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自動起吊病員轉運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53299閱讀:32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自動起吊病員轉運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醫(yī)療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醫(yī)療用自動升降擔架式病員轉運車,特
      別適用于針對危重病人、行動不便或手術麻醉、昏迷的病人需要轉運而設計的一種運輸設 備。
      背景技術
      隨著醫(yī)療保健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醫(yī)保范圍不斷擴大,人民生活、收入水平逐步提 高,就醫(yī)手術病人增多,危重病人、手術病人轉運工作量加大,不僅護理人員勞動強度大,也 給病人增添了麻煩和痛苦。護理長期臥床以及癱瘓病人的翻身及床上清潔是一項堅苦的工 作,也是人們一直希望解決的難題。 經檢索,如CN96233819. 2實用新型專利所提出的一種起重翻身護理器,它主要采 用起吊支架結構,啟動支架端部聯(lián)有三個吊帶,將病人吊起。但這種結構存在一些缺點如 需要手動翻身,病人被吊起后容易晃動的缺點、起吊安全性很差等。 另外,如CN02202426. 3實用新型專利公開的技術方案,包括移動底盤、立柱,立柱 上連接升降支架,升降支架上設置起吊架,起吊架上聯(lián)有鏟式擔架(翻板),它可輕便地將 病人平穩(wěn)地從病床上移至鏟式擔架上,但其主要是靠手工將病人移動到擔架上,并且吊臂 距離、擔架寬度等都不能調節(jié),存在著自動化程度差、勞動強度大等缺陷。此外,該技術方案 的移動底盤為封閉結構,導致該設備不能將起吊的病人放置在CT設備、手術臺等較寬設備 配合使用。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已有技術中存在的安全性差、自動化程度差、適應性
      差的缺點,提出的一種自動起吊病員轉運車。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種自動起吊病員轉運車,它包括移動底盤以及移動底盤上設置的升降立柱,其 特征在于 a、升降立柱上連接一根橫梁,橫梁兩端分別連接一個縱梁; b、每個縱梁分別連接一對相隔一段距離的豎梁,每個豎梁內設置有電機以及相連 的蝸桿,它與設置在豎梁內的蝸輪連接配合,蝸輪同軸連接齒輪,齒輪與設置在豎梁內的扇 形齒輪配合傳動; c、兩個縱梁上同側的一對豎梁的下端分別連接一根管軸,管軸的兩端分別與對應
      的扇形齒輪連接配合,每對豎梁之間的管軸上分別固接一塊主翻板。 在上述基本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可以有以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 每個管軸的一端分別連接一根插接配合的插管軸,每根管軸的一端分別設有錐形
      螺紋段,錐形螺紋段均布有開口槽,設置一個相配合的鎖緊手柄,它的中部設有錐形螺紋孔
      與管軸端部的錐形螺紋連接配合,以便將插管軸鎖緊固定,每根插管軸上分別固接一塊頭部或腳部翻板。 一側的插管軸設有對應的折彎部分,折彎部分分別設有對應配合的插銷。
      兩縱梁之間固接一個支撐梁,支撐梁上設置一個電機,電機輸出軸上連接一螺桿, 螺桿與另外設置的移動橫梁中的螺母連接配合;每個縱梁內部分別設有移動配合的外套 管、內套管,外套管通過縱梁上面的滑槽與移動橫梁的一端連接,外套管、內套管中分別連 接一個螺母,并且它們螺紋方向相反,兩螺母中配合連接一個具有正反向螺紋段的螺桿,螺 桿一端設有一段花鍵軸,它與設置于縱梁內花鍵套筒配合,花鍵套筒一端設有鏈輪,鏈輪通 過鏈條與橫梁上設置電機上的鏈輪連接配合;外套管、內套管通過縱梁下面的滑槽分別連 接一個豎梁。 移動底盤由方管主梁以及兩邊的L型的方管邊梁組成的凹型開口框架結構,每個 方管邊梁中的L型端部與方管主梁插接伸縮配合,方管主梁內設有一對電機以及相連的螺 桿軸,每個螺桿軸分別與對應的設置在L型端部的螺母連接配合。 本發(fā)明中的各電機可以由微機或PLC進行精確控制,可以自動、安全、高效完成各 種動作。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有如下優(yōu)點特別適用于危重病人、手術后、昏迷病人起吊 轉運,并具有自動化程度高、轉運效率高、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等優(yōu)點。另外,本發(fā)明可調寬 度移動底盤的結構設計,使移動底盤即可以伸入所有病床的底下,實現(xiàn)病床之間的起吊轉 運,也可以伸入CT機、手術臺等寬大型設備兩側,實現(xiàn)病人在病床和CT機、手術臺等寬大型 設備之間的起吊轉運。


      圖l是本發(fā)明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圖3是圖1的B-B剖視圖; 圖4是圖1中移動底盤的局部剖視圖; 圖5是圖1的C-C剖視圖; 圖6是圖5的D-D剖視圖; 圖7是圖1的E向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l所示,本發(fā)明提供的自動起吊病員轉運車,它包括方管主梁2以及兩邊 的L型的方管邊梁l組成的凹型開口框架結構移動底盤,移動底盤下面設置有萬向輪。移 動底盤上設置一套由內管柱3和外管柱4組成的升降立柱,升降立柱上端連接一根方管型 的橫梁ll,參見圖2,橫梁11內部中心位置用螺釘連接一個軸承座12a,其中設置有平面軸 承12b,平面軸承12b中設置一根懸垂的絲桿12d,絲桿上端與設置于橫梁11上的電機12的 輸出軸連接,絲桿中部與設置在內管柱3里的螺母12c連接配合,電機12通過絲桿12d以 及螺母12C的配合,帶動外管柱4以及橫梁上下移動。 橫梁11兩端分別連接一個方管型的縱梁IO,兩縱梁之間固接一個支撐梁14,支撐 梁14上設置一個電機13,電機13輸出軸上連接一螺桿13a,螺桿13a與另外設置的移動橫梁15中的螺母連接配合。很顯然,電機13通過螺桿13a可以帶動移動橫梁15前后移動。
      二、如圖1、圖3所示,每個方管型的縱梁10內部分別設有移動配合的方管型的外 套管10a和內套管10aa,移動橫梁15的一端通過縱梁10上面設置的滑槽X1與外套管10a 連接。外套管10a、內套管10aa中分別連接一個螺母10b、 10bb,并且它們螺紋方向相反,兩 螺母中配合連接一個具有正反向螺紋段的螺桿10c,螺桿10c左端設有一段花鍵軸10d,它 與設置于縱梁10內花鍵套筒10e配合,花鍵套筒10e外端設有鏈輪10f,鏈輪10f通過鏈條 與橫梁10上設置電機9上的鏈輪9a連接配合。有上述結構可以看出,花鍵軸10d可以沿 花鍵套筒10e水平移動,電機13通過螺桿13a可以帶動移動橫梁15前后移動,從而帶動外 套管10a和內套管10aa —起沿著縱梁10水平移動,當初步確定位置后,再通過電機9上的 鏈輪9a、鏈輪10f帶動花鍵套筒10e轉動,花鍵套筒10e帶動螺桿10c轉動,其上正反向螺 紋段分別與正反向的螺母10b、10bb配合,最終使外套管10a和內套管10aa產生方向相反 的水平移動,即張開動作或合攏動作。 三、如圖1、圖3所示,外套管10a、內套管10aa通過縱梁10下面設置的滑槽X2分 別連接一個豎梁8,每個豎梁8內設置有電機8a以及相連的蝸桿8c,它與設置在豎梁8內 的蝸輪8b連接配合,蝸輪8b同軸連接齒輪8d,齒輪8d與設置在豎梁8內的扇形齒輪17配 合傳動,參見圖5,扇形齒輪17與管軸21鍵連接,管軸21上連接一個套筒22與豎梁8配 合,以保護管軸21。每個豎梁8的下端分別設有與扇形齒輪相配合的限位開關20。
      由于蝸輪蝸桿的自鎖作用,當扇形齒輪17轉動過程中、以及轉動到位后都不會自 行轉動,保證了扇形齒輪17中所連接的管軸21不會自行轉動。 所述的管軸21連接在同側的一對豎梁8的下端,管軸21的兩端分別與對應的扇 形齒輪17連接配合,每對豎梁8之間的管軸上分別固接一塊主翻板18,用于承接病人的軀 體。 四、如圖1、圖5所示,每個管軸21的一端分別連接一根插接配合的插管軸6,每根 插管軸6的水平部分分別固接一塊腳部翻板5,插管軸6水平部分大部分插入管軸21內用 鍵槽23連接固定。由圖5可以看出,主翻板18使用連接件18a(如鉚釘?shù)?連接于管軸 21,腳部翻板5也是相同的。 參見圖l,另一側連接的插管軸16與插管軸6結構相同,只不過是連接頭部翻板 的。參見圖7,插管軸6設有對應的折彎部分,設有對應配合的插銷6c以及插銷手柄6b。當 吊起病人后,將插管軸6對其,插上插銷,以保證安全。另一側的插管軸16也可以連接有同 樣的插銷。 參見圖5、圖6,每根管軸21的兩端分別設有錐形螺紋段,錐形螺紋段均布有開口 槽21a,設置一個相配合的鎖緊手柄7,它的中部設有錐形螺紋孔與管軸端部的錐形螺紋連 接配合。轉動鎖緊手柄7,通過其中的錐形螺紋將管軸21錐形螺紋段收緊,以鎖緊插管軸6 不能轉動。 五、如圖1、圖4所示,移動底盤由方管主梁2以及兩邊的L型的方管邊梁1組成的 凹型開口框架結構,每個方管邊梁1中的L型端部la與方管主梁2插接伸縮配合,方管主 梁2內設有一對電機2c以及相連的螺桿軸2a,每個螺桿軸2a分別與對應的設置在L型端 部的螺母2b連接配合。這種結構設計的目的是當遇到較寬的工作臺時,如CT機中的移動 床、手術臺等,可以通過電機帶動方管邊梁1左右伸開,左右方管邊梁1形成的凹形開口將較寬的工作臺包容,使主翻板18托起的病人在工作臺范圍內,即可將病轉運放置在工作臺 上,這是其它轉運設備所不具備的特點。 六、本發(fā)明中的各電機可以由微機或PLC進行精確控制,自動、安全高效完成各種 動作。
      由以上結構描述可以看出,本發(fā)明的工作過程如下(參見圖1、圖3):
      —、將本發(fā)明移動病床前,調整好移動底盤的寬度,伸入病床下面或將較寬的工作 臺包容,以便使縱梁10及其所連接的豎梁8位于病人所在的位置,通過控制電機13初步調 整豎梁的位置,再通過電機9精確調整豎梁位置。 二、通過控制電機12的轉動,將橫梁11放下,同時通過控制電機8a帶動兩邊的翻 板向病人身體下部收攏,如圖3中主翻板18所示,收攏過程如下面的虛線位置所示,它包含 了兩部分的運動,一部分是升降立柱的垂直運動,另一部分是翻板本身的翻轉運動,如圖3 中的箭頭所示,這兩部分合成一個向病人下面抄底收攏的動作,最終將病人轉移到翻板上, 然后上升升降立柱,將病人吊起離開病床進行轉運。 三、到達轉運目標位置后,下降升降立柱至目標病床位置,同時展開兩側翻板,將 病人平穩(wěn)放下。
      權利要求
      一種自動起吊病員轉運車,它包括移動底盤以及移動底盤上設置的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a、升降立柱上連接一根橫梁(11),橫梁(11)兩端分別連接一個縱梁(10);b、每個縱梁(10)分別連接一對相隔一段距離的豎梁(8),每個豎梁(8)內設置有電機(8a)以及相連的蝸桿(8c),它與設置在豎梁(8)內的蝸輪(8b)連接配合,蝸輪(8b)同軸連接齒輪(8d),齒輪(8d)與設置在豎梁(8)內的扇形齒輪(17)配合傳動;c、兩個縱梁(10)上同側的一對豎梁(8)的下端分別連接一根管軸(21),管軸(21)的兩端分別與對應的扇形齒輪(17)連接配合,每對豎梁(8)之間的管軸上分別固接一塊主翻板(18)。
      2.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自動起吊病員轉運車,其特征在于每個管軸(21)的一端分別 連接一根插接配合的插管軸(6),每根管軸(21)的一端分別設有錐形螺紋段,錐形螺紋段 均布有開口槽(21a),設置一個相配合的鎖緊手柄(7),它的中部設有錐形螺紋孔與管軸端 部的錐形螺紋連接配合,以便將插管軸(6)鎖緊固定,每根插管軸(6)上分別固接一塊頭部 或腳部翻板。
      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起吊病員轉運車,其特征在于一側的插管軸設有對應的 折彎部分,折彎部分分別設有對應配合的插銷(6b)。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動起吊病員轉運車,其特征在于a、 兩縱梁之間固接一個支撐梁(14),支撐梁(14)上設置一個電機(13),電機(13)輸 出軸上連接一螺桿(13a),螺桿(13a)與另外設置的移動橫梁(15)中的螺母連接配合;b、 每個縱梁(10)內部分別設有移動配合的外套管(10a)、內套管(10aa),外套管(10a) 通過縱梁(10)上面的滑槽與移動橫梁(15)的一端連接,外套管(10a)、內套管(10aa)中 分別連接一個螺母(10b、10bb),并且它們螺紋方向相反,兩螺母中配合連接一個具有正反 向螺紋段的螺桿(10c),螺桿(10c) —端設有一段花鍵軸(10d),它與設置于縱梁(10)內花 鍵套筒(10e)配合,花鍵套筒(10e) —端設有鏈輪(10f),鏈輪(10f)通過鏈條與橫梁(10) 上設置電機(9)上的鏈輪(9a)連接配合;c、 外套管(10a)、內套管(10aa)通過縱梁(10)下面的滑槽分別連接一個豎梁(8)。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動起吊病員轉運車,其特征在于移動底盤由方管主梁 (2)以及兩邊的L型的方管邊梁(1)組成的凹型開口框架結構,每個方管邊梁(1)中的L型 端部(la)與方管主梁(2)插接伸縮配合,方管主梁(2)內設有一對電機(2c)以及相連的 螺桿軸(2a),每個螺桿軸(2a)分別與對應的設置在L型端部的螺母(2b)連接配合。
      6. 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動起吊病員轉運車,其特征在于移動底盤由方管主梁(2) 以及兩邊的L型的方管邊梁(1)組成的凹型開口框架結構,每個方管邊梁(1)中的L型端 部(la)與方管主梁(2)插接伸縮配合,方管主梁(2)內設有一對電機(2c)以及相連的螺 桿軸(2a),每個螺桿軸(2a)分別與對應的設置在L型端部的螺母(2b)連接配合。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自動起吊病員轉運車,立柱連接的橫梁兩端分別連接一縱梁(10),縱梁(10)中連接一對豎梁(8),豎梁內設置有電機(8a)以及相連的蝸桿(8c),它蝸輪(8b)連接配合,蝸輪同軸連接齒輪(8d)與扇形齒輪(17)配合傳動,帶動連接管軸(21)轉動,管軸(21)上固接主翻板(18)。通過立柱的垂直運動及翻板的運動,合成一個向下抄底收攏的動作,最終將病人轉移到一對翻板上,然后上升立柱使病人進行轉運。本發(fā)明中的各電機可以由微機或PLC進行精確控制,自動高效完成各種動作。即適用于所有病床、也適用于CT機、手術臺等寬大型設備間病人的轉運,并具有自動化程度高、安全性高、轉運效率高、使用方便等優(yōu)點。
      文檔編號A61G7/14GK101716114SQ20091018594
      公開日2010年6月2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2月15日
      發(fā)明者葉強, 葉明 , 姚方孝, 李萌, 楊其敏 申請人:葉強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