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內表面凹陷的帽蓋結構及拉鏈頭組合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具有內表面凹陷的帽蓋結構及拉鏈頭組合結構,具有內表面凹陷的帽蓋結構包括:一帽蓋本體及一彈片;帽蓋本體具有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一內凹槽、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從兩個第一內凹槽延伸而出的第一卡固凸塊及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鄰近兩個第一卡固凸塊的第一外凹槽;其中,帽蓋本體具有一內表面、一外表面及一連接于內表面及外表面之間的下表面,兩個第一內凹槽設置在帽蓋本體的內表面上,并且兩個第一外凹槽設置在帽蓋本體的外表面上;彈片設置在帽蓋本體的內表面上,其中兩個第一卡固凸塊接觸彈片,以使得彈片被兩個第一卡固凸塊所卡固。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拉鏈頭組合結構。本實用新型能夠增加所述彈片卡固在所述帽蓋本體內的加工效率及穩(wěn)固性。
【專利說明】具有內表面凹陷的帽蓋結構及拉鏈頭組合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帽蓋結構及拉鏈頭組合結構,尤指一種具有內表面凹陷的帽蓋結構及拉鏈頭組合結構。
【背景技術】
[0002]一般的拉鏈結構于服裝或配件上為常見的基本元素,相對于鈕扣,拉鏈具有更高的使用便利性,拉鏈結構具有一拉鏈頭及一拉鏈帶,拉鏈頭主要配合拉鏈帶作為拉鏈結構往復拉動的鏈接元件,現(xiàn)今,拉鏈頭已普遍地應用在衣服、褲子及背包上。
[0003]公知的拉鏈頭組合結構包括有一拉頭、一拉片、一馬鉤及一帽蓋。公知的拉鏈頭組合結構的組合順序是先將拉片的端部置于拉頭的凹陷空間內,并將拉片推向拉頭的一端,使得拉片上的套孔將拉頭上的第一固定座或第二固定座套置于其中。接著將馬鉤固定于拉頭的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上,其中馬鉤的頭部設置于第一固定座的凹槽內,馬鉤的尾部靠坐于第二固定座的凹槽底部,馬鉤的腹部承靠于拉片的端部上,而馬鉤的擋止部由設于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之間的馬鉤孔伸入拉頭的滑槽內。最后,將帽蓋蓋合于拉頭上的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上,其中帽蓋內卡置有一彈片,彈片壓抵于馬鉤上。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內表面凹陷的帽蓋結構及拉鏈頭組合結構,該帽蓋結構及拉鏈頭組合能夠增加彈片卡固在帽蓋本體內的加工效率及穩(wěn)固性。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內表面凹陷的帽蓋結構,其包括:一帽蓋本體及一彈片。所述帽蓋本體具有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一內凹槽、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從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延伸而出的第一卡固凸塊及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鄰近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第一外凹槽,其中所述帽蓋本體具有一內表面、一外表面及一連接于所述內表面及所述外表面之間的下表面,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外凹槽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外表面上。所述彈片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接觸所述彈片,以使得所述彈片被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所卡固。
[0006]換句話說,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內表面凹陷的帽蓋結構,包括:一帽蓋本體,所述帽蓋本體具有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一卡固凸塊及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鄰近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第一外凹槽,其中所述帽蓋本體具有一內表面、一外表面及一連接于所述內表面及所述外表面之間的下表面,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外凹槽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外表面上;以及一彈片,所述彈片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接觸所述彈片,以使得所述彈片被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所卡固。
[0007]較佳地,所述帽蓋本體具有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一內凹槽,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分別從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延伸而出,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
[0008]較佳地,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呈對角線地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呈對角線地設置在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內,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外凹槽呈對角線地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外表面上,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外凹槽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
[0009]較佳地,每一個所述第一內凹槽具有一連接于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下表面的第一末端及一相反于所述第一末端且遠離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下表面的第二末端,且所述第一內凹槽的寬度從所述第一末端朝向所述第二末端的方向漸漸變窄。
[0010]較佳地,每一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鄰近相對應的所述第一內凹槽的所述第二末端,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長度從所述第一內凹槽的所述第一末端朝向所述第一內凹槽的所述第二末端的方向漸漸變長,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寬度沿著從所述第一內凹槽朝向遠離所述第一內凹槽的方向漸漸變窄,且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高度從所述第一內凹槽朝向遠離所述第一內凹槽的方向漸漸變短。
[0011]較佳地,每一個所述第一外凹槽鄰近相對應的所述第一內凹槽的所述第二末端,所述第一外凹槽的長度沿著從所述第一內凹槽的所述第一末端朝向所述第一內凹槽的所述第二末端的方向漸漸變長,所述第一外凹槽的寬度沿著從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外表面朝向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的方向漸漸變窄,且所述第一外凹槽的高度沿著從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外表面朝向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的方向漸漸變短。
[0012]較佳地,所述帽蓋本體具有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二內凹槽、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從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延伸而出的第二卡固凸塊及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鄰近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的第二外凹槽,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外凹槽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外表面上,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接觸所述彈片,以使得所述彈片被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所卡固。
[0013]較佳地,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呈對角線地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呈對角線地設置在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內,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外凹槽呈對角線地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外表面上,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外凹槽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
[0014]本實用新型另外提供一種拉鏈頭組合結構,其包括:一滑動體、一拉動片、一鎖鉤件、一帽蓋本體及一彈片。所述滑動體具有一第一固定座及一第二固定座,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座具有一卡鉤槽,且所述第二固定座具有一卡鉤孔。所述拉動片的一末端部設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及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間。所述鎖鉤件設置在所述滑動體上,其中所述鎖鉤件具有一設置在所述卡鉤槽內的第一末端部及一穿過所述卡鉤孔的第二末端部。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部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及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其中所述帽蓋本體具有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一內凹槽、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從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延伸而出的第一卡固凸塊及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鄰近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第一外凹槽,所述帽蓋本體具有一內表面、一外表面及一連接于所述內表面及所述外表面之間的下表面,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外凹槽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外表面上。所述彈片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與所述鎖鉤件之間且頂?shù)炙鲦i鉤件,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接觸所述彈片,以使得所述彈片被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所卡固。
[0015]換句話說,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拉鏈頭組合結構,包括:一滑動體,所述滑動體具有一第一固定座及一第二固定座,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座具有一卡鉤槽,且所述第二固定座具有一卡鉤孔;一拉動片,所述拉動片的一末端部設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及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間;一鎖鉤件,所述鎖鉤件設置在所述滑動體上,其中所述鎖鉤件具有一設置在所述卡鉤槽內的第一末端部及一穿過所述卡鉤孔的第二末端部;一帽蓋本體,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部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及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其中所述帽蓋本體具有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一卡固凸塊及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鄰近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第一外凹槽,其中所述帽蓋本體具有一內表面、一外表面及一連接于所述內表面及所述外表面之間的下表面,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外凹槽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外表面上;以及一彈片,所述彈片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與所述鎖鉤件之間且頂?shù)炙鲦i鉤件,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接觸所述彈片,以使得所述彈片被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所卡固。
[0016]較佳地,所述帽蓋本體具有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一內凹槽,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分別從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延伸而出,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
[0017]較佳地,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呈對角線地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呈對角線地設置在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內,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外凹槽呈對角線地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外表面上,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外凹槽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
[0018]較佳地,所述帽蓋本體具有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二內凹槽、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從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延伸而出的第二卡固凸塊及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鄰近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的第二外凹槽,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外凹槽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外表面上,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接觸所述彈片,以使得所述彈片被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所卡固。
[0019]較佳地,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呈對角線地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呈對角線地設置在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內,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外凹槽呈對角線地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外表面上,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外凹槽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002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帽蓋結構及拉鏈頭組合結構,其可通過壓鑄的方式以形成“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一內凹槽”的結構設計,以及通過機械打點(例如使用鉚刀來進行打點)的方式以形成“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從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延伸而出的第一卡固凸塊”及“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鄰近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第一外凹槽”的結構設計,以使得當所述彈片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時,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會接觸所述彈片,以使得所述彈片順勢被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所卡固,以增加所述彈片卡固在所述帽蓋本體內的加工效率及穩(wěn)固性。
[0021]為使能更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并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拉鏈頭組合結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0023]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拉鏈頭組合結構的立體組合示意圖;
[0024]圖3為圖2的A-A割面線的剖面示意圖;
[0025]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帽蓋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0026]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帽蓋結構的仰視示意圖;
[0027]圖6為圖4的B-B割面線的剖面示意圖;
[0028]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帽蓋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0029]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帽蓋結構的仰視示意圖;
[0030]圖9為圖7的C-C割面線的剖面示意圖。
[0031]【主要元件附圖標記說明】
[0032]拉鏈頭組合結構 Z
[0033]帽蓋結構S
[0034]滑動體I 第一固定座 11
[0035]卡鉤槽110
[0036]第二固定座 12
[0037]卡鉤孔120
[0038]容置空間 13
[0039]拉動片2 末端部20
[0040]鎖鉤件3 第一末端部 31
[0041]第二末端部 32
[0042]帽蓋本體4 末端部41、42
[0043]內表面400
[0044]外表面401
[0045]末端4011、4012
[0046]下表面402
[0047]第一內凹槽 40A
[0048]第一末端 40IA[0049]第二末端402A
[0050]第一^^固凸塊4IA
[0051]第一外凹槽 42A
[0052]第二內凹槽 40B
[0053]第二卡固凸塊4IB
[0054]第二外凹 槽 42B
[0055]彈片5
[0056]寬度W、W1、W2
[0057]長度L1、L2
[0058]高度H1、H2
[0059]割面線A_A、B_B、C_C
【具體實施方式】
[0060]第一實施例
[0061]請參閱圖1至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種拉鏈頭組合結構Z,其包括:一滑動體I (或稱拉頭)、一拉動片2 (或稱拉片)、一鎖鉤件3 (或稱馬鉤)、一帽蓋本體4(或稱帽蓋)及一彈片5 (或稱板簧),其中帽蓋本體4及彈片5兩者可組合成一種具有內表面凹陷的帽蓋結構S。
[0062]首先,配合圖1至圖3所示,滑動體I具有一第一固定座11及一第二固定座12,其中第一固定座11具有一形成盲孔狀的卡鉤槽110,并且第二固定座12具有一形成穿孔狀的卡鉤孔120。拉動片2的一末端部20設置于第一固定座11及第二固定座12之間所形成的一容置空間13內。鎖鉤件3設置在滑動體I上,其中鎖鉤件3的兩相反未端分別具有一設置在卡鉤槽110內的第一末端部31及一穿過卡鉤孔120以形成一擋止件的第二末端部32。帽蓋本體4的兩相反末端部41、42分別設置在第一固定座11及第二固定座12上,并且彈片5設置在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與鎖鉤件3之間且頂?shù)宙i鉤件3,其中鎖鉤件3與彈片5皆被包覆在滑動體I與帽蓋本體4之間(如圖2與圖3所示)。
[0063]再者,配合圖4至圖6所示,帽蓋本體4具有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一內凹槽40A(亦即上述的內表面凹陷特征)、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從兩個第一內凹槽40A延伸而出的第一卡固凸塊41A及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鄰近至少兩個第一卡固凸塊41A的第一外凹槽42A,并且兩個第一卡固凸塊41A可接觸或扣住彈片5,以使得彈片5被兩個第一^^固凸塊41A所卡固。另外,帽蓋本體4具有一內表面400、一外表面401及一連接于內表面400及外表面401之間的下表面402,其中兩個第一內凹槽40A凹陷地設置在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上,并且兩個第一外凹槽42A凹陷地設置在帽蓋本體4的外表面401上。借此,由于兩個第一內凹槽40A可預先形成在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上,所以帽蓋本體4位于內表面400與外表面401之間的厚度即可有效縮小(亦即打薄),以使得本實用新型可輕易通過機械打點的方式,來同時形成第一外凹槽42A與第一^^固凸塊41A。
[0064]更進一步來說,如圖5所示,兩個第一內凹槽40A可呈對角線地設置在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上,并且兩個第一內凹槽40A分別鄰近帽蓋本體4的兩相反末端4011、4012。兩個第一卡固凸塊41A可呈對角線地設置在兩個第一內凹槽40A內,并且兩個第一卡固凸塊41A分別鄰近帽蓋本體4的兩相反末端4011、4012。兩個第一外凹槽42A可呈對角線地設置在帽蓋本體4的外表面401上,并且兩個第一外凹槽42A分別鄰近帽蓋本體4的兩相反末端4011、4012。換言之,由于兩個第一內凹槽40A及兩個第固凸塊41A皆位于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的側邊上,并且兩個第一外凹槽42A位于帽蓋本體4的外表面401的側邊上,所以兩個第一內凹槽40A、兩個第一^固凸塊41A或兩個第一外凹槽42A的位置大致上為相對于帽蓋本體4的兩相反末端4011、4012轉90度的位置。
[0065]舉例來說,如圖4所示,每一個第一內凹槽40A具有一連接于帽蓋本體4的下表面402的第一末端401A及一相反于第一末端401A且遠離帽蓋本體4的下表面402的第二末端402A,并且第一內凹槽40A的寬度W可從第一末端401A朝向第二末端402A的方向漸漸變窄。
[0066]首先,配合圖5與圖6所示,每一個第一卡固凸塊41A鄰近相對應的第一內凹槽40A的第二末端402A,其中,(I)第一卡固凸塊41A的長度LI可從第一內凹槽40A的第一末端401A朝向第一內凹槽40A的第二末端402A的方向漸漸變長,(2)第一^^固凸塊41A的寬度Wl可沿著從第一內凹槽40A朝向遠離第一內凹槽40A的方向漸漸變窄,并且(3)第一卡固凸塊41A的高度Hl可從第一內凹槽40A朝向遠離第一內凹槽40A的方向漸漸變短。換言之,第一卡固凸塊41A可為一從第一內凹槽40A向外凸出的角錐狀,其截面積會從第一內凹槽40A朝向遠離第一內凹槽40A的方向漸漸變小。
[0067]另外,配合圖5與圖6所示,每一個第一外凹槽42A鄰近相對應的第一內凹槽40A的第二末端402A,其中,(I)第一外凹槽42A的長度L2可沿著從第一內凹槽40A的第一末端401A朝向第一內凹槽40A的第二末端402A的方向漸漸變長,(2)第一外凹槽42A的寬度W2可沿著從帽蓋本體4的外表面401朝向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的方向漸漸變窄,并且(3)第一外凹槽42A的高度H2可沿著從帽蓋本體4的外表面401朝向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的方向漸漸變短。
[0068]第二實施例
[0069]請參閱圖7至圖9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提供一種拉鏈頭組合結構Z,并且帽蓋本體4及彈片5兩者可組合成一種具有內表面凹陷的帽蓋結構S。由圖4-6與圖7-10的比較可知,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最大的差別在于:在第二實施例中,配合圖7至圖9所示,帽蓋本體4具有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二內凹槽40B(亦即上述的內表面凹陷特征)、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從兩個第二內凹槽40B延伸而出的第二卡固凸塊41B及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鄰近兩個第二卡固凸塊41B的第二外凹槽42B。此外,兩個第二內凹槽40B凹陷地設置在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上,兩個第二外凹槽42B凹陷地設置在帽蓋本體4的外表面401上,并且兩個第二卡固凸塊41B接觸彈片5,以使得彈片5被兩個第二卡固凸塊41B所卡固。借此,由于兩個第二內凹槽40B可預先形成在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上,所以帽蓋本體4位于內表面400與外表面401之間的厚度即可有效縮小(亦即打薄),以使得本實用新型 可輕易通過機械打點的方式,來同時形成第二外凹槽42B與第二卡固凸塊41B。
[0070]更進一步來說,如圖8所示,兩個第二內凹槽40B可呈對角線地設置在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上,并且兩個第二內凹槽40B分別鄰近帽蓋本體4的兩相反末端4011、4012。兩個第二卡固凸塊41B可呈對角線地設置在兩個第二內凹槽40B內,并且兩個第二卡固凸塊41B分別鄰近帽蓋本體4的兩相反末端4011、4012。兩個第二外凹槽42B可呈對角線地設置在帽蓋本體4的外表面上,并且兩個第二外凹槽42B分別鄰近帽蓋本體4的兩相反末端4011、4012。換言之,由于兩個第二內凹槽40B及兩個第二卡固凸塊41B皆位于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的側邊上,并且兩個第二外凹槽42B位于帽蓋本體4的外表面401的側邊上,所以兩個第二內凹槽40B、兩個第二卡固凸塊41B或兩個第二外凹槽42B的位置大致上為相對于帽蓋本體4的兩相反末端4011、4012轉90度的位置。
[0071]舉例來說,配合圖4與圖7所示,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是,每一個第二內凹槽40B具有一連接于帽蓋本體4的下表面402的第二末端401B及一相反于第二末端401B且遠離帽蓋本體4的下表面402的第二末端402B,并且第二內凹槽40B的寬度(圖未標示)可從第二末端401B朝向第二末端402B的方向漸漸變窄。
[0072]再者,配合圖5、圖6、圖8、圖9所示,每一個第二卡扣凸塊41B鄰近相對應的第二內凹槽40B的第二末端402B,其中,(I)第二卡扣凸塊41B的長度(圖未標示)可從第二內凹槽40B的第二末端401B朝向第二內凹槽40B的第二末端402B的方向漸漸變長,(2)第二卡扣凸塊41B的寬度(圖未標示)可沿著從第二內凹槽40B朝向遠離第二內凹槽40B的方向漸漸變窄,并且(3)第二卡扣凸塊41B的高度(圖未標示)可從第二內凹槽40B朝向遠離第二內凹槽40B的方向漸漸變短。換言之,第二卡扣凸塊41B可為一從第二內凹槽40B向外凸出的角錐狀,其截面積會從第二內凹槽40B朝向遠離第二內凹槽40B的方向漸漸變小。
[0073]另外,配合圖5、圖6、圖8、圖9所示,每一個第二外凹槽42B鄰近相對應的第二內凹槽40B的第二末端402B,其中,(I)第二外凹槽42B的長度(圖未標示)可沿著從第二內凹槽40B的第二末端401B朝向第二內凹槽40B的第二末端402B的方向漸漸變長,(2)第二外凹槽42B的寬度(圖未標示)可沿著從帽蓋本體4的外表面401朝向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的方向漸漸變窄,并且(3)第二外凹槽42B的高度(圖未標示)可沿著從帽蓋本體4的外表面401朝向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的方向漸漸變短。
[0074]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帽蓋結構S及拉鏈頭組合結構Z,其可通過壓鑄的方式以形成“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一內凹槽40A”的結構設計,以及通過機械打點(例如使用鉚刀來進行打點)的方式以形成“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從兩個第一內凹槽40A延伸而出的第一卡固凸塊41A”及“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鄰近兩個第一卡固凸塊41A的第一外凹槽42A”的結構設計,以使得當彈片5設置在帽蓋本體4的內表面400上時,兩個第一卡固凸塊41A會接觸彈片5,以使得彈片5順勢被兩個第一卡固凸塊41A所卡固,以增加彈片5卡固在帽蓋本體4內的加工效率及穩(wěn)固性。
[007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故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內表面凹陷的帽蓋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帽蓋本體,所述帽蓋本體具有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一卡固凸塊及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鄰近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第一外凹槽,其中所述帽蓋本體具有一內表面、一外表面及一連接于所述內表面及所述外表面之間的下表面,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外凹槽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外表面上;以及 一彈片,所述彈片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接觸所述彈片,以使得所述彈片被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所卡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內表面凹陷的帽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帽蓋本體具有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一內凹槽,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分別從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延伸而出,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內表面凹陷的帽蓋結構,其特征在于,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呈對角線地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呈對角線地設置在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內,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外凹槽呈對角線地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外表面上,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外凹槽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內表面凹陷的帽蓋結構,其特征在于,每一個所述第一內凹槽具有一連接于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下表面的第一末端及一相反于所述第一末端且遠離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下表面的第二末端,且所述第一內凹槽的寬度從所述第一末端朝向所述第二末端的方向漸漸變窄。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內表面凹陷的帽蓋結構,其特征在于,每一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鄰近相對應的所述第一內凹槽的所述第二末端,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長度從所述第一內凹槽的所述第一末端朝向所述第一內凹槽的所述第二末端的方向漸漸變長,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寬度沿著從所述第一內凹槽朝向遠離所述第一內凹槽的方向漸漸變窄,且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高度從所述第一內凹槽朝向遠離所述第一內凹槽的方向漸漸變短。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內表面凹陷的帽蓋結構,其特征在于,每一個所述第一外凹槽鄰近相對應的所述第一內凹槽的所述第二末端,所述第一外凹槽的長度沿著從所述第一內凹槽的所述第一末端朝向所述第一內凹槽的所述第二末端的方向漸漸變長,所述第一外凹槽的寬度沿著從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外表面朝向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的方向漸漸變窄,且所述第一外凹槽的高度沿著從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外表面朝向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的方向漸漸變短。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內表面凹陷的帽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帽蓋本體具有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二內凹槽、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從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延伸而出的第二卡固凸塊及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鄰近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的第二外凹槽,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外凹槽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外表面上,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接觸所述彈片,以使得所述彈片被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所卡固。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內表面凹陷的帽蓋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呈對角線地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呈對角線地設置在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內,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外凹槽呈對角線地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外表面上,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外凹槽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
9.一種拉鏈頭組合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滑動體,所述滑動體具有一第一固定座及一第二固定座,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座具有一卡鉤槽,且所述第二固定座具有一卡鉤孔; 一拉動片,所述拉動片的一末端部設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及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間; 一鎖鉤件,所述鎖鉤件設置在所述滑動體上,其中所述鎖鉤件具有一設置在所述卡鉤槽內的第一末端部及一穿過所述卡鉤孔的第二末端部; 一帽蓋本體,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部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及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其中所述帽蓋本體具有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一卡固凸塊及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鄰近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的第一外凹槽,其中所述帽蓋本體具有一內表面、一外表面及一連接 于所述內表面及所述外表面之間的下表面,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外凹槽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外表面上;以及 一彈片,所述彈片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與所述鎖鉤件之間且頂?shù)炙鲦i鉤件,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接觸所述彈片,以使得所述彈片被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所卡固。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拉鏈頭組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帽蓋本體具有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一內凹槽,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分別從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延伸而出,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拉鏈頭組合結構,其特征在于,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呈對角線地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呈對角線地設置在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內凹槽內,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卡固凸塊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外凹槽呈對角線地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外表面上,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外凹槽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
12.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拉鏈頭組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帽蓋本體具有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的第二內凹槽、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從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延伸而出的第二卡固凸塊及至少兩個彼此相對應且分別鄰近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的第二外凹槽,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外凹槽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外表面上,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接觸所述彈片,以使得所述彈片被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所卡固。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拉鏈頭組合結構,其特征在于,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呈對角線地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內表面上,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呈對角線地設置在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內凹槽內,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卡固凸塊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其中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外凹槽呈對角線地設置在所述帽蓋本體的所述外表面上,且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外凹槽分別鄰近所述帽蓋本體的兩相反末端。
【文檔編號】A44B19/30GK203424412SQ201320302495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5月20日
【發(fā)明者】林于寳 申請人:中傳企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