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自動接、送病人的新型手術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醫(yī)療器械,更確切地說是一種自動將手術床與運輸車上病人的相互轉接。
背景技術:
目前,病人手術前、后從運輸車上、下手術臺時需要依靠醫(yī)護人員通過搬、運、抬、抱等動作來完成,這種依靠人力上、下和平移患者的方法一方面會造成人員浪費,另一方面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特別是給那些只能平躺不能動彈的病人在治愈和恢復上帶來一些影響,對此,本發(fā)明的發(fā)明人曾設計出專利號為ZL98205338.X的《醫(yī)用病人運輸車》,這種運輸車能將病人自動送上、接下手術床,具有移動病人免輔助抬抱的功能,但是在實際應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1、由于安裝了傳送機構,因此運輸車自重會增加約80公斤以上,致使搬運、行走不便;2、運輸車用于伸出并接送病人的上臺面只能單方向伸出,沒有充分考慮病床兩邊空間位置、不同病人插管的位置、病人手術后身體兩側病情不同等因素,故使用起來很是不便。
發(fā)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自動接、送病人的新型手術床。該手術床的上臺面伸出部分具有雙向移送功能,即手術床橫向兩邊均可將病人接、送到運輸車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自動接、送病人的新型手術床,包括手術床上臺面、手術床升降系統(tǒng)和手術床行走剎車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術床上臺面位于手術床框架之上,包括床面架和上框架,床面架可相對于支撐其的上框架做左右伸縮移動,手術床內設有用于驅動床面架行走的裝置,床面架和上框架裝有輸送帶,輸送帶通過上框架兩端架支撐帶體結構收繞在床面架下方的兩個輸送帶傳動輥上,床面架內設有用于驅動其沿上框架左右伸縮和使輸送帶做卷放或卷收運動的傳動輥驅動裝置。
所述行走驅動裝置包括行走電機、行走軸、行走齒輪、導輪、導軌滑輪、上齒條、下齒條、動力傳導齒輪以及安裝電機和軸承的邊堵板,其中上齒條橫向地固定在床面架兩端的底面上,下齒條固定在上框架的內側,與上齒條相互平行,行走軸縱向貫通地安裝在床面架下方邊堵板的軸承內環(huán)上,其兩端分別設有與上齒條和下齒條相嚙合的行走齒輪,邊堵板套裝在行走軸的兩端軸承外環(huán)上,隨行走軸一起運動,行走電機固定在其中一側邊堵板上,并通過動力傳導齒輪帶動行走軸轉動;所述輸送帶輥軸驅動裝置安裝在另一側邊堵板上,包括輸送帶電機、主動齒輪、從動齒輪以及位于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之間的離合器,其中主動齒輪固定在輸送帶電機的輸出軸上,從動齒輪為兩個,分別固定在兩個輸送帶傳動輥軸上。
所述行走動力齒輪包括依次嚙合的傳導齒輪和行走電機齒輪,其中電機齒輪固定在行走電機的輸出軸上,傳導齒輪可轉動地安裝在行走電機一側邊堵板的傳導齒輪軸上,動力齒輪則固定在行走軸上。
所述行走軸兩端的行走齒輪兩邊對稱,每端為兩個,且與相互錯開一定距離的上齒條和下齒條相嚙合。
所述上框架的內側設置有與齒條相平行的框架軌道,邊堵板上設有與該軌道相適配的行走導輪,該導輪安裝在輸送帶傳動輥的軸頭上,床面架兩端設置有床面架軌道,邊堵板頂部的側面上設有與該軌道相適配的導軌滑輪。
所述離合器包括兩個離合齒輪和一個擺動架,擺動架可轉動地套裝在輸送帶電機軸或與其同心的軸外套上,兩個離合齒輪左右對稱地安裝在擺動架上,均與電機齒輪完全嚙合、與兩個輸送帶傳動輥齒輪淺度嚙合,離合齒輪與電機齒輪及相應輸送帶傳動輥齒輪之間的中心連線呈三角形,離合齒輪至電機齒輪的中心距離與離合齒輪至輸送帶傳動輥齒輪的中心距離之和大于電機齒輪至輸送帶傳動輥齒輪的中心距離,當一側離合齒輪與某一個輸送帶傳動輥齒輪相嚙合時,另一側離合器齒輪與相應的輸送帶傳動輥齒輪完全脫開。
所述邊堵板在其中軸線上開設有行走軸軸承孔和電機安裝孔,中軸線兩側開設有傳動輥軸承孔。
所述邊堵板一側在行走軸軸承孔及傳動輥軸承孔外圍設有用于安裝軸承的軸承套。
所述床面架向外伸出的兩側呈便于接送病人的斜面狀,其邊沿上可設置用于支撐輸送帶轉動并起導向作用的滾輪。
所述床面架下方設有支撐結構,該支撐結構縱向貫通地固定在上框架左右兩邊,其外邊沿與床面架的外邊沿相對應,可設置用于支撐床面架移動和輸送帶轉動時起導向作用的滾輪。
本發(fā)明手術床的床面架為活動式結構,可相對于床體做左右錯位伸縮運動,其伸縮運動是通過齒輪、齒條的驅動方式來實現的,床面架底部和上框架內側分別設置有上齒條和下齒條,行走齒輪安裝在行走軸的兩端,行走軸上套裝有可與其一起運動的邊堵板,邊堵板上固定有電機,電機通過一系列傳動齒輪向行走軸傳遞動力,當行走齒輪轉動時,床面架便會向外伸出,且其伸出的距離為行走軸運動距離的兩倍,很好地解決了床面架雙方向伸出距離不足的問題,而軌道與導輪的設置則進一步提高了運動的平穩(wěn)性。
本發(fā)明在床面架和支撐結構的外表面上包裹有繃緊的輸送帶,該輸送帶可隨床面架的伸縮而卷放或卷收,從而在床面上產生相對的輸送運動,以進一步提高其接送能力,輸送帶的兩端收繞在床面架下方的兩個傳動輥上,其盤繞方向相反,輸送帶傳動輥可轉動地安裝在兩邊堵板之間,其驅動電機安裝在與行走電機邊堵板相對的另一側邊堵板上,驅動電機的主動齒輪通過離合器可向其中任意一個傳動輥傳遞動力,該離合器的兩個離合齒輪可隨支架繞電機軸左右擺動,并始終與驅動電機的主動齒輪相嚙合,且在正常狀態(tài)下與兩個傳動輥的從動齒輪淺度嚙合,這樣當驅動電機順時針轉動時,便會有一側離合齒輪與其對應的從動齒輪相互咬緊并進入穩(wěn)定的逆時針轉動狀態(tài),而另一側逆時針轉動的離合齒輪則被動地與其從動齒輪相脫離,當驅動電機逆時針轉動時,時而逆時針轉動的一側離合齒輪由于電機逆時針轉動,其立即改為順時針轉動,離合齒輪與從動齒輪嚙合傳遞力將離合支架繞電機軸逆時針轉動,隨之另一側離合齒輪與從動齒輪完全嚙合,原一側轉動的離合齒輪則從主動變被動地與其從動齒輪相脫離。整個離合器結構簡單、性能穩(wěn)定且科學合理,無需人工操作,避免了配備現有各種離合器而帶來的結構復雜、故障率高等諸多缺陷。
圖1為本發(fā)明的縱向剖視示意圖;圖2為圖1的側視圖;圖3為圖1中行走驅動裝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4為圖1中輥軸驅動裝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5為行走驅動裝置的側視圖;圖6為輥軸驅動裝置的側視圖;圖7為本發(fā)明的床面架分別向左、右伸出的過程示意圖;圖8為堵板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8(b)為圖8(a)的側視圖;圖9為離合器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離合器的工作過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附圖標記說明如下1——行走電機齒輪2——行走傳導齒輪3——上框架軌道 4——上框架行走導輪5——上框架下齒條6——下齒條行走齒輪7——行走軸動力齒輪 8——床面架導軌滑輪9——床面架上齒條10——上齒條行走齒輪11——行走電機 12——輸送帶13——行走軸 14——床面架軌道15——手術臺上框架 16——輸送帶齒輪
17——左右離合齒輪 18——輸送帶電機齒輪19——固定電機邊堵板 20——輸送帶電機21——輸送帶傳動輥 22——行走剎車系統(tǒng)23——升降系統(tǒng) 24——床面架25——行走軸軸孔 26——電機安裝孔27——傳動輥軸孔 28——軸承套29——支撐帶體 30——擺動架如圖1所示的手術床,其底部為手術床行走剎車系統(tǒng)22,中部為手術床升降系統(tǒng)23,這兩個組成部分采用現有技術即可實現,因此就不再展開敘述。
如圖1至圖6所示,手術床上臺面的兩端為手術臺上框架15,上框架頂部和側面均為折彎面,以便遮蔽內部的零部件并形成容納床板的空間,上框架15的內側面上固定有橫向的上框架軌道3,該軌道在截面上呈側放的U形,開口向內,頂部固定有下齒條5,床面架24的兩端固定有床面架軌道14,該軌道在截面上也呈側放的U形,開口向內,頂部較長的側板與床面架24相固定,其內側面上固定有與下齒條5相平行的上齒條9,行走軸13縱向貫通地安裝在床面架24下方的正中央,其兩端套裝有與上齒條9相嚙合的上齒條行走齒輪10以及與下齒條5相嚙合的下齒條行走齒輪6,邊堵板19套裝在行走軸13的兩端,隨行走軸一起運動,行走齒輪分列與邊堵板的兩側。
如圖8所示,邊堵板19呈凸字形,其中軸線上開設有行走軸軸孔25和電機安裝孔26,中軸線兩側開設有傳動輥軸孔27,行走軸軸孔25及傳動輥軸孔27外圍設有用于安裝軸承的軸承套28,頂部的側面上裝有伸入床面架軌道14的導軌滑輪8,導軌滑輪8可為一個或兩個或更多,視手術床尺寸、型號、負載等因素而定。
如圖3、圖5所示的行走驅動裝置,行走電機11固定在一側邊堵板上,其輸出軸上裝有行走電機齒輪1,行走軸13上套裝有行走軸動力齒輪7,該齒輪位于行走齒輪與邊堵板之間,另一行走齒輪與邊堵板之間設有軸套,行走電機齒輪1通過行走傳導齒輪2向行走軸動力齒輪7傳遞動力,邊堵板上固定有用于安裝行走傳導齒輪2的臺階式轉軸,兩者之間設有軸承,轉軸末端安裝有伸入上框架軌道3內的上框架行走導輪4,行走電機11固定在邊堵板的內側,行走電機齒輪1、行走傳導齒輪2和行走導輪4均設置在邊堵板的另一側。
如圖1至圖6所示,床面架24在截面上呈上小下大且扁平的梯形,其向外伸出的兩側為便于接送病人的斜面,邊沿上裝有一排用于支撐輸送帶12并起導向作用的滾輪,支撐體29縱向貫通地固定在上框架外側,位于床面架24左右兩側的下方,在截面上呈三角形,與床面架24兩側的形狀相同且上下對稱,其外邊沿與床面架24的外邊沿相齊平,也裝有滾輪,輸送帶12的兩端收繞在床面架下方的兩個傳動輥21上,其盤繞方向相反,當然,床面架24下方的支撐體也可為兩道支撐柱或支撐板,只要能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并使輸送帶圓滑過渡即可。
如圖4、圖6所示的傳動輥驅動裝置,輸送帶電機20固定在邊堵板的一側,其輸出軸上安裝有電機齒輪18,傳動輥21上安裝有輸送帶齒輪16,末端安裝有行走導輪,在電機齒輪18與輸送帶齒輪16之間設置有離合器。
如圖9、圖10所示,離合器由兩個離合齒輪17和一個擺動架30組成,擺動架30呈三角形,其上開設有離合齒輪安裝孔和中軸孔,離合齒輪17與其轉軸之間設有軸承,擺動架30通過中軸孔可轉動地套裝在輸送帶電機的轉軸或轉軸外套上,兩個離合齒輪17左右對稱地安裝在擺動架30上,并分別與電機齒輪18相嚙合、與輸送帶齒輪16淺度嚙合,離合齒輪17與電機齒輪18及相應輸送帶齒輪16之間的圓心連線呈三角形,離合齒17輪的圓心位于電機齒輪18與輸送帶齒輪16圓心連線的外側,,離合齒輪17至電機齒輪18的中心距離與離合齒輪17至輸送帶齒輪16的中心距離之和大大于電機齒輪18至輸送帶齒輪16的中心距離,當一側離合齒輪17與某一個輸送帶齒輪16相嚙合時,另一側離合器齒輪17與相應的輸送帶齒輪16完全脫開。
當驅動電機齒輪18順時針轉動時,左側的離合齒輪17便會與其相應的輸送帶齒輪16相互咬緊并逐漸進入穩(wěn)定的傳動狀態(tài),而右側的離合齒輪17則被動地與其輸送帶齒輪16相脫離,當驅動電機齒輪18逆時針轉動時,時而逆時針轉動的一側離合齒輪17由于電機齒輪18逆時針轉動,其立即改為順時針轉動,離合齒輪17與輸送帶齒輪16嚙合傳遞力將擺動架30繞電機軸逆時針轉動,隨之另一側離合齒輪17與輸送帶齒輪16完全嚙合,原一側轉動的離合齒輪17則從主動變被動地與其輸送帶齒輪16相脫離。整個離合器結構簡單、性能穩(wěn)定且科學合理,無需人工操作,避免了配備現有各種離合器而帶來的結構復雜、故障率高等諸多缺陷。
如圖7所示,手術床的床面架24可在行走電機11的帶動下向左右兩側伸出,手術前,將運輸車橫向并接在手術床一邊,然后操控床面架24向外伸出,同時,輸送帶12與床面架24伸出方向相反轉動,當床面架24完全插進患者身底下時,輸送帶12停止轉動,再操控床面架24撤回初始位置,同時輸送帶12由輸送帶傳動輥21將帶收回;手術后,將運輸車停至手術床一邊,手術床床面架24載著術后患者向運輸車平移,當床面架24完全伸出至運輸車上方后,手術床上的輸送帶12開始向運輸車一側方向轉動,同時床面架24開始收回,將患者移送至運輸車上。
在實際應用當中,對各驅動電機的控制可采用單片機控制電路來實現,同時在手術床上配備相應的控制面板、控制按鈕和指示燈,由于采用現有控制技術即可實現,因此這里就不再詳細描述。
本發(fā)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發(fā)明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如床面架制成其他便于接送病人和支撐輸送帶的形狀,或床面架及輸送帶采用其他驅動方式,或邊堵板制成其他便于加工和組裝的形狀等等。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可自動接、送病人的新型手術床,包括手術床上臺面、手術床升降系統(tǒng)和手術床行走剎車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術床上臺面位于手術床框架之上,包括床面架和上框架,床面架可相對于支撐其的上框架做左右伸縮移動,手術床內設有用于驅動床面架行走的裝置,床面架和上框架裝有輸送帶,輸送帶通過上框架兩端架支撐帶體結構收繞在床面架下方的兩個輸送帶傳動輥上,床面架內設有用于驅動其沿上框架左右伸縮和使輸送帶做卷放或卷收運動的傳動輥驅動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動接、送病人的新型手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驅動裝置包括行走電機、行走軸、行走齒輪、導輪、導軌滑輪、上齒條、下齒條、動力傳導齒輪以及安裝電機和軸承的邊堵板,其中上齒條橫向地固定在床面架兩端的底面上,下齒條固定在上框架的內側,與上齒條相互平行,行走軸縱向貫通地安裝在床面架下方邊堵板的軸承內環(huán)上,其兩端分別設有與上齒條和下齒條相嚙合的行走齒輪,邊堵板套裝在行走軸的兩端軸承外環(huán)上,隨行走軸一起運動,行走電機固定在其中一側邊堵板上,并通過動力傳導齒輪帶動行走軸轉動;所述輸送帶輥軸驅動裝置安裝在另一側邊堵板上,包括輸送帶電機、主動齒輪、從動齒輪以及位于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之間的離合器,其中主動齒輪固定在輸送帶電機的輸出軸上,從動齒輪為兩個,分別固定在兩個輸送帶傳動輥軸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動接、送病人的新型手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動力齒輪包括依次嚙合的傳導齒輪和行走電機齒輪,其中電機齒輪固定在行走電機的輸出軸上,傳導齒輪可轉動地安裝在行走電機一側邊堵板的傳導齒輪軸上,動力齒輪則固定在行走軸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動接、送病人的新型手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軸兩端的行走齒輪兩邊對稱,每端為兩個,且與相互錯開一定距離的上齒條和下齒條相嚙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自動接、送病人的新型手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的內側設置有與齒條相平行的框架軌道,邊堵板上設有與該軌道相適配的行走導輪,該導輪安裝在輸送帶傳動輥的軸頭上,床面架兩端設置有床面架軌道,邊堵板頂部的側面上設有與該軌道相適配的導軌滑輪。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動接、送病人的新型手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器包括兩個離合齒輪和一個擺動架,擺動架可轉動地套裝在輸送帶電機軸或與其同心的軸外套上,兩個離合齒輪左右對稱地安裝在擺動架上,均與電機齒輪完全嚙合、與兩個輸送帶傳動輥齒輪淺度嚙合,離合齒輪與電機齒輪及相應輸送帶傳動輥齒輪之間的中心連線呈三角形,離合齒輪至電機齒輪的中心距離與離合齒輪至輸送帶傳動輥齒輪的中心距離之和大于電機齒輪至輸送帶傳動輥齒輪的中心距離,當一側離合齒輪與某一個輸送帶傳動輥齒輪相嚙合時,另一側離合器齒輪與相應的輸送帶傳動輥齒輪完全脫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自動接、送病人的新型手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邊堵板在其中軸線上開設有行走軸軸承孔和電機安裝孔,中軸線兩側開設有傳動輥軸承孔。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可自動接、送病人的新型手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邊堵板一側在行走軸軸承孔及傳動輥軸承孔外圍設有用于安裝軸承的軸承套。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自動接、送病人的新型手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面架向外伸出的兩側呈便于接送病人的斜面狀,其邊沿上可設置用于支撐輸送帶轉動并起導向作用的滾輪。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可自動接、送病人的新型手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面架下方設有支撐結構,該支撐結構縱向貫通地固定在上框架左右兩邊,其外邊沿與床面架的外邊沿相對應,可設置用于支撐床面架移動和輸送帶轉動時起導向作用的滾輪。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可自動接、送病人的新型手術床,該手術床的上臺面位于手術床框架之間,床面架可相對于框架與支撐結構做左右伸縮運動,手術床內設有用于帶動床面架的行走驅動裝置,床面架和支撐結構上裝有輸送帶,輸送帶的兩端收繞在其下方的傳動輥上,手術床內設有用于帶動傳動輥使輸送帶隨床面架的伸縮做卷放或卷收運動的輥軸驅動裝置。該手術床的床面架具有雙向移送功能,即手術臺橫向兩邊均可與運輸車轉接病人,從而實現了手術前后病人上、下手術床時免他人輔助抬抱的自動轉接,具有十分突出的有益效果,應用前景十分的廣闊。
文檔編號A61G99/00GK1813648SQ20061005694
公開日2006年8月9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3月7日
發(fā)明者耿宏偉 申請人:耿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