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對輥式乳墊產品壓延成型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乳墊成型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對輥式乳墊產品壓延成型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乳墊是哺乳期間為控制滲乳必不可少的用品。在乳墊成型過程中,都采用沖壓模和成型盤來壓合形成圓臺形,使其更貼近于乳房曲線而更適合佩戴。在中國專利CN201120167451.6中公布了一種軌道式乳墊產品沖壓成型裝置,包括機架、沖壓模和成型盤,沖壓模和成型盤配套設置在機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架上設置有縱向布置的驅動軸、進料輸送裝置和排料輸送裝置,驅動軸上同軸套設有轉盤和轉環(huán),轉環(huán)設于轉盤上方,轉盤上端面上沿一圓周設置有成型盤,轉環(huán)下端面上設置有與轉盤上成型盤相匹配的沖壓模,沖壓模通過升降機構設置于轉環(huán)上,升降機構通過循環(huán)軌道設置在機架上;進料輸送裝置和排料輸送裝置位于轉盤的兩側,在乳墊從進料輸送裝置通過轉盤轉運到排料輸送裝置的行程中的循環(huán)軌道上具有一段向下凹陷的彎弧,彎弧的最低點到軌道的距離為沖壓模與成型盤之間的距離。
[0003]此類設備的特點是沖壓成型,每個沖壓模具每次對單個乳墊進行成型,效率較低,且單模沖壓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取得理想的成型效果,且要求上料時的物料擺放位置準確,否則容易產生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多級沖壓、可連續(xù)生產的乳墊產品壓延成型裝置。
[0005]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對輥式乳墊產品壓延成型裝置,包括上下對應分布的上輥組和下輥組,所述上輥組的上輥的表面分布多個凸模,所述下輥組的下棍的表面分布多個凹模,使用時上棍的各凸模分別擠壓配合在相應下棍的各凹模內。
[0006]所述上輥組包括至少第一上輥、第二上輥、第三上輥,所述下輥組至少包括第一下輥、第二下輥、第三下輥。
[0007]所述第一上輥中的凸模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下輥中的凹模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二上輥中的凸模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二下輥中的凹模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三上輥中的凸模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三下輥中的凹模的尺寸相同。
[0008]上下對應的上、下輥上的凸模、凹模的尺寸彼此匹配,用于乳墊的成型。
[0009]所述凸模擠壓配合在所述凹模內,擠壓時,所述凸模與所述凹模之間存在間隙,保證成型形狀。
[0010]使用時,乳墊依次通過第一上輥與第一下輥之間,第二上輥與第二下輥之間,第三上輥與第三下輥之間;所述不同上輥中的凸模尺寸不同,所述凸模尺寸按照第一上輥、第二上輥、第三上輥的順序依次遞增;所述不同下輥中的凹模尺寸不同,所述凹模尺寸按照第一下輥、第二下輥、第三下輥的順序依次遞增,可以進行多次分級成型,確保成型質量。
[0011]進一步,所述各上輥,和/或,所述各下輥為加熱輥,采用電加熱或油加熱。一種技術方案是,所述各輥中設有加熱線圈,利用加熱線圈的加熱能力,對成型后的乳墊的邊緣進行熱合封邊。
[0012]另一種技術方案是,所述各上輥,和/或,所述各下輥中設有油道,所述各輥的兩端分別設有進油口、出油口,使用熱油對輥進行加熱,從而對乳墊進行熱合封邊。
[0013]所述對輥式乳墊產品壓延成型裝置還包括前后平行相間分布的前臺面、后臺面,作為上料區(qū)和下料區(qū),確保疊合的多層材料進行上料和下料。
[0014]所述上輥、所述下輥的一端分別與電機傳動相連,對疊合的多層材料進行傳送。
[0015]所述同一組內對應上輥與下輥的輥徑相同,確保運行的同步性。
[0016]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1)本實用新型的對輥式乳墊產品壓延成型裝置,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多組凸模、凹模同時工作,可以連續(xù)成型,大大提升生產效率;(2)采用多級沖壓的方式,成型效果更加;(3)加熱輥可以對乳墊進行熱合封邊;(4)設備結構簡單,可靠性尚O
【附圖說明】
[0017]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對輥式乳墊產品壓延成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上輥組、下輥組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是圖2的俯視圖;
[0021]圖4是圖2的左視圖;
[0022]圖5是圖3的一種A-A向剖視圖;
[0023]圖6是圖3的另一種A-A向剖視圖。
[0024]圖中:上輥組1,第一上輥11,第二上輥12,第三上輥13,凸模14,下輥組2,第一下輥21,第二下輥22,第三下輥23,凹模24,加熱油道131,進油口 132,出油口 133,加熱線圈134,前臺面3,后臺面4。
【具體實施方式】
[0025]實施例1
[0026]如圖1至圖5,本實施例的對輥式乳墊產品壓延成型裝置,包括上下對應的上輥組I和下輥組2,上輥組I至少包括第一上輥11、第二上輥12、第三上輥13,下輥組2至少包括第一下輥21、第二下輥22、第三下輥23,上輥組I和下輥組2 —一上下對應分布,中間存在間隙。上輥組I的上輥的表面分布多個凸模14,下輥組2的下輥的表面分布多個凹模24。
[0027]第一上輥11上的凸模14的尺寸相同,第二上輥12上的凸模14的尺寸相同,第三上輥13上的凸模14的尺寸相同,第一下輥21中的凹模24的尺寸相同,第二下輥22中的凹模24的尺寸相同,第三下輥23中的凹模24的尺寸相同。上下對應的上、下輥上的凸模14、凹模24的尺寸彼此匹配,用于乳墊的快速成型。
[0028]凸模14的尺寸按照第一上輥11、第二上輥12、第三上輥13的順序依次遞增,凹模24的尺寸按照第一下輥21、第二下輥22、第三下輥23的順序依次遞增,進行分級成型,確保成型質量。
[0029]第三上輥13為加熱輥,采用油加熱,第三上輥13中設有加熱油道131,第三上輥13的兩端分別設有進油口 132、出油口 133,使用熱油對第三上輥13進行加熱,從而對成型后的乳墊進行熱合封邊。
[0030]對輥式乳墊產品壓延成型裝置還包括前后平行相間分布的前臺面3、后臺面4,作為上料區(qū)和下料區(qū),確保疊合的多層材料可以上料和下料。
[0031 ] 使用時,調整對應上輥組1、下輥組2之間的位置,使凸模14和凹模24可以相互擠壓配合,將疊合的多層材料放置在上料區(qū),使其依次通過第一上輥11、第一下輥21、第二上輥12、第二下輥22、第三上輥13、第三下輥23,分三次進行凹陷區(qū)域逐步擴大的分級定型,效果更佳,第三上輥13內注入熱油,加熱輥筒表面,對成型后的乳墊邊緣區(qū)域進行熱合封邊。
[0032]實施例2
[0033]如圖6所示,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本實施例存在如下變型:
[0034]第三上輥13采用電加熱,第三上輥13中四周邊緣設有加熱線圈134,加熱線圈連接高頻電源,利用加熱線圈134的加熱能力,對成型后的乳墊的邊緣進行熱合封邊。
[0035]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對輥式乳墊產品壓延成型裝置,包括上下對應分布的上輥組(I)和下輥組(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輥組(I)的上輥的表面分布多個凸模(14),所述下輥組(2)的下輥的表面分布多個凹模(24),使用時上輥的各凸模(14)分別擠壓配合在相應下輥的各凹模(24)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輥式乳墊產品壓延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輥組(I)至少包括第一上輥(11)、第二上輥(12)、第三上輥(13),下輥組(2)至少包括第一下輥(21)、第二下輥(22)、第三下輥(23); 第一上輥(11)上的凸模(14)的尺寸相同,第二上輥(12)上的凸模(14)的尺寸相同,第三上輥(13)上的凸模(14)的尺寸相同; 第一下輥(21)上的凹模(24)的尺寸相同,第二下輥(22)上的凹模(24)的尺寸相同,第三下輥(23)上的凹模(24)的尺寸相同; 使用時,乳墊依次通過第一上輥(11)與第一下輥(21)之間,第二上輥(12)與第二下輥(22)之間,第三上輥(13)與第三下輥(23)之間,所述凸模(14)的尺寸按照第一上輥(11)、第二上輥(12)、第三上輥(13)的順序依次遞增,所述凹模(24)的尺寸按照第一下輥(21)、第二下輥(22)、第三下輥(23)的順序依次遞增; 上下對應的上、下輥上的凸模(14)、凹模(24)的尺寸彼此匹配。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對輥式乳墊產品壓延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輥組Cl)的各上輥中,和/或,所述下輥組(2)的各下輥中設有加熱線圈(134)。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對輥式乳墊產品壓延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輥組(I)的各上輥中,和/或,所述下輥組(2)的各下輥中設有加熱油道(131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對輥式乳墊產品壓延成型裝置,該裝置上下對應分布的上輥組和下輥組,上輥的表面分布多個凸模,下輥的表面分布多個凹模,使用時凸模擠壓配合在凹模內,保證成型形狀,一次可成型多個乳墊,可以連續(xù)生產;同一上輥中的凸模的尺寸相同,同一下輥中的凹模的尺寸相同,且同一組中上輥的凸模尺寸與凹模的尺寸相匹配,用于乳墊的成型;不同上輥中的凸模尺寸不同,上輥按照凸模尺寸大小依次排列,不同下輥中的凹模尺寸也不同,且下輥按照凹模尺寸大小依次排列,可以進行多次分級成型,確保成型質量;輥為加熱輥,采用電加熱或油加熱,對成型后的乳墊的邊緣進行熱合封邊。
【IPC分類】A41C5/00
【公開號】CN204653820
【申請?zhí)枴緾N201520386828
【發(fā)明人】葉正瑜
【申請人】葉正瑜
【公開日】2015年9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