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膿血型結(jié)腸炎的中藥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中藥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講是一種治療膿血型結(jié)腸炎的中藥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治療膿血型結(jié)腸炎,一般采用1、諾氟沙星①胃腸道癥狀多見;②皮疹、白細胞減少、一過性轉(zhuǎn)氨酶升高;③有報告可影響未成熟動物的軟骨發(fā)育,故幼兒慎用。2、氧氟沙星①胃腸道反應比較常見;②偶見頭痛、失眠、肝功能一過性改變。3、阿米卡星腎毒性與耳毒癥必然存在。偶有惡心、嘔吐、頭痛、發(fā)熱、皮疹、震顫、感覺異常、關節(jié)疼痛、嗜酸粒細胞增多、貧血及低血壓等。4、核糖霉素偶見皮疹、頭痛、麻木、轉(zhuǎn)氨酶一過性升高及注射局部疼痛。5、小諾米星①長期或大量應用,可能引起聽神經(jīng)和腎臟毒害少數(shù)病人可出現(xiàn)皮疹等變態(tài)反應,對其他氨基糖甙類抗生素有過敏史者忌用;③腎功能減退及老年人慎用;④肝功能異常及孕婦慎用。6、異帕米星偶見皮疹、瘙癢、發(fā)熱、麻木、耳鳴、乏力、食欲不振、白細胞減少、嗜酸粒細胞增加、轉(zhuǎn)氨酶一過性升高等。7、慶大霉素①在治療劑量時,本品以聽力損害為主,但不宜大量或長期應用腎毒性較強。8、吡哌酸胃腸道反應和藥疹。
發(fā)明內(nèi)容
為克服以上缺點,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發(fā)明一種治療膿血型結(jié)腸炎的中藥制備方法。膿血型結(jié)腸炎的主要癥狀是泄瀉,泄瀉是指排便次數(shù)增多,糞便稀薄,甚至瀉出如水樣而言。前賢以大便溏薄而勢緩者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為瀉。本證在《內(nèi)經(jīng)》稱為泄,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峨y經(jīng)》有五泄之分,漢唐時代稱為“下利”,宋代以后統(tǒng)稱“泄瀉”?!秱摗芬晃寰艞l“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粳,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yī)之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糧湯主之,復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br>
病因病機素體熱盛,“熱之極為火”,“火之極為毒”,又感濕邪,濕熱下注,而發(fā)本病。
臨床表現(xiàn)大便帶膿血為主,泄瀉,高熱煩燥,目赤腫痛,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它的技術方案為取黃芩9重量份、黃連9重量份、黃柏6重量份、黃花母3重量份、銀柴胡3重量份、酢漿草9重量份、鼠李3重量份、腹水草6重量份、辟汗草3重量份、薏苡仁6重量份、望江南6重量份、象皮木6重量份、淡竹葉12重量份、密蒙花12重量份、綠豆18重量份、蒲公英18重量份、景天3重量份、硬水黃連6重量份、黑面葉9重量份、碎米柴6重量 份、酸漿3重量份、鮮黃連6重量份、漏蘆9重量份、橄欖9重量份、螺厴草6重量份、爵床9重量份、藤黃I重量份、翻白草6重量份、救必應6重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將以上30味中藥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鐘,然后文火煎制30分鐘,過濾去渣共煎藥液390毫升,煎出的藥液即為治療膿血型結(jié)腸炎的中藥。
該發(fā)明的優(yōu)點時本方30味中藥,在藥店均能買到,制作簡單,制成的中藥液毒副作用小,療程短,治愈率高。君臣佐使,恰到好處。應用中藥的同時,避免了西藥抗菌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黃芩、黃連、黃柏、黃花母、銀柴胡、酢漿草、鼠李、腹水草、辟汗草、薏苡仁,以上10味藥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消腫止痛、清熱利濕、散瘀止痛之功效。在治療膿血型結(jié)腸炎的過程中,起主要治療作用,故為君藥。望江南、象皮木、淡竹葉、密蒙花、綠豆、蒲公英、景天、硬水黃連、黑面葉、碎米柴、酸漿、鮮黃連、漏蘆、橄欖、螺厴草、爵床、藤黃、翻白草,以上18味藥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清熱利濕、散瘀止痛之功效。在治療膿血型結(jié)腸炎的過程中,能輔助主藥發(fā)揮治療作用,故為臣藥。救必應苦,寒。入肺、肝、大腸經(jīng)。清熱解毒、清熱燥濕、消腫止痛。能率諸藥直達病灶,故為佐藥。甘草甘,平。入十二經(jīng)。補脾潤肺,益氣復脈,緩急止痛,清熱解毒,調(diào)和藥性。既能糾諸藥之偏性,又能緩解諸藥之毒性,故為使藥。黃芩、黃連、黃柏、黃花母、銀柴胡、酢漿草、鼠李、腹水草、辟汗草、薏苡仁、望江南、象皮木、淡竹葉、密蒙花、綠豆、蒲公英、景天、硬水黃連、黑面葉、碎米柴、酸漿、鮮黃連、漏蘆、橄欖、螺厴草、爵床、藤 黃、翻白草、救必應、甘草,這30味藥配伍應用,共同起到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消腫止痛、清熱利濕、散瘀止痛、瀉火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之功效。君臣佐使,配伍得當,是治療膿血型結(jié)腸炎的最佳配方。黃芩寒,苦,入心、肺、膽、大腸四經(jīng)。清熱燥濕、清泄少陽、降火、止血、安胎。黃連苦、寒。入心、肝、胃、大腸四經(jīng)。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黃柏苦,寒。入腎、膀胱經(jīng)。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清退虛熱、堅陰治痿。黃花母甘、辛、酸、澀、涼、無毒。入心、肝、肺、大腸、小腸經(jīng)。辛涼解表、清熱利濕、涼血止血、清熱解毒。銀柴胡甘、苦,微寒。入肝、胃經(jīng)。退虛熱、虛勞,清疳熱。酢漿草酸、微澀,寒。入肺、胃經(jīng)。清熱利濕、消腫解毒、涼血止血。鼠李甘、苦,涼。入肝、腎、脾三經(jīng)。清熱利濕、健脾化痰。腹水草辛、苦,寒。入肝、肺、腎三經(jīng)。清熱解毒、利濕行水、散瘀止痛。辟汗草辛、苦,涼,無毒。入肝、脾、胃經(jīng)。清熱解毒、清熱燥濕、利尿通淋。薏苡仁甘、淡,涼。入脾、肺、腎、胃四經(jīng)。清熱利濕、健俾益胃、清肺排膿。望江南苦,寒。入肺、肝、胃經(jīng)。止咳平喘、清肝明目、和胃消食、消腫解毒、利尿通淋、瀉下通便。象皮木苦、淡,寒。入肺、肝經(jīng)。清熱解毒,止血消腫。淡竹葉甘,淡,寒。入心、胃、腎、小腸經(jīng)。清心除煩、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清化熱痰。密蒙花甘,寒。入肝經(jīng)。清肝退翳、養(yǎng)肝明目、疏風涼血清熱。綠豆甘,寒。入心、脾、胃、肺經(jīng)。清熱解毒、消暑止渴、利水消腫、益氣潤膚、清胃厚腸。蒲公英苦、甘,寒。入肝、胃經(jīng)。清熱解毒、清熱利濕、通利小便。景天苦、酸,寒。入心、肝、腎、大腸經(jīng)。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硬水黃連苦,寒,無毒。入肺、心、脾、大腸經(jīng)。清濕熱,清熱解毒、降氣平喘。黑面葉苦,寒。入大腸、肝經(jīng)。清熱解毒、化瘀止血。碎米柴甘、苦,涼。入脾、胃、心、腎經(jīng)。清熱解毒、健脾利濕、清熱利濕。酸漿酸、苦,寒。入肺、脾經(jīng)。清熱化痰止咳、清熱解毒、治療水腫。鮮黃連苦,寒。入心、肝、胃、大腸經(jīng)。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治療濕熱泄瀉。漏蘆苦、咸,寒。入胃、大腸二經(jīng)。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治療乳汁不行、通筋脈、涼血止血。橄欖甘、澀、酸,平。入肺、胃二經(jīng)。清肺止咳、清熱解毒利咽、生津止渴、解毒止痢、平肝鎮(zhèn)驚、解鱉毒。螺厴草辛、甘、微苦,涼。入肺、脾、胃、腎四經(jīng)。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潤肺止咳、祛風勝濕、清熱利濕,治療尿路結(jié)石、風火牙痛、疫毒痢。爵床咸、微辛、微苦,寒。入肝、膽、脾三經(jīng)。清熱解毒、利濕消滯、活血止痛。藤黃酸、澀,寒。有大毒。入脾、胃、大腸三經(jīng)。解毒消腫、收斂止血、殺蟲療瘡。翻白草甘、微苦,平(偏涼)。入肝、胃、大腸三經(jīng)。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救必應苦,寒。入肺、肝、大腸經(jīng)。清熱解毒、清熱燥濕、消腫止痛。甘草甘,平。入十二經(jīng)。補脾潤肺、益氣復脈、緩急止痛、清熱解毒、調(diào)和藥性。
具體實施例方式取黃岑9g、黃連9g、黃柏6g、黃花母3g、銀柴胡3g、酢衆(zhòng)草9g、鼠李3g、腹水草6g、辟汗草3g、薏該仁6g、望江南6g、象皮木6g、淡竹葉12g、密蒙花12g、綠豆18g、蒲公英18g、景天3g、硬水黃連6g、黑面葉9g、碎米柴6g、酸楽:3g、鮮黃連6g、漏蘆9g、橄欖9g、螺庵草6g、爵床9g、藤黃lg、翻白草6g、救必應6g和甘草9g,以上30味藥一起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鐘,然后文火煎制30分鐘,過濾去渣,煎出的藥液即為治療膿血型結(jié)腸炎的中藥。共煎藥液390毫升,當膿血型結(jié)腸炎的病人需要治療時,使藥液溫度為36°C,每次130毫升,口服,每日三次,二日為一療程,若癥狀仍存,再服第二療程,以至痊愈。377例膿血型結(jié)腸炎患者中,男性219例,占58. 09% ;女性158例,占41. 91%。男性多于女性。表一、377例膿血型結(jié)腸炎患者的年齡范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膿血型結(jié)腸炎的中藥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取黃芩9克、黃連9克、黃柏6克、黃花母3克、銀柴胡3克、酢漿草9克、鼠李3克、腹水草6克、辟汗草3克、薏苡仁6克、望江南6克、象皮木6克、淡竹葉12克、密蒙花12克、綠豆18克、蒲公英18克、景天3克、硬水黃連6克、黑面葉9克、碎米柴6克、酸漿3克、鮮黃連6克、漏蘆9克、橄欖9克、螺厴草6克、爵床9克、藤黃I克、翻白草6克、救必應6克和甘草9克,將以上30味中藥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鐘,然后文火煎制30分鐘,過濾去渣共煎藥液390毫升,煎出的藥液即為治療膿血型結(jié)腸炎的中藥。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膿血型結(jié)腸炎的中藥制備方法,屬于中藥制備方法技術領域。目前治療膿血型結(jié)腸炎,一般采用諾氟沙星,但易出現(xiàn)胃腸道癥狀、皮疹、白細胞減少、一過性轉(zhuǎn)氨酶升高等不良反應。該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為取黃芩、黃連、黃柏、黃花母、銀柴胡、酢漿草、鼠李、腹水草、辟汗草、薏苡仁、望江南、象皮木、淡竹葉、密蒙花、綠豆、蒲公英、景天、硬水黃連、黑面葉、碎米柴、酸漿、鮮黃連、漏蘆、橄欖、螺厴草、爵床、藤黃、翻白草、救必應和甘草,將以上30味中藥放入水中浸泡,然后文火煎制,煎出的藥液即為治療膿血型結(jié)腸炎的中藥。它的優(yōu)點是制成的中藥液毒副作用小,療程短,治愈率高。避免了西藥抗菌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
文檔編號A61P31/04GK102631592SQ20121009544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4月2日
發(fā)明者顧玉棟 申請人:顧玉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