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該裝置例如適用于各 種服裝類和鞋等的服飾用品、各種帳篷、窗簾類、或吊具等。
背景技術(shù):
在雨中行走或在干農(nóng)活等時,多是用手挽起褲腳。另外,在熱天 等時用手挽起襯衫或上衣的袖子。但是,如果僅僅是挽起褲腳或袖子 難以維持該挽起的狀態(tài)。因此,以往例如是在褲腳端口或袖口處縫上 短條帶的一端,在挽起褲腳或袖子的位置安裝子母扣的陽部件或陰部 件,在挽起褲腳或袖子時,使安裝在上述條帶的自由端的子母扣的陰 部件或陽部件與安裝在褲腳或袖子上的上述子母扣的陽部件或陰部件 卡合,來維持挽起的狀態(tài)。但是,在使用子母扣的情況下,由于子母 扣的安裝位置是固定的,必然地褲腳或袖子的挽起位置也是固定的, 因此難以調(diào)整該位置。
這種情況,例如通過在WO 03/082041 A2 (專利文獻1)公開的 帶端固定部位調(diào)整裝置可以解決,該帶端固定部位調(diào)整裝置通過操作 拉頭能夠以各種形態(tài)調(diào)整帶端固定部位。其基本的結(jié)構(gòu)是備有拉頭和 一對長帶條,該拉頭通過柱部使上板部與下板部的中央部分具有必要 的間隙并將其連接,該一對長帶條將鏈牙列穿插于上述間隙,該鏈牙 列由可咬合脫開的多個鏈牙構(gòu)成,該多個鏈牙沿著相對的側(cè)緣以規(guī)定 的間距安裝。上述拉頭具有以下構(gòu)造將一般的拉鏈用拉頭的出口形 成在帶端固定部位方向的前后,并且使同樣的拉鏈用拉頭的入口相互 對接,并以該狀態(tài)而一體化。而且,在其下板部的下面安裝著帶類安 裝部,該帶類安裝部用于將一端固定在帽子的配戴緣部的帶端固定部 位改變部、包的背帶位置改變部、手套的手背寬度改變部、鞋的系緊帶固定位置改變部等上的帶類的另一端固定。上述帶有鏈牙的條帶相 當(dāng)于一般的拉鏈上的牙鏈。
通過縫制等將該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帶有鏈牙的條帶安裝在 改變操作部,該改變操作部用于移動改變上述那樣的各種物品的一部 分帶端固定部位,通過使拉頭沿著鏈牙列滑動而使拉頭的位置改變, 來改變安裝在拉頭上的帶類另一端的位置,從而使固定該帶類一端的 作為物品的第二位置的帶端固定部位移動改變。通過該拉頭的滑動, 與一般的拉鏈不同,由于拉頭是將帶端固定部位方向的兩端部形成在 出口處,該拉頭前后的拉鏈鏈牙列總是為咬合狀態(tài)。
專利文獻1: WO 03/082041 A2
如上所述,根據(jù)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 置,公開了通過沿著帶有鏈牙的條帶的鏈牙列滑動操作單一的拉頭, 使作為物品第二位置的帶端固定部位向所希望的位置變更。另外,在 該專利文獻l中,雖然記載了可以使用兩個拉頭,但是并沒有公開具 體的結(jié)構(gòu),在實際的實施中應(yīng)該被認為是由單一的拉頭使物品的帶端 固定部位改變。但是,這樣單一的拉頭,存在其形狀和結(jié)構(gòu)都很復(fù)雜、 在拉頭的制作上耗費工時的問題。
另外,不管怎樣,專利文獻1的將一端安裝在設(shè)置于拉頭下板部 的繩帶類固定部的繩帶類,通常配置在物品的內(nèi)面。若使繩帶類呈露 出到物品內(nèi)面的狀態(tài),物品的穿用者或使用者的身體的一部分與該繩 帶類容易掛住,不可避免會損傷物品或最壞的情況是發(fā)生傾倒。
在此,如該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那樣,為了不使配置在物品內(nèi)面 的繩帶類成為累贅,在隧道狀的繩帶類引導(dǎo)布中穿插繩帶類,通過繩 帶類引導(dǎo)布覆蓋繩帶類,來抑制繩帶類的妨礙動作。但是,在這種情 況下,例如繩帶類從拉頭脫出或中途斷開時,必須將繩帶類的端部重 新安裝到拉頭的帶端安裝部,或更換繩帶類。此時,繩帶類位于拉頭 的下面或上述隧道狀繩帶類引導(dǎo)布的內(nèi)部,而且,如上所述,拉頭的 前后端部與一般的拉鏈用的拉頭的出口具有同樣的構(gòu)造,由此,拉頭 前后的鏈牙列處于咬合狀態(tài)總是封閉的,因此在該狀態(tài)下不能進行帶
端的安裝和更換。
本發(fā)明是為了解決這些現(xiàn)有問題而進行的,其具體的目的在于提 供一種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該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 置即使不使用形狀和結(jié)構(gòu)復(fù)雜的拉頭也能移動帶端固定部位,另外, 在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后,只要不再改變該位置就能夠維持帶端 固定部位,而且,萬一繩帶類從拉頭脫出或中途斷開時,能夠簡單地 進行繩帶類的重新安裝或更換。
發(fā)明內(nèi)容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的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 基于配置在物品的第一位置的操作部的操作,通過繩帶類改變物品的 第二位置的位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部具有兩片條帶、第一及第 二拉頭、以及連接部件,上述條帶具有鏈牙列,該鏈牙列由沿相對的
側(cè)緣部分別固定、相互咬合或分離脫開的多個鏈牙構(gòu)成;上述第一及 第二拉頭穿插上述各鏈牙列,通過滑動操作進行各鏈牙的咬合或分離
脫開;上述連接部件連接第一及第二拉頭,上述第一拉頭、第二拉頭 及連接部件的任何一個具有安裝上述繩帶類的帶端安裝部,上述繩帶 類的一端部安裝在上述帶端安裝部,上述繩帶類的另一端部安裝在物 品的上述第二位置,上述第一及第二拉頭分別具有上、下板部;在 上、下板部之間形成鏈牙引導(dǎo)通道并連接上、下板部之間的柱部;設(shè) 置在各上板部的上面的連接部件安裝部,使相互的柱部相對并通過上 述連接部件連接第 一及第二拉頭。
在本發(fā)明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中,上述第一拉頭具有停止爪
^而使拉頭的^動停止; 一與基于上述連接部件的滑動操作連動地抵抗 彈性的彈壓,從鏈牙間的間隙分離脫出而使拉頭能夠滑動。
根據(jù)優(yōu)選的形態(tài),上述連接部件與上述第一及/或第二拉頭可以卡 定脫開地構(gòu)成。另外,上述連接部件也可以具有連接部和拉手部。
另外,在本發(fā)明中,上述連接部件可以是由罩體和連接體構(gòu)成,該罩體從上方覆蓋上述第一及第二拉頭;該連接體設(shè)置在上述罩體上,
連接上述第一拉頭的連接部件安裝部和上述第二拉頭的連接部件安裝 部。在這種情況下,上述連接體最好可擺動地軸支承在上述罩體上。 再有,上述帶端安裝部最好插入形成在上述第一拉頭與上述第二拉頭 之間的間隙中,特別是最好從上述罩體的上壁插入上述間隙中。
本發(fā)明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作為基本的構(gòu)造,如上所述是具 有與以往拉鏈中的拉鏈牙鏈相當(dāng)?shù)?根帶鏈牙的條帶、具有不同構(gòu)造 的第一及第二兩個拉頭以及連接第一及第二拉頭的連接部件,該第一 及第二拉頭穿插各鏈牙列。即,本發(fā)明沒有使用專利文獻1那樣的具 有復(fù)雜形狀的單一的拉頭,是將兩種拉頭連接使用的帶端固定部位改 變裝置,這兩種拉頭可以轉(zhuǎn)用一般的拉鏈用的拉頭。
即,兩種拉頭的共同的結(jié)構(gòu)是,將左右具有凸緣的上下板部的滑 動方向一端側(cè)通過柱部連接,在其內(nèi)部形成Y字形的鏈牙引導(dǎo)通道。 通常,在上述上板部的上面形成拉手安裝柱,但為了在上下兩面操作 拉頭,也有在上板部的上面及下板部的下面分別設(shè)置拉手安裝柱的拉 頭。
因此,在本發(fā)明中,設(shè)置有繩帶類的端部安裝部的拉頭不用特殊 地制造,例如,可以將以往眾所周知的在下板部沒有拉手安裝柱的通 常的拉頭與在下板部也設(shè)置拉手安裝柱的通過上下兩面可以進行滑動
操作的拉頭組合來使用。這種情況下,只需在設(shè)置于下板部的拉手安 裝柱上安裝上述繩帶類的端部。
再有,在本發(fā)明中,也可以從拉頭排除拉手安裝柱。在這種情況 下,將上述連接部件直接安裝在第一及第二拉頭的上板部。另外,也 可以排除設(shè)置在下板部的拉手安裝柱,這種情況下,例如可在連接第 一及第二拉頭的連接部件上安裝繩帶類的端部。因此,在本發(fā)明中上
述拉手安裝柱并不是必要的結(jié)構(gòu)。
將這樣準(zhǔn)備的第一及第二拉頭,以其柱部側(cè)的端部相對合的方式 配置,通過連接部件連接兩者。通過連接部件連接的第一及第二拉頭 穿插于帶鏈牙的條帶從而成為本發(fā)明的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 置。像這樣通過將兩種拉頭的柱部側(cè)的端部相對合的方式配置,由一 方的拉頭而分離的鏈牙列必然由另一方的拉頭而咬合。另外,連接部 件能夠使兩個拉頭之間的間隔不會離開過大地保持規(guī)定的距離,能夠 順暢地在兩拉頭內(nèi)引導(dǎo)鏈牙列。
另外,將安裝在本發(fā)明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繩帶類的自由 端固定在物品的第二位置,同時將帶鏈牙的一對條帶沿著在作為物品 第一位置的帶端固定部位的變更操作部形成的開口部通過縫制等方法 固定。在該狀態(tài)下,通過連接部件使拉頭沿鏈牙列滑動,牽拉繩帶類。 據(jù)此,作為物品第二位置的帶端固定部位能夠向所期望的位置移動。 另外,通過使拉頭返回到原來的位置,能夠使上述帶端固定部位向原 來的位置(原來的狀態(tài))移動。此時,變更操作部由于能夠設(shè)置在任 意的位置,例如即使遠離帶端固定部位,通過設(shè)置在容易操作變更操 作部的位置,能夠容易地滑動拉頭而使帶端固定部位移動。
另外,本發(fā)明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在進行上述那樣的操作 時,由于某種原因會發(fā)生安裝在包括連接部件的拉頭一部分上的繩帶 類的固定脫開、或該繩帶類斷開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在本發(fā)明中, 由于通過連接部件在第 一及第二拉頭之間形成間隙,能夠窺視上述繩 帶類的狀態(tài),使用鉤針等能夠不用取下隧道狀的引導(dǎo)布而將該繩帶類 的端部安裝在拉頭的繩帶類安裝部上,或者更換新的繩帶類。
在本發(fā)明中,在第一拉頭上設(shè)置具有前端停止爪的停止爪部件。 該停止爪部件的前端停止爪在拉頭的滑動停止時通過形成在第一拉頭
上板部的停止爪伸入孔、彈性地伸入鏈牙之間的間隙并卡定。另外, 停止爪部件在通過連接部件進行拉頭的滑動操作時,與該滑動操作連 動地基于連接部件的抬升動作,前端停止爪抵抗彈性的彈壓從鏈牙間 的間隙脫離,使拉頭可以滑動。在此,若使拉頭的滑動操作停止,解 除連接部件的抬升動作,前端停止爪由于彈力的作用伸入相鄰的鏈牙 間的間隙而卡定,因此,拉頭不能滑動。只要將能進行這樣動作的停 止爪部件設(shè)置在第一拉頭上,通過使拉頭滑動,能夠使物品的帶端固 定部位任意地移動。另外,在使拉頭停止時,在該停止位置拉頭不能
滑動,因此在使帶端固定部位移動后的位置能夠確實地維持帶端固定 部位。
另外,在能夠?qū)⑸鲜鲞B接部件從第一及第二拉頭、或第一及第二
拉頭的任何一個取下的情況下,能夠更加容易地進行繩帶類的安裝和
更換作業(yè)。另外,通過在上述連接部件上進一步設(shè)置拉手部,則不管
連接部的形狀如何都能夠使拉頭的滑動操作變得容易。
另外,在本發(fā)明中,上述連接部件可以是由罩體和連接體構(gòu)成, 該罩體從上方覆蓋上述第一及第二拉頭,該連接體設(shè)置在上述罩體上,
連接上述第一拉頭的連接部件安裝部和上述第二拉頭的連接部件安裝
部。通過罩體覆蓋第一及第二拉頭或連接體,能夠使帶端固定部位改
變裝置的外觀更加美觀。另外,拉頭的滑動也能夠通過持握罩體并使 罩體移動而更簡單地進行。
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將上述連接體可擺動地軸支承在罩體上,在 使罩體移動時,與罩體的移動連動地可使連接體在上下方向擺動。而 且,通過這樣的連接體的擺動,能夠使停止爪部件的前端停止爪容易 從鏈牙間的間隙脫離。
另外,上述帶端安裝部最好從上述罩體的上壁插入形成在上述第 一及第二拉頭間的間隙中,這樣能夠一體地連接罩體和繩帶類。因此, 通過操作罩體并使其移動,可以牽拉繩帶類并確實地使帶端固定部位 移動。
圖l是從上側(cè)看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要部 的立體圖。
圖2是從下側(cè)看該要部的立體圖。
圖3是將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一部分切開表示的側(cè)視圖。 圖4是表示通過在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第一拉頭上所具有的 停止爪機構(gòu)而處于鏈牙卡合狀態(tài)的縱剖視圖。
圖5是表示與鏈牙的卡合脫開狀態(tài)的縱剖視圖。 圖6是表示第二拉頭的變形例的剖視圖。
圖7是表示第二拉頭另一個變形例的側(cè)視圖。 圖8是從下側(cè)看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連接 部件的立體圖。
圖9是安裝著該連接部件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縱剖視圖。 圖IO是從下側(cè)看本發(fā)明實施例3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連接 部件的立體圖。
圖ll是安裝著該連接部件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縱剖視圖。
圖1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4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13是該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側(cè)視剖視圖。
圖14是該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俯視剖視圖。
圖15是該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在拉鏈鏈牙列上的配置圖。
圖16是表示該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動作的側(cè)視剖視圖。
圖17是該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立體圖。
圖18是表示該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變形例的要部剖視圖。
圖19是本發(fā)明實施例5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側(cè)視剖視圖。
圖20是該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俯視剖視圖。
圖21是表示該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動作的側(cè)視剖視圖。
圖2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6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俯視剖視圖。
圖2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7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分解側(cè)視剖視圖。
圖24是該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正視剖視圖。
圖2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8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俯視圖。
圖26是將適用了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一般
的運動衫類局部剖切并立體表示的正視圖。
圖27是將該運動衫類的后背部分挽起的狀態(tài)局部剖切立體表示
的正視圖。
圖28是立體地表示使用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 但沒有縮緊短外套腰部時的狀態(tài)的正視圖。
圖29是立體地表示縮緊該短外套腰部的狀態(tài)的正視圖。
圖30是適用了本發(fā)明實施例3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野營帳 篷窗部關(guān)閉時狀態(tài)的整體立體圖。
圖31是通過該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打開窗部時的野營帳篷的 整體立體圖。
圖32是將適用于上述窗部的開閉片與繩帶類的安裝狀態(tài)放大表 示的要部立體圖。
圖33是將通過該繩帶類使開閉片挽起的狀態(tài)放大表示的要部立 體圖。
圖34是適用了本發(fā)明的繩帶類的上衣類的側(cè)視圖。
圖35是表示通過該繩帶類將袖子的袖口部縮緊狀態(tài)的側(cè)視圖。
符號的說明
10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條帶
2拉頭
20操作部
21a,21b第一及第二拉頭
22a,22b; 23a, 23b第一及第二上、下板部
22a漏l鏈牙卡定窗(前端停止爪伸入孔)
26a,26b連接部件安裝柱
27連接部件
28繩帶類安裝部
29停止爪部件
29c-l前端停止爪
3繩帶類
4壓縮彈簧
5銷(水平支軸)
100運動衫類
110短外套
120野營帳篷
121 帳篷主體
152, 153 上、下板部
152b 停止爪伸入孔
155 柱部
157 罩體
157e 停止爪
161 拉頭主體
162, 163 上、下板部
165 連接部件安裝柱
166 繩帶類安裝部
167 滑動片
171 通道狀主體
171a 卡定突起
175a 繩帶類穿插孔
181 矩形狀板部
182 矩形片
183, 184 第一及第二棒狀連接片
203 罩體
204 連接體 206 銷 208 銷孔
210 繩帶類安裝柱
220 銷穿插孔
221 銷孔
222 穿插孔
223 中間桿
224 卡定部 226 主體部 231 穿插孔 232插入孑L
234繩帶類安裝部
236停止爪部件
237前端停止爪
238鏈牙卡定窗(前端停止爪伸入孔)
239a,239b彈簧安裝柱
248銷支撐部
249銷孔
253臂部
255間隙
258繩帶類安裝部
260a,260b安裝柱部
261,262連接部件安裝部
T帶鏈牙的條帶
E鏈牙
ER鏈牙列
Tl拉鏈牙鏈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一面參照附圖一面根據(jù)具有代表性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優(yōu)選 的實施方式進行具體的說明。另外,本發(fā)明并不被限定于下面所說明 的實施例,只要與本發(fā)明具有本質(zhì)上相同的結(jié)構(gòu),并且具有相3的" 術(shù)效果,可以進行各種變更。
實施例1
圖1~圖5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圖l是從表面?zhèn)瓤幢景l(fā)明實施 例1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要部的立體圖。圖2從后面?zhèn)瓤丛搸?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立體圖。圖3是將該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 拉頭的一部分用剖面表示的側(cè)視圖。
根據(jù)這些圖可以理解,本實施例1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
的操作部20配置在物品的第一位置。該操作部20備有帶鏈牙的條帶 T和構(gòu)成拉頭2的第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連接該第一及第二拉頭 21a、 21b的連接部件27,該帶鏈牙的條帶T分別沿著2片長條帶1 的各相對的側(cè)緣部固定設(shè)置鏈牙列ER,所述鏈牙列ER由可相互咬 合'脫開的多個鏈牙E構(gòu)成,該拉頭2使上述鏈牙列ER穿插于其中, 通過滑動操作進行各鏈牙E的咬合.脫開。
在本實施例l中,上述鏈牙列ER是通過將由聚酯、聚丙烯、尼 龍等的熱塑性樹脂構(gòu)成的一根線條(單絲)成型為螺旋狀而得到的。 各鏈牙E具有與對方的鏈牙E相互咬合.脫開的咬合頭部;從該咬 合頭部延伸設(shè)置、與上述條帶1的側(cè)緣部正交、通過縫制等被固定的 上下的固定腳部;通過反轉(zhuǎn)與相鄰的上部固定腳部連接的反轉(zhuǎn)部。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上述鏈牙E是連續(xù)地作成的,該鏈牙E分 別單獨地作成也可以,其材質(zhì)也不限于熱塑性合成樹脂,金屬也可以。 這種情況下,在為合成樹脂制的場合是通過注射成型在條帶1上直接 作成鏈牙E并一體化,或者若為金屬制的場合是通過具有Y字型截面 的鏈牙E的腳部以夾持條帶1側(cè)緣部的方式使該腳部鉚接固定。這樣 得到的帶鏈牙的條帶T與通常的拉鏈上的牙鏈的構(gòu)造相同。
上述第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分別具有第一及第二上、下板部 22a、 23a, 22b、 23b;在各上、下板部22a、 23a, 22b、 23b之間形 成Y字型的鏈牙引導(dǎo)通道24a、 24b,并且連接各上、下板部22a、 23a, 22b、 23b的一端部之間的第一及第二柱部25a、 25b;在上述第一及 第二各上板部22a、 22b的上面、在各拉頭21a、 21b的滑動方向上長 長地延伸的門形狀地立起的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安裝柱26a、 26b。該 連接部件安裝柱26a、 26b成為連接部件安裝部。至此,各拉頭21a、 21b的結(jié)構(gòu)與通常的拉鏈上的拉頭結(jié)構(gòu)相同。
在此,本實施例1的第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是使上下連接其 第一及第二上、下板部22a、 23a, 22b、 23b的第一及第二柱部25a、 25b側(cè)的端部彼此相對,穿插于上述帶鏈牙的條帶T的鏈牙列ER。 這些結(jié)構(gòu),如果僅僅如此的話也與以往通常的使兩個拉頭穿插的拉鏈
沒有區(qū)別。
可是,在本實施例l中,如上所述,第一及第二上板部22a、 22b 的各連接部件安裝柱26a、 26b彼此通過單個連接部件27連接,并且 在上述第二拉頭21b的下板部23b的下面,設(shè)置用于安裝繩帶類3的 一個端部31的繩帶類安裝部28。希望能夠理解,在這點上本實施例1 與以往一般的拉鏈不同。但是,以往也存在具有獨特構(gòu)造的拉頭并且 一直被制造,這種拉頭是在拉頭的上、下板部的上面以及下面分別設(shè) 置拉手安裝柱,在上下兩面?zhèn)榷寄芑瑒硬僮骼^。
因此,本實施例1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中的上述第一及第二 拉頭21a、 21b,由于可以轉(zhuǎn)用以往被制造的拉鏈用的拉頭,不必特別 制造用于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拉頭。具有這樣結(jié)構(gòu)的本實施例1 的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例如可以安裝在后述的服裝類的 手容易達到的第一位置,并且將上述繩帶類3的另一端部32安裝在服 裝類的下擺部等、需要經(jīng)常進行位置改變的帶端固定部位的位置。這 樣,例如可以將下擺的位置向任意的地方移動變化。
上述連接部件27具有連接上述第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的各 連接部件安裝柱26a、 26b的連接部27a;安裝在該連接部27a上的拉 手部27b。上述連接部27a如圖1及圖3所示,從側(cè)面看拉頭滑動方 向的前后端部沿水平延伸,在其端部間朝著中央山坡狀地向上傾斜, 在俯視下呈0狀的環(huán)體。另外,在形成于連接部27a的前后端部的第 一及第二小環(huán)部,上述第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的各連接部件安裝柱 26a、 26b的相對端部被插入。因此,通過上述連接部件27,各連接部 件安裝柱26a、 26b彼此以不能離開規(guī)定間隔以上的方式被連接。
上述拉手部27b同樣如圖1及圖3所示,由在圓筒桿27b-l上通 過平板部27b-2而連接一體化的拉帶安裝環(huán)27b-3構(gòu)成,該圓筒桿 27b-l穿插著形成上述連接部27a的上述第一及第二小環(huán)部的形成桿 27a-l。在該拉帶安裝環(huán)27b-3中,穿插短拉帶35的一端,并通過折 回方式安裝著短拉帶35。
在上述第二拉頭21b的下板部23b的下面安裝著的繩帶類安裝部28,如圖2及圖3所示,具有與第二拉頭21b的上述連接部件安裝柱 26b相同的形狀、隔著該第二拉頭21b的上、下板部22b、 23b并鏡面 對稱地設(shè)置。在該繩帶類安裝部28中套結(jié)上述繩帶類3的一端部31。 另外,在該繩帶類3的另一端部32,如前所述,安裝在服裝類的下擺 部或袖部等作為第二位置的帶端固定部位上。
另外,根據(jù)本實施例1,在上述第一拉頭21a的一部分設(shè)置自動 停止爪部件29。該自動停止爪部件29在拉頭2的滑動操作時從鏈牙E 間的間隙中拔出而允許拉頭2的自由滑動,在拉頭2停止時,伸入到 該停止位置附近的鏈牙E間的間隙中,而使拉頭2不能進一步地滑動。 在該自動停止爪部件29上,如前所述,例如可以采用日本實爿>平 4-32974號公報中公開的公知的停止爪機構(gòu)。在此,有關(guān)第一拉頭21a, 將安裝有柱部25a的端部稱為前端部,將其相反側(cè)的端部稱為后端部, 該柱部25a連接其上、下板部22a、 23a。
下面一邊參考上述公報中公開的停止爪機構(gòu), 一邊根據(jù)附圖4和 5,簡單地說明上述停止爪機構(gòu)。圖示例中的第一拉頭21a的上述連接 部件安裝柱26a,從上板部22a的前端部立起,朝著后端部傾斜地設(shè) 置成門形狀。連接部件安裝柱26具有左右側(cè)壁,在其內(nèi)部空間的前方
該連接部件安裝柱26a的形狀并不限定于圖示例。
根據(jù)圖示例,停止爪部件29的基端部29a插入在連接部件安裝柱 26a的左右側(cè)壁26c之間,銷5插入形成在左右側(cè)壁26c的軸孔26d 和形成在上述基端部29a的孔部,以上下可自由移動的方式支承停止 爪部件29。該停止爪部件29在側(cè)視下呈具有從基端部29a向上下分 支的臂部29b、 29c的大致Y字型。
另外,在上述上板部22a的大致中央部位的向左右任意一方偏倚 的位置上下貫通地形成著作為本發(fā)明的停止爪伸入孔的鏈牙卡定窗 22a-l。通過該鏈牙卡定窗22a-l,上述停止爪部件29向下分支的下臂 部29c的前端停止爪29c-l向鏈牙引導(dǎo)通道24a內(nèi)突出,在向該處萍皮 引導(dǎo)的鏈牙列ER的鏈牙E間的間隙中前端停止爪29c-l伸入并咬合。
另外,在上述停止爪部件29的上下臂部29b、 29c之間,穿插著 上述連接部件27的連接部27a的一端部27a-l。還有,在上述第一拉 頭21a的上述柱部25a,形成從上板部22a的上面向下方延伸的有底 孔22a-2。在該有底孔22a-2中插入壓縮彈簧4。該彈簧4的上端與上 述停止爪部件29的基端部29a的下面彈性接觸,在拉頭2停止時以使 該停止爪部件29的上述前端停止爪29c-l穿過上述鏈牙卡定窗22a-l 并向鏈牙引導(dǎo)通道24a內(nèi)突出的方式彈簧4被彈壓。
另外,在拉頭2滑動時,若使安裝在連接部件27上的上述拉帶 35以提升的方式捏起拉拽,通過該捏起力上述連接部件27的連接部 27a抵抗壓縮彈簧4的彈壓,向上方被提起。這樣,上述停止爪部件 29以基端部29a為中心向上方轉(zhuǎn)動,將上述前端停止爪29c-l從鏈牙 引導(dǎo)通道24a向上方拔出,伸入鏈牙列ER的鏈牙E間的間隙中的前 端停止爪29c-l的咬合能夠被自動地解除。
圖6表示第二拉頭21b的第一變形例。在上述實施例l中,第二 拉頭21b的連接部件安裝柱26b與繩帶類安裝部28 —體地成型為向 拉頭主體21b-l的滑動方向長長地延伸的門形狀。但是,本變形例中 是將一對支柱26b-l、 26b-2和同樣形狀的一對支柱28a、 28b與拉頭 主體21b-l —體地成型,該一對支柱26b-l、 26b-2從拉頭主體21b曙l 的上板部22b的大致中央部在拉頭主體21b-l的滑動方向上隔開間隔 立起,該一對支柱28a、 28b位于下板部23b的下面中央部,通過使 各一對支柱26b-l、 26b-2, 28a、 28b的前端部鑿密,形成各連接部件 安裝柱26b與繩帶類安裝部28。通過采用這樣的結(jié)構(gòu),不僅省略了連 接部件安裝柱26a、 26b與繩帶類安裝部28的制作工序,還可以大幅 度地降低成本。
在圖7所示的第二拉頭21b的第二變形例中,連接部件安裝柱26b 的結(jié)構(gòu)雖然與上述的第一變形例相同,但是與第一變形例相比在以下 方面不同,即將繩帶類安裝部28與上述連接部件安裝柱26b并列地 一體形成在上板部22b的上面。也就是,在拉頭主體21b-l上板部22b 的前端部側(cè)豎立設(shè)置連接部件安裝柱26b,在后端部側(cè)豎立設(shè)置繩帶
類安裝部28。在該繩帶類安裝部28上設(shè)置繩帶類穿插孔28c,使繩帶 類3穿插于其中,折回并固定。 實施例2
圖8及圖9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2。圖8是從斜下側(cè)看本發(fā)明實 施例2的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連接部件27的立體圖。圖9 是通過該連接部件27連接第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的物品的帶端固 定部位改變裝置的縱剖視圖。
本實施例2的連接部件27,如圖8所示,是由截面為倒U字形的 隧道狀主體171、左右凸緣部172、 173、板片174、 175構(gòu)成的縱截面 方向長的單體構(gòu)成的,該截面為倒U字形的隧道狀主體171沿帶端固 定部位方向(拉頭滑動方向)延伸,該左右凸緣部172、 173沿隧道狀 主體171的寬度方向的各側(cè)緣水平地延伸,該板片174、 175從上述隧 道狀主體171及左右凸緣部172、173的帶端固定部位方向的中央向上 下方向延伸,具有規(guī)定的寬度。
在上述隧道狀主體171的長度方向兩端部的開方文側(cè)下端部,突出 設(shè)置從該隧道狀主體171的內(nèi)壁面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水平突出的左右 一對半圓形截面的卡定突起171a。上述板片174、 175與上述隧道狀 主體171及左右凸緣部172、 173正交并向上下方向延伸。在靠近該板 片174、 175的前端部,形成在板寬方向上長的具有同一形狀的拉手穿 插孔174a和繩帶類穿插孔175a。
另外,在本實施例2的第一拉頭21a及第二拉頭21b上,如圖9 所示,可以不必對不帶拉手的以往眾所周知的拉鏈用的拉頭主體進行 特別的加工而采用。在本實施例2中,雖然如后所述在第一拉頭21a 上設(shè)置停止爪157e,該停止爪157e與相當(dāng)于以往的拉手安裝柱的罩 體157的一部分一體地形成。另外,在本實施例2中,在第二拉頭21b 的下板部23b的下面沒有設(shè)置上述實施例1那樣的繩帶類安裝部,如 上所述,在連接部件27的隧道狀主體171及左右凸緣部172、 173上 形成具有繩帶類穿插孔175a的板片175。
若具體地說明上述第一拉頭21a,則如圖9所示,通過柱部154
連接上板部152和下板部153,在上板部152的柱部154側(cè)的端部上 面突出設(shè)置支柱155。在上述上板部152的上面從上述支柱155到相 反側(cè)的端部形成彈簧嵌入槽152a,在柱部154的內(nèi)部、彈簧嵌入槽152a 的延長線上形成彈簧固定孔155a。棒狀彈簧156嵌入彈簧嵌入槽152a, 并且其一端側(cè)的部位被插入上述彈簧固定孔155a固定,另一端側(cè)的部 位超過上板部152的支柱155相反側(cè)的端部向外側(cè)略孩i:地突出。在上 述支柱155的左右側(cè)面上,罩體157的一端可自由轉(zhuǎn)動地被樞軸支承, 該罩體157的另一端的鉤部157d卡定在從上板部152的端部向外突出 的棒狀彈簧156的突出端156a上。
因此,罩體157以支柱155為中心一面受到棒狀彈簧156的彈力 的影響一面上下轉(zhuǎn)動。該罩體157由左右側(cè)壁部157a和連接左右側(cè)壁 部157a上端緣彼此之間的頂板部157b構(gòu)成,整體呈細長狀、截面形 成為倒U字形。另外,在左右側(cè)壁部157a上形成后述的連接部件27 的卡定突起171a可插入的窗孔157f。具有這種形狀的罩體157的一 端是樞軸固定于上述支柱155上的樞軸固定部157c,在相反側(cè)的端部 形成向內(nèi)側(cè)彎曲的上述鉤部157d。再有,在左右側(cè)壁部157a中的一 方的形成有上述鉤部157d側(cè)的端部的一部分上在下方突出形成停止 爪157e,該停止爪157e相當(dāng)于上述實施例1的4亭止爪部件29的前端 停止爪29c-l。形成有上述鉤部157d—側(cè)的罩體157的端部只要是不 抵抗上述棒狀彈簧156的彈力而轉(zhuǎn)動,總是保持水平,上述停止爪157e 也總是伸入在形成于第一拉頭21a的上板部152的停止爪伸入孔152b 中。
若將上述連接部件27以向上方提升的方式操作,上述罩體157 以上述支柱155為中心向上方進行大的轉(zhuǎn)動,棒狀彈簧156的前端通 過鉤部157d被抬起發(fā)生彈性變形,彎曲成弓狀。此時,停止爪157e 為從鏈牙引導(dǎo)通道158內(nèi)拔出的狀態(tài),停止爪157e與鏈牙的咬合被解 除,另外,若連接部件27的提升被解除,彎曲成弓狀的棒狀彈簧156 彈性恢復(fù)成原來的形狀,其前端按壓鉤部157d,罩體157以支柱155 為中心自動向下方轉(zhuǎn)動。這樣,停止爪157e為向鏈牙引導(dǎo)通道158
內(nèi)突入的狀態(tài),停止爪157e與鏈牙咬合。
另外,本實施例2的上述連接部件27的左右一對卡定突起171a, 如上所述從隧道狀主體171的內(nèi)壁面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水平突出,其 圓弧面間的最窄的部分的間隔設(shè)定成比上述罩體157的左右側(cè)壁部 157a的外側(cè)側(cè)面間的寬度小。而且,由于該連接部件27的隧道狀主 體171的帶端固定部位方向的兩端部和底面為開放的截面倒U字形, 因此不管是金屬材質(zhì)還是合成樹脂材質(zhì),底部開放面都能在寬度方向 上彈性變形。
因此,在將本實施例2的上述連接部件27組裝到同樣具有實施例 2的上述結(jié)構(gòu)的第一拉頭21a的罩體157上時,僅僅需要通過使連接 部件27的上述左右突起171a以夾持罩體157的方式將連接部件27 向第一拉頭21a強力地推壓。這樣,隧道狀主體171彈性變形,左右 突起171a分離,進一步使突起171a嵌入罩體157的窗孔157f,突起 171a彈性恢復(fù)成原來的形狀與窗孔157f掛住,因此,可以簡單地組 裝連接部件27。
相反,在想將連接部件27從第一拉頭21a取下時,按壓第一拉頭 21a的罩體157、強力分離地使連接部件27向上移動,同樣隧道狀主 體171彈性變形,左右突起171a分離,使連接部件27從窗孔157f拔 出,可以容易地取出。這種功能,由于能夠?qū)⑦B接部件27從第一拉頭 21a取下,或?qū)⑦B接部件27組裝到第一拉頭21a,例如,當(dāng)正在使用 本實施例2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過程中,在繩帶類3從作為繩 帶類安裝部的板片175的繩帶類穿插孔175a脫出的情況下,或者繩帶 類3在中途斷開的情況下,能夠容易地將帶端固定部位的變更繩帶類 3的端部重新安在板片175上,或者容易地更換新的繩帶類。
實施例3
圖10及圖ll表示本發(fā)明實施例3的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 置。該實施例3的連接部件27是在矩形狀板部181的背面中央部、與 其長度方向平行地使2張細長的矩形片182象雪橇的滑刀那樣地一體 化,并且,該矩形片182通過兩根的第一及第二圓桿狀連接片183、
184在靠近下面的位置被連接。
在上述2張矩形片182之間,上述第一桿狀連接片183穿插于后 述的罩體26a和拉頭主體21a-l之間的空隙部,支承第一拉頭21a, 該罩體26a作為本實施例3的第一拉頭21a的連接部件安裝柱。 一方 的第二桿狀連接片184穿插于第二拉頭21b的連接部件安裝柱165和 拉頭主體161之間的間隙,支承該第二拉頭21b。
本實施例3的第一拉頭21a與上述實施例1的第一拉頭21a在整 個結(jié)構(gòu)上沒有實質(zhì)的不同。另外,本實施例3的第二拉頭21b具有連 接部件安裝柱165和繩帶類安裝部166,該連接部件安裝柱165從與 連接拉頭主體161的上、下板部162、 163的柱部164對應(yīng)的上板部 162的上面彎曲并立起,在拉頭滑動方向上延伸設(shè)置,該繩帶類安裝 部166從上述下板部163的下面彎曲并立起,與上述連接部件安裝柱 165同樣在拉頭滑動方向上延伸設(shè)置。另外,在上述上板部162的左 右寬度方向的中央部、在拉頭滑動方向上形成未圖示的滑動槽,在后 端部突出突起167a的短片狀滑動片167嵌入該滑動槽并被引導(dǎo),在該 滑動槽的延長線上連續(xù)設(shè)置從上板部162的中途延伸到柱部164的中 間部的滑動片插入孔162a。
該滑動片插入孔162a的里側(cè)插入壓縮彈簧168,壓縮彈簧168的 自由端與上述滑動片167的柱部側(cè)端部結(jié)合。因此,若向柱部164側(cè) 推壓上述突起167a,上述滑動片167抵抗壓縮彈簧168的彈壓在上述 滑動槽及滑動片插入孔162a中,皮引導(dǎo)向柱部164的方向滑動,在該滑 動片167的上述突起167a與上述連接部件安裝柱165的延伸側(cè)端部之 間形成連接部件27的第二桿狀連接片184可以通過的間隙。若解除突 起167a的推壓,滑動片167由于壓縮彈簧168的彈壓在上述滑動槽及 滑動片插入孔162a中被引導(dǎo)而滑動,返回到上述突起167a與上述連 接部件安裝柱165的延伸側(cè)端部相對的位置,第二桿狀連接片184能 夠從突起167a與上述連接部件安裝柱165的延伸側(cè)端部之間拔出。
如上所述,通過連接部件27連接第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并 且,通過在第二拉頭21b的繩帶類安裝部166上套結(jié)繩帶類3的一端,
組裝成本發(fā)明實施例3的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在本實施 例3的第一拉頭21a中,通過壓縮彈簧4如前所述的那樣對停止爪部 件29進行彈壓,在拉頭2停止時使停止爪部件29的上述前端停止爪 29-1穿過上述鏈牙卡定窗22a-l并向鏈牙引導(dǎo)通道24a內(nèi)突出。另外, 在拉頭2滑動時,若使連接部件27以提升的方式捏起拉拽,通過該捏 起力上述連接部件27的第一桿狀連接片183抵抗壓縮彈簧4的彈壓, 向上方,皮提起。這樣,上述停止爪部件29以插入基端部29a的銷5 為中心向上方轉(zhuǎn)動,將上述前端停止爪29c-l從鏈牙引導(dǎo)通道24a向 上方拔出,伸入鏈牙列ER的鏈牙E間的間隙中的前端停止爪29c-l 的咬合能夠被自動地解除。
現(xiàn)在,若由于某種理由繩帶類3的結(jié)扣解開,繩帶類3從上述繩 帶類安裝部166脫出時,按壓第二拉頭21b的上述突起167a,使滑動 片167抵抗壓縮彈簧168的彈壓在上述滑動槽及滑動片插入孔162a 內(nèi)部向柱部164的方向滑動。這樣,在上述突起167a與上述連接部件 安裝柱165的延伸側(cè)端部之間形成間隙,從該間隙中將連接部件27 的第二桿狀連接片184拔出。之后,若解除突起167a的按壓,滑動片 167返回到原來的位置,上述間隙變小。
這樣,通過拔出第二桿狀連接片184,第二拉頭21b能夠沿鏈牙 列ER自由滑動,在與第一拉頭21a之間形成鏈牙E彼此不咬合的任 意的帶端固定部位的開口部分。從該開口部分插入手指,捏起脫出的 繩帶類3的一端,結(jié)實地套結(jié)在第二拉頭21b的繩帶類安裝部166上, 之后,再按壓滑動片167的突起167a,朝向柱部164的方向抵抗彈壓 使滑動片167滑動,在上述突起167a與上述連接部件安裝柱165的延 伸側(cè)端部之間形成間隙,從該間隙中將連接部件27的第二桿狀連接片 184插入。之后,若解除突起167a的按壓,滑動片167由于壓縮彈簧 168的彈壓自動返回到原來的位置,第二桿狀連接片184不能從上述 連接部件安裝柱165脫開。
這樣,在本實施例3中,即使繩帶類3從連接部件安裝柱165脫 開,或繩帶類3在中途斷開,都能夠容易地重新組裝或更換。
實施例4
圖12~圖17表示本發(fā)明實施例4的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 置。圖12是實施例4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圖13 是該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側(cè)視剖視圖。圖14是該帶端固定部位改 變裝置的俯視剖視圖。
本實施例4的連接部件27,如圖12所示,由罩體203、連接體 204和銷206構(gòu)成,該罩體203從上方覆蓋第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 該連接體204連接第一拉頭21a的連接部件安裝部261和上述第二拉 頭21b的連接部件安裝部262,該銷206將連接體204安裝在罩體203 上。
上述罩體203具有上壁211;從上壁211的左右側(cè)緣向下方垂 直設(shè)置的側(cè)壁212;從上壁211的第一拉頭21a側(cè)前端向下方垂直設(shè) 置的前壁213;從上壁211的第二拉頭21b側(cè)前端向下方垂直設(shè)置、 內(nèi)面具有階梯差的后壁214;從上壁211的內(nèi)面的前后方向(滑動方 向)中央向下方垂直設(shè)置的繩帶類安裝柱210。在該罩體203上形成 由上壁211、左右的側(cè)壁212、前壁213、后壁214圍成的收納部215。
另外,在左右的側(cè)壁212上在前壁213側(cè)和后壁214側(cè)形成銷206 可以插入的銷孔208。而且,在繩帶類安裝柱210的靠近下端部設(shè)置 用于使繩帶類3穿插并固定的繩帶類穿插孔216。該罩體203在用手 指捏著的時候為了使手感好、或在與人體或其他物品接觸時不劃傷對 方,是由聚酯、尼龍等合成樹脂或聚氨酯橡膠、熱塑性合成橡膠等軟 質(zhì)材料注射成型的。
上述連接體204具有細長板狀的主體部226和穿設(shè)有銷孔221的 銷穿插部220,將銷穿插部220的銷孔221與罩體203前壁213側(cè)的 銷孔208進行對合并將銷206插入,連接體204可擺動地軸支承在罩 體203上。
在該連接體204的主體部226上,在其內(nèi)側(cè)沿前后方向長長地形 成貫通表里面方向的穿插孔222,在與銷穿插部220相反側(cè)的端部形 成卡定部224。如圖14所示,穿插孔222具有第一拉頭21a的安裝軍
240可嵌入的窄幅部227、罩體203的繩帶類安裝柱210可穿插的寬幅 部228和第二拉頭21b的卡定凸部247可嵌入的卡定凹部225。
通過在穿插孔222上設(shè)置寬幅部228,可以使穿插在穿插孔222 中的繩帶類安裝柱210做得更粗,能夠提高繩帶類安裝柱210的強度, 使其難以折斷。另外,在穿插孔222的窄幅部227上以橫跨連接體204 的寬度方向的方式架設(shè)中間桿223。而且,在凹陷狀地形成在卡定部 224側(cè)的卡定凹部225上,能夠卡定下面要說明的第二拉頭21b的卡 定凸部247。
上述第一拉頭21a具有上、下板部22a、 23a;在各上、下板部 22a、 23a之間形成Y字形的鏈牙引導(dǎo)通道24a、并連接各上、下板部 22a、 23a的一端部之間的第一柱部25a;從下板部23a的左右側(cè)緣向 上方突出設(shè)置的凸緣230a,另外,安裝著停止爪部件236和板簧241。
在上板部22a的上面,在其前端側(cè)和后端側(cè)突出設(shè)置彈簧安裝柱 239a、 239b,在這些彈簧安裝柱239a、 239b上放置板簧241。還有, 以從上方覆蓋彈簧安裝柱239a、 239b、板簧241及后述的停止爪部件 236的方式將安裝罩240固定在彈簧安裝柱239a、 239b上。另外,在 上板部22a上、在后端側(cè)彈簧安裝柱239b的前方,形成停止爪部件 236的前端停止爪237插入的鏈牙卡定窗(前端停止爪伸入孔)238。 而且,在前端側(cè)彈簧安裝柱239a的后方,形成凹部243,在該凹部243 與后端側(cè)彈簧安裝柱239b之間形成斜面狀的凸輪面242。
設(shè)置于第一拉頭21a上的停止爪部件236具有大致G字形的截面。 在該停止爪部件236的一端形成插入上述凹部243的凸部244,在另 一端形成前端停止爪237。前端停止爪237 ^皮插入鏈牙卡定窗238并 向鏈牙引導(dǎo)通道24a突出設(shè)置,伸入鏈牙列ER的鏈牙間的間隙并咬 合。
上述第二拉頭21b具有上、下板部22b、 23b;在各上、下板部 22b、 23b之間形成Y字形的鏈牙引導(dǎo)通道24b、并連接各上、下板部 22b、 23b的一端部之間的第二柱部25b;從下板部23b的左右側(cè)緣向 上方突出設(shè)置的凸緣230b,另外,在上板部22b的上面,在前端側(cè)豎
立設(shè)置卡定凸部247,在后方側(cè)豎立設(shè)置銷支承部248,該銷支承部 248具有可穿插銷206的銷孔249。
另外,在本實施例4中,第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和上述連接體 204是將鋅合金或鋁合金等金屬通過壓鑄成型方法成型的。另外,停 止爪部件236和安裝罩240是將鋼板等通過沖壓加工形成的。
本實施例4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的上述各部件按以下的方 式組裝。具體地說明是,在上述第一拉頭21a的凸輪面242上配置連 接體204的中間桿223,在其上以跨越中間桿223的方式放置停止爪 部件236。即,連接體204的中間桿223,如圖13所示,配置在停止 爪部件236的下面和第一拉頭21a的上板部22a的上面之間。在停止 爪部件236的上面板簧241以架設(shè)在前、后彈簧安裝柱239a、 239b 上的方式放置,在其上覆蓋安裝第一拉頭21a用的安裝罩240。
另外,將配置在第一拉頭21a上的連接體204的卡定凹部225嵌 入第二拉頭21b的卡定凸部247,卡定部224支承在卡定凸部247與 銷支承部248之間、將第一拉頭21a與第二拉頭21b以使柱部25a、 25b相對合的方式連接。這樣,第一拉頭21a與第二拉頭21b以不能 離開必要間隔以上的方式被定位。
再有,在連接體204的穿插孔222中插入罩體203的繩帶類安裝 柱210,將該繩帶類安裝柱210配置在形成于第一拉頭21a與第二拉 頭21b之間的間隙255內(nèi)。在該狀態(tài)下,將設(shè)置在連接體204 —端的 銷穿插部220的銷孔221與設(shè)置在罩體203的左右側(cè)壁212的前壁213 側(cè)的銷孔208對合并將銷206插入,由此,將連接體204的一端可擺 動地軸支承在罩體203上。這樣,通過連接體204連接的第一及第二 拉頭21a、 21b被罩體203所覆蓋。
接著,將第二拉頭21b的銷支承部248的銷孔249與設(shè)置在罩體 203的左右側(cè)壁212的后壁214側(cè)的銷孔208對合并將銷206插入, 由此,將罩體203支承在第二拉頭21b上并組裝成帶端固定部位改變 裝置10(參照圖17)。據(jù)此,通過使一方的拉頭21a沿鏈牙列ER滑 動,也能使另一方的拉頭21b滑動。
此時,第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以使柱部25a、 25b相對的方式 相互相對,其前端側(cè)(入口側(cè))以對接的方式配置。據(jù)此,穿插于第 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的鏈牙列ER,如圖15所示,以第一及第二 拉頭21a、 21b之間的間隙255分離,由一方的拉頭被分離的鏈牙列 ER,必然由另一方的拉頭而咬合。
即,穿插于第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的鏈牙列ER,從一方的拉 頭21a的后端以咬合的狀態(tài)進入到其鏈牙引導(dǎo)通道24a內(nèi),在通過鏈 牙引導(dǎo)通道24a時通過柱部25a被分離,以該分離的狀態(tài)從該拉頭21a 的前端向間隙255排出。之后,分離狀態(tài)的鏈牙列ER,從另一方的 拉頭21b的前端進入到鏈牙引導(dǎo)通道24b內(nèi),在通過鏈牙引導(dǎo)通道24b 時咬合,以該咬合的狀態(tài)從該拉頭21b的后端^皮排出。
另外,第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被配置成僅離開規(guī)定的距離的狀 態(tài),在第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之間形成間隙255。在該間隙255中 插入設(shè)置在罩體203上的繩帶類安裝柱210。在該間隙255中,如上 所述鏈牙列ER呈分離的狀態(tài),形成由第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的柱 部25a、 25b、鏈牙列ER圍成的空間。在該空間中插入繩帶類安裝柱 210,該繩帶類安裝柱210的前端比第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的下板 部23a、 23b更向下方延伸,突出到條帶T的里面?zhèn)?。再有,在設(shè)置 于該繩帶類安裝柱210前端部的繩帶類穿插孔216穿插繩帶3并固定。
這樣的實施例4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通過用手捏著罩體 203并彈壓,連接體204的中間桿223沿著設(shè)置在第一拉頭21a的凸 輪面242被抬起,連接體204以銷206為中心向上方擺動。據(jù)此,停 止爪部件236被抬起,使配置在停止爪部件236上方的板簧241彈性 變形,同時,停止爪部件236的前端停止爪237從鏈牙卡定窗238脫 出,能夠自動解除前端停止爪237與鏈牙列ER的咬合。
另外,圖18表示連接體204的變形例。該變形例的連接體204, 在一端設(shè)置穿插到第一拉頭21a的停止爪部件236下面的中間桿223, 在另一端設(shè)置穿設(shè)有銷孔221的銷穿插部220。使該銷穿插部220的 銷孔221與罩體203的前壁213側(cè)的銷孔208位置對合并將銷206插
入,由此,連接體204可擺動地軸支承在罩體203上。
在這樣的連接體204的變形例中,通過用手捏著罩體203并彈壓, 連接體204以銷206為中心擺動,中間桿223沿著凸輪面242滑動并 抬起停止爪部件236。據(jù)此,使配置在停止爪部件236上方的板簧241 彈性變形,同時,停止爪部件236的前端停止爪237從鏈牙卡定窗238 脫出,能夠自動解除前端停止爪237與鏈牙列ER的咬合。因此,可 以使第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前后順暢地滑動。 實施例5
圖19~圖21表示本發(fā)明實施例5的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 置。圖19是本發(fā)明實施例5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側(cè)視剖視圖。 圖20是該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俯視剖視圖。圖21是表示該帶端 固定部位改變裝置動作的側(cè)視剖視圖。
本實施例5的連接部件27由罩體203、連接體204和銷206構(gòu)成, 該罩體203從上方覆蓋第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該連接體204連接 第一拉頭21a及第二拉頭21b,該銷206將連接體204安裝在罩體203 上。
上述罩體203具有上壁211、左右的側(cè)壁212、第一拉頭21a側(cè)的 前壁213、第二拉頭21b側(cè)的后壁214、以及從上壁211的內(nèi)面中央向 下方垂直設(shè)置的圓形截面的繩帶類安裝柱210。在該罩體203上形成 由上壁211、左右的側(cè)壁212、前壁213、后壁214圍成的收納部215。 另外,在左右的側(cè)壁212上,在前壁213側(cè)和后壁214側(cè)形成銷206 可插入的銷孔208。而且,在繩帶類安裝柱210的靠近下端部設(shè)置用 于穿插繩帶類3并固定的繩帶類穿插孔216。
上述連接體204具有細長板狀的主體部226和穿設(shè)有銷孔221的 銷穿插部220。在連接體204的主體部226上,在與罩體203的繩帶 類安裝柱210對應(yīng)的位置穿設(shè)有可插入繩帶類安裝柱210的圓形的穿 插孔231。另外,在該穿插孔231和銷穿插部220之間形成長方形的 插入孔232,該插入孔232可以插入第一拉頭21a的前端側(cè)及后端側(cè) 的彈簧安裝柱239a、 239b和帶爪彈簧245,在該插入孔232上,在連 接體204的寬度方向上架設(shè)中間桿223。
再有,連接體204在與銷穿插部220相反側(cè)的端部具有分開成兩 叉狀的一對臂部253,該一對臂部253之間形成第二拉頭21b的安裝 柱26b可插入的間隔。另外,在各臂部253的前端形成銷206可穿插 的銷穿插部220。因此,連接體204通過將銷穿插部220的銷孔221 和罩體203的銷孔208的位置在兩個位置對合并插入銷206,被支承 在罩體203上。
在本實施例5的第一拉頭21a中,可安裝帶爪彈簧245的彈簧安 裝柱239a、239b在上板部22a上面的前端側(cè)和后端側(cè)隔開間隔起立設(shè) 置,在前端側(cè)的彈簧安裝柱239a和后端側(cè)的彈簧安裝柱239b之間形 成斜面狀的凸輪面242。另外,彈簧安裝柱239a、 239b具有左右一對 壁部254,在該壁部254之間收納帶爪彈簧245。另外,左右的壁部 254上分別形成從其上端向內(nèi)側(cè)延伸設(shè)置的上壁。
帶爪彈簧245具有上片251和下片252,下片252的前端向下方 彎曲形成前端停止爪237。另外,帶爪彈簧245的上片251由彈簧安 裝柱239a、 239b的左右壁部254和上壁固定。在帶爪彈簧245的下片 252的下側(cè)插入設(shè)置在連接體204上的中間桿223。
上述第二拉頭21b在上板部22b的上面具有連接部件安裝柱26b, 該連接部件安裝柱26b在拉頭21a、 21b的滑動方向以長長地延伸的 門形狀立起。在該安裝柱26b與上板部22b之間穿插銷206,該銷206 支承在形成于罩體203的銷孔和連接體204的臂部253的銷穿插部220 上。另外,上述以外的第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的結(jié)構(gòu)與上述實施例 4基本相同。
本實施例5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的上述各部件如下述那樣 地組裝。具體地說明是,在上述第一拉頭21a的上板部22a的上面配 置連接體204的中間桿223,在連接體204的插入孔232中游隙配合 第一拉頭21a的彈簧安裝柱239a、 239b。在該中間桿223上以跨越的 方式放置帶爪彈簧245,帶爪彈簧245的上片251被固定在彈簧安裝 柱239a、 239b上。
再有,在連接體204上設(shè)置的圓形穿插孔231中插入罩體203的 繩帶類安裝柱210,將第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收納在罩體203的收 納部215內(nèi)。接著,將設(shè)置在罩體203左右側(cè)壁212的兩個位置的銷 孔208與設(shè)置在連接體204的一端的筒狀的銷穿插部220的銷孔221 以及設(shè)置在另一端的一對臂部253的銷穿插部220的位置對合并將銷 206插入,由此,將連接體204支承在罩體203上。這樣,通過罩體 203和連接體204連接第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構(gòu)成實施例5的帶 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IO。此時,在第一拉頭21a與第二拉頭21b之間 的間隙255中配置繩帶類安裝柱210,該繩帶類安裝柱210的前端比 第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的下板部23a、 23b更向下方突出。繩帶類 3穿插于設(shè)置在其前端的繩帶類穿插孔216并固定。
這樣的實施例5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通過用手捏著罩體 203并彈壓,連接體204的中間桿223沿著設(shè)置在第一拉頭21a的凸 輪面242被抬起,罩體203及連接體204向上方移動。據(jù)此,帶爪彈 簧245的下片252被中間桿223抬起,使下片252彈性變形,同時, 設(shè)置在下片252前端的前端停止爪237從鏈牙卡定窗238脫出,能夠 自動解除前端停止爪237與鏈牙列ER的咬合。
實施例6
圖22表示本發(fā)明實施例6的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圖 22是實施例6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俯視剖視圖。
本實施例6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IO使用與上述實施例5相同 式樣的第一拉頭21a。另外,第二拉頭21b與上述實施例5不同,在 上板部22b的上面中央突出設(shè)置銷206可穿插的銷支承部248。
本實施例6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不使用連接體,將第一及 第二拉頭21a、 21b通過銷206直接支承在罩體203上并連接。在第一 拉頭21a中,在帶爪彈簧245的下方配置銷206,該銷206穿插于設(shè) 置在罩體203左右側(cè)壁212的銷孔208中。據(jù)此,若罩體203向上方 移動,帶爪彈簧245通過銷206被抬起而彈性變形,同時,設(shè)置在該 帶爪彈簧245的前端停止爪237從鏈牙卡定窗238脫出,能夠自動解
除前端停止爪237與鏈牙列ER的咬合。 實施例7
圖23及圖24表示本發(fā)明實施例7的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 置。圖23是實施例7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分解側(cè)視剖視圖。圖 24是該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正視剖視圖。
本實施例7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IO與上述各實施例不同,在 第一拉頭21a及第二拉頭21b上都不設(shè)置自動停止爪部件,第一及笫 二拉頭21a、 21b具有相同的結(jié)構(gòu)。該第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在上 板部22a、 22b上面中央具有能直接固定連接體204的前后安裝柱部 260a、 260b。
另外,在實施例7中,作為連接第一拉頭21a及第二拉頭21b的 連接部件設(shè)有罩體203和連接體204。上述連接體204具有細長板狀 的主體部226和安裝在該主體部226上的繩帶類安裝部234,在主體 部226的兩端架設(shè)安裝桿233。這些安裝桿233中, 一方通過笫一拉 頭21a的安裝柱部260a固定,另一方通過第二拉頭21b的安裝柱部 260b固定。
另外,在主體部226的中央形成適宜形狀的穿插孔231,在該穿 插孔231中安裝繩帶類安裝部234。繩帶類安裝部234與前面說明的 實施例4、 5、 6不同,是與罩體203分體形成的,在其下端部設(shè)置用 于固定繩帶類3的一對固定腳部256和固定突起257。另外,在繩帶 類安裝部234的上端形成比主體部226的穿插孔231直徑大的寬大頭 部250。
上述罩體203是長方體狀,具有上壁211和左右側(cè)壁212,在前 后沒有壁整體的截面呈倒U字形。因此,罩體203將以上壁211和左 右側(cè)壁212為周壁的內(nèi)側(cè)的空間作為收納部215,在該收納部215中 收納第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連接體204及繩帶類安裝部234的寬 大頭部250。
在罩體203中,在左右側(cè)壁212的中央設(shè)置上下隔開間隔突出的 隆起部218,在該隆起部218之間形成與連接體204的厚度相當(dāng)?shù)陌?br>
槽217。另外,在隆起部218的下側(cè)形成向側(cè)壁212的下端下坡的斜 面219。這樣的罩體203通過將下側(cè)的隆起部218朝著連接體204的 主體部226推壓,由于左右側(cè)壁212向分離的方向彈性變形,主體部 226沿斜面219移動,超越下側(cè)的隆起部218嵌入凹槽217。之后,左 右側(cè)壁212彈性地恢復(fù)原來的形狀,能夠穩(wěn)定地卡定主體部226。另 外,本發(fā)明中,凹槽217遍及罩體203的側(cè)壁212的全長設(shè)置,從罩 體203的兩端側(cè)嵌入連接體204的主體部226也可以。
本實施例7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如下述那樣地組裝。具體 地說明是,將在主體部226安裝著繩帶類安裝部234的連接體204兩 端的安裝桿233插入第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安裝柱部260a、 260b 之后,分別對第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的安裝柱部260a、 260b進行 鑿密,使第一拉頭21a及第二拉頭21b連接。
再有,將繩帶類3的前端夾入設(shè)置在繩帶類安裝部234下端部的 一對固定腳部256中,對固定腳部256進行鑿密,由此,使設(shè)置在固 定腳部256前端的固定突起257吃入繩帶類3,使繩帶類3固定在繩 帶類安裝部234上。此時,通過將繩帶類3向下方牽拉,能夠使繩帶 類安裝部234確實地嵌入主體部226的穿插孔231中。最后,將連接 體204的主體部226嵌入連接體204的凹槽217中,由此得到本實施 例7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
實施例8
圖25表示本發(fā)明實施例8的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
本實施例8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在覆蓋第一及第二拉頭 21a、 21b的的罩體203的外表面設(shè)置安裝繩帶類3的繩帶類安裝部 258。這樣的實施例8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在需要將繩帶類3 設(shè)置在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表面?zhèn)鹊那闆r下有效。
下面,參照附圖具體地說明本發(fā)明的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 置的使用例。另外,以下的說明僅僅是本發(fā)明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 置的使用形態(tài)的一個例子,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此。
首先,根據(jù)圖1~圖5、圖26及圖27對將上述實施例1的物品的
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安裝在運動衫類100上時的具體例進行說 明。如這些圖所示,沿在運動衫類100的胸口形成的上下直線狀延伸 的切開部通過縫制等方式安裝上述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此時的 安裝方法也可以是將上述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的一對帶鏈牙的 條帶T沿著上述切開部(開口 )縫上而安裝,將里布料一起縫在帶端 固定部位改變裝置的里面?zhèn)壬?,還可以將繩帶類3夾裝在運動衫100 的面料布和里料布之間。該里料布不必在運動衫100的整體上配置。 另外,在沿繩帶類3配置成隧道狀的情況下,可作為繩帶類3的引導(dǎo) 通道發(fā)揮功能。
另外,在設(shè)置于上述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的第二拉頭21b 下板部23b的上述繩帶類安裝部28上套結(jié)繩帶類3的一端部31,使 該繩帶類3越過運動衫100的肩部104繞向背部105,保持該狀態(tài)向 下方延伸將另一端部32固定在運動衫100的下擺部106的中央。在圖 示例中,若將上述拉頭2提升到上端,如圖26所示那樣使運動衫100 的下擺部106成沒有被挽起的通常的形狀。另外,若將上述拉頭2向 下方進行滑動操作,如圖27所示那樣使運動衫IOO的下擺部106成被 繩帶類3的另一端部32挽起的形狀。
現(xiàn)在,在想要通過變更運動衫100下擺的帶端固定部位的上述實 施例1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IO挽起運動衫100的下擺106時,要 捏住拉帶35,向下方拉拽,該拉帶35安裝在從上述運動衫100的胸 口向表面突出的拉頭2的連接部件27上。通過該拉拽的操作,上述停 止爪部件29與鏈牙E間的咬合自動被解除,第一拉頭21a及第二拉 頭21b—起在鏈牙列ER上向下方滑動,安裝在第二拉頭21b上的繩 帶類3也被拉拽了該滑動的距離部分。其結(jié)果是,作為該繩帶類3的 下擺部安裝端的另 一端部32也向上方被提升上述拉頭2的移動尺寸部 分。如圖27所示,同時,運動衫100的下沖罷部106向上方,皮挽起。在 此,如果手從上述拉帶35離開,停止爪部件29由于上述壓縮彈簧4 的彈壓,其前端停止爪29c-l進入位于拉頭停止位置的兩個鏈牙E間 的間隙中并咬合,拉頭2不能進一步移動。
在上述實施例1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中,第一拉頭21a 及第二拉頭21b使各柱部25a、 25b相對,通過連接部件27的連接部 27b總是一起移動。因此,在拉頭2滑動操作時,僅通過在第一及第 二拉頭21a、 21b的相對部之間產(chǎn)生可貫通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 的微小的間隙, 一對拉頭21a、 21b的前后側(cè)的鏈牙列ER總是咬合成 關(guān)閉狀態(tài)。因此,即使將拉頭2移動到鏈牙列ER的任意位置,除了 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的第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的相對間隙之 外全部是關(guān)閉的,不會從外部不小心侵入塵?;蛩值?。
這樣,根據(jù)實施例1的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將該帶 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的帶端固定部位配置在要進行帶端固定部位 變更操作的位置,并且將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的操作部20配置 在容易操作的位置,來操作該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據(jù)此,不僅 能夠?qū)⑦h離該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的配置位置的帶端固定部位 通過一端部31安裝在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IO上的繩帶類3向任意 的位置移動變更,還能夠維持該移動后的帶端固定部位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1的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中,只 要適當(dāng)?shù)卦O(shè)定連接部件27的拉頭滑動方向上的長度,就能夠在相對的 第 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之間形成適當(dāng)大小的間隙。只要利用該間隙, 即使萬一繩帶類3從繩帶類安裝部28脫開,從上述間隙插入手指,捏 著脫開的繩帶類端部,可以將其安裝在繩帶類安裝部28上。再有,在 能夠?qū)⑦B接部件27從第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分離的情況下,通過 使第一拉頭21a、及第二拉頭21b分離,能夠更容易地將繩帶類3的 一端部安裝在繩帶類安裝部28。
另外,如圖28及圖29所示,沿著形成在短外套110等的左右前 身片的腹部一條橫線狀形成的開口,通過縫制的方法安裝上述實施例 1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的一對帶鏈牙的條帶T。此時,繩帶類 3的一端部31套結(jié)在繩帶類安裝部28上,其另 一端部32分別固定在 短外套110的左右腋下的下方腹部背面,該繩帶類安裝部28分別設(shè)置 在左右配置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的各拉頭2的下板部23b的下 面。直到該繩帶類3的帶端固定部位的長度被設(shè)定成與左右配置的拉 頭2的上述開口最接近腋下部的下方時的各拉頭2和腋下部下方的繩 帶類3的另一端部安裝位置之間的尺寸大致相等或比該尺寸略大一 些。另外,在短外套110的配置上述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IO與繩帶 類3的部分縫著未圖示的隧道狀的里料布,在該里料布和面料布之間 的隧道狀引導(dǎo)空間內(nèi)穿插上述繩帶類3。
像這樣安裝了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和繩帶類3的短外套 110,如圖28所示,在使左右配置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IO的拉頭 2朝著繩帶類3的另一端部32的安裝位置滑動時,腹部為最擴展的狀 態(tài),在使各拉頭2最接近左右前身片的夾衣部側(cè)時,如圖29所示腹部 周圍為最緊縮的狀態(tài)。通過該拉頭2的滑動位置帶端固定部位的位置 發(fā)生改變使短外套腹部周圍的縮緊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在該拉頭2的停止 位置上述停止爪機構(gòu)啟動,使拉頭2不能滑動。根據(jù)該第二使用例, 與拉頭2的滑動無關(guān),該拉頭2的滑動方向的前后配置的鏈牙列ER 呈咬合的關(guān)閉狀態(tài)。
可是,在本發(fā)明的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中,根據(jù)拉頭 的滑動操作,與通常的拉鏈同樣地,也有要求該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 置10的安裝位置進行開閉的情況。例如,在巻繞并打開野營帳篷等的 窗部,想要維持該狀態(tài)時,可以良好地適用本發(fā)明的帶端固定部位改 變裝置10。在開閉該窗部時,如果同時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的 安裝位置也能夠開閉,帳篷內(nèi)的空氣流通更好、從衛(wèi)生方面來看是良 好的。
圖30~圖33是將上述實施例3的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 10適用在野營帳篷120時的使用例。該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配 置在遠離帳篷主體121的窗部122的位置,例如安裝在出入口 123的 周邊。因此,在出入口 123周邊的一部分形成直線狀的開口 124。沿 該開口 124通過縫制或融敷安裝左右的帶鏈牙的條帶T。此時的條帶 1最好是由熱塑性合成樹脂涂層的纖維帶或熱塑性合成樹脂帶構(gòu)成的 防水性帶。根據(jù)圖示例,將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與帳篷主體121
的上下長的矩形的出入口 123鄰接地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設(shè) 置,使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的第一拉頭21a及第二拉頭21b穿插 于帶鏈牙的條帶T的鏈牙列ER。
一端部31套結(jié)在繩帶類安裝部166的繩帶類3沿帳篷主體121 的內(nèi)面向上方延伸,通過頂棚部的方向轉(zhuǎn)換部使方向轉(zhuǎn)換延伸到上述 窗部122的上方,上述繩帶類安裝部166設(shè)置在第二拉頭21b的下板 部163上。再有,繩帶類3在窗部122上方的分支部3a處左右分支, 該分支繩帶類3b、 3c如圖32及圖33放大表示的那樣,在沿窗部122 的上緣部被引導(dǎo)后沿窗開閉片125的左右側(cè)緣部內(nèi)外交替地被穿插引 導(dǎo),在該窗開閉片125的左右下端緣,其另一端部32a、 32b被安裝固 定,上迷窗開閉片125的上端緣被定位固定在窗部122的上緣部。
根據(jù)上述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通過第一拉頭21a的停止爪 部件29與壓縮彈簧4,如上所述在拉頭2停止時,以使該停止爪部件 29的前端停止爪29c-l通過上述鏈牙卡定窗22a-l向鏈牙引導(dǎo)通道24a 內(nèi)突出的方式彈壓。另外,在拉頭2滑動時,若使連接部件27以提升 的方式捏起拉拽,通過該捏起力上述連接部件27的連接部27a抵抗壓 縮彈簧4的彈壓,向上方被提起,以上述停止爪部件29的基端部29a 為中心向上方轉(zhuǎn)動。據(jù)此,將上述前端停止爪29c-l從鏈牙引導(dǎo)通道 24a向上方拔出,伸入鏈牙列ER的鏈牙E間的間隙中并咬合的前端 停止爪29c-l的咬合能夠被自動地解除。
另外,若由于某種理由繩帶類3的結(jié)扣解開,從上述繩帶類安裝 部166脫出時,通過按壓第二拉頭21b的上述突起167a,使滑勁片,67 抵抗桿狀彈簧168的彈壓在上述滑動槽及滑動片插入孔162a的內(nèi)部向 柱部164的方向滑動,連接部件27的第二桿狀連接片184拔出。通過 拔出第二桿狀連接片184,第二拉頭21b能夠沿鏈牙列ER自由滑動, 在與第一拉頭21a之間形成鏈牙E彼此不咬合的任意的開口部分。從 該開口部分插入手指,捏起脫出的繩帶類3的一端,結(jié)實地套結(jié)在第 二拉頭21b的繩帶類安裝部166上。之后,再按壓滑動片167的突起 167a,朝向柱部164的方向抵抗彈壓使滑動片167滑動,在上述突起167a與上述連接部件安裝柱165的延伸側(cè)端部之間形成間隙,從該間 隙中將連接部件27的第二桿狀連接片184插入。之后,若解除突起 167a的按壓,滑動片167由于壓縮彈簧168的彈壓自動返回到原來的 位置,第二桿狀連接片184不能從上述連接部件安裝柱165脫開。
而且,本使用例中,由于使用上述實施例3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 裝置IO,其連接部件27覆蓋第一及第二拉頭21a、 21b的全部并連接 兩拉頭21a、 21b。因此,例如將該連接部件27的主體161的周邊做 成防水構(gòu)造,特別在下雨等時,可以防止雨水侵入到兩拉頭21a、 21b 之間的間隙,不會使帳篷120的內(nèi)部被弄濕。
在上述結(jié)構(gòu)中,在通過窗開閉片125關(guān)閉窗部122時,如圖30 所示,使上述拉頭2滑動到安裝著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的上述開 口 124的上端。此時,左右的拉鏈牙鏈T1的各鏈牙列ER為咬合狀態(tài), 上述開口 124也關(guān)閉。在此,使拉頭2向上述開口 124的下端方向滑 動, 一端部安裝在該第二拉頭21b的繩帶類安裝部166的繩帶類3, 其一端部31向下方被拉拽。因此,經(jīng)過帳篷主體121頂棚部的方向轉(zhuǎn) 換部,左右分支繩帶類3b、 3c的各另一端部32a、 32b被提升,從窗 開閉片125的下端依次向上端側(cè)被挽起,如圖31所示窗部122被打開。 當(dāng)然,在本使用例的第一拉頭21a上也設(shè)置未圖示的停止爪機構(gòu)。因 此,使拉頭2的滑動操作在中途停止,例如在使窗部122為半打開狀 態(tài)后,將手指從拉頭201的拉手部件27分離,拉頭2將不動,窗部 122的打開程度也不變化。
圖34及圖35表示的是使用具有上述實施例1結(jié)構(gòu)的帶端固定部 位改變裝置10,改變上衣類130的袖口周圍的帶端固定部位情況的一 個例子。根據(jù)該圖,上述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IO直線狀地安裝在上 衣類130的從肩部132到袖部131中途的位置。另外, 一端部31固定 在拉頭2的第二拉頭21b背面的繩帶類3,沿著袖部131的里側(cè)被向 袖口方向引導(dǎo)。而且,繩帶類3以在袖口部133的想要縮緊的部位周 圍巡回一周的方式被纏繞引導(dǎo),其另一端部32被固定在終端。通過這 樣的結(jié)構(gòu),在拉頭2被降到該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安裝位置的最下
端時,如圖34所示袖口部133維持通常的形狀。另外,當(dāng)上述拉頭2 被提升到最高位置時,通過該提升力繩帶類3也向上方被提升。據(jù)此, 配置在袖口部133的想要縮緊的部位的、繩帶類3的圓周半徑逐漸減 小,最終如圖35所示袖口部133被縮緊。
另外,在上述使用例中,對使用本發(fā)明實施例1和實施例3的物 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IO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fā)明并不 局限于此,也能夠使用其他的實施例的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 或者這些之外的本發(fā)明的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
綜上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10,僅僅 通過在以往的拉頭拉鏈上進行略微的改良這種簡單的結(jié)構(gòu),就能夠容 易地改變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的位置,同時在配置停止爪部件的情況 下,能夠自動地維持該調(diào)整后的帶端固定部位的位置。而且,在將要 進行帶端固定部位改變操作的部位配置在容易操作的位置的同時,即 使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遠離進行帶端固定部位改變操作的部位,也能 夠容易且確實地進行帶端固定部位的變更。另外,即使繩帶類從該繩 帶類安裝部脫落,也能夠容易進行重新安裝,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 將繩帶類3的一端部31套結(jié)在第二拉頭21b的下板部23b的繩帶類 安裝部28或罩體203的繩帶類安裝柱210等上并固定,也可以將該一 端部31通過融敷或縫制的方法固定。還有,關(guān)于上述各拉頭和停止爪 機構(gòu)也不限定于上述實施例,在設(shè)計上可進行多種變更。
工業(yè)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發(fā)明的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可以有效地適用于對需 要縮緊物品來調(diào)整大小的物品,例如服裝、帽子、手套、包、野營帳 篷等的大小、長度等進行調(diào)整的情況。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基于配置在物品的第一位置的操作部的操作,通過繩帶類改變物品的第二位置的位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部具有兩片條帶、第一及第二拉頭、以及連接部件,上述條帶具有鏈牙列,該鏈牙列由沿相對的側(cè)緣部分別固定、相互咬合或分離脫開的多個鏈牙構(gòu)成;上述第一及第二拉頭穿插上述各鏈牙列,通過滑動操作進行各鏈牙的咬合或分離脫開;上述連接部件連接第一及第二拉頭,上述第一拉頭、第二拉頭及連接部件的任何一個具有安裝上述繩帶類的帶端安裝部,上述繩帶類的一端部安裝在上述帶端安裝部,上述繩帶類的另一端部安裝在物品的上述第二位置,上述第一及第二拉頭分別具有上、下板部;在上、下板部之間形成鏈牙引導(dǎo)通道并連接上、下板部之間的柱部;設(shè)置在各上板部的上面的連接部件安裝部,使相互的柱部相對并通過上述連接部件連接第一及第二拉頭。
2. 如權(quán)利要求l所述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其特征在于,上 述第一拉頭具有停止爪部件,該停止爪部件在滑動停止時彈性地伸入鄰接的上述鏈牙間的間隙而使拉頭的滑動停止;與基于上述連接部件 的滑動操作連動地抵抗彈性的彈壓,從鏈牙間的間隙分離脫出而使拉 頭能夠滑動。
3. 如權(quán)利要求l所述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其特征在于,上 述連接部件與第一及/或第二拉頭可以卡定脫開地構(gòu)成。
4. 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其特征在于,上 述連接部件具有連接部和拉手部。
5. 如權(quán)利要求l所述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連接部件由罩體和連接體構(gòu)成,該罩體從上方覆蓋上述第一及第二拉頭;該連接體設(shè)置在上述罩體上,連接上述第一拉頭的連接部件安裝 部和上述第二拉頭的連接部件安裝部。
6. 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其特征在于,上 述連接體可擺動地軸支承在上述罩體上。
7. 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其特征在于,上 述帶端安裝部插入形成在上述第一拉頭與上述第二拉頭之間的間隙 中。
8. 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其特征在于,上 述帶端安裝部從上述罩體的上壁插入上述間隙中。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具有在一般的拉鏈上使第一及第二拉頭(21a、21b)相互入口相對穿插的構(gòu)造。上述第一及第二拉頭(21a、21b)與連接部件(27)連接,第一拉頭(21a)具有停止爪部(29)。將該帶端固定部位改變裝置安裝到物品的部位變更操作部,并且將繩帶類(3)的一端固定在上述第一、第二拉頭(21a、21b)或連接部件(27)上,其另一端固定在物品的帶端固定部位。根據(jù)這種結(jié)構(gòu),可以實現(xiàn)帶端固定部位的移動,并且在帶端固定部位的變更操作后能維持該帶端固定部位,而且,固定在拉頭等上的繩帶類的固定被解除時也能容易地重新固定。
文檔編號A44B19/26GK101203153SQ20068002254
公開日2008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1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5年6月21日
發(fā)明者山崎美貴, 曾發(fā)文, 村椿孝司, 松島秀幸 申請人:Ykk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