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的檢測方法、pcr用反應液、及霉菌檢測用載體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在確認霉菌是否存在的檢查中,能夠高精度且特異性地檢測廣泛種類的霉菌。一種霉菌的檢測方法,包括使包含霉菌的DNA中的靶區(qū)域的DNA片段擴增,確認擴增產(chǎn)物的有無的工序,作為所述靶區(qū)域,使用ITS區(qū)域以及β-微管蛋白基因。另外,在用于進行靶區(qū)域的擴增的PCR用反應液中,用于使β-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的引物組與用于使ITS區(qū)域擴增的引物組的濃度比為1:0.9~1:0.1。
【專利說明】霉菌的檢測方法、PCR用反應液、及霉菌檢測用載體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霉菌的檢測方法,特別涉及用于高精度且特異性地檢測廣泛種類的霉菌的霉菌檢測方法、PCR用反應液、及霉菌檢測用載體。
【背景技術(shù)】
[0002]近年來,在食品制造現(xiàn)場或臨床現(xiàn)場、文化財產(chǎn)保護環(huán)境等中,檢查是否存在霉菌等微生物來確認安全性,并且防止其繁殖變得很重要。
[0003]這樣的霉菌檢查中,通常,從環(huán)境中采集試樣,進行前期培養(yǎng),接著,在對各菌種最佳的培養(yǎng)基中進行約20天的培養(yǎng)后,觀察形態(tài)的特征,由此,進行鑒定霉菌的形態(tài)觀察法(培養(yǎng)法)(參照專利文獻I)。 [0004]但是,該方法中,需要對每個霉菌種類進行分離培養(yǎng),因此,存在檢查工序變煩雜的問題。另外,培養(yǎng)需要長時間,因此,具有例如對于人生活的室內(nèi)的檢查或食物的檢查等要求迅速性的檢查而言不適合的問題。另外,也存在如沒有形成表示形態(tài)特征的胞子則無法鑒定,有時浪費勞力的問題。
[0005]另外,最近,在霉菌的檢查中,也進行使用了基因的鑒定法。例如,將從環(huán)境中采集的試樣培養(yǎng)后,從培養(yǎng)細胞中提取DNA,通過PCR (聚合酶鏈反應)法使靶區(qū)域擴增,對該擴增產(chǎn)物進行分析,由此,進行試樣中的霉菌鑒定。作為對擴增產(chǎn)物進行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例如通過電泳來分析擴增產(chǎn)物的尺寸的方法、使用將與擴增產(chǎn)物互補結(jié)合的探針固定的DNA芯片來鑒定在試樣中存在的霉菌的方法等(參照專利文獻2~6)。
[0006]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195454號公報
[0007]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8-35773號公報
[0008]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8-278848號公報
[0009]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8-278861號公報
[0010]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10-4879號公報
[0011]專利文獻6:日本特開2009-284832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0012]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
[0013]但是,即使通過這樣的使用基因的鑒定法,在霉菌種類內(nèi)的類似性高的情況下,僅由單一的靶基因的有無和尺寸來特定種類也極困難,存在例如不適于要求種群水平的鑒定準確度的檢查的問題。
[0014]在此,專利文獻2~4中,以各種霉菌的基因中的ITS(Intemal TranscribedSpacer)區(qū)域作為擴增對象區(qū)域,進行鑒定。在基于這樣的ITS區(qū)域的霉菌的鑒定中,隨著霉菌的種類增加,假陽性反應也增加,存在檢查精度降低的問題。
[0015]另一方面,在專利文獻5、6中記載了以微管蛋白基因作為擴增對象區(qū)域來進行鑒定。這些文獻中公開了,通過以β_微管蛋白基因作為擴增對象區(qū)域,能夠檢測特定種類的霉菌。
[0016]但是,如僅以β_微管蛋白基因作為擴增對象區(qū)域,則與僅以ITS區(qū)域作為擴增對象區(qū)域的情況同樣,存在有時發(fā)生假陽性反應的問題。
[0017]本發(fā)明人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通過將ITS區(qū)域和β -微管蛋白基因二者作為擴增對象區(qū)域使用,能夠高精度地檢測廣泛種類的霉菌,從而完成了本發(fā)明。另外,也發(fā)現(xiàn)了用于能夠使ITS區(qū)域與β -微管蛋白基因同時在反應系統(tǒng)中有效擴增的條件。
[0018]但是,如上所述,進行形態(tài)鑒定的方法中,為了發(fā)現(xiàn)形態(tài)的特征,需要對每個菌種而言的最佳培養(yǎng)基和長期的培養(yǎng),另外,鑒定需要熟練,因此,存在不適于迅速檢查和檢查的簡易化的問題。
[0019]另外,在基于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中,為了對各菌種分別培養(yǎng),需要約14天的比較長的檢查期間,另外,由于需要對各菌種分別分析,因此,存在不適于要求多檢體處理的情況的問題。
[0020]相對于此,根據(jù)基于DNA芯片的新型檢測方法,理論上,能夠一次檢測多種霉菌,被期待作為迅速并且簡易的檢查方法。
[0021]另一方面,基于適于生長的濕度,霉菌被分成嗜干性霉菌(喜好干燥狀態(tài))、耐干性霉菌(能耐受干燥)、及嗜濕性霉菌(喜好濕潤狀態(tài)),它們需要通過各自適合的不同的培養(yǎng)基進行培養(yǎng)。另外,在上述的以往通常進行的第一及第二方法中,需要對各菌種分別培養(yǎng),因此,并不存在,將多種霉菌混合培養(yǎng)、再在此基礎(chǔ)上分別檢測各個霉菌這樣的概念。因此,以往不存在將嗜干性霉菌、耐干性霉菌及嗜濕性霉菌同時培養(yǎng)而能夠特異地檢測各個霉菌的技術(shù)。
[0022]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情況進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霉菌的檢測方法、在該檢測方法中使用的PCR用反應液、及霉菌檢測用載體,所述霉菌的檢測方法中,將試樣中的霉菌的基因組DNA中的ITS區(qū)域及β_微管蛋白基因擴增,通過確認該擴增產(chǎn)物的有無來進行霉菌的鑒定。
[0023]另外,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霉菌的檢查方法,其中,不是對多種霉菌進行分離培養(yǎng),而是在相同的培養(yǎng)基中同時培養(yǎng)多種霉菌,并且將它們混合而一次提取基因組DNA,通過DNA芯片能夠特異地檢測各霉菌。
[0024]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法
[0025]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霉菌的檢測方法為如下方法:包括使包含霉菌DNA中的靶區(qū)域的DNA片段擴增并確認有無擴增產(chǎn)物的工序,其中,作為靶區(qū)域,使用ITS區(qū)域以及β_微管蛋白基因。
[0026]這樣作為擴增的靶區(qū)域,如并用ITS區(qū)域以及β_微管蛋白基因,則與僅使用它們中的任一種作為靶區(qū)域的情況相比較,能夠降低假陽性反應。因此,能夠更高精度地檢測廣泛的霉菌。
[0027]另外,本發(fā)明的霉菌的檢測方法中,通過PCR法進行靶區(qū)域的擴增時,優(yōu)選將PCR用反應液中的用于使β -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的引物組與用于使ITS區(qū)域擴增的引物組的濃度比設(shè)為1:0.9~1:0.1。
[0028]如果這樣設(shè)定引物組的濃度比,則通過使用含有這些引物組的PCR用反應液進行PCR反應,能夠同時將ITS區(qū)域與β_微管蛋白基因二者有效擴增。因此,通過同時對它們進行檢測,能夠以更高的精度進行霉菌的檢查。需要說明的是,如果將用于使β-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的引物組與用于使ITS區(qū)域擴增的引物組的濃度比設(shè)為1:0.5~1:0.25,則能夠使這兩者的擴增效率最有效,因此更優(yōu)選。
[0029]另外,本發(fā)明的PCR用反應液為用于進行靶區(qū)域的擴增的PCR用反應液,包含:具備正向引物及反向引物的引物組作為用于使ITS區(qū)域擴增的引物組,其中,所述正向引物含有序列號I所不的喊基序列,所述反向引物含有序列號2所不的喊基序列;和具備正向引物及反向引物的引物組作為用于使β_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的引物組,其中,所述正向引物含有序列號3所不的喊基序列,所述反向引物含有序列號4所不的喊基序列。
[0030]如果這樣設(shè)定PCR用反應液,則能夠使各種霉菌中的ITS區(qū)域和β -微管蛋白基因二者擴增。因此,能夠基于這兩者的擴增產(chǎn)物判定霉菌的有無,從而能夠高精度地檢測更廣泛的霉菌。
[0031]另外,也優(yōu)選使本發(fā)明的PCR用反應液還包含含有序列號5所示的堿基序列的引物作為用于使支孢屬菌特異性擴增的正向引物。
[0032]如果這樣設(shè)定PCR用反應液,則能夠?qū)H通過使用包含含有序列號I~4所示的堿基序列的引物的PCR用反應液而無法有效擴增的支孢屬菌的DNA片段擴增,能夠?qū)υ摼m當?shù)剡M行檢測。
[0033]另外,本發(fā)明的霉菌檢測用載體針對一種或二種以上霉菌中的每一種固定了具有選自ITS區(qū)域的喊基序列的探針以及具有選自β _微管蛋白基因的喊基序列的探針。
[0034]如果這樣設(shè)定霉菌檢測用載體,則通過向該霉菌檢測用載體中滴加將ITS區(qū)域與 β_微管蛋白基因同時擴增而得到的擴增產(chǎn)物,能夠檢測具有與探針的堿基序列互補結(jié)合的DNA的霉菌。在該霉菌檢測用載體上,針對每個霉菌種類固定化有具有選自ITS區(qū)域的喊基序列的探針以及具有選自β _微管蛋白基因的喊基序列的探針二者,因此,能夠基于這二者來確認霉菌是否存在。另外,在檢測出ITS區(qū)域和β-微管蛋白基因二者的情況下判斷存在霉菌,由此,能夠降低基于假陽性而判定存在的情況,能夠進行更高精度的霉菌檢測。
[0035]另外,本發(fā)明的霉菌的檢查方法為如下方法:培養(yǎng)多種霉菌,將該培養(yǎng)后的多種霉菌混合,一次性提取基因組DNA,使用DNA芯片,同時并且特異性地對多種霉菌分別進行檢測。
[0036]如果將本發(fā)明的霉菌的檢查方法設(shè)定為這樣的方法,則即使不按菌種單個地分開培養(yǎng),而是在混在的狀態(tài)下培養(yǎng),也能夠特異性地檢測培養(yǎng)后的菌種。即,在培養(yǎng)后的多種霉菌混合的狀態(tài)下,即使一起進行各個霉菌的基因組DNA的提取,也能夠通過DNA芯片檢測各霉菌。
[0037]需要說明的是,作為使用DNA芯片檢測提取出的基因組DNA的方法,可以使用通常的方法。
[0038]具體而言,例如使用包含用于將檢測對象霉菌的特定區(qū)域擴增的引物組的PCR反應液,通過PCR法將基因組DNA的特定區(qū)域擴增。將預先選自基于該引物組的擴增區(qū)域的探針事先固定化到DNA芯片。此時,需要針對每個檢測對象霉菌的特定區(qū)域預先制作引物組及探針。另外,在該DNA芯片上滴加通過PCR法得到的擴增產(chǎn)物,檢測與探針結(jié)合的擴增產(chǎn)物,由此,能夠分別特異性地檢測混合物中包含的各種霉菌。[0039]另外,上述本發(fā)明的霉菌的檢查方法中,也優(yōu)選如下方法:將至少選自嗜干性霉菌、耐干性霉菌及嗜濕性霉菌中的2種以上的霉菌在規(guī)定的一個培養(yǎng)基中同時培養(yǎng),同時并且特異性地檢測該培養(yǎng)后的各霉菌。
[0040]如果使本發(fā)明的霉菌的檢查方法為這樣的方法,則能夠?qū)⑼ǔ1环謩e培養(yǎng)的、要求不同的濕度環(huán)境的霉菌在規(guī)定的一個培養(yǎng)基中同時培養(yǎng)。另外,能夠從這些混合物中特異性地檢測各個霉菌。因此,可以不用考慮霉菌的性質(zhì)等而一次性同時進行培養(yǎng)檢測,從而能夠?qū)崿F(xiàn)霉菌檢查的簡易化。
[0041]另外,上述本發(fā)明的霉菌的檢查方法中,使多種霉菌的水分活性值優(yōu)選低于1.0且0.90以上、并且使糖濃度優(yōu)選為5~50%、進一步優(yōu)選10%~40%。作為糖的種類,具體而言,優(yōu)選使用葡萄糖、蔗糖。
[0042]根據(jù)這樣的水分活性值、糖濃度的固體培養(yǎng)基,也能夠適當?shù)嘏囵B(yǎng)嗜干性霉菌、耐干性霉菌及嗜濕性霉菌中的任一種,能夠一次性同時培養(yǎng)所有霉菌,進行其檢測。
[0043]另外,上述本發(fā)明的霉菌的檢查方法中,也優(yōu)選如下方法:將多種霉菌在25 0C ±2°C的溫度下培養(yǎng)。
[0044]如果為這樣的溫度范圍,則也能夠充分地繁殖嗜干性霉菌、耐干性霉菌及嗜濕性霉菌中的任一種。
[0045]另外,上述本發(fā)明的霉菌的檢查方法中,也優(yōu)選將培養(yǎng)后的多種霉菌裝入收納有用于將霉菌的細胞壁物理性破碎的微珠的容器中并混合,一次性提取基因組DNA。
[0046]如果使本發(fā)明的霉菌的檢查方法為這樣的方法,則能夠從同時培養(yǎng)后的多種霉菌中集中提取基因組DNA。
[0047]另外,上述本發(fā)明的霉菌的檢查方法中,也優(yōu)選多種霉菌為在大氣中浮游或附著的霉菌胞子及菌絲。
[0048]如果使本發(fā)明的霉菌的檢查方法為這樣的方法,則采集環(huán)境中的霉菌進行培養(yǎng),能夠?qū)⑺鼈兒唵蔚赝瑫r檢測。
[0049]發(fā)明效果
[0050]通過本發(fā)明,能夠高精度地檢測廣泛種類的霉菌。
[0051]另外,通過本發(fā)明,能夠?qū)⒍喾N霉菌在相同的培養(yǎng)基中進行同時培養(yǎng),并且將它們混合而一次提取基因組DNA,通過DNA芯片特異性地檢測各霉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52]圖1是表示通過含有序列號3和序列號4的引物組進行PCR擴增后的β_微管蛋白基因內(nèi)的種或者屬特異的區(qū)域及霉菌共同區(qū)域的圖。
[0053]圖2是表示在本發(fā)明的霉菌的檢測方法中使用的引物的圖。
[0054]圖3是表示在本發(fā)明的霉菌的檢測方法中使用的探針的圖。
[0055]圖4是表示在從施設(shè)環(huán)境采集的樣品A~H中分別包含的菌種的圖。
[0056]圖5是表示在同時反應系統(tǒng)中用于探測能夠檢測出ITS區(qū)域和β -微管蛋白基因二者的引物組濃度的范圍的試驗I的結(jié)果(樣品Α)的圖。
[0057]圖6是表示在同時反應系統(tǒng)中用于探測能夠檢測出ITS區(qū)域和β -微管蛋白基因二者的引物組濃度的范圍的試驗I的結(jié)果(樣品B)的圖。[0058]圖7是表示在同時反應系統(tǒng)中用于探測能夠檢測出ITS區(qū)域和β -微管蛋白基因二者的引物組濃度的范圍的試驗I的結(jié)果(樣品C)的圖。
[0059]圖8是表示在同時反應系統(tǒng)中用于探測能夠檢測出ITS區(qū)域和β -微管蛋白基因二者的引物組濃度的范圍的試驗I的結(jié)果(樣品D)的圖。
[0060]圖9是表示關(guān)于試驗I的樣品A的各引物組濃度比及各探針的熒光強度的圖。
[0061]圖10是表示關(guān)于試驗I的樣品B的各引物組濃度比及各探針的熒光強度的圖。
[0062]圖11是表示關(guān)于試驗I的樣品C的各引物組濃度比及各探針的熒光強度的圖。
[0063]圖12是表示關(guān)于試驗I的樣品D的各引物組濃度比及各探針的熒光強度的圖。
[0064]圖13是表示用于確認DNA芯片分析中的熒光強度與基于PCR的擴增產(chǎn)物量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的試驗2的結(jié)果的圖。
[0065]圖14是表示在同時反應系統(tǒng)中用于探測能夠檢測出ITS區(qū)域和微管蛋白基因二者的引物組濃度的范圍的試驗3的結(jié)果的圖。
[0066]圖15是表不用于確認在從施設(shè)環(huán)境集米的樣品A~H中不包含的各種霉菌是否能夠通過使用了多重PCR的DNA芯片分析來檢測的試驗4的結(jié)果的圖。
[0067]圖16是表示關(guān)于試驗4的樣品的各引物組濃度比及各探針的熒光強度的圖。
[0068]圖17是表示用于確認支孢屬菌是否能夠通過使用了多重PCR的DNA芯片分析來檢測的試驗5的結(jié)果的圖。
[0069]圖18是表示用于確認向PCR用反應液中添加支孢屬菌特異性正向引物對其他菌種的檢測帶來的影響的試驗6的結(jié)果的圖。
[0070]圖19是表示基于各種培養(yǎng)基組成的培養(yǎng)試驗的培養(yǎng)評價的圖。
[0071]圖20是表示將嗜干性霉菌、耐干性霉菌及嗜濕性霉菌在各種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時的菌落的直徑的圖。
[0072]圖21是表示將嗜干性霉菌、耐干性霉菌及嗜濕性霉菌在各種溫度下培養(yǎng)時的菌落的直徑的圖。
[0073]圖22是表示將嗜干性霉菌、耐干性霉菌及嗜濕性霉菌在各種溫度下培養(yǎng)時的菌落的照片的圖。
[0074]圖23是表示檢體1-20中的菌種的DNA芯片分析及序列分析結(jié)果的圖。
[0075]圖24是表示檢體21-40中的菌種的DNA芯片分析及序列分析結(jié)果的圖。
[0076]圖25是表示檢體45-60中的菌種的DNA芯片分析及序列分析結(jié)果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77]以下,對本發(fā)明的霉菌的檢測方法、PCR用反應液及霉菌檢測用載體的一個實施方式詳細進行說明。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以下的本實施方式及后述的實施例的具體的內(nèi)容。
[0078][霉菌的檢測方法]
[0079]本實施方式的霉菌的檢測方法,包括使包含霉菌的DNA中的靶區(qū)域的DNA片段擴增,確認擴增產(chǎn)物的有無的工序,其特征在于,作為靶區(qū)域,使用ITS區(qū)域以及β-微管蛋白基因。
[0080]霉菌的種類沒有特別限定,可以將例如散囊屬菌(EuiOtium sp.)、帚狀曲霉種菌(Aspergillus penicillioides)、局限曲霉復合種菌(Aspergillus Section Restricti) >西比小尖霉(Wallemia sebi)、唯特里庫拉曲霉種菌(Aspergillus vitricola)、青霉屬菌(Penicillium sp.)、煙曲霉復合種菌(Aspergillus Section Fumigati)、黃曲霉復合種菌(Aspergillus Section Flavi)、構(gòu)巢曲霉復合種菌(Aspergillus Section Nidulantes)、尼格里復合種菌(Aspergillus Section Nigri)、黑葡萄穗霉種菌(Stachybotryschartarum)、腐皮鍵抱種菌(Fusarium solani)、支抱屬菌(Cladosporium sp.)等霉菌設(shè)定為基于本發(fā)明的霉菌的檢測方法、PCR用反應液、及霉菌檢測用載體的檢測對象霉菌。另外,除此之外,還可將尖孢鐮刀菌種菌(Fusarium oxysporum),禾谷鐮刀種菌(Fusarium graminiarum)、輪狀鍵刀霉菌種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終極腐霉菌種菌(Pythium ultimum)、膠抱炭疽菌種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尖抱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大_輪枝菌種菌(Verticillium dahiae)、黑白輪枝菌種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互隔交鏈抱霉種菌(Altemaria alternate)、紅色毛癖菌種菌(Trichophyton rubrum)、斷發(fā)毛癖菌種菌(Trichophyton tonsurans)、綠色木霉種菌(Trichoderma viride)等霉菌作為檢測對象。[0081]本實施方式的霉菌的檢測方法中的靶區(qū)域是霉菌的DNA中的擴增對象區(qū)域,可以使用特定的隔離物或基因等作為這樣的區(qū)域。本發(fā)明中,作為該靶區(qū)域,同時使用ITS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區(qū)域和 β-微管蛋白基因二者。[0082]使包含靶區(qū)域的DNA片段擴增的方法沒有特別限定,但可以優(yōu)選使用PCR(聚合酶鏈反應)法。[0083]PCR法中,使用包含用于使靶區(qū)域擴增的引物組的PCR反應液,將霉菌的DNA中的特定區(qū)域擴增。作為PCR裝置,可以使用通常的熱循環(huán)儀等,例如可以在如下的反應條件下進行PCR。[0084](a) 95 °C 10 分鐘、(b) 95 V (DNA 改性工序)30 秒、(C) 56 °C (退火工序)3O 秒、(d) 72 0C (DNA合成工序)60秒(將(b)~⑷循環(huán)40次)、(e) 72 °C 10分鐘[0085]作為確認擴增產(chǎn)物的有無的方法,可以優(yōu)選使用利用電泳的方法或使用DNA芯片進行檢測的方法等。[0086]利用電泳的方法,使用例如MultiNA(R)(株式會社島津制作所制),通過微毛細管電泳,使PCR的擴增產(chǎn)物泳動,基于條帶的位置來確認其大小,由此,可以判定是否得到正確的擴增產(chǎn)物。[0087]利用DNA芯片的方法是將與靶區(qū)域特異性雜交的探針預先固定化到DNA芯片,在該DNA芯片上滴加PCR的擴增產(chǎn)物,通過檢測擴增產(chǎn)物的標識等,可以判定是否得到正確的擴增產(chǎn)物。標識的檢測可以使用熒光掃描裝置等通常的標識檢測裝置來進行,可以通過使用例如東洋鋼鈑株式會社的B10SH0T,測定擴增產(chǎn)物的熒光強度來進行。[0088]另外,標識不限于熒光,也可以使用其他。[0089]本實施方式中,作為引物,使用用于使霉菌的DNA中的ITS區(qū)域擴增的引物組、和用于使β_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的引物組。[0090]ITS區(qū)域是轉(zhuǎn)印成RNA后被剪切的部分。因此,與編碼區(qū)域相比時,保存性低,富于變化,但霉菌種間的類似性高,發(fā)生假陽性反應的情況比較多。因此,在DNA芯片上固定多種霉菌的探針而用于霉菌的識別的情況下,作為該探針,僅使用選自ITS區(qū)域的探針時,有可能導致檢測精度的降低。[0091]另一方面,驗證多種霉菌中的β_微管蛋白基因的類似性時,如圖1所示,各霉菌種獨特的序列比較多地存在,可以認為這些區(qū)域最適于特異性高的探針設(shè)計。
[0092]使用ITS區(qū)域和β_微管蛋白基因二者作為靶區(qū)域,將廣泛種類的霉菌作為對象進行驗證,結(jié)果可知,通過組合使用這些區(qū)域,能夠適當降低假陽性反應。
[0093]本實施方式的霉菌的檢測方法中,作為這樣靶區(qū)域,通過使用ITS區(qū)域和β -微管蛋白基因二者,能夠高精度地檢測廣泛種類的霉菌。 [0094][PCR用反應液]
[0095]本實施方式的PCR用反應液,在上述的霉菌的檢測方法中用于通過PCR法進行包含靶區(qū)域的DNA片段的擴增的情況。作為該PCR用反應液,優(yōu)選使用例如含有以下的組成的反應液。即,可以適當使用含有核酸合成基質(zhì)(dNTPmixture(dCTP、dATP、dTTP、dGTP))、引物組、核酸合成酶(Nova Taq聚合酶等)、標識成分(Cy5_dCTP等)、試樣的基因組DNA、緩沖液、及作為剩余的容量部分的水的PCR反應液。需要說明的是,作為緩沖液,可以使用例如Ampdirect (R)(株式會社島津制作所制)。
[0096]作為本實施方式的PCR用反應液中的引物組,使用含有能夠使霉菌的DNA中的ITS區(qū)域擴增的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的引物組、以及含有能夠使霉菌的DNA中的β -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的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的引物組。
[0097]對于本實施方式的PCR用反應液中的引物組而言,只要這樣是具有ITS區(qū)域擴增用引物組和β_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用引物組的引物組,則沒有特別限定,具體而言例如可以使用以下的引物組。即,如圖2所示,作為ITS區(qū)域擴增用引物組,可以適當使用具備含有序列號I所不喊基序列的正向引物及含有序列號2所不喊基序列的反向引物的引物組。另外,作為β_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用引物組,可以適當使用具備含有序列號3所示堿基序列的正向引物及含有序列號4所示堿基序列的反向引物的引物組。
[0098]另外,優(yōu)選使β_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用引物組與ITS區(qū)域擴增用引物組的濃度比為1:0.9~1:0.1。這是由于,如果這樣設(shè)定引物組的濃度比,則能夠使這些擴增對象區(qū)域同時適當?shù)財U增。
[0099]在此,霉菌的DNA中,ITS區(qū)域存在100個拷貝以上,相對于此,β-微管蛋白基因僅存在I個拷貝。另外,前者的利用PCR法的擴增產(chǎn)物的尺寸為約250bp,相對于此,后者的利用PCR法的擴增產(chǎn)物的尺寸為350~550bp。
[0100]因此,使β-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用引物組的濃度與ITS區(qū)域擴增用引物組的濃度在PCR用反應液中相同時,不能充分地得到β_微管蛋白基因的擴增產(chǎn)物,存在檢測精度降低的問題。
[0101]相對于此,使PCR用反應液中的ITS區(qū)域擴增用引物組的濃度過度降低時,本次ITS區(qū)域的擴增效率降低。
[0102]因此,作為β_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用引物組與ITS區(qū)域擴增用引物組的濃度比,需要查找最佳的條件。
[0103]因此,本發(fā)明人通過驗證各種濃度比,發(fā)現(xiàn)如果為上述濃度比,則能夠使ITS區(qū)域及β-微管蛋白基因二者適當?shù)財U增。特別是如果β-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用引物組與ITS區(qū)域擴增用引物組的濃度比為1:0.5~1:0.25,則將擴增產(chǎn)物進行熒光標識,基于熒光強度進行霉菌的檢測的情況下,均以大強度得到ITS區(qū)域與β -微管蛋白基因的熒光,因此更優(yōu)選。
[0104]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PCR用反應液中,優(yōu)選包含用于使支孢屬菌特異性擴增的引物。作為這樣的引物,可以使用含有圖2中序列號5所示堿基序列的正向引物。
[0105]在此,使用上述的ITS區(qū)域擴增用引物組及β_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用引物組的情況下,關(guān)于支孢屬菌的β -微管蛋白基因,雖然通過PCR得到擴增產(chǎn)物,但沒有充分地進行基于從與β_微管蛋白基因互補的序列選擇的探針與該擴增產(chǎn)物的雜交,無法適當?shù)貦z測出支孢屬菌。
[0106]在此,關(guān)于支孢屬菌,在PCR用反應液中追加能夠使其特異性地擴增的正向引物來進行PCR,得到新型擴增產(chǎn)物。另外,實施例中,如后所述,將該新型擴增產(chǎn)物滴加到本實施方式的霉菌檢測用載體中進行檢查,結(jié)果,能夠適當?shù)貦z測出該菌種。
[0107]即,該用于使支孢屬菌特異性地擴增的正向引物,是用于擴增β_微管蛋白基因的正向引物,與序列號4所示的反向引物成對,能夠使支孢屬菌的β_微管蛋白基因擴增。
[0108]PCR用反應液中的支孢屬菌特異的正向引物的終濃度優(yōu)選為0.5μ M以下,更優(yōu)選為0.125μΜ~0.5μΜ。這是由于,如果這樣設(shè)定支孢屬菌特異的正向引物的終濃度的范圍,則能夠適當?shù)貦z測出支孢屬菌。
[0109]另外,如果使PCR用反應液中的支孢屬菌特異的正向引物的終濃度為0.25 μ M~0.5μΜ,則能夠進一步適當?shù)貦z測出支孢屬菌。特別是如果使該終濃度為0.25 μ Μ,則能夠使對其他菌種的檢測帶來的影響幾乎最小,因此進一步優(yōu)選。
[0110]上述引物組中的各引物的序列不限于上述堿基序列本身,可以使用在實現(xiàn)同一功能的范圍內(nèi)適當變更的序列。即,可以為在各堿基序列中I個或數(shù)個堿基缺失、被置換或加成后的序列。另外,可以為在嚴格的條件下能夠?qū)袑τ诟鲏A基序列互補的堿基序列的核酸片段,進行雜交的序列。
[0111]嚴格的條件是指形成特異的雜種、而沒有形成非特異的雜種的條件。可以列舉出例如:相對于上述引物組具有高相同性(,相同性為90%以上、優(yōu)選95%以上)的DNA與包含與上述引物組互補的堿基序列的DNA進行雜交的條件。通常是指在比完全雜種的溶解溫度(Tm)低約5°C~約30°C、優(yōu)選低約10°C~約25°C的溫度下引起雜交的情況。關(guān)于嚴格的條件,可以使用 J.Sambrook 等,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nual, SecondEditioN,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1989)、特別是 11.45 節(jié) “Conditionsfor Hybridization of Oligonucleotide Probes” 中記載的條件等。
[0112][霉菌檢測用載體]
[0113]本實施方式的霉菌檢測用載體,其特征在于,針對一種或二種以上霉菌中的每一種,固定了具有選自ITS區(qū)域的堿基序列的的探針以及具有選自β_微管蛋白基因的堿基序列的探針,可以使用DNA芯片等來構(gòu)成。
[0114]這樣,對于每種霉菌的種類具備與ITS區(qū)域的擴增產(chǎn)物結(jié)合的探針和與β_微管蛋白基因的擴增產(chǎn)物結(jié)合的探針二者,在這兩種探針中,通過將檢測到熒光的霉菌判定為陽性,能夠適當?shù)嘏懦诩訇栃苑磻呐卸ǖ腻e誤。
[0115]具體而言,例如如圖3所示,各個霉菌的種類,可以使用以下的探針。
[0116]即,作為用于檢測散囊屬菌(EuiOtium sp.)的探針,可以使用具有選自ITS區(qū)域的序列號6或7所示的堿基序列的探針中的至少任一種以及具有選自β-微管蛋白基因的序列號8所的喊基序列的探針。
[0117]另外,作為用于檢測帚狀曲霉種菌(Aspergillus penicillioides)的探針,可以使用具有選自ITS區(qū)域的序列號9~11所示的堿基序列的探針中的至少任一種以及具有選自β_微管蛋白基因的序列號12所示的堿基序列的探針。
[0118]另外,作為用于檢測唯特里庫拉曲霉種菌(Aspergillus vitricola)的探針,可以使用具有選自ITS區(qū)域的序列號13或14所示的堿基序列的探針中的至少任一種以及具有選自β_微管蛋白基因的序列號15所示的堿基序列的探針。
[0119]另外,作為用于檢測局限曲霉復合種菌(Aspergillus Section Restricti)的探針,可以使用具有選自ITS區(qū)域的序列號16~20所示的堿基序列的探針中的至少任一種以及具有選自β -微管蛋白基因的序列號21所示的堿基序列的探針。
[0120]另外,作為用于檢測構(gòu)巢曲霉復合種菌(,Aspergillus Section Nidulantes)的探針,可以使用具有選自ITS區(qū)域的序列號22所示的堿基序列的探針以及具有選自β-微管蛋白基因的序列號23所的喊基序列的探針。
[0121]另外,作為用于檢測煙曲霉復合種菌(Aspergillus Section Fumigati)的探針,可以使用具有選自ITS區(qū)域的序列號24所示的堿基序列的探針以及具有選自β-微管蛋白基因的序列號25所的喊基序列的探針。
[0122]另外,用于檢測黃曲霉復合種菌(Aspergillus Section Flavi)的探針,可以使用具有選自ITS區(qū)域的序列號26所示的堿基序列的探針以及具有選自β_微管蛋白基因的序列號27所的喊基序列的探針。
[0123]另外,用于檢 測青霉屬菌(Penicillium sp.)的探針,可以使用具有選自ITS區(qū)域的序列號28或29所示的堿基序列的探針以及具有選自β -微管蛋白基因的序列號30~32所示的堿基序列的探針中的至少任一種。
[0124]另外,用于檢測黑葡萄穗霉種菌(Stachybotrys chartarum)的探針,可以使用具有選自ITS區(qū)域的序列號33所示的堿基序列的探針中的至少任一種以及具有選自β-微管蛋白基因的序列號34所的喊基序列的探針。
[0125]另外,用于檢測腐皮鐮孢種菌(Fusarium solani)的探針,可以使用具有選自ITS區(qū)域的序列號35所示的堿基序列的探針以及具有選自β -微管蛋白基因的序列號36所示的喊基序列的探針。
[0126]另外,用于檢測支孢屬菌(Cladosporium sp.)的探針,可以使用具有選自ITS區(qū)域的序列號37所示的堿基序列的探針以及具有選自β -微管蛋白基因的序列號38或39所示的堿基序列的探針中的至少任一種。
[0127]另外,作為霉菌共同的探針,可以使用具有選自ITS區(qū)域的序列號40所示的堿基序列的探針以及具有選自β -微管蛋白基因的序列號41所示的堿基序列的探針。
[0128]另外,可以使本實施方式的霉菌檢測用載體成為分別固定了一組或二組以上的用于檢測上述各霉菌的各探針組的擔載物。
[0129]這樣,本實施方式的霉菌檢測用載體通過將與各霉菌的ITS區(qū)域和β_微管蛋白基因的擴增產(chǎn)物分別結(jié)合的探針固定,使基于假陽性反應的判定錯誤降低,能夠以高精度檢測廣泛的霉菌。
[0130]本實施方式的霉菌檢測用載體,可以在通常的方法中使用,其方法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如下使用。
[0131]首先,將添加了 0.3% SDS (十二烷基硫酸鈉)的緩沖液(3 X SSC檸檬酸-生理鹽水),混合到通過本實施方式的霉菌的檢測方法得到的PCR的擴增產(chǎn)物中,再滴加到本實施方式的霉菌檢測用載體中。
[0132]將該霉菌檢測用載體在45°C下靜置I小時后,使用上述緩沖液從霉菌檢測用載體上沖洗沒有雜交的PCR產(chǎn)物。另外,將其置于標識檢測裝置上測定熒光強度,由此,能夠進行霉菌的檢測。
[0133]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方式的霉菌檢測用載體上固定的上述各探針,可以與上述的引物組中的各引物的序列的情況同樣地使用在實現(xiàn)同一功能的范圍內(nèi)適當變更后的探針。即,能夠形成在各堿基序列中I個或數(shù)個堿基缺失、被置換或被加成后的探針。另外,對于由相對于各堿基序列互補的堿基序列構(gòu)成的核酸片段而言,在嚴格的條件下能夠雜父。
[0134]另外,作為在本實施方式的霉菌檢測用載體上固定的探針,也可以使用上述各探針;在各堿基序列中I個或數(shù)個堿基缺失、被置換或被加成后的探針;或者具有對以下序列互補的堿基序列的探針,該序列是對于含有與各堿基序列互補的堿基序列的核酸片段而言在嚴格的條件下能夠雜交的序列。
[0135]在此,在本實施方式的霉菌的檢測方法中的通過PCR法得到的擴增產(chǎn)物中,也包含具有相對于與上述探針雜交的核酸片段互補的堿基序列的核酸片段。因此,含有相對于圖3所示的序列號6~41互補的堿基序列、及與它們同等的堿基序列的探針,能夠與具有相對于與上述探針雜交的核酸片段互補的堿基序列的核酸片段雜交。
[0136]因此,將相對于圖3所不的序列號6~41互補的喊基序列,及含有與它們同等的堿基序列的探針固定在本實施方式的霉菌檢測用載體上時,也能夠檢測作為各自對象的霉菌。所述含有與它們同等的堿基序列的探針也就是在序列號6~41的各堿基序列中I個或數(shù)個堿基缺失、被置換或加成后的探針、或者對于含有相對于各堿基序列相互補的堿基序列的核酸片段而言在嚴格的條件下能夠雜交的探針
[0137]接著,對本發(fā)明的霉菌的檢查方法的一個實施方式詳細進行說明。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方式的霉菌的檢查方法只要是培養(yǎng)多種霉菌,將培養(yǎng)后的多種霉菌混合,一次性提取基因組DNA,使用DNA芯片,同時并且特異性地檢出多種霉菌中的各個霉菌即可,不限于以下的實施方式及實施例的具體的內(nèi)容。
[0138]本實施方式的霉菌的檢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的工序。
[0139](I)霉菌的采集
[0140]首先,使用空氣取樣器,采集食品制造現(xiàn)場或臨床現(xiàn)場、文化財產(chǎn)的保護環(huán)境等的空氣。接著,將采集的空氣吹入在空氣取樣器用形成為條形狀的專用培養(yǎng)基等中進行培養(yǎng)。
[0141]作為該培養(yǎng)基,在實施例中,如后所述,優(yōu)選使用對嗜干性、耐干性、及嗜濕性中的任一種霉菌均能夠培養(yǎng)的M40Y、MY10G培養(yǎng)基、MY30G培養(yǎng)基等。其中,使用M40Y培養(yǎng)基時,對上述任一種性質(zhì)的霉菌均能夠高效地進行培養(yǎng),因此特別優(yōu)選。
[0142]另外,作為培養(yǎng)條件,優(yōu)選在23°C~27°C溫度的暗處靜置約2日~7日。
[0143]需要說明的是,通常M40Y培養(yǎng)基、MYlOG培養(yǎng)基、及MY30G培養(yǎng)基被認為是嗜干性霉菌用的培養(yǎng)基,被認為不適于嗜濕性霉菌培養(yǎng)。[0144]接著,一次性采集在培養(yǎng)基上生成的各種霉菌的菌落,而沒有單獨地分離。另外,將采集的試樣放入裝有例如Φ0.5mm氧化鋯微珠的小瓶等中,將每個小瓶分別浸入液氮中,凍結(jié)試樣后,使用振蕩裝置等,將霉菌的細胞破碎。需要說明的是,細胞的破壞以能夠提取DNA的方式進行即可,也可以通過其他方法進行。
[0145](2) DNA 的提取
[0146]作為從將霉菌的細胞破壞后的試樣中提取基因組DNA的方法,可以使用CTAB法(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銨,Cet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或使用DNA提取裝置的方法等通常的方法。
[0147](3)利用PCR法的ITS區(qū)域的擴增
[0148]接著,在PCR反應液中加入能夠?qū)⒏鞣N霉菌的rDNA的ITSl區(qū)域擴增的引物組,通過PCR法,將上述試樣中的霉菌的基因組DNA中的特定區(qū)域擴增。具體而言,作為正向引物及反向引物,可以使用序列號42、43分別所示的堿基序列的引物。另外,作為PCR裝置,也可以使用通常的循環(huán)變溫加熱器等。
[0149]作為本實施方式的PCR反應液,優(yōu)選使用例如由以下的組成構(gòu)成的反應液。即,可以適當使用含有核酸合成基質(zhì)(dNTPmixture(dCTP、dATP、dTTP、dGTP)、引物組、核酸合成酶(Nova Taq聚合酶等)、標識成分(Cy5_dCTP等)、試樣的基因組DNA、緩沖液、及作為剩余的容量部分的水的PCR反應液。需要說明的是,作為緩沖液,例如可以使用Ampdirect(R)(株式會社島津制作所)。
[0150]作為本實施方式的霉菌的檢查方法中的PCR反應條件,例如優(yōu)選如下。
[0151](a) 95 °C 10 分鐘、(b)%°C (DNA 改性工序)3O 秒、(C) 56 °C (退火工序)3O 秒、(d) 72 0C (DNA合成工序)60秒(將(b)~⑷循環(huán)40次)、(e) 72 °C 10分鐘
[0152](4)利用DNA芯片的檢測
[0153]本實施方式的DNA芯片只要是將選自檢測對象的霉菌的DNA的探針固定了的芯片即可,在其他方面沒有特別限定??梢允褂美琰c型DNA芯片、合成型DNA芯片等。
[0154]具體而言,將與通過本實施方式的霉菌的檢查方法的PCR反應液中包含的引物組而擴增的擴增區(qū)域相結(jié)合的探針預先合成,將其固定到DNA芯片的基板上。例如,作為唯特里庫拉曲霉(Aspergillus vitricola)檢測用的探針,可以使用含有序列號44所示的堿基序列的探針。另外,作為帚狀曲霉(Aspergillus penicillioides)檢測用的探針,可以使用含有序列號45所示的堿基序列的探針。另外,作為散囊屬菌(EuiOtium sp.)檢測用的探針,可以使用含有序列號46所示的堿基序列的探針。
[0155]接著,將PCR擴增產(chǎn)物滴加到DNA芯片上,檢測上述霉菌檢測用探針上雜交的PCR擴增產(chǎn)物的標識。具體而言,例如可以如下進行。
[0156]首先,在PCR擴增產(chǎn)物中混合規(guī)定的緩沖液,滴加到DNA芯片上。
[0157]接著,將DNA芯片在45°C下靜置I小時,然后,通過規(guī)定的緩沖液從DNA芯片上沖洗沒有雜交的PCR產(chǎn)物。
[0158]另外,將DNA芯片裝在標識檢測裝置上進行標識的檢測,判定檢測對象霉菌是否存在。需要說明的是,作為標識檢測裝置,例如,可以使用熒光掃描裝置等通常的裝置。需要說明的是,標識及其檢測方法不限于熒光,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 [0159]如以上所說明,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霉菌的檢查方法,使用對嗜干性、耐干性、及嗜濕性的任一種霉菌均能夠培養(yǎng)的培養(yǎng)基,能夠同時培養(yǎng)多種霉菌。另外,將培養(yǎng)后的霉菌混合,一次性提取基因組DNA,使用DNA芯片,能夠同時并且特異性地檢出多種霉菌中的各個霉菌。
[0160]因此,無需將采集的霉菌進行分離培養(yǎng),能夠迅速地統(tǒng)一簡便地檢測多種霉菌。
[0161]實施例
[0162]以下,對使用本發(fā)明的霉菌的檢測方法、PCR用反應液、及霉菌檢測用載體進行的試驗具體地進行說明。
[0163](試驗1)
[0164]本發(fā)明的霉菌的檢測方法中,為了考查通過使用多重PCR的DNA芯片分析來檢測各種霉菌時能夠?qū)TS區(qū)域和β-微管蛋白基因二者同時擴增的、PCR用反應液中的各引物組的濃度范圍,進行了試驗I。
[0165]檢測對象霉菌使用從施設(shè)環(huán)境中采集的野生霉菌。即,使用空氣取樣器采集施設(shè)環(huán)境內(nèi)的空氣,將其吹入樣品A~D的各培養(yǎng)基中進行培養(yǎng)。培養(yǎng)在25°C的暗處靜置7日來進行。
[0166]接著,對每個樣品分別采集在培養(yǎng)基上生成的各種霉菌的菌落的一部分,分別在25°C的暗處進行7~10日分離培養(yǎng),將各菌落用于DNA序列分析,確認其菌種。將其結(jié)果示于圖4。需要說明的是,DNA序列分析委托Takara-bio株式會社通過DNA測序儀進行。以下也同樣。
[0167]另外,對每個樣 品統(tǒng)一米集在培養(yǎng)基上生成的各種霉菌的菌落,放入裝有Φ0.5mm氧化鋯微珠的小瓶中,浸入液氮來凍結(jié)試樣后,使用振蕩裝置,將霉菌的細胞破碎。
[0168]接著,對每個樣品通過DNA提取裝置提取霉菌的基因組DNA,通過PCR法,將各霉菌的ITS區(qū)域與β-微管蛋白基因同時擴增。
[0169]此時,作為ITS區(qū)域擴增用引物組,使用圖2所示的由序列號I的堿基序列構(gòu)成的正向引物(F引物)及由序列號2的堿基序列構(gòu)成的反向引物(R引物)。另外,作為β-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用引物組,使用圖2所示的由序列號3的堿基序列構(gòu)成的正向引物及由序列號4的堿基序列構(gòu)成的反向引物。需要說明的是,均使用由Operon Technologies株式會社合成的引物組。
[0170]另外,作為PCR用反應液,關(guān)于樣品A~D分別使用Ampdirect(R)(株式會社島津制作所制),制作如下組成的PCR用反應液20 μ I。
[0171]1.Ampdirect (G / Crich) 4.0 μ I
[0172]2.Ampdirect (addition-4) 4.0 μ I
[0173]3.dNTPmixl.0μ I
[0174]4.Cy-5dCTP0.2 μ I
[0175]5.ITSl-Fw 引物(10μΜ)1.0μ I
[0176]6.ITSl-Rv 引物(10μΜ)1.0μ I
[0177]7.BtF 引物(10μΜ)1.0μ I
[0178]8.BtR 引物(10μΜ)1.0μ I
[0179]9.模板DNA (對每個樣品A~D分別)I.0 μ I
[0180]10.Nova Taq 聚合酶 0.2 μ I[0181]11.水(加水至整體達到20.0 μ I)
[0182]另外,作為ITS區(qū)域擴增用引物,制作分別以如下比例配合正向引物及反向引物、且其他方面與上述同樣的4種PCR用反應液。
[0183]引物(9μΜ)0.9μ1
[0184]引物(8μΜ)0.8μ1
[0185]引物(5μΜ)0.5μ1
[0186]引物(2.5 μ Μ) 0.25 μ I
[0187]引物(1.25 μ Μ) 0.125 μ I
[0188]引物(1μΜ)Ο.ΙμΙ
[0189]引物(0.625 μ Μ) 0.0625 μ I
[0190]如上所述,作為β_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用引物組與ITS區(qū)域擴增用引物組的終濃度比,每個樣品A~D分別制作以下的5種,分別進行試驗。
[0191](?)0.5μΜ:0.5μΜ
[0192](ii)0.5μΜ:0.45μΜ
[0193](iii)0.5μΜ:0.40μΜ
[0194](iv)Ο.5 μ M:0.25 μ M
[0195](ν)0.5μΜ:0.125 μ M
[0196](νi) 0.5 μ M:0.0625 μ M
[0197](vii)0.5μΜ:0.050 μ M
[0198](viii)0.5μΜ:0.03125μΜ
[0199]使用上述各PCR用反應液,通過核酸擴增裝置(TaKaRa PCR Thermal CyclerDice (R)Gradient Takara-bio株式會公司制),在如下條件下進行DNA的擴增。
[0200](a) 95 °C 10 分鐘
[0201](b) % °C 3O 秒
[0202](C) 56 °C 3O 秒
[0203](d) 72 0C 60 秒(將(b)~(d)循環(huán) 40 次)
[0204](e) 72 °C 10 分鐘
[0205]在DNA芯片上,使用基因硅⑵(東洋鋼鈑株式會公司制),將圖3所示的探針中的以下探針固定后使用。
[0206]〈選自ITS區(qū)域的探針>
[0207](I)散囊屬菌序列號6、7
[0208](2)帚狀曲霉種菌序列號9~11
[0209](3)唯特里庫拉曲霉種菌序列號13
[0210](4)局限曲霉復合種菌序列號16~20
[0211](5)構(gòu)巢曲霉復合種菌序列號22
[0212](7)黃曲霉復合種菌序列號26
[0213](8)青霉屬菌序列號28
[0214](11)支孢屬菌序列號37
[0215](12)霉菌共同序列號40[0216]〈選自β_微管蛋白基因的探針〉
[0217](I)散囊屬菌序列號8
[0218](2)帚狀曲霉種菌序列號12
[0219](3)唯特里庫拉曲霉種菌序列號15
[0220](4)局限曲霉復合種菌序列號21
[0221](5)構(gòu)巢曲霉復合種菌序列號23
[0222](7)黃曲霉復合種菌序列號27
[0223](8)青霉屬菌序列號30
[0224](12)霉菌共同序列號41
[0225]接著,在PCR擴增產(chǎn)物中混合緩沖液(3 X SSC檸檬酸-生理鹽水+0.3 % SDS),在94°C下加熱5分鐘,滴加到上述DNA芯片上。
[0226]將該DNA芯片在45°C下靜置I小時,使用上述緩沖液從DNA芯片上沖洗沒有雜交的PCR產(chǎn)物。
[0227]接著,將DNA芯片裝在標識檢測裝置(GenePix4100A molecular Devices公司制)上,測定各探針中的熒 光強度,對每個引物組的濃度比計算出ITS區(qū)域用探針中的熒光強度、及β-微管蛋白基因用探針中的熒光強度的平均值。將其結(jié)果示于圖5~圖8。圖5示出了關(guān)于使用樣品A時的引物組的各種濃度比的熒光強度,圖6示出了關(guān)于使用樣品B時的引物組的各種濃度比的熒光強度,圖7示出了關(guān)于使用樣品C時的引物組的各種濃度比的熒光強度,圖8示出了關(guān)于使用樣品D時的引物組的各種濃度比的熒光強度。
[0228]另外,圖9~圖12分別示出了關(guān)于使用樣品A~D時的引物組的各種濃度比的每個探針的熒光強度。需要說明的是,圖5~圖8中的“N”分別表示圖9~圖12中的探針數(shù)。圖15中也同樣。
[0229](試驗2)
[0230]為了確認DNA芯片分析中的熒光強度與利用PCR的擴增產(chǎn)物量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進行了試驗2。
[0231]具體而言,關(guān)于試驗I的樣品B、C分別使用β_微管蛋白基因用引物組的終濃度與ITS區(qū)域用引物組的終濃度之比為如下的5種PCR用反應液,與試驗I同樣地進行PCR。
[0232](泳道1)0.5μΜ:0.5μΜ
[0233](泳道2) 0.5 μ M:0.25 μ M
[0234](泳道3) 0.5 μ M:0.125 μ M
[0235](泳道4)0.5μ M:0.0625 μ M
[0236]Ο}^?5)0.5μΜ:0.03125μΜ
[0237]另外,使用MultiNA(R)(株式會社島津制作所制)對得到的擴增產(chǎn)物進行分析。將其結(jié)果示于圖13。
[0238]如該圖所示,在樣品B中,關(guān)于β -微管蛋白基因,泳道I的條帶淺淺地顯示,泳道2條帶略濃顯示,泳道3~5的條帶濃顯示。另外,關(guān)于ITS區(qū)域,泳道1、2的條帶濃顯示,泳道3條帶略濃顯示,泳道4、5的條帶薄顯示。其結(jié)果,與圖6所示的樣品B的DNA芯片分析中的熒光強度對應。
[0239]另外,在樣品C中,關(guān)于β -微管蛋白基因,泳道1、2的條帶淺淺地顯示,泳道3~5的條帶相對于較濃地顯示。另外,關(guān)于ITS區(qū)域,泳道I~3的條帶濃顯示,泳道4、5的條帶淺淺地顯示。其結(jié)果,與圖7所示的樣品C的DNA芯片分析中的熒光強度對應。
[0240]由上確認了,在DNA芯片分析中的熒光強度與利用PCR的擴增產(chǎn)物量之間具有相關(guān)關(guān)系。
[0241](試驗3)
[0242]為了確認能夠同時檢測ITS區(qū)域和微管蛋白基因二者的引物組濃度,使用試驗I和單獨的樣品,再次進行同樣的試驗。 [0243]檢測對象霉菌與試驗I同樣地使用將從施設(shè)環(huán)境中采集的野生霉菌吹入樣品E~H的各培養(yǎng)基中并進行培養(yǎng)后的霉菌。將該樣品E~H的培養(yǎng)基上生成的各種霉菌的菌落分離培養(yǎng),將各菌落用于DNA序列分析,確認其菌種。將其結(jié)果示于圖4。
[0244]另外,對每個樣品一次性采集在培養(yǎng)基上生成的各種霉菌的菌落,將霉菌的細胞破碎,提取基因組DNA,通過PCR法將各霉菌的ITS區(qū)域與微管蛋白基因擴增。
[0245]此時,引物與試驗I同樣地使用:圖2所示的由序列號I及序列號2的堿基序列構(gòu)成的ITS區(qū)域擴增用引物組、和由序列號3及序列號4的堿基序列構(gòu)成的β -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用引物組。
[0246]另外,作為PCR用反應液,對于樣品E~H分別使用Ampdirect(R)(株式會社島津制作所制),制作如下組成的反應液20 μ I。
[0247]1.Ampdirect (G / Crich) 4.0 μ I
[0248]2.Ampdirect (addition-4) 4.0 μ I
[0249]3.dNTPmixl.0 μ I
[0250]4.Cy-5dCTP0.2 μ I
[0251]5.ITSl-Fw 引物(5μΜ)0.5μ I
[0252]6.ITSl-Rv 引物(5μΜ)0.5μ I
[0253]7.BtF 引物(10μΜ)1.0μ I
[0254]8.BtR 引物(10μΜ)1.0μ I
[0255]9.模板DNA (對每個樣品E~H分別)1.0 μ I
[0256]10.Nova Taq 聚合酶 0.2 μ I
[0257]11.水(加水至整體達到20.0ul)
[0258]另外,作為PCR用反應液,對于樣品E~H分別制作使ITS區(qū)域擴增用引物如如下、其他組成與上述相同的反應液20 μ I。
[0259]ITSl-Fw 引物(2.5μ Μ) 2.5μ M
[0260]ITSl-Rv 引物(2.5μΜ)2.5μΜ
[0261]這樣,作為β_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用引物組與ITS區(qū)域擴增用引物組的終濃度比,對每個樣品制作0.5μΜ:0.25μΜ和0.5μΜ:0.125μΜ這2種PCR用反應液,分別進行試驗。PCR的反應條件與試驗I同樣。
[0262]另外,在DNA芯片上固定圖3所示的探針中的以下的探針后使用。關(guān)于其他方面,與試驗I同樣操作,測定探針中的熒光強度,對每個引物組的濃度比計算出ITS區(qū)域用探針中的熒光強度、及β-微管蛋白基因用探針中的熒光強度的平均值。將其結(jié)果示于圖14。需要說明的是,該圖中的“N”分別表示探針數(shù)Χ3次(試驗次數(shù))。[0263]〈選自ITS區(qū)域的探針>
[0264](1)散囊屬菌序列號6
[0265](2)帚狀曲霉種菌序列號9
[0266](8)青霉屬菌序列號29
[0267](11)支孢屬菌序列號37
[0268](12)霉菌共同序列號40
[0269]〈選自微管蛋白基因的探針〉
[0270](1)散囊屬菌序列號8
[0271](2)帚狀曲霉種菌序列號12
[0272](4)局限曲霉復合種菌序列號21
[0273](12)霉菌共同序列號41
[0274]參照圖14中的樣品E~H時,與β -微管蛋白基因用引物組的終濃度與ITS區(qū)域用引物組的終濃度之比為0.5μΜ:0.25μΜ(1:1 / 2)的情況相比,0.5 μ M:0.125 μ M(1:1 / 4)的情況下ITS區(qū)域和β_微管蛋白基因二者的探針的熒光強度均增大。
[0275]因此,為了基于這兩者的檢測結(jié)果判定霉菌是否存在,可以認為將β_微管蛋白基因用引物組終濃度與ITS區(qū)域用引物組終濃度之比設(shè)為0.5 μ M:0.125 μ M是最佳的。
[0276](試驗4)
[0277]檢驗以從施設(shè)環(huán)境集采的樣品A~H中包含的不是野生霉菌的各種霉菌作為對象的情況下,是否能夠通過本發(fā)明的將ITS區(qū)域及β-微管蛋白基因作為靶區(qū)域的霉菌的檢測方法來檢測。
[0278]作為檢測對象霉菌,將以下的4種菌株I~4混合使用。
[0279]1.煙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菌株 N0.JCM10253
[0280]2.腐皮鍵抱霉菌(Fusarium solani)菌株 N0.NBRC5232
[0281]3.黑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chartarum)菌株 N0.NBRC5369
[0282]4.球抱枝抱(Cladsoporium sphaerospermum)菌株 N0.JCM11787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菌株從以下的機關(guān)獲得。
[0283]JCM:獨立行政法人理化學研究所生物資源中心微生物材料開發(fā)室(JapanColl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0284]NBRC:獨立行政法人制品評價技術(shù)基礎(chǔ)機構(gòu)生物工程本部生物遺傳資源部門(NITE Biological Resource Center)
[0285]將這些菌株接種在培養(yǎng)基上,在25°C的暗處靜置7日培養(yǎng)后,一次性采集各菌株的霉菌的菌落,與試驗I同樣地提取霉菌的基因組DNA,通過PCR法將各霉菌的ITS區(qū)域與β-微管蛋白基因同時擴增。
[0286]此時,與試驗3同樣地制作β_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用引物組與ITS區(qū)域擴增用引物組的終濃度比為0.5μΜ:0.25μΜ、和0.5μΜ:0.125μΜ這2種PCR用反應液。另外,在各PCR用反應液中,對于試樣的DNA而言,分別含有菌株I~4各1.0 μl合計4.0 μl。另外,通過各個PCR用反應液將各霉菌的ITS區(qū)域與β -微管蛋白基因擴增。
[0287]另外,在DNA芯片上固定圖3所示的探針中的以下的探針后使用。
[0288]另外,使利用PCR的擴增產(chǎn)物與探針雜交,測定探針中的熒光強度,對每個引物組的濃度比計算出ITS區(qū)域用探針中的熒光強度、及β-微管蛋白基因用探針中的熒光強度的平均值。關(guān)于其他方面,與試驗I同樣地進行。將其結(jié)果示于圖15。另外,圖16中示出了每個引物組的濃度比以及每個探針的熒光強度。
[0289]選自ITS區(qū)域的探針>
[0290](6)煙曲霉復合種菌序列號24
[0291](9)黑葡萄穗霉種菌序列號33
[0292](10)腐皮鐮孢種菌序列號35
[0293](11)支孢屬菌序列號37
[0294](12)霉菌共同序列號40
[0295]〈選自微管蛋白基因的探針〉
[0296](6)煙曲霉復合種菌序列號25
[0297](9)黑葡萄穗霉種菌序列號34
[0298](10)腐皮鐮孢種菌序列號36
[0299](12)霉菌共同序列號41
[0300]參照圖15時,關(guān)于β -微管蛋白基因用引物組的濃度與ITS區(qū)域用引物組的終濃度之比為0.5“]?:0.254]\1(1:1 / 2)及0.5μ M:0.125μΜ(1:1 / 4)的任一種情況,ITS 區(qū)域用探針和β_微管蛋白基因用探針二者中的熒光強度顯示出對檢測充分的值。
[0301]因此確認了,對于上述4種菌株I~4,能夠通過本發(fā)明的將ITS區(qū)域及β -微管蛋白基因作為靶區(qū)域的霉菌的檢測方法來測定。
[0302]需要說明的是,關(guān)于球孢枝孢菌,在β_微管蛋白基因用探針中,無法測定熒光。因此,對能夠檢測支孢屬菌的方法進行研究,進行以下的試驗5、6。
[0303](試驗5)
[0304]試驗4中,如上所述,在使用β_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用引物組(序列號3、4)的情況下,關(guān)于球孢枝孢菌,在β_微管蛋白基因用探針中,沒有檢測到熒光。
[0305]另外,試驗4中,在DNA芯片上固定能夠與β -微管蛋白基因互補結(jié)合的探針,在該探針中,沒有檢測到熒光的理由不明確。
[0306]另外,設(shè)計支孢屬菌專用的新型β_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用正向引物(序列號5),使用包括該引物和上述反向引物(序列號4)的引物組,將球孢枝孢菌的β_微管蛋白基因擴增,進行用于確認在β_微管蛋白基因用探針中是否檢測到熒光的試驗。
[0307]作為檢測對象霉菌,將與試驗4相同的4種菌株I~4混合使用。
[0308]另外,作為PCR用反應液,制作β_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用引物組與ITS區(qū)域擴增用引物組的終濃度比為0.5 μ M:0.25 μ M和0.5 μ M:0.125 μ M的反應液,并且對它們分別制作以終濃度達到O μ Μ、0.5 μ Μ、0.25 μ Μ、0.125 μ M的方式添加了支孢屬菌專用的β -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用正向引物的8種PCR用反應液。
[0309]具體而言,使用Ampdirect (R)(株式會社島津制作所制),制作如下組成的反應液20 μ 1,與試驗I同樣操作,將各霉菌的ITS區(qū)域與β-微管蛋白基因擴增。
[0310]1.Ampdirect (G / Crich) 4.0 μ I[0311 ] 2.Ampdirect (addition-4) 4.0 μ I[0312] 3.dNTPmixl.0 μ I[0313]4.Cy-5dCTP0.2 μ I
[0314]5.1TSl-Fw 引物(5 μ Μ, 2.5 μ Μ) 0.5 μ 1,0.25 μ I
[0315]6.1TSl-Rv 引物(5 μ Μ, 2.5 μ Μ) 0.5 μ 1,0.25 μ I
[0316]7.BtF 引物(10μΜ)1.0μ I
[0317]8.BtR 引物(ΙΟμΜ)Ι.Ομ I
[0318]9.ClaS-beta2 (O μ Μ, 10 μ Μ, 5 μ Μ, 2.5 μ Μ) O μ I, 1.0 μ 1,0.5 μ 1,0.25 μ I
[0319]10.模板 DNA (菌株 I ~4 各 1.0 μ I) 4.0 μ I
[0320]11.NovaTaq 聚合酶 0.2 μ I
[0321]12.水(加水至整體達到20.0 μ I)
[0322]在DNA芯片上僅固定圖3所示的探針中對的球孢枝孢菌特異性的探針(序列號39)后使用。另外,關(guān)于其他方面,與試驗I同樣操作,使利用PCR的擴增產(chǎn)物與探針雜交,測定該探針中的熒光強度。將其結(jié)果示于圖17。
[0323]如圖17所示可知,在微管蛋白基因用引物組的濃度與ITS區(qū)域用引物組的終濃度之比為 0.5μΜ :0.25 μ M(1:1 / 2)~0.5μΜ:0.125μΜ(1:1 / 4)的情況下,并且特別是將支孢屬菌專用正向引物的終濃度設(shè)為0.5 μ M~0.25 μ M的情況下,對于支孢屬菌得到高熒光強度。
[0324](試驗6)
[0325]針對試驗5中使用的支孢屬菌專用正向引物(序列號5)對球孢枝孢菌特異性的探針(序列號39)以外的探針中的熒光強度帶來的影響進行驗證。
[0326]作為檢測對象霉菌,將與試驗4相同的4種菌株I~4混合使用。
[0327]另外,作為PCR用反應液,制作使β-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用引物組與ITS區(qū)域擴增用引物組的終濃度比為0.5μΜ:0.125 4 1、并且以終濃度達到0 4 1、0.5 4 11、0.25 μ M的方式添加了支孢屬菌專用的β -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用正向引物的3種PCR用反應液。
[0328]具體而言,使用Ampdirect (R)(株式會社島津制作所制),制作如下組成的反應液20 μ 1,與試驗I同樣操作,將各霉菌的ITS區(qū)域與β-微管蛋白基因擴增。
[0329]1.Ampdirect (G / Crich) 4.0 μ I
[0330]2.Ampdirect (addition-4) 4.0 μ I
[0331]3.dNTPmixl.0 μ I
[0332]4.Cy-5dCTP0.2 μ I
[0333]5.1TSl-Fw 引物(2.5 μ Μ) 0.25 μ I
[0334]6.ITSl-Rv 引物(2.5 μ Μ) 0.25 μ I
[0335]7.BtF 引物(ΙΟμΜ)Ι.Ομ I
[0336]8.BtR 引物(ΙΟμΜ)Ι.Ομ I
[0337]9.ClaS-beta2 (O μ Μ, 10 μ Μ, 5 μ Μ) O μ I, 1.0 μ 1,0.5 μ I
[0338]10.模板 DNA (菌株 I ~4 各 1.0 μ I) 4.0 μ I
[0339]11.NovaTaq 聚合酶 0.2 μ I
[0340]12.水(加水至整體達到20.0ul)
[0341]另外,在DNA芯片上固定圖3所示的探針中的與試驗4相同的菌株I~4的探針后使用。關(guān)于其他方面,與試驗I同樣操作,使利用PCR的擴增產(chǎn)物與探針雜交。[0342]另外,測定各探針中的熒光強度,對支孢屬菌專用的β_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用正向引物的每個濃度,計算出ITS區(qū)域用探針中的熒光強度、及β-微管蛋白基因用探針中的熒光強度的平均值。將其結(jié)果示于圖18。
[0343]如圖18所示,通過將支孢屬菌專用β_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用正向引物加入多重PCR用反應液中,球孢枝孢菌特異性的探針以外的選自β_微管蛋白的探針的熒光強度降低。關(guān)于該熒光強度的降低的程度,與支孢屬菌專用β_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用正向引物的濃度為0.5μ M的相比,0.25 μ M的更輕微。因此可知,支孢屬菌專用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用正向引物的濃度為0.25 μ M是適當?shù)摹?br>
[0344]接著,對基于本發(fā)明的霉菌的檢查方法的霉菌檢測的試驗結(jié)果,進行具體說明。
[0345](試驗7:基于各種培養(yǎng)基組成的水分活性值的培養(yǎng)試驗)
[0346]在PDA(PotatoDextrose Agar)培養(yǎng)基和MY(Malt+Yeast)培養(yǎng)基中添加糖等,制作由示出了各種水分活性值的培養(yǎng)基組成構(gòu)成的各種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嗜干性霉菌、耐干性霉菌及嗜濕性霉菌,對各個培養(yǎng)結(jié)果進行評價。 [0347]1.培養(yǎng)基的制作方法
[0348](I)PDA 培養(yǎng)基
[0349]在PDA (DIFC0公司制)中以各種比例添加葡萄糖(和光純藥工業(yè)株式會社)和/或者蔗糖(和光純藥工業(yè)株式會社),在IL的離子交換水中混懸,在高壓釜中熔解后,分注到培養(yǎng)皿中來制作。需要說明的是,在培養(yǎng)皿分注前,為了防止細菌增殖,添加氯霉素(和光純藥工業(yè)株式會社)以達到最終濃度50ppm。關(guān)于MY培養(yǎng)基也同樣。
[0350]⑵MY培養(yǎng)基
[0351]在以下的MY中以各種比例添加蔗糖(和光純藥工業(yè)株式會社)、葡萄糖、瓊脂(和光純藥工業(yè)株式會社)及甘油中的至少任一種,在100ml的離子交換水中混懸,在高壓釜中熔解后,分注到培養(yǎng)皿中來制作。
[0352]MY:麥芽(Malt Extract, DIFCO 公司制)+酵母(Yeast Extract, DIFCO 公司制)
[0353]2.培養(yǎng)基的水分活性值的測定
[0354]關(guān)于用于實際培養(yǎng)的培養(yǎng)基的規(guī)定量,使用R0TR0NIC水分活性測定裝置(GSICreos公司制),在專用密閉容器內(nèi)測定其水分活性值。
[0355]3.培養(yǎng)評價
[0356]使用通過上述制作方法制作的各種培養(yǎng)基(圖19的實施例1-10、參考例1-6),將嗜干性霉菌(Eurotium herbariorum)、耐干性霉菌(A.niger)、嗜濕性霉菌(Fusarium sp.)在25°C下在暗處培養(yǎng)72小時,測定得到的菌落的直徑。將培養(yǎng)后的菌落的直徑為IOmm以上設(shè)為〇,將低于IOmm設(shè)為X。將其結(jié)果示于圖19。
[0357]如該圖所示可知,使用實施例1-10的各種培養(yǎng)基的情況下,嗜干性霉菌、耐干性霉菌及嗜濕性霉菌均充分地繁殖。另一方面可知,使用參考例1-6的各種培養(yǎng)基的情況下,存在沒有充分繁殖的菌種。因此可知,為了同時培養(yǎng)多種菌種,優(yōu)選水分活性值低于1.0且0.90以上、并且糖濃度為5%~50%的范圍。
[0358](試驗8:基于各種培養(yǎng)基的培養(yǎng)試驗)
[0359]使用圖19所示的參考例1、2、4_6及實施例7的6種培養(yǎng)基,將各種霉菌在25°C、暗處培養(yǎng)168小時,測定得到的菌落的直徑。[0360]作為供試菌種,使用以下的14種菌種。將結(jié)果示于圖20。其中,1-4的供試菌種為嗜干性的霉菌,5-10的供試菌種為耐干性的霉菌,11-14的供試菌種為嗜濕性的霉菌。需要說明的是,這些供試菌種是從環(huán)境中單獨采集并鑒定而得到的,為了方便提供其編號。
[0361]1.帚狀曲霉(A.penicillioides, K-7-4)
[0362]2.局限曲霉(A.restrictus, 1-2-1)
[0363]3.臘葉散囊菌(Eurotium herbariorum, \ 2-1)
[0364]4.西比小尖霉(Wallemia sebi,KSS-1127)
[0365]5.黃曲霉(A.flavus, B-3-3)
[0366]6.煙曲霉(A.fumigatus,KSS-1126)
[0367]7.黑曲霉(A.niger, A-1-1)
[0368]8.雜色曲霉(A.versicolor, 4 3-1)
[0369]9.光抱青霉(Penicillium glabrum, B-4-3)
[0370]10.皺裙青霉(P.rugulosum, E-2-3)
[0371]11.球抱枝抱 菌(Cladosporium.sphaerospermum, 1-4-2)
[0372]12.枝狀枝抱菌(C.cladosporioides, A-2-1)
[0373]13.鍵刀菌屬菌(Fusarium sp., B5-3-C)
[0374]14.葡萄穗霉屬菌(Stachybotrys sp., KSS-1125)
[0375]如圖20所示可知,根據(jù)實施例7的培養(yǎng)基(M40Y),能夠形成適于生長的濕度不同的多種霉菌的菌落,上述1-14的所有菌種充分地繁殖。
[0376]這樣可知,如果使用實施例7的培養(yǎng)基,則能夠?qū)㈥P(guān)于最佳濕度的性質(zhì)不同的多種霉菌在相同的培養(yǎng)基中同時培養(yǎng)。
[0377](試驗9:基于各種溫度的培養(yǎng)試驗)
[0378]使用實施例7中使用的M40Y培養(yǎng)基,在各種溫度下進行培養(yǎng),測定得到的菌落的直徑。供試菌種與試驗I同樣地使用包含嗜干性霉菌、耐干性霉菌及嗜濕性霉菌的14種,在暗處培養(yǎng)168小時。將其結(jié)果示于圖21。另外,關(guān)于3、8、13的菌種,圖22中示出了菌落的照片。
[0379]如圖21的實施例11-13所示可知,培養(yǎng)溫度為23°C~27°C的范圍時,嗜干性霉菌、耐干性霉菌及嗜濕性霉菌均充分地繁殖。另一方面,如參考例7-9所示可知,培養(yǎng)溫度為30°C~35°C的范圍時,存在不能生長的菌種。因此可知,為了同時培養(yǎng)多種菌種,優(yōu)選將培養(yǎng)溫度設(shè)為25°C ±2°C的范圍。
[0380](試驗10=DNA芯片分析試驗)
[0381]使用實施例7中使用的M40Y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各種霉菌,將得到的菌落混合,一次性提取基因組DNA,通過PCR法將ITSl區(qū)域擴增,通過DNA芯片檢查擴增產(chǎn)物中是否包含檢測對象霉菌。另外,為了驗證利用DNA芯片的檢查結(jié)果,進行了 DNA序列分析。具體而言,如下進行。
[0382]首先,作為實施例7中使用的使用了 M40Y培養(yǎng)基的檢體,準備N0.1至N0.60的60個檢體。接著,使用空氣取樣器,從通常環(huán)境中采集空氣,吹入上述各檢體進行培養(yǎng)。培養(yǎng)在25°C的暗處靜置7日來進行。
[0383]接著,對于每個檢體將在培養(yǎng)基上生成的各種霉菌的菌落用于DNA序列分析,因此,單獨地采集各菌落的一部分,分別在25°C的暗處進行分離培養(yǎng)7-10日。
[0384] 另外,對每個檢體一次性采集在培養(yǎng)基上生成的各種霉菌的菌落,放入裝有Φ 0.5mm氧化鋯微珠的小瓶中,浸入液氮中凍結(jié)試樣后,使用振蕩裝置,將霉菌的細胞破碎。
[0385]接著,對每個檢體通過DNA提取裝置提取霉菌的基因組DNA,通過PCR法將各霉菌的ITS區(qū)域擴增。
[0386]具體而言,作為PCR反應液,使用Ampdirect (R)(株式會社島津制作所制),制作如下組成的反應液20 μL。
[0387]1.Ampdirect addition (G / Crich) 4.0 μ I
[0388]2.Ampdirect (addition-4) 4.0 μ I
[0389]3.dNTPmixturel.0 μ I
[0390]4.Cy5-dCTP0.2 μ I
[0391]5.1TSl區(qū)域擴增用正向引物(10 μ Μ,序列號42,由Sigma-Aldrich公司合成)1.0μ I
[0392]6.1TSl區(qū)域擴增用反向引物(10 μ Μ,序列號43,由Sigma-Aldrich公司合成)1.0μ I
[0393]7.試樣的基因組DNA1.0 μ I
[0394]8.NovaTaq 聚合酶 0.2 μ I
[0395]9.水(加水至整體達到20.0 μ I)
[0396]使用該PCR反應液,通過核酸擴增裝置(TaKaRa PCR Thermal Cycler Dice(R)Gradient Takara-bio株式會公司制),在如下條件下進行DNA的擴增。
[0397]1.95℃ 10 分鐘
[0398]2.95℃ 30 秒
[0399]3.56℃ 30 秒
[0400]4.72 °C 60 秒(將 2 ~4 循環(huán) 40 次)
[0401]5.72 °C 10 分鐘
[0402]在DNA芯片上使用基因硅(R)(東洋鋼鈑株式會公司制)而在其上固定含有序列號44、序列號45、序列號46所示的堿基序列的探針后使用。這些分別為唯特里庫拉曲霉(Aspergillus vitricola)檢測用的探針、帚狀曲霉(Aspergillus penicillioides)檢測用的探針、及散囊屬菌(EuiOtium sp.)檢測用的探針。
[0403]接著,在PCR擴增產(chǎn)物中混合緩沖液(3 X SSC檸檬酸-生理鹽水+0.3 % SDS),滴加到上述DNA芯片上。
[0404]將該DNA芯片在45°C下靜置I小時,使用上述緩沖液從微陣列上沖洗沒有雜交的PCR產(chǎn)物。
[0405]接著,將DNA芯片裝在標識檢測裝置(基因硅專用掃描B10SH0T東洋鋼鈑株式會公司制)中,測定各探針的熒光強度。將其結(jié)果示于圖23-25。
[0406]另外,進行每個檢體中包含的菌種的DNA序列分析,因此,如上所述從將每個菌落分離培養(yǎng)而得到的菌種中提取基因組DNA,通過PCR法得到擴增產(chǎn)物。
[0407]此時,引物組使用含有序列號42及43所示的堿基序列的引物組,并且核酸合成酶中使用TAKARA ExTaq聚合酶。另外,核酸擴增裝置使用TaKaRa PCR Thermal CyclerDice (R) Gradient (Takara-bio株式會公司制),此外與上述同樣地操作,進行PCR反應。
[0408]將通過該PCR反應得到的擴增產(chǎn)物、和含有序列號47及48所示的堿基序列的引物組作為序列用引物,委托Takara-bio株式會社,通過DNA測序儀進行ITSl區(qū)域的序列分析。其結(jié)果,如圖23-25所示,由各檢體最大確認4個菌種。
[0409]在圖23-25的“DNA芯片分析(探針熒光強度)”中,將被認為是陽性的部分用粗框包圍。這些在“通過ITS序列分析確認的檢體中包含的菌種”中分別表示相同的菌種。
[0410]需要說明的是,基于通過ITS序列分析可知包含耐干性霉菌(Penicillium sp.)、及嗜濕性霉菌(Cladosporium sp.)的檢體N0.3,使用將Penicillium sp檢測用探針及Cladosporium sp檢測用探針固定的DNA芯片,與上述同樣操作,通過標識檢測裝置測定熒光強度,結(jié)果確認檢測出這些菌種(Penicillium sp., Cladosporium sp.)。
[0411]因此可知,通過本發(fā)明的霉菌的檢查方法,將多種霉菌在相同的培養(yǎng)基中同時培養(yǎng)的情況下,能夠?qū)⒏髅咕禺愋缘貦z測。
[0412]本發(fā)明不限于以上的實施方式和實施例,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nèi),當然可以實施各種變更。
[0413]例如,關(guān)于上述試驗的PCR用反應液中的ITS區(qū)域擴增用引物組及β-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用引物組以外的成分,可以適當變更。另外,只要為使用這些擴增產(chǎn)物進行對象霉菌的檢測的方法,可以不是使用如上所述的DNA芯片進行熒光檢測的方法,而是通過基于電泳的檢測、電流檢測方式等其他檢測方式的DNA芯片來檢測擴增產(chǎn)物的方法等。
[0414]另外,上述實施例中,作為培養(yǎng)基使用Μ40y等,但不限于這些,可以進行使用水分活性值低于1.0且0.90以上、并且糖濃度為5%~50%的固體培養(yǎng)基以外的固體培養(yǎng)基等適當變更。
[0415]產(chǎn)業(yè)上的可利用性
[0416]本發(fā)明在環(huán)境檢查、食品檢查、免疫學的環(huán)境檢查、臨床試驗、家畜衛(wèi)生等中特異性并且多重地檢測多種霉菌的情況下能夠適當?shù)乩?。另外,可以適用于食品制造現(xiàn)場、臨床現(xiàn)場、文化財產(chǎn)的保護環(huán)境等中的霉菌的檢查。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霉菌的檢測方法,包括使霉菌的DNA中的包含靶區(qū)域的DNA片段擴增,確認有無擴增產(chǎn)物的工序,其特征在于, 使用ITS區(qū)域以及β-微管蛋白基因作為所述靶區(qū)域。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霉菌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于進行所述靶區(qū)域的擴增的PCR用反應液中,用于使β_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的引物組與用于使ITS區(qū)域擴增的引物組的濃度比為1:0.9~1:0.1。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霉菌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于進行所述靶區(qū)域的擴增的PCR用反應液中,使用具備含有序列號I所示堿基序列的正向引物及含有序列號2所示堿基序列的反向引物的引物組,來作為用于使ITS區(qū)域擴增的引物組,并且使用具備含有序列號3所不喊基序列的正向引物及含有序列號4所不喊基序列的反向引物的引物組,來作為用于使β_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的引物組。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霉菌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于進行所述靶區(qū)域的擴增的所述PCR用反應液中,使用含有序列號5所示堿基序列的引物作為用于使支孢屬菌特異性地擴增的正向引物。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 1~4中任一項所述的霉菌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霉菌為散囊屬菌Eurotium sp.、帚狀曲霉種菌Aspergillus penicillioides、唯特里庫拉曲霉種菌 Aspergillus vitricola、局限曲霉復合種菌 Aspergillus Section Restrict1、構(gòu)巢曲霉復合種菌 Aspergillus Section Nidulantes、煙曲霉復合種菌 Aspergillus SectionFumigat1、黃曲霉復合種菌 Aspergillus Section Flav1、青霉屬菌 Penicillium sp.、黑葡萄穗霉種菌Stachybotrys chartarum、腐皮鐮孢種菌Fusarium solan1、支孢屬菌Cladosporium sp.中的至少任一種。
6.一種PCR用反應液,其是用于進行霉菌的DNA中的靶區(qū)域的擴增的PCR用反應液,其特征在于,包含: 作為用于使ITS區(qū)域擴增的引物組的、具備含有序列號I所示堿基序列的正向引物及含有序列號2所不喊基序列的反向引物的引物組;和 作為用于使β_微管蛋白基因擴增的引物組的、具備含有序列號3所示堿基序列的正向引物及含有序列號4所示堿基序列的反向引物的引物組。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PCR用反應液,其特征在于,還包含含有序列號5所示堿基序列的引物作為用于使支孢屬菌特異性地擴增的正向引物。
8.—種霉菌檢測用載體,其特征在于,針對一種或兩種以上霉菌中的每一種,固定了具有從ITS區(qū)域選擇的堿基序列的探針以及具有從微管蛋白基因選擇的堿基序列的探針。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霉菌檢測用載體,其特征在于,固定有選自下述探針組中的一組或二組以上的探針,所述探針組為: 用于檢測散囊屬菌Eurotium sp.的第一探針組,其含有具有選自ITS區(qū)域的序列號6或7所示堿基序列的探針中的至少任一種以及具有選自β-微管蛋白基因的序列號8所示喊基序列的探針; 用于檢測帚狀曲霉種菌Aspergillus penicillioides的第二探針組,其含有具有選自ITS區(qū)域的序列號9~11所示堿基序列的探針中的至少任一種以及具有選自β -微管蛋白基因的序列號12所不喊基序列的探針; 用于檢測唯特里庫拉曲霉種菌Aspergillus vitricola的第三探針組,其含有具有選自ITS區(qū)域的序列號13或14所示堿基序列的探針中的至少任一種以及具有選自β-微管蛋白基因的序列號15所不喊基序列的探針; 用于檢測局限曲霉復合種菌Aspergillus Section Restricti的第四探針組,其含有具有選自ITS區(qū)域的序列號16~20所示堿基序列的探針中的至少任一種以及具有選自β_微管蛋白基因的序列號21所不喊基序列的探針; 用于檢測構(gòu)巢曲霉復合種菌Aspergillus Section Nidulantes的第五探針組,其含有具有選自ITS區(qū)域的序列號22所示堿基序列的探針以及具有選自β_微管蛋白基因的序列號23所不喊基序列的探針; 用于檢測煙曲霉復合種菌Aspergillus Section Fumigati的第六探針組,其含有具有選自ITS區(qū)域的序列號24所示堿基序列的探針以及具有選自β_微管蛋白基因的序列號25所不喊基序列的探針; 用于檢測黃曲霉復合種菌Aspergillus Section Flavi的第七探針組,其含有具有選自ITS區(qū)域的序列號26所示堿基序列的探針以及具有選自β_微管蛋白基因的序列號27所不喊基序列的探針; 用于檢測青霉屬菌Penicillium sp.的第八探針組,其含有具有選自ITS區(qū)域的序列號28或29所示堿基序列的探針中的至少任一種以及具有選自β -微管蛋白基因的序列號30~32所示堿基序列的探針中的`至少任一種; 用于檢測黑葡萄穗霉種菌Stachybotrys chartarum的第九探針組,其含有具有選自ITS區(qū)域的序列號33所示堿基序列的探針以及具有選自β -微管蛋白基因的序列號34所不喊基序列的探針; 用于檢測腐皮鐮孢種菌Fusarium solani的第十探針組,其含有具有選自ITS區(qū)域的序列號35所示堿基序列的探針以及具有選自β -微管蛋白基因的序列號36所示堿基序列的探針; 用于檢測支孢屬菌(Cladosporium sp.)的第^^一探針組,其含有具有選自ITS區(qū)域的序列號37所示的堿基序列的探針以及具有選自β -微管蛋白基因的序列號38或39所示的堿基序列的探針中的至少任一種;以及 霉菌共同的第十二探針組,其含有具有選自ITS區(qū)域的序列號40所示堿基序列的探針以及具有選自β -微管蛋白基因的序列號41所示堿基序列的探針。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霉菌檢測用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第十二探針組中的至少任一種的探針為以下的(I)~(3)中的任一種, (1)在序列號所示的堿基序列中I個或數(shù)個堿基缺失、被置換或被加成后的探針; (2)在嚴格的條件下能夠?qū)ο率龊怂崞瑪噙M行雜交的探針,所述核酸片斷含有與序列號所示堿基序列相互補的堿基序列; (3)具有與(I)或(2)的探針相互補的堿基序列的探針。
【文檔編號】C12Q1/68GK103635592SQ201280028342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6月9日
【發(fā)明者】一色淳憲, 田邊卓, 竹治仁詩, 小梶真實 申請人:東洋制罐集團控股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