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西服肩部定針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服裝技術(shù)領域,尤其是一種西服肩部定針工藝。
背景技術(shù):
一般西服穿著后都會有肩部的壓肩感,前胸不飽滿,袖籠不圓順,袖山僵硬等現(xiàn) 象。不僅穿著不舒適,而且外觀也不好看。
發(fā)明內(nèi)容
為了克服現(xiàn)有的西服穿著不舒適且外表不美觀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西服肩 部定針工藝。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shù)問題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一種西服肩部 定針工藝,西服肩部 定針分兩大部分一、外袖籠定針,二、內(nèi)袖籠定針;做外袖籠定針時,需將肩部夾里掀開,把肩部套在模型上放平放順,從前領堂沿肩 縫分六至八針定至袖山,再向前袖籠2 8cm處定針,起針時要從側(cè)縫拉0. 05 0. 8cm的 量,向上抹平定針;把前胸摸平,并把多余的量放在前肩胛處;袖山向前2 8cm定針與袖 底向上定針I(yè)cm 5cm接頭處,需把面子與胸襯拉緊固定,里面的胸襯刀眼需張口 ;定后袖 籠時,把后背絲縷放順,從前領堂開始分2 8針斜方向定至大袖縫1 5cm固定;然后裝 袖縫向袖山定針,大袖縫向上1 8cm處要均勻放松量,定針到袖山,針距為Icm/針;內(nèi)袖籠定針時,先定后袖籠,將墊肩反方向放在模型上,內(nèi)袖籠0. 2 0. 3cm的放 松量,并把內(nèi)袖籠放順,從墊肩尾部沿裝袖縫定至大袖縫上向上0. 02 1. 5cm處;再定前袖 籠,把袖子刀眼固定后,手拉緊前袖籠邊緣,沿裝袖縫定至前肩胛處,針距為Icm/針。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前后袖籠圓順飽滿,袖山平服無凹凸感,前胸平整,袖子對 稱無前后,后袖籠正身與袖子服帖不起裂。不僅穿著舒適,而且外觀也很好看。
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發(fā)明外袖籠定針的示意圖;圖2是本發(fā)明內(nèi)袖籠定針的示意圖。圖中1.前袖籠,2.后袖籠,3.肩縫,4.側(cè)縫,5.大袖縫,6.肩胛,7.墊肩,8.胸襯, 91.袖山,92.袖底。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xiàn)在結(jié)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 示意方式說明本發(fā)明的基本結(jié)構(gòu),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fā)明有關(guān)的構(gòu)成。如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一種西服肩部定針工藝,西服肩部定針分兩大部 分一、外袖籠定針,二、內(nèi)袖籠定針;
做外袖籠定針時,需將肩部夾里掀開,把肩部套在模型上放平放順,從前領堂沿肩 縫3分六至八針定至袖山91,再向前袖籠1的2 8cm處定針,起針時要從側(cè)縫4拉0. 05 0. 8cm的量,向上抹平定針;把前胸摸平,并把多余的量放在前肩胛6處;袖山91向前2 8cm定針與袖底92向上定針I(yè)cm 5cm接頭處,需把面子與胸襯8拉緊固定,里面的胸襯8 刀眼需張口 ;定后袖籠2時,把后背絲縷放順,從前領堂開始分2 8針斜方向定至大袖縫 5的1 5cm固定;然后裝袖縫向袖山91定針,大袖縫5向上1 8cm處要均勻放松量,定 針到袖山91,針距為Icm/針;內(nèi)袖籠定針時,先定后袖籠2,將墊肩7反方向放在模型上,內(nèi)袖籠2的0. 2
0.3cm的放松量,并把內(nèi)袖籠2放順,從墊肩7尾部沿裝袖縫定至大袖縫5上向上0. 02
1.5cm處;再定前袖籠1,把袖子刀眼固定后,手拉緊前袖籠1邊緣,沿裝袖縫定至前肩胛6 處,針距為Icm/針。在西服肩部定針專用的百福定針機上安裝由公司設計的類似人體肩部的模型。該 模型由木質(zhì)材料做成,表面圓順光滑,易于操作。將西服裝好袖子開好袖山開縫,在此設備 上進行肩部定針,把胸襯、墊肩與袖籠固定在一起。先定外袖籠再定內(nèi)袖籠。做到前后袖籠 圓順飽滿,袖山平服無凹凸感,前胸平整,袖子對稱無前后,后袖籠正身與袖子服帖不起裂。如圖1是本發(fā)明外袖籠定針的示意圖,做外袖籠定針時,先定前袖籠,再定后袖 籠。將肩部夾里掀開,把肩部套在模型上放平放順,從前領堂沿肩縫3分六至八針定至袖山 91,再向前袖籠1的2 8cm處定針,起針時要從側(cè)縫4拉0. 05 0. 8cm的量,向上抹平定 針;把前胸摸平,并把多余的量放在前肩胛6處;袖山91向前2 8cm定針與袖底92向上 定針I(yè)cm 5cm接頭處,需把面子與胸襯8拉緊固定,里面的胸襯8刀眼需張口 ;定后袖籠 2時,把后背絲縷放順,從前領堂開始分2 8針斜方向定至大袖縫5的1 5cm固定;然 后裝袖縫向袖山91定針,大袖縫5向上1 8cm處要均勻放松量,定針到袖山91,針距為 Icm/針;做到袖山平服無凹凸感,前胸平整,袖子對稱無前后。如圖2是本發(fā)明內(nèi)袖籠定針的示意圖,做內(nèi)袖籠定針時,先定前袖籠,再定后袖 籠。先定后袖籠2,將墊肩7反方向放在模型上,內(nèi)袖籠2的0. 2 0. 3cm的放松量,并把內(nèi) 袖籠2放順,從墊肩7尾部沿裝袖縫定至大袖縫5上向上0. 02 1. 5cm處;再定前袖籠1, 把袖子刀眼固定后,手拉緊前袖籠1邊緣,沿裝袖縫定至前肩胛6處,針距為Icm/針。做到 前后袖籠圓順飽滿,袖山平服無凹凸感,前胸平整,袖子對稱無前后,后袖籠正身與袖子服 帖不起裂。實施例西服肩部定針分兩大部分一、外袖籠定針,二、內(nèi)袖籠定針;做外袖籠定針時,需將肩部夾里掀開,把肩部套在模型上放平放順,從前領堂沿肩 縫分五針定至袖山,再向前袖籠5cm處定針,起針時要從側(cè)縫略拉0. 2cm左右的量,向上抹 平定針。把前胸摸平,并把多余的量放在前肩胛處。袖山向前5cm定針與袖底向上定針 2cm-3cm接頭處,需把面子與胸襯拉緊固定,里面的胸襯刀眼需張口。定后袖籠時,把后背絲縷放順,從前領堂開始分5針斜方向定至大袖縫2cm左右固 定。然后裝袖縫向袖山定針,大袖縫向上3cm處要均勻放松量,定針到袖山,針距為Icm/針。內(nèi)袖籠定針時,先定后袖籠,將墊肩反方向放在模型上,袖籠略放松量,并把袖籠放順,從墊肩尾部沿裝袖縫定至大袖縫上向上Icm處;再定前袖籠,把袖子刀眼固定后,手拉緊袖籠邊緣,沿裝袖縫定至前肩胛處,針距為Icm/針。 以上述依據(jù)本發(fā)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nèi)容,相關(guān)工作人員完 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fā)明技術(shù)思想的范圍內(nèi),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fā)明的技術(shù) 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nèi)容,必須要根據(jù) 權(quán)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shù)性范圍。
權(quán)利要求
一種西服肩部定針工藝,其特征是,西服肩部定針分兩大部分一、外袖籠定針,二、內(nèi)袖籠定針;做外袖籠定針時,需將肩部夾里掀開,把肩部套在模型上放平放順,從前領堂沿肩縫(3)分六至八針定至袖山(91),再向前袖籠(1)2~8cm處定針,起針時要從側(cè)縫(4)拉0.05~0.8cm的量,向上抹平定針;把前胸摸平,并把多余的量放在前肩胛(6)處;袖山(91)向前2~8cm定針與袖底(92)向上定針1cm~5cm接頭處,需把面子與胸襯(8)拉緊固定,里面的胸襯(8)刀眼需張口;定后袖籠(2)時,把后背絲縷放順,從前領堂開始分2~8針斜方向定至大袖縫(5)1~5cm固定;然后裝袖縫向袖山(91)定針,大袖縫(5)向上1~8cm處要均勻放松量,定針到袖山(91),針距為1cm/針;內(nèi)袖籠定針時,先定后袖籠(2),將墊肩(7)反方向放在模型上,內(nèi)袖籠(2)0.2~0.3cm的放松量,并把內(nèi)袖籠(2)放順,從墊肩(7)尾部沿裝袖縫定至大袖縫(5)上向上0.02~1.5cm處;再定前袖籠(1),把袖子刀眼固定后,手拉緊前袖籠(1)邊緣,沿裝袖縫定至前肩胛(6)處,針距為1cm/針。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服裝技術(shù)領域,尤其是一種西服肩部定針工藝。西服肩部定針分兩大部分一、外袖籠定針,二、內(nèi)袖籠定針;先定外袖籠再定內(nèi)袖籠,做外袖籠定針時,需將肩部夾里掀開,把肩部套在模型上放平放順,定后袖籠時,把后背絲縷放順;內(nèi)袖籠定針時,先定后袖籠,將墊肩反方向放在模型上,再定前袖籠,把袖子刀眼固定后,手拉緊袖籠邊緣,沿裝袖縫定至前肩胛處,針距為1cm/針。前后袖籠圓順飽滿,袖山平服無凹凸感,前胸平整,袖子對稱無前后,后袖籠正身與袖子服帖不起裂。不僅穿著舒適,而且外觀也很好看。
文檔編號A41D27/24GK101816468SQ201010167828
公開日2010年9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0年5月11日
發(fā)明者丁紅燕, 丁雪萍, 徐曉霞, 王高飛 申請人:常州普靈仕制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