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解酒植物飲料及其配制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以葛根、枳犋子、桑椹、菊花、沙棘、枸杞子、砂仁、甘草為原料制成的解酒植物飲料及其配制方法,本發(fā)明能綜合調(diào)整臟腑機能,減少酒精吸收,加速體內(nèi)酒精分解和排泄,從而提高酒量,防止酒醉發(fā)生,快速恢復因過量飲酒產(chǎn)生的身體不適,同時保護胃腸道及肝腎等臟器。
【背景技術】
[0002]嗜酒過度,易損傷脾胃,致脾胃虛弱。脾虛則運化失職,酒濕濁氣,蘊聚中焦,清濁相混,阻滯氣機,血行不暢,脈絡壅塞,濕濁與氣血相搏于肝臟,致肝臟受損,而生肝病。肝體受損,疏泄失常,臟腑失和,氣血郁滯,脾虛益甚,進而波及于腎,腎失開闔,水濁漸積漸多,至水不得泄,而為腎病。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在其名著《脾胃論》中如此論述:“葛花解酲湯治飲酒太過,嘔吐痰逆,心神煩亂,胸膈痞塞,手足戰(zhàn)搖,飲食減少,小便不利”。葛花解酲湯并非單純的解酒,而是通過配伍,綜合運用行氣、利水、補虛、和胃、醒脾等方法,調(diào)節(jié)臟腑機能,而起解酒的作用。
[0003]葛根性味甘、辛,涼。具有發(fā)表解肌,升陽止渴,解熱生津之功,擅治酒積。早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就己記載葛根能“解諸毒”,此言“諸毒”當涵蓋有飲酒中毒。明確提出葛根解酒者,首推唐代甄權的《藥性論》,記載葛根能“開胃下食,解酒毒”。其后,陳藏器的《本草拾遺》說,葛根“蒸食:消酒毒,可斷谷不饑”。唐朝的《食療本草》中指出:“葛根蒸食之,消酒毒?!薄堕_寶本草》亦載:“作粉:止渴,利大小便,解酒,去煩熱”?!肚Ы鸱健酚涊d,飲鮮葛根汁可治“酒醉不醒”。
[0004]枳根子入藥首載于唐代藥典《新修本草》,云其“主頭風,小腹拘急”。唐代孟詵的《食療本草》首先發(fā)現(xiàn)了枳犋這種喬木的解酒作用。據(jù)述:“昔有南人修舍用此木,誤落一片入酒甕中,酒化為水也”?!兜崮媳静荨访鞔_提出其“治一切左癱右瘓,風濕麻木,能解酒毒”?!妒泪t(yī)得效方》擬枳犋子丸治“飲酒多發(fā)積”。宋代《本草圖經(jīng)》也經(jīng)過了驗證,說它“能敗酒味,若以其木為柱,則屋中之酒皆薄也”。明代王肯堂的《證治準繩》記載:“解毒無如枳蓂子之妙”。故早時多以原植物解酒。直到金元時期,用來解酒才偏重于枳犋的果實或種子,即枳犋子。當時名醫(yī)朱丹溪曾有驗案:一男子三十余,因飲酒過多,加上房勞過度,出現(xiàn)發(fā)熱不退,全身疲乏,治療時先用補氣血藥加上葛根以解酒。服后得微汗,但“人反懈怠,熱如故”,癥狀不減。丹溪悟出是葛根過度發(fā)散之故,遂用枳犋子易葛根,果然藥到病除。
[0005]桑椹又名桑果,性味甘微寒,入心、肝、腎經(jīng),具生津、止渴、補肝益腎、滋陽補血,明目安神、利關節(jié)、去風濕、解酒等功效。《隨息居飲食譜》指出,桑椹“滋肝腎、充血液、止消渴,利關節(jié),解酒毒,去風濕,聰耳明目,安魂鎮(zhèn)魄”?!侗静菥V目》記載“搗汁飲,解酒中毒”。
[0006]菊花屬發(fā)散風熱類,辛甘苦、微寒,能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端庤b》載其“解醉漢昏迷,易醒,共干葛煎湯”。
[0007]砂仁是芳香化濕、醒脾開胃的常用藥物,味辛性溫,入脾、胃、腎經(jīng),有行氣化濕、溫脾、止瀉等功效。中醫(yī)認為,砂仁主要作用于人體的胃、腎和脾,能夠行氣調(diào)中,和胃醒脾。李時珍對砂仁的評價是:“補肺醒脾,養(yǎng)胃益腎,理元氣,通滯氣,散寒飲脹痞,噎嗝嘔吐,止女子崩中,除咽喉口齒浮熱,化銅鐵骨哽?!敝嗅t(yī)認為,凡是胸脘痞悶、腹脹食少、腹痛泄瀉等諸疾,都需用砂仁配伍其它中藥材來治療。
[0008]甘草性味甘,平,入心、肺、脾、胃經(jīng)。本品能益氣補中、緩急止痛、緩和藥性,用于治療心氣不足、心悸怔忡、脈結代、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倦怠無力等癥。甘草的藥性緩和,可升、可降,可以與補藥、瀉藥、寒藥、溫藥、涼藥等各類藥物配合使用,并有調(diào)和藥性的作用。
[0009]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多名專家針對現(xiàn)代長期飲酒人群,潛心研制出本發(fā)明解酒植物飲料。解酒植物飲料以多種純天然植物為原料,采用高新技術提取植物精華,并運用現(xiàn)代工藝精制而成。直接飲用,能夠迅速被胃腸道吸收,進而分布到身體各個器官,綜合調(diào)整臟腑機能,減少酒精吸收,加速體內(nèi)酒精分解和排泄,從而提高酒量,防止酒醉發(fā)生,快速恢復因過量飲酒產(chǎn)生的身體不適,同時保護胃腸道及肝腎等臟器。
【發(fā)明內(nèi)容】
[0010]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解酒植物飲料,綜合調(diào)整臟腑機能,減少酒精吸收,加速體內(nèi)酒精分解和排泄,從而提高酒量,防止酒醉發(fā)生,快速恢復因過量飲酒產(chǎn)生的身體不適,同時保護胃腸道及肝腎等臟器。
[0011]本發(fā)明所涉及的解酒植物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酒植物飲料是由葛根、枳犋子、桑椹、菊花、沙棘、枸杞子、砂仁、甘草為原料組成。
[0012]本發(fā)明所述的解酒植物飲料其特征在于:該解酒植物飲料的原料重量比例為葛根1?20份、積棋子1?10份,桑堪0.5?5份、菊花0.5?5份、沙棘0.5?5份、枸杞子0.5?5份、砂仁0.5?5份、甘草0.5?5份。
[0013]本發(fā)明所述的解酒植物飲料其特征在于:該解酒植物飲料的原料重量比例為葛根5?1 5份、積犋子2?8份,桑椹0.5?2份、菊花0.5?2份、沙棘0.5?2份、枸杞子0.5?2份、砂仁0.5?2份、甘草0.5?2份。
[0014]本發(fā)明所述的解酒植物飲料其特征在于:該解酒植物飲料的原料重量比例為葛根10份、枳犋子5份,桑椹1份、菊花1份、沙棘1份、枸杞子1份、砂仁1份、甘草1份。
[0015]本發(fā)明所述的解酒植物飲料的制備方法為:取藥材加8水提取三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過濾,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加入白砂糖、檸檬酸、山梨酸鉀等輔料,攪拌溶解,過濾。加水調(diào)整到相對密度為1.06。灌裝、滅菌、貼簽、包裝。
[0016]實施例1葛根1份、積犋子1份,桑椹0.5份、菊花0.5份、沙棘0.5份、枸杞子0.5份、砂仁0.5份、甘草0.5份。
[0017]取藥材加8水提取三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過濾,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加入白砂糖、檸檬酸、山梨酸鉀等輔料,攪拌溶解,過濾。加水調(diào)整到相對密度為1.06。灌裝、滅菌、貼簽、包裝。
[0018]實施例2葛根20份、積犋子10份,桑椹5份、菊花5份、沙棘5份、枸杞子5份、砂仁5份、甘草5份。
[0019]取藥材加8水提取三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過濾,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加入白砂糖、檸檬酸、山梨酸鉀等輔料,攪拌溶解,過濾。加水調(diào)整到相對密度為1.06。灌裝、滅菌、貼簽、包裝。
[0020]實施例3該解酒植物飲料的原料重量比例為葛根5份、枳犋子2份,桑椹0.5份、菊花0.5、沙棘0.5份、枸杞子0.5份、砂仁0.5份、甘草0.5份。
[0021]取藥材加8水提取三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過濾,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加入白砂糖、檸檬酸、山梨酸鉀等輔料,攪拌溶解,過濾。加水調(diào)整到相對密度為1.06。灌裝、滅菌、貼簽、包裝。
[0022]實施例4該解酒植物飲料的原料重量比例為葛根15份、枳犋子8份,桑椹2份、菊花2份、沙棘2份、枸杞子2份、砂仁2份、甘草2份。
[0023]取藥材加8水提取三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過濾,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加入白砂糖、檸檬酸、山梨酸鉀等輔料,攪拌溶解,過濾。加水調(diào)整到相對密度為1.06。灌裝、滅菌、貼簽、包裝。
【主權項】
1.一種解酒植物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酒植物飲料是由葛根、枳犋子、桑椹、菊花、沙棘、枸杞子、砂仁、甘草為原料組成。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解酒植物飲料其特征在于:該解酒植物飲料的原料重量比例為葛根1?20份、積犋子1?10份,桑椹0.5?5份、菊花0.5?5份、沙棘0.5?5份、枸祀子0.5?5份、砂仁0.5?5份、甘草0.5?5份。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解酒植物飲料其特征在于:該解酒植物飲料的原料重量比例為葛根5?15份、枳犋子2?8份,桑椹0.5?2份、菊花0.5?2份、沙棘0.5?2份、枸祀子0.5?2份、砂仁0.5?2份、甘草0.5?2份。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解酒植物飲料其特征在于:該解酒植物飲料的原料重量比例為葛根10份、枳犋子5份,桑椹1份、菊花1份、沙棘1份、枸杞子1份、砂仁1份、甘草1份,上述解酒植物飲料的制備方法為:取藥材加8水提取三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過濾,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加入白砂糖、檸檬酸、山梨酸鉀等輔料,攪拌溶解,過濾;加水調(diào)整到相對密度為1.06;灌裝、滅菌、貼簽、包裝。
【專利摘要】一種解酒植物飲料及其配制方法。該解酒植物飲料的原料重量比例為葛根10份、枳椇子5份,桑椹1份、菊花1份、沙棘1份、枸杞子1份、砂仁1份、甘草1份。上述解酒植物飲料的制備方法為:取藥材加8水提取三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過濾,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加入白砂糖、檸檬酸、山梨酸鉀等輔料,攪拌溶解,過濾。加水調(diào)整到相對密度為1.06。灌裝、滅菌、貼簽、包裝。
【IPC分類】A23L2/02, A23L2/52
【公開號】CN105265943
【申請?zhí)枴緾N201410230238
【發(fā)明人】吳光平
【申請人】吳光平
【公開日】2016年1月27日
【申請日】2014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