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腋窩撐開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yī)療輔助器械,尤其是ー種腋窩撐開器。
背景技術:
皮膚燒燙傷及輻射損傷是臨床常見的疾病,主要通過在創(chuàng)面上涂敷藥物,暴露在空氣中進行治療,保持創(chuàng)面良好通氣直接影響創(chuàng)面愈合的效果,由于人體生理構造的原因,腋窩往往處于ー個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空氣流通差,且腋窩里有豐富的大汗腺開ロ,汗液分泌較多,汗液中的糖、脂肪酸、皮脂及表皮屑又極易導致各類微生素滋生繁殖,極易引起感染,故而腋窩處的創(chuàng)面損傷修復顯得尤其重要。臨床上,對腋窩處的皮膚損傷治療多在創(chuàng)面涂敷藥物后,要求病人自行展開胳臂,充分暴露腋窩,該方法最大的缺點是病人不能長時間堅持,故而治療效果較差,當前臨床上迫切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腋窩處創(chuàng)面損傷患者提供ー種操作簡便的腋窩被動撐開器械。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ー種腋窩撐開器,能夠變主動撐開腋窩為被動撐開,可有效減輕患者胳臂張力。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腋窩撐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腰部固定裝置、手臂撐開裝置,所述腰部固定裝置包括腹部固定帶、腰背固定帯,腹部固定帶與腰背固定帶的兩端通過彈性繃帶連接,其中一端的弾性繃帶與腰背固定帶之間通過粘扣粘接,腹部固定帶和腰背固定帶的外側壁上均布有凸釘,凸釘上設有螺母;手臂撐開裝置包括前支撐桿、后支撐桿,前支撐桿和后支撐桿的后端均設有多個與腹部固定帶和腰背固定帶外側壁上的凸釘對應的孔,前支撐桿和后支撐桿頂端連接有腕部支承環(huán)。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前支撐桿和后支撐桿為多段套接而成的。有益效果使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腋窩撐開器,腰部固定裝置和手臂撐開裝置配合使用,變主動撐開腋窩為被動撐開,可有效減輕患者胳臂張力,患者更易堅持;腋窩撐開大小可因人,因傷情而定,保證了腋窩撐開的效果;既可撐開單側腋窩,也可同時撐開雙側腋窩,滿足各種腋窩疾患撐開的需求。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的本實用新型腋窩撐開器,包括腰部固定裝置、手臂撐開裝置,所述腰部固定裝置包括腹部固定帶I、腰背固定帶2,腹部固定帶I與腰背固定帶2的兩端通過彈性繃帶3連接,其中一端的弾性繃帶3與腰背固定帶2之間通過粘扣4粘接,腹部固定帶I和腰背固定帶2的外側壁上均布有凸釘5,凸釘5上設有螺母10 ;手臂撐開裝置包括前支撐桿6、后支撐桿7,前支撐桿6和后支撐桿7的后端均設有多個與腹部固定帶I和腰背固定帶2外側壁上的凸釘5對應的孔8,前支撐桿6和后支撐桿7頂端連接有腕部支承環(huán)9,所 述前支撐桿6和后支撐桿7為多段套接而成的。
權利要求1.腋窩撐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腰部固定裝置、手臂撐開裝置,所述腰部固定裝置包括腹部固定帶、腰背固定帯,腹部固定帶與腰背固定帶的兩端通過彈性繃帶連接,其中一端的弾性繃帶與腰背固定帶之間通過粘扣粘接,腹部固定帶和腰背固定帶的外側壁上均布有凸釘,凸釘上設有螺母;手臂撐開裝置包括前支撐桿、后支撐桿,前支撐桿和后支撐桿的后端均設有多個與腹部固定帶和腰背固定帶外側壁上的凸釘對應的孔,前支撐桿和后支撐桿頂端連接有腕部支承環(huán)。
2.根據權利要求I腋窩撐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撐桿和后支撐桿為多段套接而成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腋窩撐開器,包括腰部固定裝置、手臂撐開裝置,所述腰部固定裝置包括腹部固定帶、腰背固定帶,腹部固定帶與腰背固定帶的兩端通過彈性繃帶連接,腹部固定帶和腰背固定帶的外側壁上均布有凸釘;手臂撐開裝置包括前支撐桿、后支撐桿,前支撐桿和后支撐桿的后端均設有多個與腹部固定帶和腰背固定帶外側壁上的凸釘對應的孔,前支撐桿和后支撐桿頂端連接有腕部支承環(huán)。使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腋窩撐開器,腰部固定裝置和手臂撐開裝置配合使用,變主動撐開腋窩為被動撐開,可有效減輕患者胳臂張力,患者更易堅持;腋窩撐開大小可因人,因傷情而定,保證了腋窩撐開的效果。
文檔編號A61B17/02GK202515698SQ20122005361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2月20日
發(fā)明者吳亞玲, 喻雄杰, 曹風軍, 李敏, 李林均, 李芳 , 潘東風, 蔡曉軍, 許濤, 連玉紅, 鄧守恒, 鄭玲, 陳萍 申請人:湖北醫(yī)藥學院附屬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