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醫(yī)學檢驗用采血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醫(yī)學檢驗用采血針。
背景技術:
目前醫(yī)療檢驗過程中需要采血針來采集血樣,現有的采血針由針頭和針桿組成,針頭設在針桿的頭部,在針桿上滑動連接有護套。在采血過程中,醫(yī)院因針頭斷裂或醫(yī)護人員操作不當所造成的人體傷害事故每年發(fā)生數百萬人次,這就導致普通采血針導致的醫(yī)療風險不會低于注射器的醫(yī)療風險。為防止風險發(fā)生,目前市場上提供各種的安全采血針,但是這些采血針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其一是生產成本很高;其二是生產工藝復雜;其三是生產質量難以保證;其四是醫(yī)護人員操作繁瑣;其五是安全功能難以保證。因而,如何設計一種一次性使用的安全采血針是十分必要的。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醫(yī)學檢驗用采血針。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實現的,該一種醫(yī)學檢驗用采血針,其結構包括后端通過密封蓋密封的采血筒、設置在采血筒前端的穿刺針,該采血筒外側套接有套筒,所述采血筒的前端部設置在套筒內、后端部伸出套筒,在采血筒與套筒之間設置有滑動定位機構,在采血筒的前端與套筒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作為優(yōu)選,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對稱設置在采血筒兩側的L形推片、至少兩個留有間隙且與推片配合使用的卡槽,與卡槽相接觸的推片前端部呈直角三角形狀。
進一步的,所述套筒前端設置有筒蓋。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醫(yī)學檢驗用采血針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構思巧妙等特點,設計有一次性使用結構,防止采血針的二次利用,使用時只有在按壓情況下穿刺針才會伸出,避免其誤扎工作人員,使用過程簡單靈活,造價成本低廉,易于推廣使用。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的標記分別表示:1、采血筒,2、推片,3、卡槽,4、套筒,5、穿刺針,6、筒蓋,7、復位彈簧,8、密封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醫(yī)學檢驗用采血針作以下詳細說明。如附圖1所示,一種醫(yī)學檢驗用采血針,其結構包括采血筒1、設置在采血筒I前端的穿刺針5,該采血筒I外側套接有套筒4,所述采血筒I的前端部設置在套筒4內、后端部伸出套筒4,進一步的,采血筒I的后端部與套筒4之間通過塑料密封件卡位密封,在采血筒I與套筒4之間設置有滑動定位機構,在采血筒I的前端與套筒4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7。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對稱設置在采血筒I兩側的L形推片2、至少兩個留有間隙且與推片2配合使用的卡槽3,與卡槽3相接觸的推片2前端部呈直角三角形狀,未使用時,推片2置于最上端的卡槽3內。具體的,卡槽3之間的位置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節(jié)。所述套筒4前端設置有筒蓋6。本實用新型的采血筒I末端采用密封蓋8方式,也就是說該端部可活動取下,這樣能夠方便將采血筒I內的血液取出。在實施中,先要擰斷采血筒I與套筒4之間的塑料密封件,這樣整個采血針就處在待使用的狀態(tài),當按下采血筒I后,按鈕左右側的推片2就會向下運動,并同時擠壓彈簧使彈簧產生彈力,在彈簧與卡槽3的配合下,穿刺針5剛好伸出套筒4完成穿刺,采血完畢后,采血筒I的推片2被下側的卡槽3擋住,使得采血筒I無法回到初始狀態(tài),這樣,采血針無法被第二次 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醫(yī)學檢驗用采血針,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端通過密封蓋密封的采血筒、設置在采血筒前端的穿刺針,該采血筒外側套接有套筒,所述采血筒的前端部設置在套筒內、后端部伸出套筒,在采血筒與套筒之間設置有滑動定位機構,在采血筒的前端與套筒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醫(yī)學檢驗用采血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對稱設置在采血筒兩側的L形推片、至少兩個留有間隙且與推片配合使用的卡槽,與卡槽相接觸的推片前端部呈直角三角形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醫(yī)學檢驗用采血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前端設置有筒蓋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醫(yī)學檢驗用采血針,包括后端通過密封蓋密封的采血筒、設置在采血筒前端的穿刺針,該采血筒外側套接有套筒,所述采血筒的前端部設置在套筒內、后端部伸出套筒,在采血筒與套筒之間設置有滑動定位機構,在采血筒的前端與套筒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該一種醫(yī)學檢驗用采血針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功能齊全、使用方便等特點,設計有一次性使用結構,防止采血針的二次利用,造價成本低廉,易于推廣使用。
文檔編號A61B5/151GK203107133SQ20132008590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2月26日
發(fā)明者高敬華 申請人:高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