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頸部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36513閱讀:42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頸部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按摩器,尤其涉及一種適于對頸部進行按摩的頸部 按摩器。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相應的社會節(jié)奏和工作壓力也隨之增大, 人們需要放松自己來緩減工作的壓力和身心的疲憊,因此各種人體保健器械 走入大眾家庭。
      人們在長時間的看書、寫字或在電腦前工作時,常常感到頸部肌肉酸痛, 嚴重時還導致頸部不能轉動,令用戶甚為煩惱和痛苦,由此,頸部按摩器應運而 生。
      目前,對于人體的頸部的按摩主要有人為按摩和機械按摩,人為按摩即 為人工勞動,其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按摩質量上很難得到保證,而且需要
      到指定的服務場所,且還需要有專業(yè)的人士方可,不能隨時隨地的按摩;而 對于機械按摩,現有的頸部按摩器的結構大都不能才艮據用戶頸部的粗細來自 適應地調整兩按摩頭間的距離,而使用者的頸部有粗有細,若兩按摩頭間的 距離相對使用者的頸部來說偏大,會按摩不到或按摩力度不夠,若偏小,會 使按摩力度太大,從而不能達到很好的按摩的效果。
      另外,現有的頸部按摩器一般是以按摩頭的側面對頸部進行擠壓式按摩, 這種按摩方式需要的動力較大,所以需要配置的馬達及其他結構都比較笨重, 從而使整體結構笨重,不方便使用和攜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根據用戶頸部粗細自適應地調整按摩頭間距離從而達到更好按摩效果的頸部按摩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頸部按摩器,包括 殼體、馬達、傳動裝置及一對按摩頭,所述馬達及所述傳動裝置均安置于所 述殼體內,所述傳動裝置包括有蝸桿、 一對嚙合于蝸桿左、右兩側的齒輪傳 動系和一對連接于各自的齒輪傳動系的傳動輸出軸,所述馬達具有馬達輸出 軸,所述馬達輸出軸與所述蝸桿同軸連接,驅動所述一對傳動輸出軸旋轉, 所述一對按摩頭對應安裝在所述一對傳動輸出軸上,并突出于所述殼體外, 所述殼體包括左、右傳動裝置安置部,所述左、右傳動裝置安置部分別收容 一所述齒輪傳動系,所述左、右傳動裝置安置部均樞接于所述馬達和蝸桿上, 所述頸部按摩器還包括一扭簧,所述扭簧樞接在所述蝸桿上,且扭簧的兩末 端分別抵于所述左、右傳動裝置安置部。
      較佳者,所述按摩頭的中心軸與所述傳動輸出軸之間成一銳角,且所述按 摩頭包括按摩頭底座、按摩觸頭及彈簧,所述按摩頭底座具有固定座和成型 于所述固定座上沿所述按摩頭的中心軸伸出的中空的套接柱,所述按摩觸頭 具有與所述套接柱相互卡合的插接軸,所述彈簧套接在所述套接柱上,且一 端與所述固定座相抵觸,另一端與所述按摩觸頭內壁相抵觸。所述傳動輸出 軸的頂端伸出殼體外,且具有一托盤,所述按摩頭底座的固定座固定在所述 托盤上。這種結構使按摩頭用頂部進行揉捏式按摩,而不是傳統(tǒng)用側面進行 擠壓式按摩,這種揉捏式按摩所需的力要小一些,所以配置的馬達及其他結 構都可以比較小巧,從而使整體結構小巧,方便用在椅墊上。
      本實用新型和現有技術相比,由于所述左、右傳動裝置安置部都樞接于所 述馬達和蝸桿上,所述扭簧的兩末端分別和左、右傳動裝置安置部相抵觸, 這樣通過左、右傳動裝置安置部和扭簧的配合,左、右傳動裝置安置部都可 以馬達和蝸桿的軸心為中心進行一定幅度的旋轉,從而使按摩器可以根據用 戶頸部粗細對按摩頭間的距離進行自適應調整,達到更好的按摩效果。


      圖1為本實用新型頸部按摩器的立體組合圖。 圖2為圖1所示頸部按摩器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頸部按摩器的馬達、傳動裝置及左、右傳動安置部的 局部立體組合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頸部按摩器的馬達、蝸桿及左、右傳動安置部的立體 分解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頸部按摩器的按摩頭和傳動輸出軸的立體分解圖。 圖6為圖5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參考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附圖中類似的元件標號代表類 似的元件。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頸部按摩器包括殼體1、馬達2、傳動裝 置3及一對按摩頭4,所述馬達2及所述傳動裝置3均安置于所述殼體1內, 所述按摩頭4安裝在所述傳動裝置3上,并突出于所述殼體1外。下面分別 對各部分的結構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傳動裝置3包括有蝸桿31、 一對嚙合于蝸桿31 左、右兩側的齒輪傳動系32和一對連接于各自的齒輪傳動系的傳動輸出軸37, 所述齒輪傳動系32包括一雙聯蝸輪321及一傳動齒輪322,所述雙聯蝸輪321 與所述蝸桿31嚙合,所述傳動齒輪322分別與對應的雙聯蝸輪321嚙合,所 述傳動輸出軸37分別安裝于所述傳動齒輪322的中心,所述傳動輸出軸37 的頂端通過殼體上的安裝孔114伸出殼體1外,并在殼體上方成型有一托盤 371,所述一對按摩頭4對應固定在所述托盤371上,所述托盤371能夠使按 摩頭和傳動輸出軸37更加穩(wěn)固的連接,從而達到更好的按摩效果。
      所述馬達2具有馬達輸出軸(圖未標示),所述馬達輸出軸與所述蝸桿31 同軸連接,通過齒輪傳動系32驅動所述一對傳動輸出軸37旋轉,從而驅動 安裝在其上的一對按摩頭4旋轉,進行按摩。
      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殼體1包括有傳動裝置安置部11和馬達安置部 12,所述馬達安置部12與所述傳動裝置安置部11連接并呈T形布置。
      結合圖3和圖4,所述傳動裝置安置部11包括有左傳動裝置安置部111 和右傳動裝置安置部112,所述左傳動裝置安置部111包括左上傳動安置部 1111和左下傳動安置部1112,所述左上傳動安置部1111蓋于所述左下傳動安 置部1112上,所述右傳動裝置安置部113包括右上傳動安置部1131和右下傳 動安置部1132,所述右上傳動安置部1131蓋于所述右下傳動安置部1132上, 所述傳動裝置3容置于所述傳動裝置安置部11內,所述一對齒輪傳動系32 分別以蝸桿31和馬達2為中心對稱地容置于所述左、右傳動裝置安置部111、 112中,所述左上傳動安置部1111設有左安裝部1113,所述左安裝部1113具 有左樞轉孔1114,所述右上傳動安置部1121設有右安裝部1123,所述右安裝 部1123具有右樞轉孔1124,所述馬達2和蝸桿31均穿過所述左、右樞轉孔 1114、 1124。從而使所述左、右傳動裝置安置部111、 112均樞接于所述馬達 2和蝸桿31上,所述左、右樞轉孔1114、 1124與所述蝸桿31之間套一軸承 36,所述軸承36上還樞接有一扭簧115,且扭簧115的兩末端分別與所述左 上、右上傳動裝置安置部1111、 1121相抵觸。因為所述左、右傳動裝置安置 部lll、 112都樞接于所述馬達4和蝸桿31上,所述扭簧115的兩末端分別和 左上、右上傳動裝置安置部1111、 1121相抵觸,這種結構使得左、右傳動裝 置安置部111、 112都能夠以馬達4和蝸桿31的軸心為中心進行一定幅度的旋 轉,從而使按摩器可以根據用戶頸部的粗細對按摩頭4間的距離進行自適應 調整,達到更好的按摩效果。
      所述馬達安置部12包括上馬達安置部121和下馬達安置部122,所述上 馬達安置部121蓋于所述下馬達安置部122上,所述馬達2容置于所述上馬 達安置部121和所述下馬達安置部123所形成的容置空間內。較佳地,所述 馬達安置部12底部具有插接口 125,所述插接口 125可與坐椅連接。
      如圖1、圖2、圖5和圖6所示,所述按摩頭4包括按摩頭底座43、彈簧 42及按摩觸頭41,所述按摩頭底座43具有固定座431和成型于所述固定座
      431上沿所述按摩頭4的中心軸伸出的中空的套接柱432,所述按摩觸頭具有 與所述套接柱432相互卡合的插接軸412,所述插接軸412插接于套接柱432 中的插接孔433中,所述彈簧42套接在所述套接柱432上,所述彈簧42的 一端與所述固定座431相抵觸,另一端與所述按摩觸頭41的內壁相抵觸,所 述按摩頭4通過按摩頭底座43的固定座431固定在所述托盤371上,所述按 摩頭4的中心軸與所述傳動輸出軸37之間成一銳角a 。這種結構使按摩頭4 用頂部進行揉捏式按摩,而不是傳統(tǒng)用側面進行擠壓式按摩,這種揉捏式按 摩所需的力要小一些,所以頸部按摩器配置的馬達4及其他結構都可以比較 小巧,從而使按摩器整體結構小巧,方便用在椅墊上,也方便用戶隨身攜帶。
      結合圖l-6對本實用新型頸部按摩器的工作原理做一詳細的說明接通馬 達2與外界電源,所述馬達2帶動與其連接的蝸桿31轉動,上述蝸桿31的 轉動再帶動成對稱分布于其兩側且均與其嚙合的齒輪傳動系32轉動,齒輪傳 動系32的轉動帶動其傳動軸37上的按摩頭托盤371轉動,上述按摩頭托盤 371再帶動與其連接的按摩頭4轉動,進行按摩。按摩時,若兩按摩頭4間的 距離相對使用者的頸部偏小,則頸部會對按摩頭4施加力,從而使左、右傳 動裝置安置部lll、 112以馬達4和蝸桿31的軸心為中心向外旋轉,直至相適 應。若兩按摩頭4間的距離相對使用者的頸部偏大,所述扭簧115的恢復力會 自動使左、右傳動裝置安置部111、 112以馬達4和蝸桿31的軸心為中心向內 旋轉,直至相適應。
      本實用新型由于所述左、右傳動裝置安置部都樞接于所述馬達和蝸桿上, 所述扭簧的兩末端分別和左、右傳動裝置安置部相抵觸,這樣通過左、右傳 動裝置安置部和扭簧的配合,按摩器可以根據用戶頸部的粗細對按摩頭間距 離進行自適應調整,從而達到更好的按摩效果;另外,按摩器整體結構小巧, 方便用在椅墊上,也方便用戶隨身攜帶。
      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 本實用新型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等同變化, 仍屬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頸部按摩器,包括殼體、馬達、傳動裝置及一對按摩頭,所述馬達及所述傳動裝置均安置于所述殼體內,所述傳動裝置包括有蝸桿、一對嚙合于蝸桿左、右兩側的齒輪傳動系和一對連接于各自的齒輪傳動系的傳動輸出軸,所述馬達具有馬達輸出軸,所述馬達輸出軸與所述蝸桿同軸連接,驅動所述一對傳動輸出軸旋轉,所述一對按摩頭對應安裝在所述一對傳動輸出軸上,并突出于所述殼體外,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包括左、右傳動裝置安置部,所述左、右傳動裝置安置部分別收容一所述齒輪傳動系,所述左、右傳動裝置安置部均樞接于所述馬達和蝸桿上,所述頸部按摩器還包括一扭簧,所述扭簧樞接在所述蝸桿上,且扭簧的兩末端分別抵于所述左、右傳動裝置安置部。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傳動裝置安置部 包括左上傳動安置部和左下傳動安置部,所述左上傳動安置部蓋于所述左下 傳動安置部上,所述右傳動裝置安置部包括右上傳動安置部和右下傳動安置 部,所述右上傳動安置部蓋于所述右下傳動安置部上,所述扭簧的兩末端分 別和所述左上傳動安置部和右上傳動安置部相纟氐觸。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頸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傳動安置部設 有左安裝部,所述左安裝部具有左樞轉孔,所述右上傳動安置部設有右安裝 部,所述右安裝部具有右樞轉孔,所述馬達和蝸桿均穿過所述左、右樞轉孔。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頸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樞轉孔與所 述蝸桿之間套一軸承,所述扭簧套在所述軸承上。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還包括容置所 述馬達的馬達安置部,所述馬達安置部與所述傳動安置部連接并呈T形布置。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頸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馬達安置部包括上 馬達安置部和下馬達安置部,所述上馬達安置部蓋于所述下馬達安置部上, 所述馬達容置于所述上馬達安置部和所述下馬達安置部所形成的容置空間 內。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傳動系包括一 雙聯蝸輪及一傳動齒輪,所述雙聯蝸輪與所述蝸桿嚙合,所述傳動齒輪與所 述雙聯蝸輪嚙合,所述傳動輸出軸安裝于所述傳動齒輪的中心。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頭具有中心軸, 該按摩頭的中心軸與所述傳動輸出軸之間成一銳角。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頸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頭包括按摩頭 底座及按摩觸頭,所述按摩頭底座具有固定座和成型于所述固定座上沿所述 按摩頭的中心軸伸出的中空的套接柱,所述按摩觸頭具有與所述套接柱相互 卡合的插接軸,所述傳動輸出軸的頂端伸出殼體外,且具有一托盤,所述按 摩頭底座的固定座固定在所述托盤上。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頸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頭還包括彈 簧,所述彈簧套接在所述套接柱上,所述彈簧的一端與所述固定座相抵觸, 另 一端與所述按摩觸頭內壁相抵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頸部按摩器,包括殼體、馬達、傳動裝置及一對按摩頭,馬達及傳動裝置均安置于殼體內,傳動裝置包括有蝸桿、一對嚙合于蝸桿左、右兩側的齒輪傳動系和一對連接于各自的齒輪傳動系的傳動輸出軸,馬達的輸出軸與蝸桿同軸連接,驅動該對傳動輸出軸旋轉,該對按摩頭對應安裝在所述傳動輸出軸上,并突出于殼體外,殼體包括分別收容一齒輪傳動系的左、右傳動裝置安置部,左、右傳動裝置安置部均樞接于馬達和蝸桿上,一扭簧也樞接在蝸桿上,且其兩末端分別抵于左、右傳動裝置安置部,這樣,左、右傳動裝置安置部便可繞馬達及蝸桿的軸心作一定幅度的旋轉,所以該按摩器可以根據頸部粗細對按摩頭間距離進行自適應調整,達到更好的按摩效果。
      文檔編號A61H7/00GK201182728SQ20082004344
      公開日2009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月28日
      發(fā)明者江奇武 申請人:東莞威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