目的,在外殼和所有輸送高溫水的管道和閥門上均應設保
溫層ο從本實用新型的構造可以看出集水管、加熱管、布水管、爐箅、外殼和煙囪所組成 的設施,其功能主要為把水加熱到所需要的溫度,而且水量也不大,只要能把被殺菌的物品 浸沒即可。由于該加熱設施全部是管道結構,受壓分布均勻,不存在如鍋爐的鍋筒中某一個 局部受到特別大的壓力的現(xiàn)象,不存在爆炸的隱患,所以,只要選用合適的鋼管進行現(xiàn)場制 作,是完全可以達到安全適用的目的的。由于該設施所需加熱水量不大,因此它的體積較 小,設置的位置也可和殺菌釜的距離較近,其間也只需進行一般的隔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很大程度的降低了高溫水殺菌工序所需要的設備、設施投資;降低了運行成本,降 低了設備能耗和輸送過程的能耗,有利節(jié)能;把水加熱的設施完全采用管道結構,降低了壓 力容器受壓爆炸的可能性,有利于安全。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給水閥,2、給水管,3、殺菌釜,4、閥,5、 閥,6、安全閥,7、集水管,8、加熱管,9、布水管,10、外殼,11爐箅,12煙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首先,打開給水閥1和殺菌釜的放空氣閥,自來水通過給水管2向殺菌釜3注水, 同時打開閥4和閥5,使集水管7、加熱管8、布水管9都和殺菌釜連通,真到全部注滿水。然 后,在爐箅11上生火,對加熱管8進行加熱,加熱管8中的水加熱后上升通過集水管7流向 殺菌釜3,殺菌釜3中的冷水通過管道經(jīng)過布水管9流向加熱管8,這樣不斷地形成循環(huán),使 水溫不斷升高,直至達到設定的溫度和壓力。
權利要求一種節(jié)能安全的高溫水殺菌裝置,包括殺菌釜、給水管和給水閥,其特征是,設有集水管、一支或一支以上的加熱管、布水管、安全閥、爐箅、外殼和煙囪,所述加熱管的下端和布水管連通上端和集水管連通并形成爐膛,集水管和殺菌釜之間、殺菌釜和布水管之間均設有管道連通,所述管道上均設有閥門,所述加熱管、集水管和布水管的外面設有外殼,外殼的上方設有煙囪,爐箅設于爐膛下部。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節(jié)能安全的高溫水殺菌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外殼上 設有保溫層。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節(jié)能安全的高溫水殺菌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管道和 閥門外面設有保溫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節(jié)能安全的高溫水殺菌裝置,屬于高溫高壓殺菌設備技術領域,目的在于克服目前高溫高壓殺菌工序中需配備鍋爐而存在的設備價格昂貴、廠房場地投資大,運行成本高、能耗大、不安全等不足。包括殺菌釜、給水管和給水閥,設有集水管、一支或一支以上的加熱管、布水管、安全閥、爐箅、外殼和煙囪,所述加熱管的下端和布水管連通上端和集水管連通并形成爐膛,集水管和殺菌釜之間、殺菌釜和布水管之間均設有管道連通,所述管道上均設有閥門,所述加熱管、集水管和布水管的外面設有外殼,外殼的上方設有煙囪,爐箅設于爐膛下部。本實用新結構簡單,造價低廉,適用于農(nóng)村小型食品企業(yè)。
文檔編號A23L1/015GK201640358SQ2010201435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3月29日
發(fā)明者宣伯民 申請人:宣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