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膿液抽吸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乳房膿液抽吸裝置,包括刺針、抽液管以及通過抽液管與所述刺針相連接的真空抽液裝置,還包括電針儀,所述電針儀包括不少于2根用于針灸乳房穴位的毫針、卡接在所述毫針上的電線夾、電線以及通過電線與所述電線夾連接的電源裝置。本實用新型乳房膿液抽吸裝置該裝置結構簡單,對不易吸取的稠膿液不用經過開刀,通過針灸治療的效果對不易吸取的稠膿液進行抽吸,從而減輕患者的痛苦。
【專利說明】乳房膿液抽吸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從體內取出介質的醫(yī)療器械,尤其是一種乳房膿液抽吸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乳房囊腫、乳房纖維囊腫、急性乳腺炎和乳房膿腫是女性乳房最常見的幾種疾病,現(xiàn)有治療方法為針刺吸液法,即將針筒的長針頭插入囊腫處,將內含液抽去,在抽液過程中,遇到較大的腫塊或者稠膿液不易吸取時,采用人為手動去擠壓乳房,效果較差,給患者帶來疼感,嚴重的可能需要進行開刀。
【發(fā)明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種乳房膿液抽吸裝置,該裝置結構簡單,對不易吸取的稠膿液不用經過開刀,通過針灸治療的效果對不易吸取的稠膿液進行抽吸,從而減輕患者的痛苦。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乳房膿液抽吸裝置包括刺針、抽液管以及通過抽液管與所述刺針相連接的真空抽液裝置,還包括電針儀,所述電針儀包括不少于2根用于針灸乳房穴位的毫針、卡接在所述毫針上的電線夾、電線以及通過電線與所述電線夾連接的電源裝置;
[0005]進一步,所述刺針上卡接有電線夾I,所述電線夾I通過電線I與電源相連接;
[0006]進一步,所述電針儀設置為脈沖式電針儀;
[0007]進一步,所述脈沖式電針儀的輸出電壓為6?15V,輸出電流為O?IMa。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9]本實用新型乳房膿液抽吸裝置結構簡單,對不易吸取的稠膿液不用經過開刀,通過針灸治療的效果對不易吸取的稠膿液進行抽吸,從而減輕患者的痛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下面結合附圖和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乳房膿液抽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2]附圖標記:1-刺針;2_真空抽液裝置;3_電針儀;4_電線夾;5_暈針。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
[0014]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乳房膿液抽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乳房膿液抽吸裝置包括刺針1、抽液管以及通過抽液管與所述刺針相連接的真空抽液裝置2,還包括電針儀3,所述電針儀3包括不少于2根用于針灸乳房穴位的毫針5、卡接在所述毫針5上的電線夾、電線以及通過電線與所述電線夾連接的電源裝置。[0015]本實施例優(yōu)選在普通抽液過程中,不能正常抽吸稠膿液,在抽吸效果較差時,采用電針灸,促進代謝,氣血循環(huán),消除炎性水種,使稠膿液被擠出,被真空抽液裝置更好的抽吸,同時電針灸在使用過程中,減少患者的疼痛。
[0016]進一步,所述刺針I(yè)上卡接有電線夾I 4,所述電線夾I 4通過電線I與電源相連接,本實施例優(yōu)選的將電流直接作用在刺針I(yè)上,引起肌肉收縮,帶動刺針I(yè)的輕微振動,減少患者的痛感,同時將稠膿液均勻波動,便于被真空抽液裝置抽吸。
[0017]進一步,所述電針儀3設置為脈沖式電針儀,優(yōu)選的脈沖式電針儀輸出頻率采用低頻,所述低頻的頻率為2-5次/秒。
[0018]進一步,所述脈沖式電針儀的輸出電壓為6?15V,輸出電流為O?1mA。
[0019]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通過參照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已經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描述,但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jié)上對其作出各種各樣的改變,而不偏離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乳房膿液抽吸裝置,包括刺針、抽液管以及通過抽液管與所述刺針相連接的真空抽液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電針儀,所述電針儀包括不少于2根用于針灸乳房穴位的毫針、卡接在所述毫針上的電線夾、電線以及通過電線與所述電線夾連接的電源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乳房膿液抽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刺針上卡接有電線夾I,所述電線夾I通過電線I與電源相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乳房膿液抽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針儀設置為脈沖式電針儀。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乳房膿液抽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脈沖式電針儀的輸出電壓為6?15V,輸出電流為O?1mA。
【文檔編號】A61M1/00GK203483698SQ201320615229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9月30日
【發(fā)明者】張帆, 齊曉偉, 楊新華, 范林軍, 張毅, 姜軍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