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脾虛胃滯不寐的中草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中草藥,更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脾虛胃滯不寐的中草藥。
背景技術:
邪氣之擾,營氣不足是不寐證的兩大類型,脾虛胃滯不寐是患者消化較弱,脾胃虛弱無力,形成氣滯食積之癥。中醫(yī)文獻論述胃不和則臥不安,睡眠不好氣滯食積所致,而氣滯食積又是由于脾胃氣虛所致,故導致心累亦是中氣不足,頭暈清陰不升而引致脾虛胃滯不寐。本發(fā)明之中草藥組合是在長期臨床中經(jīng)數(shù)十例患者的使用,多數(shù)都能痊愈。為此,為治療脾虛胃滯不寐提供經(jīng)過實踐檢驗證明有好的效果的治療脾虛胃滯不寐的中草藥組合物。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提供一種治療脾虛胃滯不寐的中草藥組合物。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一種治療脾虛胃滯不寐的中草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藥物制成
黨參20 30份;白術20 30份;茯神30 40份;山藥20 30份;大棗30 40 份;蓮米20 30份;廣陳皮15 25份;化橘紅25 35份;法半夏10 20份;制首烏 20 30份;黃精20 30份;炒棗仁20 30份;炙甘草15 25份;神曲30 40份;山楂20 30份;谷芽20 30份;扁豆20 30份;夜交藤15 25份;制香附20 30份; 厚樸15 25份;
加水2000份,燒開后,文火煎煮20 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裝瓶內(nèi),高溫滅菌,備用。服用時,將藥液250 350毫升放入容器中,微熱后服用,每日三次。優(yōu)選的,所述治療脾虛胃滯不寐的中草藥,由以下重量份的藥物制成
黨參25份;白術25份;茯神35份;山藥25份;大棗35份;蓮米25份;廣陳皮20份; 化橘紅30份;法半夏15份;制首烏25份;黃精25份;炒棗仁25份;炙甘草20份;神曲35 份;山楂25份;谷芽25份;扁豆25份;夜交藤20份;制香附25份;厚樸20份;
加水2000份,燒開后,文火煎煮20 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 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裝瓶內(nèi),高溫滅菌,備用。本發(fā)明的配伍思想本方以黨參、白術、茯神為君;以山藥、大棗、蓮米、廣陳皮為臣;以化橘紅、法半夏、制首烏、黃精、炒棗仁為佐;以炙甘草、神曲、山楂、谷芽、扁豆、制香附、厚樸為使。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
黨參為桔??浦参稂h參的干燥根。性味與歸經(jīng)甘、平。歸脾、肺經(jīng)。功能與主治補中,益氣,生津。治脾胃虛弱,氣血兩虧,體倦無力,食少,口渴,久瀉。白術為菊科植物白術的干燥根莖。性味與歸經(jīng),苦、甘,溫。歸脾、胃經(jīng)。功能與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茯神為多孔菌科臥孔屬植物茯苓的菌核。性味與歸經(jīng),性平,味甘、淡,歸心、脾經(jīng)。功能與主治,寧心、安神、利水。用于心虛驚悸,健忘,失眠,驚癇,小便不利。山藥為薯蕷科多年生蔓生植物薯蕷的干燥根莖,性味與歸經(jīng),味甘,性平。入肺、 脾、腎經(jīng)。功能與主治,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用于脾胃虛弱、倦怠無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氣虛燥、痰喘咳嗽、 腎氣虧耗、腰膝酸軟、下肢痿弱、消渴尿頻、遺精早泄、帶下白濁、皮膚赤腫、肥胖等病癥。大棗小喬木紅棗樹的果實。性味與歸經(jīng)甘,溫。歸脾、胃經(jīng)。功能與主治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用于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臟躁。蓮米為睡蓮科植物。性味與歸經(jīng)甘、澀,平。歸脾、腎、心經(jīng)。功能與主治補脾止瀉,益腎澀精,養(yǎng)心安神。用于脾虛久瀉,遺精帶下,心悸失眠。廣陳皮為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成熟果皮,性味與歸經(jīng),性溫、歸肺、 脾經(jīng)。功能與主治,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用于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等癥?;偌t為蕓香科植物。性味與歸經(jīng)辛、苦,溫。歸肺、脾經(jīng)。功能與主治散寒, 燥濕,利氣,消痰。用于風寒咳嗽、喉癢痰多、食積傷酒、哎惡痞悶。法半夏為半夏的炮制加工品。性味與歸經(jīng)辛、溫。歸脾、胃、肺經(jīng)。功能與主治 燥濕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制首烏性味與歸經(jīng)味苦、甘、澀,性溫平。功能與主治補肝腎、益精血、養(yǎng)心寧神。主要用于治療因肝腎不足、精血虧損而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暈眼花、心悸失眠、頭發(fā)早白等癥。黃精為百合科植物滇黃精、黃精或多花黃精的干燥根莖。性味與歸經(jīng)甘,平。 歸肺,脾,腎經(jīng)。功能與主治滋腎潤脾,補脾益氣。用于陰虛肺燥,干咳少痰,及肺腎陰虛的勞嗽久咳;脾胃虛弱;腎虛精虧得頭暈,腰膝酸軟,須發(fā)早白及消渴等。炒棗仁為鼠李科植物酸棗的干燥成熟種子。性味與歸經(jīng)甘,平。味酸、平。功能與主治養(yǎng)心,安神,斂汗。用于神經(jīng)衰弱、失眠、多夢、盜汗。炙甘草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脹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莖,炙甘草是用蜜烘制的甘草;性味與歸經(jīng)甘,平。歸心、肺、脾、胃經(jīng);功能與主治補脾和胃,益氣復脈。 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動悸,脈結(jié)代,可解附子毒。神曲性味與歸經(jīng)苦,溫,入脾、胃、大腸經(jīng)。功能與主治健脾消食,理氣化濕,解表。治傷食胸痞,腹痛吐瀉,痢疾,感冒頭痛,小兒傷饑失飽。山楂為薔薇科植物山里紅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實。性味與歸經(jīng)味酸、甘,性微溫。功能主治開胃消食、化滯消積、活血散瘀、化痰行氣。用于肉食滯積、癥瘕積聚、腹脹痞滿、瘀阻腹痛、痰飲、泄瀉、腸風下血等。谷芽為禾本科植物粟的成熟果實經(jīng)發(fā)芽而成。性味與歸經(jīng)性平,味甘。入脾、 胃經(jīng)。功能與主治消食和中,健脾開胃。用于食積不化,脾虛食少。扁豆為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成熟種子。性味與歸經(jīng)味甘、性平;歸脾、胃經(jīng)。功能與主治健脾、和中、益氣、化濕、消暑;主治脾虛兼濕,食少便溏,濕濁下注,婦女帶下過多,暑濕傷中,吐瀉轉(zhuǎn)筋等證。夜交藤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藤莖或帶葉藤莖。性味與歸經(jīng),甘微苦,平。入心、肝經(jīng)。功能與主治,養(yǎng)心,安神,通絡,祛風。用于失眠,勞傷,多汗,血虛身痛,癰疽,瘰疬,風瘡疥癬。制香附性味與歸經(jīng)味辛、微苦、甘,性平。功效疏肝理氣,調(diào)經(jīng)止痛。功能主治 主治肝氣郁滯,胸悶脅痛,胃病,腹痛;以及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等病癥。厚樸為木蘭科植物厚樸和廬山厚樸的樹皮、根皮和枝皮。性味與歸經(jīng)苦;辛;性溫。脾經(jīng);胃經(jīng);大腸經(jīng)。功能主治行氣消積;燥濕除滿;降逆平喘;主治食積氣滯;腹脹便秘;濕阻中焦,脘痞吐瀉;痰壅氣逆;胸滿喘咳。本發(fā)明的制作方法加水熬煮,過濾回收,取汁,裝瓶高溫滅菌、待用、水劑。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的治療脾虛胃滯不寐的中草藥具有制作使用方便,安全無副作用,是補脾行氣養(yǎng)陰安神治療脾虛胃滯不寐的理想藥品。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一種治療脾虛胃滯不寐的中草藥組合物,該中草藥由以下重量g的藥物制成 黨參25克;白術25克;茯神25克;山藥25克;大棗30克;蓮米25克;廣陳皮20克;
化橘紅30克;法半夏15克;制首烏25克;黃精25克;炒棗仁25克;炙甘草20克;神曲35 克;山楂25克;谷芽25克;扁豆25克;夜交藤20克;制香附25克;厚樸20克;
加水2000克,文火煎煮20 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裝瓶內(nèi),高溫滅菌、備用。 用法與用量服用時,將藥液取250 350毫升放入容器中,微熱后服用,每日服3 次。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治療脾虛胃滯不寐的中草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制成黨參 20 30份;白術20 30份;茯神30 40份;山藥20 30份;大棗30 40份;蓮米 20 30份;廣陳皮15 25份;化橘紅25 35份;法半夏10 20份;制首烏20 30份; 黃精20 30份;炒棗仁20 30份;炙甘草15 25份;神曲30 40份;山楂20 30 份;谷芽20 30份;扁豆20 30份;夜交藤15 25份;制香附20 30份;厚樸15 25份;加水2000份,燒開后,文火煎煮20 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裝瓶內(nèi),高溫滅菌,備用。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書1所述的治療脾虛胃滯不寐的中草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制成黨參25份;白術25份;茯神35份;山藥25份;大棗35份;蓮米25份;廣陳皮 20份;化橘紅30份;法半夏15份;制首烏25份;黃精25份;炒棗仁25份;炙甘草20份; 神曲35份;山楂25份;谷芽25份;扁豆25份;夜交藤20份;制香附25份;厚樸20份;加水2000份,燒開后,文火煎煮20 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裝瓶內(nèi),高溫滅菌,備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脾虛胃滯不寐的中草藥黨參20~30份;白術20~30份;茯神30~40份;山藥20~30份;大棗30~40份;蓮米20~30份;廣陳皮15~25份;化橘紅25~35份;法半夏10~20份;制首烏20~30份;黃精20~30份;炒棗仁20~30份;炙甘草15~25份;神曲30~40份;山楂20~30份;谷芽20~30份;扁豆20~30份;夜交藤15~25份;制香附20~30份;厚樸15~25份;以槐花為君;以黨參、白術、茯神為君;以山藥、大棗、蓮米、廣陳皮為臣;以化橘紅、法半夏、制首烏、黃精、炒棗仁為佐;以炙甘草、神曲、山楂、谷芽、扁豆、制香附、厚樸為使。
文檔編號A61P25/20GK102366562SQ201110295130
公開日2012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8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9月28日
發(fā)明者不公告發(fā)明人 申請人:鄧華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