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表面自組裝金納米頭孢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表面自組裝金納米頭孢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納米顆粒因其特有的物理和化學性質(zhì)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并且在生物學的各個領域,特別是作為藥物載體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其中,以納米顆粒為載體制備的納米抗菌素,不僅表現(xiàn)出了較高的抗菌效果,而且對于由于抗生素濫用所引起的細菌耐藥性也有較好的效果。如蔣興宇等[Jiang, et. al. J. Am. Chem. Soc.,2010,132,12349-12356.]。研究發(fā)現(xiàn),將抗生素單體自組裝到納米顆粒表面后,可以明顯地提高細胞膜的通透性從而提高抗菌效果,同時這種納米抗生素對于耐藥菌也有明顯的抑制效果。Perry等人[Perry, et. al. J. Mater. Chem.,2010,20,6789-6798.]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將抗菌素自組裝到納米金顆粒表面后同樣會產(chǎn)生較高的抗菌效果。然而目前這些見諸于報道的納米抗生素,其制備方法都集中于直接采用抗生素對納米金顆粒進行還原制備,這使得在生物應用時往往受限于納米顆粒較高的細胞毒性和低生物相容性。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表面自組裝金納米頭孢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如下結構的表面自組裝金納米頭孢化合物
權利要求
1.一種如下結構的表面自組裝金納米頭孢化合物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表面自組裝金納米頭孢化合物,其特征在于η為1-3的整數(shù),X為I或2 ;所述表面自組裝金納米頭孢化合物中,金納米顆粒的平均粒徑為l_6nm,優(yōu)選 4. 5-4. 6nm ;所述表面自組裝金納米頭孢化合物的平均粒徑為l_6nm,優(yōu)選4. 5-4. 6nm ;所述金納米顆粒中的金原子與-S- (CH2CH2O) n-CH2-R-及抗菌素頭孢基的摩爾比為 4-15 1-3 1,優(yōu)選 4 :1:1;所述抗菌素頭孢基為如下基團H3e'
3.—種制備權利要求I或2任一所述的表面自組裝金納米頭孢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HS-(CH2CH2O)n-CH2-RH與四辛基溴化銨保護的金納米顆粒進行配基交換反應,反應完畢得到硫醇保護的金納米顆粒;所述 HS-(CH2CH2O)n-CH2-RH 中,R 為-CH2_NH-、-CH2-O-或-C0-0-,η 為 0-11 的整數(shù);2)將式II所示抗菌素頭孢化合物、所述步驟I)所得硫醇保護的金納米顆粒及?;噭┻M行?;磻?,反應完畢得到所述表面自組裝金納米頭孢化合物,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所述配基交換反應步驟中, HS-(CH2CH2O)n-CH2-RH與四辛基溴化銨保護的金納米顆粒的投料摩爾比為1-3 1,優(yōu)選
5.根據(jù)權利要求3-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所述?;磻襟E中,所述?;噭┻x自N,N-二環(huán)己基碳二酰亞胺、I-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亞胺鹽酸鹽和三乙胺中的至少一種。
6.根據(jù)權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式II所示抗菌素頭孢化合物、所述步驟I)硫醇保護的金納米顆粒及?;噭┑耐读夏柋葹?1-2 1-2 1-5,優(yōu)選 I : I : 3。所述?;磻襟E中,溫度為20-25°C,時間為6-48小時,優(yōu)選12小時。
7.根據(jù)權利要求3-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所述配基交換反應在二氯甲烷或由體積比為I:I的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組成的混合液中進行;所述步驟2)所述?;磻谒臍溥秽?、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氯甲烷中的至少一種中進行。
8.以權利要求I或2任一所述表面自組裝金納米頭孢化合物為活性成分的抗菌素。
9.權利要求I或2任一所述表面自組裝金納米頭孢化合物在制備抗菌素中的應用。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為大腸桿菌。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表面自組裝金納米頭孢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本發(fā)明所提供的表面自組裝金納米頭孢如下結構式所示。該表面自組裝金納米頭孢,是在金納米顆粒表面通過HS-(CH2CH2O)n-CH2-RH結構的配基與抗菌素相連接;所述金納米顆粒與HS-(CH2CH2O)n-CH2-RH的巰基端相連接。實驗測試表明,本發(fā)明提供的具有高效抗菌性能的表面自組裝金納米頭孢能實現(xiàn)對革蘭氏陰性菌的低濃度高效抗菌,因而可以作為一種新型的納米抗菌素得到廣泛的應用。
文檔編號A61P31/04GK102600478SQ20121000991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月13日
發(fā)明者劉揚, 杜立波, 賈宏瑛, 高艷利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