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煎煮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煎煮器具,具體涉及一種用于中藥等需要煎煮的物料煎煮取湯汁的煎煮罐。
中藥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在世界上廣泛享有盛譽。但是,在中藥的炮制方法上,煎煮是最常使用的一種,在民間尤其如此。傳統(tǒng)使用的煎煮器皿,以罐、鍋為最多。最古老的當屬藥罐,后來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可以用于煎煮中藥的鍋,人們?yōu)榱朔奖闫鹨?,漸漸地用藥鍋取代了藥罐。其實,藥罐與藥鍋在加熱方式,煎煮過程,兩者并無多大差別。所不同的是鍋體與罐體材料不同,對藥性作用及藥效會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傳統(tǒng)醫(yī)藥的煎煮,還是主張以藥罐煎煮中藥為佳。傳統(tǒng)藥罐也就是現(xiàn)在常用的藥罐,只要煎煮腔,藥料的煎煮與沸騰全在此腔中,物料與湯汁的反應不充分,不有利于物料中的有效成分浸出。也容易造成煎煮過程中藥湯的外溢。而且常常使藥湯中混入許多藥渣,使用也很不方便。為此,本設計人經過長期地實踐,開發(fā)出了一種設有沸騰腔的煎煮罐,克服了現(xiàn)行藥罐的不足,經試驗證明效果良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加工制作方便,成本低廉,煎煮取汁效果好,汁、渣易于分離的煎煮罐。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主要由罐體、物料腔、沸騰腔及蓋等組成,罐體的上部一側設有把手。罐體的下部為物料腔,上部為沸騰腔,罐體上部即沸騰腔位置相對于把手的一側附設有出液腔,出液腔的上部出液口的內側設有濾板,出液腔的下部通過小孔與沸騰腔相連通。
由于本實用新型在傳統(tǒng)藥罐的基礎上增加了沸騰腔,使得在煎煮過程中,物料與湯汁的反應充分,有利于物料中的有效成分浸出。而且,其特殊的結構設計,使得傾出湯汁時,殘渣不易混入湯汁中。
以下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不限于附圖所示。
圖1為本實用新型之主剖視圖;圖2為
圖1之俯視圖。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由罐體1、物料腔2、沸騰腔3及蓋4等組成,蓋子4蓋于罐體1的頂部,罐體1的上部一側設有把手5。罐體1的下部為物料腔2,上部為沸騰腔3,罐體1上部即沸騰腔3位置相對于把手的一側附設有出液腔6,出液腔6的上部出液口8的內側設有濾板7,出液腔6的下部通過小孔9與沸騰腔3相連通。
濾板7上開有多個小孔作為過濾孔。一般采用先加工后粘接的方式與出液腔6制作成一整體。
把手5既可以用與罐體同樣的黏土材料制作,也可以用絕熱材料加工。
本實用新型一般宜用耐火黏土材料經成型、燒制而成。最好用本設計人開發(fā)的特殊黏土材料,可以制成不會開裂的煎煮罐。
本實用新型不僅可以用于中藥的煎煮,而且可以用于其他需要煎煮取汁物料的煎煮,如茶等。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1、避免了傳統(tǒng)的藥罐、鍋沒有沸騰腔,湯汁與物料的反應不充分,物料中有效成分浸出緩慢,殘渣不易沉淀的弊端。
2、增設了外附式出液腔,變傳統(tǒng)藥罐的直接出液為兩道過濾出液,使殘渣不易混入湯汁中。
3、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易于推廣。
本實用新型是一項簡便實用的煎煮器具,推廣使用本技術必將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權利要求1.一種煎煮罐,由罐體(1)及蓋(4)組成,蓋子(4)蓋于罐體(1)的頂部,罐體(1)的上部一側設有把手(5),其特征是罐體(1)的下部為物料腔(2),上部為沸騰腔(3),罐體(1)上部即沸騰腔(3)位置相對于把手(5)的一側附設有出液腔(6),出液腔的下部通過小孔(9)與沸騰腔(3)相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煎煮罐,其特征是出液腔(6)的上部出液口(8)的內側設有濾板(7)。
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煎煮罐,其特征是把手(5)可以為絕熱材料制作后固定于罐體(1)上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煎煮罐,由罐體(1)、物料腔(2)、沸騰腔(3)及蓋(4)等組成。罐體(1)的下部為物料腔(2),上部為沸騰腔(3),沸騰腔(3)位置與把手(5)相對的一側附設有出液腔(6),出液腔的下部通過小孔(9)與沸騰腔(3)相連通。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于加工制作。沸騰腔的設置使得在煎煮過程中,物料與湯汁的反應充分,有利于物料中的有效成分浸出。而且,其特殊的結構設計,使得傾出湯汁時,殘渣不易混入湯汁中。
文檔編號A61J3/00GK2440510SQ0024449
公開日2001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00年9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00年9月19日
發(fā)明者鄧開榮 申請人:鄧開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