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帶足弓的彈跳鞋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了一種帶足弓的彈跳鞋墊,尤其是解決了腳心部位缺乏護理的問 題,適用于各類鞋。
背景技術:
多年來,國內(nèi)外的鞋墊設計者一直在設計彈跳鞋墊,但因受材料的制約和設計存 在缺陷,一直沒有設計出既彈跳又耐用的彈跳鞋墊。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方案解決了上 述問題,使鞋墊既彈跳又耐用,足弓部件更是增加了腳心的舒適度。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用三角形彈跳體或用圓形、橢圓形、六角形和四邊形彈跳 體單獨組成鞋墊,實現(xiàn)鞋墊的彈跳和耐用性,足弓部件更是增加了腳心的舒適度。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用三角形彈跳體或用圓形、橢圓形、六角形和四 邊形彈跳體組成鞋墊,中間設計透氣孔,腳心部位設計有足弓,其上覆蓋貼皮。所述的三角形彈跳體也可設計成圓形、橢圓形、六角形和四邊形的彈跳體,中間有 透氣孔。因鞋墊體的周邊須留有空白,三角形彈跳體排列在邊緣部位時,部分三角形彈跳 體會出現(xiàn)殘缺,但不影響產(chǎn)品的整體功能。所述的透氣孔位于三角形彈跳體的中間部位。所述的貼皮,其形狀與鞋墊體一致,面上有對應孔,腳后跟部位有商標標注區(qū),對 應孔與三角形彈跳體的透氣孔對應。所述的足弓位于鞋墊體的腳心部位,可增加腳心的舒適度。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是在鞋墊體足弓的前端把產(chǎn)品一分為二,前半部為前半 墊,后半部為后半墊。采用上述方案后,鞋墊既彈跳又耐用,且增加了腳心的舒適度。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鞋墊體正面的平面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鞋墊體反面由三角形彈跳體組成的平面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鞋墊體反面由圓形彈跳體組成的平面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鞋墊體反面橢圓形彈跳體組成的平面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鞋墊體反面由六角形彈跳體組成的平面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鞋墊體反面由四邊形彈跳體組成的平面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貼皮平面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后半墊平面圖;[0021]圖9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前半墊平面圖。其中1.鞋墊體正面 2.透氣孔 3.足弓 4.鞋墊體反面 5.三角形彈跳體 6.圓形彈跳體7.橢圓形彈跳體8.六角形彈跳體9.四邊形彈跳體10.貼皮11.對 應孔12.商標標注區(qū)13.后半墊14.前半墊。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以下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鞋墊體正面(1)上的部件有透氣孔⑵和足弓(3)。如圖2、圖3、圖4、圖5、圖6所示,鞋墊體反面(4)上的部件除了透氣孔(2)和足 弓(3)固定不動外,彈跳部件可由三角形彈跳體(5)、圓形彈跳體(6)、橢圓形彈跳體(7)、六 角形彈跳體(8)和四邊形彈跳體(9)單獨組成,其排列方式為由后向前依次降低高度。如圖7所示,貼皮(10)上有對應孔(11)和商標標注區(qū)(12),無論三角形彈跳體 (5)、圓形彈跳體(6)、橢圓形彈跳體(7)、六角形彈跳體(8)和四邊形彈跳體(9)如何替換, 貼皮(10)上的對應孔(11)和商標標注區(qū)(12)都不變化。如圖8、圖9所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是在足弓(3)的前端把產(chǎn)品一分為二,前 半部為前半墊(14),后半部為后半墊(13)。以上所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的實施例,本方案內(nèi)的通常變化和替換都應 包含在保護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1.一種帶足弓的彈跳鞋墊,其特征在于鞋墊體正面(1)上的部件有透氣孔( 和足 弓(3);鞋墊體反面(4)上的部件除了透氣孔( 和足弓( 固定不動外,彈跳部件可由 三角形彈跳體(5)、圓形彈跳體(6)、橢圓形彈跳體(7)、六角形彈跳體(8)和四邊形彈跳體 (9)單獨組成,其排列方式為由后向前依次降低高度。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足弓的彈跳鞋墊,其特征在于貼皮(10)上有對應孔 (11)和商標標注區(qū)(12),無論三角形彈跳體(5)、圓形彈跳體(6)、橢圓形彈跳體(7)、六角 形彈跳體(8)和四邊形彈跳體(9)如何替換,其上的對應孔(11)和商標標注區(qū)(1 都不 變化。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足弓的彈跳鞋墊,其特征在于在足弓( 的前端把 產(chǎn)品一分為二,前半部為前半墊(14),后半部為后半墊(13)。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足弓的彈跳鞋墊,其特征在于三角形彈跳體(5)、圓 形彈跳體(6)、橢圓形彈跳體(7)、六角形彈跳體(8)和四邊形彈跳體(9)排列在鞋墊體邊 緣的有殘缺。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足弓的彈跳鞋墊,用三角形彈跳體或用圓形、橢圓形、六角形和四邊形彈跳體單獨組成鞋墊,中間有透氣孔,腳心部位有足弓,其上覆蓋有對應孔的貼皮,實現(xiàn)鞋墊的彈跳和耐用性,足弓部件更是增加了腳心的舒適度。
文檔編號A43B17/02GK201822050SQ20102053888
公開日2011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9月25日
發(fā)明者吳霞 申請人: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