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叉形拔牙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ー種拔牙刀,特別是一種叉形拔牙刀。
背景技術:
現(xiàn)在臨床使用的拔牙刀雖然有多種式樣,但是它的刀ロ部分設計都是只有ー個接觸牙齒的點,咬不緊牙齒,容易左右打滑,在拔牙過程中只能起到撬動牙齒的作用,很難ー次性把牙齒拔下來,如遇到特殊難拔的牙齒就需要用別的增隙方法來拔除,造成拔牙時間過長,牙醫(yī)費力,使患者不適,甚至產(chǎn)生恐懼感。授權公開號為CN201642377U,公告日期為2010年11月24日的中國專利公開了ー種拔牙刀,包括刀ロ、刀背和手柄,刀ロ設置在刀背前端,刀背的另一端連接手柄,刀ロ與刀背的連接部位為弧形,刀ロ與刀背之間的夾角為25-45°,優(yōu)選為30°,刀ロ的前端為“V”型,“V”型前端的開ロ寬度為3-5cm。但是這種拔 牙刀的刀口和刀背之間的夾角比較大,造成使用不便。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種方便、省力、快速的叉形拔牙刀。本發(fā)明ー種叉形拔牙刀,包括刀ロ、刀背、手柄,刀ロ設置在刀背的前端,刀ロ與刀背連接的部位為弧形,刀背的另一端連接手柄,其特征在干,刀ロ的前端為“U”型,刀口前端的“U”形ロ的兩個端點之間寬度為:T5mm,刀ロ與刀背的夾角為10° 24°。所述刀ロ與所述刀背之間的夾角優(yōu)選15°。本發(fā)明結構簡單,生產(chǎn)制造容易,成本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I)刀ロ部位有兩個和牙齒的接觸點,能緊緊地咬住牙頸位置,刀ロ不左右打滑,可以縮短拔牙的時間,提高拔牙的效率;(2)在拔牙的過程中,對牙周膜和牙槽骨無損傷,創(chuàng)ロ小,愈合快,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3)刀口和刀背之間的夾角為10° 24°,優(yōu)選15°,這個角度的設計更方便刀具與牙齒之間的用力;(4)刀口前端的U型ロ的設計,使得刀ロ與牙齒的接觸面變大,方便用力,及時將牙齒拔出,減輕患者痛苦。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ー步詳細描述。
圖I為本發(fā)明叉形拔牙刀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叉形拔牙刀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其中I刀ロ、2刀背、3手柄。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圖2所示,ー種叉形拔牙刀,包括刀ロ I、刀背2、手柄3,刀ロ I設置在刀背2的前端,刀ロ I與刀背2連接部為弧形,刀背2的另一端連接手柄3,刀ロ I與刀背2的夾角為10° -24°,刀ロ的前端為“U”型,“U”型的兩端點的寬度為3-5mm。刀ロ I與刀背2的夾角優(yōu)選15°。在拔牙的時候,刀ロ部位有兩個和牙齒的接觸點,能緊緊地咬住牙頸位置,使刀ロ不左右打滑,再利用牙根的上大下小的錐形狀,只要輕輕撥動,牙齒就會很快地脫離牙槽 窩。快遞、方便、省力,真正體現(xiàn)了微創(chuàng)拔牙,在拔牙過程中,對牙周膜和牙槽骨無損傷,創(chuàng)ロ小,愈合快,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本發(fā)明的拔牙刀對牙齒的殘根有獨特的拔除效果,可替代根鉗拔刀。本發(fā)明叉形拔牙刀在使用的時候,先握住刀柄,刀頭I的前彎頭朝上,食指伸至刀背2前端,刀頭I伸至需要拔除牙齒的牙間縫隙,刀頭前端的“V”對準牙頸位置,咬住牙頸,然后利用杠桿原理即可使牙齒脫離牙槽窩。
權利要求
1.ー種叉形拔牙刀,包括刀ロ(I)、刀背(2)、手柄(3),刀ロ(I)設置在刀背(2)的前端,刀ロ( I)與刀背(2 )連接的部位為弧形,刀背(2 )的另一端連接手柄(3 ),其特征在于,刀ロ的前端為“U”型,刀ロ( I)前端的“U”形ロ的兩個端點之間的寬度為3飛mm,刀ロ( I)與刀背(2)的夾角為10° 24°。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叉形拔牙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ロ(I)與所述刀背(2)的夾角為15°。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叉形拔牙刀,包括刀口、刀背、手柄,刀口設置在刀背的前端,刀口與刀背連接的部位為弧形,刀背的另一端連接手柄,刀口的前端為“U”型,刀口前端的“U”形口的兩個端點之間的寬度為3~5mm,刀口與刀背的夾角為10°~24°,優(yōu)選15°。本發(fā)明結構簡單,生產(chǎn)制造容易,成本低,使用方便、省力、快速。
文檔編號A61C3/14GK102652693SQ20111029707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9月30日
發(fā)明者徐永進 申請人:徐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