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株飼用丁酸梭菌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微生物菌株,特別是涉及一株丁酸梭菌菌株及其在制備飼料及飼料添加劑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又稱酪酸梭菌或丁酸梭狀芽孢桿菌,是存在于人和畜禽腸道的一種厭氧有益菌。丁酸梭菌能形成內(nèi)生芽孢,具有耐高溫、耐胃酸、耐膽鹽、耐部分抗生素(如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等)等特性。丁酸梭菌制劑作為飼料添加劑或獸藥,與非芽孢類活菌制劑相比具有顯著優(yōu)勢。目前,有關丁酸梭菌的研究和應用還處于初級階段,專利文獻CN 101851596A公開了一株高效解磷的丁酸梭菌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專利文獻CN 1246144A公開了一種對肝臟損害具有治療和預防效果的丁酸梭菌;專利文獻CN 1995330A公開了一種丁酸梭狀芽孢桿菌微生態(tài)制劑的生產(chǎn)方法;專利文獻CN 1771831A公開了一種飼料級微生物添加劑及其制備與應用,所述的微生物添加劑主要包括益生菌部分和營養(yǎng)液部分,所述的益生菌部分含有嗜酸乳桿菌、糞腸球菌、丁酸梭菌,所述的營養(yǎng)液部分含有乙酸、丙酸、丁酸;專利文獻CN 1403567A公開了一種制備乳酸芽孢、丁酸芽孢桿菌活菌制劑的新方法,利用酶生物技術處理植物蛋白原料制得培養(yǎng)基,用于乳酸芽孢、丁酸芽孢桿菌單獨發(fā)酵培養(yǎng),發(fā)酵物經(jīng)離心、賦形、常溫以上溫度干燥制得乳酸芽孢、丁酸芽孢桿菌的干粉活菌制劑。上述專利文獻中公開的丁酸梭菌微生態(tài)制劑均未涉及丁酸梭菌先進行厭氧液態(tài)發(fā)酵、再用固體物料 (麩皮、豆粕、稻殼等)吸附、最后烘干的工藝。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對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可用于制備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的丁酸梭菌。本發(fā)明所提供的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菌株的名稱為Bi,該菌株已于2011年05月16日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編號為 CGMCC No. 4845。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Bl CGMCC No. 4845 是革蘭氏陽性桿菌,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其大小為(0. 6 1. 2) μ mX (3. 0 7. 0) μ m,端圓,中間部分輕度膨脹,單個或成對,短鏈,偶見有絲狀菌體,周生鞭毛,能運動;孢子卵圓,偏心或次端生芽孢;在厭氧瓊脂平板上形成白色或奶油色的小規(guī)則圓形菌落;在厭氧條件下生長,生長溫度范圍 20°C 60°C,最適生長溫度30°C 42°C ;生長酸堿度范圍pH 2 10,最適pH值為7. 0 ; 部分生化特性如表1所示表1 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Bl CGMCC No. 4845 的部分生化特性
權利要求
1.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Bl CGMCC No. 4845。
2.根據(jù)權利要求1 所述的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Bl CGMCC No. 4845,其特征在于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Bl CGMCC No. 4845是革蘭氏陽性桿菌,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其大小為(0. 6 1. 2) μ mX (3. 0 7. 0) μ m,端圓,中間部分輕度膨脹, 單個或成對,短鏈,偶見有絲狀菌體,周生鞭毛,能運動;孢子卵圓,偏心或次端生芽孢;在厭氧瓊脂平板上形成白色或奶油色的小規(guī)則圓形菌落;在厭氧條件下生長,生長溫度范圍 20°C 60°C,最適生長溫度30°C 42°C ;生長酸堿度范圍pH 2 10,最適pH值為7.0。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丁酸梭菌(Clostridiumbutyricum)Bl CGMCC No. 4845,其特征在于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Bl CGMCC No. 4845 對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 0139、E. coli Κ88、Ε· coliK99)、傷寒沙門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 04Hi)和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有很強的抑制作用。
4.根據(jù)權利要求1 所述的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Bl CGMCC No. 4845,其特征在于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Bl CGMCC No. 4845 可耐受 pH 1.0 3.0 磷酸鹽緩沖液池;可耐受濃度為0. 5% (質(zhì)量百分比濃度)的膽鹽20h。
5.根據(jù)權利要求1 所述的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Bl CGMCC No. 4845,其特征在于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Bl CGMCC No. 4845對氨芐青霉素、硫酸鏈霉素、紅霉素和氯霉素敏感,對慶大霉素和卡那霉素耐受能力較強。
6.根據(jù)權利要求1 所述的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Bl CGMCC No. 4845,其特征在于小鼠對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Bl CGMCC No. 4845的最大耐受劑量 MTD > 15000mg/kg,根據(jù)分級標準,該菌株為無毒物質(zhì)。
7.一種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Bl CGMCC No. 4845 菌劑,其活性成分為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Bl CGMCC No. 4845。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菌劑,其特征在于為丁酸梭菌(Clostridiumbutyricum)Bl CGMCC No. 4845發(fā)酵液與豆粕、麩皮和稻殼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形成的微生態(tài)菌劑。
9.一種制備權利要求8所述微生態(tài)菌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配制梭菌增殖培養(yǎng)基(RCM培養(yǎng)基),滅菌后備用;2)按1^5%(體積百分比濃度)的接種量,將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 Bl CGMCC No. 4845菌液轉(zhuǎn)接到裝有無菌RCM培養(yǎng)基的發(fā)酵罐中,裝液系數(shù)70-80 %, 37 士 1°C條件下厭氧靜置培養(yǎng)M 48h,得到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 Bl CGMCC No. 4845發(fā)酵液;3)將丁酸梭菌(Clostridiumbutyricum)Bl CGMCC No. 4845發(fā)酵液與豆粕、麩皮和稻殼中的一種或幾種按體積質(zhì)量比1 0.5 2拌勻后在50-60°C下烘干,再經(jīng)粉碎,得到權利要求8所述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 Bl CGMCC No. 4845微生態(tài)制劑。
10.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菌劑在制備飼料添加劑或獸藥中的應用,可取代抗生素。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一株飼用丁酸梭菌及其應用,公開了一株飼用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B1 CGMCC No.4845,是革蘭氏陽性桿菌,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其大小為(0.6~1.2)μm×(3.0~7.0)μm,端圓,中間部分輕度膨脹,單個或成對,短鏈,偶見有絲狀菌體,周生鞭毛,能運動;孢子卵圓,偏心或次端生芽孢;在厭氧瓊脂平板上形成白色或奶油色的小規(guī)則圓形菌落;在厭氧條件下生長,生長溫度范圍20℃~60℃,最適生長溫度30℃~42℃;生長酸堿度范圍pH 2~10,最適pH值為7.0。由該菌株制成的菌劑無毒無害,耐胃液,耐膽鹽,對多種有害菌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可廣泛應用到禽、畜養(yǎng)殖業(yè),增強動物抗病能力,有望成為飼用抗生素的替代物。
文檔編號A61K35/74GK102321552SQ20111023073
公開日2012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8月12日
發(fā)明者付生慧, 唐澤華, 張東曉, 方莉玉, 梁運祥, 游偉, 謝樹貴, 趙述淼, 雷紅升 申請人:北京金泰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