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傳統(tǒng)草藥的未確定結構的醫(yī)藥配制品,尤其是一種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恥骨毛際以上部位發(fā)生疼痛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種脾胃腸病證。 多種原因導致臟腑氣機不利,經(jīng)脈氣血阻滯,臟腑經(jīng)絡失養(yǎng),皆可引起腹痛。腹痛為臨床常見的病證,各地皆有,四季皆可發(fā)生。內科腹痛作為臨床上的常見癥狀,可見于西醫(yī)學的許多疾病當中,如急慢性胰腺炎、胃腸痙攣、不完全性腸梗阻、結核性腹膜炎、腹型過敏性紫癜、腸易激綜合征、消化不良性腹痛等。因此,西醫(yī)學臨床上要通過腹部X線、B超、結腸鏡、大便常規(guī)等有關實驗室檢查與腹部相關臟腑以確定病情,只能針對某一癥狀進行治療,而對中醫(yī)癥侯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中醫(yī)認為凡外邪人侵,飲食所傷,情志失調,跌仆損傷,以及氣血不足,陽氣虛弱等原因,引起腹部臟腑氣機不利,經(jīng)脈氣血阻滯,臟腑經(jīng)絡失養(yǎng),均可發(fā)生腹痛。腹痛的病因病機,不外寒、熱、虛、實、氣滯、血瘀等六個方面,但其間常常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相因為病,或相兼為病,病變復雜。如寒邪客久,郁而化熱,可致熱邪內結腹痛;氣滯日久,可成血瘀腹痛等。腹痛的部位在腹部,臟腑病位或在脾,或在腸,或在氣在血,或在經(jīng)脈,需視具體病情而定,所在不一。形成本病的基本病機是臟腑氣機不利,經(jīng)脈氣血阻滯,臟腑經(jīng)絡失養(yǎng),不通則痛。腹痛的治療以“通”為大法,進行辨證論治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熱者寒之,寒者熱之,滯者通之,瘀者散之。在辨明寒熱虛實而辨證用藥的基礎上適當輔以理氣、活血、通陽等疏導之法,標本兼治。依據(jù)中醫(yī)理論,針對腹痛的發(fā)病機理,進行辯證的配伍組方,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發(fā)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配制方便、成本低、療效顯著、無副作用的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人參10-40份、川烏3-10份、干姜5-25份、炙甘草5-20份、當歸5-25份、大黃5-20份、川楝子5_25份、元胡5_25份、白芷10-40份、防風10-30份、羌活5-25份、黃芪10-30份、黃連5_20份。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人參30份、川烏6份、干姜15份、炙甘草12份、當歸15份、大黃 12份、川楝子15份、元胡15份、白芷30份、防風20份、羌活15份、黃芪20份、黃連10份。
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是在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和臨床經(jīng)驗指導下,精選藥物組方。在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中人參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的功效;川烏具有祛風除濕、溫經(jīng)止痛的功效;干姜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的功效;炙甘草具有補脾和胃、益氣復脈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jīng)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大黃具有瀉火消積、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祛瘀止咳的功效;川楝子具有疏肝泄熱、行氣止痛的功效;元胡具有活血散瘀、利氣止痛的功效;白芷具有解表散寒、祛風通竅、活血止痛、燥濕消腫的功效;防風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的功效;羌活具有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jié)、止痛的功效;黃芪具有益氣固表、補肺健脾、斂汗固脫、驅風運毒的功效;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本發(fā)明精選藥物組方,其藥物組分經(jīng)辯證配伍,在作用上相輔相成,具有協(xié)同作用,共奏溫中散寒、活血散瘀、疏肝泄熱、理氣止痛的功效,從而達到治療腹痛的目的。本發(fā)明組合物的組分均采用全天然的植物中藥原料,其配制簡便,藥源廣,成本低。本發(fā)明遵循中醫(yī)的處方用藥原則,各種組分藥物采用水煎服用。經(jīng)臨床應用驗證,其療效顯著可靠,藥性平和,無毒副作用,有效率達93%,治愈率70%。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一種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人參30g、川烏 6g、干姜15g、炙甘草12g、當歸15g、大黃12g、川楝子15g、元胡15g、白芷30g、防風20g、羌活15g、黃芪20g、黃連IOgo實施例2
一種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人參40g、川烏 5g、干姜20g、炙甘草5g、當歸25g、大黃15g、川楝子5g、元胡10g、白芷10g、防風30g、羌活 20g、黃芪25g、黃連5g。實施例3
一種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人參20g、川烏 10g、干姜5g、炙甘草10g、當歸10g、大黃20g、川楝子25g、元胡25g、白芷20g、防風10g、羌活5g、黃芪15g、黃連15g。實施例4
一種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人參log、川烏 3g、干姜25g、炙甘草5g、當歸12g、大黃10g、川楝子15g、元胡5g、白芷40g、防風25g、羌活 25g、黃芪10g、黃連20g。實施例5
一種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人參25g、川烏 6g、干姜10g、炙甘草20g、當歸5g、大黃5g、川楝子10g、元胡20g、白芷25g、防風15g、羌活 10g、黃芪30g、黃連12g。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中藥組合物按常規(guī)的水煎法制取藥劑,具體方法如下將組方的中藥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過藥面,浸泡15 20分鐘,再加水沒過藥面約5厘米,進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鐘;第二煎煮,水沸后煎煮15 20分鐘。兩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一種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臨床療效總結
一、一般性資料本中藥組合物應用于臨床觀察病例30例,其中男11例,女19例,其年齡15 65歲。病程最短3天,最長2年。二、用法用量臨床應用時,組合物中的組分根據(jù)患者的體重和年齡酌情增減。本中藥組合物一日一劑,水煎兩遍取汁約300ml,分早晚兩次服用。三、療效標準
(1)臨床痊愈治療后腹痛完全消失未再復發(fā);
(2)好轉治療后腹痛消失或緩解,1個月后偶有復發(fā)或加重;
(3)無效;治療后腹痛無任何緩解,癥狀如前。四、治療效果該臨床觀察病例中,服藥2 30天后,,痊愈21例,好轉7例,無效 2例。治療期間未發(fā)生毒副作用。五、典型病例病例1
張某,男,34歲。素有胸脅脹悶,噯氣食少,每因抑郁惱怒,或情緒緊張之時,發(fā)生腹痛泄瀉,腹中雷鳴,攻竄作痛,矢氣頻作,舌淡紅,脈弦。服用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制備的湯藥7天, 腹脹、泄瀉癥狀消失,隨訪未見復發(fā)。病例2
華某,女,20歲。行經(jīng)腹痛2年。每于經(jīng)前,經(jīng)期小腹脹痛拒按,經(jīng)前1周出現(xiàn)胸肋乳房脹痛,行經(jīng)量不多,色紫暗有塊,塊下痛減,伴急性易怒乳房脹痛,舌紫暗,脈弦。服用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制備的湯藥14天,經(jīng)前、經(jīng)中諸癥皆消,痊愈。隨訪未見復發(fā)。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人參10-40份、川烏3-10份、干姜5-25份、炙甘草5-20份、當歸5_25份、大黃5_20份、川楝子5-25份、元胡5-25份、白芷10-40份、防風10-30份、羌活5_25份、黃芪10-30份、黃連 5-20 份。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人參30份、川烏6份、干姜15份、炙甘草12份、當歸15份、大黃12份、 川楝子15份、元胡15份、白芷30份、防風20份、羌活15份、黃芪20份、黃連10份。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人參10-40份、川烏3-10份、干姜5-25份、炙甘草5-20份、當歸5-25份、大黃5-20份、川楝子5-25份、元胡5-25份、白芷10-40份、防風10-30份、羌活5-25份、黃芪10-30份、黃連5-20份。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具有溫中散寒、活血散瘀、疏肝泄熱、理氣止痛的功效,其治療腹痛療效顯著,作用可靠。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組分藥源廣、配制簡便、藥性平和、無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P1/00GK102512646SQ20111042523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19日
發(fā)明者孫勝波 申請人:榮成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