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癌用核素粒子植入藥物、用途及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屬腫瘤核醫(yī)學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癌用核素粒子植入藥物、用途及其制 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放射性藥物膠體32P-磷酸鉻(chromic phosphate, 32P-CP)為本發(fā)明中所用的放射性核 素,其為納米級膠體溶液,屬惰性物質(zhì)。注入體腔內(nèi),大部分停留在注射部位,或均勻地附 著在體腔內(nèi)壁和腫瘤組織表面,或被腫瘤近旁淋巴管及淋巴結(jié)中的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吞噬細胞所 吞噬,使放射性膠體較多地濃聚在腫瘤病灶中及附近,適應證是用于控制癌性胸腹水和某些
惡性腫瘤的輔助治療。我們先期的研究通過間質(zhì)注射32p-cp治療胰腺癌、肺癌、食管賁門癌、
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癌等,證明"P-CP大部分聚集在瘤體內(nèi),不僅能殺死腫瘤細胞,對殘存的癌細胞 具有誘導分化作用,還能迅速使病灶內(nèi)及周圍血管發(fā)生放射性閉塞,同時抑制腫瘤新生血管 的生成。臨床文獻資料也顯示采用32p-cp間質(zhì)注射治療方法對胰腺癌、腦腫瘤等難治性惡性 實體瘤或轉(zhuǎn)移瘤有一定的應用價值。但是,隨著給藥劑量的加大,全身藥物的分布亦增加, 以肝脾內(nèi)聚集較多,增加了肝毒性和骨髓毒性。早年,0rderl994年曾報道一項改良技術(shù), 就是先直接瘤體間質(zhì)注射大顆粒人血清白蛋白(MM) 10 000個微粒單位做為轉(zhuǎn)導放射性細 胞毒素載體,使瘤體內(nèi)發(fā)生血栓,再注入32p-CP等放射性藥物,將會使其持續(xù)保留于實體瘤 局部至少長達24小時,研究認為該方法允許加大藥物劑量提高腫瘤治療療效,是一種可能 應用于實驗室和臨床的新方法,但至今沒有被沿用。Zubillagal996年報告瘤體注入大分子 "P-CP的藥代動力學研究結(jié)果存留于瘤體中為49.82±5.41%,肝臟中為9.63±4.89%, 腫瘤壞死為52.0%。這些方法仍然不能使32p-CP較多的在瘤體內(nèi)滯留較長時間。
放射性1251 (或皿Pd)粒子插植治療與本發(fā)明較類似,用其治療前列腺癌可取得與手術(shù) 切除相同的治愈率,但臨床應用發(fā)現(xiàn)鈦金屬粒子永久性插植器官遷移率高,遷移至肺可引起 肺栓塞,給病患帶來諸多不便和潛在危害。2002年Merrick報道早期前列腺癌病人行'°3Pd 粒子植入后肺栓塞發(fā)生率為22. 2% 。我們曾應用1251籽源插植治療進展期胰腺癌,并與32P-CP 間質(zhì)注射進行對比,結(jié)果顯示32P制劑明顯優(yōu)于125I籽源。這是因為32P發(fā)射的為純3射線, 初始劑量率高,是一種由帶電粒子組成的電離輻射,較^I等發(fā)射Y射線的核素具有更高的 傳能線密度(LET)與相對生物學效應(RBE),約為其2倍。
緩釋化療粒子植入劑氟尿嘧啶-PLLA與本發(fā)明有相似之處,其優(yōu)點是可提高局部藥物 濃度,延長化療藥與癌細胞作用的時間,但藥物不被釋放則不能發(fā)揮抗癌作用,仍存在藥物
作用時效短和耐藥等缺點,提高治療強度是有限的,目前臨床上用于輔助放射性粒子治療。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毫米級治癌用核素粒子植入藥物、用途及制備方法,本發(fā)明能使放射性
粒子錨定在腫瘤組織中,在相對32p-cp較小的給藥劑量基礎(chǔ)上,能使腫瘤細胞在有效時間和
射程內(nèi)被殺滅,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體內(nèi)不遷移且可減低全身毒副作用、實現(xiàn)治療規(guī)范化 和量化。
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
本發(fā)明所述一種治癌用核素粒子植入藥物:包括能發(fā)射e射線的放射性核素與生物可降
解性高分子材料混合形成的組合物,其配比為每0. 9 1. lmg的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配 放射性活度為18. 5MBq 37. 0MBq的能發(fā)射0射線的放射性核素。 上述治癌用核素粒子植入藥物的制備方法
步驟1) 32P-CP選用放射性濃度為3700 7400MBq/ml,化學濃度為0. 5 4. 14mg/ml的 膠體磷酸鉻或磷酸鈣,按照32P-CP:PLLA=18, 5 37. OMBq:O, 9 1. lmg比例,按照每克聚L-乳酸加3 6 ml無水乙醇的比例,在聚L-乳酸中加入無水乙醇并攪拌,再加入"P-CP并攪 拌使之混勻,得到糊狀組合物,
步驟2)對糊狀組合物進行研磨,使放射性均勻分布于介質(zhì)中,
步驟3)在溫度為攝氏6(TC 7(TC下,將組合物予以干燥,并再次研磨,使經(jīng)過再次研 磨后的料成為粉末狀,
步驟4)將放射性分布均勻的粉末置入壓藥機,壓制出粒徑是0.8 lmm,長度2 4mni 的粒子。由于放射性核素具有物理半衰期的特性,粒子的放射性活度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衰 減,因此在臨床應用植入瘤體前必須滿足其放射性活度大于9.25MBq/枚(即放射性粒子有 效期)。
本發(fā)明所述的32p-cp與聚l-乳酸組合物作為治療惡性實體腫瘤的核素粒子植入藥物的 應用。
本發(fā)明通過植入給藥方式將放射性活度為18. 5MBq 37. OMBq的若干枚粒子送到腫瘤組 織間質(zhì),經(jīng)動物實驗證明,直徑為0.6 1.0cm的瘤體,粒子的放射性活度為18. 5MBq時, 毒副作用小且能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32P-CP-PLLA治療時沒有出現(xiàn)毒性作用(圖19)。圖 20可見同等劑量的32P-CP在治療腫瘤的同時,出現(xiàn)毒性作用所致的裸鼠消瘦及后背部出血 點。為能徹底殺滅腫瘤細胞,必須使粒子均勻分布在瘤體內(nèi),粒子間距由三維治療計劃系統(tǒng) 分析后確定,腫瘤組織的吸收劑量要達到50 100Gy。
本發(fā)明是將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聚L-乳酸(PLLA)與能發(fā)射f5射線的放射性核素 32磷(32P)制成毫米級粒子,并通過植入給藥方式將其輸送到腫瘤組織間質(zhì),由于聚L-乳酸 與機體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使放射性粒子錨定在腫瘤組織不發(fā)生遷移,32P衰變發(fā)出的
e射線在有效時間和射程內(nèi)殺滅腫瘤細胞,解決了 32p-cp間質(zhì)注射隨著給藥劑量的加大,肝
毒性和骨髓毒性隨之增加的問題。2月后PLLA自行斷裂降解或被組織吸收代樹排出體外, 解決了 1251粒子永久性插植易發(fā)生器官遷移的問題,同時解決了抗癌藥植入劑型不被釋放則 不能發(fā)揮抗癌作用的問題,達到提高殺傷腫瘤細胞療效、減輕放射性核素對全身毒副作用和 治療規(guī)范化的目的。
PLLA作為32P-CP的載帶體兩者有機結(jié)合,將其錨定于腫瘤組織內(nèi),這一新型的內(nèi)放療 手段不僅能夠可靠地選擇性局部殺傷腫瘤,而且減少了全身的毒副作用,更不會因遷移而發(fā) 生栓塞問題,是一種療效高、副作用小、安全易行、效價比高的核素內(nèi)照射治療各種難治性 實體腫瘤的新技術(shù),能顯著提高病患的生活質(zhì)量和生存期。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具體如下
(1) 本發(fā)明能在以相對32P-CP較小的給藥劑量基礎(chǔ)上,使腫瘤細胞在有效時間和射程 內(nèi)被殺滅。在現(xiàn)有技術(shù)中,32P-CP主要用于腔內(nèi)治療惡性腫瘤和腫瘤輔助治療,注入人體后, 有一部分被吞噬細胞吞噬或隨血流和淋巴道流走,在體內(nèi)停留時間短,藥代動力學膠體 磷[32p]酸鉻注入體腔后不被吸收,最初1小時內(nèi)基本滯留在體腔內(nèi),以后由于吞噬細胞吞 噬及流入淋巴管和血液而迅速下降,至24小時時,停留在體腔內(nèi)著僅10%左右,大多數(shù)聚 集在肝、脾內(nèi),尿中排出量為5%。將32p-CP直接間質(zhì)注射于實體瘤內(nèi),劑量分布均勻性和 療效與操作者個體有關(guān),不能實現(xiàn)治療規(guī)范化,達到治療劑量的藥量相對需耍加大,影響 臨床推廣應用。本發(fā)明的,-CP-PLLA解決了上述問題,在三維治療計劃系統(tǒng)指導下,使放 射性核素均勻固定在瘤組織內(nèi),瘤體內(nèi)植入粒子后,降解緩慢,增加32P-CP在瘤體內(nèi)的靶 向聚集,使32P-CP在瘤體內(nèi)有效半減期達12 — 13d (接近其物理半衰期),32p-CP在瘤體內(nèi) 靶向聚集達到給藥量的80%,植入術(shù)后腫瘤/非腫瘤比值(T/NT)〉3,因此減少了有效治療 劑量,降低了全身毒副作用。圖21至圖23分別是將32p-CP-PLLA植入昆明小鼠的肝臟、腹 腔及腿部肌肉內(nèi),于24h、 48h、 5天、10天、15天、20天、25天、30天處死,取其臟器 行液體閃爍計數(shù)器放射性計數(shù)測量的體內(nèi)生物學分布圖,結(jié)果表明植入粒子能明顯提高核 素的靶向定位效果。圖17與圖18,分別是放射性活度為18. 5MBq的32P-CP-PLLA植入組與 32P-CP注入組14天后治療腫瘤的療效圖,圖17可見腫瘤干癟,結(jié)痂脫落,圖18可見腫瘤 中心壞死,部分結(jié)痂,但瘤體周邊依然增長。由此證明,要達到同樣的治療效果,32P-CP-PLLA
粒子所需量要小于膠體32p-cp。
(2) 本發(fā)明解決了抗癌藥植入劑型不被釋放則不能發(fā)揮抗癌作用的問題,甚至提高了 殺傷腫瘤組織療效和減輕了放射性核素毒副作用。這是核素的特性決定的,由于它能穿透組 織一定的厚度,所以制成粒子后,它仍能對周圍組織進行輻射損傷。如1251粒子。
(3) 本發(fā)明能夠停留并錨固在腫瘤組織中。通過已做實驗證明了粒子植入組織后沒有 發(fā)生遷移,如圖8至圖13,將粒子植入小鼠肝臟內(nèi)8天(圖8)、 12天(圖9)、 17天(圖 10)、 36天(圖11)時解剖可見粒子(鑷子所指處)仍存在于肝組織內(nèi),未發(fā)生遷移;將粒 子植入小鼠肌肉內(nèi)5天時(圖12)與植入小鼠腹腔內(nèi)5天時(圖13),解剖可見粒子仍存在
于肌肉組織與腹腔內(nèi)(箭頭所指處),未發(fā)生遷移。
(4)本發(fā)明具有很好的生物降解性。特別是由32p-CP與聚L-乳酸組成的植入藥物。本 發(fā)明具有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當核素經(jīng)過若干半衰期被衰減后,聚L乳酸緩慢降解 被吸收,對人體沒有潛在危害,如附圖中粒子的電鏡圖片,圖3示15天時粒子表面呈小圓 形、細裂縫缺損,圖5示30天時則呈大裂縫缺損,證明隨著時間的延長,粒子自行降解程 度在加大。
圖1是研制出的32P-CP-PLLA可降解粒子圖。
圖2是放射性粒子在不同介質(zhì)(從左往右依次是生理鹽水、1640液、血漿),-CP體外釋
出率實驗圖,1個月釋出6-8%。 圖3是15天時電鏡下粒子局部放大圖。 圖4是植入小鼠體內(nèi)15天時,電鏡下粒子整體觀圖。 圖5是30天時電鏡下粒子局部放大圖。 圖6是植入小鼠體內(nèi)30天時,電鏡下粒子整體觀圖。 圖7是不同化學濃度和活度的32P-CP圖。
圖8是將粒子植入小鼠肝臟內(nèi)8天時,解剖見粒子(鑷子所指)仍存在于肝組織內(nèi)圖。
圖9是將粒子植入小鼠肝臟內(nèi)12天時,解剖見粒子(剪刀所指)仍存在于肝組織內(nèi)圖。
圖IO是將粒子植入小鼠肝臟內(nèi)17天時,解剖見粒子(剪刀所指)仍存在于肝組織內(nèi)圖。
圖ll是將粒子植入小鼠肝臟內(nèi)36天時,解剖見粒子(剪刀所指)仍存在于肝組織內(nèi)圖。
圖12是將粒子植入小鼠肌肉內(nèi)5天時,解剖可見粒子(箭頭所指)仍存在于肌肉組織圖。
圖13是將粒子植入小鼠腹腔內(nèi)5天時,解剖可見粒子(箭頭所指)仍存在于腹腔內(nèi)圖。
圖14是用放射性探測器探測植入組織內(nèi)的放射性粒子圖。
圖15是/t放射性探測器探測植入組織內(nèi)的放射性粒子圖。
圖16是SPECT顯像證明放射性粒子錨定在瘤體內(nèi)圖。
圖17是18. 5MBq32P-CP-PLLA組植入14天,瘤體干癟、結(jié)痂圖。
圖18是18. 5MBq32P-CP組注入14天,瘤體中央壞死,部分結(jié)痂圖。
圖19是29. 6MBq32P-CP-PLLA組植入14天,瘤體中央出血壞死,后背部無出血點圖。
圖20是29.6MBq"P-CP組注入14天,后背部可見點狀出血,消瘦,由膠體毒性作用所致圖。
圖21是將32p-CP-PLLA植入昆明小鼠肝臟的體內(nèi)生物學分布圖,圖中肝1代表植入粒子周圍
的肝組織,肝2代表離植入粒子至少lcm的肝組織。該圖表明除肝臟、甲狀腺外,其
余各臟器放射性均接近本底值。 圖22是將32p-CP-PLLA植入昆明小鼠腹腔的體內(nèi)生物學分布圖,該圖表明除甲狀腺外,其他 各臟器放射性均接近本底值,本組與肝臟組比甲狀腺值相接近。
圖23是將32P-CP-PLLA植入昆明小鼠腿部肌肉的體內(nèi)生物學分布圖,肌1代表未植入粒子側(cè)
肌肉,肌2代表離植入粒子至少lcm的肌肉,肌3代表植入粒子周圍的肌由,本組除 肌2、 3與甲狀腺外,其他臟器均接近本底,其中肌肉組肌3放射性是肝臟組肝1值的 10倍。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
一種治癌用核素粒子植入藥物:包括能發(fā)射e射線的放射性核素與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 材料混合形成的組合物,其配比為每0. 9 1. lmg的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配放射性活度 為18. 5 37MBq的能發(fā)射e射線的放射性核素,在本實施例中,可以將放射性活度為18. 5 37MBq的能發(fā)射e射線的放射性核素與質(zhì)量為0. 9 1. lmg的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進行 混合,也可以按照上述比例進行混合,所述比例可具體選擇為每0. 9mg的生物可降解性高 分子材料配放射性活度為18. 5MBq的能發(fā)射e射線的放射性核素;每0. 9mg的生物可降解性 高分子材料配放射性活度為37MBq的能發(fā)射P射線的放射性核素;每1. 0mg的生物可降解性 高分子材料配放射性活度為28MBq的能發(fā)射e射線的放射性核素,或者,每1. lmg的生物可 降解性高分子材料配放射性活度為37MBq的能發(fā)射e射線的放射性核素。
所述的能發(fā)射e射線的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濃度為3700 7400MBq/ml的膠體,-磷酸鉻 或磷酸鈣(32P-CP)或153釤('53Sm),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為聚L-乳酸、聚氨基葡糖或L 乳酸和乙醇酸共聚物,膠體,-磷酸鉻或磷酸鈣(,-CP)或153釤(153Sm)的放射性濃度具 體可選擇3700、 4350、 5700、 6800或7400MBq/ml。 實施例2
一種治癌用核素粒子植入藥物,所述植入藥物由能發(fā)射P射線的放射性核素與生物可降 解性高分子材料混合組成,其配比為每0. 9 1. lmg的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配放射性活 度為18.5 37MBq的能發(fā)射P射線的放射性核素,在本實施例中,可以將放射性活度為 18. 5 37MBq的能發(fā)射P射線的放射性核素與質(zhì)量為0. 9 1. lmg的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 料進行混合,也可以按照上述比例進行混合,所述比例可具體選擇為每0.9mg的生物可降 解性高分子材料配放射性活度為18. 5MBq的能發(fā)射e射線的放射性核素;每0. 9mg的生物可 降解性高分子材料配放射性活度為37MBq的能發(fā)射P射線的放射性核素;每0. 95mg的生物 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配放射性活度為25MBq的能發(fā)射e射線的放射性核素,或者,每1. lmg 的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配放射性活度為37MBq的能發(fā)射P射線的放射性核素。
所述的能發(fā)射P射線的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濃度為3700 7400MBq/ml的膠體,-磷酸鉻 或磷酸鈣(32P-CP)或153釤('53Sm),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為聚L-乳酸、聚氨基葡糖或L 乳酸和乙醇酸共聚物,膠體"P-磷酸鉻或磷酸鈣(,-CP)或153釤(153Sm)的放射性濃度具 體可選擇3700、 4350、 5700、 6800...或7400MBq/ral。
采用PLLA作為載體將32p-CP錨定在腫瘤組織中,主要考慮到其獨特的優(yōu)點,聚乳酸(PLA) 有三種旋光異構(gòu)體聚D-乳酸(PDLA),聚L-乳酸(PLLA),聚D, L-乳酸(PDLLA)。分別由乳
酸或丙交酯的右旋體、左旋體、消旋體聚合而得到的。在乳酸中只有L-乳酸才對人體有生
理活性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存在分解L-乳酸的酶。
聚L-乳酸分子式-[CH(CH3)C0]-n,分子量10萬,結(jié)晶度60%,玻璃化轉(zhuǎn)變溫度:
58°C。 實施例3
,-CP與聚L-乳酸組合物作為治療惡性實體腫瘤的核素粒子植入藥物的應用。 實施例4
一種治癌用核素粒子植入藥物的制備方法
步驟1) 32P-CP選用放射性濃度為3700 7400MBq/ml,化學濃度為0. 5 4. 14mg/ml的 膠體磷酸鉻或磷酸鈣,按照32P-CP:PLLA=18. 5 37MBq:0. 9 1. lmg比例,按照每克聚L-乳 酸加3 6ml無水乙醇的比例,在聚L-乳酸中加入無水乙醇并攪拌,再加入,-CP并攪拌使 之混勻,得到糊狀組合物,在本實施例中,32P-CP選用放射性濃度為3700、 3870、 5780...或 7400MBq/ml,膠體磷酸鉻或磷酸鈣的化學濃度為0. 5、 1. 3、 2. 8、 3. 7或4. 14mg/ml, 32P-CP 與PLLA的配比選擇18. 5 MBq:O. 9mg、 37MBq:l. lrag、 3鵬q:0. 98mg或23MBq:l. Omg,
步驟2)對糊狀組合物進行研磨,使放射性均勻分布于介質(zhì)中,
步驟3)在溫度為攝氏60'C 7(TC下,將組合物予以干燥,并再次研磨,使經(jīng)過再次研 磨后的料成為粉末狀,放射性分布均勻,
步驟4)將放射性分布均勻的粉末置入壓藥機,其壓力達4000個大氣壓,壓制出粒徑 是O. 8 lmra,長度2 4mm的粒子。
由于放射性核素具有物理半衰期的特性,粒子的放射性活度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衰減, 因此在臨床應用植入瘤體前必須滿足其放射性活度大于9.25MBq/枚(即放射性粒子有效 期)。
參照圖1,是研制出的"P-CP-PLLA可降解粒子,粒子的大小為0.8 lmmX2 4inm,外
觀呈淡綠色圖。
參照圖2,是放射性粒子在不同介質(zhì)(從左往右依次是生理鹽水、1640液、血漿)32p-CP 體外釋出率實驗圖,從放射性粒子中釋出的放射性隨著時間的延長釋出的放射性逐漸增加, 證明制成的粒子具有可降解性。
參照圖4,是植入小鼠體內(nèi)15天時,電鏡下粒子整體觀圖,粒子表面比較光滑。
參照圖6,是植入小鼠體內(nèi)30天時,電鏡下粒子整體觀圖,粒子表面比較粗糙,并可 見小裂縫(由于粒子降解所致)。
參照圖7,是不同化學濃度和活度的32P-CP圖,從左往右膠體濃度逐漸減小,"P-CP與 PLLA結(jié)合可制成不同活度的放射性粒子。
參照圖14,是將粒子植入小鼠肝臟內(nèi)8天時,解剖后用放射性探測器探測植入組織內(nèi) 的放射性粒子,探測器屏幕的數(shù)值表明其放射性的大小。
參照圖15,是將粒子植入小鼠腹腔內(nèi)12天時,解剖后用放射性探測器探測植入組織內(nèi) 的放射性粒子,探測器屏幕的數(shù)值表明其放射性的大小。
參照圖16,是裸鼠的SPECT顯像圖,可見裸鼠右側(cè)腋下的瘤體內(nèi)放射性濃聚,證明放 射性粒子錨定在瘤體內(nèi)。
下面將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但本發(fā)明的內(nèi)容完全不局限于此。其它生物可降解性高分
子材料和能發(fā)射e射線的放射性核素可完全采用此法。
實施例5: 32P-CP-PLLA粒子制備過程
PLLA + 32P-CP- 32P-CP-PLLA (粒子)
(1) 制作材料
32p-CP采用高化學濃度、高放射性濃度膠體磷酸鉻或磷酸鈣溶液,放射性濃度3700 7400MBq/ml,化學濃度0. 5 4. 14mg/ml。
32P-CP 1ml 3700MBq
② PLLA 0. 1克
③ 無水乙醇
④ 自制壓藥機
(2) 制作過程
① 按照32P-CP:PLLA=18. 5 37 MBq:O. 9 1. lmg比例,按照每克聚L-乳酸加3 6ml無水乙 醇的比例,在聚L-乳酸中加入無水乙醇并攪拌,再加入32P-CP并攪拌使之混勻,其中加入 無水乙醇的量要能使組合物成為糊狀,充分研磨,
② 置入密閉式鼓風機內(nèi),將組合物予以干燥,
③ 再次研磨成粉,
④ 用自制壓藥機壓制成粒子,粒子的大小0.8 1X2 4mra。 實施例6:
聚氨基葡糖+ 32P-CP -^2p-CP-聚氨基葡糖(粒子)-
實施例7:
1乳酸和乙醇酸共聚物+ 32P-CP - ,-CP-L乳酸和乙醇酸共聚物(粒子)
同理,只要是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與能發(fā)射P射線的放射性核素(如'53Sm等)制 成的粒子均屬本發(fā)明范疇。
9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治癌用核素粒子植入藥物,其特征是包括能發(fā)射β射線的放射性核素與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混合形成的組合物,其配比為每0.9~1.1mg的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配放射性活度為18.5~37.0MBq的能發(fā)射β射線的放射性核素。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治癌用核素粒子植入藥物,其特征是所述植入藥物由能發(fā)射 0射線的放射性核素與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混合組成,其配比為每0. 9 1. lrag的生物 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配放射性活度為18. 5 37. 0MBq的能發(fā)射P射線的放射性核素。
3. 根據(jù)權(quán)利耍求1或2所述的治癌用核素粒子植入藥物,其特征是能發(fā)射e射線的放 射性核素,放射性濃度為3700 7400MBq/ml的膠體"P-磷酸鉻或磷酸鈣(chromic phosphate or calcium phosphate,簡稱32P-CP)或153釤(153Sm),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為聚L-乳 酸、聚氨基葡糖或L乳酸和乙醇酸共聚物。
4. 權(quán)利要求3所述32P-CP與聚L-乳酸組合物作為治療惡性實體腫瘤的核素粒子植入藥 物的應用。
5. —種權(quán)利要求1所述治癌用核素粒子植入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 32P-CP選用放射性濃度為3700 7400MBq/ml,化學濃度為0. 5 4. 14rag/ml的 膠體磷酸鉻或磷酸鈣,按照32P-CP:PLLA=18. 5 37. OMBq:O. 9 L lmg比例,按照每克聚L-乳酸加3 6 ml無水乙醇的比例,在聚L-乳酸中加入無水乙醇并攪拌,再加入32P-CP并攪 拌使之混勻,得到糊狀組合物,步驟2)對糊狀組合物進行研磨,使放射性均勻分布于介質(zhì)中,步驟3)在溫度為攝氏60'C 7(TC下,將組合物予以干燥,并再次研磨,使經(jīng)過再次研 磨后的料成為粉末狀,步驟4)將放射性分布均勻的粉末置入壓藥機,壓制出粒徑是0.8 lmm,長度2-4mm 的粒子。
全文摘要
治癌用核素粒子植入藥物包括能發(fā)射β射線的放射性核素與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混合形成的組合物,其配比為每0.9~1.1mg的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配放射性活度為18.5~37.0MBq的能發(fā)射β射線的放射性核素。本發(fā)明所述<sup>32</sup>P-CP與聚L-乳酸組合物作為治療惡性實體腫瘤的核素粒子植入藥物的應用。其制備方法<sup>32</sup>P-CP選用放射性濃度為3700~7400MBq/ml,化學濃度為0.5~4.14mg/ml的膠體磷酸鉻或磷酸鈣,按照<sup>32</sup>P-CP∶PLLA=18.5~37.0MBq∶0.9~1.1mg比例,按照每克聚L-乳酸加3~6ml無水乙醇的比例,在聚L-乳酸中加入無水乙醇并攪拌,再加入<sup>32</sup>P-CP并攪拌使之混勻,得到糊狀組合物,對其研磨,使放射性均勻分布于介質(zhì)中,在60℃~70℃下,將組合物予以干燥,再研磨,使其成為粉末狀,將粉末置入壓藥機,壓制出粒徑是0.8~1mm,長度2~4mm的粒子。
文檔編號A61K103/00GK101337080SQ20081002094
公開日2009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8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8年8月8日
發(fā)明者璐 劉, 敏 楊, 王自正, 琦 聶, 陳大明, 高海林, 鷹 黃, 黃培林 申請人:東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