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白櫟腐干的制作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腐干制作工藝,具體涉及一種白櫟腐干的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shù)】
[0002]白櫟(Quercus fabric Hance)俗稱柞子柴、白反櫟、系殼斗科櫟屬,在浙南山區(qū)廣為分布?;ㄆ谠?月,果期在10月,其果可提取淀粉,制成白櫟腐干,它不僅含淀粉、脂肪、維生素B和鈣、鐵等營養(yǎng)元素,而且具有清熱利濕、降低血壓等藥用價值。把白櫟果實制成腐干是一種很好的保存手段,而且也保留了原有的營養(yǎng)以及藥用價值。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為了克服【背景技術(shù)】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腐干制作工藝,可以將白櫟果實加工成腐干,這樣就較容易的保存,運輸?shù)?,同時也保留了原有的營養(yǎng)以及藥用價值。
[0004]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一種白櫟腐干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采摘:在霜降前后3-5天內(nèi),果實已成熟但果與殼斗未完全分離時采摘;
(2)選果:采收后的果實攤開曬干,攤開的厚度在一到兩層之間,然后進行果與殼斗分離,去除有蟲眼和霉爛果實;
(3)浸泡:將分離后的凈果,放人桶中進行浸泡,時間7~15天,每1~2天換一次水,去除單寧的澀味;
(4)磨碎:果實在石磨或金剛石磨中加水磨成糊漿;果實重量與水重量的比例為1:1?I:15 ;
(5)過濾:將磨好的糊漿分次適量裝人布袋中,加水?dāng)嚢瑁蝗コ氃?,或?20~180目篩子進行分離,得到淀粉與水的混和漿;
(6)沉淀:過濾后漿液倒入沉淀桶或池中,在15°C-18 °(:的溫度下,靜止沉淀14~20小時,當(dāng)?shù)矸鄢恋淼降讓雍?,將上層的褐色水液倒掉或排出;倒水時輕倒慢出,當(dāng)出現(xiàn)混濁時即結(jié)束;
(7)稀釋:經(jīng)沉淀后的淀粉漿,加人適量水進行稀釋,加水量以淀粉漿的干濕程度而定,為漿的18%~22%,邊加水邊攪拌,以利均勻;
(8)燒煮:先把稀釋后的漿倒人鍋內(nèi),然后用慢火加熱,邊加熱邊攪拌;隨著淀粉被煮熟,顏色從米黃逐漸轉(zhuǎn)黃褐色,并從鍋邊開始產(chǎn)生氣泡,直到整鍋產(chǎn)生氣泡,表明已充分煮熟,可以起鍋;
(9)冷卻:起鍋后倒人長寬厚為50X5 OX 10~5厘米方形容器中或臉盆中冷卻12~14小時之后,即成豆腐狀白棟腐;
(10)切片:將冷卻后的白棟腐切成5X 4厘米、厚0.5厘米的薄片;
(11)曬干:切好后的薄片放到竹制蔑席或竹篩子上進行自然陽光涼曬或用烘干機進行烘干; (12)包裝:用統(tǒng)一包裝袋進行包裝,每袋0.5~1.0千克。
[0005]所述的曬干與包裝步驟之間還有分級步驟,將曬干后的腐干按不同標準進行分級。
[0006]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取上述技術(shù)方案,可以將白櫟果實加工成腐干,這樣就較容易的保存,運輸?shù)龋瑫r也保留了原有的營養(yǎng)以及藥用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0007]下面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白櫟腐干的制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采摘:在霜降前后3-5天內(nèi),果實已成熟但果與殼斗未完全分離時采摘;
(2)選果:采收后的果實攤開曬干,攤開的厚度在一到兩層之間,然后進行果與殼斗分離,去除有蟲眼和霉爛果實;
(3)浸泡:將分離后的凈果,放人桶中進行浸泡,時間7~15天,每1~2天換一次水,去除單寧的澀味;
(4)磨碎:果實在石磨或金剛石磨中加水磨成糊漿;果實重量與水重量的比例為1:1~1:15 ;
(5)過濾:將磨好的糊漿分次適量裝人布袋中,加水?dāng)嚢?;去除細渣,或?20~180目篩子進行分離,得到淀粉與水的混和漿;
(6)沉淀:過濾后漿液倒入沉淀桶或池中,在15°C-18 °(:的溫度下,靜止沉淀14~20小時,當(dāng)?shù)矸鄢恋淼降讓雍?,將上層的褐色水液倒掉或排出;倒水時輕倒慢出,當(dāng)出現(xiàn)混濁時即結(jié)束;
(7)稀釋:經(jīng)沉淀后的淀粉漿,加人適量水進行稀釋,加水量以淀粉漿的干濕程度而定,為漿的18%~22%,邊加水邊攪拌,以利均勻;
(8)燒煮:先把稀釋后的漿倒人鍋內(nèi),然后用慢火加熱,邊加熱邊攪拌;隨著淀粉被煮熟,顏色從米黃逐漸轉(zhuǎn)黃褐色,并從鍋邊開始產(chǎn)生氣泡,直到整鍋產(chǎn)生氣泡,表明已充分煮熟,可以起鍋;
(9)冷卻:起鍋后倒人長寬厚為50X5 0X10~5厘米方形容器中或臉盆中冷卻12~14小時之后,即成豆腐狀白棟腐;
(10)切片:將冷卻后的白棟腐切成5X 4厘米、厚0.5厘米的薄片;
(11)曬干:切好后的薄片放到竹制蔑席或竹篩子上進行自然陽光涼曬或用烘干機進行烘干;
(12)包裝:用統(tǒng)一包裝袋進行包裝,每袋0.5~1.0千克。
[0008]所述的曬干與包裝步驟之間還有分級步驟,將曬干后的腐干按不同標準進行分級。
[0009]各位技術(shù)人員須知:雖然本發(fā)明已按照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發(fā)明的發(fā)明思想并不僅限于此發(fā)明,任何運用本發(fā)明思想的改裝,都將納入本專利專利權(quán)保護范圍內(nèi)。
【主權(quán)項】
1.一種白櫟腐干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采摘:在霜降前后3-5天內(nèi),果實已成熟但果與殼斗未完全分離時采摘; (2)選果:采收后的果實攤開曬干,攤開的厚度在一到兩層之間,然后進行果與殼斗分離,去除有蟲眼和霉爛果實; (3)浸泡:將分離后的凈果,放人桶中進行浸泡,時間7~15天,每1~2天換一次水,去除單寧的澀味; (4)磨碎:果實在石磨或金剛石磨中加水磨成糊漿;果實重量與水重量的比例為1:1?I:15 ; (5)過濾:將磨好的糊漿分次適量裝人布袋中,加水?dāng)嚢?;去除細渣,或?20~180目篩子進行分離,得到淀粉與水的混和漿; (6)沉淀:過濾后漿液倒入沉淀桶或池中,在15°C-18 °(:的溫度下,靜止沉淀14~20小時,當(dāng)?shù)矸鄢恋淼降讓雍螅瑢⑸蠈拥暮稚旱沟艋蚺懦?;倒水時輕倒慢出,當(dāng)出現(xiàn)混濁時即結(jié)束; (7)稀釋:經(jīng)沉淀后的淀粉漿,加人適量水進行稀釋,加水量以淀粉漿的干濕程度而定,為漿的18%~22%,邊加水邊攪拌,以利均勻; (8)燒煮:先把稀釋后的漿倒人鍋內(nèi),然后用慢火加熱,邊加熱邊攪拌;隨著淀粉被煮熟,顏色從米黃逐漸轉(zhuǎn)黃褐色,并從鍋邊開始產(chǎn)生氣泡,直到整鍋產(chǎn)生氣泡,表明已充分煮熟,可以起鍋; (9)冷卻:起鍋后倒人長寬厚為50X5 OX 10~5厘米方形容器中或臉盆中冷卻12~14小時之后,即成豆腐狀白棟腐; (10)切片:將冷卻后的白棟腐切成5X 4厘米、厚0.5厘米的薄片; (11)曬干:切好后的薄片放到竹制蔑席或竹篩子上進行自然陽光涼曬或用烘干機進行烘干; (12)包裝:用統(tǒng)一包裝袋進行包裝,每袋0.5~1.0千克。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白櫟腐干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曬干與包裝步驟之間還有分級步驟,將曬干后的腐干按不同標準進行分級。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白櫟腐干的制作工藝。主要是將白櫟果實加工成腐干,這樣就較容易的保存,運輸?shù)?,同時也保留了原有的營養(yǎng)以及藥用價值。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采摘、選果、浸泡、磨碎、過濾、沉淀、稀釋、燒煮、冷卻、切片、曬干、分級、包裝。
【IPC分類】A23L19/00
【公開號】CN105249322
【申請?zhí)枴緾N201510560997
【發(fā)明人】胡沁, 蔡小槐, 吳有南
【申請人】文成縣益禾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