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穿剌用組件及穿剌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采血等采取體液使用的穿刺裝置、及將安裝在穿刺裝置上使用的交換部件進行組件化的穿刺用組件。
背景技術(shù):
治療糖尿病,需要使患者的血糖值保持在正常范圍,關(guān)鍵在于患者自身進行血糖管理。特別是胰島素依賴型的糖尿病患者,要使血糖值保持在正常范圍,日常進行血糖值測定是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要頻繁往返于醫(yī)療機構(gòu)測定血糖又很麻煩。因此,目前已經(jīng)有不用去醫(yī)療機構(gòu),就可以采取血液進行分析的裝置,例如特開2001-74731號公報所載的穿刺用組件及穿刺裝置。這些裝置如圖26A、26B所示。
圖26A所示的穿刺用組件9,具有作為穿刺用部件的采血針90的一部分收存于第1殼體91A內(nèi)的結(jié)構(gòu)。該第1殼體91A嵌在第2殼體91B上并固定。第2殼體91B如圖26B所示,設(shè)有試紙92和血液導入部95。第1殼體91A的開口部91a被覆蓋部件93閉塞,可使經(jīng)滅菌處理的采血針90的針頭90a保持衛(wèi)生狀態(tài)。第1及第2殼體91A、91B被袋狀或者盒狀的包裝部件94包裝。
這樣構(gòu)成的穿刺用組件9的組裝方法如下首先將采血針90的針頭90a進行滅菌處理后,將該針頭90a放入91A內(nèi),然后將該第1殼體91A固定在第2殼體91B上。這樣一來,可以單獨進行采血針90的滅菌處理,不會給試紙92帶來不良影響。例如,與上述方式不同,穿刺用組件9組裝結(jié)束后進行采血針90的滅菌處理,試紙92所含成分恐怕會由于上述滅菌處理產(chǎn)生不良變化。與此相反,根據(jù)上述構(gòu)成,可以解除這種擔心。
如圖26B所示,穿刺裝置8具有外殼80,當將第1殼91A及第2殼91B壓入該外殼80的前端部80a時,可以直接將它們安裝好。因此,采血針90和試紙92可同時安裝。穿刺裝置8的結(jié)構(gòu)是,采血針夾具81被采血針90壓向該圖右方時,可使彈簧82收縮并鎖定。然后,以穿刺裝置8的前端部壓在人體皮膚的狀態(tài),按動操作開關(guān)83,由于彈簧82的彈力作用,采血針夾具81及采血針90可向該圖左方前進,將采血針90的針頭90a刺進人體皮膚。由于這種穿刺,造成上述皮膚出血時,其血液從血液導入部95被引導至試紙92??筛鶕?jù)光學性檢測該試紙92的呈色反應(yīng),進行血液分析。
然而,上述現(xiàn)有技術(shù)存在下列問題。
第1,上述現(xiàn)有技術(shù),在將上述采血針90和試紙92安裝在穿刺裝置8時,穿刺用組件9的第1殼體91A及第2殼體91B的兩者均安裝在穿刺裝置8上。這樣,穿刺裝置8的前端部必須形成較大的尺寸,故穿刺裝置8體積大,不利于攜帶。
第2,穿刺用組件9的第1殼體91A,從衛(wèi)生角度來看,需要將采血針90的針頭90a密封,該第1殼體91A與采血針90的嵌合部分要求嚴格的密封性。另一方面。該第1殼體91A與采血針90一起被裝至穿刺裝置8的情況下,采血針夾具81前進時,與此相應(yīng)地需要采血針90相對于第1殼體91A順暢地移動。但是,要滿足這2點要求,不容易使采血針90保持于第1殼體91A,不能很好地將采血針90的針頭90a密封、或者安裝在穿刺裝置8上時采血針90的動作性差。
第3,在穿刺裝置8中,希望使血液導入部95盡可能地接近穿刺位置。血液導入部95距穿刺位置的距離遠時,血液恰到好處地接觸血液導入部95的可能性變低。而且,即便是血液接觸到血液導入部95,由于到達試紙92的血液量少,恐怕也不會得到準確的分析結(jié)果。另一方面,第2外殼91B被固定在殼體80上,而采血針90不過是以一定的路徑進行往返移動,該路徑和血液導入部95之間的距離s5總是一定的。因此,在上述現(xiàn)有技術(shù)中,要使血液導入部95接近穿刺位置,在圖26所示的穿刺用組件9的階段,需要使血液導入部95(該圖沒有表示)接近采血針90的針頭90a。但是,實際在設(shè)計、制作穿刺用組件9時,由于需要整體小型化和確保第1外殼91A內(nèi)的氣密性等種種考慮,有時很難使血液導入部95充分地接近采血針90的針頭90a。因此,在上述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很難使血液導入部95充分地接近穿刺位置,被導入至試紙92的血液量感到不足。
第4,穿刺用組件9除了需要第1及第2殼體91A、91B以外,還需要覆蓋部件93等,故穿刺用組件9的部件總數(shù)多,其制造成本也比較高。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解除或者減輕上述問題的穿刺用組件及穿刺裝置。
由本發(fā)明第1方面所提供的穿刺用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用部件;與該穿刺用部件分體的輔助部件;和,可將它們各自脫離地支承的支承部件。
在本發(fā)明中,上述穿刺用部件及輔助部件不局限于直接支承在上述支承部件上的結(jié)構(gòu),間接地支承也不妨。
優(yōu)選的方式在于,上述輔助部件是用于對由穿刺所得到的試樣進行采樣的部件。上述輔助部件也可以是具有與上述試樣反應(yīng)的試藥的結(jié)構(gòu)。
優(yōu)選的方式在于,上述輔助部件是當利用上述穿刺用部件對皮膚進行穿刺時、通過與上述穿刺用部件接觸來規(guī)定對上述皮膚穿刺深度的部件。
優(yōu)選的方式在于,本發(fā)明的穿刺用組件是,上述穿刺用部件包括針頭,其還具備可以與上述穿刺用部件脫離地包覆上述針頭的針頭套。
優(yōu)選的方式在于,上述穿刺用部件具有保持上述針頭的針體部,上述針頭套與上述針體部形成為一體。
優(yōu)選的方式在于,上述針頭套和上述針體部的交界部分成為與上述針頭套及上述針體部的其它部分相比應(yīng)力易于集中的構(gòu)造。
優(yōu)選的方式在于,上述交界部分形成為縮頸連接形狀。
優(yōu)選的方式在于,上述穿刺用部件借助上述針頭套支承于上述支承部件上。
優(yōu)選的方式在于,上述針頭套與上述支承部件形成為分體,并且被上述支承部件所支承。
優(yōu)選的方式在于,上述支承部件具備可以將上述針頭套立起保持地與上述針頭套的一部分嵌合的部分。
優(yōu)選的方式在于,上述針頭套與上述支承部件形成為一體。
優(yōu)選的方式在于,上述支承部件是具備至少一端開口的筒狀的外殼,在上述外殼內(nèi)收存上述穿刺用部件、上述針頭套及上述輔助部件。上述筒狀的側(cè)壁部不限于圓筒狀,方筒狀也不妨。
優(yōu)選的方式在于,本發(fā)明的穿刺用組件具備堵塞上述外殼開口的覆蓋部件。
優(yōu)選的方式在于,上述輔助部件可以從上述支承部件脫離的方向與上述針頭套可以從上述穿刺用部件脫離的方向一致。
優(yōu)選的方式在于,上述輔助部件可以脫離地支承于上述針頭套上。
優(yōu)選的方式在于,上述針頭套,在上述穿刺用部件的針頭延伸的第1方向中,夾于上述穿刺用部件和上述輔助部件之間地支承于上述支承部件上的同時,為了能夠避免與上述第1方向中的上述輔助部件的重合,可以向與上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移動。
優(yōu)選的方式在于,上述支承部件支承上述針頭套,并且具有可以向上述第2方向變形的臂部。
優(yōu)選的方式在于,上述臂部通過在上述支承部件上設(shè)置切口部來形成。
優(yōu)選的方式在于,上述輔助部件之中,與上述針頭套相對向的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為也向上述第2方向傾斜的傾斜面。
本發(fā)明的第2方面提供的穿刺裝置,利用具備穿刺用部件、輔助部件及可以脫離地支承它們的支承部件的穿刺用組件進行穿刺,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以保持上述穿刺用部件的第1保持器件;通過一定操作從而進行使上述第1保持器件向規(guī)定方向前進的動作的動作機構(gòu);和,在上述穿刺用部件保持于上述第1保持器件上時,能夠保持上述輔助部件地構(gòu)成的第2保持器件。
本發(fā)明的第3方面提供的穿刺裝置,其包括保持穿刺用部件并且使該穿刺用部件向第1方向前進的動作機構(gòu);和,在與上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在離開上述穿刺用部件的前進移動路徑的部位配置輔助部件并對其進行保持的保持部,其特征在于上述輔助部件和上述穿刺用部件之中的至少一方,可以向上述第2方向移動。
優(yōu)選的方式在于,上述保持部可使上述輔助部件向上述第2方向移動。
優(yōu)選的方式在于,上述動作機構(gòu),可自由地拆裝上述穿刺用部件,并且,作為上述穿刺用部件來說,使用連接了包覆該穿刺用部件針頭的針頭套的穿刺用部件,并且,在該穿刺用部件保持于上述動作機構(gòu)上的狀態(tài)下,在上述針頭套從上述穿刺用部件上分離時,上述保持部成為使上述輔助部件靠向上述穿刺用部件的前進移動路徑移動的結(jié)構(gòu)。
優(yōu)選的方式在于,上述保持部包括第1壁部;較該第1壁部更靠近上述穿刺用部件的前進移動路徑位置的第2壁部;在這些第1及第2壁部之間形成、且上述輔助部件的一部分可向上述第2方向移動并可進入的空隙部;和,上述輔助部件的一部分進入該空隙部內(nèi)時、發(fā)揮將該輔助部件的一部分向上述第2壁部按壓的彈力作用的彈性部件。
優(yōu)選的方式在于,本發(fā)明的穿刺裝置是,在上述穿刺用部件前進時,通過上述穿刺用部件與上述輔助部件接觸,可限制上述穿刺用部件的前進。
優(yōu)選的方式在于,上述保持部成為在上述輔助部件受到了與上述第1方向相反方向的力時允許上述輔助部件向該方向移動的結(jié)構(gòu)。
優(yōu)選的方式在于,本發(fā)明的穿刺裝置,還具備測定探針,同時上述輔助部件具有用于分析由穿刺所得到的試樣的電極,通過上述輔助部件靠向上述穿刺用部件的前進移動路徑移動,上述測定探針可與上述電極接觸。
優(yōu)選的方式在于,本發(fā)明的穿刺裝置還具備可以進行上述試樣的分析處理的控制電路。
關(guān)于本發(fā)明的其它特征及其優(yōu)點,將從以下發(fā)明的實施方式說明更加明了。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穿刺用組件的一個例子的局部破開立體圖。
圖2是圖1的側(cè)面剖面圖。
圖3A是表示裝入圖1的穿刺用組件中的帶有針頭套的采血針的立體圖,圖3B是其剖面圖。
圖4是表示裝入圖1的穿刺用組件中的傳感器夾具的立體圖。
圖5A是表示裝入圖1的穿刺用組件中的傳感器的立體圖,圖5B是其分解立體圖。
圖6是圖1的穿刺用組件的分解局部剖面圖。
圖7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穿刺裝置的一個例子的剖面圖。
圖8是圖7的主要部分剖面圖。
圖9是表示圖7的穿刺裝置的采血針夾具及引導該夾具用的中間套管的說明圖。
圖10A~圖10E是表示圖9的采血針夾具的突起被導向的動作的說明圖。
圖11是表示在圖7的穿刺裝置上安裝圖1的穿刺用組件的采血針和傳感器夾具的過程動作的主要部分剖面圖。
圖12是表示在圖7的穿刺裝置上安裝圖1的穿刺用組件的采血針和傳感器夾具的過程動作的剖面圖。
圖13是圖12的主要部分剖面圖。
圖14是表示在圖7的穿刺裝置上將圖1的穿刺用組件的采血針和傳感器夾具安裝完了的狀態(tài)的主要部分剖面圖。
圖15是表示穿刺裝置使用范例的剖面圖。
圖16是表示穿刺裝置使用范例的剖面圖。
圖17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穿刺裝置其它范例的主要部分剖面圖。
圖18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穿刺用組件其它范例的局部破開立體圖。
圖19是圖18的側(cè)面剖面圖。
圖20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穿刺裝置的其它范例剖面圖。
圖21是表示在圖20的穿刺裝置上安裝圖18的穿刺用組件的采血針和傳感器夾具的過程動作的主要部分剖面圖。
圖22是表示在圖20的穿刺裝置上保持圖18的穿刺用組件的采血針和傳感器夾具的狀態(tài)的主要部分剖面圖。
圖23是表示從圖20的穿刺裝置上拔掉圖18的穿刺用組件外殼時的作用的主要部分剖面圖。
圖24是表示在圖20的穿刺裝置上采血針及傳感器夾具安裝完了后的狀態(tài)的剖面圖。
圖25是表示圖20的穿刺裝置穿刺動作的剖面圖。
圖26A是表示穿刺用組件的現(xiàn)有技術(shù)的剖面圖,圖26B是表示穿刺裝置的現(xiàn)有技術(shù)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就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圖1~圖6表示本發(fā)明的穿刺用組件及其構(gòu)成部件的一個例子。正如圖1及圖2所表明的那樣,本實施方式的穿刺用組件U1由外殼1、采血針2、針頭套29及傳感器夾具3構(gòu)成。
外殼1相當于本發(fā)明所說的支承部件的一例。該外殼1為合成樹脂制,具有在一端(上端)形成開口部12的略呈圓筒狀的筒狀部10和與該筒狀部10的另一端(下端)連接的底面部11。筒狀部10的內(nèi)周形成凸部13,該凸部13的作用是在將該外殼1外嵌在后述的穿刺裝置A1的一部分上時,防止該外殼1轉(zhuǎn)動。外殼1的上面粘合有薄膜14,作為阻塞開口部12的覆蓋部件,因此外殼1內(nèi)被密封。作為薄膜14來說,例如可使用鋁箔制的薄膜,或者在鋁箔上層壓樹脂制薄膜而成的薄膜。
正如圖3A、圖3B所示,采血針2具有金屬制的針頭21和保持該針頭21的合成樹脂制的針體部20。針體部20的形狀是可以恰如其分地安裝至后述的穿刺裝置A1的采血針夾具5上的形狀,形成與針頭21相同方向延伸的多個棱條22和凹部23。
針頭套29包覆由針體部20突出的針頭21的前端部,通過樹脂成型而與針體部20成為一體,而且在針體部20的前端側(cè)(下端側(cè))與針頭21相同方向延伸。針頭套29和針體部20的交界部分28以縮頸形狀連接在一起,較其它部分的直徑小。交界部分28之所以做成縮頸連接形狀,是因為例如對針頭套29和針體部20作用扭動力時,讓應(yīng)力集中產(chǎn)生在交界部分28,使這部分斷裂。作為使應(yīng)力集中易于產(chǎn)生在交界部分28的手段來說,代替交界部分28縮頸連接形狀,也可采用設(shè)置不使針頭21在交界部分28暴露的深度的多個虛線狀凹部的方法。
針頭套29的下端部形成孔部29a。如圖6所示,該孔部29a可以嵌合在突出地設(shè)置在外殼1底面部11的突起15上。根據(jù)這種嵌合,針頭套29在外殼1內(nèi)被立起保持。當然,在本發(fā)明中,也可與上述結(jié)構(gòu)相反,在外殼1的底面部11上形成凹部,同時在針頭套29的底部形成嵌入其凹部的突起。針頭套29用粘合劑粘合在外殼1上。作為粘合方法來說,也可以使用例如超聲波焊接或熱焊接,以取代粘合劑的方法。關(guān)于這點,就穿刺用組件其它部分部件的粘合而言也同樣。采血針2的針頭21,在組裝進外殼1內(nèi)之前的階段,依靠γ線照射等方法事先進行滅菌處理。優(yōu)選在外殼1內(nèi)放入后述的有益于保護傳感器性能的干燥劑(省略圖示)傳感器夾具3相當于本發(fā)明所說的輔助部件的一例。該傳感器夾具3為合成樹脂制,正如圖4所表明的那樣,具有主體部32和向該主體部32的上方突出的剖面圓弧狀的突緣部31。主體部32的底面部分例如是傾斜狀,該部分上粘合有傳感器S。
傳感器S為芯片狀,具有如圖5A、5B所示的結(jié)構(gòu)。該傳感器S在基板390的表面設(shè)置有與血液中的葡萄糖產(chǎn)生一定反應(yīng)(如氧化反應(yīng))的酶的試藥39a、和電氣性測出其反應(yīng)程度的一對電極39b的結(jié)構(gòu)?;?90上層疊地設(shè)置間隔排列的一對隔板391及覆蓋該一對隔板391的覆蓋部件392,由此形成毛細管393。成為血液導入口的凹部394一連串地形成在基板390、各隔板391及覆蓋部件392上。該凹部394內(nèi)有血液附著時,由于毛細管現(xiàn)象,該血液在毛細管393內(nèi)行進,被引導至試藥39a處。
在圖4中,在傳感器夾具3的主體部32上形成一對貫通孔32a和一對保持用壁部32b。一對貫通孔32a是通過插入后述的穿刺裝置A1的一對測定探針62而使該測定探針62接觸到傳感器S的一對電極39b的部分。一對保持用壁部32b按照與從其兩側(cè)夾著的方式而與針頭套29的下部29b外嵌。針頭套29的下部29b是圓柱形,與此相反,一對保持用壁部32b具有以與其外周面對應(yīng)的略呈圓弧形而彎曲的形狀。如圖1及圖2所示,由于傳感器夾具3的一對保持用壁部32b外嵌在針頭套29的下部,借助針頭套29而被組裝在外殼1內(nèi)。但是,該傳感器夾具3向上方滑動,可以從針頭套29脫離。
圖7表示適合采用上述穿刺用組件U1的穿刺裝置的一例。
正如該圖表明的那樣,本實施方式的穿刺裝置A1具有殼體4、在該殼體4內(nèi)配置的采血針夾具5、鎖定用部件59及保持部6。
殼體4例如由構(gòu)成其前端部、中間部、及后端部的三個套管40a~40c連結(jié)在一起而構(gòu)成,固定在外殼70上。套管40a的前端部(下端部)是進行穿刺時接觸人體皮膚的部分,具有開口部41。如圖11所示,該套管40a的形狀和尺寸可使穿刺用組件U1的外殼1滑動嵌合。該套管40a的外面,形成可嵌入外殼1的凸部13的凹槽42。該凹槽42沿著套管40a的縱向延伸,于是當使外殼1與套管40a外嵌時外殼1不會發(fā)生旋轉(zhuǎn)。在該穿刺裝置A1中,當把穿刺用組件U1的采血針2及傳感器夾具3裝入該穿刺裝置A1內(nèi)之時,使外殼1與套管40a滑動嵌合,通過這種方式,采血針2和傳感器夾具3就被準確地引導至穿刺裝置A1的后述規(guī)定位置。
保持部6是固定傳感器夾具3的部分,根據(jù)在套管40a的內(nèi)面固定安裝配件60設(shè)置而成。配件60為合成樹脂制,如圖8所示,具有形成空隙部60a的第1及第2壁部60b、60c。如圖12及13所示,空隙部60a是使傳感器夾具3的突緣部31從其下方進入的部分??障恫?0a的寬度s1較之傳感器夾具3的突緣部31的厚度t1大,由此,傳感器夾具3以保持組裝在外殼1上的狀態(tài),其突緣部31進入空隙部60a時,該突緣部31和第2壁部60c之間將產(chǎn)生空隙60a′。另一方面,在保持部6上設(shè)有彈簧61,突緣部31進入空隙部60a內(nèi)時,該彈簧61發(fā)揮著使突緣部31向第2壁部60c彈壓的彈力F作用。這樣,如圖14所示,如果傳感器夾具3和針頭套29分離,由于彈簧61的彈力F作用,突緣部31被壓向第2壁部60c的一側(cè)面,傳感器夾具3被保持在保持部6上。在該圖所示狀態(tài)中,傳感器夾具3可以沿著第2壁部60c的一側(cè)面,如箭頭N11所示的上下方向移動。
在圖7及圖8中,保持部6的第2壁部60c上保持有一對測定探針62。這一對測定探針62是用于與傳感器S的一對電極39b接觸的部件,向殼體4的軸長方向延伸。各測定探針62的前端部62a自由伸縮,傳感器夾具3沒有安裝在穿刺裝置A1上時,通過適當?shù)膹椈?圖略)的彈力作用伸向下方。與之相反,如圖12~圖14所示,保持部6上裝有傳感器夾具3時,前端部62a被傳感器S壓向上方并收縮。外殼70內(nèi)設(shè)有與一對測定探針62電氣性連接的控制電路79。該控制電路79例如由CPU及其附屬于它的存儲器構(gòu)成,根據(jù)通過一對測定探針62測出的電流值,進行導入至試藥39a的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的計算。
采血針夾具5可相對于套管40b進行轉(zhuǎn)動,并可向其軸長方向滑動嵌入。該采血針夾具5的下端部形成有凹部50,通過將采血針2的針體部20按入該凹部50中,可拔出地將采血針2保持在該采血針夾具5上。在凹部50內(nèi)形成采血針2的針體部20的嵌入多個棱條22的多個凹槽,這樣,在采血針2的針體部20嵌入凹部50內(nèi)的情況下,該針體部20與采血針夾具5的相對轉(zhuǎn)動得到限制。如圖9所示,在采血針夾具5的頭部51的周圍以等角度間隔設(shè)有多個突起52,這些突起52被引導嵌入至在棱條40b的內(nèi)壁面形成的多條的第1及第2導向槽43A、43B中。
第1導向槽43A是該采血針夾具5被穿刺用組件U1的采血針2押入上方時使該采血針夾具5旋轉(zhuǎn)的槽,相對于套管40b的軸長方向而傾斜。與之相反,第2導向槽43B是采血針2及采血針夾具5前進時、為了使采血針2的針頭21刺進人體皮膚而引導它們直行的槽,向套管40b的軸長方向直線狀地延伸。如果將這些多個的第1及第2導向槽43A、43B的一部分平面展開時,是如圖10A~圖10E所示的形狀,它們相互聯(lián)系(在該圖中,第1及第2導向槽43A、43B的周邊部分加入網(wǎng)紋)。采血針夾具5向殼體4的軸長方向移動時,突起52沿第1及第2導向槽43A、43B移動,有關(guān)其具體動作將后述。
如圖7及圖8所示,鎖定用部件59被連結(jié)在采血針夾具5的上部,并且在殼體4內(nèi)可滑動地收存。在鎖定用部件59的下端部不能轉(zhuǎn)動地嵌入套筒58,同時,在該套筒58內(nèi)可以旋轉(zhuǎn)地插入設(shè)置于采血針夾具5上面部的多個突起53。這樣,采血針夾具5可以轉(zhuǎn)動,與此相反,鎖定用部件59不會隨之轉(zhuǎn)動。各突起53的上端,以防止拔出的狀態(tài)固定在套筒58的上端部,據(jù)此,謀求采血針夾具5和鎖定用部件59的連接。
在鎖定用部件59的上部,形成一對鎖定鉤爪59a。這一對鎖定鉤爪59a是固定在設(shè)置于套管40c上的一對切孔44的各一端緣上的結(jié)構(gòu)。如后所述,采血針夾具5及鎖定用部件59被穿刺用組件U1的采血針2按入上方時,進行上述固定。在套管40c的上部,安裝解除鎖定用的推桿71和與之連接的操作用推桿帽72。在推桿71和鎖定用部件59的中間壁部59b的之間設(shè)有彈簧73。該彈簧73例如是壓縮圈簧,操作用推桿帽72可以相對于套管40c在其軸長方向上滑動,一邊壓縮彈簧73一邊按下該操作用推桿帽72時,推桿71也隨之下降,按壓鎖定鉤爪59a。由此,如圖16所示,從切孔44的一端邊緣強行取下鎖定鉤爪59a,由于被壓縮的彈簧73的彈力作用,可以使鎖定用部件59及采血針夾具5向下方推進。在殼體4內(nèi)還設(shè)有采血針夾具5及鎖定用部件59前進后使這些裝置后退的返回用彈簧74。
下面,就穿刺用組件U1及穿刺裝置A1的作用進行說明。
圖1及圖2所示穿刺用組件U1在其使用前,由薄膜14將外殼1內(nèi)密封。所以,傳感器S的試藥39a不至于暴露于潮氣等中,短時間內(nèi)不會導致品質(zhì)變差。采血針2的針頭21被針頭套29所包覆,而且該針頭套29與采血針2的針體部20形成為一體,故針頭21也獲得良好的密封性。因此,從采血針2被組裝進外殼1以前的階段,即可很好地使針頭21的保持滅菌狀態(tài)。在制造該穿刺用組件U1時,在將傳感器夾具3支承于針頭套29上以前,即可將針頭21滅菌處理完畢。這樣可使傳感器S的試藥39a不受滅菌處理所使用的γ線的不良影響。
穿刺用組件U1制造時,在外殼1內(nèi)安裝具有針頭套29的采血針2后,將傳感器夾具3裝至針頭套29上,其后用薄膜14將外殼1的開口部12封住。因而其制造簡單。特別是將針頭套29的孔部29a嵌合在外殼1的突起15上來進行采血針2組裝的同時,可將一對保持用壁部32b外嵌在針頭套29上來進行傳感器夾具3的組裝,因而穿刺用組件U1的制造更加容易。并且,該穿刺用組件U1中,不需要使用將采血針2和傳感器夾具3支承在外殼1內(nèi)的特殊專用部件,所以整個部件的件數(shù)少,可簡化整體結(jié)構(gòu)。從而可降低穿刺用組件U1的制造成本。
使用穿刺用組件U1,在破開或剝離薄膜14而打開外殼1的開口部12后,如圖11所示,使外殼1外嵌在穿刺裝置A1的套管40a上。根據(jù)該操作,采血針2的針體部20嵌入采血針夾具5的凹部50,保持于采血針夾具5上。使外殼1向箭頭N1所示的上方滑動時,采血針2將采血針夾具5推向上方。于是,采血針夾具5和針體部20沿著箭頭N2方向旋轉(zhuǎn),采血針2和針頭套29的交界部分28被擰斷。
更詳細地講,如圖10A所示,采血針夾具5的突起52最初位于第2導向槽43B內(nèi)。將采血針2嵌入凹部50內(nèi)時,突起52首先如圖10B箭頭N3所示那樣,靠向第1導向槽43A地進行變位。該變位可以根據(jù)以下構(gòu)成進行例如使采血針2的針體部20的各棱條22的前端部分和采血針夾具5的凹部50內(nèi)的各凹槽的任意一方螺旋狀傾斜,在針體部20嵌入凹部50內(nèi)時,針體部20僅僅是角度上令采血針夾具5向箭頭N3方向轉(zhuǎn)動的力即發(fā)生變位。
接著,采血針夾具5被采血針2壓向上方,如圖10C、10D所示,突起52在第1導向槽43A內(nèi)移動。由于該作用,采血針夾具5轉(zhuǎn)動,并且,采血針2的針體部20也隨之轉(zhuǎn)動。另一方面,穿刺用組件U1的針頭套29被固定于外殼1不轉(zhuǎn)。因此,采血針2的針體部20和針頭套29的交界部分28將被擰動,該交界部分28斷裂。
另一方面,如果僅將外殼1適當向上方推動,如圖12所示,閉鎖用元件59也上升,各鎖定鉤爪59a固定在各切孔44的一端邊緣。因此,鎖定用部件59被鎖定。而且,外殼1被推向上方時,如圖13所示,傳感器夾具3的突緣部31進入保持部6的空隙部60a內(nèi)。在本實施方式中,將外殼1以防止轉(zhuǎn)動的狀態(tài)滑動嵌合在套管40a上,以進行穿刺用組件U1的各部和穿刺裝置A1的規(guī)定部分的定位,故可以提高這些結(jié)構(gòu)定位的精度。因此,即使空隙部60a的開口比較小,也可將傳感器夾具3的突緣部31正確引導至該空隙部60a內(nèi)。而且,采血針2嵌入上述采血針夾具5凹部50的動作也可正確地進行。
突緣部31進入空隙部60a內(nèi)時,該突緣部31受到彈簧61的彈力F。傳感器夾具3以被針頭套29支承的狀態(tài)維持對彈力F的制衡姿勢,故在第2壁部60c和突緣部31之間形成間隙60a′,并保持該間隙。各測定探針62的前端部62a被傳感器S推向上方,發(fā)揮對其推力的反作用力。因此、利用這種反作用力,可讓各測定探針62確實接觸到傳感器S的各電極39b。但是,在本實施方式中,突緣部31只進入空隙部60a內(nèi),并未使測定探針62與傳感器S的電極39b接觸。這些結(jié)構(gòu)的接觸如后所述,將在傳感器夾具3及傳感器S偏向殼體4中心移動時進行。
上述外殼1的上推動作完了后,如圖14所示,將外殼1從套管40a向下方拔出。如上所述,由于采血針2的針體部20和針頭套29的交界部分28被擰斷,故依靠上述拔出外殼1的動作,采血針2和針頭套29妥善分離。根據(jù)該分離,采血針2使針頭21露出、并成為安裝在采血針夾具5上的狀態(tài)。并且,針頭套29在外殼1被拔向下方時,向傳感器夾具3滑動,被拔向傳感器夾具3的下方。因此,傳感器夾具3以與針頭套29分離的狀態(tài)被安裝到保持部6上。
這樣,依靠該穿刺用組件U1及穿刺裝置A1,只要將外殼1適當向套管40a滑動外嵌后,進行拔出操作,即可將采血針2安裝至采血針夾具5、針頭套29從采血針2分離、傳感器夾具3安裝至保持部6、針頭套29與傳感器夾具3分離、及鎖定用部件59的鎖定,很方便。因為針頭套29被固定在外殼1上,它們的廢棄處理也變得簡單。
在本實施方式中,只在穿刺裝置A1上安裝采血針2及傳感器夾具3,關(guān)于穿刺裝置A1不需要能夠安裝保持外殼1的結(jié)構(gòu)。這樣,可以使穿刺裝置A1小型化。即,在上述現(xiàn)有技術(shù)中,除了穿刺用部件和輔助部件以外,還要將支承它們的支承部件安裝到穿刺裝置上,與此相反,在本實施方式中,不用安裝相當于上述支承部件的部件,故穿刺裝置可以較現(xiàn)有技術(shù)小型化。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將采血針2單獨安裝在穿刺裝置A1的可往復(fù)移動的采血針夾具5上。上述現(xiàn)有技術(shù)中,需要將穿刺用部件可滑動地保持在穿刺用組件的規(guī)定部件(第1殼體91A)上,而本實施方式中,不需要這樣,達到簡化穿刺用組件構(gòu)造的目的,并且確保將穿刺用組件安裝至穿刺裝置時,穿刺用組件的動作恰到好處。
外殼1從套管40a拔出,傳感器夾具3和針頭套29分離時,該傳感器夾具3的突緣部31由于彈簧61的彈力F作用被壓至第2壁部60c。這樣,傳感器夾具3偏向圖13所示的間隙60a′尺寸大小的套管40a中心(圖14箭頭N4方向)變位。于是,傳感器S與測定探針62接觸。根據(jù)這種構(gòu)成,在傳感器夾具3妥善安裝完了之前,可避免傳感器S和側(cè)頭62通電,故很好地控制無用的電力浪費。并且,使傳感器夾具3偏向隔板40a中心變位時,傳感器S接近穿刺位置,可獲得后述優(yōu)點。
根據(jù)上述順序,采血針2及傳感器夾具3安裝至穿刺裝置A1后,如圖15所示,使穿刺裝置A1的套管40a的前端部分與作為穿刺對象的人體皮膚99接觸。當使套管40a接觸于皮膚99時,有時皮膚99會產(chǎn)生隆起。對此,傳感器夾具3可向上方移動,皮膚99隆起的同時如箭頭N12所示上升。所以可使傳感器夾具3不妨礙皮膚99隆起。如后所述,利用泵使套管40a內(nèi)產(chǎn)生負壓時,皮膚99隆起量變多,這時將傳感器夾具3設(shè)為可上升的結(jié)構(gòu)將特別有效。
接著,按壓操作用推桿帽72,令推桿71前進。這樣,如圖16所示,各鎖定鉤爪59a從各切孔44的一端邊緣脫離,由于彈簧73的彈力作用,鎖定用部件59及采血針夾具5下降前進,采血針2的針頭21刺入皮膚99。這時,由于采血針2的針體部20的一部分恰到好處地連接在傳感器夾具3的主體部32上,可使針頭21刺入皮膚99時不超過所需深度。采血針夾具5下降前進時,如圖10E所示,突起52沿第2導向槽43B移動,故可使采血針夾具5恰當?shù)刂毙星斑M。并且,根據(jù)該直行前進動作,可使突起52恢復(fù)到如圖10A所示的初始位置,重復(fù)以后的動作。
針頭21刺進皮膚99后,由于返回用彈簧74的彈力作用,鎖定用部件59和采血針夾具5立即適當后退,針頭21從皮膚99拔去。優(yōu)選為,穿刺裝置A1上具有泵或者泵機構(gòu),進行穿刺時,使套管40a內(nèi)產(chǎn)生負壓。這樣一來,由于負壓可促進皮膚99出血,減少采血針2的針頭21的刺入量,有利于減輕皮膚99的傷害。
從皮膚99流出的血液,附著于傳感器S上,被導向傳感器S的試藥39a處。參照圖14進行說明的那樣,關(guān)于傳感器夾具3,偏向套管40a中心,即接近穿刺位置,故可確保血液附著傳感器S的規(guī)定部位,使引導至試藥39a的血液量的不至于不夠。
作為將傳感器夾具3在靠向套管40a中心配置的方法來說,如圖1及圖2所示,從最初就可以考慮將傳感器夾具3安裝在穿刺用組件U1中靠近外殼1中心位置。但是,在該穿刺用組件U1中,傳感器夾具3被針頭套29所支承,故如果將傳感器夾具3靠近外殼1中心配置的話,針頭套29需要做得很薄。另一方面,如果針頭套29做得過于薄,其機械性強度不夠,恐怕很難確保針頭套29穩(wěn)定地支承在傳感器夾具3。對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傳感器夾具3被安裝在穿刺裝置A1上時,成為靠近套管40a中心進行變位的結(jié)構(gòu),故可以確實解除上述顧慮。
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穿刺用組件U1的階段,采血針2和傳感器夾具3的間隔可以做得比較大。因此,可以減少其設(shè)計、制作時為縮小采血針2和傳感器夾具3間隔的苦惱。而且,通過從采血針2取掉針頭套29的動作,進行使采血針2接近穿刺位置的動作,故不需要用戶為此進行特殊的操作,很方便。
進行上述穿刺作業(yè)后,由控制電路79計算出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在該穿刺裝置A1中,可以采用如液晶畫面等顯示部(圖略)來顯示其計算值。另一方面,關(guān)于使用完了的采血針2及傳感器夾具3,從穿刺裝置A1取出廢棄即可。這些取除作業(yè)優(yōu)選是例如可以進入套管40a內(nèi),且其進入時利用能固定保持采血針2和傳感器夾具3的用具或部件進行。這樣的話,用戶的手用不著直接接觸廢棄的采血針2和傳感器夾具3。
圖17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另一例穿刺裝置的主要部分剖面圖。圖17以后的附圖中,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或者類似的部件,標注與上述實施方式同樣的符號。
該圖所示的穿刺裝置的保持部6A是,自由拆裝地支承傳感器夾具3的支承部件69,依靠驅(qū)動器件68的驅(qū)動力,向與采血針2往返運動方向交差的方向(箭頭N5方向)自由往返運動的結(jié)構(gòu)。作為驅(qū)動器件68來說,可以使用小型直線馬達、利用電磁力的致動器類等可產(chǎn)生往返動作的各種器件。
根據(jù)這種結(jié)構(gòu),在采血針夾具5及支承部件69上安裝采血針2及傳感器夾具3時,可以加大支承部件69和采血針夾具5的距離。這樣的話,如果將采血針2和傳感器夾具3分別一個個地安裝時,由于它們的間隔寬,其安裝作業(yè)容易進行。并且,安裝傳感器夾具3時,采血針2的針頭21可不容易誤傷用戶的手。另一方面,由于采血針2及傳感器夾具3安裝結(jié)束后以適當定時移動支承部件69,可使傳感器夾具3接近采血針2的前進移動路徑地靠近穿刺位置。因此,本發(fā)明意想的作用效果確實可獲得。這樣,在本發(fā)明中作為讓輔助部件(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是傳感器夾具3)向與采血針前進方向交叉方向移動的器件來說,也可以使用與彈簧不同的驅(qū)動器件。
圖18及圖19表示本發(fā)明穿刺用組件的另一例。本實施方式的穿刺用組件U2具有在外殼1內(nèi)容納采血針2、針頭套29及傳感器夾具3的結(jié)構(gòu),這點與上述實施方式的穿刺用組件U1共同。但是,傳感器夾具3位于針頭套29的下方,針頭套29被夾持在傳感器夾具3與采血針2之間配置。其結(jié)果是,采血針2、針頭套29及傳感器夾具3這三者,在外殼1的筒狀部10的軸長方向略呈直線排列。
針頭套29與采血針2的針體部20形成為一體,位于針體部下方被外殼1所支承。利用設(shè)在外殼1上的臂部17支承該針頭套29。通過在外殼1的筒狀部10上形成切口部10a來設(shè)置臂部17,其下端部與筒狀部10的其它部分連接的同時,其上端部為自由端。在該臂部17的上端部設(shè)置有一部分嵌入針頭套29一側(cè)面上形成的凹部29a中的頭部17a,針頭套29例如用粘合劑粘合在該頭部17a上。如圖19假想線所示,臂部17具有彈性復(fù)原力可以向與筒狀部10軸長方向(該圖的上下方向)交叉的箭頭Na方向彎曲變形。通過臂部17向上述箭頭Na方向彎曲變形,可以使針頭套29在筒狀部10的軸長方向上變位至與傳感器夾具3不重合的位置。
傳感器夾具3被載置保持在外殼1的底部11上形成的臺座部18上,傳感器S的一部分位于針頭套29的正下方。傳感器夾具3可以從臺座部18向其上方脫離。但是,為使該傳感器夾具3不輕易離開臺座部18上的位置,或不從臺座部18脫落,使用未圖示的扣合器件等將其扣合于臺座部18,或者用較弱的粘合力粘合在臺座部18上。筒狀部10的周壁部上設(shè)置有開口孔16,傳感器夾具3放入外殼1內(nèi)的作業(yè),可利用該開口孔16進行。傳感器夾具3的主體部32的上面32c成為傾斜了的傾斜面,越靠近外殼1中心軸,其高度越低。
該穿刺用組件U2用非通氣性包裝薄膜等包裝材料(圖略)將其整體密封包裝。外殼1具有切口部10a,用包裝材料僅封住開口部12達不到密封目的,故該穿刺用組件U2的密封包裝是用包裝材料包覆該穿刺用組件U2整體的包裝。
圖20~圖25表示的是一例最適于使用上述穿刺用組件U2的穿刺裝置及與之相關(guān)事項。
如圖20表明的那樣,本實施方式的穿刺裝置A2具有殼體4、傳感器夾具5、鎖定用部件59、保持部6等,其基本結(jié)構(gòu)與穿刺裝置A1同樣。但是,在殼體4的套管40a上形成切口部49。該切口部49是在將穿刺用組件U2的外殼1外嵌在套管40a上時避免該套管40a和臂部17的頭部17a碰撞的部分。
保持部6具有下開口狀的空隙部60a,傳感器夾具3的突緣部31進入該空隙部60a內(nèi)時,能夠以適當?shù)谋3至Ρ3衷搨鞲衅鲓A具3。省略了圖示說明,但作為保持傳感器夾具3的器件來說,例如可以使用如下器件由適當?shù)膹椈蓪⑼痪壊?1彈壓至規(guī)定空隙部60a的壁面的器件;依靠適當?shù)膴A板部件將突緣部31夾住的器件;或者將突緣部31扣合于保持部6的器件。本實施方式與上述實施方式不同,將傳感器夾具3保持在保持部6上后,不靠向套管40a的中心變位,故保持部6能夠做成可將靠近的傳感器夾具3固定保持的結(jié)構(gòu)。
下面,就穿刺用組件U2及穿刺裝置A2的作用進行說明。
首先,就穿刺用組件U2來說,與穿刺用組件U1相比,雖然針頭套29和傳感器夾具3的位置關(guān)系不同,但除此之外的基本結(jié)構(gòu)與穿刺用組件U1共通,故可以獲得與上述穿刺用組件U1同樣的諸多優(yōu)點。穿刺用組件U2用包裝材料整體包裝,還將有效防止傳感器S的試藥暴露于潮氣等中。
使用穿刺用組件U2時,與使用穿刺用組件U1時進行的操作相同。即,首先如圖21所示,將外殼1外嵌在穿刺裝置A2的套管40a上,向箭頭N7所示的上方推壓。根據(jù)該操作,采血針2的針體部20被嵌入采血針夾具5的凹部50中并被保持,同時,采血針夾具5和采血針2的針體部20沿箭頭N8所示的方向轉(zhuǎn)動,采血針2和針頭套29的交界部分28被擰動斷裂。并且,如圖22所示,傳感器夾具3的突緣部31進入間隙部60a內(nèi),被保持在保持部6上。
然后,令外殼1沿圖23的箭頭N9方向下降,采血針2和針頭套29恰好分離。根據(jù)該分離,可以使采血針2以露出針頭21的狀態(tài)保持在采血針夾具5上,同時,針頭套29可原封不動地安裝在外殼1上。另一方面,傳感器夾具3可從外殼1的臺座部18分離,保持在保持部6上。
上述外殼1下降時,如圖23假想線所示,針頭套29的一部分接觸于傳感器夾具3的上面32c,根據(jù)該接觸,臂部17向箭頭N10方向彎曲。由于該彎曲,針頭套29將通過傳感器夾具3的旁邊,向傳感器夾具3的下方移動。在本實施方式中,在針頭套29完全脫離采血針2的針頭21后,使該針頭套29接觸于上面32c。這樣,可恰到好處地避免針頭21被針頭套29折彎。傳感器夾具3的上面32c傾斜著,起將針頭套29引導向上述箭頭N10方向移動的導向作用。所以,針頭套29通過傳感器夾具3旁邊的動作更順暢。這樣設(shè)置,不會發(fā)生針頭套29剮傷傳感器夾具3的情形,故可以使外殼1穩(wěn)妥地從穿刺裝置A2脫離。根據(jù)這種配置,穿刺裝置A2如圖24所示狀態(tài)設(shè)定。
如該圖所示,采血針2及傳感器夾具3的一部分部件,在殼體4的軸長方向被重合安裝在穿刺裝置A2。這樣,可使傳感器S接近靠殼體4中心的位置。所以,如圖25所示,使采血針2下降前進對皮膚99進行穿刺時,可使傳感器S接近其穿刺部位。其結(jié)果,與前面的實施方式同樣,確保皮膚99流出的血液被傳感器S采取。并且,采血針2下降前進時,由于使其針體部20與傳感器夾具3接觸,能夠控制針頭21刺進皮膚99的深度。
在本實施方式中,從最初就可以將傳感器夾具3靠近殼體4中心的位置安裝,與前面的實施方式不同,不需要使傳感器夾具3向靠近殼體4中心的位置移動。因此,保持部6的結(jié)構(gòu)變得簡單。而且,還可以將殼體4的前端部的開口做小,更有利于抑制穿刺裝置A2的體積過大。
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的內(nèi)容。本發(fā)明的穿刺用組件及穿刺裝置的各部分具體結(jié)構(gòu),隨意進行各種設(shè)計更改。
本發(fā)明所講的輔助部件,不作為安裝帶試藥傳感器的傳感器夾具結(jié)構(gòu)也無妨。例如,將帶有試藥的傳感器單品作為輔助部件,該傳感器也可為單品、被支承部件所支承。進而,輔助部件也可僅是采取由穿刺所獲得的試樣的部件。并且,輔助部件也可以不用于試樣分析,例如只是穿刺時與穿刺用部件接觸,以控制對皮膚穿刺深度的部件也不妨。
穿刺用組件的支承部件,也可以是具有筒狀部的殼狀以外的形態(tài)構(gòu)造。作為穿刺用部件來說,可使用與上述采血針不同構(gòu)造的部件。包覆穿刺用部件的針頭的針頭套,與上述實施方式同樣,優(yōu)選與穿刺用部件的針體部通過樹脂成形而成為一體。但也不限定于此。針頭套可以是借助粘合劑等粘合在穿刺用部件的針體部上的結(jié)構(gòu)。并且,針頭套也可以是與支承部件一體成形的結(jié)構(gòu)。而且,也可以將針頭套、支承部件及穿刺用部件的針體部三者一體成形。代之穿刺用部件的針體部和針頭套相對轉(zhuǎn)動、被擰斷分離,例如也可以靠單純的拉力分離。作為擰動穿刺用部件和針頭套使其分離的方法來說,還可以使用例如將穿刺用部件保持在穿刺裝置上時,將該穿刺用部件固定,使其無法轉(zhuǎn)動后,用戶用手轉(zhuǎn)動支承部件(殼),使穿刺用部件和針頭套相對轉(zhuǎn)動的方法。根據(jù)這種方法,不需要在穿刺裝置上設(shè)置令穿刺用部件轉(zhuǎn)動的器件,可降低穿刺裝置的成本。
本發(fā)明的穿刺用組件及穿刺裝置,不局限于用來測定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可以用于其它各種測定、分析。
在本發(fā)明的穿刺裝置中,作為保持穿刺用部件的保持器件來說,也可以是具有可夾持穿刺用部件的結(jié)構(gòu)。作為使保持穿刺用部件的保持器件前進的動作機構(gòu),也可以使用其它彈壓器件,代替圈簧。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穿刺用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用部件;與該穿刺用部件分體的輔助部件;和,可將它們各自脫離地支承的支承部件。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部件是用于對由穿刺所得到的試樣進行采樣的部件。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部件是當利用所述穿刺用部件對皮膚進行穿刺時、通過與所述穿刺用部件接觸來規(guī)定對所述皮膚穿刺深度的部件。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用部件包括針頭,還具備可以與所述穿刺用部件脫離地包覆所述針頭的針頭套。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穿刺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用部件具有保持所述針頭的針體部,所述針頭套與所述針體部形成為一體。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穿刺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針頭套和所述針體部的交界部分成為與所述針頭套及所述針體部的其它部分相比應(yīng)力易于集中的構(gòu)造。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穿刺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界部分形成為縮頸連接形狀。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穿刺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用部件借助所述針頭套支承于所述支承部件上。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穿刺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針頭套與所述支承部件形成為分體,并且被所述支承部件所支承。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穿刺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具備可以將所述針頭套立起保持地與所述針頭套的一部分嵌合的部分。
11.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穿刺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針頭套與所述支承部件形成為一體。
1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穿刺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是具備至少一端開口的筒狀部的外殼,在所述外殼內(nèi)收存所述穿刺用部件、所述針頭套及所述輔助部件。
1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穿刺用組件,其特征在于具備堵塞所述外殼開口的覆蓋部件。
1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穿刺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部件可以從所述支承部件脫離的方向與所述針頭套可以從所述穿刺用部件脫離的方向一致。
1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穿刺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部件可以脫離地支承于所述針頭套上。
1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穿刺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針頭套,在所述穿刺用部件的針頭延伸的第1方向中,夾于所述穿刺用部件和所述輔助部件之間地支承于所述支承部件上的同時,為了能夠避免與所述第1方向中的所述輔助部件的重合,可以向與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移動。
1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穿刺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支承所述針頭套,并且具有可以向所述第2方向變形的臂部。
1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7所述的穿刺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臂部通過在所述支承部件上設(shè)置切口部來形成。
1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7所述的穿刺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部件之中,與所述針頭套相對向的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為也向所述第2方向傾斜的傾斜面。
20.一種穿刺裝置,利用具備穿刺用部件、輔助部件及可以脫離地支承它們的支承部件的穿刺用組件進行穿刺,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以保持所述穿刺用部件的第1保持器件;通過一定操作從而進行使所述第1保持器件向規(guī)定方向前進的動作的動作機構(gòu);和在所述穿刺用部件保持于所述第1保持器件上時,能夠保持所述輔助部件地構(gòu)成的第2保持器件。
21.一種穿刺裝置,其包括保持穿刺用部件并且使該穿刺用部件向第1方向前進的動作機構(gòu);和在與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在離開所述穿刺用部件的前進移動路徑的部位配置輔助部件并對其進行保持的保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部件和所述穿刺用部件之中的至少一方,可以向所述第2方向移動。
2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1所述的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可使所述輔助部件向所述第2方向移動。
2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1所述的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動作機構(gòu),可自由地拆裝所述穿刺用部件,并且,作為所述穿刺用部件,使用連接了包覆該穿刺用部件針頭的針頭套的穿刺用部件,并且,在該穿刺用部件保持于所述動作機構(gòu)上的狀態(tài)下,在所述針頭套從所述穿刺用部件上分離時,所述保持部成為使所述輔助部件靠向所述穿刺用部件的前進移動路徑移動的結(jié)構(gòu)。
2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1所述的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包括第1壁部;較該第1壁部更靠近所述穿刺用部件的前進移動路徑位置的第2壁部;在這些第1及第2壁部之間形成、且所述輔助部件的一部分可向所述第2方向移動并可進入的空隙部;和,所述輔助部件的一部分進入該空隙部內(nèi)時、發(fā)揮將該輔助部件的一部分向所述第2壁部按壓的彈力作用的彈性部件。
2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1所述的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穿刺用部件前進時,通過所述穿刺用部件與所述輔助部件接觸,可限制所述穿刺用部件的前進。
2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1所述的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成為在所述輔助部件受到了與所述第1方向相反方向的力時允許所述輔助部件向該方向移動的結(jié)構(gòu)。
2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1所述的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備測定探針,同時所述輔助部件具有用于分析由穿刺所得到的試樣的電極,通過所述輔助部件靠向所述穿刺用部件的前進移動路徑移動,所述測定探針可與所述電極接觸。
2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7所述的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備可以進行所述試樣的分析處理的控制電路。
全文摘要
穿刺用組件(U1)具備穿刺用部件(2);與該穿刺用部件(2)分體的輔助部件(3);和,可以脫離地支承它們的支承部件(1)。優(yōu)選的方式在于,穿刺用組件(U1)還具備可以與穿刺用部件(2)脫離地包覆穿刺用部件(2)的針頭(21)的針頭套(29),穿刺用部件(2)借助該針頭套(29)支承于支承部件(1)上。
文檔編號A61B5/15GK1665447SQ0381581
公開日2005年9月7日 申請日期2003年7月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2年7月2日
發(fā)明者坂田哲也, 松本大輔 申請人:愛科來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