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脈管進入裝置氣體排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響應在現(xiàn)有技術中由當前可得到血管進入系統(tǒng)、 裝置、及方法還未完全解決的問題和需要而研發(fā)的。因而,這些系統(tǒng)、 裝置、及方法被開發(fā),以通過提供氣體腔室通氣和排氣結構和方法來 提供適當隔膜功能性。
[0009
一種醫(yī)療器械可以包括脈管進入裝置,包括本體和至少 部分地容納在本體內(nèi)的隔膜;氣體腔室,容納在本體與隔膜之間;及 容腔,在本體內(nèi),當隔膜被致動時,用來從氣體腔室接納氣體。醫(yī)療 器械也可以包括將氣體腔室連接到容腔上的通氣口 。容腔可以是靠近
6所述器械的所述氣體腔室的一個相鄰氣體腔室。
[0010脈管進入裝置可以包括在隔膜下面的空腔,該空腔具有足
夠容積,以當容腔的容積擴展時接納容腔,并且同時允許分立的進入 裝置與裝置的空腔互通流體。隔膜也可以包括底部盤,該底部盤薄得 足以當隔膜被致動并且氣體腔室的容積減小時,使底部盤脹大并形成 容腔。
[0011容腔可以是與氣體腔室連通的彈性體。當氣體腔室的容積
減小時,彈性體可以擴展,并且容腔的容積可以增大。當彈性體收縮 并且容腔的容積減小時,氣體腔室的容積可以相反地增大。
[00121 —種排出在醫(yī)療器械內(nèi)的氣體的方法可以包括提供脈管 進入裝置,該脈管進入裝置包括本體、容納在本體內(nèi)的隔膜、及在本 體與隔膜之間的氣體腔室;在本體內(nèi)提供容腔;及在氣體腔室與容腔 之間轉移氣體。在氣體腔室與容腔之間轉移氣體也可以包括通過通氣 口轉移氣體,該通氣口將氣體腔室連接到容腔。
[00131方法也可以包括通過將氣體腔室設置成與容腔連通而增 大氣體腔室的總有效容積,該容腔可以具有一定容積。而且,如果容 腔具有一定容積,則方法也可以包括通過將氣體腔室設置成與容腔的 容積連通而減小壓縮氣體腔室所要求的壓力,因而增大容腔和氣體腔 室的整個組合容積。
[0014方法也可以包括脹大隔膜以提供容腔。方法還可以包括提 供空腔,該空腔能夠接納脹大的隔膜,并且同時允許分立的進入裝置 與空腔互通流體。方法也可以包括在減小氣體腔室的容積的同時使容 腔擴展、以及相反地在增大氣體腔室的容積的同時使容腔收縮。
[0015
一種醫(yī)療器械可以包括用來進入病人脈管系統(tǒng)的裝置,該 裝置包括本體、至少部分地容納在本體內(nèi)的隔膜、及在本體與隔膜一 部分之間的氣體腔室。醫(yī)療器械也可以包括用來從氣體腔室接納氣體 的裝置,并且用來從氣體腔室接納氣體的裝置可以位于用來進入病人 脈管系統(tǒng)的裝置內(nèi)。用來從氣體腔室接納氣體的裝置可以增大氣體腔 室的整個有效容積。隔膜也可以脹大,以形成用來從氣體腔室接納氣體的裝置。而且,用來從氣體腔室接納氣體的裝置可以是與氣體腔室 連通的彈性體。
00161本發(fā)明的這些和其它特征可以結合到本發(fā)明的一定實施 方式中,并且由如下描述和所附權利要求將變得更加顯明,或者可以 通過下文敘述的本發(fā)明的實踐了解。本發(fā)明不要求這里描述的所有便 利特征和所有優(yōu)點都結合到本發(fā)明的每個實施方式中。
[0017為了容易地理解得到本發(fā)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和優(yōu)點的 方式,以上簡短描述的本發(fā)明的更具體描述將通過參考在附圖中示出 的其具體實施方式
而提供。這些圖僅描繪本發(fā)明的例示性實施方式, 并因此不應視為是對本發(fā)明的范圍的限制。
[0018圖1是連接到病人脈管系統(tǒng)上的脈管外系統(tǒng)的立體圖。 [0019圖2是具有氣體腔室、通氣口、及容腔的脈管進入裝置的 橫截面圖。
[0020圖3是在一個分立的進入裝置的插入之前具有脹大隔膜 的脈管進入裝置的橫截面圖。
0021圖4是具有脹大隔膜的脈管進入裝置的橫截面圖。
[00221圖5是具有一個靜置的彈性體(resting elastomer)的脈 管進入裝置的橫截面圖。
[0023圖6是圖4的脈管進入裝置的橫截面圖,該脈管進入裝置 的彈性體是擴張的。
[0024圖6A是脈管進入裝置的部分橫截面圖,該脈管進入裝置 在可選擇位置中具有彈性體。
具體實施例方式
[0025本發(fā)明的目前優(yōu)選實施方式將通過參考附圖最好地理解, 其中類似附圖標記指示相同或功能相似的元素。容易理解的是,本發(fā) 明的元件,如在這里的圖中一般描述和示出的那樣,可在各種各樣的不同構造中布置和設計。因而,如下的詳細描述,如在圖中表示的那 樣,并非用于限制所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的范圍,而是僅僅代表本發(fā)明 的目前優(yōu)選實施方式。
[0026現(xiàn)在參照圖1,脈管進入裝置(也稱作血管外裝置、靜脈 內(nèi)進入裝置、進入端口、及/或附加到脈管外系統(tǒng)上或與其一起起作用 的任何裝置)10,用來經(jīng)穿過皮膚14和進入病人18的血管16中的導 管12引入物質(zhì)。脈管進入裝置10包括具有腔的本體20和在腔內(nèi)設置 的隔膜22。隔膜22具有縫隙24,分離血管外裝置26,如注射器,可 以通過該縫隙24而將物質(zhì)引入到脈管進入裝置10中。
[0027裝置10和與其組合使用的所有結構可以形成一個更大的 脈管外系統(tǒng)28。作為系統(tǒng)28的部分,分立的裝置26的末端30可以 通過隔膜22的縫隙24插入到裝置10中。當裝置10在使用中時,末 端30將用來通過裝置10和導管12的端部32互通流體。在本發(fā)明的 一個實施方式中,當末端30透入裝置10時,隔膜22的兩個相對縫隙 24表面將在相對橫向方向上分離,并且將在軸向方向上伸展隔膜22 的縫隙24表面,因而增大隔膜22的整體高度。在這個具體實施方式
中,當增大隔膜22的高度時,使在裝置10與末端30之間的密封變得 更有效。
[0028現(xiàn)在參照圖2,脈管進入裝置10包括本體20、至少部分 地容納在本體20內(nèi)的隔膜22、容納在本體20與隔膜22之間的至少 一個氣體腔室34、及在本體20內(nèi)的容腔36,當隔膜22被致動時,該 容腔36用來從氣體腔室34接納氣體。也容納在本體20內(nèi)的通氣口 38將氣體腔室34連接到容腔36上。容腔36可以是極接近氣體腔室 34的鄰近氣體腔室。容腔36的目的是,通過將氣體腔室34設置成借 助于通氣口 38與容腔36連通而增大氣體腔室34的總有效容積。通過 增大氣體腔室34的總有效容積,隔膜22將能夠適當?shù)仄鹱饔谩?br>
[0029在沒有通過裝置10的本體20的通氣口的傳統(tǒng)脈管進入裝 置中,當隔膜22通過分立的進入裝置26的末端30的插入而被致動或 打開時,在裝置10的氣體腔室34內(nèi)會產(chǎn)生壓力。在參照圖2描述的當前實施方式中,氣體腔室34、通氣口 38、及容腔36的增大整體組 合容積使得總體容積增大,這減小了當隔膜22被致動時被壓縮的容積 的百分比。
0030因而,當分立的進入裝置26的末端30(在圖2中未示出) 被插入在隔膜22的縫隙24中時,氣體腔室34的容積減小,將氣體通 過通氣口 38送到容腔36中。盡管總組合容積在隔膜致動和進入期間 減小,但在被壓縮的容積內(nèi)的氣體相對于總組合容積的百分比,比如 果氣體腔室34不連接到任何其它鄰近氣體腔室時的壓縮百分比,要小 得多。因而,在沒有隔膜通氣口的早先的脈管進入裝置中,腔室34 會達到比百分之90至95大的壓縮比,使得在隔膜22進入期間,腔室 34的總容積的僅僅留下百分之5至10。
[0031因而,在本實施方式下,因為氣體腔室34、通氣口 38、 及容腔36的全部整個容積遠大于常規(guī)氣體腔室,所以當氣體腔室34 接近完全壓縮時,大量的容積,即約百分之40至70,保持未壓縮。 鄰近氣體腔室或容腔36的容積可以增大,以便進一步增大整個容積, 并且減小當在隔膜22進入時氣體腔室34疊并時壓縮的容積的百分比。 容腔36可以位于裝置10內(nèi)的任何點處,只要容腔36與氣體腔室34 連通。
[0032通過在裝置的使用期間在氣體腔室34、通氣口 38、及容 腔36內(nèi)提供較高水平的空氣壓力,裝置10的隔膜22和其它部分可以 保證在壓力下,以便防止在裝置內(nèi)流體的泄漏或微生物從周圍環(huán)境侵 入裝置內(nèi)。
0033現(xiàn)在參照圖3和4,脈管進入裝置10包括本體20和至少 部分地容納在本體20內(nèi)的隔膜22。氣體腔室34位于隔膜22與本體 20之間。隔膜22包括底部盤40,該底部盤40薄得足以在分立的進入 裝置26的末端30插入時,當隔膜22被致動并且氣體腔室34的容積 減小時,4吏底部盤40脹大(balloon)并形成容腔36。
[0034如在圖3中示出的那樣,在末端30被插入到裝置10中之 前,氣體腔室34處于豐滿容積(full volume )狀態(tài)。在分立的進入裝
10置26的末端30被插入到隔膜22中之后,如在圖4中示出的那樣,氣 體腔室34的容積向下轉移到隔膜22的底部盤40的脹大部分中。裝置 10包括在隔膜22的底部盤40下面的空腔42。空腔42具有足夠的容 積,以接納容腔36并同時允許分立的進入裝置26的末端30通過流體 轉移通道44與空腔互通流體。
[0035隔膜22的底部盤40變薄和優(yōu)化,以允許底部盤40脹大 到裝置10的基座和腔室42中。只要腔室42的容積大得足以接納容腔 36,隔膜22不必脹大以使氣體腔室34的容積完全轉移到容腔36中。 可以通過加長空腔42或在橫向方向46上加寬圍繞空腔42的本體20 的壁,來增大空腔的容積。隔膜22的底部盤40可以變薄,或者另外 用能夠脹大到如下點的材料構造或代替,在該點處使用者通過用最小 的力插入分立的進入裝置26的末端30就能夠容易地進入隔膜22。然 而,脹大底部盤40應該是足夠彈性的,以便在末端30從隔膜22退出 時提供使隔膜22返回到其原始位置所必需的力。因而,底部盤的彈性 將使容腔36的容積隨氣體腔室34的容積增大而減小,返回其原始氣 體腔室34的位置。
0036現(xiàn)在參照圖5,脈管進入裝置10包括本體20、至少部分 地容納在本體20內(nèi)的隔膜22、和容納在隔膜22與本體20之間的至 少一個氣體腔室34、及與氣體腔室34連通的彈性體48。在圖5中所 示的其靜置狀態(tài)下,氣體腔室34位于最大容積處,并且彈性體48不 擴展。圖6表明在分立的進入裝置26的末端30插入到隔膜22中時彈 性體48的功能性。
[0037現(xiàn)在參照圖6,該圖6以橫截面圖表示圖5的脈管進入裝 置IO,該脈管進入裝置10的彈性體48擴展,引起在彈性體內(nèi)的容積 增大。在彈性體內(nèi)容積的增大位置是用來從氣體腔室34接納氣體的容 腔50。當氣體腔室34的容積減小時,彈性體48擴展,并且容腔50 的容積增大。相反,當從隔膜22除去分立的進入裝置26的末端30 時,彈性體48的彈性本質(zhì)使彈性體48收縮,因此當容腔50的容積減 小并且彈性體48返回到在圖5中所示的其原始靜置位置時,使氣體腔室34的容積增大。因而,在分立的進入裝置26插入到隔膜22中期間, 或者在隔膜22的任何其它致動期間,空氣可以被排出,或者否則從氣 體腔室34轉移到容腔50中,該容腔50與氣體腔室34連通。
[0038彈性體48和容腔50可以布置在裝置10的任何功能或非 功能區(qū)域處。例如,彈性體可以設置在本體20的肩部上,如圖6A中 所示。
00391本發(fā)明可以以其它特定形式實施而不脫離這里廣義描述 的和下文要求保護的其結構、方法、或其它基本特征。所描述的實施 方式在所有方面僅是說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發(fā)明的范圍因此 由所附權利要求書界定,而不是由以上描述界定。進入權利要求書的 等效性的意思和范圍內(nèi)的所有變更都包含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醫(yī)療器械,包括脈管進入裝置,其中所述脈管進入裝置包括本體和至少部分地容納在所述本體內(nèi)的隔膜,氣體腔室,容納在所述本體與所述隔膜之間,以及容腔,在所述本體內(nèi),當所述隔膜被致動時,用來從所述氣體腔室接納氣體。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yī)療器械,還包括將所述氣體腔室連接 到所述容腔上的通氣口。
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醫(yī)療器械,其中,所述容腔是一個相鄰 的氣體腔室。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yī)療器械,其中,所述脈管進入裝置包 括在所述隔膜下面的空腔,該空腔具有足夠容積以接納所述容腔,并 且同時允許分立的進入裝置與所述空腔互通流體。
5. 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醫(yī)療器械,其中,所述隔膜包括底部盤, 該底部盤薄得足以當所述隔膜被致動并且所述氣體腔室的容積減小 時,使所述底部盤脹大并形成所述容腔。
6.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醫(yī)療器械,其中,所述容腔是與所述氣 體腔室連通的彈性體。
7.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醫(yī)療器械,其中,當所述氣體腔室的容 積減小時,所述彈性體擴展,并且所述容腔的容積增大。
8.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醫(yī)療器械,其中,當所述彈性體收縮并 且所述容腔的容積減小時,所述氣體腔室的容積增大。
9. 一種排出在醫(yī)療器械內(nèi)的氣體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提供脈管進入裝置,其中所述裝置包括本體、容納在所述本體內(nèi)的隔膜、及在所述本體與所述隔膜之間的氣體腔室; 在所述本體內(nèi)提供容腔;以及 在所述氣體腔室與所述容腔之間轉移氣體。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氣體腔室與所述 容腔之間轉移氣體包括通過通氣口轉移氣體,該通氣口將所述氣體腔 室連接到所述容腔。
11. 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還包括通過將所述氣體腔室設 置成與所述容腔連通而增大所述氣體腔室的總有效容積,其中所述容 腔具有一定容積。
12. 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容腔具有一定容積, 并且還包括通過將所述氣體腔室設置成與所述容腔的所述容積連通而 減小壓縮所述氣體腔室所需要的壓力。
13. 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還包括脹大所述隔膜,以提供 所述容腔。
14. 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還包括提供空腔,該空腔能夠 接納所述脹大的隔膜,并且同時允許分立的進入裝置與所述空腔互通 流體。
15. 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還包括在減小所述氣體腔室的 所述容積的同時使所述容腔擴展。
16. 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還包括在增大所述氣體腔室的 所述容積的同時使所述容腔收縮。
17. —種醫(yī)療器械,包括用來進入病人脈管系統(tǒng)的進入裝置,其中所述用來進入病人脈管 系統(tǒng)的進入裝置包括本體、至少部分地容納在所述本體內(nèi)的隔膜、及 在所述本體與所述隔膜的一部分之間的氣體腔室;以及用來從所述氣體腔室接納氣體的接納裝置,其中所述用來從所述 氣體腔室接納氣體的接納裝置位于所述用來進入病人脈管系統(tǒng)的進入 裝置內(nèi)。
18. 根據(jù)權利要求17所述的醫(yī)療器械,其中,所述用來從所述氣 體腔室接納氣體的接納裝置增大所述氣體腔室的整個有效容積。
19. 根據(jù)權利要求18所述的醫(yī)療器械,其中,所述隔膜脹大以形 成所述用來從所述氣體腔室接納氣體的接納裝置。
20.根據(jù)權利要求18所述的醫(yī)療器械,其中,所述用來從所述氣 體腔室接納氣體的接納裝置是與所述氣體腔室連通的彈性體。
全文摘要
一種脈管進入裝置可以包括容納在本體與隔膜之間的氣體腔室、和與氣體腔室連通的容腔。一種排出在醫(yī)療器械中的氣體的方法可以包括在脈管進入裝置的氣體腔室與容納在脈管進入裝置的容腔之間轉移氣體。
文檔編號A61M5/178GK101583390SQ200780040697
公開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11月2日
發(fā)明者S·R·伊薩克森, W·F·哈丁 申請人:貝克頓·迪金森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