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一種仿手工包餡食品的成型方法

      文檔序號:413238閱讀:40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仿手工包餡食品的成型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仿手工包餡食品的成型方法,涉及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說是一種適用于機械成型包餡食品裝置的仿手工包餡食品成型方法。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食品企業(yè)大規(guī)模生產包餡食品時,都是采用的工業(yè)化設備進行生產,多是采用環(huán)形工位的食品包餡裝置,如申請?zhí)枮镃N200820062031.X,申請日為2008. I. 29,名稱為“餃子機”的實用新型專利(見附圖1),其將面皮輸入工位、注餡工位、成型工位和出料工位依次設置在同一環(huán)形軌道上,每個工位設置有相應的結構來分別實現(xiàn)面皮輸入、注餡、成型和出料的功能。在現(xiàn)有的環(huán)形工位結構的食品包餡裝置中,成型工位的功能是將餡料包裹在面皮中,然后將面皮進行封合,得到半成品。在出料工位將半成品送出后,還需要額外增加一道手工捏合的工序,最終才能得到仿手工生產的包餡食品,而通常一臺包餡裝置同時需要至少2-4名工人才能滿足手工捏合的需求?,F(xiàn)有環(huán)形工位結構的包餡食品成型裝置并不能在成型工位直接生產出仿手工的包餡食品,還需要再額外的進行手工捏合成型或者擠壓裝置擠壓成型為仿手工外觀,這樣不僅使包餡食品裝置的更加結構復雜、制造成本增加,還使得整個成型的過程更加繁瑣。又如專利申請?zhí)枮?01010188004. 9、申請日為2010. 5. 21、名稱為“模具、擠壓裝置和包餃機”的中國發(fā)明專利,其技術方案如下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模具,該模具包含一對夾顎,合攏該對夾顎可將填有餡料的餃皮壓制成餃子半成品的形狀。其中,所述一對夾顎再合攏的狀態(tài)下能在外力的作用下模擬人類手工擠壓餃子餡料囊的動作。本發(fā)明還一并提出了一種用于驅動上述模具動作的擠壓裝置,該擠壓裝置能在所述模具的一對夾顎合攏的狀態(tài)下施加外力驅動所述一對夾顎做模擬人類雙手擠壓餃子。該專利提出了一種帶有夾顎的包餃機,該夾顎能夠制造出接近手工的餃子,但是其成型原理是直接合攏兩夾顎,此時由于夾顎是彈性材料制成,所以由于其材料特性以及夾顎內部的凹槽,實現(xiàn)對餃子的成型,從而模擬出類似于手工包合的餃子。但是在加工過程中,上述夾顎的加工對象是半成品餃子,半成品餃子需要通過傳輸機構送到夾顎之中進行加工成型,也就是說,應用上述專利的餃子機需要在成型工位上將面皮和餡料先進行第一次包合,形成半成品餃子,然后通過輸送機構的輸送,將半成品餃子送到夾顎中進行仿手工成型。而該夾顎以及其相關的傳動結構并不能直接應用于環(huán)形工位的包餡食品成型裝置上。該夾顎也不能將面皮和餡料一次直接成型為仿手工的成品餃子,該專利的結構復雜,動作關系繁瑣,使得制造成本高,故障率高,成型餃子的效率低,并且采用該方法包合餃子時,面皮內空氣來不及排盡,所以餃子皮里仍然殘留有空氣,在后續(xù)的處理中餃子容易發(fā)生破皮現(xiàn)象。再如專利申請?zhí)枮?00910212484、申請日為2009. 11. 12、名稱為“餃子機平移式
      復合對?!钡闹袊鴮嵱眯滦蛯@?,其技術方案如下本發(fā)明餃子機平移式復合對模涉及的是一種與餃子機相配套餃子加工平移式復合對模,特別適用于傳統(tǒng)餃子和花色餃子自動化生產,是一種不需要人工整形的餃子成形模具。餃子機平移式復合對模由一組平移式復合對模A、復合對模B組成;復合對模A和復合對模B都是由模座,角板、分模I a和分模Ib組成;分模I a和分模I b的上部米用定心軸以鉸鏈的方式連接,分模I a和分模I b的下部分則通過鏈板連接到一個裝有軸承的連接軸上,連接軸上的軸承與推動桿的錐形面配合,推動桿上裝有主彈簧,且在分模I a和分模I b上還裝有復位彈簧,復合對模A和復合對模B通過角板安裝在導軌副上。所述的分模I a和分模I b為圓弧形活動模。該專利的平移式復合對模僅僅是直接通過平移對模來實現(xiàn)對餃子的整形,采用的是先平移復合對模,使得包餡的面皮直接封合,然后再通過平移對模向內擠壓,形成仿手工餃子。該專利的技術方案由于是在面皮封合后再次擠壓成型,容易使得餃子皮破碎,成型效果差,生產率低,且該裝置對于面皮和餡料量的要求很高,導致在再次擠壓中,容易擠壓損壞包有餡料的面皮。同時這種結構應用于環(huán)形工位的包餡食品成型裝置上時,存在以下缺點由于環(huán)形工位上的包餡食品的面皮輸入、注餡、成型和出料是相互銜接且各工位是有先后順序的,導致兩次動作關系的成型控制困難,難以滿足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的控制和生產效率的要求?,F(xiàn)有食品加工領域對仿手工包餡食品的加工方法大多都是采用先將包餡食品加工為半成品,再對半成品進行仿手工成型的步驟,采用現(xiàn)有方法使成型設備的結構更加復 雜,面皮容易破損,且無法與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配套使用,不能實現(xiàn)全程的自動化生產。

      發(fā)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xiàn)有的仿手工包餡食品成型方法存在的成型方法繁瑣、使用的成型裝置結構復雜、制造成本高、成型過程中面皮內易殘留空氣的問題,現(xiàn)提出一種能只在一個工位上即可直接制得仿手工包餡食品、使用裝置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面皮不殘留空氣的仿手工包餡食品成型方法。為實現(xiàn)上述技術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仿手工包餡食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放置于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成型工位上的面皮,柔性成型裝置的模板翻轉,翻折成外沿呈開敞的包合狀態(tài),柔性成型裝置上的兩柔性成型塊水平相對平移下,翻折后的面皮從內到邊緣漸次封合,成型;所述模板帶動兩柔性成型塊一起在水平方向相對平移。本發(fā)明所述的柔性成型裝置還包括模座、旋轉機構和平移機構,所述模座安裝在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上,所述的兩模板上分別設置有相適配的柔性成型塊,且兩模板分別通過旋轉機構與模座相連,模板和柔性成型塊在平移機構帶動下一起水平相對平移,兩模板中至少有一個連接平移機構。本發(fā)明所述模板與柔性成型塊固定連接,所述柔性成型塊嵌合、粘合、栓接或鉚接在模板上。 本發(fā)明還包括旋轉機構,所述旋轉機構包括分別安裝在模板上的旋轉軸,旋轉軸的兩端均與模座相連。本發(fā)明還包括設置在模座兩側設置有滑槽,至少一個旋轉軸穿過滑槽。本發(fā)明所述平移機構還包括彈性件,所述彈性件為設置在兩模板之間的壓簧、設置在模板或柔性成型塊外側的拉簧。本發(fā)明所述兩柔性成型塊對應位置上設置有凹腔,凹腔內縱向設置有筋槽,柔性成型塊的厚度自凹腔上沿向上部外沿逐漸增加。本發(fā)明所述柔性成型塊的硬度為5度一70度。本發(fā)明所述其中一柔性成型塊邊沿中段向任一柔性成型塊凸出,另一柔性成型塊邊沿與其外緣相匹配。所述柔性成型塊為硅膠、橡膠、塑料等柔性材質。本發(fā)明的工作過程和原理是
      放置于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包餡工位上的面皮,在柔性成型裝置的模板翻轉下,翻折成外沿呈開敞的包合狀態(tài),在柔性成型裝置柔性成型塊水平相對平移下,翻折后的面皮從內到邊緣漸次封合,成型。
      將面皮放置于仿手工包餡食品成型裝置上,面皮上放有餡料,將面皮外沿向上翻折,形成餡料囊,翻折后的面皮外沿為開敞狀態(tài);通過水平力擠壓餡料囊,面皮外沿高度隨餡料囊的擠壓而逐漸下降,在水平力的繼續(xù)作用下,面皮外沿逐漸接觸并封合,完成仿手工包餡食品的成型。餃子位于柔性成型塊內,兩柔性成型塊接觸時,首先柔性成型塊型腔先使餃子的擠壓區(qū)域受壓,在受壓的同時使餃子邊沿向型腔內拉,餃子邊收縮,餃子肚開始鼓脹。柔性成型塊繼續(xù)對壓,并產生干涉變形,柔性成型塊型腔斜邊開始封合,餃子肚不再鼓脹;壓合到位后,兩成型模板打開。餃子成型完畢。由于本發(fā)明采用上述方法和結構,因此,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方法是基于全自動包餡食品成型裝置,這里的全自動包餡食品成型裝置具體是指從原料的放入到成品的最終成型都是有機械設備完成,設備在運作過程中不需要人工的參與,能實現(xiàn)全程的自動化生產。本方法首先是將面皮外沿折翻,翻折后的面皮在包住餡料的同時,邊沿并未進行封合,此時能對餡料囊進行成型,并且能把面皮內的大部分空氣通過面皮開敞處排出。在初次成型后,水平擠壓餡料囊的上半部分(稱為擠壓區(qū)),此時由于面皮的邊沿尚未封合,所以在擠壓餡料囊的擠壓區(qū)時,開敞處的面皮會逐漸下降,并且餡料囊部分會脹大,即對餡料囊再次成型。并且由于水平力的擠壓,餡料囊中的空氣會進一步的從面皮開敞處排出。水平力繼續(xù)作用于整個包餡食品,最后將逐漸下降的面皮開敞處進行水平擠壓封合。由于最后才進行面皮的封合,保證了餡料囊中的空氣在上述的擠壓中全部排出,避免了包餡食品內部空氣殘留過多的問題,在后續(xù)對包餡食品進行冷凍或者蒸煮時,也不會發(fā)生破皮的現(xiàn)象。本方法應用在食品工業(yè)生產領域中,能實現(xiàn)大規(guī)模的生產仿手工的成型包餡食品的目的。在同一工位能實現(xiàn)了對包餡食品的多次擠壓以及封合,成型后的餃子外形與手工捏合的包餡食品接近,節(jié)省了傳統(tǒng)工藝中還需要額外增加人工捏合的工序。由于在模板上設置了柔性成型塊,柔性成型塊直接與包餡食品的面皮進行接觸,在擠壓的過程中,由于餡料囊的擠壓區(qū)受到水平擠壓力,所以餡料囊會脹大,此時柔性成型塊受到餡料囊脹大的壓力,容納餡料囊的凹腔處會發(fā)生變形,從而能讓餡料囊保持脹大的狀態(tài)且不改變形狀。而脹大后的餡料囊外形更接近于手工包合的食品外形。如果使用現(xiàn)有的剛性成型模具,則無法實現(xiàn)餡料囊脹大的目的。首先,本發(fā)明采用的方法是先對折然后平行推移,相對于直接平行推移,或先平行推移然后對折,更有利于餃子成型。這是由于,在對折過程中,面皮在餡料的重力作用下凹陷,通過對折,使餃子肚更加容易成型;
      其次,通過平行移動,并且,由于餃子肚首先受力,使得餃子受到由下向上外力擠壓,如此,有利于餃子肚中殘余氣體向外排出;
      再次,由于兩成型模塊相對的兩側面均固定設置有柔性成型塊,不但保證了餃子在擠壓過程中不會受損,進一步,為排出餃子肚中的殘余氣體提供了保證; 第四,柔性成型塊上設置的凹腔,為餃子成型提供了空間基礎;方便餃子成型;
      第五,在柔性成型塊上設置的凹槽,方便了餃子肚中氣體的排出,而且,使脫模后的餃子更加接近手工形狀;
      第六,柔性成型塊的厚度由中心向邊緣遞增,充分保證了成品餃子的邊緣皮薄,更進一步方便了氣體的排除;
      第七,在模座上設置旋轉軸,是為了成型模板的對折容易,并,不會錯位;
      第八,在模座上設置滑槽,使旋轉軸可以在滑槽內水平移動,進一步限定了旋轉軸的移動軌跡,不會使旋轉軸左右擺動,保證了餃子的排氣和成形;
      第九,在滑槽內設置的彈性部件,包括拉簧或壓簧,都是為了使本機構首先實施對折然后實施平行推移加壓,不會出現(xiàn)對折和平行推移同時進行情況發(fā)生,保證了設備的正常運行;有效降低了餃子的報廢率;
      第十,設置旋轉驅動裝置和平行驅動裝置,是為了將對折和平行推移兩個過程分開,充分保證了餃子成型,提高了設備的工作效率;
      第十一,由于將柔性成型塊的硬度為5度一70度,不但可以面皮可以得到較為柔和的捏合,并且,對于餃子的成型提供了基礎。


      圖I為現(xiàn)有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的工位結構示意圖。圖2為包餡食品柔性成型裝置整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模板與柔性成型塊位置關系示意圖。圖4-圖8為柔性成型裝置包合過程示意圖。圖9為柔性成型塊剖視圖。圖10為兩模板旋轉完成后的剖視圖。圖11為兩模板帶動柔性成型塊封合的剖視圖。圖12為兩柔性成型塊單獨封合的剖視圖。圖13為平移機構為拉簧的結構示意圖。圖14為平移機構為壓簧的結構示意圖。圖15為柔性成型塊上端高于模板的剖視圖。圖16為圖15封合的結構剖視圖。圖17為圖15柔性成型塊單獨封合的結構示意圖。圖18為帶整形機構的柔性成型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19為圖18中柔性成型塊獨立封合的結構示意圖。圖20為夾持機構和輸送帶結構示意圖。附圖中面皮輸入工位1,注餡工位2,成型工位3,出料工位4,環(huán)形軌道5,模座6,模板7,柔性成型塊8,旋轉軸9,滑槽10,拉簧11,壓簧12,整形機構13,凹腔14,筋槽15,夾持機構16,左夾持塊17,右夾持塊18,輸送帶19,包餡食品20。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本發(fā)明所述的成型裝置為包餡食品20柔性成型裝置,其包括模座6,兩模板7、設置在各模板7上的柔性成型塊8、帶動模板7與柔性成型塊8 —起旋轉的旋轉機構、帶動模板7和柔性成型塊8 —起作往復平移運動的平移機構,所述兩模板7通過旋轉機構與模座6相 連,至少一個模板7連接有平移機構。模板7上設置有旋轉機構,旋轉機構由旋轉驅動機構帶動旋轉;旋轉機構包括分別設置在兩模板7底部的旋轉軸9,旋轉軸9的兩端均與模座6相連除了旋轉軸9的結構以夕卜,現(xiàn)有技術中其他可帶動模板7旋轉的結構均可應用在此。模座6兩側設置有滑槽10,至少一個旋轉軸9穿過滑槽10,穿過滑槽10的旋轉軸9所連接的模板7上連接有平移機構,當平移機構帶動模板7做水平往復運動時,旋轉軸9兩端則在所對應的滑槽10內運動。當兩個模板7均連接有平移機構時,則兩個旋轉軸9與模座6連接處均需要設置有滑槽10。所述平移機構包括一端與模板7連接的彈性件,模板7上還連接有平移驅動機構。所述彈性件為設置在兩模板7之間的壓簧12、兩柔性成型塊8之間的壓簧12、模板7外側的拉簧11或柔性成型塊8外側的拉簧11。所述彈性件不限于上述結構,本領域技術員可根據(jù)現(xiàn)有技術得出實現(xiàn)上述功能的任意技術方案,例如彈片等。所述平移驅動機構為氣缸等。當使用壓簧12時,由于壓簧12是設置在兩模板7或兩柔性成型塊8之間,而平移驅動機構是設置在模板7或柔性成型塊8的外側,當平移驅動機構傳遞的水平力大于壓簧12的拉力、且水平力方向與壓簧12拉力方向相反時,則兩模板7或兩柔性成型塊8分開,當平移驅動機構傳遞的水平力小于壓簧12的拉力時,兩模板7或兩柔性成型塊8則做相向運動直至完全貼合。當使用拉簧11時,拉簧11 一端連接在模板7或兩柔性成型塊8上,另一端可以設置在除模板7或柔性成型塊8的任意位置,當沒有其他外力時,模板7或柔性成型塊8只受拉簧11拉力,當模板7上受到平移驅動機構的水平力大于拉簧11的力、并且水平力方向與拉簧11拉力方向相反時,兩模板7相互靠近直至貼合,反之則兩模板7或柔性成型塊8分開。除了拉簧11和壓簧12,其他利用彈性形變實現(xiàn)平移的結構也可應用在此裝置上。兩柔性成型塊8對應位置上設置有凹腔14,凹腔14內縱向設置有筋槽15,柔性成型塊8的厚度自凹腔14上沿向上部外沿逐漸增加。擠壓過程中兩柔性成型塊8的上部邊緣會先接觸,然后再沿著邊緣-中心的路徑依次接觸接觸。平移機構此時可以安裝在模板7或柔性成型塊8的下部,所以當兩柔性成型塊8邊緣接觸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其彈性特性,柔性成型塊8的凹腔14增大。兩柔性成型塊8的凹腔14內壁分別設置有三根或兩根筋槽15。筋槽15的數(shù)量、排列方式、形狀可根據(jù)需要做適當變化。
      所述柔性成型塊8的硬度為5度一70度。當兩柔性成型塊8處于閉合狀態(tài)時,俯視上述柔性成型塊8,其中一柔性成型塊8邊沿中段向任一柔性成型塊8凸出,呈波浪狀,另一柔性成型塊8邊沿與其外緣相匹配。上述成型動作均在同一工位上完成。在模座6上方設置有夾持機構16,在模座6 —側設置有輸送帶19,所述夾持機構16包括夾持手臂、左夾持塊17、右夾持塊18以及驅動夾持機構16開合的夾持驅動機構,夾持驅動機構通過夾持手臂帶動兩夾持塊做縱向或橫向運動。夾持機構16將成型后的包餡食品20放置于輸送帶19上再進行后續(xù)的擺盤和包裝工序。包餡食品20的成型過程為將面皮放置于仿手工包餡食品20成型裝置的柔性成型塊8上,面皮上放有餡料,模板7和柔性成型塊8作為一個整體在旋轉機構的帶動下將面皮外沿向上翻折,形成餡料囊,翻折后的面皮外沿為開敞狀態(tài);模板7和柔性成型塊8作為一個整體在平移機構的帶動下水平擠壓餡料囊,面皮外沿高度隨餡料囊的擠壓而逐漸下 降,最終面皮外沿在柔性成型塊8的擠壓下接觸并封合,完成仿手工包餡食品20的成型。模座6安裝在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的環(huán)形軌道上,并沿環(huán)形軌道運動。在模座6上方設置有夾持機構16,在模座6 —側設置有輸送帶19,所述夾持機構16包括夾持手臂、左夾持塊17、右夾持塊18以及驅動夾持機構16開合的夾持驅動機構,夾持驅動機構通過夾持手臂帶動兩夾持塊做縱向或橫向運動。夾持機構16將成型后的包餡食品20放置于輸送帶19上再進行后續(xù)的擺盤和包裝工序。實施例2
      一種仿手工包餡食品20的成型方法,放置于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成型工位上的面皮,柔性成型裝置的模板7翻轉,翻折成外沿呈開敞的包合狀態(tài),柔性成型裝置上的兩柔性成型塊8水平相對平移下,翻折后的面皮從內到邊緣漸次封合,成型;所述模板7帶動兩柔性成型塊8—起在水平方向相對平移。模座6安裝在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的環(huán)形軌道上,并沿環(huán)形軌道運動。在模座6上方設置有夾持機構16,在模座6 —側設置有輸送帶19,所述夾持機構16包括夾持手臂、左夾持塊17、右夾持塊18以及驅動夾持機構16開合的夾持驅動機構,夾持驅動機構通過夾持手臂帶動兩夾持塊做縱向或橫向運動。夾持機構16將成型后的包餡食品20放置于輸送帶19上再進行后續(xù)的擺盤和包裝工序。實施例3
      一種仿手工包餡食品20的成型方法,放置于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成型工位上的面皮,柔性成型裝置的模板7翻轉,翻折成外沿呈開敞的包合狀態(tài),柔性成型裝置上的兩柔性成型塊8水平相對平移下,翻折后的面皮從內到邊緣漸次封合,成型;所述模板7帶動兩柔性成型塊8—起在水平方向相對平移。所述的柔性成型裝置還包括模座6、旋轉機構和平移機構,所述模座6安裝在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上,所述的兩模板7上分別設置有相適配的柔性成型塊8,且兩模板7分別通過旋轉機構與模座6相連,模板7和柔性成型塊8在平移機構帶動下一起水平相對平移,兩模板7中至少有一個連接平移機構。模座6安裝在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的環(huán)形軌道上,并沿環(huán)形軌道運動。在模座6上方設置有夾持機構16,在模座6 —側設置有輸送帶19,所述夾持機構16包括夾持手臂、左夾持塊17、右夾持塊18以及驅動夾持機構16開合的夾持驅動機構,夾持驅動機構通過夾持手臂帶動兩夾持塊做縱向或橫向運動。夾持機構16將成型后的包餡食品20放置于輸送帶19上再進行后續(xù)的擺盤和包裝工序。實施例4
      一種仿手工包餡食品20的成型方法,放置于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成型工位上的面皮,柔性成型裝置的模板7翻轉,翻折成外沿呈開敞的包合狀態(tài),柔性成型裝置上的兩柔性成型塊8水平相對平移下,翻折后的面皮從內到邊緣漸次封合,成型;所述模板7帶動兩柔性成型塊8—起在水平方向相對平移。所述的柔性成型裝置還包括模座6、旋轉機構和平移機構,所述模座6安裝在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上,所述的兩模板7上分別設置有相適配的柔性成型塊8,且兩模板7分別通過旋轉機構與模座6相連,模板7和柔性成型塊8在平移機構帶動下一起水平相對平移,兩模板7中至少有一個連接平移機構。所述模板7與柔性成型塊8固定連接,所述柔性成型塊8嵌合、粘合、栓接或鉚接在模板7上。模座6安裝在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的環(huán)形軌道上,并沿環(huán)形軌道運動。在模座6上方設置有夾持機構16,在模座6 —側設置有輸送帶19,所述夾持機構16包括夾持手臂、左夾持塊17、右夾持塊18以及驅動夾持機構16開合的夾持驅動機構,夾持驅動機構通過夾持手臂帶動兩夾持塊 做縱向或橫向運動。夾持機構16將成型后的包餡食品20放置于輸送帶19上再進行后續(xù)的擺盤和包裝工序。實施例5
      一種仿手工包餡食品20的成型方法,放置于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成型工位上的面皮,柔性成型裝置的模板7翻轉,翻折成外沿呈開敞的包合狀態(tài),柔性成型裝置上的兩柔性成型塊8水平相對平移下,翻折后的面皮從內到邊緣漸次封合,成型;所述模板7帶動兩柔性成型塊8—起在水平方向相對平移。所述的柔性成型裝置還包括模座6、旋轉機構和平移機構,所述模座6安裝在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上,所述的兩模板7上分別設置有相適配的柔性成型塊8,且兩模板7分別通過旋轉機構與模座6相連,模板7和柔性成型塊8在平移機構帶動下一起水平相對平移,兩模板7中至少有一個連接平移機構。所述模板7與柔性成型塊8固定連接,所述柔性成型塊8嵌合、粘合、栓接或鉚接在模板7上。還包括旋轉機構,所述旋轉機構包括分別安裝在模板7上的旋轉軸9,旋轉軸9的兩端均與模座6相連。模座6安裝在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的環(huán)形軌道上,并沿環(huán)形軌道運動。在模座6上方設置有夾持機構16,在模座6 —側設置有輸送帶19,所述夾持機構16包括夾持手臂、左夾持塊17、右夾持塊18以及驅動夾持機構16開合的夾持驅動機構,夾持驅動機構通過夾持手臂帶動兩夾持塊做縱向或橫向運動。夾持機構16將成型后的包餡食品20放置于輸送帶19上再進行后續(xù)的擺盤和包裝工序。實施例6
      一種仿手工包餡食品20的成型方法,放置于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成型工位上的面皮,柔性成型裝置的模板7翻轉,翻折成外沿呈開敞的包合狀態(tài),柔性成型裝置上的兩柔性成型塊8水平相對平移下,翻折后的面皮從內到邊緣漸次封合,成型;所述模板7帶動兩柔性成型塊8 —起在水平方向相對平移。所述的柔性成型裝置還包括模座6、旋轉機構和平移機構,所述模座6安裝在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上,所述的兩模板7上分別設置有相適配的柔性成型塊8,且兩模板7分別通過旋轉機構與模座6相連,模板7和柔性成型塊8在平移機構帶動下一起水平相對平移,兩模板7中至少有一個連接平移機構。所述模板7與柔性成型塊8固定連接,所述柔性成型塊8嵌合、粘合、栓接或鉚接在模板7上。還包括旋轉機構,所述旋轉機構包括分別安裝在模板7上的旋轉軸9,旋轉軸9的兩端均與模座6相連。還包括設置在模座6兩側設置有滑槽10,至少一個旋轉軸9穿過滑槽10。模座6安裝在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的環(huán)形軌道上,并沿環(huán)形軌道運動。在模座6上方設置有夾持機構16,在模座6—側設置有輸送帶19,所述夾持機構16包括夾持手臂、左夾持塊17、右夾持塊18以及驅動夾持機構16開合的夾持驅動機構,夾持驅動機構通過夾持手臂帶動兩夾持塊做縱向或橫向運動。夾持機構16將成型后的包餡食品20放置于輸送帶19上再進行后續(xù)的擺盤和包裝工序。實施例7
      一種仿手工包餡食品20的成型方法,放置于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成型工位上的面皮,柔性成型裝置的模板7翻轉,翻折成外沿呈開敞的包合狀態(tài),柔性成型裝置上的兩柔性成型塊8水平相對平移下,翻折后的面皮從內到邊緣漸次封合,成型;所述模板7帶動兩柔性成型塊8—起在水平方向相對平移。所述的柔性成型裝置還包括模座6、旋轉機構和平移 機構,所述模座6安裝在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上,所述的兩模板7上分別設置有相適配的柔性成型塊8,且兩模板7分別通過旋轉機構與模座6相連,模板7和柔性成型塊8在平移機構帶動下一起水平相對平移,兩模板7中至少有一個連接平移機構。所述模板7與柔性成型塊8固定連接,所述柔性成型塊8嵌合、粘合、栓接或鉚接在模板7上。還包括旋轉機構,所述旋轉機構包括分別安裝在模板7上的旋轉軸9,旋轉軸9的兩端均與模座6相連。還包括設置在模座6兩側設置有滑槽10,至少一個旋轉軸9穿過滑槽10。所述平移機構還包括彈性件,所述彈性件為設置在兩模板7之間的壓簧12、設置在模板7或柔性成型塊8外側的拉簧11。模座6安裝在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的環(huán)形軌道上,并沿環(huán)形軌道運動。在模座6上方設置有夾持機構16,在模座6 —側設置有輸送帶19,所述夾持機構16包括夾持手臂、左夾持塊17、右夾持塊18以及驅動夾持機構16開合的夾持驅動機構,夾持驅動機構通過夾持手臂帶動兩夾持塊做縱向或橫向運動。夾持機構16將成型后的包餡食品20放置于輸送帶19上再進行后續(xù)的擺盤和包裝工序。實施例8
      一種仿手工包餡食品20的成型方法,放置于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成型工位上的面皮,柔性成型裝置的模板7翻轉,翻折成外沿呈開敞的包合狀態(tài),柔性成型裝置上的兩柔性成型塊8水平相對平移下,翻折后的面皮從內到邊緣漸次封合,成型;所述模板7帶動兩柔性成型塊8—起在水平方向相對平移。所述的柔性成型裝置還包括模座6、旋轉機構和平移機構,所述模座6安裝在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上,所述的兩模板7上分別設置有相適配的柔性成型塊8,且兩模板7分別通過旋轉機構與模座6相連,模板7和柔性成型塊8在平移機構帶動下一起水平相對平移,兩模板7中至少有一個連接平移機構。所述模板7與柔性成型塊8固定連接,所述柔性成型塊8嵌合、粘合、栓接或鉚接在模板7上。還包括旋轉機構,所述旋轉機構包括分別安裝在模板7上的旋轉軸9,旋轉軸9的兩端均與模座6相連。還包括設置在模座6兩側設置有滑槽10,至少一個旋轉軸9穿過滑槽10。所述平移機構還包括彈性件,所述彈性件為設置在兩模板7之間的壓簧12、設置在模板7或柔性成型塊8外側的拉簧11。所述兩柔性成型塊8對應位置上設置有凹腔14,凹腔14內縱向設置有筋槽15,柔性成型塊8的厚度自凹腔14上沿向上部外沿逐漸增加。模座6安裝在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的環(huán)形軌道上,并沿環(huán)形軌道運動。在模座6上方設置有夾持機構16,在模座6—側設置有輸送帶19,所述夾持機構16包括夾持手臂、左夾持塊17、右夾持塊18以及驅動夾持機構16開合的夾持驅動機構,夾持驅動機構通過夾持手臂帶動兩夾持塊做縱向或橫向運動。夾持機構16將成型后的包餡食品20放置于輸送帶19上再進行后續(xù)的擺盤和包裝工序。實施例9
      一種仿手工包餡食品20的成型方法,放置于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成型工位上的面皮,柔性成型裝置的模板7翻轉,翻折成外沿呈開敞的包合狀態(tài),柔性成型裝置上的兩柔性成型塊8水平相對平移下,翻折后的面皮從內到邊緣漸次封合,成型;所述模板7帶動兩柔性成型塊8—起在水平方向相對平移。所述的柔性成型裝置還包括模座6、旋轉機構和平移機構,所述模座6安裝在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上,所述的兩模板7上分別設置有相適配的柔性成型塊8,且兩模板7分別通過旋轉機構與模座6相連,模板7和柔性成型塊8在平移機構帶動下一起水平相對平移,兩模板7中至少有一個連接平移機構。所述模板7與柔性成型塊8固定連接,所述柔性成型塊8嵌合、粘合、栓接或鉚接在模板7上。還包括旋轉機構,所述旋轉機構包括分別安裝在模板7上的旋轉軸9,旋轉軸9的兩端均與模座6相連。
      還包括設置在模座6兩側設置有滑槽10,至少一個旋轉軸9穿過滑槽10。所述平移機構還包括彈性件,所述彈性件為設置在兩模板7之間的壓簧12、設置在模板7或柔性成型塊8外側的拉簧11。所述兩柔性成型塊8對應位置上設置有凹腔14,凹腔14內縱向設置有筋槽15,柔性成型塊8的厚度自凹腔14上沿向上部外沿逐漸增加。所述柔性成型塊8的硬度為5度一70度。模座6安裝在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的環(huán)形軌道上,并沿環(huán)形軌道運動。在模座6上方設置有夾持機構16,在模座6 —側設置有輸送帶19,所述夾持機構16包括夾持手臂、左夾持塊17、右夾持塊18以及驅動夾持機構16開合的夾持驅動機構,夾持驅動機構通過夾持手臂帶動兩夾持塊做縱向或橫向運動。夾持機構16將成型后的包餡食品20放置于輸送帶19上再進行后續(xù)的擺盤和包裝工序。實施例10
      一種仿手工包餡食品20的成型方法,放置于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成型工位上的面皮,柔性成型裝置的模板7翻轉,翻折成外沿呈開敞的包合狀態(tài),柔性成型裝置上的兩柔性成型塊8水平相對平移下,翻折后的面皮從內到邊緣漸次封合,成型;所述模板7帶動兩柔性成型塊8—起在水平方向相對平移。所述的柔性成型裝置還包括模座6、旋轉機構和平移機構,所述模座6安裝在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上,所述的兩模板7上分別設置有相適配的柔性成型塊8,且兩模板7分別通過旋轉機構與模座6相連,模板7和柔性成型塊8在平移機構帶動下一起水平相對平移,兩模板7中至少有一個連接平移機構。所述模板7與柔性成型塊8固定連接,所述柔性成型塊8嵌合、粘合、栓接或鉚接在模板7上。還包括旋轉機構,所述旋轉機構包括分別安裝在模板7上的旋轉軸9,旋轉軸9的兩端均與模座6相連。還包括設置在模座6兩側設置有滑槽10,至少一個旋轉軸9穿過滑槽10。所述平移機構還包括彈性件,所述彈性件為設置在兩模板7之間的壓簧12、設置在模板7或柔性成型塊8外側的拉簧11。所述兩柔性成型塊8對應位置上設置有凹腔14,凹腔14內縱向設置有筋槽15,柔性成型塊8的厚度自凹腔14上沿向上部外沿逐漸增加。所述柔性成型塊8的硬度為5度一70度。所述其中一柔性成型塊8邊沿中段向任一柔性成型塊8凸出,另一柔性成型塊8邊沿與其外緣相匹配。模座6安裝在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的環(huán)形軌道上,并沿環(huán)形軌道運動。在模座6上方設置有夾持機構16,在模座6 —側設置有輸送帶19,所述夾持機構16包括夾持手臂、左夾持塊17、右夾持塊18以及驅動夾持機構16開合的夾持驅動機構,夾持驅動機構通過夾持手臂帶動兩夾持塊做縱向或橫向運動。夾持機構16將成型后的包餡食品20放置于輸送帶19上再進行后續(xù)的擺盤和包裝工序。實施例11
      另一實施方式包括模座6、兩模板7、旋轉機構和平移機構,所述兩模板7上分別設置有相適配的柔性成型塊8,且兩模板7分別通過旋轉機構與模座6相連,至少一個模板7連接有平移機構,該平移機構帶動兩模板7水平相對平移,柔性成型塊8固定設置在模板7上,其固定方式有粘接、嵌合、栓接等等。模板7上設置有旋轉機構,旋轉機構由旋轉驅動機構帶動旋轉;旋轉機構包括分別設置在兩模板7底部的旋轉軸9,旋轉軸9的兩端均與模座6相連。除了旋轉軸9的結構以外,現(xiàn)有技術中其他可帶動模板旋轉的結構均可應用在此。模座6兩側設置有滑槽10,至少一個旋轉軸9穿過滑槽10,穿過滑槽10的旋轉軸9所連接的模板7上連接有平移機構,當平移機構帶動模板7做水平往復運動時,旋轉軸9兩端則在所對應的滑槽10內運動。當兩個模板7均連接有平移機構時,則兩個旋轉軸9與模座6連 接處均需要設置有滑槽10。平移機構包括一端與模板7連接的彈性件,模板7上還連接有平移驅動機構。所述彈性件為設置在兩模板7之間的壓簧12、兩柔性成型塊8之間的壓簧
      12、模板7外側的拉簧11或柔性成型塊8外側的拉簧11。所述彈性件不限于上述結構,本領域技術員可根據(jù)現(xiàn)有技術得出實現(xiàn)上述功能的任意技術方案,例如彈片等。所述平移驅動機構為氣缸油缸等。當使用壓簧12時,由于壓簧12是設置在兩模板7或兩柔性成型塊8之間,而平移驅動機構是設置在模板7或柔性成型塊8的外側,當平移驅動機構傳遞的水平力大于壓簧12的拉力、且水平力方向與壓簧12拉力方向相反時,則兩模板7或兩柔性成型塊8分開,當平移驅動機構傳遞的水平力小于壓簧12的拉力時,兩模板7或兩柔性成型塊8則做相向運動直至完全貼合。當使用拉簧11時,拉簧11 一端連接在模板7或兩柔性成型塊8上,另一端可以設置在除模板7或柔性成型塊8的任意位置,當沒有其他外力時,模板7或柔性成型塊8只受拉簧拉力,當模板7上受到平移驅動機構的水平力大于拉簧11的力、并且水平力方向與拉簧拉力方向相反時,兩模板7相互靠近直至貼合,反之則兩模板7或柔性成型塊8分開。除了拉簧和壓簧,其他利用彈性形變實現(xiàn)平移的結構也可應用在此裝置上。兩柔性成型塊8對應位置上設置有凹腔14,凹腔14內縱向設置有筋槽15,柔性成型塊8的厚度自凹腔14上沿向上部外沿逐漸增加。擠壓過程中兩柔性成型塊8的上部邊緣會先接觸,然后再沿著邊緣-中心的路徑依次接觸接觸。平移機構此時可以安裝在模板7或柔性成型塊8的下部,所以當兩柔性成型塊8邊緣接觸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其彈性特性,柔性成型塊8的凹腔15增大。兩柔性成型塊8的凹腔14內壁分別設置有三根或兩根筋槽15。筋槽15的數(shù)量、排列方式、形狀可根據(jù)需要做適當變化。所述柔性成型塊8為硅膠,其硬度為5度。當兩柔性成型塊8處于閉合狀態(tài)時,俯視上述柔性成型塊8,其中一柔性成型塊8邊沿中段向任一柔性成型塊凸出,呈波浪狀,另一柔性成型塊邊沿與其外緣相匹配。上述成型動作均在同一工位上完成。柔性成型塊8上端高于模板7的上端,所述柔性成型塊8上端兩側設有整形機構。整形機構,包括整形件13,整形件13設在柔性成型塊8上端兩側,整形件13通過整形驅動機構水平往返運動。當包餡食品完成上述過程后,整形件13在整形驅動機構的帶動下做水平往返運動,實現(xiàn)對包餡食品的再次封邊整形,整形驅動機構可以是一切能夠提供動力的裝置,例如氣缸、油缸等。,在模座6上方設置有夾持機構16,在模座6 —側設置有輸送帶19,所述夾持機構16包括夾持手臂、左夾持塊17、右夾持塊18以及驅動夾持機構16開合的夾持驅動機構,夾持驅動機構通過夾持手臂帶動兩夾持塊做縱向或橫向運動。夾持機構將成型后的包餡食品放置于輸送帶上再進行后續(xù)的擺盤和包裝工序。包餡食品的成型過程為將面皮放置于仿手工包餡食品成型裝置的柔性成型塊8上,面皮上放有餡料,模板7和柔性成型塊8作為一個整體在旋轉機構的帶動下將面皮外沿向上翻折,形成餡料囊,翻折后的面皮外沿為開敞狀態(tài);模板7和柔性成型塊8作 為一個整體在平移機構的帶動下水平擠壓餡料囊,面皮外沿高度隨餡料囊的擠壓而逐漸下降,最終面皮外沿在柔性成型塊的擠壓下接觸并封合,然后整形機構對其再次整形封口,使包餡食品封口緊密,且類似手工包餡食品,最后完成仿手工包餡食品的成型。
      權利要求
      1.一種仿手工包餡食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放置于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成型工位上的面皮,柔性成型裝置的模板(7)翻轉,翻折成外沿呈開敞的包合狀態(tài),柔性成型裝置上的兩柔性成型塊(8)水平相對平移下,翻折后的面皮從內到邊緣漸次封合,成型;所述模板(7)帶動兩柔性成型塊(8) —起在水平方向相對平移。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仿手工包餡食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成型裝置還包括模座¢)、旋轉機構和平移機構,所述模座(6)安裝在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上,所述的兩模板(7)上分別設置有相適配的柔性成型塊(8),且兩模板(7)分別通過旋轉機構與模座(6)相連,模板(7)和柔性成型塊(8)在平移機構帶動下一起水平相對平移,兩模板(7)中至少有一個連接平移機構。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仿手工包餡食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7)與柔性成型塊(8)固定連接,所述柔性成型塊(8)嵌合、粘合、栓接或鉚接在模板(7)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仿手工包餡食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旋轉機構,所述旋轉機構包括分別安裝在模板(7)上的旋轉軸(9),旋轉軸(9)的兩端均與模座(6)相連。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仿手工包餡食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模座(6)兩側設置有滑槽(10),至少一個旋轉軸(9)穿過滑槽(10)。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一種仿手工包餡食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機構還包括彈性件,所述彈性件為設置在兩模板(7)之間的壓簧(12)、設置在模板(7)或柔性成型塊⑶外側的拉簧(11)。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一種仿手工包餡食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兩柔性成型塊(8)對應位置上設置有凹腔(14),凹腔(14)內縱向設置有筋槽(15),柔性成型塊(8)的厚度自凹腔(14)上沿向上部外沿逐漸增加。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一種仿手工包餡食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成型塊⑶的硬度為5度一70度。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一種仿手工包餡食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中一柔性成型塊(8)邊沿中段向任一柔性成型塊(8)凸出,另一柔性成型塊(8)邊沿與其外緣相匹配。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仿手工包餡食品的成型方法,涉及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說是一種適用于機械成型包餡食品裝置的仿手工包餡食品成型方法。放置于環(huán)形工位食品包餡裝置成型工位上的面皮,在柔性成型裝置的模板翻轉下,翻折成外沿呈開敞的包合狀態(tài),在柔性成型裝置的兩柔性成型塊水平相對平移下,翻折后的面皮從內到邊緣漸次封合,成型;所述模板帶動兩柔性成型塊一起在水平方向相對平移。采用本發(fā)明能實現(xiàn)大規(guī)模的生產仿手工的成型包餡食品的目的。在同一工位能實現(xiàn)了對包餡食品的多次擠壓以及封合,成型后的餃子外形與手工捏合的包餡食品接近,節(jié)省了傳統(tǒng)工藝中還需要額外增加人工捏合的工序。
      文檔編號A21C9/06GK102805129SQ20121033603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12日
      發(fā)明者黃松, 薛博勛, 彭濤, 趙正強, 張偉 申請人:成都松川雷博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