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改良的鞋底緩沖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良的鞋底緩沖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于鞋底設 置凹槽及彈性體,藉該彈性體以緩沖反作用力的改良的鞋底緩沖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不斷飛快發(fā)展,現(xiàn)代人除了忙碌工作之余,慢慢逐漸回歸人 文,而對生活價值有所省思,在此種風潮之下,重視生活及休閑的聲浪也 逐漸水漲船高,話說"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正當且適當?shù)男蓍e有幫助 于工作的進展,因此產業(yè)界l&4i此浪潮,不斷研發(fā)更多休閑生活相關用品, 使得消費者能有更多選擇,得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行走乃人生基本需求之一,現(xiàn)代人們不論是為了工作需求或休閑生活, 往往需要長時間行走或站立,而足部支撐人體的全部重量,長時間使用足 部容易感到酸痛,甚至產生足底筋膜炎,因此一雙令使用者穿著舒適的鞋 子是最佳的輔助工具, 一般鞋子的鞋底結構以一彈性物質,如天然橡膠或 合成橡膠等,形成一層或數(shù)層鞋底層,該構造可于使用者穿著鞋子時,提 供使用者腳底一緩沖及保護作用,讓使用者于行走時,可減低腳底面與地
面間的直接沖擊;
傳統(tǒng)的鞋底緩沖裝置往往利用氣墊或彈簧做為緩沖的材質,但氣墊若 遇到尖刺物體恐有破裂漏氣的疑慮,且氣墊與彈簧皆容易因長時間使用而 產生彈性疲乏,因此有業(yè)者提出改良,請參閱中國臺灣申請專利案號第0 8 7 2 0 8 6 5 6號"鞋底或鞋墊的緩沖及助力結構',,其于鞋底或鞋墊上 形成容置空間,且于該容置空間上下各設一磁性體,該上下磁性體同極相 對,且該上下i茲鐵之間具適當距離而形成一緩沖空間者。
然而上述的鞋底緩沖裝置是利用磁力裝置兩極相對的互斥磁力產生空 間,以此做為緩沖裝置,改善傳統(tǒng)氣墊與彈簧使用日久容易失去彈性等問 題,但成人的體重多達數(shù)十公斤,而鞋底內的容置空間有限,所能容置磁 石大小受到容置空間限制勢必無法太過龐大,且目前科技所制造的永久磁 鐵其磁力亦受限于磁鐵的體積,則所產生的互斥磁力必定有限,無法承受 人體的自然下壓重量,更勿論跑步、彈跳等劇烈運動的反震力道,如此甚 不實用;又,其結構僅提供上下的支撐力道, 一般行走時膝關節(jié)皆會產生 扭轉的應力,該扭轉應力亦傳導至足底,現(xiàn)有的緩沖結構無法針對該扭轉
應力而達緩沖的功效,因此,本實用新型人苦心思慮,積極改良便于行走 且可緩沖不同角度應力的鞋底緩沖結構,遂有本案的新型實用新型。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改良的鞋底緩沖結構,其可改善現(xiàn)有 的鞋體緩沖結構強度不足,無法達到緩沖功效,以及無法緩沖扭轉應力等問題。
為達成前述的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其主要包括一鞋底,該鞋底 包括對應于容置腳跟位置的跟部,以及對應于容置腳掌位置的掌部,其中 該鞋底的跟部及掌部分別凹設有圓形的凹槽,該凹槽未貫穿鞋底,且該凹
槽內凸設有多數(shù)個彈性體;該彈性體是塊狀的彈性結構,該彈性體的彈性 系數(shù)小于鞋底的彈性系數(shù),且該彈性體高度略大于凹槽縱深高度,使該彈 性體凸出于鞋底的適當高度。
當使用者穿著鞋體時,由于該彈性體略凸出于鞋底,且該彈性體的彈 性系數(shù)小于鞋底,因此當鞋底接觸地面時,該彈性體較鞋底先接觸地面, 則該彈性體以形變分散且減緩鞋底接觸地面的力道,令使用者長時間穿著 行走時,不受到反作用力的直接沖撞,而感到酸痛或是不舒服的感覺;又, 當人體于自然行走時,由于腳跟與腳掌對于地面產生相互旋轉的摩擦力, 且該摩擦力經由骨骼、肌肉的傳導至膝蓋,使膝蓋產生偏轉的應力,此應 力曰久容易磨損膝蓋關節(jié),特別是對于年紀較長的老人,更是容易使膝蓋 受損,本實用新型藉由前、后凹槽及彈性體的設置,使該扭轉應力的反向 回饋力道利用彈性體受力形變,而分散及減緩傳達至膝蓋或腳踝的反作用 力,并改變足部旋轉度,使膝蓋及腳踝受到較佳的緩沖方式以減緩反震的 傷害,并藉由彈性體的扭轉形變以減緩旋轉摩擦力,并減少膝蓋的偏轉應 力,以達保護膝蓋的功效;特別是年紀大關節(jié)狀態(tài)不好或是膝蓋或腳踝受 傷的人,更是需要減緩沖擊膝蓋及腳踝的反作用力及偏轉力,以避免更嚴 重的二度傷害。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 用新型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實用 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 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碼明
圖l是本實用新型改良的鞋底緩沖結構的鞋底外觀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改良的鞋底緩沖結構的鞋跟部位側面示意圖。 圖3是圖2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改良的鞋底緩沖結構使用示意圖。
圖5是人體行走的膝蓋應力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彈性體扭轉形變示意圖。
圖7至圖9是本實用新型彈性體的三種實施態(tài)樣示意圖。
1 :鞋體
2 1 :跟部
3 :凹槽
2:鞋底 2 2 :掌部 4:彈性體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發(fā)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 功效,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jù)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改良的鞋底緩 沖結構其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改良的鞋底緩沖結構,請參照
圖1所示,其主 要包括一鞋底2 ,該鞋底2包括對應于容置腳跟位置的跟部2 1 ,以及對 應于容置腳掌位置的掌部2 2,其中
該鞋底2的跟部2 l及掌部2 2分別凹設有圓形的凹槽3 ,該凹槽3 未貫穿鞋底2,且該凹槽3內凸設有多數(shù)個彈性體4;
圖1的實施態(tài)樣將 較大的圓柱狀彈性體4設于凹槽3的圓心位置,且于該彈性體4周遭等距 離圍繞排列多個較小的彈性體4;又,該彈性體4是塊狀的彈性結構,該 彈性體4的彈性系數(shù)小于鞋底2的彈性系數(shù),且該彈性體4高度略大于凹 槽3縱深高度,使該彈性體4凸出于鞋底2的適當高度;
當使用者行走時,所下壓的應力及反震力藉由彈性系數(shù)較小且突出于 鞋底2的彈性體4支撐,則該彈性體4產生上下壓縮的形變以緩沖力道; 又,當使用者行走時,膝蓋及腳踝所產生的扭轉應力,藉由塊狀的彈性體 4傾斜壓縮的形變,以分散承受的扭轉應力,減輕反作用力傳達回足部的 力道。
請參照圖2及圖3所示,該彈性體4略凸出于鞋底2的適當高度,當 使用者穿著鞋體l時,由于該彈性體4略凸出于鞋底2,且該彈性體4的 彈性系數(shù)小于鞋底2,因此當鞋底2接觸地面時,該彈性體4較鞋底2先 接觸地面,則該彈性體4產生扭轉形變以減緩鞋底2接觸地面的力道,令 使用者長時間穿著行走時,不受到反作用力的直接沖撞,而感到酸痛或是 不舒服的感覺,特別是膝蓋于行走時所產生的扭轉應力,藉由鞋底2的彈 性體4形變以達緩沖功效。
續(xù)請參照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凹槽3及彈性體4同時設置于鞋底 2的掌部2 2及跟部2 1,當使用者行走時,膝蓋及腳踝所產生的扭轉應
力,藉由前、后凹槽3及彈性體4的設置,使該扭轉應力的反向回饋力道 利用彈性體4受力形變,而分散及減緩傳達至膝蓋或腳踝的反作用力,使 膝蓋及腳踝受到較佳的緩沖方式以減緩反震的傷害。
請參照圖5及圖6所示,圖5是人體于行走時,所產生的運動力道示 意圖;圖5可知,當人體于行走時,由于跟部2 l與掌部2 2對于地面產 生相互旋轉的摩擦力,且該摩擦力經由骨骼、肌肉的傳導至膝蓋,使膝蓋 產生偏轉的應力,此應力日久容易磨損膝蓋關節(jié),特別是對于年紀較長的 老人,更是容易使膝蓋受損,本實用新型利用圖6所示鞋底2的彈性體4 結構,當人體對于地面產生的旋轉摩擦力,藉由彈性體4的扭轉形變以減
緩旋轉摩擦力,并減少膝蓋的偏轉應力,以達保護膝蓋的功效。
圖7至圖9三種不同的彈性體4結構實施例,該彈性體4藉由圖示的 排列方式及實施態(tài)樣,以減緩扭轉的應力,該彈性體4以特定方式排列出 便于扭轉的態(tài)樣,如圖5的龜曱狀排列、圖6的扇葉狀排列以及圖7的螺 旋輻射狀排列,此類便于扭轉的實施態(tài)樣裝設于左、右鞋體l時,因為左、 右腳所產生的扭轉應力相反,所以利用相反方式排列且裝設于左、右鞋體 1,以減緩扭轉的應力,并改變足部旋轉度。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 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 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 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 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jù)本實 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 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改良的鞋底緩沖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鞋底,其中于該鞋底與地面接觸端面設有凹槽,該凹槽內設有彈性體,該彈性體是塊狀的彈性結構,該彈性體的彈性系數(shù)不同于鞋底的彈性系數(shù),且該彈性體大于或等于鞋底的高度。
2.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改良的鞋底緩沖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 的彈性體小于鞋底的彈性系數(shù)。
3.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改良的鞋底緩沖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 的凹槽及彈性體設于鞋底的前端。
4.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改良的鞋底緩沖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 的凹槽及彈性體設于鞋底的后端。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鞋底緩沖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 的彈性體呈環(huán)狀排列。
6.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改良的鞋底緩沖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 的彈性體呈扇葉狀排列。
7.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改良的鞋底緩沖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 的彈性體呈螺旋輻射狀排列。
8.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鞋烏緩沖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 的彈性體呈龜甲狀排列。
專利摘要一種改良的鞋底緩沖結構,其主要包括一鞋底,該鞋底包括對應于容置腳跟位置的跟部,以及對應于容置腳掌位置的掌部,其中該鞋底的跟部及掌部分別凹設有圓形的凹槽,該凹槽未貫穿鞋底,且該凹槽內凸設有多數(shù)個彈性體;該彈性體是塊狀的彈性結構,該彈性體的彈性系數(shù)小于鞋底的彈性系數(shù),且該彈性體高度略大于凹槽縱深高度,使該彈性體凸出于鞋底的適當高度;藉該彈性體產生形變以分散及減緩反作用力,并可改善現(xiàn)有的鞋體緩沖結構強度不足,無法達到緩沖功效,以及無法緩沖扭轉應力等問題。
文檔編號A43B13/18GK201008386SQ200720005828
公開日2008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3月2日
發(fā)明者黃順鑫 申請人:黃順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