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鞋的外底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網(wǎng)球鞋、高爾夫鞋、足球鞋、跑鞋、行軍鞋、都市鞋等的外底。
背景技術(shù):
鞋具備形成其底面的外底。該外底所必需的重要性能包括例如良好的粘著性、良好的耐磨性、和適當?shù)娜嵝浴檫_到這些所需性能,外底由橡膠或合成樹脂形成。
從增強設(shè)計的觀點來看,有時外底被分隔為多個色彩彼此不同的區(qū)域。圖8示出了用于制造這種外底的模具51。該圖是沿著鞋軸向直線的斷面圖。在這種制造方法中,首先如圖8(a)所示的那樣,用第一橡膠組合物53填充相當于外底柱螺拴的部分。在圖8(a)中,用黑色涂黑的部分是第一像膠組合物。
然后固定模具,對模具51進行加熱。據(jù)此第一橡膠組合物53流動,且如圖8(b)所示,橡膠組合物53從相當于柱螺拴的部分泄漏出來。由工人將該泄漏部分(流出物)除去。圖8(c)顯示的是除去流出物之后的狀態(tài)。然后將第二種橡膠組合物投入模具51,固定模具,對模具51進行加熱。該第二橡膠組合物和第一橡膠組合物的顏色是不同的。通過固定模具,如圖8(d)所示,由第一橡膠組合物5 1形成的柱螺栓55和第二橡膠組合物形成的本體57粘合在一起成為一體(加硫粘合)。因此形成具備色彩不同的多個區(qū)域的外底。在某些情況下,將三種或更多種顏色不同的橡膠組合物順次投入模具51中。
在這種制造方法中,填充橡膠組合物和除去流出物幾乎都是用手工實施的,效率不高。此外,在對第二橡膠組合物加熱和加壓時,第一橡膠組合物一定程度地流動。由于該流動現(xiàn)象,第一橡膠組合物和第二橡膠組合物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因此使外底的美觀程度下降。
在僅對第一橡膠組合物加熱時,如果加熱溫度升高或者加熱時間增加,則促進了第一橡膠組合物的加硫作用。因此,抑制了第一橡膠組合物在第二次加熱時流動。但是,已進行加硫的第一橡膠組合物和第二橡膠組合物難以粘合在一起。此外,由于第二次加熱使得第一橡膠組合物過度硫化,因.此造成熱損耗。尤其是當依次填充3種以上橡膠組合物的情況下,粘合不良和熱損耗的問題變得顯著。
當使用由不同材料形成的橡膠組合物的情況下,會產(chǎn)生同樣的問題。例如在制造具備由粘著性優(yōu)秀的橡膠作為基本材料所形成的區(qū)域和由耐磨性優(yōu)秀的橡膠作為基本材料所形成的區(qū)域的外底時,會產(chǎn)生由于流動的界限模糊、粘合不良和熱損耗的問題。而且,由于加硫,使得組合在一起的材料粘合強度不足。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一種外底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聚合物組合物投入部件成形用模具中,形成部件;將與上述聚合物組合物的材質(zhì)或顏色不同的、用于本體的聚合物組合物與在部件成形步驟中得到的部件投入到最終成形用模具中,使本體和部件接合。在該制造方法中,由于形成部件和形成本體的模具是不同的,因此容易填充聚合物組合物,并且除去流出物也不花費時間和精力。
當部件和本體是由橡膠組合物形成時,優(yōu)選使部件在部件成形步驟處于半加硫狀態(tài)。由此在接合步驟中本體和部件被加硫粘結(jié)。因此粘結(jié)強度提高??梢允雇断蜃罱K成形用模具中的本體用橡膠組合物處于未加硫狀態(tài)或半加硫狀態(tài)。當其處于半加硫狀態(tài)時,橡膠的流動性能受到抑制。
本發(fā)明的外底具有本體以及部件,該部件是用粘結(jié)劑與本體粘結(jié)的。本體和部件具有不同的材料和顏色。由于在該外底中,本體和部件是分別成形的,因此容易進行聚合物組合物填充,同時除去流出物也不花費時間和精力。而且本體和部件之間的界限也是清楚的。
當使用以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NBR)作為基本材料的橡膠組合物,并將其用于本體或部件之一的情況下,通過加硫是難以進行粘結(jié)的,而使用粘結(jié)劑進行粘結(jié)是有效的。尤其是當本體和部件中的任一個為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而另一方為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或聚丁二烯(BR)時,該粘結(jié)是有效的。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鞋的局部斷面圖,
圖2是表示圖1的鞋的外底底視圖,圖3(a)是表示用于圖2外底的第一部件的底視圖,圖3(b)是沿圖3(a)A-A線的斷面圖,圖4(a)是表示用于圖2外底的第二部件的底視圖,圖4(b)是沿圖4(a)B-B線的斷面圖,圖5(a)是表示用于圖2外底的第三部件的底視圖,圖5(b)是沿圖5(a)C-C線的斷面圖,圖6是表示在最終成形用模具的成形狀態(tài)的模式圖,圖7是表示由圖6最終成形用模具成形的外底的模式斷面圖,圖8是表示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外底成形狀態(tài)的模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文將參考附圖、基于優(yōu)選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描述。
圖1中的鞋1具有上部2、內(nèi)底3、中底4和外底5。上部2的材料、形狀和尺寸與公知的鞋的上部一樣。內(nèi)底3的材料、形狀和尺寸與公知的鞋的內(nèi)底一樣。中底4的材料、形狀和尺寸與公知的鞋的中底一樣。因此省略了對內(nèi)底3和中底4的說明。
圖2是表示圖1的符號1的外底5的底視圖。該外底5由加硫了的橡膠形成。從以下的詳細說明可知,外底5是由本體和3個部件形成。圖2僅顯示了用于左腳的外底5,用于右腳的外底5具有將圖2所示的形狀反轉(zhuǎn)所得的形狀。
圖3是表示用于圖2外底5的第一部件6。圖3(a)是其底面圖,圖3(b)是沿圖3(a)A-A線的斷面圖。第一部件6幾乎呈板狀。第一部件6有多個通孔7。第一部件6著銀色。
圖4是表示用于圖2外底5的第二部件8。圖4(a)是其底面圖,圖4(b)是沿圖4(a)B-B線的斷面圖。第二部件8幾乎呈環(huán)狀。第二部件8具有多個突起9。第二部件8著橙色。
圖5是表示用于圖2外底5的第三部件10。圖5(a)是其底面圖,圖5(b)是沿圖5(a)C-C線的斷面圖。第三部件10幾乎呈環(huán)狀。第三部件10具有和第二部件8相同的多個突起9。第三部件10著橙色。
在制造外底5時,首先形成第一部件6。在成形時,將橡膠組合物投入到模具中,并進行加熱和加壓。此時設(shè)定較低的加熱溫度或者較短的加熱時間,以得到呈半加硫狀態(tài)的第一部件6。用與形成第一部件6相同的方法,用其它模具形成半加硫狀態(tài)的第二部件8和第三部件10。
然后,如圖6所示制備最終成形用模具11,將第一部件6、第二部件8和第三部件10投入到該最終成形用模具11中。在投入時,第二部件8和第三部件10的突起9穿過第一部件6的通孔7。此后,向最終成形用模具11投入本體用橡膠組合物12。該橡膠組合物12著黑色。此后固定最終成形用模具11,提高溫度。由此各部件6、8、10和橡膠組合物12硫化,形成外底5。
圖7是表示由圖6的最終成形用模具11成形的外底5的模式斷面圖。該外底5由第一部件6、第二部件8、第三部件10和本體13形成。第一部件6和第二部件8以及第三部件10之間、第二部件8以及第三部件10和本體13之間、以及本體13和第一部件6之間是通過加硫粘結(jié)的。加硫粘結(jié)獲得的粘結(jié)強度大,而且不需要對將要粘結(jié)對象的部位進行表面處理(例如表面研磨)。
在該制造方法中,由于用從最終成形用模具的不同模具形成部件6、8、10,不用花時間和精力投入橡膠組合物和除去流出物,因此有效。該外底5的各部件6、8、10在模具中被加熱兩次,而本體13僅被模具加熱1次。換言之,盡管外底5的各部件6、8、10、13是其中加熱最多的部位,但也僅是兩次。在外底5中通過過度硫化可抑制熱損耗,而且粘結(jié)強度提高。此外,在部件6、8、10成形階段可一定程度地促進硫化,因此在用最終成形用模具11進行粘結(jié)的步驟中可抑制橡膠組合物的流動。因此,第一部件6的銀色、第二部件8和第三部件10的橙色以及本體的黑色界限分明,外觀極好。該制造方法尤其適于部件6、8、10、13的數(shù)目(換言之本體13的數(shù)目和部件6、8、10的數(shù)目之和)多于3種的情況。
可將投入最終成形用模具11中的橡膠組合物12設(shè)定為半加硫狀態(tài),且其在其它模具中形成預(yù)定形狀。由此可縮短在最終成形用模具11中的加硫時間。而且,由于抑制了橡膠在最終成形用模具11內(nèi)部中的流動,各部位之間的界限變得更加清楚。
第一部件6、第二部件8、第三部件10以及本體13被分開獨立地進行硫化,并且可用粘結(jié)劑互相粘結(jié)在一起。在用粘結(jié)劑進行粘結(jié)的情況下,工作更加有效,且各部位6、8、10和13之間的界限也變得明顯。特別是在對通過硫化難以互相粘合在一起的材料進行粘結(jié)時,使用粘結(jié)劑進行粘合更有效。這樣的例子有由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作為基材橡膠的橡膠組合物所形成的部位和由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作為基材橡膠的橡膠組合物所形成的部位之間的粘合,以及由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作為基材橡膠的橡膠組合物所形成的部位和由聚丁二烯共聚物作為基材橡膠的橡膠組合物所形成的部位之間的粘合。通過將不同材料形成的部位粘合在一起,可以獲得具有二者優(yōu)點的外底。更具體而言,可以從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獲得地面濕潤時的粘著性,從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或聚丁二烯獲得強度。
可組合使用加硫粘合和用粘結(jié)劑進行粘合。例如在通過加硫使得第一部件6和第二部件8以及第三部件10粘合之后,用粘合劑將其與本體13進行粘合。例子[橡膠組合物的制備]將100重量份的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由Nippon Zeon Co.Ltd.制造、商品名稱為“Nipol DN200”)、45重量份的二氧化硅(由Degusa Co.Ltd.制造、其商品名稱為“Ultrasil VN3顆粒型”)、4.0重量份的硅烷偶合劑(由Degusa Co.Ltd.制造、其商品名稱為“Si69”)、2.0重量份的鄰苯二甲酸二辛酯、2.0重量份的抗氧劑(由大內(nèi)新與化學(xué)工業(yè)株式會社制造、商品名稱為“Nocrac 200”)、0.5重量份的另外一種抗氧劑(由大內(nèi)新與化學(xué)工業(yè)株式會社制造,商品名稱為“Sunnoc N”)、3.0重量份的氧化亞鉛(由三井金屬礦業(yè)株式會社制造、商品名稱為“氧化亞鉛,類型II”)、1.0重量份的硬脂酸、0.5重量份的200目硫磺粉末、1.3重量份的作為硫化促進劑的二苯并噻唑二硫化物(由大內(nèi)新與化學(xué)工業(yè)株式會社制造、商品名稱為“Nocceler DM”)、和2.5重量份的作為另外一種硫化促進劑的四(2-乙基己基)二硫化二甲氨二硫化物(由大內(nèi)新與化學(xué)工業(yè)株式會社制造、商品名稱為“Nocceler TOT-N”)、以及黑色染料用班伯里(Banbury)混合器和滾筒進行混合,得到橡膠組合物N1。
除了用銀色染料代替橡膠組合物N1中的黑色顏料,用相同方式得到橡膠組合物N2。另外除了用橙色染料代替橡膠組合物N1中的黑色顏料,用相同方式得到橡膠組合物N3。
將75重量份的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由Nippon Zeon Co.Ltd.制造、商品名稱為“Nipol 1507”)、25重量份的聚丁二烯(由JSR公司制造、商品名稱為“BR11”)、60重量份的ISAF碳黑(由Asahi Carbon有限公司制造,商品名稱為“Asahi#80”)、5.0重量份的操作油(由Idemitsu Kosan有限公司制造,商品名稱為“PW380”)、2.0重量份的抗氧化劑(由大內(nèi)新與化學(xué)工業(yè)株式會社制造、商品名稱為“Nocrac 200”)、3.0重量份的氧化鋅(氧化亞鉛)(由三井金屬礦業(yè)株式會社制造、商品名稱為“氧化亞鉛、類型II”)和1.0重量份的硬脂酸用班伯里(Banbury)混合器進行混合,得到橡膠組合物。將該橡膠組合物投入一打開的滾筒中,然后加入1.5重量份的硫磺、1.0重量份的作為硫化促進劑的N-叔丁基-2-苯并噻唑亞磺酰胺由大內(nèi)新與化學(xué)工業(yè)株式會社制造、商品名稱為“Nocceler EZ”、0.5重量份的作為另一種硫化促進劑的二乙基硫代氨基甲酸鋅由大內(nèi)新與化學(xué)工業(yè)株式會社制造、商品名稱為“Nocceler EE”以及0.5重量份的作為再一種硫化促進劑的二鄰甲笨胍(由大內(nèi)新與化學(xué)工業(yè)株式會社制造,商品名稱為“Nocceler DT”)并進行混合,得到黑色組合物S1。[實施例1]將橡膠組合物N1加入本體模具中,在160℃下加熱和硫化10分鐘得到本體。將橡膠組合物N2加入部件模具中,在160℃下加熱和硫化10分鐘得到第一部件。將橡膠組合物N3加入到另一部件模具中,在160℃下加熱和硫化10分鐘得到第二部件。將橡膠組合物N3加入到再一部件模具中,在160℃下加熱和硫化10分鐘得到第三部件。然后,用粘合劑將本體和各部件粘結(jié),得到實施例1的外底。[實施例2]除了用橡膠組合物S1代替橡膠組合物N1,用和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實施例2的外底。[實施例3]將橡膠組合物N1加入到本體模具中,在160℃下加熱5分鐘得到半硫化狀態(tài)的本體。將橡膠組合物N2加入到部件模具中,在160℃下加熱5分鐘得到半硫化狀態(tài)的第一部件。將橡膠組合物N3加入到另一部件模具中,在160℃下加熱5分鐘得到半硫化狀態(tài)的第二部件。將橡膠組合物N3加入到再一部件模具中,在160℃下加熱5分鐘得到半硫化狀態(tài)的第三部件。然后將該本體,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加入到最終成形模具中,在160℃下加熱5分鐘,使本體和各部件通過硫化粘結(jié)。同時,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以及第三部件也通過硫化粘結(jié)。由此得到實施例3的外底。[比較例1]將橡膠組合物N3充填到最終成形用模具中,加熱加壓20秒鐘后,除去流出物。因此形成相當于第二和第三部件突起的部分。然后,將橡膠組合物N2充填到一部分最終成形用模具中,加熱加壓20秒鐘后除去流出物。由此形成相當于第一部件的部分。然后將橡膠組合物N3充填到一部分最終成形用模具中,加熱加壓20秒鐘后除去流出物。因此形成相當于第二和第三部件突起之外的部分。此外,將橡膠組合物N1投入最終成形用模具中,在160℃下加熱10分鐘得到比較例1的外底。[比較例2]除了用橡膠組合物S1代替橡膠組合物N1,用和比較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比較例2的外底。[邊界的明顯度]目視觀察外底,判斷色彩不同的部位邊界的明顯度,該明顯度分為10段。最佳的明顯度為“10”,最差的明顯度為“1”,其結(jié)果列于下文的表1。[粘結(jié)強度]用鉗子夾住和拉伸外底的第一部件,由此盡量將其與本體分離。在以下的表1中列出了10個外底中被分離的個數(shù)。[粘著性]將公知的上部安裝在外底上制作出鞋子。測試者試穿該鞋子,并在濕草地上行走。確定其粘著性,并及其分為10段。最佳的粘著性為“10”,最差的粘著性為“1”。將10位測試者所得的評價值進行平均,并列在以下的表1中。
表1外底的評價結(jié)果
從表1可知,依據(jù)各實施例的外底在所有項目都得到良好的評價結(jié)果。從這些結(jié)果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變得明了。
上述說明僅用于舉例,還可以在不偏離本發(fā)明實質(zhì)的范圍內(nèi)進行各種變型。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鞋外底的制造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聚合物組合物投入部件成形用模具中,形成部件;將與上述聚合物組合物的材質(zhì)或顏色不同的、用于本體的聚合物組合物與在部件成形步驟中得到的部件投入到最終成形用模具中,使本體和部件接合。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部件和本體是由橡膠組合物形成的,在部件成形步驟中成形的部件為半硫化狀態(tài),在接合步驟中本體和部件被硫化粘合在一起。
3.一種鞋外底,具有本體和用粘結(jié)劑與本體粘接的部件,其特征在于,本體和部件的材質(zhì)或顏色不同。
4.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鞋外底,其特征在于,本體和部件中的任一個由以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作為基材橡膠的橡膠組合物形成,而另一個由以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以外的橡膠作為基材橡膠的橡膠組合物形成。
5.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鞋外底,其特征在于,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以外的橡膠為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或聚丁二烯。
全文摘要
第一部件6、第二部件8和第三部件10是由橡膠組合物形成。這些部件6、8和10是用分開的模具分別形成。這些部件6、8和10處于半硫化狀態(tài)。此外將這些部件6、8和10投入到最終成形用模具11中。再把橡膠組合物12投入到最終成形用模具11中。橡膠組合物12用于形成本體。第一部件6著銀色,第二部件8和第三部件10著橙色,橡膠組合物12著黑色。固定最終成形用模具11,然后進行加熱,使部件6、8和10以及組合物13硫化、并同時粘結(jié)在一起。
文檔編號A43B13/04GK1406533SQ0213150
公開日2003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02年7月2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1年7月25日
發(fā)明者小林和彥, 堀井利裕 申請人:住友橡膠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