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盆腔炎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制劑,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盆腔炎的藥物。
背景技術(shù):
盆腔炎是指盆腔內(nèi)生殖器官及盆腔周圍結(jié)締組織、盆腔、腹膜等炎癥性病變的 總稱。隨著流動人口的增加和性觀念的開放,盆腔炎的發(fā)病率迅速增高。而不合理地運 用抗生素使耐藥菌株不斷出現(xiàn),又使盆腔炎的治愈率呈下降趨勢,由此導(dǎo)致慢性盆腔炎 的發(fā)病率不斷增加。這些患者一般病程較長,常反復(fù)發(fā)作,遷延數(shù)年不愈。雖無生命之 憂,卻有終身之累。盆腔炎患者易感疲勞。慢性炎癥形成的瘢痕粘連以及盆腔充血,可 引起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勞累、性交、月經(jīng)前后加劇。慢性盆腔炎是由于急性期沒有及時治療或是治療不恰當而轉(zhuǎn)成慢性。當病情轉(zhuǎn) 入慢性階段,抵抗力極為重要,由于痛發(fā)下焦,一般與腎虛、奇經(jīng)八脈虧損有關(guān)。在葉 天士的《臨證指南醫(yī)案》中,凡是見到腰酸痛,腰骶部酸痛,小腹下墜痛,無不與奇脈 虧損有關(guān),而奇經(jīng)八脈主要隸屬于腎,亦包括肝,腎主八脈,歸根到底在于腎虛。中醫(yī) 認為本病的病理病機,一是腎虛瘀血,即抵抗力衰退,血瘀冰伏;另一是寒凝血瘀,亦 的確與外感寒濕,內(nèi)飲涼食有關(guān)。病程偏長是本病的特點。臨床上很多人認為盆腔炎多由濕熱病邪發(fā)病,所以一味的給予清熱利濕,化瘀 止痛之法,沒有依據(jù)治病求本的原則,效果不佳。很多人為了方便使用西藥治療,但臨床效果不佳,且治療費用較高,許多老百 姓由于承擔不起而放棄治療,目前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中醫(yī)治療盆腔炎。
發(fā)明內(nèi)容
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療程短、見效快、治愈率高、價格低 廉、無毒副作用的治療盆腔炎的藥物,該藥物適用于慢性盆腔炎所出現(xiàn)的小腹疼痛,腰 底酸痛,帶下量多,色黃夾異味,性交痛,勞累或受涼后加重。技術(shù)方案為了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為一種治療盆 腔炎的藥物,它包括A方和B方,其中A方主要由如下原料藥制成吳茱萸5 10g、當歸10 15g、赤芍10 15g、 川芎5 10g、桂枝5 10g、生姜5 10g、丹皮10 15g、川斷5 10g、杜仲10 15g、炒五靈脂10 15g、蒲黃炭10 15g、甘草5 IOg ;B方主要由如下原料藥制成紅藤20 30g、敗醬草20 30g、炙桂枝10 15g、乳香10 15g、末藥10 15g、紅花10 15g、薏苡仁20 30g、蒼術(shù)15 20g、 茯苓10 15g、川楝子10 15g。所述A方中吳茱萸5g、當歸10g、赤芍10g、川芎10g、桂枝5g、生姜10g、丹 皮10g、川斷5g、杜仲10g、炒五靈脂10g、蒲黃炭10g、甘草10g。所述B方中紅藤30g、敗醬草30g、炙桂枝10g、乳香10g、末藥10g、紅花10g、薏苡仁20g、蒼術(shù)15g、茯苓10g、川楝子15g。有益效果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療程短、見效快、治愈率高, 本發(fā)明中所使用的藥物價格低廉、無毒副作用,適用于慢性盆腔炎所出現(xiàn)的小腹疼痛, 腰底酸痛,帶下量多,色黃夾異味,性交痛,勞累或受涼后加重。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應(yīng)當指出,對于本領(lǐng)域的普通技 術(shù)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型和改進,這些也應(yīng)視 為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實施例1: 一種治療盆腔炎的藥物,它包括A方和B方,其中A方主要由如下原料藥制成吳茱萸5g、當歸10g、赤芍10g、川芎10g、桂枝 5g、生姜10g、丹皮10g、川斷5g、杜仲10g、炒五靈脂10g、蒲黃炭10g、甘草IOg ;B方主要由如下原料藥制成紅藤30g、敗醬草30g、炙桂枝10g、乳香10g、末 藥log、紅花10g、薏苡仁20g、蒼術(shù)15g、茯苓10g、川楝子15g。本發(fā)明的使用方法1、將A方水煎口服,具體如下將A方中的各原料藥先用水浸泡15分鐘后,以水漫過藥面2cm為佳,武火煮 沸,文火煎15-20分鐘既可,一日兩次,溫服,飯后半小時后服用;或者將A方中的各原料藥制成顆粒劑-直接到人沖服,一日兩次,溫服,飯后半 小時后服用。2、將B方中的各原料藥用自來水浸泡15分鐘后,以水漫過藥面3cm為佳,武 火煮沸,文火煎15分鐘既可,水煎兩次,取汁150ml每晚睡前,排空大小便,靜臥10分 鐘,用肛管或16號導(dǎo)尿管,插入肛門進行灌腸。每日一次,20日為一療程,經(jīng)期暫停, 一般治療3個療程。3、中藥外敷將灌腸藥所剩藥渣,煮沸15分鐘后,裝入布袋,令患者平臥, 敷于下腹部,上放暖水袋,使溫度保持在50°C左右,每日一次,每次30分鐘,20日為一 個療程,經(jīng)期停敷,一般治療3個療程。實施例2: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配方,A方A方主要由如下原料藥制成吳茱萸10g、當歸15g、赤芍15g、川彎 5g、桂枝5g、生姜5g、丹皮15g、川斷5g、杜仲15g、炒五靈脂15g、蒲黃炭15g、甘草 5g;B方主要由如下原料藥制成紅藤20g、敗醬草20g、炙桂枝15g、乳香15g、末 藥15g、紅花15g、薏苡仁30g、蒼術(shù)20g、茯苓15g、川楝子10g。實施例3: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配方,A方吳茱萸Sg、當歸12g、赤芍12g、川芎Sg、桂枝Sg、生姜Sg、丹皮12g、 川斷Sg、杜仲12g、炒五靈脂12g、蒲黃炭12g、甘草8g;B方紅藤25g、敗醬草25g、炙桂枝12g、乳香12g、末藥12g、紅花12g、薏 苡仁25g、蒼術(shù)18g、茯苓12g、川楝子12g。下面通過臨床病例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根據(jù)患者病情選擇100名患者進行系統(tǒng)臨床觀察,將患者隨機分成試驗組和對 照組,每組50人,試驗組按照實施例1中的藥方和使用方法進行治療;對照組按照常規(guī) 方法治療;觀察3個月,20天為一療程,共3個療程。療效評定標準顯效患者無小腹疼痛,腰底酸痛,帶下色白,無異味,隨訪三個月未復(fù)發(fā)。有效患者小腹疼痛明顯好轉(zhuǎn),偶爾發(fā)作,無腰底酸痛,帶下色白,無異味。無效患者小腹疼痛墜脹,腰底酸痛,帶下色黃夾異味。試驗組和對照組臨床試驗的療效如下表所示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治療盆腔炎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A方和B方,其中A方主要由如下原料藥制成吳茱萸5 10g、當歸10 15g、赤芍10 15g、川芎 5 10g、桂枝5 10g、生姜5 10g、丹皮10 15g、川斷5 10g、杜仲10 15g、 炒五靈脂10 15g、蒲黃炭10 15g、甘草5 IOg ;B方主要由如下原料藥制成紅藤20 30g、敗醬草20 30g、炙桂枝10 15g、 乳香10 15g、末藥10 15g、紅花10 15g、薏苡仁20 30g、蒼術(shù)15 20g、茯苓 10 15g、川楝子10 15g。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盆腔炎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A方中吳茱萸 5g、當歸10g、赤芍10g、川芎10g、桂枝5g、生姜10g、丹皮10g、川斷5g、杜仲10g、 炒五靈脂10g、蒲黃炭10g、甘草10g。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盆腔炎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B方中紅藤 30g、敗醬草30g、炙桂枝10g、乳香10g、末藥10g、紅花10g、薏苡仁20g、蒼術(shù)15g、 茯苓10g、川楝子15g。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盆腔炎的藥物,它包括A方和B方,其中A方主要由如下原料藥制成吳茱萸、當歸、赤芍、川芎、桂、生姜、丹皮、川斷、杜仲、炒五靈脂、蒲黃炭、甘草;B方主要由如下原料藥制成紅藤、敗醬草、炙桂枝、乳香、沒藥、紅花、薏苡仁、蒼術(shù)、茯苓、川楝子。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療程短、見效快、治愈率高,本發(fā)明中所使用的藥物價格低廉、無毒副作用,適用于慢性盆腔炎所出現(xiàn)的小腹疼痛,腰底酸痛,帶下量多,色黃夾異味,性交痛,勞累或受涼后加重。
文檔編號A61K35/24GK102008700SQ20101058687
公開日2011年4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4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0年12月14日
發(fā)明者王蓮 申請人:句容市邊城衛(wèi)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