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上扣理扣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98403閱讀:37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上扣理扣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屬于打扣機制造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理扣裝置。
      背景技術
      打扣機在打扣時需要對上扣和下扣進行理扣工作,將理好的上扣和下扣通過上落扣滑槽(滑軌)和下落扣滑槽(滑軌)送往沖壓位置。如圖I和圖2所示,現(xiàn)有上扣包括圓盤形扣體53,扣體53中部設有通孔54,扣體53與下扣凸起適配的一側設有上扣凹槽52,扣體53另一側為平面。設有上扣凹槽52的一面為上扣的反面,另一面為上扣的正面。通孔54處是上扣的空心部分,現(xiàn)有的下扣中間設有與上扣的空心部分相適配的凸起部分。打扣過程如下下扣的中間凸起部分要穿過被打扣的篷布或其他面料,同時穿過上扣中間的空心部分,然后在沖壓裝置的作用下,下扣凸起部分裂成多個部分翻轉壓在上扣的上面。如果沒有上扣固定被下扣打穿的扣眼,則單獨由下扣打的扣眼容易松動,定位不牢;當通過扣眼穿繩的方法把篷布或廣告布固定在室內或室外時,造成容易扣眼脫落和扣眼開裂的問題。 當下扣通過其上部開裂翻轉的方法和上扣結合時,如果上扣厚度太薄,則由于下扣開裂翻轉角度有限,導致不能和上扣結合牢固,同樣造成扣眼容易松動,定位不牢的問題。這就要求上扣既要有一定的厚度,中間又具有與下扣相適配的圓孔。符合這種要求、同時制作最簡單,成本最低的就是手工扣。為了降低成本,手工扣大都是由廢棄的薄鐵皮一次沖壓成型,加工設備精度不高。手工扣成本和價格非常低廉,雖然不影響打扣質量,但是產(chǎn)品的形狀不是非常統(tǒng)一,具有一定的誤差。現(xiàn)有的自動打扣機具有體積大、上下送扣機械部分復雜、對上扣和下扣的精度要求很高。如采用一般的手工扣,則由于手工扣具有一定的不規(guī)則性,很容易造成卡扣等送扣裝置的故障,導致設備損壞。一旦出現(xiàn)卡扣的現(xiàn)象,必須返廠才能維修(因為現(xiàn)有的自動打扣機的落扣滑軌都是封閉的,因此卡扣時使用者無法打開落扣滑軌來理順上扣或下扣),維修周期長,維修成本(包括維修費用、維修造成的生產(chǎn)損失)非常高。以上因素決定了現(xiàn)有的自動打扣機只能采用造價高昂、精度較高、規(guī)格統(tǒng)一的上扣和下扣來減少送扣裝置的故障。另外,現(xiàn)有的自動打扣機在理下扣時,可根據(jù)下扣的形狀開挖一個凸型漏口達到理扣的目的。但是上扣的上述具體結構使得上述方法失去效力,因為現(xiàn)有的理扣裝置理出的上扣不能分出反正面(現(xiàn)有下扣理扣裝置是利用了下扣中部的凸起來實現(xiàn)理扣,但上扣并沒有該凸起結構,因而無法區(qū)分正反面),而打扣時必須正面向上,否則不能與下扣牢固結合。有些自動打扣機使用價格更高的具有一定厚度、沒有設置反面凹槽的塑料圓環(huán)代替上扣(這種塑料圓環(huán)正反面都一樣,從而不用區(qū)分正反面,但由于不能設置凹槽52而增加了材料成本),但這樣就增加了上扣的成本,同樣無法使用成本和價格低廉的手工扣。有些自動打扣機通過把多個方向一致的上扣穿在一根鐵棍上的方法進行理扣,從而增加了穿扣工序,降低了設備的自動化程度和功效。怎樣使得理扣機能夠分辨出上扣的正反面,并且構造簡單,成本低廉,容易推廣成為一個急待解決的技術難題。如用自動檢測的方法,必定要帶電作業(yè),使用較為復雜的機構,從而增加成本,體積變大,不便于攜帶。如能制作出和下理扣機相似的產(chǎn)品,既能通過電機帶動理扣轉盤理扣,又可通過手撥理扣轉盤理扣就最為理想。但目前本技術領域還沒有開發(fā)出此類產(chǎn)品,不能適應市場的需要。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須自動分辨機構、結構簡單、便于移動和攜帶的上扣理扣裝置。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上扣理扣裝置包括中心軸,中心軸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理扣罩,中心軸固定連接有理扣盤,理扣盤與理扣罩轉動配合在一起且二者圍成理扣腔;理扣罩頂部設有進扣孔,理扣盤于理扣腔一側沿圓周方向均勻設有與上扣凹槽相適配的理扣凸起;理扣腔內一側中部于所述理扣凸起的轉動軌道處設有落扣叉,理扣凸起在旋轉時由該落扣叉的兩個叉齒之間穿過;打扣機的上落扣滑槽的頂端伸入所述理扣罩內,落扣叉的底端連接在打扣機上落扣滑槽的頂端。 所述落扣叉的頂部為斜面。本實用新型能夠方便快捷地完成手工扣上扣的理扣工作,使理好的上扣能夠正反面一致。本實用新型理扣時不需要設置自動檢測裝置,從而可以不帶電作業(yè)。使用時既可通過電機帶動理扣轉盤旋轉理扣,又可通過手動撥動理扣轉盤旋轉理扣,理扣方式方便靈活。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便于制造、體積小和重量輕的特點,易于攜帶或移動。落扣叉的頂部為斜面,使掛在理扣凸起上的上扣更容易地沿落扣叉滑落到上落扣滑槽內。

      圖I是現(xiàn)有上扣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俯視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左視圖;圖5是圖3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3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上扣理扣裝置包括中心軸61,中心軸61通過軸承15轉動連接有理扣罩13,中心軸61上固定連接有理扣盤14,理扣盤14與理扣罩13轉動配合在一起且二者圍成理扣腔62 ;理扣罩13頂部設有進扣孔17,理扣盤14于理扣腔62一側表面沿圓周方向均勻設有理扣凸起16,理扣凸起16與圖I所示上扣凹槽52相適配;使用時中心軸61轉動連接在打扣機機架的上理扣機支撐架上,理扣罩13固定連接在打扣機的上理扣機支撐架上。如圖3至圖5所示,理扣腔62內一側中部于所述理扣凸起16的轉動軌道處設有落扣叉51,所述落扣叉51的頂部為斜面。理扣凸起16在旋轉時由該落扣叉51的兩個叉齒之間穿過;使用時打扣機的上落扣滑槽42的頂端伸入所述理扣罩13內,落扣叉51的底端連接在打扣機上落扣滑槽42的頂端。如圖I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上扣只有其設有凹槽52的一面才能掛在理扣凸起16上,因此在理扣盤14轉動的過程中,被理扣凸起16所帶起來的上扣的方向是一致的,即上扣凹槽一面皆朝向理扣盤14。上扣被理扣凸起16帶起來后隨理扣盤14旋轉,轉至最高點后向下落下,落至落扣叉51時被鏟起并落入上落扣滑槽42。如圖I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理扣時,使用者抓一把上扣通過進扣孔17放入理扣腔62,使上扣堆積在理扣腔62的底部,然后旋轉理扣盤14,理扣凸起16在旋轉至底部時攪動上扣,上扣凹槽52正好朝向理扣凸起16的這部分上扣由于被扣在理扣凸起16上而被帶起來,旋轉至理扣盤14頂部后由另一側向下方回落,回落至落扣叉51時被落扣叉51鏟起,從而沿上落扣滑槽42落下。由于被理扣凸起16所帶起來的上扣,其上扣凹槽一側均朝向理扣盤14,因此沿上落扣滑槽42落下的上扣方向均是一致的,即上扣凹槽朝向下方,以便在打扣時與下扣相適配。理扣過程中,上扣凹槽52不朝向理扣凸起16的這部分上扣雖然不會在理扣盤14的此次轉動周期內被理扣凸起16帶起,但會被理扣凸起16或其它上扣攪動而不停發(fā)生翻轉,直到其翻轉至上扣凹槽52正好扣在理扣凸起16上被理扣凸起16帶起來。如果需要自動理扣,則需要將中心軸61與電動機等外置動力裝置傳動連接,啟動電機帶動理扣盤14即可自動理扣。手動理扣時,無須將中心軸61與外置動力裝置相連接,手動旋轉理扣盤14即可。
      權利要求1.上扣理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軸,中心軸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理扣罩,中心軸固定連接有理扣盤,理扣盤與理扣罩轉動配合在一起且二者圍成理扣腔;理扣罩頂部設有進扣孔,理扣盤于理扣腔一側沿圓周方向均勻設有與上扣凹槽相適配的理扣凸起; 理扣腔內一側中部于所述理扣凸起的轉動軌道處設有落扣叉,理扣凸起在旋轉時由該落扣叉的兩個叉齒之間穿過;打扣機的上落扣滑槽的頂端伸入所述理扣罩內,落扣叉的底端連接在打扣機上落扣滑槽的頂端。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上扣理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扣叉的頂部為斜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上扣理扣裝置,包括中心軸,中心軸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理扣罩,中心軸固定連接有理扣盤,理扣盤與理扣罩轉動配合在一起且二者圍成理扣腔;理扣罩頂部設有進扣孔,理扣盤于理扣腔一側沿圓周方向均勻設有與上扣凹槽相適配的理扣凸起;理扣腔內一側中部于所述理扣凸起的轉動軌道處設有落扣叉,理扣凸起在旋轉時由該落扣叉的兩個叉齒之間穿過;打扣機的上落扣滑槽的頂端伸入理扣罩內,落扣叉的底端連接在打扣機上落扣滑槽的頂端。本實用新型能夠方便快捷地完成手工扣上扣的理扣工作,使理好的上扣能夠正反面一致,且理扣時不需要設置自動檢測裝置,可不帶電作業(y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便于制造、體積小且重量輕,易于攜帶或移動。
      文檔編號A41H37/08GK202664362SQ20122029266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6月21日
      發(fā)明者劉占衛(wèi) 申請人:鄭州大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