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大豆異黃酮在防治缺氧性肺動脈高壓癥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植物雌激素的新用途,具體涉及大豆異黃酮在防治缺氧性肺動脈高壓癥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缺氧不僅是高原、航天、航空中的主要問題,也是臨床上許多疾病共有的病理生理過程。缺氧可引起肺動脈特別是肺小動脈收縮,即缺氧性肺血管收縮,肺循環(huán)阻力增加,引起肺動脈壓增高;在進一步的缺氧持續(xù)作用下(慢性缺氧),不僅存在缺氧性肺血管收縮,而且肺血管結構也發(fā)生改建,從而形成持續(xù)的缺氧性肺動脈高壓(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簡稱HPH)。缺氧性肺動脈高壓導致右心室的后負荷增加和右心室肥大,嚴重者可進一步發(fā)展為右心衰竭。缺氧性肺動脈高壓不僅是高原心臟病發(fā)病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發(fā)展成為肺源性心臟病的必經步驟。因此,防治高原心臟病和肺心病的關鍵也在于有效防治缺氧性肺動脈高壓。但是,迄今為止,具有防治缺氧性肺動脈高壓作用的措施多為各種抑制血管收縮或擴張血管的藥物,它們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因而限制了它們的長期使用。
國內外的大量研究結果表明,缺氧性肺血管收縮的發(fā)生是交感神經、體液因素和缺氧直接引起肺血管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中縮血管/舒血管活性物質基因表達和細胞信號轉導改變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肺血管壁的結構改建的機制則主要是缺氧時,通過壓力——肺血管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細胞外基質——活性因子等形成復雜的網絡系統(tǒng)相互調節(jié)、相互作用,引起細胞內一系列基因表達重新調節(jié),使細胞外基質合成——分解代謝與細胞增殖——凋亡推移的結果。上述研究結果為缺氧性肺動脈高壓的防治提供了理論依據。大量研究表明,雌激素具有顯著的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改善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等心血管保護作用,其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直接效應(改善內皮細胞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和遷移)和間接效應(調節(jié)脂代謝、改善血流動力學參數和凝血纖溶系統(tǒng)的功能以及抗氧化作用)來改善和保護心血管功能,其中以雌激素受體(ER)介導的直接效應尤為重要,如促進內皮細胞合成并分泌一氧化氮(NO)、阻斷鈣離子通道、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對α腎上腺素的反應,增加血管中前列腺環(huán)素合成等。
植物雌激素(phytoestyogen)的結構與動物雌激素相似,并具有類似動物雌激素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包括異黃酮、木質素和香豆雌酚三大類,主要是植物性食品中,如各種谷物、蔬菜和水果,其中以大豆及其制品中異黃酮類化合物含量較為豐富。植物雌激素的主要代表是染料木黃酮、大豆黃苷、Cumestrol、Enterodiol Enterolacton。大量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的危險,降低各種癌癥的發(fā)生率。此外,這類食物還可改善因內源性雌激素不足所致激素相關性疾病,可減輕絕經綜合癥、睡眠障礙、泌尿生殖器官萎縮和骨質疏松以及乳房和子宮內膜癌等疾病。人類可直接從膳食中獲得植物雌激素和相應的生物效應,并避免了合成雌激素引起的副作用,故植物雌激素對此類疾病的防治作用明顯優(yōu)于合成雌激素,因而被視為傳統(tǒng)激素治療的潛在替代產品。有關植物雌激素對缺氧性肺動脈高壓的防治作用的研究,迄今未見報道,也沒有含植物雌激素的防治缺氧性肺動脈高壓癥的藥品。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植物雌激素的新用途,即大豆異黃酮制劑在防治缺氧性肺動脈高壓癥中的應用,它能降低高原缺氧引起的缺氧性肺動脈高壓,防治高原心臟病和肺心病,長期服用沒有毒副作用。
本發(fā)明所述的大豆異黃酮在防治缺氧性肺動脈高壓癥中的應用,將從大豆中提取的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與羧甲基淀粉混合,裝入膠囊,每粒中大豆異黃酮的凈含量為50mg;口服,每次1粒,每日2次。羧甲基淀粉是藥品中常用的輔料和崩解劑,具有超強吸水性,吸水后快速膨脹。本發(fā)明添加羧甲基淀粉的作用在于在腸道中吸水膨脹,有助于快速釋放出藥物成分。
所述的大豆異黃酮在防治缺氧性肺動脈高壓癥中的應用,以大豆中提取的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為原料,添加玉米淀粉、蔗糖和硬脂酸鎂,制成片劑,每片中大豆異黃酮的凈含量為50mg;口服,每次1粒,每日2次。玉米淀粉是常用的賦形劑,其作用是保持片劑有一定的形狀。蔗糖是常用的矯味劑,其作用是使片劑有適宜的口感。硬脂酸鎂是常用的片劑融化劑,其作用是改善顆粒的流動性,減少片重差異,使片劑中的主藥含量合格。
動物實驗結果證明,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對防治缺氧性肺動脈高壓癥有明顯的作用。
將Wista大鼠30只分為三組,每組10只,第一組置于常氧狀態(tài),第二組置于模擬5000米高原間斷缺氧狀態(tài),每天8小時,第三組置于模擬5000米高原間斷缺氧狀態(tài),每天8小時,同時喂服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21天后用心導管技術測定肺動脈壓,第一組肺動脈平均壓為3.71±0.56kpa,第二組肺動脈平均壓為5.67±1.21kpa,第三組肺動脈平均壓為3.63±0.61kpa,結果表明高原缺氧會引起Wista大鼠肺動脈壓增高,缺氧組較常氧狀態(tài)對照組升高53%;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可有效防治缺氧性肺動脈高壓,置于高原缺氧狀態(tài)并同時喂服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的一組肺動脈壓僅為缺氧組的64%,與常氧狀態(tài)對照組基本相同。實驗結果表明大豆異黃酮可有效防治缺氧性肺動脈高壓癥。
分別對三組Wista大鼠的肺血管進行石蠟切片,每組10只,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發(fā)現常氧對照組Wista大鼠的肺小動脈管壁菲薄,管腔無狹窄變形;缺氧組Wista大鼠的肺小動脈管壁普遍增厚,管腔明顯狹窄;缺氧同時喂服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組Wista大鼠的肺小動脈管壁增厚程度和血管壁狹窄程度較缺氧組顯著減輕。進一步對三組Wista大鼠的肺小動脈進行圖象分析,彈力纖維染色切片顯示缺氧組大鼠的肺小動脈內外兩層彈力纖維膜之間的距離明顯增寬,管壁厚度增加,彈力纖維層增厚,膠原纖維明顯增多,肺間質內也可見到彈力纖維增多;喂服大豆異黃酮組大鼠的肺小動脈內彈力板與外彈力板間距離增厚程度及彈力纖維層增厚程度較缺氧組減輕。實驗結果表明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可有效地防治缺氧引起的肺血管結構改建,具有防治高原心臟病和肺源性心臟病的作用。
本發(fā)明所用的大豆異黃酮是從大豆提取的植物雌激素,加入輔助成分制成膠囊或藥片,長期服用沒有毒副作用;經驗證它能降低高原缺氧引起的缺氧性肺動脈高壓,能防治高原心臟病和肺心病。
具體實施例方式
將從大豆中提取的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與崩解劑——羧甲基淀粉混合,裝入膠囊,每粒中大豆異黃酮的凈含量為50mg;口服,每次1粒,每日2次。
以大豆中提取的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為原料,添加賦形劑——玉米淀粉、矯味劑——蔗糖和融化劑——硬脂酸鎂,制成片劑,每片中大豆異黃酮的凈含量為50mg;口服,每次1粒,每日2次。
權利要求
1.大豆異黃酮在防治缺氧性肺動脈高壓癥中的應用之一,將從大豆中提取的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與崩解劑混合,裝入膠囊;口服,每次1粒,每日2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異黃酮在防治缺氧性肺動脈高壓癥中的應用之一,其特征在于每粒膠囊中大豆異黃酮的凈含量為50mg,加入的崩解劑為羧甲基淀粉。
3.大豆異黃酮在防治缺氧性肺動脈高壓癥中的應用之二,以大豆中提取的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為原料,添加賦形劑、矯味劑和融化劑制成片劑;口服,每次1粒,每日2次。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大豆異黃酮在防治缺氧性肺動脈高壓癥中的應用之二,其特征在于每片中大豆異黃酮的凈含量為50mg,添加的賦形劑為玉米淀粉,添加的矯味劑為蔗糖,添加的融化劑為硬脂酸鎂。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大豆異黃酮在防治缺氧性肺動脈高壓癥中的應用。應用之一是將從大豆中提取的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與羧甲基淀粉混合,裝入膠囊,每粒中大豆異黃酮的凈含量為50mg;口服,每次1粒,每日2次。應用之二是以大豆中提取的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為原料,添加玉米淀粉、蔗糖和硬脂酸鎂,制成片劑,每片中大豆異黃酮的凈含量為50mg;口服,每次1粒,每日2次。它能降低高原缺氧引起的缺氧性肺動脈高壓,防治高原心臟病和肺心病,長期服用沒有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P11/00GK1546013SQ20031011112
公開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3年12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12月4日
發(fā)明者高鈺琪, 王繼峰, 李曉莉, 張曉燕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yī)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