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竇道造影“t”型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可竇道造影“T”型管,涉及膽道引流管。
目前,膽總管切開取石,膽汁引流使用的是傳統(tǒng)的“T”型管,一般過程是術后兩周左右腹腔內(nèi)大網(wǎng)膜包裹“T”管豎直部形成竇道,在“T”管拔除后,通過換藥堵塞腹壁引流口,所形成的竇道一般可自行閉合,膽總管引流口亦可自行愈合。但事實是,有許多病例,由于年令大、貧血、低蛋白、惡異質(zhì)等因素以及“T”管材科對病人腹腔刺激小,以致大網(wǎng)膜包裹不良,竇道形成不完全,有的在兩周甚至一個月后拔除“T”管后,仍有膽汁漏入腹腔,導致發(fā)生膽汁性腹膜炎,危及病人生命。為搶救病人生命,必須立即進行二次手術,重新置管引流,這不僅延長了治療時間,還增加了病人額外的痛苦及經(jīng)濟負擔。所以如何保證外科醫(yī)生能準確掌握拔管時機,是技術措施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要提供一種可準確顯示竇道形成狀況的竇道造影“T”型管。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的,可竇道造影“T”形管,包括T形管體,管體豎直部份外壁設有多孔囊,多孔囊與一造影劑注射管相接。
本實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在膽總管切開取石手術中用以引流膽汁時,可向多孔囊中注入造影劑,并由多孔囊的孔隙中將造影劑滲入竇道來探明大網(wǎng)膜形成竇道是否完整,從而使外科醫(yī)生能準確掌握拔除“T”型管的時間,以杜絕膽汁漏入腹腔的的不幸事件的發(fā)生。
以下附圖和實施例,將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已有“T”型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可竇道造影“T”型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tài)圖。
圖面標號1………“T”型管體2………“T”型管體豎直部分3………多孔囊4………造影劑注射管5………竇道實施例如圖2所示,可竇道造影“T”型管,包括T形管體1,管體豎直部分2外壁設有多孔囊3,多孔囊3與一造影劑注射管4相接。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可通過注射管4將造影劑注入多孔囊3中,使造影劑滲入竇道5中,在X射線下顯示竇道形成狀況,從而作出是否已到拔管時機。
權利要求一種可竇道造影“T”型管,包括T形管體,其特征在于管體豎直部份外壁設有多孔囊,多孔囊與一造影劑注射管相接。
專利摘要一種可竇道造影“T”型管,涉及膽道引流管。包括T形管體,管體豎直部分外壁設有多孔囊,多孔囊與一造影劑注射管相接。本實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在膽總管切開取石手術中用以引流膽汁時,可借向多孔囊注入造影劑來探明大網(wǎng)膜形成竇道是否完整,從而準確掌握拔除“T”型管的時間,以杜絕膽汁漏入腹腔的的不幸事件的發(fā)生。
文檔編號A61M39/00GK2448401SQ0024999
公開日2001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00年11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0年11月10日
發(fā)明者方華, 蔡端 申請人: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