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滑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滑輪的行李箱尤其涉及一種底部裝有四個滑輪的行李箱。
背景技術(shù):
現(xiàn)有的行李箱底部一般都裝有二個或四個滑輪,二個滑輪的箱子直立放置在緩坡地時一般不會自動移動,而四個滑輪的箱子直立放置在緩坡地時一般都會自動滑行,在地鐵或公交的起動與停車階段,由于慣性四個滑輪的箱子也會自動滑行,需要人為地去護(hù)住或放倒箱子使四輪不著地。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滑行李箱,達(dá)到在緩坡地或地鐵或公交的起動與停車階段不會自動滑行的效果。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防滑行李箱,其特征是在箱體底部的滑輪之間設(shè)有防滑裝置。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改進(jìn),其進(jìn)一步的特征是所述防滑裝置在靠近箱體背面的二個滑輪之間。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改進(jìn),其進(jìn)一步的特征是所述防滑裝置具有可伸縮的防滑件,所述防滑件控制箱體底部的至少一個滑輪離開所述支承表面。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改進(jìn),其進(jìn)一步的特征是所述防滑裝置包括,防滑座,限位件,復(fù)位件,傳動件。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改進(jìn),其進(jìn)一步的特征是所述防滑裝置還包括, 復(fù)位彈性體,限位彈性體,防滑按鈕。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改進(jìn),其進(jìn)一步的特征是所述防滑裝置還包括傳動件套,在所述傳動件套上有傳動件槽。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改進(jìn),其進(jìn)一步的特征是所述防滑座上有防滑件槽與復(fù)位件槽,所述防滑件與限位件安置在防滑座上的防滑件槽中,其中限位件在防滑件的上方;所述限位件上有復(fù)位件溝,所述復(fù)位件穿過防滑座上的復(fù)位件槽安置在限位件上的復(fù)位件溝中;所述防滑件上有傳動件孔,所述傳動件的一端安置在防滑件上的傳動件孔中。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改進(jìn),其進(jìn)一步的特征是所述防滑件上有行程槽與防滑頭槽及定位板,所述防滑頭安置在防滑頭槽中。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改進(jìn),其進(jìn)一步的特征是所述防滑按鈕設(shè)置在箱體上部,傳動件的一端為“Z”形。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改進(jìn),其進(jìn)一步的特征是所述防滑按鈕設(shè)置在箱體下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5]安裝簡便牢固控制方便,將防滑裝置安裝于行李箱的裝有滑輪一面的底部,按下防滑鈕就可使防滑頭下移與地面接觸受力,使四個滑輪中的至少一個滑輪離地,從而象底部只有二個滑輪的箱子一樣不會自動滑行。
圖1(a)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防滑座的主視圖。圖1(b)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防滑座的后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限位件的立體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復(fù)位件的立體圖。圖4(a)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防滑件的俯視圖。圖4(b)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防滑件的底視圖。圖4(c)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防滑件的側(cè)視圖。圖4(d)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防滑件的主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實施例一的傳動件的立體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實施例一的傳動件套的立體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防滑按鈕的立體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防滑頭的立體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復(fù)位彈簧的示意圖。圖10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限位彈簧的示意圖。圖11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壓縮彈簧的示意圖。圖12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復(fù)位彈簧連接軸的示意圖。圖13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限位彈簧肖丁的示意圖。圖14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防滑頭行程螺絲的示意圖。圖15(a)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實施例一的箱體內(nèi)部主視圖。圖15(b)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實施例一的箱體背部主視圖。圖16(a)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實施例一的裝配上防滑裝置各部件的箱體內(nèi)部主視圖。圖16(b)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實施例一的裝配上防滑裝置各部件的箱體內(nèi)部側(cè)視圖。圖17(a)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實施例一在正?;袎褢B(tài)下的圖M中所示的A-A剖面圖。圖17(b)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實施例一在按下防滑按鈕時防滑頭觸碰到地面時的圖M中所示的A-A剖面圖。圖17(c)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實施例一在防滑壯態(tài)下的圖M中所示的 A-A剖面圖。圖18(a)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實施例一在正?;袎褢B(tài)下的圖M中所示的B—B剖面圖。圖18(b)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實施例一在按下防滑按鈕時防滑頭觸碰到地面時的圖M中所示的B-B剖面圖。[0043]圖18(c)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實施例一在防滑壯態(tài)下的圖M中所示的 B-B剖面圖。圖19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實施例一在正?;袎褢B(tài)下的示意圖。圖20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實施例一在防滑壯態(tài)下的示意圖。圖21 (a)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實施例二的箱體內(nèi)部主視圖。圖21 (b)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實施例二的箱體背部主視圖。圖22(a)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實施例二的裝配上防滑裝置各部件的箱體內(nèi)部主視圖。圖22(b)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實施例二的裝配上防滑裝置各部件的箱體背部主視圖。圖23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實施例二在正?;袎褢B(tài)下的圖25中所示的 C-C剖面圖。圖M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實施例一的背部示意圖。圖25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實施例二的背部示意圖。先統(tǒng)一技術(shù)用語,行李箱為六面體的箱子,由二個半部組成,裝有滑輪的一面稱為底部,底部的對面稱為頂部,裝有拉桿裝置的一面稱為背部,滑輪著地頂部朝上時稱為直立,在本實用新型的二個具體實施方式
中,防滑裝置都安裝在箱子裝有拉桿裝置的一個半部上,而箱子的另一個半部都與普通的一樣,所以在本實用新型的附圖中都省略了,只畫了裝有防滑裝置的箱子的一個半部。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
一參閱圖1 (a)、圖1 (b),在防滑座1上有防滑件槽2,復(fù)位件槽3,傳動件套槽4,限位件凹口 5,二個固定螺絲孔6,限位件定位板7 ;限位件定位板7上有限位彈簧孔8,四個復(fù)位彈簧連接軸孔9。參閱圖2,限位件10整體為“L”形,“L”形的一個面為限位板11,另一個面上有復(fù)位件溝12與傳動件孔13,限位板11上有二個復(fù)位彈簧連接軸孔14及限位彈簧連接柱15。參閱圖3,在復(fù)位件16上有二個卡扣17。參閱圖4 (a)、圖4 (b)、圖4 (c)、圖4 (d),在防滑件18上有二條行程槽19,防滑頭槽20,定位板21,傳動件孔22,二個復(fù)位彈簧連接柱^,在防滑頭槽20上有二個壓縮彈簧定位孔M,在二個壓縮彈簧定位孔M中還各有一個防滑頭行程螺絲孔25。參閱圖5,在傳動件套沈的一端上有傳動件槽27。參閱圖6,傳動件觀的一端為“Z”形,另一端幾乎筆直。參閱圖7,在防滑按鈕四上有傳動件孔30。參閱圖8,在防滑頭31上有二個壓縮彈簧定位凹槽32,二個壓縮彈簧定位凹槽32 中又各有一個壓縮彈簧定位柱33,壓縮彈簧定位柱33中間又有防滑頭行程螺絲孔34。參閱圖9,復(fù)位彈簧35的一端有開口的勾形36,另一端有幾乎封閉的孔37。參閱圖10,限位彈簧38的一端有開口的勾形39,另一端有幾乎封閉的孔40。參閱圖11,壓縮彈簧41的二端都為圓柱形。[0066]參閱圖12,復(fù)位彈簧連接軸42的圓錐形頭部43有開口,可彈性縮小。參閱圖13,限位彈簧肖丁 44的圓錐形頭部45有開口,可彈性縮小。參閱圖14,防滑頭行程螺絲46為非全牙螺絲。參閱圖15 (a)、圖15 (b),箱體47底部有防滑口 48與二個固定螺絲孔49,頂部有傳動件孔50,傳動件套槽51。參閱圖1 (a)、圖1 (b)、圖2、圖10,把限位彈簧38有開口的勾形的一端39勾在“L” 形限位件10的限位板11上的限位彈簧連接柱15上,并使限位彈簧38有幾乎封閉的孔40 的一端朝向“L”形限位件10有復(fù)位件溝12的另一個面的反方向;再把已安裝上限位彈簧 38的限位件10安裝在防滑座1上的防滑件槽2上方及限位件凹口 5中,使限位件10上的限位板11貼在防滑座1上的限位件定位板7上,也使限位件10上的復(fù)位件溝12在防滑座 1上的復(fù)位件槽3上方,并使限位彈簧38伸入防滑座1上的限位件定位板7上的限位彈簧孔8中,再用帶勾的工具把限位彈簧38有幾乎封閉的孔40的一端從限位彈簧孔8中拉出并在限位彈簧38的幾乎封閉的孔40中插入銷丁 44。參閱圖2、圖3,把復(fù)位件16上的二個卡扣17穿過防滑座1上的復(fù)位件槽3卡入已安裝在防滑座1上的限位件10上的復(fù)位件溝12中,使它們互相活動連接。參閱圖5、圖6、圖15 (a)、圖16 (a)、圖16 (b),把已進(jìn)行上述裝配的即已裝入限位件 10及復(fù)位件16的防滑座1安裝在箱體47的內(nèi)底部,使防滑座1上的二個固定螺絲孔6對正箱體47底部的二個固定螺絲孔49,并使防滑座1上的防滑件槽2及復(fù)位件槽3與箱體47 底部的防滑口 48相對,且使復(fù)位件16從靠近箱體47背部的防滑口 48邊緣伸出至箱體47 外底部,再用固定螺絲穿過箱體47底部的2個固定螺絲孔49及防滑座1上的二個固定螺絲孔6,并用螺帽固定;把傳動件套沈有傳動件槽27的一端朝向箱體47底部放入箱體47 內(nèi),再把傳動件觀幾乎筆直的一端從箱體47外底部穿過箱體47底部的防滑口 48,再穿過限位件10上的傳動件孔13伸入箱體47內(nèi)的傳動件套沈中,穿過傳動件套沈后邊轉(zhuǎn)動傳動件觀“Z”形端的角度邊再使其前伸,并使傳動件觀的“Z”形部在傳動件套沈上的傳動件槽27中,再穿過箱體47頂部的傳動件孔50伸出箱體47外,使傳動件觀的“Z”形部及傳動件套26上的傳動件槽27朝向限位件10上的限位彈簧連接柱15,再把傳動件套沈卡入防滑座1上的傳動件套槽4及箱體47上的傳動件套槽51中。參閱圖4(a)、圖4(b)、圖4(c)、圖4(d)、圖8、圖9、圖11、圖14,把二個復(fù)位彈簧35 有開口的勾形36的一端勾在防滑件18上的二個復(fù)位彈簧連接柱23上,并使其有幾乎封閉的孔37的一端朝向防滑件18上的行程槽19,把二個壓縮彈簧41的一端安裝在防滑頭31 上的二個壓縮彈簧定位柱33上并一直進(jìn)入二個壓縮彈簧定位凹槽32中;再把防滑頭31安裝在防滑件18底部上的防滑頭槽20中,使二個壓縮彈簧41的另一端安裝在防滑頭槽20 上的二個壓縮彈簧定位孔M中;再把二支防滑頭行程螺絲46從防滑件18上的二個防滑頭行程螺絲孔25中伸入,旋入防滑頭31上的二個壓縮彈簧定位柱33中間的防滑頭行程螺絲孔34中固定;并使防滑頭31能在防滑件18底部上的防滑頭槽20中自由伸縮。參閱圖16(a)、圖17 (a),把已安裝上二個復(fù)位彈簧35與二個壓縮彈簧41及防滑頭31及二個防滑頭行程螺絲46的防滑件18從箱體47外底部穿過箱體47底部的防滑口 49,再從防滑座1下部伸入防滑座1上的防滑件槽2中,使防滑件18中的行程槽19朝向箱體47內(nèi)部且靠向箱體47背部,防滑頭31在箱體47外部,并使防滑件18中的定位板21在已安裝上去了的限位件10的限位板11下面,且使已安裝上了的動傳動件沈“Z”形端伸入防滑件18上的傳動件孔22中;再用帶勾的工具把復(fù)位彈簧35有幾乎封閉的孔37的一端從防滑件18中向上拉,同時把彈簧連接軸42從防滑座1上的復(fù)位彈簧連接軸孔9中插入穿過限位板10上的復(fù)位彈簧連接軸孔14,再穿過復(fù)位彈簧35 —端的幾乎封閉的孔37,再穿過防滑件18上的行程槽19,再穿過防滑座1上的復(fù)位彈簧連接軸孔9 ;重復(fù)剛述動作,用另一支彈簧連接軸42把另一條復(fù)位彈簧35也安裝定位。參閱圖6、圖7、圖17 (a)、圖19,最后把防滑按鈕四上的傳動件孔30緊緊套入已穿過箱體47頂部的傳動件孔50并伸出箱體47外的傳動件觀的幾乎筆直的一端。這樣本實用新型的防滑行李箱的實施例一的所有部件都已安裝完畢。當(dāng)在如圖19所示的正常四個滑輪著地狀態(tài)下按下防滑按鈕四時,參閱圖17(a)、 圖18(a),傳動件觀使防滑件18下移,在防滑件18下端的防滑頭31首先觸碰到地面,參閱圖17 (b)、圖18 (b),當(dāng)作用于防滑按鈕四上的力大于在防滑件18與防滑頭31之間的壓縮彈簧41的彈力時,壓縮彈簧41被壓縮,防滑頭31就縮向防滑件18上的防滑頭槽20,從而使得防滑件18可以繼續(xù)下移到位;當(dāng)時,由于受到限位彈簧38的作用,限位件10上的限位板11會貼在防滑座1上的限位件定位板7上,使防滑件18上的定位板21上端與限位件 10上的限位板11下端頂住,從而使防滑件18不會由于受到復(fù)位彈簧35的作用而上移,也即使防滑件18下移固定,當(dāng)放開防滑按鈕四時,由于壓縮彈簧41的彈力作用,防滑頭31 從防滑件18上的防滑頭槽20中彈出下移,并使箱體47底部二個靠近箱體47背部的滑輪離地,參閱圖16(b)、圖17 (C)、圖18 (C)、圖20,使防滑頭31變成了箱體47底部的一個固定腳,從而使四個滑輪的箱子象只有二個滑輪的箱子一樣不太容易自行滑行。當(dāng)如圖20所示的防滑狀態(tài)下用鞋尖從箱體47背面方向觸碰復(fù)位件16,參閱圖 17(c)、圖18(c),使復(fù)位件16下端向防滑件18方向稍作轉(zhuǎn)動時,復(fù)位件16帶動限位件10 上的限位板11的下端與防滑座1上的限位件定位板7分離,從而使防滑件18上的定位板 21的上端與限位件10上的限位板11下端分離,從而使防滑件18由于受到復(fù)位彈簧35的作用而上移,參閱圖17 (a)、圖18 (a),防滑頭31距地面產(chǎn)生了一小段距離,就可實現(xiàn)正常四輪滑行,由于防滑件18的上移防滑按鈕四也傳動件觀上移到原來位置,如圖19所示。
具體實施方式
二參閱圖21 (a)、圖21 (b),箱體52底部有防滑口 48與二個固定螺絲孔49及伸腳口 53。對比參閱圖15 (a)、圖15(b)與圖21 (a)、圖21 (b),箱體47與箱體52的主要差別是在本具體實施方式
二中的箱體52中多了一個伸腳口 53。對比參閱圖16(a)、圖16(b)與圖22 (a)、圖22 (b),再對比參閱圖17 (a)與圖23, 本具體實施方式
二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的主要區(qū)別在于防滑按鈕四的高低位置;在具體實施方式
一中防滑按鈕四設(shè)置在箱體47的上部,傳動件觀的一端為“Z”形,另一端幾乎筆直,還設(shè)有傳動件套沈;而在本具體實施方式
二中防滑按鈕四設(shè)置在箱體52的下部,傳動件為一直桿,沒有了傳動件套;除此之外,本具體實施方式
二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的所有部件與工作原理都一模一樣,在這里不再重復(fù)敘述。需要補充說明一下的是,不管在具體實施方式
一還是在具體實施方式
二中,都可以把防滑頭31與防滑件18作相對固定,即把它們做成一體成為一個部件,這樣在正常四個滑輪著地狀態(tài)下按下防滑按鈕四時,需扳動一下箱體使其中二個滑輪離開地面一定距離就可以使防滑件下移到位,而其他一切都不會改變。 本行業(yè)的專業(yè)人員可以通過改變防滑裝置的具體結(jié)構(gòu)或改變防滑裝置內(nèi)的防滑座,防滑件,限位件,復(fù)位件,傳動件等部件的具體結(jié)構(gòu)來改變本實用新型,上述改變都沒有改變本實用新型的主要原理所以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hù)范圍。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防滑行李箱,它具有一個帶一個背面的箱體,箱體底部有滑輪,利用箱體底部的滑輪沿著支承表面移動該箱體,其特征在于在箱體底部的滑輪之間設(shè)有防滑裝置。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裝置在靠近箱體背面的二個滑輪之間。
3.如權(quán)利要求1或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裝置具有可伸縮的防滑件,所述防滑件控制箱體底部的至少一個滑輪離開所述支承表面。
4.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防滑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裝置包括,防滑座,限位件, 復(fù)位件,傳動件。
5.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防滑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裝置還包括,防滑頭,伸縮彈性體,復(fù)位彈性體,限位彈性體,防滑按鈕。
6.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防滑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裝置還包括傳動件套,在所述傳動件套上有傳動件槽。
7.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防滑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座上有防滑件槽與復(fù)位件槽,所述防滑件與限位件安置在防滑座上的防滑件槽中,其中限位件在防滑件的上方;所述限位件上有復(fù)位件溝,所述復(fù)位件穿過防滑座上的復(fù)位件槽安置在限位件上的復(fù)位件溝中;所述防滑件上有傳動件孔,所述傳動件的一端安置在防滑件上的傳動件孔中。
8.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防滑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件上有行程槽與防滑頭槽及定位板,所述防滑頭安置在防滑頭槽中。
9.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防滑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按鈕設(shè)置在箱體上部,傳動件的一端為“Z”形。
10.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防滑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按鈕設(shè)置在箱體下部。
專利摘要一種防滑行李箱,包括防滑座,防滑件,限位件,復(fù)位件,傳動件,復(fù)位彈性體,限位彈性體,防滑按鈕,傳動件套,防滑頭,伸縮彈性體,按下防滑鈕就可使防滑頭下移與地面接觸受力,使四個滑輪中的二個滑輪離地,從而象底部只有二個滑輪的箱子一樣不會在受到微弱外力作用或在緩坡地或在地鐵或公交的起動與停車階段由于慣性而自動滑行。
文檔編號A45C5/04GK202095704SQ20112023475
公開日2012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6月25日
發(fā)明者王榮貴 申請人:王榮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